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行健作品《野人》的“野性”色彩
高行健被誉为当代文学的“新潮之父”,他是一位典型的偏重于学者型的剧作家,他能够把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完整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不会像其他作品那样空洞,而是有了坚实的根基。叙述的作品、交流的作品、趣味的作品、复调的作品、动作的作品和完全的作品,这六种作品形态是高行健所追求的。这六种作品形态被众多的学者依照不同的角度作了探讨和研究。恰恰相反,关于高行健的作品却很少有人问津,原因是高行健的作品大多阐述的是民间的文化,比如原始野性、面具以及民俗等特质。作者认为,在研究高行健作品观念的过程中,这并不是一个多余的话题,反而更能展现高行健作品观念的先锋性意义。
野性思维的产物即为野性文化。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说,高行健追求的是纯粹的精神状态与野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高行健提倡的是野性文化形态本身。高行健这种对野性文化的追求直接体现在他的作品《野人》中。我们通常将“未驯化状态的思维”称为野性思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濒临灭绝。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在相对受到保护的地区存在着这种野性的思维,如艺术。未被训化的野性思维也越来越被重视,而且被当做活跃我们艺术思维的方式。针对野性思维和野性文化,专家学者通常会认为:野性文化是一种藏污纳垢的文化,而野性思维则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维,混淆不清的思维。但是学者高行健却不那样认为,他一直坚持:野性文化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一种艺术,在现代作品的形式或是观念中,都存在着野性文化的影子。高行健一直希望这些“种子”在现代的作品中能够生存甚至繁衍。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代表欧洲悲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不管是剧情的变化,还是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的发展,都蕴涵着悲剧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也对后来的现代悲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通常都是围绕现实中的人物心理来叙述的,他一般会为了完整地展示悲剧的特殊魅力而赋予剧中的人物以重要的权力以及显赫的社会身份,这就为他们成为破坏力量打下了基础。作为具有权力和势力的人物,他的影响力可以波及整个民族,当他由达官显贵的贵族堕落成阶下囚的时候,就会使观众受到心理的震撼,同时感受到命运的变幻莫测,这样就会使它达到其他悲剧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剧中人物是莎士比亚精心选择的,他极力要借助于人物的角色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悲剧艺术的美感。
悲彩的使用是莎士比亚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非常注重的,将喜剧的情节适当地加入到悲剧中,始终将悲喜相融合的手段使作品的悲剧艺术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从辩证的角度上来看,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我们通常的思维习惯是悲喜相结合,自始至终的悲彩并不能引起大家对悲情作品的共鸣。代表邪恶势力的剧中人物与代表正义的剧中人物在结局中同归于尽,最终正义得到伸张,这是悲剧作品《威尼斯商人》较为特别之处。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中,通常在正义的人物与邪恶的势力斗争中,为正义人物设置层层阻碍,这是他一贯的创作习惯。比如,哈姆雷特是坚定意志和聪慧头脑的象征,但是他在与敌人的顽抗中,频频落入敌人的圈套中。莎士比亚在悲剧作品的创作中,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环境,同时他也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思维,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新生的力量终究会被传统势力所镇压,社会的前进步伐会遇到层层阻碍。但是,从长远看来,暂时的挫折终究不能逆转历史的前进步伐,正义的力量最终都会战胜邪恶,这种思想的出现也体现了莎士比亚乐观向上的一面。
三、高行健和莎士比亚作品色彩的共通和差异
野性思维其实是一种与抽象思维不同的具象性思维,它比较注重经验直觉以及感性直观。布留尔曾经对野性思维做过这样的说明:“只要是某句话中涉及到了生物以及非生物,这就说明它们在空间中一定存在某种关系。”他还说过,“自始至终都是明确地依照行为或是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那种特殊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这些语言其实具有一定的通性,那就是“争取把它们所要展现出来的可塑可画的东西互相结合”。“想象”是野性思维中的核心因素,维柯说过,他感觉到的某些事物的特征,就是他所创造和展现给我们的特征。 “有一种能力叫做视觉,有一种行动叫做视看……其实,我们不能小看人的想象力,是它为我们创造了事物的意象。”人的审美意识逐渐丧失,理性意识不断增长,这就使得艺术渐渐走向了衰退。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现实中人与人的交流,而这种交流通常都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达成审美的。狂欢娱乐是野性文化的功能,换句话说,狂欢娱乐性的思维是野性思维的其中一种。