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养殖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仍偏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仍很严重。理论脱离实践,使学生在学校死记硬背,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甚少,而初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人数却较多。例如,我镇地处渤海湾,以海水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沿海滩涂开发20000亩,海水养殖池塘25700亩,淡水养殖池塘22000亩,海淡水育苗室32个(水体35000m2),渔船1500艘。镇办中学近几年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86%—89%。
初中生毕业离校后,因缺乏劳动致富的本领而苦恼。因此,在近几年教学工作中,我在初中着重开展生物实践教学,坚持把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为振兴本地经济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更新理念,大胆尝试,积累了点滴做法。
一、加强实践教学、适应本地经济发展
(一)突出与本地经济相关内容,拓展延伸课本内容
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在完成教学大纲及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前提下,深入挖掘教材,突出与本地农村养殖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内容,补充以下内容:
1.初中生物《植物类群》增加藻类植物的培养、鉴别,提供鱼虾饵料植物。增加介绍海生植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开发当地经济品种。
2.增加鱼类分类,感受当地丰富资源,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增加了“混合放养”的知识,使学生感受祖国养殖业历史源远流长,激发爱国之情。
3.结合《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及能量关系,增加鱼、虾、蟹及当地名特优海水养殖品种的生物习性和饵料关系,提高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
(二)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实用技术选修课
我们通过对学校外部情况和内部情况分析,从家长态度、班主任态度、学生三个方面,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发放试卷1700余份,座谈36次。校本课程开境分析调查材料如下:
1.家长态度调查(请在符合要求的项目上打“√”)
(1)家长愿望与需求:
(2)家长态度调查
2.班主任态度调查(请在符合要求的项目上打“√”)
3.学生意愿调查(选择你特别喜欢的项目打“√”)
调查结果:
①85%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养殖技术。
②30%学科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和80%学科成绩偏低的学生喜欢与生物学相关的技术课程。
③65%的班主任持支持态度。
结果使用:
我们根据家长和学生愿望,增设《鱼类养殖技术》《对虾养殖问答》《河蟹育苗》《对虾育苗》《实用海水养殖技术》、《鱼虾病防治》《名特优养殖》《网具制作》等多种选修课,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实施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教学措施,增强技术的实效性
初中生在每年6月22日中考结束后,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愿望,重新编班。实施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教学措施,其基本程序是
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了学生职业化意识,让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前,便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本领。
几年的尝试,初见成效:
①贴近了学生生活,缩短了教学与科技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了一定劳动就业的本领,许多学生成了养殖能手。
②树立了科技兴农的观点,增强了科研的自信心,认同科学研究就在身边,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③增强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报考农业技术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多。
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肯于吃苦的科学品质。
⑤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三项作品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小论文二、三等奖并载入《青少年生物培养探秘》一书;参与生物竞赛人数增多,且在河北省初中生物知识能力竞赛中有4人获省一等奖,3人获省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数人获市、区级奖励。
李道亮教授,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霍英东基金、欧盟Asla IT&C、国际合作重点等项目20多项:教授农业智能系统、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4门课程,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科研和教学领域,李道亮教授主要致力于先进农业传感与智能处理系统的研究,重点开展了农业信息传感机理,农业信息智能传输、处理和传输和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农业智能系统的理论体系。
李道亮教授向《中国科技财富》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虽然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不成熟、服务体系整体的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和鼓励政策及产业体系、农业信息化机制不健全和联产承包责任制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李道亮教授认为,应当呼吁对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当有意识地扶持一两个龙头企业转向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与生产,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及产品熟化与转化;调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同时还要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首次,李教授提出了将农业专家系统扩展到农业智能系统,从软件扩展到了硬件领域,拓展了农业专家系统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了农业信息智能获取方法和技术,在国内开创了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水产养殖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传感器和M2M技术的农业信息智能处理和传输技术:提出了水产养殖农业环境智能控制方法,集成和开发了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采用自动控制原理,改进了增氧机和投饵机的控制系统;他还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与增氧机、投饵机和便携式水质测试仪等系列淡水养殖工程技术集成配套,形成高层次多功能的淡水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委、农村经济局党委的统一部署,__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研讨,深入渔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生产者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认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与共识
(一) 水产站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和农村经济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水产站紧紧围绕“做强近海渔业”的主题,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渔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淡水渔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0013亩,已经被省海洋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县发展无公害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全县有渔药经营业户41家,这两年执法监管很严,41家渔药经营业户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经营。
