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绝句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交换机
解决 局域网 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6-0014-02
1 局域网安全现状
在4年前,局域网还是非常安全的,很多公司也习惯于直接在局域网共享各种常用软件和资料,但是现在很多病毒开发者打起了局域网的主意。例如由于网游而产生了ARP病毒。这是一种欺骗性质的病毒,虽然它的目的并不是破坏局域网,但为了达到它盗号盗宝的目的,会严重影响其它局域网用户的正常上网活动。所谓ARP攻击其实就是内网某台主机伪装成网关,欺骗内网其他主机将所有发往网关的信息发到这台主机上。由于此台主机的数据处理转发能力远远低于网关,因此导致大量信息堵塞,网速越来越慢,甚至造成网络瘫痪。而且ARP病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截取用户的信息,如网络游戏帐号、QQ密码等,会造成局域网堵塞,威胁到局域网用户的信息安全。
很多针对特殊服务器或是网游私服的DDOS攻击也开始大举利用网吧或企业网络中的客户机作为“僵尸”电脑,对指定的服务器IP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僵尸”电脑越多,服务器被消耗的带宽也越多,利用这个原理耗尽服务器的带宽,就可以达到让对方服务器掉线以便对服务器运营者进行恶意勒索的目的。这种攻击方式虽然是针对外网服务器,但是它在攻击过程中需要向路由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会直接导致路由器仅有的100M LAN口被“堵满”,因此其他局域网的计算机的请求无法提交到路由器进行处理,结果就产生局域网计算机全部“掉线”的现象。
还有一种针对服务器的SYN攻击也会令局域网电脑全体“掉线”:SYN攻击属于DOS攻击的一种,它利用TCP协议三次握手的等待确认缺陷,通过发送大量的半连接请求,耗费CPU和内存资源。SYN攻击除了能影响主机外,还可以危害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系统,事实上SYN攻击并不管目标是什么系统,只要这些系统打开TCP服务就可以实施。配合IP欺骗,SYN攻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常,感染SYN病毒的客户端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向服务器不断地发送SYN包,服务器回复确认包,并等待客户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服务器需要不断的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正常的SYN请求被丢弃,目标系统和路由器运行缓慢,严重的时候就直接引起整个局域网的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
2 防火墙路由器无法解决内网安全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内网攻击和整网掉线问题,很多路由器和防火墙开发商也在产品中加入了相关技术,例如加入IP-MAC绑定功能可以防止局域网的ARP欺骗,但是这些设备由于以太网工作原理的关系,其实还是无法全面解决内网安全问题。例如DDOS攻击,虽然路由器和防火墙可以利用一些设定好的规则判断出哪些数据包带有DDOS攻击的特征,但是它必须在收到这些数据包之后才能对数据包进行分析,而这些数据包在收过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占用了LAN口的带宽资源,由于路由器和防火墙都在局域网的最外端,这样的网络结构已经决定了它们无法在攻击数据包产生的时候就进行封堵,而且这些设备大部分还是采用100MB的带宽与LAN交换机相连,加上大部分的局域网交换机都是线速转发的二层交换机,受感染客户端发送的大量数据包可以很快用完这些带宽,因此网络数据传输的压力都加载在路由器的LAN端口,这时候很多正常的请求都无法顺利通过LAN口提交过去,因此即使路由器知道哪些是正常的请求也无济于事。
3 用交换机来解决局域网攻击问题
要解决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交换机就不能再只完成转发工作了事,还需要判断数封堵一些常见病毒所使用的端口,以及进行端口速率限制。如果这些功能转移到交换机上,就可以防止这些病毒端口发送的数据包到达路由器,从而减轻路由器的负担,保证局域网其他用户的正常上网。而为了能够识别各种恶意数据流量,交换机上就必须使用一款智能芯片,使其具备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可以准确地判断、封堵、限制并记录ARP攻击和DDOS攻击事件,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一台这样的安全交换机,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支持基于Ip、Mac应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功能(ACL):(2)支持常见病毒端口过滤功能;(3)支持基于端口、Ip、Mac、应用的速率限制:(4)支持基于端口、ip、mac、802.1p和应用的优先级控制(QOS);(5)支持基于mac+ip+vlan+端口的绑定(ARP防御);(6)支持ARP攻击和DDOS攻击事件记录日志。
【关键词】医院;内外网;数据交换;安全
一、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过近20年的加速发展,信息化逐步受到了国家卫计委和各级医院的重视。国家卫计委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36212工程”: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六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三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36212工程”的建设将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级医院已经建起了不同程度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系统)。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一些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医院HIS系统以获取准确的医疗数据,如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简称HQMS系统)需要自动对接病案首页数据以确保医院评审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医保网络需要将病人资料和费用信息传至医保中心进行结算等。互联网接入医院内网打破了医院网络物理隔离的现状,增加了医院HIS系统的安全风险。HIS系统数据包含医院诊疗、财务、决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医院最重要的资源,一旦数据丢失或出错将给医院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因此,如何实现内外网按需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并保证HIS系统安全,是医院信息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随着网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这样的难题得以解决。
二、网闸技术概况
网闸,也叫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其工作原理采用了人工在两个隔离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中断两个网络间的所有通信协议连接,使之不能直接进行网络协议通信。网闸的应用不仅使得信息网络的抗攻击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有效地防范信息外泄事件的发生。
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由于物理隔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和信息传输协议,也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所以物理隔离网闻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使“黑客”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三、网闸架构及工作原理
安全隔离网闸由三部分组成:外网处理单元、内网处理单元、安全数据交换单元。外网处理单元与外网相连,内网处理单元与内网相连,安全数据交换单元是内网处理单元与外网处理单元之间唯一且安全的数据通道,它不同时与内外网处理单元连接。安全数据交换单元可理解为一个存储介质和一个调度控制电路。
图1 网闸结构
