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语十则范文

论语十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语十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语十则

第1篇:论语十则范文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罔()殆()

2.填空:(5分)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⑹不知①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

⑺见贤思齐焉(齐:)

⑻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5分)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6.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三例,并加以解释。(3分)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

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4分)

第二部分: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⑷温故而知新()

第2篇:论语十则范文

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中央教科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词是这样阐释的:指属于过去并流传至今,现在仍起作用的对大众有益的文化要素,主要指思想和文学方面的要素。至于“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课题中泛指和语文学科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体,包括民间的、文人的、近代的、古代的,也包括看得见的文学作品和看不见的哲学思想等。下面我将以《〈论语〉十则》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感悟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孔子的为学之道

在我们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地进行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思考。他所提倡的这样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

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夫子提倡我们结交的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人。但这个有用不是说通过他可以改善你的现实生活条件,相反,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内涵的人。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孔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正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孔子对于君子大概有这样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尊重道德法制的人;还有就是“预而不争,群而不党。”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温暖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现在本文由收集整理做起的。

四、孔子的为人之道

子贡问老师一个问题,他说“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这样一个佛家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河了。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呀,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二十里地还放不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除了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万物之外,孔子还倡导我们要勇敢。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做

转贴于

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五、孔子的理想之道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在鼓励人们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翻开《论语》,我们常会看到,闪耀着的一颗颗理想之星。孔子与他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第3篇:论语十则范文

论文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企业信用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本文力图从企业微观层面入手,选择从内部会计控制视角,利用企业现有可操作的会计控制手段,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即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

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尤其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导致信用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信用管理部门是组织的职能部门,必然存在着与其他部门在业务上的协调与监督。信用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结合,利用会计控制的思维和视角去改善现有制度,整合企业价值链管理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1.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提出

对于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已有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谢旭提出的基于销售——回款全程业务流程的信用管理体系;陈晓红教授等人提出包含企业授信管理和受信管理的企业信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文亚青教授提出的包含经济信用、法制信用、道德信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但它们都存在过分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微观层面的操作性不强、过于关注宏观环境的探讨等问题。

笔者认为,全程信用管理体系较适合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和制度程序相契合。全程信用管理体系是从销售——回款的业务流程的角度设计的,提出将销售与回款之间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对整个信用管理流程的关键点进行控制,保障信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程信用管理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管理制度、程序措施、控制环节。现代信用管理的控制体现了事前客户资信管理、事中赊销管理、事后应收账款管理的三重控制模式,设置了从客户开发到追收欠款的关键控制反馈节点,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回环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真实、完整,为未来管理控制奠定基础。这样的信用管理体系适应了我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的初衷——解决现存的大量应收账款欠款、呆坏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客户管理、销售签单的日常管理制度问题,逐步实行成熟、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建立起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

2.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控制体系和以销售——回款业务为中心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包括:采购及应付账款控制、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生产及成本会计系统控制。全程信用管理的范围包括:客户开发、订单受理、发货管理、货款收回、售后服务及债权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包括信用管理体系的循环,信用管理所涉及的业务流程都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重要业务流程。

在公司治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已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会计内部控制处于战略的中心。因此以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销售——回款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使其更规范严密操作性更强,权责分工更明确。下面我们将说明如何在会计内部控制环境下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我们按照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顺序来重点说明。

2.1事前控制——目标客户控制所谓目标客户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客户资信管理的时候,应按照信用管理目标的要求,遵循二八原则(20%的重要客户会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按照会计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选择获利性客户。做好目标客户管理一般要完成两方面的控制:信用信息的交流与控制、信用分析。

2.1.1信用信息系统的交流与控制信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在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中广泛流动,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其管理与维护可以遵循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计算机化资讯控制的关键控制程序,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第一,信息安全性。只有先保证安全才有可能让有用的信息传递和流动,支持基层业务操作和管理层的决策。因此,辨别、规范信息搜集渠道,识别防范信息搜集风险,预防信息搜集过程中信息的干扰和失真将保证信用信息的外部安全;信息的分析、开发、管理职责的分离将保证信息的内部安全。

第二,组织管理控制。按照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信用信息处理作业应遵循权责划分控制。资讯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应明确订出,明确信用信息由信用部门专属控制,避免出现信息由不同部门同时控制的现象。信用经理授权应明确信用信息向上传递给管理层和向上他业务部门传递的口径和方式。

2.1.2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对选择的目标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等为依据对受信方的信用能力或信用风险程度做出的判断和选择。信用分析的控制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信用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预测未来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最终风险的防范——应收账款的管理。信用风险结构的外部风险大多是由于受信企业的财务恶化导致的,要综合运用有效的财务分析指标结合相关的信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其内部风险的产生首先是由会计内部控制出现漏洞开始的,因此规范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控制措施是管理内部风险的首要政策。信用风险的分析应由信用经理直接负责,垂直领导信用管理人员,与财务主管、营销主管、销售主管协同配合进行,并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始终。

第二,信用额度设置。根据“二八原则”对客户信用额度进行前期管理既可保证稳定的利润来源,又可规范信用额度管理的重点,避免管理分散化。企业对目标客户的信用额度的确定应该以授信企业自身为出发点,受信客户为导向。不同的管理层级应该拥有不同的信用额度授权,不同的目标客户可以得到的信用额度应该符合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一个可参考的公式是:信用额度=客户预计年销售额/360×信用期限。根据会计内部控制的思想,信用额度的设定应与企业相应的内部价值链活动保持一致。

2.2事中控制——赊销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涉及授信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活动,并且也是会计内部控制中交易循环控制的重点,基本上包括了销售与应收账款控制、采购与应付账款控制以及生产成本控制。因此企业在赊销管理的控制重点应该关注现金流的风险和成本,产品生产和服务。

2.2.1现金流风险和成本控制

现金循环周期可以反映受信企业和授信企业双方的现金流情况,是现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在这里会计控制的现金管理不仅仅是防范舞弊的牵制管理)的重点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信用周期与现金循环周期的时间周期协调起来,使信用周期服从于现金循环周期,尽力达到两者的统一。在企业现金循环周期中会发生下述连锁变化: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产生机会成本,企业会短期融资以保持经营活动持续进行,负担贷款利息成本,并且营业资本的投入也会加大,流动性风险相应变大,企业的现金流成本上升。企业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关键在于以企业自身整个现金流运动为出发点,考察目标客户的会计政策、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及现金循环周期来制定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信用政策。

