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产业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区七届二次党代会精神,我局将牢牢把握“稳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工作基调,以“文化产业立区”为核心,以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为功能定位,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重点工作
(一)倾力建设“21世纪避暑山庄”,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抓好“文化五大支撑项目”
一是中国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项目:全年拟投资7亿元,进行马文化交流中心、鼎盛艺术馆、鼎盛乐园主题场馆、鼎盛办公楼,宿舍楼及书画院的继续建设。
二是避暑文化产业园项目:全年投资2.5亿元,完成会所主体以及名家艺术馆主体装修工程,完成外网、景观及配电工程等。
三是皇家奥林匹亚产业园项目:全年预计投入7.4亿元,建设运营高端球类运动场和马球场,完成五星级酒店和会员公寓主体建设。
四是王府世家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1.5亿元,完成商业街及回迁楼主体建设。
五是元宝山国际滑雪场项目:投资4100万元,完成休闲木屋和综合接待楼建设。
(二)积极谋划,力促双滦文化大厦、文化大剧院建设
按照建设“市文化旅游中心”功能定位,构建较为完善的“市民文化生活圈”,谋划建设体现城市特质的5万平方米的文化大厦和3万平方米的文化大剧院。
(三)构建覆盖面广、高效快捷和务实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提档升级图书馆建设。2012年,购入图书7000册,藏书总量达到3万册,各类报刊杂志300余种,建成大空间、开放式、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开放式图书馆。
2、完善文化馆功能。建成全区文化人才数据库1个和精品节目数据库1个。
3、积极推进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支持文化站建设资金,力争在全区建设符合标准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站6个,每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达到300平方米。
4、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跑部进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成全区剩余21个村“农家书屋”工程,实现100%全覆盖;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达到756场次;3D数字影院放映电影300场。
(四)精心策划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双滦文化品牌
1、举办“走进双滦”大型文艺采风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书画社、书画学院、书画协会及文艺团体和艺术名家参加,展示双滦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增加双滦的人文底蕴。
2、与国内知名艺术团和演出团体进行对接,组织开展“浪漫初夏,相约双滦”大型文化演出活动,邀请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和歌唱家参与活动,扩大双滦影响力和知名度。
3、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演出和文化赛事:全区青年歌手大赛(5月)、“少年之星”儿童歌舞大赛(6月)、梨园闯关戏曲大赛(9月)、中国民族乐器大赛(10月)等。
4、组织2012年全区迎新春文艺晚会、2012年全区元宵花会展演活动。
5、组织“双滦百件精品书画作品展”。
6、以“百花争春、浪漫初夏、七彩深秋、舞雪寻冬”为主题,组织“双滦风光摄影作品展”、“我眼中的双滦摄影大赛”。
7、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和民间团体、普通群众广泛参与的“百姓舞台?腾飞双滦”彩色周末演出20场次。
8、组织“文化下乡”活动24场次。
9、组织全区文艺调演2次。
(五)精心挖掘双滦传统历史文化,加强宣传推介
一是聘请文物知名专家来区调研、实地寻访,对双滦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进一步分析研究,邀请国家、省市记者与历史文化遗产面对面,现场拍照,挖掘历史长河中(喀喇河屯行宫、穹览寺、琳霄观、辽代古塔等)鲜为人知的故事,向外宣传推介。
二是立足“特色”,深层次挖掘我区文化旅游产品,统一规划包装制作展示双滦风土人情的“百年双滦”精美宣传图册、主题宣传光盘,编印《双滦文化旅游画册》2万册。
三是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计划采取民间集资、政府帮助、上级支持的融资方式慎重保护开发滦河古街、喀喇河屯行宫、穹览寺、琳霄观等遗址遗迹,传承历史文脉。
四是制作滦河老街、古庙修复招商宣传图册,利用央视网招商频道、河北招商网、旅游招商网等媒体以及通过参加国内大型招商洽谈会等形式吸引投资。
(六)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011年,我区的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以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思路,务实进取,各项工作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一是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有力。区级层面,图档中心和文艺中心项目相继建成。乡镇层面,旧馆、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使用,双林镇文化站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村级层面,创建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0个,建成“村级大舞台”50个。