内网处理单元和外网处理单元是内网和外网的边界点,同时也是网络协议的终结。当外网需要给内网传输数据时,发起对隔离网闸的非TCP/IP协议的数据连接,网闸将所有通过网闸的应用层信息都从TCP/IP协议包中剥离,还原为裸数据并写入存储介质中。根据应用情况,可以对数据进行安全性和完整性检查。数据完全写入存储介质,网闸立即切断与外网的连接,转而发起对内网的非TCP/IP协议的数据连接,将数据推向内网。内网收到数据后进行TCP/IP和应用协议的封装,并交给应用系统。数据处理完毕后,中断与内网的连接,网闸恢复完全隔离状态。内网向外网传输数据流程类似。
图2 网闸工作原理
由于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只传递纯数据,不传递网络信息和控制信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网闸就过滤掉了所有基于网络协议漏洞的攻击,保证了内外网之间信息交换的安全和可靠,而数据的协议剥离---还原为裸数据---过滤---重组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不依赖于任何通用协议,只能被网闸的内部处理机制识别及处理,因此可避免遭受利用各种已知或未知网络层漏洞的威胁。
四、医院网闸部署
医院现有的网络架构为内外网2套相互独立的网络。内网是医院的业务网,用于运行医院的核心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财务应用等,并通过VPN与各个医保连接;外网也通过防火墙接入电信网,主要用于各科室的业务办理和文献资料查询等。
医院内网涉及患者档案和病历数据,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般情况下禁止其他任何网络访问内部网络,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允许外部网络某些访问要求,例如:医保等网络需要提取住院病人在院的个人资料及费用信息。虽然内部网络有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措施提供安全保护,但是仍然应当防范外网对内网可能造成的影响。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宗旨就是把内网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图3 医院网闸应用拓扑图
在没有配置网闸的情况下,两个网络的应用不能相互访问,在配置网闸之后,双方的应用依然不能进行通信,只有在内外网前置机上针对相对应的应用建立其特定的通道,内外网的有针对性的应用才能得以通信。
五、网闸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时代科技与科学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首先,科学出现了新的形态。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伽利略明确地将实物实验和数学推理方法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科学才得以系统而迅速地发展。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开始以实物实验和数学推理的方式认识自然世界,科学因此形成了两种形态,其一是实物实验形态,其二是数学推理形态。随着科学发展到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离不开借助计算机手段研究事物,科学出现了基于计算机的第三种形态——计算形态。各个学科的边界变得模糊,科学研究的范式有了新的变化。以前学科分化越来越精细,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科学、纳米技术、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认知和神经科学被公认为最具革命性的学科领域,这四种科技的整合,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可能再次改变我们人类的物种。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开始走向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特别是开始走向自然与人的融合。基于计算机的整合是当今科学发展与突破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整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
其次,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直接挑战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问题;对于自然界的无节制索取,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危机等。此外,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网络的言论自由带来了日益高涨的民主与平等的社会诉求。这些问题可能直接源自高速发展的科技,以致于我们的精神与理解出现相对滞后。诸多危机与问题要得到根治,除了需要加快人类智慧文明发展,还需要科技与科学教育的进一步高度发展,此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科学史上,科学家们为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化解人类危机的智慧与知识。
最后,一方面“科教兴国”得到普遍共识,人们开始懂得在科学教育之信息化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人们对技术的发展给生存环境构成影响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看不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革命性影响潜力,或者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感到茫然。这种状况除了造成设备因为闲置而带来的严重浪费现象之外,还限制了我们破解当今科技与科学教育难题的思考与方法。
为了解决诸多危机与冲突,需要探讨各种可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如果只是从局部进行个别改动,问题难以有效地得到解决,当今的科学教育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必须运用系统观念,从整体上改变或者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换句话讲,需要从整合的角度才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数字科学家计划
针对大数据时代人类面临的诸多危机,人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与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策略:(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构建知识。即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既要学会实践,也要学会创造。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事获得知识和能力。(3)学会合作(Learning to together) :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要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作学习。(4)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自身的发展。既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在科学教育领域之中形成了一种强调亲自动手学习科学的潮流。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关键而基本的要素。“学习必须是主动的”已成为国际上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做中学”、“Hands-on”(动手做)、“Minds-on”(动脑做)、“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科学教育实践。这些科学教育实践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这些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理念要想转化为教学行为,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培训与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特别是对于教师和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解能力。能否综合上述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提出一种直观、易懂而且有效的科学教育模式的推广方案呢?数字科学家计划(E-scientist Project, ESP)给出了一种大数据时代下科学教育模式的推广方案。
所谓数字科学家计划,就是一种大数据环境下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为宗旨,以探究式教学为鲜明特征,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为核心,播种未来科学家种子的教学模式的推广方案。