一般来说,企业获得详细的预算表、现金流量预测表或管理报表的可能性相比银行低很多,依靠企业公开报表进行分析的可靠性会大打折扣。通过对客户所运用的会计政策的考察与评估,企业可以更多地了解财务报表处理的本质,对随后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的分析的针对性也会增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客户定期的拜访,业务人员与客户的愉快交流,会对上述分析活动提供极有益的帮助。再有企业应该尽力获得现金流量表(历史的或预测的都可以),因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很难用弄虚作假和寻机性会计的方法进行粉饰,其信息比利润、资产、公积金等数据更为可信。而且债务的偿还必须用现金,掌握客户重要的现金流信息就可以更好地预测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好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风险和资金成本。

2.2.2产品生产和服务控制

当应收账款正常到期时,客户提出延期或拒绝(全额)付款的最有利的“借口”就是企业销售的商品不符合合同条款,出现产品质量瑕疵、没有按规定运输货物、交付货物等不一而足。企业应首先从操作程序、凭证传递上对采购、库存、生产、配送、支付结算方式严格按内部会计控制思想进行制度管理,标准化流程,这样可以规避该交易纠纷产生的故意违约风险并避免“借口”产生。企业对支付结算方式的选择应格外慎重,特别是对外贸易,我国企业往往吃亏甚大。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政策的要求选择债权比较有保证的支付结算方式,比如要求以银行票据、信用单(证)、带息商业票据等,甚至可以要求购买方提供信用保险。总之,严格对合同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高效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避免客户延期拖欠或拒绝付款的有效方法。

2.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控制

应收账款的收回将最终反映企业信用销售是否会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现金和利润,降低现金流风险。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监控的常用分析方法有账龄分析和DSO(应收账款变现天数)。账龄分析解决应收账款的存量问题,DSO解决应收账款的流量问题。企业提供信用额度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存量,每一笔都有它的年龄,对它的年龄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它的合理寿命和质量,减少坏账的存量。DSO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平均天数,当企业提供信用时会预估应收账款收回天数以确定信用额度,保证企业可以承担合理的应收账款流量,控制风险累积。

2.3.1DSO分析

DSO是信用管理部门衡量其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DSO表示每笔应收账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账款变现天数=(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当年总销售量)*365。

企业应设定自身的DSO目标,借以做出授予客,信用期限的决策。DSO应考虑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行业环境的客观可评估性、企业自身的竞争态势和定位、客户的导向性问题。DSO分析的直接服务对象应该是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信用期限的评估,做到账款质量的评估,缩短现金循环周期的末端滞留时间,控制坏账产生的时间性风险。

2.3.2账龄分析法

第4篇:论语十则范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我学了这句名言警句以后,我都会放下身上的架子,虚心地去向老师、向同学、向朋友请教我不会的地方。我从来都不会不懂装懂,滥竽充数,我会时常提醒自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学会了这句名言警句以后,我就会提醒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必要我还会对不懂得这句话的同学说。记得那一节课,有位同学不想听课,就时不时地用笔戳一下我,过了一会儿就扯我衣服,他以为我不知道是他,他三番二次的这样,最后我忍无可忍,火冒三丈地对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我学了这句话以后,我看到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等人,我就会发自内心地向他们看齐,学习他们的良好品质,完善自己。而看到那些乱扔垃圾、说脏话、欺负弱者等人,我都会立刻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跟他们相似的毛病。

第5篇:论语十则范文

内容摘要:企业伦理责任的履行越来越受到业界和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企业在履行伦理责任过程中也面临着困境。企业伦理识别理论的提出与完善为进行正确的企业伦理识别、确立企业形象提供了依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伦理责任 企业伦理识别

企业伦理责任的概念及履行困境

(一)企业伦理责任概念的界定

对于企业伦理责任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企业伦理责任视为企业社会责任;二是把企业伦理责任看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平行的责任;三是认为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持第三类观点的学者较多。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综合责任,它包含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本文认为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根据社会期望和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应履行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自觉维护股东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职工权益,承担公共设施使用成本,维持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抚贫帮困,安置残疾人,赡养孤寡等。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因素,代表着企业的素质。企业伦理责任要求企业的行为模式完全遵循社会道德标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除了要满足法律的最低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义务。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企业伦理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在法律不健全和根本不存在的领域指导企业的行为。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同时也是伦理主体。

(二)企业伦理责任履行所面临的困境

企业能否履行其伦理责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含主观因素,又包含客观因素。作为约束经营主体社会规范的伦理责任对于企业公民来说,只是模糊的限制,不像法律责任那样有明确的界定。企业在践行其伦理责任时既没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又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企业伦理责任反映的是公众与社会的良好期望,具有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企业所扮演的伦理角色符合社会期望,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但伦理规范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种软性约束,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具体目标,也没有量化考核指标。而失去评价的依据则意味着行为结果反馈的缺失。在此情况下,企业对自身伦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只能凭借主观判断或猜测,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评价,最终将导致企业伦理责任履行迷失方向,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连接,满足公众对企业的期望。而企业伦理识别理论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将给予有益的启示。

企业伦理识别的内涵

企业伦理识别是指人们对于伦理形象的主观认知,是企业伦理责任履行状况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印象。通过企业伦理识别,可以确立企业的伦理形象。

企业伦理识别一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成员对于企业的认知。企业伦理识别与企业伦理责任二者之间关系紧密。一方面,企业组织成员通过企业伦理识别获得本企业的企业伦理责任认知,对企业伦理责任水平进行调控,并决定今后的伦理走向;另一方面,企业伦理责任完成情况的好坏将影响到企业组织成员的企业伦理识别。通过对本企业的文化、伦理责任的履行状况、经营结果等方面的知觉,获得对企业的认同感或发现不足,进而有所变化和改进。