中西方的“狂欢”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狂”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文字,它的原义本是野狗发疯,后来演变成疯狂,现代看来有了“狂欢”之意,但这是经过几百年的道德过滤之后的意义,绝非之前原始的野性“狂欢”。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在野性思维中“狂欢”的人们,其实是一种真实状态的展现,他更接近于欧洲的“狂欢”。在巴赫金创作的狂欢诗学中,狂欢出自于狂欢节的仪式,它突破了规则、界限、秩序以及等级的限制,它本身与娱乐有着本质上的血缘关系。祭祀仪式和娱乐狂欢是野性文化的两大功能,但事实上,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娱乐功能,前者娱的是“人”,而后者通常娱的是“神”。在前者与后者相结合的过程中,除了释放狂欢式的生存体验,而且找到了相应的载体。喜剧元素在莎士比亚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他能利用这种喜怒哀乐将人物完整地刻画出来,这种对于喜剧元素的成功运用,也使得其为莎士比亚的成功创作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明显的模仿痕迹”出现在莎士比亚较早创作的一些喜剧作品中,这些作品往往缺少特色,它的很多故事情节也仅仅停留在幽默语言和滑稽行为中,并没有过多地体现它的思想成熟性。经过莎士比亚的不断努力,使得他对于喜剧元素的创作与应用也逐渐得心应手,这样就使他的喜剧作品在博人一笑之时,还能使人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比如,在《仲夏夜之梦》中,不仅仅在艺术价值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时还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性的特征。大家通常都将莎士比亚的喜剧称为抒情或者是浪漫喜剧,原因在于他的作品中往往存在浓厚的浪漫色彩或是抒彩,并且将大量的夸张手法加入到作品中,使得现实生活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暗地里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距离感,并且使作品得到了认可。《仲夏夜之梦》叙述了封建制度与自由恋爱的冲突和矛盾,作品从头到尾都展现了梦幻的色彩,使得理想与现实并存,悲剧与喜剧交融,而且在剧中穿插了大量的歌舞演出,使作品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热闹气氛。在剧中幽默诙谐的气氛中,暗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对人性的压制,使我们深刻地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以及社会意义。在莎士比亚的成熟喜剧作品中,都存在一个重要且关键的特征,就是故事情节都非常丰富,而且有内涵,复杂紧张的剧情创作为喜剧增加了很多的笑料,使观众能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在《威尼斯商人》中,引导剧情发展的有几条关键的线索,枝节多、层次多和头绪多,即使引导剧情发展的线索很多,然而每一个线索都是一个主题,并且根据剧情的发展得到深化,进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温莎的风流女人》中,也存在几条这样的线索:首先,是心胸狭隘的福德化装成乡绅,收买了福斯塔夫人,进而引诱福德夫人,最后自己进行;其次,贵族少年范顿、医生卡尔斯与法官的侄儿蓝德共同向佩奇的女儿示爱,为了争取自己的胜利,这几个男人连续上演着搞笑的闹剧;再次,是福斯塔向佩奇的妻子示好,他其实是为了骗取财物,但是最终被对方发觉,同时福斯塔也陷入了深深的感情纠葛中。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得出,《温莎的风流女人》包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每个线索或是主题都为剧情设置了一个个的悬念,体现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性。我们可以将《温莎的风流女人》看做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体现了莎士比亚在喜剧作品的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高度。莎士比亚重视人物的刻画,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性格特征,这也是一部成功作品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娱乐已经成为了我们感知作品功能的本源的状态。长时间以来,作品的功能往往被异化了,逐渐成为了政治、历史以及社会表现的载体。在这种压力下,作品一直被压得无法喘息,尽管在特殊的时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但是它终究“高处不胜寒”。发展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作品被嘲笑为“夕阳艺术”。文学作品不能做到“弃源节流”,莎士比亚和高行健正是通过文化发掘了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二者的初衷是创作出带有游戏性质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黄丽华.高行健作品时空论[J].作品艺术,2008(01).
[2] 薛支川,林阿娟.破与立――高行健80年代探索剧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3] 刘琦.观众:交流的彼岸――简析高行健探索剧中的“观演关系”[J].沧桑,2007(04).
[4] 张馨元.莎士比亚作品的理想人性――作为个体的人与整体的人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的平衡[J].世纪桥,2010(05).
[5] 张静.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历史意义与现代阐释――王忠祥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6(04).