3 全县有渔用饲料加工业户79个,其中饲料厂17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面监管奠定了基础。
4 在水产技术研究方面,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雨浓鱼类研究所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和省海洋科学计划课题1项,自立课题2项,编订完成省市水产地方标准9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发表论著1册。
5 在新技术技术推广方面先后推广了高效低污染水产配合饲料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社会效益1亿元;推广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新技术,示范10000亩,为发展我县有机绿色渔业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撑;推广了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示范水面10000亩。节约用电750000千瓦时,节约地下水资源20__万立方米,综合经济效益650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
6 水产病害防治方面,以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沈阳是雨浓鱼类营养病害研究所为中心辐射全县渔区40家病害防治网络,每年平均处置病害上万例,并在全县推广了框鲤、草鱼和黄颡鱼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
7 在苗种检疫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站实施了抽检监督,在今年全省抽检的3组样品中检测均为合格。
8 在水产品安全执法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巡回安全检查30000多亩,在国家商品鱼抽检中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氯霉素均为检出。
9 在水产技术培训与服务方面,我们对养殖者开展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对与要经营业户进行了法规培训。我站还组建了“沈阳近海渔业网”和“北方水产病害防治资讯”两个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等20多个栏目,还开辟了专家远程诊断咨询系统,方便了水产养殖者的技术咨询与病害诊断。
(二) 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检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我站领导班子达成如下几点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养殖者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是获得无公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水产技术推广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核心;四是实现渔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我们水产推广人的最终目标。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偌大的8万亩生产基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除投入品如渔药、饲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外,应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采取得力的监管措施。
2 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进。
3 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加强,因为它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4 苗种检疫工作有待于加强,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苗种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收益,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5 饲料加工户和渔药经营户的原料进货来源和渠道需要进一步监管,应建立投入品的可追溯制,便于查清隐患根源和避免隐患。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政策、机制、人力跟不上发展需求。有些事情是主观
想到各观做不到。比如我县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万亩,饲料加工业户79家,渔药经营业户41家,有20__多个养殖单位,从业人员上万人,仅靠几个人去监管是力不从心的,主要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县乡监管机制设置不顺畅。招人又没有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村的机构设置不对应,我们有协调不了也管不了。
2 主观原因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有时一想就这几个人,经费不足,人力孤单,管道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从措施和办法上下功夫,缺乏创新思维和得力措施。
三、 今后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 我县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1进一步加大对渔业投入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是:针对养殖单位和养殖者印发池塘生产日志和产地证明,对水产良种场印发苗种繁育记录手册和产地证明,要求他们严格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定期抽查和检查,对水产良种场还要实施定期苗种检疫,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针对饲料加工业户和渔药经营业户印发进货销货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原料来源和进货渠道,记录销售对象,定期抽查检验,控制货源与去向。
2、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驯化、试验与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尤其是濒危的一些土著养殖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天然产量接近枯竭,市场需求价格高,如果试验成功,一方面保护了品种增值,一方面一旦形成规模化生产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推进优势养殖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进程。推进无公害、有机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广生物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新技术和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对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具有生态战略意义。
5,加大
对水产养殖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者的生产技术素质,对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 未来三年工作目标
1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haccp管理示范基地三个。(黄颡鱼、框鲤、草鱼个1个,每个300亩-500亩)。
2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每个300亩-500亩。
3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800亩以上。
4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设有机和绿色商品鱼生产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
5引进乌苏里拟鲿新品种繁育、驯化养殖,形成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1个,辐射周边区县面积10万亩,助弄增收一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0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热门词语。目前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教育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水产类院校及农业院校中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等教学研究部门,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国家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而其中担当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历史使命的专业教师,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又该如何有效地教书育人呢?
