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职业素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素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素养论文

第1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1.1柜员是银行工作形象的代表者

柜员直接面对客户,是客户直接了解银行的窗口。柜员在认真办理好每一笔业务的同时,不断贴近客户需求,延伸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理财建议、产品介绍等附加服务,在维护客户、宣传银行、营销产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逐渐成为银行的形象代言人,成为银行良好形象的载体。

1.2柜员是银行综合业务的承办者

随着柜面业务综合柜员制的不断推广应用,每个柜台都为客户提供出纳、储蓄、银行卡、业务等一站式服务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就对柜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柜员不仅要熟悉各项业务的会计核算手续,而且还必须熟悉银行所有的产品和业务,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操作和相关的制度规定,否则就不能满足客户多方面的业务需求,推动全行业务经营多元化的发展。

1.3柜员是银行业务的营销者

银行柜员因其所在岗位的特殊性,正日益成为业务营销的主要渠道,由于银行所有的业务产品都挂靠在前台,许多新业务要借助银行柜员的宣传和推荐,因此柜员是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者,是业务竞争的攻坚者。

2.银行柜员必备的业务技能

2.1熟练的业务知识

柜台优质服务的关键是要提高效率,柜员经办每一笔业务,要以不耽误顾客时间作为提高服务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柜员具备高超的技能和全面的业务知识,作为银行形象代言人,柜员不但熟知经办的各种金融产品,还要对其他相关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客户并不了解银行的业务分工,有疑问时常常向柜台经办者提问,柜员如果知识不全面,就达不到客户的满意。

2.1有效的营销技巧

柜员营销技巧随着银行业的逐步开放,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各银行为获得更大竞争优势,推出的新产品是层出不穷,柜员营销每个业务品种时,要达到客户的满意,必须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以明确恰当的语言表达每项业务的功能,要给客户带来效益或便利,只有如此,才能在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使客户在心理上对该网点得以信赖。

2.3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前银行柜员的工作稳定性问题非常突出,许多银行网点柜员的流失率达到20-30%,主要原因是银行柜员的工作压力很大,柜员一到岗位上,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连上洗手间都要跑着去,因为有客户等着,在这种紧张的工作条件下,还要保证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银行柜员对客户的服务是不分对象、不分身份的,只要是客户就要一视同仁。因此,柜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客户的不同需求,适应当前金融业务不断创新,新技术不断应用的新形势,柜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以过硬的思想品质,全面的业务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服务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金融服务。

3.建议

3.1提高柜员的业务知识

现在银行大部分实行综合柜员制,一个人兼做多项业务,由原来的“专才”变成“通才”,光会一门知识和技能是吃不开的,原来在学校里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许多知识技能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目前,银行业竞争激烈,不断推陈出新,更要求银行柜员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新的金融产品,学会熟练快捷地为客户办理业务。

3.2树立柜员的诚实守信理念

在银行不断强化风险管理的情况下,一些银行的案件还是时有发生,许多案件都与银行柜员的工作直接相关。因此,诚实守信是银行柜员非常重要的素质。一是爱岗敬业,要求银行柜员正确认识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忠于职守,切实对单位,对公众,对国家负责。二是诚实守信,在经营活动中做到诚实公正,尽力维护股东、客户、银行的合法利益,不为利益所诱惑。三是廉洁自律,要求银行柜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3.3提升柜员的沟通能力

目前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许多银行提倡全员营销的理念,银行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同时,应主动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适时合理地向客户推荐银行的产品,柜员在为客户办理正常业务的同时,注意发现客户的需求,并为其做好产品推荐工作,这就要求柜员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首先要全面提高修养,锻炼与客户的交往能力,在柜员与客户沟通中:一是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二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三是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运用正确沟通的方法。其次掌握沟通技能,所谓沟通技能就是:倾听能力、语言能力、体态语言能力和化解对抗冲突的能力,如倾听客户的讲话时,就要能做到静心、虚心、专心、诚心、留心、耐心等。

3.4成立统一的绩效考核机构,统筹全行绩效考核工作

统一全行绩效考核体系,整合和优化各项政策资源,使国内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迫切解决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应该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委员会,统筹规划全行绩效考核工作,对现有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大力整合,比较好的做法是能够在一套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例如平衡计分卡或经济增加值)指导下,将工作重点放在绩效考核制度纵向或横向渗透和深入。

第2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1.专业教师必须是优秀的“职业人”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想“为人师表”,就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2.专业教师要悉心研究本专业(行业)的行业规范和国家职业标准