以往的企业伦理识别维度单一,仅指企业内部成员的评价,因而在实践中给企业带来了困难。企业内部成员由于在评价时没有可依据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只能依靠自身主观判断,进行自我调节,因此极有可能产生偏差,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而Balmer等人提出的企业伦理识别理论模型则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企业伦理识别。

Balmer等人在1999年首先提出了企业伦理识别模型,区分出企业伦理识别的四个维度:企业的实际表现;企业向他人传播的伦理形象;企业期望自己具备的伦理形象;外界评论者眼中的企业伦理形象。2002年,Balmer等人在原有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了第五个维度,即利益相关者眼中的企业伦理形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伦理识别理论。

企业伦理识别理论模型打破了人们对企业伦理识别的传统认识,不再把企业伦理识别作为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而促使人们多角度地思考企业伦理形象。

如何运用企业伦理识别理论促进企业伦理责任履行

(一)促进企业建立科学的伦理识别体系

企业伦理识别理论可帮助企业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整体评价,从而确立正确的企业伦理形象,为今后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施时,将企业在履行伦理责任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罗列,并逐一细分,制成评价表;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由企业、社会评论者、利益相关者分别进行评定;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比较不同评定者之间的差异;作出结论。当不同评定者评定结果差异不显著时,说明企业能够履行其应尽的伦理责任,其行为符合社会预期;如果不同评定者之间评定差异显著,则需作进一步的分析。假设企业在伦理责任方面履行得越好,则评定分数越高,那么,当企业自身评定高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评论者时,说明企业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企业的伦理责任意识仍需加强;如果是相反的结果,则表明企业伦理责任履行处于较高水平。

在企业伦理识别理论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统计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评价指标,对企业伦理责任可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能促使企业明确其“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从而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伦理责任,有效地把伦理责任纳入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之中,进一步树立符合时展要求的企业新形象。

(二)促进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科学的伦理责任评价结果有利于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助于企业伦理文化氛围的形成。认可并执行企业伦理文化的成员会产生超越自我的信仰和价值观。在道德方面的空洞宣传和抽象的承诺只能形成虚无的企业伦理文化。员工对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伦理角色认识越是清晰,就越能产生对企业伦理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正确的伦理识别使企业能把握伦理责任的发展方向,不至于因伦理规范的软约束力转向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进而放弃企业的伦理责任。

(三)促进企业将外部伦理约束转为自身行为准则

企业伦理规范若要对一个企业发挥作用,就如同道德规范对个人发挥作用一样,需要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表现出道德行为之前,要具备足够的道德认识并产生道德情感体验。而要产生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需要个体主动学习,将外在的行为规范不断内化。

企业经营者能否将外在的伦理规范和约束内化为管理企业的行为准则,唯一的途径便是通过加强道德认知,增强情感体验。而企业在将不同评定者的评定进行比较并思考的过程,恰恰是企业对伦理责任不断认识和内化的过程。只有这样,企业伦理责任才不会仅仅停留在社会呼吁的表面,才能与其他刚性责任一样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企业由被动服从转为主动发展

由于企业对伦理责任的态度不同,因而所实施的企业伦理责任战略也不相同。有的企业采用被动服从型战略,通过付出较小的努力,履行企业伦理责任;有的企业则介于被动和主动之间,这些企业能够履行部分企业伦理责任,但不够积极主动,尚不能把企业伦理责任与企业经营发展统筹考虑,企业履行伦理责任主要源于外界的压力和竞争的需要;还有部分企业则能采取持续发展型战略,这类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利润,而是将企业伦理责任与社会利益、企业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履行企业伦理责任,并视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当企业经营者通过不同角度对企业伦理责任进行比较和审视时,能促进企业从被动地受社会规范限制向主动遵守行为规范发展,有利于激发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主动性。由被动遵从向主动约束的有力转换将导致企业在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经营战略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指导企业有序、和谐的发展。如只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被动服从,从长远看,会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失去立身之地。只有主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更新企业伦理内容,提高履行企业伦理责任水平,才能符合社会期望,达到时代要求,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义.企业伦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论语十则范文

关键词: 新诗规范 三美原则 音乐的美 绘画的美 建筑的美

自唐宋以来的格律几近苛刻的近体诗,到明清时已行将就木。及至五四文学革命,一声春雷,各种新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新诗便也在那时“当春”而生了。首揭新诗革命大旗的在其《谈新诗》一文中提出要进行“诗体大解放”,并号召人们写所谓的“自由诗”,还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即“不但打破了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词语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以为代表的新诗人在对待传统格律问题上,只知摒弃,却没有吸取其精华部分。为了纠正“们”的缺点,很多新诗人又开始倡导构建新诗的规范,这其中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格律派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创作方面都是极有建树的,也最有代表性。他们关于建构新诗规范的理论最主要、最精华的部分,即是闻先生于1926年5月13日发表在北平《晨报》上的《诗底格律》一文中所提到的“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即我们后来所赞誉的“三美原则”。

一、音乐的美

在“三美”中,闻先生首推“音乐的美”,足见其重要性。诗从其诞生伊始,便与音乐有着水融般的关系。远古,诗、乐、舞是一体的;中古,多数的诗是可以配乐演唱的;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把一些写得好的诗歌配上曲调,供人传唱。

所谓“音乐的美”,其实也就是“调和的音节”。一首诗是由一些诗节组成的,诗节又由诗行构成,而音组与音组的组合又建构了诗行。音组是诗行中的一个个相亲语音群(相亲,包括意义和语法的自然亲疏关系),是新诗中最小的音乐单位。音组在闻先生的著作中被称为“音尺”。根据每个音尺中所含有的字数,闻先生又把它分为“一字尺”、“二字尺”、“三字尺”,以及“四字尺”等。他还根据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多数的实际情况,根据“普遍的就是美的”这一规律,定出了新诗应采用的两个基本音组型号:“二字尺”与“三字尺”。

闻先生还给出了组建诗行的意见,他倾向于四个“音尺”组成的诗行最标准,并且认为最好是“二字尺”与“三字尺”各用两次,交替使用。但考虑到这样虽然能产生极调和的音节,然而要求过于严格,且又缺乏变化,闻先生又提出还可以用三个“二字尺”与一个“三字尺”组成一个诗行。这个方案既考虑到了“二字尺”最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最具有音乐美,又想到了整饬中还必须富有变化,所以便用比较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三字尺”来担起“变”的责任。