数字科学家计划主要有两方面特征,其一,数字科学家是一种科学教育模式符号,以“科学家”符号将抽象的科学教育理念人物化和直观化,即准确地表述了现代的科学教育理念,也便于师生理解与实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科学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但是科学家们为我们积累的知识、思想、方法、科学精神在过去和将来都是破解社会难题的重要途径;其二,强调发挥大数据环境下第三种科学形态的育人功能,这是当今科技与科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数字科学家的教学模式是在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模式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模块:(1)核心问题:WebQuest的核心是设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2)任务指南:提供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设计、经历和体验专家的思维过程。“脚手架”将令人望而生畏的探究项目打碎成若干个片段,引导学生研究较为复杂的科学问题。(3)海量资源:创建一些到其他互联网站点的链接来共享网络资源。通过运用多样化的互联网资源,可以为不同学习水平或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提供信息资源。(4)实施“做中学”:要提供高层次的思维指南,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保证动脑和动手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5)交流与评价:WebQuest一般用量规提供了自我评估的标准,提示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并鼓励把这种探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同学。
数字科学家计划产生于笔者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字科学家计划:基于数据探究理论的物理选修课程建设与研究》(2010年立项),已经在北京景山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等学校展开实验。该项目在课题阶段探讨了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的建设,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不再局限于校本选修课程,开始运用到正规的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仅局限在物理学科教学,已经开始运用到小学高年级的科学课程与教学;还不仅局限在学校科学教学,已经开始运用于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的科普性质科学课程,并配合教学,于2013年11月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市东城区“数码探科学”大赛。大赛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学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颁奖会上讲到,这次大赛让人们看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数码探究中有模有样,学到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体验到了数码探究的乐趣。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从课题研究转向项目推广的初期阶段。初步建设了数字科学家网站,形成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科学教育模式,也形成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教师培训经验,还形成低、中、高端数字环境装备下课程实施经验,已经具备了在更大范围试验与推广的条件。
数据探究理论——数字科学家计划的基石
探讨破解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教育难题的途径涉及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经验而没有理论的指导是难以理解与完成的。但是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与教学原理。这些基本概念与教学原理构成了所谓的数据探究理论。数据探究理论是数字科学家计划的基石。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探究理论的逻辑起点。何谓信息?这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概念,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数学家和控制论创始者维纳不得已这样定义信息: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笔者考虑到人的因素,对信息进行了如下的定义: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物质的波-粒二像性与人相互作用的存在形式。
数据(Data)是数据探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而留下的明确印迹。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录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等。对数据背景的解读是获取意义的一种途径。数据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意义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数据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数据或数据组合的指向性目标和含义时,便可以获得数据所载荷的意义。观察数据或者数据挖掘就是对数据背景的解读过程。数字科学家计划的核心环节在于信息观测、数据挖掘和数据价值与交流。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科学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引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索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依据科学的三种形态,将探究式教学分成实物实验探究、数学推理探究和数据探究。所谓数据探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数据素养水平的必要途径。数据探究与其说是一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手段和途径,不如说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写的关于看书感受的名篇。其中的“源头活水”成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代名词。那么,教师的角色担当正应是这“源头活水”。
“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思维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辨别方向;“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总之,教师们要牢记: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
教师角色要及时转变。面对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老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我们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的。教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当前初中课改实际的优良作风,深入课堂,相互听课、相互探究,研教法、访学情、解难题,求策于实践、问计于团队,不断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加强与改进中促进工作,干出业绩。2.抓好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在教学上构建以小组为单位的师生合作学习的“学生成长共同体”。