在国家职业标准中,不仅规定了各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更对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专业教师只有了解、掌握了本专业(行业)具体的规范和标准,并恰到好处的融入到专业知技的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地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

3.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专业教师要在“导”的过程中,巧妙、适时地融入素养的培养,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同时,专业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平凡的细节优化和持续的教导和培训,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在专业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督促学生根据课前任务做好实施计划(方案),提前到达场地(实训室、一体化教师)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实施中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相互合作、有问题及时沟通,实施后清洁卫生、及时总结等,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符合企业(社会)要求的职业习惯,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渐渐地表现出来了。

二、专业课堂并重职业素养培养的困境

1.专业课堂教师缺乏全面育人的意识

南开大学校长一语“很多教师缺乏职业意识,没有育人观念”道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更是孤注技能的提高,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普遍现象。

2.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职业院校学生在校的时间比规定的学制要短,以高职院校为例,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加之公共课不能有效压缩,这样留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就更少了。这种现实情况导致每次专业课内容多、时间紧迫,很多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了。

3.部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够全面

第3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旅游职业素养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条件。从事旅游行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既与其先天禀赋有关,更与其后天培养有关。一个合格的旅游从业者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具有精湛的开展旅游相关事项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具有较好的外在形态,需要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礼貌意识,公关能力,沟通能力。从业者要能够做到举止得体,懂文明懂礼貌,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吃苦耐劳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在旅游教育中,教育者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对旅游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旅游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策略

1.积极开展旅游职业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要通过有效手段,使学生对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具有的职业素养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旅游服务的需要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作为学校,在学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开展旅游专业学习活动之前,就需要对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工作。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旅游行业的专家或者是旅游企业家到学校向学生介绍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旅游行业人才标准的了解,同时,学校要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人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的深入了解。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仪容仪表训练,加强学生的站姿、走姿、坐姿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仪容仪表,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外在要求。另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学生行为,使之更为文明,礼貌,重视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这对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不仅需要消耗旅游服务人员的巨大的体力,更需要旅游服务人员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克服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才能有效完成旅游服务任务。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在旅游服务行业中做出大的的成就。因此,在旅游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爱岗敬业的精神的可贵,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比如,在教师把学生带到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不断坚定学生的献身旅游业的决心,激发学生对所要从事行业的热爱之情。

3.加强实习教学,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习教学对于旅游专业学习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校经历了一两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素养,但这些知识和认识还没有转化成能力,只有通过实习,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有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要加强实习教育。学校要积极与一些大型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积极与一些四星级以上的国际旅游品牌管理集团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到大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能有效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既可以接触到中国人,也可以接触到外国友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人层次不同,接触的人的个人素养也不同,在与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学生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服务水平,团队意识,语言沟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行为都能得到完善发展,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4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一)开设目的

“宁波商帮文化”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职业伦理和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具备或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诚信、务实、协作的精神,并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同时培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现代商业意识,故不以知识点的讲授和掌握为目标,而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全面实行体验式教学,达到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使以“创业、务实、诚信、协作”为核心的宁波商帮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宁波商帮精神与人才培养、宁波商帮崛起的背景、宁波商帮的发展历程、宁波商帮的典范人物、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有倾向性的讲授。

2.参观考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主讲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请资深讲解员随同讲解,播放相关资料片,以从多个方位体会、感悟宁波商帮精神。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明确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互动中体验、实践中体验,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厘清自身的思想认识,对“宁波商帮精神”产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入教学进程,共同探讨。一方面,组织教师对“宁波帮”现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统地研究,并结合其他商帮进行类比,贯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以真实的材料、生动的实例感染和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交流,开阔眼界,并加深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交流方便,打破课堂的局限,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课外学习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利用QQ空间等和学生加强沟通、联系,拓展教学时空。

(二)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观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参观宁波帮文化园区,并请博物馆提供导游和讲解,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印证教学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从而对其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建立了固定的实践体验教学基地: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在导游、讲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证了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专门组织学生参加在宁波帮博物馆召开的“2011全国商帮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下商帮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讨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宁波帮博物馆执行承办。本次全国商帮研讨会有徽商、晋商、甬商、粤商、陕商、鲁商等全国各地商帮积极与会,是国内商帮最集中、探讨最深入的研讨会之一,也是国内级别最高的商帮研讨会。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的讨论并作大会发言。