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组织“你好”首届文化艺术节,共分群文璀璨、田野放歌、民艺荟萃、校园之声四个篇章28项135场赛事文化活动,历时4个月,覆盖全区221个村、33个社区,参与群众5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节庆文化、基层送文化、文化走亲、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年共举办高雅艺术演出23场、基层广场文化活动43场、基层文化活动576场、电影下乡2600场、“你好”文化下乡40场、区外文化走亲3场,送图书下乡1.5万册。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卓著。完成了张氏旧宅建筑群西式舞厅修复、庄消防栓供水管线改造。文化馆、文化展示馆建成开放。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6个项目被列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孚镇陈月荣获得2011年省民间手工艺虎头鞋创意设计邀请赛金奖。完成“非遗分布图”试点制作,成为全省推进此项工作的“范本”。第六批省保单位申报工作全面完成。
四是文艺作品创作精品迭出。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完善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创作《拉网曲》、《两张银行卡》等反映现代和新农村建设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25个。在市第四届南太湖音舞节比赛中取得二金、七银、九铜的成绩。《丛书》精装本编辑出版。镇马腰幼儿园排演的舞蹈《雪舞丰年》代表省赴北京参加“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周年全国中小学音乐舞蹈优秀获奖作品展演”活动,被评为“文化校园—优秀学校”,并在中央电视台“和谐校园—全国中小学生春节联欢晚会”上获最高奖“国星大奖”。影片《借我一生》获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的最高奖—评委会大奖,并入围维也纳国际电影节主单元。反映“浔商文化”和“象牛精神”的电视剧《国丝》进入剧本创作阶段。
五是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互联网低俗之风及信息安全”、“娱乐场所无证经营”等一系列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多次举办文化市场法制培训、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健康成长”法制宣传等培训宣传活动,有力地确保了全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开展各类检查100余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000余家次,市场良好率达99.5%。
六是特色文化宣传力度加大。千金8幅海宝剪纸、绢本《水乡古镇蚕花节》、“湖笔制作工艺”亮相世博。“世博起步,”、《湖颖之技甲天下》等节目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窑里传统婚俗吹打”等15个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表演,先后被电视台、省文化厅文化刊物进行宣传报道。双林绫绢和湖笔等非遗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义乌文博会。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全局,以繁荣发展本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快“文化强区”建设进程,不断促进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启用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图书档案中心,完成镇文化明珠乡镇创建工作。抓好区、镇、村三级图书网点建设,每年配送图书不少于1.5万册。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八有”保障工程,提高农村文化设施普及程度。继续抓好“村村大舞台”工程建设,建成村级文化大舞台50个。新培育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
二是繁荣文化活动开展。举办区首届乡镇原创歌舞大赛,开展“你好”文化下乡活动,确保全年送电影下乡2600场,送戏下乡40场。组织好重大节庆文体活动,带动企业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举办村际文化走亲100场。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各项任务,加强全区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继续申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建立市级以上名录传承基地,完善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三种传承渠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
四是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狠抓日常监管,注重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完善行政许可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加强营业性演出、艺术培训等市场监管。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行业经营档次和服务水平。
2010年我市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为: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依法行政,全面繁荣,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贯彻落实《××省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严格程序,有情操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文化名市.年内全面完成产业单位的改企转制工作,盘活资产,因地制宜,优化配置,用新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加强对产业单位的管理,围绕电影发行院线制,把握市场需求,将影院建成符合市场发展的新型股份制企业.