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17世纪,同时代人执剧坛牛耳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17、18世纪的英国古典主义者德莱登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后,莎士比亚风靡欧洲。雨果、司汤达等人在和古典主义斗争中,都是高举莎士比亚这面旗帜,鼓吹莎士比亚精神。雨果说“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关键词:莎士比亚研究;大学生科研能力;西方文化;能力培养
2016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他是欧洲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财富。几百年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地用各种艺术形式对莎士比亚的巨作一次次地进行诠释,让身在任何一个地域的人民,拥有任何一种文化背景的民族,都认识莎士比亚,发现他的魅力所在。多年来,全世界学者对莎士比亚的研究热度也一直未曾削减。近几年,莎士比亚的研究还进入了跨学科研究这一全新的领域,不再单一地停留在文学研究方向。世界各地涌现出了大量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时至伟大的文艺复兴大家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笔者也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引导在校大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其次,如何引导他们通过对莎士比亚各类研究成果的学习激发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打开思路、勇于创新,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一提到莎士比亚,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文学”。文学与文化其实是具有很紧密的联系的,我们常常在英语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应该多了解外国文化,可“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抽象的,能体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事物也很多。那从文学来认识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可以这么说,从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出发来认识和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特征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化研究包含文学研究,可以把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来考察。“研究文学的主要理由是伟大的作品有特殊的价值:它们的复杂性、审美特征、洞察力、普遍性,以及它们对读者可能存在的潜在的益处。”(王逢振,2000)教师鼓励学生对莎士比亚的名作进行研究,而不是研究流行的肥皂剧,意义就在于伟大作品所具有的这些特殊价值。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关系密切,且不存在冲突。当某一文学作品被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实践来研究,并与更多的其他文化层面发生关系时,文学研究也从中获得了更大的好处。
在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中,出现的女性人物超过100个,这些人物上至皇后下至贫民,甚至,应有尽有。其中,最多的是作者想赞美的女性,对这些女性的描述体现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的反对,肯定现实生活,肯定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类是丑的形象,这些人不守妇道、不忠于爱情,不孝顺父母、唯利是图、谎话连篇,是应该鞭挞的女性形象。第三类是罪恶的形象,这些形象则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反思。对女性形象的分类不止这三类,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在古代西方这样一个女性总是遭到歧视的时代,莎士比亚的创作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超越了任何前人,达到了女性观思想的一个新高度。正因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可以通过他的剧作“了解五百年前欧洲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女性在人类社会文化的现实中的地位”。(贺奉年,2007)
莎士比亚时代,人们能接受的大部分意大利作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提倡享受人世的欢乐。同样,莎士比亚也支持一见钟情,肯定爱情的美好。在我们所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作中莎士比亚就在这两个人物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莎士比亚的伟大还在于“他没有不加选择地接受早期人文主义彻底反对禁欲主义的态度,而是要求人物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把爱情和分得很清,不能过分放望”。(胡文建,2014)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合也体现了基督教的婚姻观。例如,在基督教文化国家婚姻的合法性是以教士的主持为中心进而公开婚姻,而不是像中国传统那样以家庭安排为标志,所以,虽然朱、罗两人没有按父母安排那种结婚,但是得到了教会的认可。这是完全符合基督教传统的。宗教,是西方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莎士比亚的作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宗教思想的完美展现,通过剧作来认识西方宗教意识,可以说是最直观的也是最生动的。赵林曾在其论文中精辟地阐述到:不理解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我们对相对容易进入的领域:科学、道德、艺术等的理解就只能是肤浅的,貌合神离的,甚至是歪曲的。(赵林,1993)
谈到如何在大学校园开展莎士比亚作品及相关研究的学习,最基本的当然是教师的引导工作。特别对于一些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地推荐一些剧作供学生自己阅读、学习。有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阅读还是有学生会反应,他们并不知道莎士比亚的剧作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时候,作为大学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走入莎士比亚研究的学术领域。学习莎士比亚的研究成果有两点比较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