(三)课程教学与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商帮讲坛)有机结合

现代商帮讲坛以现代商业文化建设为核心,具体包括宁波商帮精神、商业经营之道、创新创业事迹、地域文化内涵等。主讲人包括本省(市)宁波商帮、浙江商帮等研究专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本省(市)经济研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每学年开设10次以上大型讲座,以达到进一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学生现代商业意识,营造出以现代商业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目的。在两年中,现代商帮讲坛开设了20多场,所开设讲座包括:宁波商帮在上海的崛起、保税港区建设与宁波经济发展、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帮成长的土壤、家电业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学生理财规划、宁波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宁波市工程造价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如何成为优秀的外贸业务员、甬商大讲堂—放飞心灵、甬商大讲堂—激情与理性、甬商大讲堂———职业精神、甬商企业转型升级与产品创新设计、从甬商成功的秘诀谈大学生创业、高职学生走向职场融入社会之要领、宁波商帮文化与当代企业家价值、当代高职生如何适应民营企业文化等。讲座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有机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不同视角的体会与感悟。

(四)采用体验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体验教学评价的方式,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小团队考察报告加现场汇报)、学生体验与反思(参观心得等)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期中考试要求学生介绍、提炼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期末考试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园区的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每位同学的参观心得,也制作成PPT汇报,与全体同学共享。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从任教过的班级来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普遍参与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第5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一)实践活动对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中,基本都是在分析学生需要养成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对职业素养进行分类,基本都可以划分为一般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素养。在分析之后,这些素养基本都是以抽象的语言形式展现出来的,比如,职业素养可以表达为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意识能力等等不同的内容。这种抽象的语言表达如果不能回归到具体的活动或者是情境中,那么这种语言形式下的职业素养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学生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学生个体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职业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而现在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大多数局限于课堂、学校,与社会大环境隔离。这种教育存于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局限于书本学习,职业素养也很难真正提高。而只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由单一的知识接受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实践性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的这职业素养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因此,高效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学习。实践活动要能够超越书本、课堂和学校的限制,教育积极向学生的生活领域,自然环境,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教育实践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亲历实际活动过程,进行体验性的活动,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展为人服务的意识,发展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有很多学生原本纪律性差,学习不积极,习惯不太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会有很大的改观,职业素养也得到很大提升。原因何在,主要当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厚,实习活动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强。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比如,对于旅游专业教学而言,就可以通过开展探究、调查、访问、实际操作、服务等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旅游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了解作为一名从事旅游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实践活动教学,要能够依托旅游企业的现实需要,能够将旅游行业的整个生产、服务等工作环境通过情境有效展示出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比如,要从事中餐服务工作,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摆台、餐巾折花、斟酒等情境训练,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旅游服务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另外,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职业养成实践。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素养培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各种企业管理要素,等等,通过系统化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养成实践教学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结语

第6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协作完成培养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其中“一元”为学校,主要负责理论教授,“一元”为企业,主要负责实践培训[1]。正是基于学校和企业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学生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而不是闭门造车。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的内在规范与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简单说,职业素养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一个职业人是否具有较高职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2]。近年来,依托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以及自身的职业素养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认清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仍显得尤为关键。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梳理。首先,高职学生对自身能力定位缺乏理性思考。自身能力定位也就是通过自我认知为自身设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只有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在内驱力的作用下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力。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欠缺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对未来的目标基本上一无所知。三年后,进入就业阶段,对自身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岗位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了解,因此,往往眼高手低,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其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欠缺。受目前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往往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可以找到工作,学校也更偏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许多做法也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价值观既没有全面的认识,又不了解社会的就业现状,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在人才市场中迷失了自我。高职学生注重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在招聘过程中,企业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高的员工,不仅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热情,还能确保员工的相对稳定性,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培养成本。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社会需求来塑造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二是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往往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企业工作中,他们能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吃苦耐劳,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的要求,更迅速的融入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中去。同时,这又能进一步促进其良好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养成,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职业素养高的学生能够间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对学校的评价基于该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持续让用人单位感到满意,那么,企业会非常愿意稳定持久的录用该校的毕业生。企业、社会和大众的认可,可以提高学校的声望和综合竞争力,也是对学校自身的一种宣传和推广。