(二)坚持以民为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组织举办中国××首届李可染艺术节,中国××首届柳琴戏艺术节,××市第七届农民歌手大赛,**市第四届少儿艺术节,积极参加××省首届文化艺术节.继续推进"文化大篷车"活动和"动感古彭"广场文化活动,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组织文艺工作者下基层,深入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开展培训,辅导和演出活动,力争每月让市民看上一次免费演出.继续开展"电影轻骑"免费放映活动,完成在全市免费放映1100场的任务.贯彻落实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12部委意见,制定科学方案,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全部免费开放.召开××市创作研讨会,继续抓好柳琴戏《枣花》的加工修改,晋京演出竞争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抓好舞剧《文秘杂烩雪》和京剧《三让××》等剧目的排演和打磨.
积极筹建中国淮海民俗博物馆,马可纪念馆,××文化中心,继续推进崔焘故居和驮篮山汉墓的维修保护工程.完成土山汉墓考古发掘.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
重点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现象.严厉打击违法演出活动,查处一个取缔一个.打击音像市场违法经营活动,成立音像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强娱乐场所的管理,严格审批程序,规范经营行为.继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促进我市出版物市场的繁荣发展,不断将我市印刷,复制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加强报刊和版权的管理,完成全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以"查摊点","挖窝点","追源头"为重点,加大查处大案,要案力度.举办××市"扫黄","打非"成果展.
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管理网络,理顺工作关系,确立各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整合市直文化,文物和新闻出版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合力.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管理的需要,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管理和充实,推进年轻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各县(市)新闻出版部门的管理职能,形成上下贯通,市县联动的新的工作格局.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切实达到强班子、树形象的目的,**领导下的**村**班子决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我们区在亩耕地上以前种植的多是小麦、芝麻、大豆,产值低、收入少。**干部与群众共同分析地理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并把怎么调、调什么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自己掌握,村干部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支部带领群众赴***、***等地参观、学技术、启思路。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在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后,村干部号召村民种植脱毒红薯、金寿杏、中药材,走特色种植业之路。
三、规划先行,全力建设新农村
“光彩推进村”建设,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在《***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全区**个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完成,并对**示范村总体规划及**工业项目区、**等重点路段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各富特色”。同时,对于重点发展而又无力建设的地段暂辟为街头绿地,坚决防止低标准重复建设,确保建设品位,着力塑造特色。
四、提速前进,大力发展新经济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工业经济谋腾飞。****年,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五、夯实基础,着力培育新优势
(一)实施“***”工程。
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等*个村***公里的水泥路修建工程。
(二)加快城镇建设。
坚持新街开发与老街改造并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加大投入,硬化***路,***路,打通**国道,推动**道建设。
(三)规范经营管理。
为加大投入,我们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在成功进行*次国有土地出让竞拍基础上,又将***路建设权整体拍卖,所得资金全部反哺城镇建设。
六、多措并举,努力创造新生活
新农村建设贵在一个新字。农村旧貌换新颜,农民兄弟笑开颜。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努力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发展,经济上大力支持,创新上大力扶持,目前全镇文化资产达***万元,年创收***万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学杂志定期出刊,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电影队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多场,**小组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增强了构建和谐乡村的动力。
七、发挥优势,尽力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木。我们充分发挥**职高的作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得到锻炼。全区**万人的外出创业大军,每年不仅带回来超亿元的劳务收入,有的还成为返乡创业明星。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四新恩阳”建设这一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1、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目前我区25个乡镇(街道)建成综合文化站23个(在建2个)、文化示范村25个、“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7个、文化大院5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88个、农家书屋394个、社区书屋43个。统筹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广电站资源,设立乡镇(街道)文化广播电视站25个;建成图书分馆6个、文化分馆2个;建成留守儿童文化之家5个、农民工文化驿站5个。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区文化馆、图书馆及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94个农家书屋和43个社区书屋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相约古镇”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群众文化活动为支撑,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放歌”“翰墨古镇”“ 家在恩阳”“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次/年;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752场次/年。