一、专业教师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
高职水产专业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就业创业这个核心任务来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而为学生客观地进行生涯设计则是创造性地完成这一目前最为迫切任务的最佳途径。生涯设计包括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两大部分。学业生涯设计,简言之,就是明确在学习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大学毕业时是准备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
职业生涯设计,主要是对自己未来从事哪一种或哪几种职业以及从事某种职业时间的规划。生涯设计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后即展开实施,贯穿大学全过程。新生一入学即对其进行系统、细致的生源现状调查分析,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每一门课程的考试分数、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其来源地(农村或城市)、学生的特长爱好、学生的学习目标及其学习动力、学生的生活目的及其价值观、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其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基本规划和就业的期望,等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全方位的体察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量体裁衣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设计科学的生涯规划。
对于这项工作,专业教师切不可主观地认为这只是辅导员的职责,与任课教师的本分无关。真正认真负责的专任教师若想把课上好,就必须分析学情,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落实教学任务,也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于水产养殖属于地处偏僻的艰苦行业,所以本专业招生较为困难,多数学生属于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而且,在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高职水产专业的一个班里,就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女生,有的班级女生所占的比例甚至在2/3以上。基于这种生源情况,水产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很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极易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大家都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奋战于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要积极作为,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水产养殖企业生产活动,指导学生调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通过大量翔实的水产专业最前沿知识动态的介绍,给学生以本专业丰富多彩的最具诱惑力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感受到每个专业或每个行业只要深入其中都有其富于魅力之处,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水产专业的兴趣。同时,通过对本专业已毕业的学生爱岗敬业典型案例、成功创业的先进实例的讲授,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水产行业更易产出“创业状元”,从而热爱水产专业。
200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邓荣志从穷学生到人人尊敬的养虾教授的创业经历,武汉工业学院2004级饲料系专业学生龙守文勇于自己创业,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家具城里成功开起水族馆的创业实践,都启示学生: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成功者,而水产专业更适宜本专业学生在农村成功创业,它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有力的创业技术保障。
在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动员后,再对学生进一步调查,并按其热爱专业与否将学生分为两类:一是水产专业思想稳定的学生,二是死活对水产专业也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专业教师在为这两类学生进行学生生生涯设计与职业生涯设计时,从他们的专业兴趣出发,因材施教,各有侧重。那些有志于水产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的多数或是海边长大的孩子,或是家里从事水产养殖,或是亲戚朋友对其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传授。他们对水产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和认可,并有较强的专业学习兴趣,专任教师可侧重为其系统谋划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拓宽其知识面,并加强实效训练。那些打算从水产专业毕业即转行的学生,其中部分学生靠家里的门路就业,部分参军,部分通过专升本继续学业,剩下的小部分则灵活就业。
专业教师在这部分学生的生涯设计当中有关水产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够用为原则,而根据其就业需要侧重文化基础知识的夯实,并谨慎建议学生对其所爱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为他们工作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类学生以女生为多,水产专业的女生在就业方面属于弱势群体,任课教师要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人文主义关怀与教育,并在创新与创业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其“巾帼不让须眉”的乐观精神。
总之,专业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制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跟踪与修正,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有目标、有追求、有行动、有成效。
二、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认为,教育的产出是造就“活泼的个人”、“能改良社会的个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为中心,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主张培养活生生的人,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反对那种死读书、读死书培养书呆子的教育。他们所倡导的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人能够将自己没有的东西送给别人,教师也不可能将自己不懂的知识、技术教给学生,教师自己不会创新,自然也不能告诉学生怎么去创新。
只有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因此,水产专业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深入实际,扎实实践,不断用领先的技术信息,最新的市场动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与教改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打破常规的“教师独白式”教学模式,设计一些开放性、综
合性和可探索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这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围绕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就可生发出许多“课题式教学”的内容。
例如,在饲料中添加单体氨基酸有利于氨基酸平衡从而提高饲料整体蛋白质的利用率,这时任课教师便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水生动物都能很好地利用饲料中添加的单体氨基酸并能够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教师要追问:“那么这是为什么?”“怎样做才能使添加的氨基酸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己去寻找资料,从而懂得怎样获取资料和处理资料,也就是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又如,蛋白质是动物营养中的核心营养素,其资源有限,价格昂贵,为了节约蛋白质资源,教师可提出这一综合性的问题以发散学生思维:“请从多方面思考:如何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这个问题是贯穿本门课整个过程的一个核心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技能,几乎每一章节都是其答案之一,也是本专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学生在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快乐,又在无形中锻炼了总结归纳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并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之情。再如,“如何测定水生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如何检验促摄食物质的诱食效果?”“如何确定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完成相关的试验设计,试验方法的探索,以及材料、数据的整理分析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超越课本的限制,甚至抛开课本,不再做分数和书本的奴隶,还本该属于学生的在思维训练中的自,鼓励他们自觉选择、矢志突破、发奋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努力塑造智商情商和谐共融的、完美健全的理想化人格,最终成为能够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人。