三“、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德国制造”以其高品质享誉全球。在这个“制造业”大国的背后则是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企业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高技能与高品德的一线人才。德国的“双元制”是全球较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其职业教育模式对全球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的“双元制”办学理念已被很多国家借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DelegationsofGermanIndustry&CommerceShanghai)合作,建立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简称中德培训中心)。该中心按照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发展道路,其优势之一是引入德国“双元制”技术培训项目,所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毕业考试以及毕业考试均由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提供。它与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双元制”模式下,新生在第一年便可在“双向”选拔中成为企业的学徒。按照传统模式,学生需要完成两年或两年半的学习任务后,方可进入企业实习。其次,在“双元制”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互为学生课堂。按照德国“双元制”的标准,学生30%的时间在学校,70%的时间在企业,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训。学校更侧重于理论培训,企业更着重于实际技能的培养。这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所要求的技能脱节的问题。第三,在“双元制”模式下的考核方式规避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单一的考试形式的弊端,而是采取综合性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整个考试过程从备料、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要持续数周。这样的考试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考生真实的技能水平。通过考试的学徒将会获得由德国商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正是基于以上的区别,在“双元制”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所体现的职业素养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较高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第二,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第三,对于自身职业生涯的晋升途径有明确的认知;第四,能够较好的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较强的行为规范意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双元制”模式中的“双”体现在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企业在学生第一年入学时就可介入挑选学徒进行培养,“双元制”学徒比普通的学生更早进入企业学习,这样容易让学生与企业尽早建立感情,并且通过在企业中的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强化了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学生身份的转化带来其自身意识形态的变化。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它希望员工或者是准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润。所以,企业严格的环境与学校宽松的人文环境产生了鲜明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反差,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且产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愿望,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强化是教师在学校课堂上讲授一百遍也无法达到的效果。第三,与学校进行“双元制”合作的企业目前以德资企业为主。“双元制”起源于德国,因此,德资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认同“双元制”培养,同时,也具有较完备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对学徒的培养定位,还是对学徒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都有清晰的规划。在普遍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迷茫的情况下,通过企业的人事晋升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四、“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启示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合作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双元制—学徒”培养项目,该项目的运作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有关社会组织的共同协调与培植,“双元制”的本质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整合利用各自的资源用于学生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方法和前提。通过借鉴“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要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利用好企业的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可以通过设置“认识实践周”提高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带学生到合作的企业中去参观交流,帮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工作,了解岗位,逐步树立职业意识。参观的企业必定是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和书本知识的领悟。还可以邀请企业资深人事经理、部门经理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第7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不同的时代,科学技术不同,决定了服务方式的不同。从纯手工的供阅、咨询、采编,到现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的每一项工作流程。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直接促进图书馆服务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图书馆要跟得上科学技术的进步,让科技的进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图书馆人为什么应该淡泊些、平和些呢?这与图书馆的实际生存状态以及外人对图书馆人的评判有关。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经费相对充裕,正常运转有保障。而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的是干脆不建,有的就建个空壳,维持开放都有困难。这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衡,留不住人。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吗?也不一定,因为社会评价实在不那么高。通常人家一听说你在图书馆工作,就认为你清闲但是没什么出息。为什么出息小呢?你有值得别人青睐的资源吗?你有高收入吗?只怕还低于事业单位的平均薪酬。所以,不甘心的人选择离开。这个要求似乎显得多余,难不成还要让工作人员揣摩读者的心理活动?是的,既然要想读者所想,得先知道人家在想什么,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在与读者发生矛盾时,可以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积极沟通,化解读者的误解与不满。专业素养,按常理解释,图书馆所需要的理所当然就是图书馆学的专业素养了。事实上这样的理解并不符合图书馆业务的实际要求。21世纪的图书馆,岗位也随着新技术、新服务手段的运用与读者需求的提高而不断调整,分工越来越细。比如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馆员,就是现代图书馆正常运转必配的保障力量。再如新闻学、平面设计等专业也是如此。

现阶段图书馆人的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公共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中,员工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普遍不高。表现在:

1服务意识缺位,责任感缺失

一些图书馆,进去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冷清,抬眼看去是面无表情的脸,问上去答得特简洁。平时,是能少干点就少干点,能避就避,决不让自己太辛苦。不要说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了,连最起码的对职业的热爱都找不到影子。究其原因,无外乎捧着铁碗,虽算不上丰盛,却也可度日,政府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并不高,混混日子也没人过问。