3、文艺人才培训不断加强
对我区28支民间文艺队伍每个月派专业人员进行腰鼓、军鼓、广场舞、扇子舞、健身操等针对性培训,截止目前5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培训;举办农家(社区)书屋图书管理员专业培训3期/年,培训人数160人次;举办民间文艺团体业务培训2期/年;举办乡镇(街道)文化专干业务培训班4期/年,培训人数80人次;举办民间文艺团队、爱好者培训班6期/年。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农村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完全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区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社丰富。在城区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但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团体稀少,而“送文化下乡”所提供农业科技知识、法律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只注重经济建设,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看书报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
5、农村文化阵地班子不够健全。乡镇文化站人少,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较普遍,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
三、发展繁荣我区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1、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区委、区政府要将文化建设纳入我区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公益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改革将文化站和广站合并,配齐配强文化站长,区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群众的参与热情。
3、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挖掘整理,赋予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一、“十三五”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省、市、县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大力实施九大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持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注重金融支撑,注重创新机制,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推进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推进贫困村定期脱贫,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XX和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十三五”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十三五”主要任务
1、实施基础设施到村行动计划
村组道路。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对外连接周边乡(镇)、对内村组道路畅通的乡村路网结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优先集中解决当年计划脱贫村通村公路,在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加快通组道路硬化建设和通村水泥路的拓宽改造,使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便利,农产品运输道路通畅。
饮水安全。结合县城饮水工程扩容扩网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连通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好年度安排的整村推进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的生产用水难题。
2、推进产业扶贫增收行动计划
种植业。白莲、薏仁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发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加经济收入。
经营体系。鼓励和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加快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赣江源头特色品牌,完善流通网络。
3、提升教育培训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就近就地入学为重点,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学能力。
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贫困户“两后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率达到100%。贫困助学。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善各类资助资源,大力改善资助环境,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4、完善公共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卫生: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贫困村有标准的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取得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轮训,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返贫人口。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文体科技。加强贫困村文化建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有保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开展文艺节目、电影等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扶贫,在贫困村实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四个全覆盖。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能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均掌握1-2门实用技术。
社会保障救助。全面落实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力度,降低门槛,扩大重点贫困村医疗救助面,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相应扩大重点贫困村低保保障面。