“音乐的美”还包括诗节的美。他认为最具有音乐美的诗节,应该是由相同字数的诗行组成的,并且每个诗行又都应该是上面所提到的:由两个“二字尺”和两个“三字尺”或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的“标准”诗行。

在诗歌押韵方面,新格律派虽然未作过专门的研究,但在实践中还是摸索出了几种押韵法。使用较多的押韵法是偶数诗行押韵,一首诗一韵到底,或一节一转韵,这是从中国传统诗歌格律的押韵法中借鉴来的。另外,还有几种舶来的押韵法,分别是押随韵(AABB)、交韵(ABAB)和抱韵(ABBA)。

闻先生关于“音乐的美”的标准,不仅在他自己的诗,如《死水》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也同样在徐志摩先生的诗中得到了鲜明的贯彻,并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如《月下雷峰影片》。撇开这首诗的其他方面不谈,当我们仅仅朗读这首诗时,它的极美的音乐性就已让我们仿佛感到:皎洁的月光下,夜静时分的西湖上刮来的缕缕清风,温柔地拂着我们湿润的肌肤,银色的鳞波在我们空灵的心间轻轻地荡漾,周围的万物都仿佛眠熟了,我们也好像很惬意地与万物悄悄地同化了。

二、绘画的美

关于新诗的“绘画的美”,闻先生一直没有作过详细的阐释,只在其后加了“词藻”二字。闻先生对“绘画的美”的界定标准,就是看“词藻”是否优美,是否切合作品的内涵。那么,什么样的“词藻”才是优美的呢?观看闻先生的其他论著便可得知:首先,“词藻”应该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用语,而不是我们想当然凭空捏造的,这是基础。其次,又不能停留在使用日常的生活用语上。王尔德说:“自然的终点便是艺术的起点。”闻先生很欣赏这句话,他认为,自然并不是尽美的,自然中有美的时候,是自然类似于艺术的时候。所以,他一方面要求诗歌的词藻要自生活中来,另一方面,又要求在此基础加以锤炼、锻造,要超越日常生活用词。

如《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一首,“忧愁”与“蜜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而两者的组合使用则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并且这个组合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日本女郎彼时彼刻的心情:那种丝丝的甜蜜和淡淡的哀伤――吻合了作品的内涵。把旧语写新,将常语写奇,这就是“绘画的美”的最高境界。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是闻先生最后才觉悟了的诗的实力。闻先生说,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靠眼睛来传达的。这是我们文字相对于欧洲文字的一个优势,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这个优势。于是,讲求新诗“建筑的美”便不可或缺了。

闻先生关于“建筑的美”的标准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最崇尚的格式是:“四行成一节,每句的字数都是一样多”,“看起来好像刀子切的一般”。但同样,他又认为“建筑的美”是要附属于“音乐的美”的,因为“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崩溃了句的均齐。”也正因为如此,他又放宽了“建筑的美”的标准,并不是紧握着“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标准不放,而是也认为“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他说,“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例如《采莲曲》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昭君出塞》,《铁道行》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最后的坚决》,《三月十八日》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寻找》。”他认为新诗的“建筑”是应“根据内容的精神造成”,“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

由此可知,闻先生认为:诗的“建筑”是应服务于主题表达的,有什么样的主题,就必须有什么样的“建筑”来与之匹配,但这些“建筑”又必须以“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为基本的参照。闻先生在他自己的新诗作中很好地实践了“建筑的美”,像上段末他自己提到的几首诗,都可堪称典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新格律派构建新诗规范的理论与创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与他们所处的年代有关,“三美”的研究并没有深化。他们关于建立新诗规范的理论,最精华的部分也就仅限于《诗底格律》一文,许多问题都没有展开去讨论。例如,他们只提到了“字尺”,却没有界定应该怎样去划分一、二、三、四字尺。把诗歌的音乐性只在微观上进行了分析,却未能从宏观上去把握。对于“建筑的美”的阐释也不十分清晰。并且对“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过分强调,极易误导自己及别人走上追求“豆腐干体(指外形齐整,而内涵及音乐性薄弱)”的道路。此外,他们也没有足够重视“绘画的美”,虽在文中提到,但根本没有作必要的诠释。

其次,他们在竭尽所能给新诗的艺术性定一个规范时,却忽视了对内容主题的强调。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使艺术性再好的文学作品,只要它的内容是糟糕的,主题是虚无的,也最多只能算是文字游戏,决不能算作好的作品,是不可能拥有广大读者的。诗歌也不例外。新格律派先师们的这一忽视,导致了大量虽蕴涵艺术性,但思想内容空虚或庸俗的纯“豆腐干”式的诗歌作品的产生。

尽管如此,在二、三十年代的新诗坛,当写“自由诗”、打破传统诗歌格律束缚的呼声喧嚣不已时,以闻、徐为代表的新格律派却以其敏锐的眼光,觉察了“自由诗”的不足,并勇敢地站出来,毅然与广大新诗人及新诗理论家背道而驰,最早从理论与实践上去尝试建立新诗的规范,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在中国新诗史上,其功绩实可与、郭沫若等相媲美,具有不可磨灭的发轫者地位。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钟友循,汪东发.中国新诗二十四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3]闻一多.闻一多文集・诗底格律.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

[4]徐志摩.徐志摩文集・诗歌卷.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第7篇:论语十则范文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江春入旧年。3.日月之行,。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 ; ,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 , ; , 。

9.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11. 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 。

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12. 工作学习中,

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 ”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 , 。

15. 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劝诫美国政府。

16.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0.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 潮平两岸阔, 。

23. 《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

2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7.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8.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9. 《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是 。

30. ,小桥流水人家。31. 秋风萧瑟, 。 3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33. 《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

3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故乡是人生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名句。

36.《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37.《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38.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请写出与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两句诗。 , 。

39.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商女不知亡国恨, 。

40.,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41.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 。