2普遍不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为读者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仅靠微笑是得不到读者的认可与尊重的。文化素养虽不等同于学历教育,但还是与学历有一定的关系吧。中小型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向来是安排关系户的首选。就以一家县级图书馆20年来所进人员为例,看如何招人。这家图书馆在1991年接收了一名本科毕业生,此后的16年中,再未通过正常渠道接收过大学生,直到2007年,从外地调入一位才结束了这项记录。那么,这16年中都进了些什么人才呢?其间共有15人进入(领导进出不算),一名专科生,从教师队伍中而来,两人是新招的高中毕业生,其余均属从企业单位调入。学历除一人高中外,另外的都是初中文化,其中离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有3人。事实上,还有比这更厉害的角色,一位从学校调入的职工,上班6年即退休,长年病休,实际上班时间不足两年。怪不得人家称图书馆是“养老院”,更有直呼“收容所”的。

3谁该对图书馆员的现状负责

人事权根本就不在图书馆,图书馆决定不了进谁不进谁。时间推移到今天,招聘录用,图书馆也还是不具有决定权。有家馆想招一名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尽管古籍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籍普查迫在眉睫,可报上去就变了专业,而且新进来的人还不愿意做,嫌灰尘多。在一些领导眼里,图书馆的工作不就借借还还,识字就足够了,学学么总归会的。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能否成为提高馆员职业素养的法宝

从理论上来说,有图书馆学的专业教育,那么,图书馆只招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何愁不能迅速改善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平均水准。现实却是,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不一定想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只限学历不限专业。任由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呼吁,职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但看不到人下来,连楼梯的响声都没听见。这其中原因复杂,主要有:

一是围绕着这项制度,各方利益博弈不休,这侵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公务员逢进必考,且资源稀缺,盯的人多,现更有网络监督的加入,暗箱操作难度系数变得越来越大。权衡下来,事业单位,尤其像图书馆这种并不算热门的单位就成了次一等的选择。

二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反正图书馆不存在盈亏问题,只要开得出门,乐得留扇门。理由不外乎,长期以来,图书馆从领导到普通员工,有几个是专业科班出身的?不是平稳地运转着嘛。

三是非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能做好图书馆工作吗?能!进了图书馆后只要肯学肯做,是能胜任一般岗位的。而一些岗位,并不太用得着图书馆学专业理论,反倒是其他的专业背景更能适应工作。比如古籍整理,相信有文献学或者历史学专业背景的人,能更快地投入工作;再如技术保障,必须精通计算机技术;还有咨询参考,也需要了解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才能精准与有深度地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用的资源。

第8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职业素养是在一个人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渐完善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的根基的部分,属于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职业技能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英语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掌握,并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加强职业素养中的基本素质,是国贸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工作本身对于个体所提出的要求。

(二)国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将有助于其日后工作的科学化与专业化。国贸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外语技能、社会协作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贸易从业人员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要考虑的经济因素和国家对外方针决定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从事贸易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由于贸易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掌握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进行贸易所必不可少的是外语的技能,这是国贸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具备较好的社会协作技能和身心素质对于一个贸易从业人员也十分必要。

二、国贸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意义

长期来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国家贸易的价值链中地位不断提升,参与国家贸易的广度及深度在不断的扩展过程中,国家和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国贸专业学生在自身方面加强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短期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各国消费和进口普遍不振,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较大,导致我国外贸行业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下降,提高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在严峻额就业形势中把握住机会。国贸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加强自身规范,有针对性的提高工作的专业性。而作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外贸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既是职业本身的需要,也有助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并将推动整个外贸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职业的定位要求每一位同学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角色,认同职业角色,承担起角色所赋予的责任。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缺乏商业组织传统的社会,对于我国的几乎所有的劳动者来说,工作前从未接受过任何关于如何成为一名职业化员工的培养和训练,由此带来的便是员工不会主动控制成本、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公司的成败荣辱持置身事外的态度、工作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等等。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前景,更有助于企业培养自己的职业团队,进而在各个行业形成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氛围,以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反过来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品牌建设。同时,职业精神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从业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品行,影响着主体的精神风貌,而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即是高职院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国贸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国贸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从基础的外贸知识、外语到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涵盖了外贸相关的所有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同时需要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实践课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学生自身的内在规范

首先,要培养热爱职业、忠于职业的职业精神。其次,要严于律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告诉了我们人才的标准。同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告诉了我们“德”的位置的不可取代,是先决条件。具体到国贸专业的学生,就是要树立按规则办事、诚实信用的形象,这样才能获得交易对象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协调与对方的关系,节约交易成本,达到双赢的局面。第三,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外贸形势逐渐好转,外贸专业学生就业形势逐渐好转,另外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加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铺开,我国的国际贸易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将不管扩展,这对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外贸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提前做好规划,系统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以便自己在学校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外贸专业的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摆正就业心态。外贸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要摆脱择业过程中存在的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其次,有意识地讲自己的技能短板补齐。在职业规划中对自己在技能方面的弱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评估,针对那些通过努力可以完善的技能,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予以加强。此外,接受职业素质测评,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制定合理的职业预期和职业发展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二)学校外部方面的要求