**年,市广播电视台全台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报道中央、省、市等重要会议、全市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为我市实现“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宣传工作取得新成就
**年,我台紧紧贴近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既做好规定动作,又策划做好自选动作。无论是内宣,还是外宣,都做到重点工作不缺漏,力争有深度、有力度,出新出彩。尤其是在对外宣传方面,广电各媒体抓住重点、亮点,精心策划,主动出击,深入采访,使大批反映我市重点工作动态的新闻稿件在上级媒体播出,充分展示了**风采,外宣任务基本按时序进度完成。据统计**年,**电视台在央视总计发稿近30条,其中在央视新闻联播发稿10条;在**卫视发稿总共548条,其中《**新闻联播》发稿380条,头条45条,均超额完成任务。电台综合广播在**电台共发稿486条,其中头条33条,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还有《全国新闻联播》发稿11条,其中,头条2条。
(二)、事业发展获得稳进展
**年,为实现中央、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扩大覆盖,确保安全播出,广电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目前长丰台基础设施建设已投资135万元,完成了供电系统改造、天馈系统更换、铁塔防腐维护工程、供水系统更换。同时,广电还始终把防范安全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狠抓安全播出管理,建立健全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长效机制,实现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
(三)、民生工程赢得好声誉
**年,广电重点民生工作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应急广播以及农村电影放映工作。
**年**市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作为全省地市第二(小地市第一)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为此,省厅专门给市委、市政府发来了贺信。特别是湘东区在6月16日即提前超额完成计划安装1万户的直播卫星户户通安装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任务的县级区域。
应急广播在我台交通文艺频率完备建立,使之成为了我省设区市率先成立的应急广播频率,为我市紧急汛情和特殊路况,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另外,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也超额完成任务,据统计,**年,全市共放映10092场次,完成任务指标9684场次的104.21%。
二、2018年工作思路
根据市委“解放思想,大干实干快干,确保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要求,我台将按照市委李小豹书记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聂晓葵部长在全市宣传口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遵循“新闻立台,事业强台,经营活台,人才兴台”的总体思路,将2017年定为广电事业的改革创新年。现将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做亮新闻宣传工作上下功夫。
2018年,广电将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守好阵地、把好关口,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一是在加大主题策划力度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新闻主题策划,通过编委会例会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台长下到生产一线抓策划,每周一点评,每月召开一次编委会对近期的新闻选题、栏目策划进行研究探讨,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温度;二是在提升节目质量上下功夫。在内容生产上,我们将充分借力专家团队的作用,每季度邀请由退休干部、专家学者、热心观众组成的相关评审团队,全面科学地综合评价我台节目,对节目质量评出等次,直接与栏目绩效挂钩,严格落实节目奖惩;在品牌建设上,我们将出台《品牌兴台战略》、《编委会例会制度》等相关文件,打通《**新闻》与《九点一刻》,全面推出融政治性、民生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大时段、大版块新闻栏目,在新闻综合频道主推每晚19:00----21:00的两小时的新闻晚高峰,使央视《新闻联播》、《**新闻》、《0799新闻眼》(暂定名)形成连续的新闻节目观看带。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台节目研发、节目监管、节目讲评、监播监评等品牌建设,努力提高我台节目的影响力;在改变文风上,我们将坚持“走转改”、“三贴近”,走出机关、沉下身子,加强和改进文风,力争打造更多接地气、有品味、多元化的节目形式,使节目受众面更广、可看性更强、收视率更高。三是在对外宣传上下功夫。我们将力争做到“三加强”,即:加强设备投入和资金保障;加强外宣策划,挖掘**的文化内涵、时代特色、人文精神;加强与上级台的对接和沟通,精准供稿,力争把**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传播得更广。
(二)在转型升级推进媒体融合上下功夫。
下一步,广电将积极盘活广播电视台存量资源,以改革促融合。一是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将广播电视新闻打通融合在一起,整合资源,形成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机制,统一采编、统一分发、统一管理,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实现市广播电视台自办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在手机端同步直播,重要的自办栏目可点播回看;加强互动和服务功能,以媒体融合带动广电产业、广电衍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逐步开展网上查询、网上办事、网上缴费服务,按照建立“用户+平台+服务”体系的方向,构建新型广电媒体产业链。
(三)、在深化内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深化人事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在内部畅通人才交流渠道,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机制。按照管理去行政化、薪酬去固定化,推行市场化的薪酬体制,实现收入与业绩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奖励,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推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在产业经营方面,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实行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简政放权,搞活经营,以形成新闻宣传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好势头。