一、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很多人都听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今,很多大学生都非常缺乏一种自主、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很难做到自主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立想法,总是随大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大学阶段引入对莎士比亚研究成果的学习是锻炼学生这个能力的绝好机会。通过对莎剧的了解,学生可以对不同的人物、故事情节产生自己完全不同、个性鲜明的观点,这个观点没有所谓的对错,只要理据充分,有理有据它就可以成立。这也是莎翁研究的一大魅力所在。很多学生的随大流思想,抄袭他人思想的毛病都应该在这里改掉。在莎剧研究中,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特别是在国外对莎剧的研究成果中,对莎剧的评价和认识并不是永远都是积极的,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在高呼其伟大其优秀,有很多持反对意见、批评批判莎翁的论文也得以发表,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惊讶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跳出条条框框,提出一些一时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观点。研究了这类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考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这种技能是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的,也是学生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的再更新。
二、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是具有历史性的,同时又是动态前进的。以对“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的研究为例,早期的研究都认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而近五年来,“一些学者对‘哈姆雷特不是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从政治、历史、文化角度进行了颇为深入地探讨,采取了对传统的、沿袭已久的偏颇观点应该彻底否定的反思形式。”(李伟民,2006)这样一种正反两方的研究在莎士比亚研究中存在,另一种拓展性的研究也存在于莎士比亚研究中。还是以哈姆雷特为例,随着西方学术界20世纪语言学语境学新理论的引进,有了对其著名独白“To be,or not to be”的重新解读。“辨析它是一段有关生死的哲理思辨,而非‘自杀’利弊的权衡;分析其语篇形式和内容特征,并对独白首行的几种汉译的理解与表达给人们以新的观察方法。”(蓝仁哲,2001)这些研究成果的变化,都对现今大学生开展自我学术领域的研究有无限益处。
总结
恩格斯给予莎士比亚“巨人”的评价,古往今来那么多伟大诗人、剧作家,只有莎士比亚能配得上这样的称呼。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曾有学者这样形容过:读莎士比亚一百遍也不闲多,读金庸虽然很感动,但一遍就够了。因为那是心造的幻影,而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幻想中,否则就会走火入魔。莎士比亚的研究是多元的,了解和学习莎士比亚的研究不但可以对其笔下的人物有更丰满的认识,可以生动地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大学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拓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寻找不同的研究定位。对莎翁的研究具有广泛性、世界性、跨学科性。现在科研的新兴领域都提倡跨学科性,莎翁研究无疑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参考文献
[1]贺奉年.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湖北社会科学,2007,(7).
[2]胡文建.莎士比亚的文化选择――-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婚姻说起.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7).
[3]蓝仁哲.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雷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的理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6).
[4]李伟民.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但它也是喜剧中的悲剧,它探求的是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具有极大的社会讽刺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生活中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挣更多的钱成了他最关心的事。莎士比亚不仅交易房地产,甚至还从事起了一项副业――充当放贷者。他像《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以很高的利益回报专向遭遇经济困难的朋友和熟人放贷,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后来,莎士比亚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莎士比亚还曾和那些“赖债者”频频打官司。
莎士比亚还曾横刀夺爱,不顾朋友之谊冒充其与美女幽会一次。莎士比亚偷听到同剧组演员理查德・布巴吉和一个年轻美女约定了一场秘密的幽会。那名女性对理查德说:“你晚上来我房间时,暗号是宣布你自己是理查三世。”没想到莎士比亚在夜晚提前来到这名女性黑暗的闺房,并说出了“幽会暗号”,成了这名女性的入幕之傧。当理查德兴冲冲赶来时,他发现门上贴着一张莎士比亚写的纸条:“征服者威廉已经比理查三世捷足先登。”
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其诗打破原有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称为“莎体”。 莎士比亚一生写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些诗大约创作于1590 年至1598 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的这一系列十四行诗几乎都是写给他的同性恋人的,这不能不让那些痴迷莎士比亚爱情诗的读者大倒胃口。
莎士比亚的遗嘱也很奇怪。1610 年的某日,莎士比亚从伦敦隐退,终于回到被冷落了多年的妻子身边。然而,在1616 年他去世前拟写的遗嘱中,他却将所有的财产,包括谷仓、马厩、果园、土地等,都留给了长女苏珊娜。小女儿只得到“一只银质镀金大碗”,因为她嫁的人显然令莎士比亚失望――比她年龄小,还让别的女人怀了孕。至于与他结发34 年的妻子安妮,莎士比亚在遗嘱中仅仅插写了这么一句:把我第二好的床及床上用品留给我的妻子。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 《圣经》典故 巧妙运用
《圣经》对英国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许多作家的文艺观,他们的小说、戏剧、诗歌乃至语言风格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圣经》的影响。要了解西方文学,首先应该了解《圣经》。《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源头,没有任何一部书像《圣经》这样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想与生活。