42.人们常用朱熹的两句诗,。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

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参考答案

一、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海日生残夜 3、志在千里 4、断肠人在天涯

5、日星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7、略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 略

13.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6。潭影空心人

17.18 略 19。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20.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1.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心人

2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23.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4. 开轩面场圃25. 几处早莺争暖树26. 何当共剪西窗烛27. 山岛竦峙

2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9.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0. 枯藤老树昏鸦

31. 洪波涌起

32.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3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5.按要求工整地默写。①学而不思则罔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④巴山夜雨涨秋池⑤示例: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6.终为灰土 37。还来就 38。隔江犹唱花

39.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40.莫言下岭便无难 一山过后一山拦

41.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42.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3.若出其中 44。风正一帆悬45.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46.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第8篇:论语十则范文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及其部分职能部门作为经济管理机关承担着从事市场规制或者宏观调控的职能,应熟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我国长期的行政主导、权力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组织形式表现为行政机关而实质上行使经济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仍有按一贯沿袭的计划思维及行为模式从事市场经济管理活动的情形。从而导致与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等目标不相吻合的情形。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如安全生产监督不到位发生的责任事故、食品安全标准不明确或监管不到位、地下金融活动猖獗与金融监管薄弱等情形,从客观上要求经济管理机关更为合理地行使市场规制权力。

一、规制的本质与争议

规制一词来源于日本经济学家对Regulation一词的翻译,其内涵是按照规则进行管理、制约。这里所谓的规则,既可以包括制定成文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其他具有拘束力的规则,两者在拘束对象、适用范围方面有所差异。我国学者也曾使用“管制”一词表示相同的含义。但管制更容易使人联想到统治经济和行政命令,由此发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相混淆之可能,因此现在大多学者使用规制来表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活动。美国社会科学家塞尔兹尼克将规制界定为“公共机构针对社会共同体认为重要的活动所施加的持续且集中的控制。”此定义预设了一个更高权威主体(即公共机构)的控制理念,包含了规制的对象为“社会共同体认为重要的活动”。更体现了规制的过程与本质,即按照规则治理,或称之为“施加持续且集中的控制”。

提及规制,产生的一个必然争议是。一国经济实践中是否需要进行规制?因为与规制对应的另一个词Deregulation(放松管制)也为学者所津津乐道。规制者基于市场存在自身不足的事实出发,强调需要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进行规制,目的是完善市场、促进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论”成为支持规制论者的重要理由,此外还存在“法律不完备”等学理支持。而反对规制论者从不同的视角否认规制的有效性,如“私益理论”者认为规制机构的“公共利益取向”难以保障,规制往往成为私益团体利用政治或法律手段获取自身利益的方式;“管制俘获论”则认为规制机构可能被财力雄厚或者有助于政治票选的利益集团控制。不仅未能维护公共利益。反而涉及大量腐败渎职情形。学者怀特对规制的不良影响进行描述:“企业所面临的不断增加的规制,就像一个刹车。在阻止企业的财务积累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即使不是从根本上否认规制的有效性。也有大量要求放松管制的声音,从规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相伴存在。

无论学理上对规制还是放松管制争议如何,现代各国政府普遍使用规制手段介入市场,以期克服市场本身不足,维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食品药品监督到市场准入管理,从安全生产到金融监管,各领域规制实践已经普遍建立,以维护公平竞争和协调监管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规制法也正逐步形成。

二、市场规制的主体与权力

按照规制为克服市场之不足的发生原因,规制需要一个更高权威主体控制的特点,在社会欠缺适合的自我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次优选择的规制机构。虽然社会中也存在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规管,或者经营者自律管理的情形。但这些并非属于普遍的情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制主体主要以政府及其部门为代表,具体负责市场准入、标准设定、质量控制、计量管理、价格监督、竞争维护等事务。

作为市场规制主体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组织形式大都表现为行政机关,却拥有与行政权力不尽相同的市场规制权,因此更需要注重职权设定及市场规制权力运用的过程。我国市场规制机构通常习惯于将自身界定为行政机构或管理机关,虽能反映市场规制机构的组织结构方面的行政色彩。但无法体现其行使市场规制权力的本质特点。行政权力与市场规制权力运行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两者在产生原因方面不同。现代行政既要保障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能够有效下达执行,又要保障私人权利不为违法行政所侵害;而市场规制则是应对市场自身不足而产生的弥补市场手段。第二,两者在调整手段上不同。行政权力强调效率,借助强制性公法规范保障令行禁止:市场规制权是在尊重市场基础上的控制,其以公法为主兼具私法特征的控制模式部分体现柔性色彩,因此引导、协商等措施在市场规制中的运用也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两者救济思维不同。行政相对人有服从义务,即使相对人遭受不公正对待,也只能在先服从行政权力的前提下通过法定救济方式维权,由此,事后的行政复议、诉讼救济成为行政权行使的重要约束;而市场规制权的行使过程相对弹性,被规制主体在市场规制权作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要求听证、提出异议、商谈和解等诸多方式进行维权,因此,过程中的救济显得更为重要。第四,两者复杂程度不同。行政权力强调令行禁止,所需考虑因素相对单一;市场规制权力乃弥补市场之不足,而市场为各种利益关系之交织汇合,因此会在不同层面、维度对市场规制权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遭受权力规制的市场经济关系不易恢复到规制之前的状态,就更要求规制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时的慎重与合理。

当然,因为市场规制主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行政机关,行政法学者也将市场规制权力运用过程的特点归纳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中,并以此体现现代行政法的发展特点。例如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合理行政原则、强调正当程序原则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这些都是从市场规制权力行使中提炼的重要元素。

我国市场规制主体往往将自身界定为行政管理机关,这就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以最典型的市场规制主体――工商部门为例,其承担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职能。然而,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僚行政、管理思维的影响下,包括在机构名称上称为“工商行政管理

局”,使其在对市场规制权力的运用上受到行政权力上令下达思维等因素影响,管理思维和心态仍然占据主导。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各种市场交易关系远比计划经济时代繁杂多样。如果以市场秩序维护和消费者保护为宗旨的规制主体,延续行政管理思维从事市场公共事务管理,则会出现明显的规制失灵情形。