以苏教版历史课程为例,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按照‘兼容差别,优化组合’的原则,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团团坐”。全班被分成了6—8个学习小组,组员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协作,你超我赶、共同进步。这对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十分有利。
关键词 初中;教学;古典诗词
我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意韵深长,包罗万象,童叟皆知,脍炙人口。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才。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本人根据这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与做法。
一、在学习中领略古典诗词的美
1.以读促学,体悟古典诗词的意蕴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古典诗词最常用的方法是诵读。诵读有着多方面不同的效果,首先是让学生直接感知诗词的音调美,还可以感受到诗词中独特的人文气氛。随着诵读越来越多,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教师可以在节奏、速度、轻重音、表情等上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或指定学生诵读表演。例如教学 《春夜洛城闻笛》,可做这样的指导:首联、颔联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传送给在外做客的人听,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要读得深沉,语速要相对慢一些;颈联、尾联写了听到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勾起了思乡之情,“闻”“起”二字要重读,要把哀怨的愁绪读出来,“折柳”“故园情”节奏要缓慢,以加重悲苦情绪。这样,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受到了诗中沉重离别之情的感情基调。通过这样的诵读训练,学生将会体味到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2.个性化的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古典诗歌鉴赏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前提,而朗读则是体现诗歌内蕴的瑰宝。诗歌是强烈情感的录音,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朗读正是理解诗歌的前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将诗歌最原始的魅力展现出来。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个性化的朗读能有效地将自我的感情,融入诗歌里。或许你被某一点所触发,或许他被某一点所感动。只有自己真情的演绎,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作品中。例如我在教授陶渊明《饮酒》时,第一次设计的教案时并没有把读作为重点,而是对作者的背景介绍和整首的诗歌意境、内涵的把握。让学生通过品味本文朴素的语言来理解作者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沉闷,我发现同学们整节课都是在关注到一个个问题,而缺少了学习诗歌的意境和氛围。接下来,我开始调整教案,重新备课。这一次我重点在营造一种气氛,通过这种无形的东西将学生的融入进来。于是,我选择了一首适合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加入我的个性化朗读,学生深深的吸引进来。看到这种情景,我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放声朗读。可爱的孩子们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图画中,想象着诗歌里蕴含的内容。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我们分享。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诗歌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之情。因而,学生也就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希望进一步学习了解诗歌更深的内容。这时,教师再作朗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出这首诗歌朗读时语调应清新朴素,寄情深长,以读出这首诗歌的意境,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融入到课堂的笔练和口诵之中。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初步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二、在创作中感受古典诗词的美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我们除了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和感受古典诗词之美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那就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古典诗词创作。这种创作首先从模仿开始。
(1)仿写,学写古典诗词要从仿写开始。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先分析结构,分析用词,分析意境,分析情感,然后才开始仿写。开始仿写,要从简单的五言绝句和耳熟能详的名句开始,然后逐步加大难度。万事开头难。在学生眼里,仿写古典诗词对于他们而言面临极大的挑战,只要我们一字一句的教他们,慢慢的他们便会爱上学写古典诗词的。
(2)创作,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引导创作古典诗词时,老师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技巧。尽管很多学生创作出来的古典诗词五花八门,但我都给予肯定。我常常举这么一个例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而却仿写了一首与之同样有深远意蕴的诗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举这个例子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仿古写新意。在学生开始创作时,我最初注重的是写一些对偶句,由写对偶句慢慢拓展到写绝句等。在创作的最初阶段,有不少学生写了很多打油诗,尽管他们创作的这些诗歌离古典诗歌的标准有很大距离,但对他们这种创作热情,还是要给予充分肯定,有些打油诗写得还是蛮有味道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通过将流行的元素融入到经典之中,将个性化诵读的指导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起对古诗词浓厚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性情,开启了学生们的心灵,提高了他们审美、创美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实现;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随意发挥、包办代替,而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诱导和指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明确这样的认识:“教师只是编导,学生才是演员。”“是教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但纵观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有些教师以所谓的“满堂问”代替“启发式”,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把学生往预先设置的一个个“陷阱”里赶,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导”,而是“主宰”。我们认为,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
“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研究。在问的内容上,可指导学生从课题上提问,从语句内容上提问,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提问,从语言运用上提问,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提问,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提问……