莎士比亚戏剧深受《圣经》所体现的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对于增强莎剧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个性化,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都起到了独特作用。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巧妙运用,有正用、反讽、戏仿和偷换概念等等。这些化用,给其戏剧带来了含蓄隽永的美感效应,极大地烘托了戏剧效果。
一、《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可缺少的源泉之一,它体现的思想对西方人的思想、文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书,它记载着并传播着最基本的基督教思想和教义,浸润着欧美文学。总体上说来,《圣经》在西方文学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作者直接引用《圣经》里的故事为创作素材。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圣经》故事中的寓意融会到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第三种方法是指《圣经》故事的含义已经潜入到这些作家的内在意识之中。这是《圣经》故事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对人的思维所起作用的最高体现形式之一。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的著名作家。在他的生活时期,基督教早已传入英国并且成为主导。基督教对每个人的生活、思想甚至工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基督教以及《圣经》对当时的莎士比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读者不难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圣经》的影子。
二、《圣经》中的人物对莎剧的影响
英美作家会把《圣经》中故事的人物直接拿来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这种引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一定的深度。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用了许多出自《圣经》中的人物姓名,并将其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比,或对作品中人物进行烘托和反衬。例如在他的《亨利四世》的第一幕第二场中,约翰·福斯塔夫说:"我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可是不像他那样好耐性。"这约伯便出自《圣经》。此处,莎士比亚借用约伯的名字提及了他的典故,从而衬托了福斯塔夫当时的心情,并且还收到了活泼圆转的艺术效果。在《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同样也用到了此种方法。在第四幕第一场里,女扮男装的鲍西娅以律师的身份出现在法庭上,她佯装严厉驳斥巴萨尼奥提出的变通法律条文的要求,让残忍的夏洛克在一片敌视的气氛中感到欣慰异常。他情不自禁地欢呼到:"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旧约全书·但尼尔记》说,但尼尔才智过人,判案如神。在此剧中,当时在法庭上孤立无援的夏洛克突然听到同情自己的声音,欣喜惊诧中忙称年轻律师为但尼尔再世是很自然的。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圣经》中人物的用法不仅使作品平易近人,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内涵。
三、《圣经》中的典故对莎剧的影响
莎士比亚是善用《圣经》中典故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圣经》典故俯拾即是。《哈姆雷特》的第三幕中哈姆雷特王子在想到人的堕落时多次提到魔鬼,这是《创世纪》中引诱亚当和夏娃吃禁果而遭贬谪的撒旦的别名。上帝盛怒之下把撒旦变成永远在地上爬行的蛇。原罪和蛇的典故在王子的言谈中被运用了。哈姆雷特说:"像我这样的人爬行于天地之间,所为何来?我们都是些彻底的坏蛋;一个也莫信我们。"在第三场中,杀兄娶嫂的国王克劳狄斯说道:"啊,我的罪恶呀,太秽臭冲天了;它蒙着人间最早最古老的诅咒:把亲兄加以凶杀。"这显然在说《圣经》中该隐的故事:该隐出于嫉妒,杀死弟弟亚伯,因而被上帝判处到处流浪,成为丧家之犬。在《李尔王》中也运用到《圣经》中的典故。在第四幕第六场中,李尔王当时已被他的两个女儿所抛弃从而陷入了半疯的状态,他看着自己当时的潦倒又想到从前掌权时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奉承,这对比令他十分愤怒:"他们口口声声应答我'是'和'不是'!那样的应答可也不是敬神之道。"这句话也是饱含着《圣经》的典故。在《新约圣经雅各书》五章十二节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
四、《圣经》中的情感对莎剧的影响
圣经是讲求仁慈、宽恕和博爱的。有人说,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此话一点都不过分。翻开圣经,关于爱的格言和训诫比比皆是:"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15.17)
"总要用爱心相互服侍。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拉太书》5.13-14)
它告诉世人,有了爱,就可以化解一切仇恨和过错;有了爱,就能让人生活在光明和幸福之中;有了爱,就有了把一切和谐联系在一起的完美的纽带。这些思想对莎士比亚都产生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
《威尼斯商人》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题,贯穿着对真诚爱心的热切歌颂。《圣经》中所倡导的仁爱,宽恕和无私奉献主要表现在安东尼奥和鲍西娅身上。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以理想的基督徒为模型来塑造的。莎士比亚极力歌颂安东尼奥,说他是"一个心肠最仁慈的人,热心为善,多情尚义。"虽然"在他身上存留着比任何意大利人更多的古代罗马的侠义精神,但却是以基督徒的身份出现的;他的思想和行为同样符合基督徒精神。他完全按照圣经的教导办事,借钱给别人只为解人之难,不为取利。正是因为他总是借出钱不收利息,影响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生意,所以夏洛克才对他怀恨在心。在自己财产丧失殆尽后,他又本着一个基督徒的原则,牺牲自己,为朋友担起债务。在法庭上他坚持正义,甘愿接受违约的惩罚,默默忍受痛苦,表现出耶稣基督那种代人受过,死而无怨的美德。
在鲍西亚身上,这种无私的仁爱精神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和安东尼奥一样,也具有理想基督徒的品质,突出表现在她在威尼斯法庭上用基督教的仁爱精神劝说夏洛克慈悲的那段名言里,她说:"慈悲,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请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去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从鲍西亚的劝诚中不难看出,对她来说,善行出于仁慈,而仁慈源于祈祷。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好像是一位循循善诱劝人敬仰上帝的牧师或神父。
五、总结
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是个语言大师,善于利用《圣经》故事,基督教教义等为自己的作品增加深度和意蕴,同时他生活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基督教和《圣经》对他和他的作品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1992.