(四)在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通过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练思想、练业务、练作风,比基本功扎实与否、作品创意高低、客户沟通艺术技巧等等,着力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使人人成为能说会写会做的行家里手、岗位标兵。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将设立专项经费,对各类有潜力的业务骨干进行多渠道培育,通过请专家学者专题授课、每年派驻业务骨干到长株潭跟班学习等方式,使之提高业务能力、扩大视野、增强阅历,努力打造为我台各领域业务方面的顶尖人才。三是打造广电名人队伍。将着力打造新型名记者、名播音、名主持、名编辑,发挥“名人”效应,让他们即是广播、电视种的明星,又是新媒体的网红,更是**公益、创建活动的形象代表、新闻媒体的形象代表,进一步增强广电媒体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是培育广电文化,打造学习型队伍。下一步我们将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讲座活动,如: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学习日”,开展每季读一本好书、定期举办文化沙龙或不定期举办主题论坛、讲座等等,为大家构建一个思想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以逐步提升广电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在确保安全播出上下功夫。
一是确保安全传输无事故。我们将加大对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的技术投入,不断健全体制、完善应急机制,继续实施领导干部安全播出带班和例会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加大监听监视力度,确保安全播出。二是确保播出内容无事故。我们将不断加强宣传导向管理,加强对自办节目的监督力度;不定期编发《收视收听评议简报》及时反馈信息,确保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内容安全,实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
三、意见和建议
1、对外宣传任务重、经费不足,建议加大经费补助力度。
盐津,自秦开“五尺道”以来,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境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雄奇。人文资源有:豆沙关唐袁兹摩崖、秦开五尺道、隋古城堡、夷都山乌蒙王遗址、僰人悬棺、东汉岩墓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劳作民歌“打鼓草”、古朴独特的草龙、独具匠心的牛灯、扣人心弦的高杆狮舞、气壮山河的关河号子等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有:雄镇滇川的石门关、巍峨俊美的老黎山、百态千姿的长胜溶洞、飞流直下的三股水瀑布、古树参天的大佛山、延绵百里的方竹等奇观绝景。
近年来,盐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桢楠之乡”、“云南旅游强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等称号。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66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促融合。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具体规划,按照“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的工作思路,编制完成《盐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了“两核引爆、一带延伸、四片联动、一环串联”的文化旅游发展布局,近三年目标确定了豆沙特色小镇、牛寨田园综合体和黄草美食小镇项目。统筹编制完善豆沙关5A级景区、落雁龙塘峡谷湿地4A级景区、夷都山乌蒙迷城景区、安农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县、乡、村较为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
(二)抓项目促融合。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成果化的“四化”管理要求。结合盐津县育好“黑凤凰”、养好“致富牛”、种好“摇钱竹”的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加上沿河沿路种植槐花,竹子套种槐花等项目,最终实现半县槐花满县香,在产业发展中讲好文化故事,做好全域旅游面上的工作。围绕“两核引爆”,用“第一景区”的理念重点打造水田新区和豆沙关旅游特色小镇;围绕“一带延伸”,以乌蒙峡国家地质公园为引领,以大佛山、夷都山文化体验带作为补充进行整体打造进行延展;围绕“四片联动”,以特色集镇、特色村庄,并结合优势产业和人文资源进行联动打造,用“乡村驿站”的理念打造农村;围绕“一环串联”,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主干线,着力提升全县景区品质;在景观节点打造中挖掘好文化资源,全面做好全域旅游点上的工作。
通过推进豆沙关景区、水淹池花乡酒谷、云药花乡小镇、盐碘温泉旅游度假中心、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兴隆万亩茶花等骨架支撑性景区建设。相继建成豆沙关3A级国家旅游景区1处及南丝路特色小镇1个,花乡酒谷3A级景区1个,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和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豆沙万古、中和上村),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处(兴隆大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1处(滩头生基),三星级旅游酒店1个,二星级旅游酒店2个,县级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1家,旅游要素企业43家,旅游分社1家,旅行社门市部3家。
(三)抓资本促融合。全县旅游发展在一张蓝图描绘,多项规划融合,项目全面布局下。为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配置资源辅助,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分节点分项目引进社会资本逐一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与昭通航旅集团进行合作将豆沙关提挡升级。
(四)抓产品促融合。深入挖掘全县历史文化特色和文旅产业特色,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着力于文创产品打造。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金丽剪纸、王青烙画创意产品,编排《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雄关倩影》等一批反映盐津特色舞台艺术作品,深受观众喜欢。其中《背山的女人》获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并在省内巡回演出,《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还参加CCTV-3大型群众文艺展示栏目《群英汇》展演。二是着力于活动品牌打造。结合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积极打造盐津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先后组织开展“五尺道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庙坝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牛寨玫瑰花文化旅游节、兴隆茶花文化旅游节、豆沙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盐津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三是着力于特色产品开发。立足于盐津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打造茶叶、乌骨鸡、竹笋、白酒、石门三粑等文化旅游商品,召开旅游商品推介认定会议,认定旅游商品11种。着眼于盐津特色饮食文化,举办盐津厨艺大赛,评选出花生豆花、清炖乌骨鸡、酸菜米豆汤等“盐津十大名菜”。