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教学之所以打动人心,与其开放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选择做像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并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无关系。孙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教学理念:阅读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行选择”的新机制。如朗读、复述、讲析课文时,可适度地让学生自行选择:“你觉得哪一段最喜欢读,读给大家听听。”“复述课文的哪一部分你最有把握,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选择,不仅可以选择自己行为,也可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意愿:“你喜欢和谁来一起表演?”“你想和谁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和谁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自然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
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语文课,书要让学生自己读熟,自己感悟;话要引导学生自己说完整、说明白;文要以读促写,使学生有感而发。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索意识,提高了挫折意识,迸发了成功意识。如《最后的姿势》课文讲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舍命救四个学生的感人故事。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后,在品词析句时,我出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1.从第一自然段中“六点多起床”“早早地来到学校”,你看出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说一说)2.找出描写地震发生时的样子的几句话(让学生读一读)。3.地震来临时,谭老师说的话“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从老师的话中,你体会到他的内心想法是?(让学生想一想)4.谭老师救学生时的一系列动作:“拉着”、“撑开”、“护住”,你能示范一下吗?(让学生做一做)。学生们在自主地探究之后,特别是在学着谭老师撑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深深体悟到谭老师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四、给予学生创造的天地
关键词:科学;教育;环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31-1
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国实施环保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在学校日常教学中融进环境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家园被污染的严重性。学校要因地制宜,在各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为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努力。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家园被污染的严重性。
现代工业文明造就了人类辉煌的物质现实,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环保意识的淡薄、对大自然过度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水和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沙尘暴频繁,温室效应加剧,世界各大城市酸雨日益增多,珍稀动物数量减少,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质恶化并长期断流,长江下游江面上漂浮物长达几公里,生态已经严重失衡。面对如此多的恶化现象,有识之士在高声呐喊:“我们的眼泪将是地球上最后一滴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还我一片洁净的蓝天!”“把绿色还给大地!”这是当代社会对于眼前生态现实的深切关注。面对此情此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如何使生态环保教育由口头上的道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践,如何使被动性知识转化为主动性的意识,实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其次,学校在各科教学环节中渗透环保意识。
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引导他们参与爱护环境、治理环境的活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一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在各科教学中,通过渗透环境知识、典型事例剖析、参观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他们具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二要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为社会一成员,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环境行为,哪些又是不正确的、国家明令禁止的环境行为。三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查找图片、阅读环保资料、上网以及讲故事、交流见闻、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万吨、镉5500吨,每年倾倒在大海中的船舶废物640万吨,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这些都超过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造成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天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流失和沙化日益严重等等,让学生从这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小学的语文教材编进了不少有关环保题材的课文,有赞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古代山水田园诗,如《山行》、《绝句》、《游园不值》等,那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那峻峭的山峰、激流的江水,无一不流动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旋律。还有现景散文如《北大荒的秋天》、《九寨沟》等,人与自然组成了一幅和谐完美的画卷,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优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改变人的思想,进一步说,能改变人的行动。换个角度讲,这正是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渗透环保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吸引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思考环境问题。根据学生所在地的实际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教育。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如在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有《长江,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内容。教师可收集资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为学生讲述有关环保方面的内容,先让学生欣赏《长江之歌》和《黄河颂》,进入美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然后出示一幅幅黄河长江被污染的图片,设疑置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长江黄河被污染的原因。最后分组让学生讨论治理污染的措施,从而增强环保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自然,明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的各门学科中都有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对各学科(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张。精心设计教案,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接受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渗透环保教育的目的。