第9篇:职业素养论文范文

为了解我院开展主题班会的基本情况,增强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课题组对学院师生进行了有关主题班会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收回996份,教师问卷200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116份,有效回收率93%。问卷涉及面虽然有限,但还是能够对我院主题班会开展的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师生对主题班会的态度

调查显示,学院89%的师生认为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必须的,3.1%的师生认为没有必要,7.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81.2%的师生对主题班会感兴趣,9.6%的师生不感兴趣,9.2%的师生无所谓;87.6%的师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主题班会;在对“你认为什么是主题班会”的回答中,4.7%的学生认为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课,6.4%的学生认为是班级定期举行的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为主的班级会议,54.8%的学生认为是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班上出现的问题组织的教育活动,34.1%的学生认为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二)师生对主题班会内容的看法

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取决于内容的新颖和贴近学生实际。在对“你认为主题班会内容该由谁指定”这个问题的回答上,54.2%的人认为学生自定,8.6%的人认为班主任指定,7.4%的人认为系部规定,2.4%的人认为学院规定,27.4%的人认为是几方面的结合;在回答“什么情况下进行主题班会”时,67.8%的教师认为是学院要求,4.5%的教师认为是在发现学生问题后,27.7%的教师认为是为了使学生生活更丰富。

(三)师生对主题班会开展形式的看法

对于“主题班会的开展应遵循的原则”,5.2%的学生认为随意,是可有可无的活动,45.7%的学生认为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7.5%的学生认为要有时代性、创新性,要针对班级实际,11.6%的学生认为应由班主任组织开展;在“主题班会开展应该有哪些形式”的回答中,29.6%的学生认为应包括文艺表演,6.7%的学生认为应包括竞赛,13.3%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应主导教育,12.6%的学生认为应包括学生讨论。

(四)师生对主题班会意义的认识

明确主题班会的意义是学院开展主题班会的重要前提,对于每个班主任也非常重要。在“主题班会对学生成长、班级管理的意义”的回答中,32.6%的人认为很有意义,53.3%的人认为有点意义,11.9%的人认为没有意义,2.2%的人不知道;关于主题班会的作用有10.5%的人认为增强了班级凝聚力,35.4%的人认为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与主要渠道,18.9%的人认为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施展自我才华的重要舞台,25.2%的人认为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65.7%的教师认为主题班会的开展很有必要,确实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应引起重视;在“主题班会对你的就业有什么作用”的回答中,18.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展示自我,组织活动的能力,30.9%的学生认为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17.8%的学生认为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抗挫折能力,32.7%的学生认为锻炼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主题班会的合理规划和有序进行,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既是高职学生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从高职学生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选聘人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认识影响主题班会顺利开展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便更好地开展主题班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监督与管理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模式,是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有效补充。主题班会的开展需要辅导教师的全程管理,如果辅导教师不能全程监控,许多班级往往流于事务处理和形式,造成“开不开展一个样”“开展好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部分班主任运用主题教育模式较少,即使运用也多注重内容和形式,对效果的重视不足。主题班会推动者重视力度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主题教育的发展,以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主题班会效果的最大发挥。

(二)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整体效果

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主题班会是一种系统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模式,整个主题班会体系应当有长远的规划和近期计划,从学生整体长远发展考虑,应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依据实际教育形势的变化,适时地设计和择取主题班会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面对就业竞争为最终目标,才能强化主题班会的实际效果。

(三)形式单一,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有些班级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只追求班会的形式,如有的主题班会开成了文艺晚会,甚至拿一些与班会主题无关的文艺节目来表演,学生在班会开完之后只是感受到了娱乐,忽视了形式与主题的关联性,娱乐有余而教育效果不足。主题班会活动是一种灵活的教育模式,在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表现尤为明显。只有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主题班会模式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生需求,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应有效果。如课堂讲授、文艺表演、各种竞赛和媒介的资料宣传、讲座等,这些方式已为大部分学生所熟识,已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教者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保障措施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是确保主题班会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主题班会要想健康有续地发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当前,就我院来说多为班主任担任,这部分教育者往往仅从自身工作领域来理解和实施主题班会,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素养和高超的教育活动施展技能,这就使得主题班会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又沿用了原有传统教育之路,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