(五)抓服务促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景区景点,加大停车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旅游厕所、书店(书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在建设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建成景区停车场4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1个(在建4个)、旅游厕所24个、书店32个、豆沙乡愁书院1个,文化活动广场20余个。二是统筹公共服务功能设置。开通“盐津旅游”微信公众号、“盐津全域旅游”微博公众号。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大力宣传推介“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服务平台,上线百度地图APP旅游厕所24个,旅游特色商品店4家。
(六)抓管理促融合。县委政府按照“三个一”工作法,在全县一盘棋布局,一根指挥棒指挥下,选派86名副科级以上的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指挥。坚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是推动市场执法队伍整合。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整合成立盐津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全面落实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二是推动市场主体联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三推动市场监管融合。加大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关注、引导,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建设信用体系,上传涉旅企业诚信评价500余家,畅通文化和旅游市场“12315”举报电话,积极开展重大案件评选、举报投诉受理、证件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一并考虑、一并研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旅服务基础薄弱。全县旅游公路数量不足、等级不高,通达条件较差,在建旅游公路推进缓慢;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牌匾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缺乏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免费WIFI覆盖不足,大数据平台建设迟缓,缺乏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网上咨询平台,旅游公共服务不健全。
一、注重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工作队组建后,于2004年2月10日正式进驻包点村。入村后,各驻点村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村情民意调研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畅通了与者百姓相互联系、沟通的渠道。一年间共走访农户1000余户,召开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种、养殖大户座谈会15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0人次,从而基本掌握了帮扶村的发展项目、人文环境等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村村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深入开展宣教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
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既是扶贫工作队的基本任务,也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一年来,工作队坚持把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一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二是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同赌博、封建迷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丑恶现象和封建陋习彻底决裂,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三是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农民努力掌握农业科技适用技术,苦练靠自身脱贫致的本领,做到了每人至少都会一至两项适用技术。xx煤矿连续四年为扶贫点村订阅《家民之友》、《科技信息》十余份。市供销社创办了“xx神农”网站,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并和全国20多个涉农网站建立相互链接关系,截止目前共信息3000条,其中为xx镇玉米、土豆、葵花、油菜、小米、小杂粮肉牛等农副产品信息20多条。四是开展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一年来,工作队共承办各种培训班、讲座20起,放映科教片、电影40余场,开展舞台文艺活动5场,力争使全镇的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全镇干部群众政策理论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之目的。
三、带着感情真扶贫,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一年来,各包点村扶贫工作队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变“输血”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一)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业,在去年到今年陆续投资40万元兴建了xx养殖股份公司、x村养猪场两个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公司,为促进全镇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xx电厂三年来陆续投资30万元,扶持xx庄村兴建了“xx肉牛养殖股份公司”,2004年又投资x万元用于牛棚的改扩建,目前已发展到肉牛存栏300头,今年被确定为全市七大种牛繁育基地之一。xx集团投资10万元,扶持xx村兴建的“xx种牛养殖股份公司”,目前已发展到种牛存栏300头.
(二)今年是xx村通硬化路的修路年,在村通硬化路工程建设中,工作队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积极组织动员各扶贫单位,落实到位资金30.5万元,帮助建设村通硬化路13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全镇各村交通落后的状况,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xx村扶贫组组长、市xxxxx副局长为确保xx村通公路的质量,亲自联系工程队,并带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xx集团出资修路款10万元,集团党委副书记xxx亲自带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测量规划通村公路,为村制定了“硬化、绿化、美化”水泥路的建设方案并在铺路的关键时期,不顾自己患有胃病的情况,在包点村一住就是好几天帮助联系筑路材料和运输工具。
(三)在中小学危房改造方面,工作队帮扶资金7万元,新建、扩建、完善小学各1所。保险公司投资3万元帮扶新建xx小学,工行投资1万元完善xx庄小学。版权所有
(四)在人畜饮水解困方面,工作队帮扶资金5万元,帮助xx修水塔一座,投资2万元,帮助xxx打深井1眼,投资2万元,帮助xx铺设送水管道1200m,解决了1000口人、300头大牲畜人畜吃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