[3]莎士比亚.李尔王.朱生豪译.远方出版社,2001.
[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朱生豪译.远方出版社,2001.
关键词: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人物形象 多重性
引言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运用正面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将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等人物进行详细地描述,使人物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现了《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一、《威尼斯商人》的概述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产生很多优秀的人文主义戏剧作品,对于促进人文主义不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莎士比亚作为杰作代表,他的《威尼斯商人》对后期戏剧作品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在《威尼斯商人》中,金钱是贯穿全文的永恒主题,以金钱为故事发展主线,从各个方面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多重性,从而仔细揣度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等人物形象的代表意义。《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典型的戏剧作品,文中主要讲述的是来自威尼斯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完成婚礼,向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个人原因,对夏洛克心存记恨,因此,假意不收安东尼奥的借款利息,但提出在规定期限不按时还钱,则要割掉他身上一磅肉作为偿还。安东尼奥由于商船出问题不能如期偿还欠款,被夏洛克告到法庭,因此,面临着割肉的危险,为了帮助安东尼奥脱离险境,鲍西亚假扮律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赢了这场官司,最后以夏洛克败诉、财产被没收一半结局。
二、《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多重性分析
莎士比亚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人物形象的影子,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赋予文中人物多样化的特征,使人物形象具备了多重性,下面就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为文中代表人物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一)安东尼奥的多重性
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是资产阶级商人的代表,具有典型意义,莎士比亚首先赋予了他良好的品行,讲义气、重友情、正直等,为了朋友可以去借高利贷,面临死亡可以坦然接受,使安东尼奥几乎具备了正派人物的所有优点。然而,莎士比亚在形容安东尼奥帮助朋友、借钱给朋友的时候,却用了讽刺的语句来形容他如果不借钱给朋友,比花掉他所有的钱心里更难受,从侧面反映出了安东尼奥要强的性格。在帮助朋友方面,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具有侠义、乐于助人的精神,因此,在他朋友的印象中,安东尼奥是一个高尚的人。
文中提到与金钱相关的话题时,都会很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安东尼奥看中友情的同时,安东尼奥的商人身份也不可忽视,作为《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安东尼奥的财富是通过从殖民地搜刮获得的,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性,所以,安东尼奥同样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商人。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怨恨安东尼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安东尼奥以自己的身份为先天条件,从各方面对夏洛克进行侮辱和迫害,给夏洛克带来了巨大人格尊严伤害,从而在借钱这件事上激发了两者之间长期的矛盾。在进行诉讼辩解时,鲍西亚等人不仅想挽救安东尼奥的生命,还想剥夺夏洛克的财产,这充分体现出了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共同点,都很看重金钱。
(二)夏洛克的多重性
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在多部人文主义作品中,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和典型作用,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备了多重性。虽然,莎士比亚将夏洛克塑造成一个反面角色,具有冷酷无情、吝啬、自私等性格特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叙述夏洛克的犹太人身份给他带来的不公平待遇,给予了一定的同情,因此,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社会背景特征。在这部戏剧中,夏洛克和安东尼奥最深的矛盾还是出现在金钱上,同样是借钱给别人,安东尼奥不收取利息,使夏洛克放高利贷的利息被迫降低,给夏洛克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夏洛克以放高利贷为生,导致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亲情和金钱相矛盾的时候,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使夏洛克贪婪、自私、无情的多重形象深深地刻画在读者脑海里。
在莎士比亚强烈讽刺夏洛克的贪婪时,夏洛克的犹太人身份受到了严重歧视,这是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孕育的悲剧,导致西方大部分人对犹太人都充满深深的仇恨。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同时具备了残酷、冷血和聪明、爱妻等特点。在这中间,莎士比亚为自己找到了倾诉的方式,在表达愤恨的同时表现出了对犹太人的同情,从而深刻地反映出了莎士比亚对当时现实社会的看法。因此,从全文叙述来看,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备的多重性是长期社会不公平待遇形成的,在人文主义思想的长期发展中,是一个争论话题较多的反面人物。
(三)鲍西亚的多重性