按照其他国家规制市场的经验及学理总结,在市场规制权行使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晰市场自治与规制的定位,即须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进行合法规制。尽管自发形成的市场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失灵问题。但人类迄今为止的各项试验与实践,尚未找到比市场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因此,承认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规制的前提,规制的目的并非是替代市场,而是完善市场。由此,规制机关不能过于积极主动地规制市场,而应当在市场失灵的场域、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进行规制,否则就出现职权“越位”、权力行使过度的情况。

第二,市场规制中应当注重合理性原则。由于市场中的利益关系相对复杂,规制效果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规制效果的发挥需要市场各类主体配合,规制结果会对市场各类主体权利或经济利益形成一定影响,因此市场规制必须建立在合理原则的基础上,其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就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是指市场规制主体将其规制活动的依据、行为、结果等事项向公众公开。信息公开是规制活动取得市场活动主体充分理解并给予配合的前提。同时也是形式上作为行政机关属性的规制机关依法行政的必需。公众参与是在采取相关规制措施之前应当听取市场活动主体的意见,尤其是听取规制相对人和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尽量合理化规制措施,实现规制完备市场的初衷。通过市场规制主体公开规制信息和规制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等主体的公众参与,使得规制在问答、陈述与抗辩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利益关系进行角逐博弈,阐明各自的利益追求,陈述各自的理由依据。斥责对方的不合理欲求。讨价还价,最终形成趋于合理的规制方案。

第三,市场规制主体应避免过高估计自身能力。尽管规制是为弥补市场不足而存在的,但规制主体并不必然比市场活动主体更为理性或明智。这一方面是因为规制主体也与市场活动主体一样,不可能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完整信息;另一方面,规制主体比市场活动主体更缺少利益驱动,包括在信息收集沟通、案件调查处理等方面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其如同市场主体那样全心全力投入:再者,形式上表现为行政机关的规制机构,存在疏忽或者懈怠情形时,难以按照传统部门法方式追究法律责任。当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并不完全吻合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行为出现的机率更高。正因如此。落实市场规制主体作为经济管理机关的“问责制”显得尤为必要。

三、问责制在市场规制权力行使中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法律责任追究是以构成要件的满足为基本条件的,这就意味着法律首先应就责任承担的情形抽象出各种条件,当各项条件均予以满足并且不存在免责事由时,法律责任确定无疑地落到责任主体之上。通过这样的责任构建,传统法实现其追求的确定性和体系美感的价值目标。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时代,对市场规制或者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经济管理、协调的法律本质上无法抽象出具体的条条框框,也就无法按照传统构成要件式的方法来规定经济管理主体具体法律责任。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法律规制或调控的对象(即市场或市场行为)本身千变万化,不可能予以完全列举,例如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中的“相关市场”界定需要具体分析,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是无法用立法方式穷尽的;另一方面也在于是否对市场或市场行为进行规制或调控还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因素。例如对何种情境下可以以“适用除外”为由对垄断协议进行豁免,先前为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而出台的期房销售政策在现阶段是否应当继续实行等。由此,法律在经济管理、协调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更须立法者、执法者高度智慧和廉洁透明的作风。法律责任制度设计方面也应随之摒弃构成要件式的规定,而从全程控制的角度构建“问责制”,以期保障规制者忠诚、勤勉与尽职。

问责制(Accountability)最初用于表示中世纪庄园的管家责任,后来专指管家对主人所承担的、有效管理主人所托付资源的责任:此后又发展为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的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问责制适应现代高度复杂社会关系的调整控制,其不仅包含事后的责任承担,更着重于社会关系形成、变化过程中的角色界定、说明回应,由此广泛适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之中。从全程控制的角度观察,问责制应当是一个前后呼应的体系构成,包括作为逻辑起点的角色设定,即确定参与社会关系主体的角色担当、职责权力;包括作为中间过程的说明回应过程,即利益相关者有权通过质询等手段行使监督权。被问责者必须予以回应说明从而实现全程监督:也包括作为问责结果之一的责任追究,即当被问责者发生角色错位、利益冲突、不能回应、重大决策失误等情形时,应当承担各种法律责任。因此,落实问责制在市场规制权力行使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首先,因为市场规制机关拥有的规制权并非是单纯的行政权力,而是一种与组织管理关系紧密相关的财产权利。无论是市场准入、行业监管还是竞争秩序的维护,规制权力的行使都会影响市场主体(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利益配置格局,最终影响到市场主体的私人权利。如果市场规制权力行使不当,必将损及市场主体的财产利益,进而有损于整个社会财产福利。因此,作为经济管理机关的市场规制主体,被授予规制权力以保护市场,理当负有善用权力、解释说明等义务,这就为问责制适用于市场规制权力运行过程提供合理的切入点。

第9篇:论语十则范文

关键词:句式选择; 认知; 语用; 意图; 隐含

a cognitiv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selection 

of sentence structure in communication

gao hongyun kuai zhenhua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e selection of sentence structure is governed bycognitive and pragmatic factors,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aspects of cognitive context, cognitive effect, pragmaticintention iconicity and pragmatic grammaticalization; sentence structure is an ostensive stimulus with optional relevance and the optimized distribution of language symbols, aiming to transfer speaker’s specific intention and the implicature of the utterance.

key words:sentence structure; cognition; pragmatics; intention; implicature

1引言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人类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规律。但是,语言并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只能通过人的认知间接反映客观现实,即认知是存在于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赵艳芳 2001:8)。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自足的,而常常是认知因素促进的,与人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以及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langacker 1999)。因此,语言表达式本身仅具有产生意义潜势,它只有与人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意义,形式结构是受制于人们的认知结构。同时,交际是说话人有意图地传递特定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从而影响听话人心理状态的过程。因此,说话人在描述事件过程中必然将其意欲传递的信息意图与特定的句式结合起来。在交际中,句法结构的不同选择表明句法结构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认知过程,一个说话者根据不同意图进行不同选择的语用过程。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出发,具体探讨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制约性,揭示语言符号﹑认知﹑语用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