最后,学校要因地制宜,营造校园的环保氛围。
1.利用《学生守则》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通过对《中小学生守则》背诵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校园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爱护花草树木,研究节水措施,自觉抵制不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自觉地回收垃圾,并鼓励学生出谋献策,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行全员参与,做好环保工作。
2.利用主题节日,开展环保教育。
关键词:网络环境 古代文学教学 冲击 对策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传统学科和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其课程内容的相对固定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并和当下剧烈的社会变化及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近年来,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知识信息的丰裕、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日益凸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越来越被一线的教师所感受和体验,如何积极应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渗透,在网络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中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网络环境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冲击
(一)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指的是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主要靠学校教育、课堂传授、书本载体等线性传播下教师所形成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1]在此教学背景和语境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处于权威的地位,这几乎是所有学科的教师在前网络时代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功能定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来讲,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进行讲授,一直是其自我努力和不断追求的学科目标和境界;然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使人类有史以来的所创造的知识信息都得以保存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知识信息的可得、易得、多得等特性的凸显,使得传统环境下定位于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教师角色受到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原始资料、已有的研究成果都已经或正在转化为信息储存在网络系统的资源库中,实现与其他学科、其他文化信息的资源共享。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据采集、检索;古代文学各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对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使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成为点点手指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还有国内各大名校、重点院校古代文学网上公开课的纷纷开设,更是直接构成对一线教师特别是普通院校教师的最大冲击:如果网上的公开课程比你的课讲得还要好,还要有趣,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如果你讲的内容网上都能很便捷地找到,学生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讲课?可以说网络资源与知识的共享性极大消弱了古代文学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功能,这种冲击和挑战已经直接威胁到一线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教师所曾经具备的知识和理论优势不复存在,必须历经走下知识传授的权威讲坛到走向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古代文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古代文学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尊严不再仅仅建立在渊博的知识储备上,而是体现为是否具有创造这门学科的新的知识兴趣与能力。
(二)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受到冲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课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涵盖极为丰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正由其于时间跨度大、知识密集型高,这门课程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便于省时、省力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一直以来采用文学史、文学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以时段先后进行分段教学,有较为固定的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段式讲授程式,这些都造成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多年以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正如有学者指出“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化和改变。”[2]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教学内容又可以轻而易举地检索到,甚至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多彩,其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已然不足。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其“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3]。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信奉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教育理念,维护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和权威地位,追求统一化、整体化的学习目标,较少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尽管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各种多媒体网络技术被教育者应用到课堂中,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目前,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上课使用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常态,但其本质上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无非是把粉笔加黑板加教案变成了粉笔加幻灯片而已。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以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为主。以讲授唐宋文学中的李白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按照李白的人生经历、复杂思想、经典作品分析解读、文学史上地位、影响等顺序进行讲解。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学术界不同观点,以及教师自我的个性化判断均会渗透在讲解内容和授课过程中。然而依然强调的是知识的传递和“喂养”,学生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并没有有效改善。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并没有建立,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四)教学效果受到冲击