鲍西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被看作重要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戏剧情节发展,是比较完美的一个关键人物。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鲍西亚被描述成一个机智聪明、才华横溢、大胆的女性人物代表,具备了普通女性多情、温婉、美丽、动人的特点。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法庭诉讼中,鲍西亚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完美地表现了自己的聪明机智,以不让安东尼奥流血为诉讼理由赢得了官司,使鲍西亚的正面形象得到了升华,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时期的女权主义特征。但在鲍西亚择婿这件事上,鲍西亚没能脱离父权和夫权的操纵,使鲍西亚的命运呈现出无奈的特征,以至于鲍西亚在巴萨尼奥面前用“没有教养、不学无术”等词语来形容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鲍西亚的不自信,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法庭诉讼的过程中,鲍西亚只能身着男性服饰、得到男性朋友的帮助等,都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男权至上的特征,让鲍西亚作为女性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莎士比亚从多个方面着手,引起读者的共鸣,完整地描述现实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使《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
结语
总之,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形象不是纯粹的恶性或者善性,在具备正义的同时,也拥有不完美的缺点,甚至恶行,使人物特征具有鲜明特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讽刺喜剧的杰出作品,戏剧化的人物推动故事的发展情节,使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充分展现出来,对后世人文主义作品造成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晓青.莎士比亚与中国[J].湖南社会科学,2010(01):145-149.
[2]岑莉.《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8):143-144.
[3]哈利.列文,王立,铁志怡.莎士比亚作品主题的多样性[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31-139.
[4]袁爱国,杜少凡,倪岗,王培斋.“发现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12):50-53.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偶像吧,有现实的,有虚幻的。我也有偶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剧圣:莎士比亚!
对莎士比亚的第一印象是那样一句名言:“当荣誉心受伤的时候,友谊是治愈它的良药。”它对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是我欣赏他的地方。后来我读了很多他的着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仲夏夜之梦》《李尔王》等等。
我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他在创作的时候处在一种疯狂的状态。这种疯狂让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让读者与他一起疯狂,一起同主人公喜怒哀乐,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改变自己的心情。所以,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一种享受。也许会一边读一边落泪,也许会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疯子,但是疯得痛快,疯得舒心,疯得淋漓尽致。
我与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种“对疯”的关系,虽然莎士比亚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一读起他的作品,我却感觉他就在我身边,给我讲他的创作环境,创作状态。就这样,他告诉了我:“对待什么事都要有这种接近疯狂的状态,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你的学习或工作上去,这样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学习或工作的愉快,也能让别人和你一起愉快!”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颂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戏剧采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社会现实,渗透着他对人文主义与人性思索的智慧。他的作品立足于社会现实,运用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社会本质。其悲剧以塑造丰富复杂的性格,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著称。莎士比亚擅长描绘处于特殊情境中的悲剧主人公与敌对势力的冲突或内心的折磨和斗争,反映他对于时代与人性的思索。他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对欧洲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哈姆雷特》充分展示了莎士比亚在描绘人性方面的精湛技术。表现了他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世界的探索智慧。它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伟大奇葩。笔者在此对其主要艺术特点表进行分析。
一、复杂而丰富的人物性格造就经典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哈姆雷特复杂性格的塑造和描写上。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这一悲剧人物,是人物内心冲突和痛苦的集中表现。他是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生长在开明君主的宫廷。青年时代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他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学习期间有着美丽的爱情和友谊,对人有着美好的评价。他感情丰富,拥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哈姆雷特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那时的他是“快乐的王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对人生怀有美好愿望的善良正直、才德兼备的优秀青年,却连遭父亡母嫁、叔父篡位的三重打击。