2 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

斯波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认知语用学的核心理论(sperber&wilson 1986/1995)。该理论从宏观角度探讨话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机制,描述人们对每个话语的认知过程。强调交际过程中任何信息都是一种明示刺激,它传递最佳关联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在该明示刺激下选择恰当的认知语境,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关联理论不仅探讨话语显义的获得,更关注在认知语境作用下,听话者推导话语的隐含。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关联理论对句式的选择进行认知语用阐释,探讨影响交际意图和隐含生成与获得的动因。

2.1 认知语境

斯波伯和威尔逊把认知语境定义为一个人所感知或推理的各种事实构成的集合,为交际双方所共享。语言的理解与使用往往涉及交际主体对语境信息的认知。何自然等认为在交际或理解语言时,人们须要选择﹑调整与顺应语码和语境,以“扩大或丰富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实现相互之间的互明,从而保证交际成功”(何自然等 2001:33)。因此,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对认知语境的选择和利用体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传递语言超载信息。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认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有语言单位的语义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与语境有关,若某一语言单位的使用总是和特定语境发生联系,该语言单位和该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有关语境内容就会编入该语言单位,或者语境的特征就会转换到该语言单位上去,成为该单位语义特征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即是“概念化”(熊学亮 1999:211)。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对言语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都会选用特定的句式结构。在某一特定场合,大脑会自动激活某种恰当的句式结构,因为特定场合已经是内在化﹑认知化的语境,而语境内容已经成为特定语言结构内涵的一部分。因此,特定语言结构被激活,被说话人从记忆中提取而加以选择和利用。同时,这特定的语言结构也限定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的选择范围和句式结构的语义解释,从而减少听话人推理时的心理投入。因此,特定语言结构再次激活听话人与说话人的共享认知语境,听话人自然联想到与这种语言结构有关的具体场合(与听话人的认知能力有关),从而推导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句式结构的语用含意。例如:

① a. john kissed mary.

b. mary was kissed by john.

c. it was john who kissed mary.

d. it was mary who was kissed by john.

e. what john did was kissing mary.

f. who john kissed was mary.

g. mary john kissed her

对于同一个命题——john亲吻了mary, 由于认知语境制约,说话人可能会选择某一特定的句法结构来凸显自己的交际意图而在语义结构上强调特定部分信息。上述句式结构的选择反映出说话人的知识结构和对具体事件的认知状况,从而对听话人的知识状况即听话人的预设知识以及认知能力产生几种不同的假定:a与e可用来回答what did john do,因为交际双方都知悉john did something 这一语境假设;b使用被动结构,c使用分裂句,它们都是针对someone kissed mary 这一假设而选择的句式结构,并且分裂句的使用更加凸显施事者john;d和f句式表明说话人已知有人吻了mary,而且确认动作的发出者是john而不是别人,但d总体上属于分裂句,其焦点mary比f中的mary具有更大的关注价值;g属于倒装句,适用于回答what happened to mary这样的问题,而mary只是起着引出话题的作用。

2011年 高红云 蒯振华 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 第1期  我们认为,句式的选择受制于认知语境,因为认知语境约束句式结构的意义,而句式的选择又反映人们的认知能力与语用目的。因此,交际双方要想恰当地选择句式结构和准确地理解句式结构的语用含意,认知语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2认知效果

人们的认知活动有一种规律性体现:实现最优化。“优化”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条重要认知规律。正如斯波伯和威尔逊所述,人类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sperber & wilson 1995:vii)。因此,理解话语时,听话人只会关注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而且倾向于在与这些话语最大限度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这种关联倾向与生成语言学的语言研究方法上的“经济原则”一样,蕴含着人类认知过程的一条重要规律:倾向于优化。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思路﹑策略﹑途径﹑手段来认识事物,传递信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处于不同层面针对不同对象,为了不同目的而采取优化策略或手段”(徐李洁 2003:12)。

在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受制于“优化”认知规律。英语基本句式结构由施事者﹑行为﹑受事者组成,即svo,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而分裂句﹑被动句﹑移位句等变式句偏离人们的认知规律,然而这种偏离现象并没有偏离人们的经验、习惯和认知发展的水平。语言偏离结构有一个从概念映射或概念整合到取得固定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语法化过程。这些特定的固化句式的选择旨在实现认知效果的最优化。说话人根据自己的语用目的和听话人的推理能力、认知能力等因素选择特定的句式结构,旨在减轻听话人在推理过程中的加工努力,从而能够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这就要求说话人的话语表达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足够关联,那么说话人话语的句式安排对听话人而言是一种最优化的明示刺激。这样,听话人就能够运用最小的努力推导出语言符号的超载含意。例如:

② a. who beat mary?

b1. john beat mary.

b2. mary was beat by john.

b3. it was john who beat mary.

从命题意义角度出发,以上3种回答没有区别,但传达的信息由于使用不同的主﹑述位,句式结构就表达不同的交际含意。b1使用无标志主位,完全符合人们正常的认知规律,但是根据句尾重心原则,mary是信息焦点,是本句强调的信息单位,承载着超语言的含意,这显然与a问句内容不相关,或者说相关度不够;b2和b3的回答分别选择被动句和分裂句,通过焦点凸显,一方面说话人的话语对听话人而言是明示的、足够相关联的,旨在实现听话人对交际意图的最大期待;另一方面这种句式安排减轻了听话人的心理投入,限制了听话人的语境假设,因而听话人能够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认知效果的优化倾向还体现在句式结构的“以简驭繁”。“以简驭繁”的一些重要策略和手段是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凸显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从外到里,从表象到内核,从具体到抽象。在以上二元区分中,一般来说,认识过程的前者总是相对简单,后者总是相对繁杂,所以这些策略和手段表示的总倾向就是“以简驭繁” (徐李洁 2003:12)。实质上,这种“以简驭繁”反映语用认知上的经济原则。langacker认为,“语言的编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最显著的是,一个被感知的事件由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构成,有许多可能被视为参与者的感念实体,然而,仅有一些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参与者被明确地编码入话语中,被强调的这些概念更少”(langacker 1990:213-214)。换言之,语义结构仅是对概念结构的部分凸显,两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概念结构只有一部分投射到语义结构上。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也是遵循经济原则的。因为说话人选择某些最能够反映话语隐性含意的信息单位,按照约定俗成的结构图式进行排列组合,因而这样的话语及排列具有最佳相关性。说话人选择特定的句式结构来激发和调动听话人的概念结构,因为这些概念结构已经是语言﹑社会的概念化或图式化,是一种社会心理表征,特定句式结构的反复使用,最终实现句式结构的语法化。因此,在言语交际的明示-推理过程中,句式结构的经济性足以使言语投入与交际需求实现均衡配置:说话人言语表达简化与相关,听话人高效推理,从而实现言语投入效用的最大化(向明友 2005) 。例如:

③ a. only amateurs can compete in the olympics.

b. the olympic games is a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competition held every four years. only amateur can compete.

c. the olympic games is a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competition held every four years. only amateursthat is, people who receive no payment for their sporting activitiescan compete in the olympic games. professionalsthat is, people who receive some payment for their sportingare not allowed to compete in the olympic games. (sperber & wilson 1995:218)

为了获得最佳关联,说话人将隐性含意留待听话人去诠释,说话人相信听话人能够以较少的心理投入来加工说话人的明示信息。说话人隐含的“隐性信息越多,双方互明程度越高”(sperber&wilson 1995: 218)。上述不同的言语形式表明,表达风格的差异是基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与推理能力的不同认知假设。句a中的说话人相信听话人了解关于奥林匹克在句b和句c中的所列的知识框架,因而句式表达简练,听话人无须太多的心理投入就能迅速激活这些知识框架,即可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相比之下,句b和句c中听话人须投入更多的加工努力,才能获得语言的超载含意。

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效果的优化倾向体现在言语的经济性和以简驭繁,制约了说话人的句式选择。同时,也使听话人以较小的努力获得听话人的语用含意。

2.3 语用意图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haiman认为象似性主要指语言的结构,特别是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句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haiman 1985)。因此,句式结构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象似关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不同意图,将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来表征自己的概念结构和语用功能,这样的句式选择便具有语用象似性。对此,侯国金提出了4个原则:句式-意图象似性、话语-语境象似性、话语-得体象似性和话语-距离象似性(侯国金 2007:66)。其中,句式-意图象似原则认为假设说话人意图清楚明了,那么就生成表单一意义的句式来;模糊的意图/语力理应有模糊的句式表达。这里,一个形式对应一个意义,这种象似称为无标记象似,它象似于预测性意义、常规意义或规约意义,听话人无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就能解读其意图和意义。例如,陈述句象似于阐述承诺和宣告意图,祈使句象似于指令意图,惊叹句象似于(抒情)表情意图,疑问句象似于询问意图。而那些表达模糊意图的有标记性的句式象似于额外意义,处理话语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较大(何自然 2006:99)。这些有标记性的句式是偏离常规表达,所传递信息的预测性较低,因为一个句式可用来对应双重或多重意图,这就需要听者调用自己的语境假设来确定这一句式属于何种象似,从而获得说话人的信息意图。例如,陈述句除了象似于阐述承诺和宣告意图外,还可以象似于指令或询问意图,疑问句既可以象似于提问,也可以象似于建议或指令等。因此,句式的标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象似于语用意图的标记性。

2.4 语用现象语法化

语用现象的语法化是指原先动态的“形式和意义”或“形式和功能”关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逐渐静态化或固定化的过程(熊学亮 1999:190)。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在特定语境中的隐含意义逐步固定为规约意义,也就是说,此时该话语被称为无标记话语,听话人无须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推导出话语的语用意图,其隐含意义已脱离特定语境信息而变为规约意义,是交际双方在意义协商过程中的一种默契。

morgan提出“隐含意义的短路”假设(shortcircuit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organ 1978)。他把隐含获得所需的推理(思维电阻)类比成电工中的电阻,而一旦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之间的关系趋向密切,在特定场合总是一起出现的话,该逻辑结构就可以直接表达该隐含意义,此时推理这一思维电阻被短路,听话人不再凭借语用原则经历一个推导过程,而是一下子就获得说话人的语用意图和该话语的隐含(赵艳芳 2001)。从关联理论来看,该话语是一种最关联的明示刺激,会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因为听话人无须激活太多的语境知识进行推导就可以获得其隐含,此时的隐含应是强隐含。例如:

④ a. why don’t you join us?

b. why not join us?

⑤ a. can you open the door?

b.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open the door?

例④a既象似于提问意图又象似于建议意图。该结构首先表达的是询问不加入我们的原因,而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此意义逐渐从该结构中游离出去,建议语用意图却凸显出来,这样该语言结构就与建议语用意图之间形成固定化的关系。④b的结构是④a的优化结构表达,更加凸显建议语用意图。此时,听话人无须提取相关的认知语境,就能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例⑤a中,该结构虽然可以表达询问对方是否具有开门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对听话人而言,这种意图不是最关联的。因为在听话人的认知结构中,她已经逐步把这种结构与询问自己是否愿意开门的行为意图固定下来。此时,这种意图是最关联的,是说话人意欲传达的信息。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也不会使用意图更加明晰的表达如⑤b. 因为⑤b主要凸显礼貌因素,没有⑤a表达得简洁。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为了尽量减少听话人的心理投入,以最经济的话语信息传递自己的交际意图,从而实现最佳语用效果,常常选择这种化石化语用结构,即该句式结构因反复使用,其语用意图和语用隐含固定化。

3 结束语

在语言交际中,由于认知语用因素的影响,交际双方不断选择﹑调整﹑理解特定的句式结构,传达特定的信息意图和语用含意。说话人不管使用常规句式还是变式句,都旨在凸显自己的交际意图,传达话语隐含;对于无标记和有标记的句式,都是言语投入与语用价值的均衡配置,听话人在解读过程中付出不同的心理投入,而获得的话语隐含都具有最佳的语用效果。上述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制约句式的选择,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认知、语用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何自然. 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何自然 冉永平.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c].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a].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侯国金.语用象似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2).

向明友. 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5).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徐李洁. 英语倒装句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8).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hanman, j. natural syntax[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langacker, r .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ayter, 1990.

langacker,r . assessing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 [a]. in the janssen and giselaredeker(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c].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auyter,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