网络环境下知识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影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网络环境下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这些资源大多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结构松散、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也是碎片化的,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阅读更是滑行式地浅阅读。一方面,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冲击下,按照古代文学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者显然已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而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又使学习者难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应对复杂的任务和挑战。可以说,今天处于网络环境中的古代文学教育教学就面临着这双重尴尬,其教学效果既难以达到在前网络环境下那种掌握系统化、整体化的专业知识目标,也难以摆脱知识碎片化对思考力、学习力的影响和损害。这种双重困境正是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最为严峻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对策
(一)古代文学教师角色重塑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信息的丰富性、共享性使古代文学教师的传统角色面临巨大冲击和挑战。应对冲击和挑战的有效途径还在于古代文学教师自身角色的重塑。重塑的关键在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网络的本质以及其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充分认识和理解互联网的本质即在于“民主、开放、平等”,网络环境给予教育教学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变革。古代文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向着“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无限贴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这个互联网时代。当真正树立起“民主、开放、平等”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古代文学教师的角色功能也会自然地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探讨者、研究者,而非传统的掌控课堂话语霸权,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学教师因长期浸学科内容之经典,与传承方式之正统的绝对理念中,对“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角色和功能认知会更自觉,这种基于网络环境和本质的新型教师角色重塑和转型就显得异常艰难和不易。对此,古代文学教师要有清醒而冷静的认识,进行自我角色的重塑和转型的愿望要更为强烈、行动要更为坚决,才能有所成效。
(二)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古代文学课程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已然降低,而另一方面网络上有关古代文学的知识、信息及资源又极其丰富易得,故整合网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不失为改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整合网络资源时,教师要对网络上的知识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按照某种体系重新整合、重构。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处理并重新整合和重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专题为导向的整合和重构被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笔者在教授唐代文学李白章节时,便采用此法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首先确定以“李白”为专题的导向目标,围绕李白其人其作收集到大量相关的背景材料、作品材料及研究材料,这些材料原本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但通过专题导向被整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些材料重新进行改造重构,逐渐形成《李白人生经历、年谱》《李白各类诗体代表作品解读》(此类材料最为丰富又分门别类分为《李白五言绝句》《李白七言绝句》《李白五言律诗》《李白七言律诗》《李白乐府歌行体作品》)、李白研究相关论文等几大类型资源,极力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需要通过QQ群、微信等进行下载、阅读、学习,一定程度上比传统教材内容更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追求知识的传递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遭受强烈冲击,亟需改变和创新。其改变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在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真正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古代文学创新教学模式的路径加以运用。在实际的操作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二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转变重新调整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教学方法的采用,到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课外阅读内容的补充都要适应“研究性”而非“灌输性”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讲,研究性教学更强调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流程,要围绕某一研究性内容或主题进行阅读和学习,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思考量和写作量,才能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逐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讨论、分享、交流的课堂生态。
在互联网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必然不能脱离这一教学语境而自说自话,更不能无视和逃避网络环境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最为明智和理性的选择即是在自己的课堂探索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古代文学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及新模式,这或许是每一位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者走出当下困境的有效路径。
注释:
[1]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