亲人的罪行,奸人的横行,以及小人的助纣为虐,使他一度对人世失去了兴趣,精神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这样陨落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真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是他的优柔寡断、犹疑不决。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认为自己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的报仇欲望还是很强烈。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自己认准的责任表现得优柔寡断。他自己也拿不准父亲的灵魂到底是真的,还是鬼魂的化身?这一情况是他内心冲突的第一要素。对他而言,复仇并不只是走向他的叔父,拔出剑向他刺去那么简单,而是一场艰难的思想斗争。他本来有好几次机会杀死仇人,但由于思想矛盾,他一次次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反复想着“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复仇,却又迟迟不肯行动。当他面对仇人在为自己的罪孽祈祷时,复仇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他就转入了人生价值的思考。一方面他害怕自己杀人的末日审判,另一方面他要掩盖自己的这种懦弱,让他不复仇的行为在道义上讲得过去。但在遇到切实的问题的时候,他却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哈姆雷特将他的复仇过程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的过程。
从《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复杂、思想深刻、感情丰富的形象。他面对矛盾,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他不曾停止过探索和搏斗。而他的身上又闪现着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某些弱点。由于性格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的因素,哈姆雷特这个形象十分深奥,难以理解。这也正是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在。
二、诗性而华丽的语言成为戏剧文学的珍品
歌德认为:“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感动人的。”莎士比亚是个语言巨匠,他十分善用优美韵致、具体生动、新颖鲜活、智慧的语言去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被他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感动得忘记了自己。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清规戒律,将庄重的旧体剧诗,自由明快的无韵诗、抒情诗,机智、幽默、富有哲理色彩的独白与对话结合起来,用语丰富多彩,达到了高度的形象化和个性化。例如:奥菲莉娅发现哈姆雷特“疯”了时,怜爱又沉痛地说:“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这段抒情话韵致优美,生动形象,令读者在和奥菲莉娅一起惋惜的同时又非常享受这些言语的美。它不仅表现了奥菲莉娅对哈姆雷特的深情,而且表现了作者赋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一切理想品质和精神境界。悲剧人物的语言既有悲伤的特点,更有对罪恶的尖刻讽刺的杀伤力。作品中用凄美犀利的语言写道:“载负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的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哈姆雷特对母后改嫁给奸王深感痛心和愤懑,与好友提到这件事时他讥讽地说:“这是一举两便的办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作品中还有很多这种用词讲究且极具讽刺意味和杀伤力的语句。
莎士比亚作为语言巨匠,其语言还具有高度个性化、哲理化和诗韵化的特点。总之,莎士比亚戏剧蕴意广博的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为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巧妙而跌宕的情节设置极富戏剧张力
《哈姆雷特》情节生动,丰富多彩。情节的丰富性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剧中除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外,作者还描写了哈姆雷特的爱情,真诚的友谊,以及友谊的背叛等情节,使整个戏剧情节更生动曲折,耐人寻味。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希腊悲剧“三一律”中的情节统一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以悲剧场面为主,但加入了一些喜剧场面,莎士比亚把悲剧和喜剧、庄严与幽默巧妙结合于故事情节发展之中,使剧情生动活泼,色彩丰富。例如大臣波洛涅斯训诫子女的场面;掘墓人煞有介事的幽默谈话;哈姆雷特与剧中人的部分对白。以及他捧着国王的弄人骷髅头评说,等等,都很富喜剧效果。作者还善于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即以零星片段的介绍、交待或描述令观众或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营造大量丰富的故事情节。这样的写作技巧,把全剧的结构和容量大大扩充,令戏剧的内容生动,色彩斑斓。此外,剧作者在剧中还精心构织了许多精彩漂亮的戏剧场面,来强化情节生动性的效果。
名言震撼心灵。莎士比亚曾说过“爱好虚荣的人,把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这句话是否对此时早已淡忘平实的你心中生了一丝感触呢?它是否能消除你那长久以来支配着灵魂的虚荣心? 默默欣赏他曾经的言语,让你心生感叹,不得不为他那种崇高的思想深深折服。
著作洗涤心扉。《暴风雨》、《理查三世》、《错误的喜剧》、《爱的徒劳》等,哪一部作品不扣人心扉,又有哪一部作品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涤荡出波纹呢?阅读他的作品,能让你擦拭心灵,使你增益智慧。当夜澜人静时,捧起他的悲剧作,定然使你如阳光灿烂后的晴天霹雳,潸然泪下;当朝阳初生时,拾起他的喜剧作,定然让你如春雨霏霏后的绚烂长虹,嫣然一笑。
诗歌涤荡灵魂。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是《你的长夏永不凋落》,它是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写到夏天尽管美好,仍有许多缺陷,难于长久。那么,人的美好的青春自然也将逝去。还有不少抒情诗也同样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如今迷乱的心境常常光临着我们。我们能否租借莎士比亚的思想与其抗争?能否借助莎士比亚的灵魂让其束缚?莎士比亚——一个曾被“本•琼斯”称为“时代灵魂”的文坛人士,是他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文学之窗,让一个流光溢彩的精神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