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相关课程内容的创业素材并将其拓展开来。例如,在“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中,当提到其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壳聚糖时,教师可充分讲授其重要作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并可制造临时人造皮肤,可作为外科手术的缝合线而不需拆线,还可作为虾蟹饲料添加剂促生长,等等。我们用什么方法从虾蟹壳中获得壳聚糖呢?类似这样的引导可把学生的创业思维从课堂延伸到充满宝藏的大自然。
此外,在饲料资源开发章节的讲授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调查屠宰场猪血、猪毛等下脚料的去向和再利用方式等,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创业项目与创业方向。如讲授水生生物饵料培养时,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灵感:既然扁藻、小球藻等藻类是水生动物幼体的优良饵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制成有益人类健康的各种饮料呢?或者大规模培养浮游植物与动物,并把它们制成千品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这些创新创业新点子的资料,共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与操作方案,最后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生产。
总之,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块天地,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眼光与思想牵向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协助他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三、专业教师要以实践教学为平台,辅助学生策划创新创业蓝图
目前,各个水产高职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工作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并且科学系统地组合安排水产专业各学科的实验实习内容。同时,要求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必须打破彼此之间的专业划分壁垒,大家坐在一起,将各学科生产当中最需要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交叉融合贯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创新与创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要积极组织人财物力,多开设计性、创造性、综合性实验,尽量使实验与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要达到有创新、有收获、有成效,从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学术水平。
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尤其是在长达三个月的生产实践教学之初,需要各学科教师与本专业的学生结合实习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安排实习计划项目。关于这一点,各位教师务必以认真的态度,建言献策,周详考虑,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实习有序进行,收到实效。实习内容要宽泛,除了主要包括各种水生生物的繁育养殖流程,还得要求学生调查生产企业的运作规律,比如企业投资状况、厂房设备建设情况、人员岗位配备状况、企业经营与销售状况,等等。
学生实习期间,专业指导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督导,要求他们每天写实习日记,尤其要记下新发现、新感想和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实习结束,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有质量的实习报告,不允许糊弄过关,更不许抄袭网上习作。
水产专业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对其进行人格影响和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长时间的生产实习机会给水产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其意志品质、塑造人格的社会大舞台。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除了耐心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还要帮助学生淡化学生身份以便尽快进入顶岗角色,教育他们自觉养成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和诚信交往的优秀创业品格。
四、专业教师要敞开胸怀,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适于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
专业教师要经常将自身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并且邀请他们同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制作课件、写论文、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还可邀请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共同研讨有关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等课题,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放到一个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生态系统当中。这种教学方法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冲击,对专业教师更是一种挑战。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帮助学生实施在校创新创业活动,接受本专业学生或相关专业甚至校外人员来做试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己做实验,教师协助学生调试试验装置,指导学生分析试验结果,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摘要】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应该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文章认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有紧密联系,从而分析了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基本问题。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园区功能分区、园区发展环境、园区科普旅游开展三个方面。最后讨论认为:北农科技园运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与科普旅游的良好载体,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运作之后具有一定文化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科技园;科普教育;北农科技园;都市型农业;辐射带动
为弘扬和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成立社会实践团”,暑假期间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见证辉煌成就,践行北京精神”首都城乡社会体验日活动。2012年7月20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代表、中央和市属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张祖群副教授与王波博士研究生等一行6人参加了上述活动,2014年下半年补充进行调研与电话访谈,重新补录文献分析,本文主要围绕“十二五”、“十三五”的转型时期北农科技园运作制度、体系与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等方面进行思考,主要目标是如何探索出一种兼顾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模式这一问题。
一、科普教育综述:如何提升大学生科普能力?
2010年我国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显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要求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因此,我国高校急需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提升其科普能力。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早已经开始了。王晓红(2001)[1]提出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投身科学实践活动,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重塑大学生科学精神;薛世平(2002)[2]提出高校应开设科普创新课程;廖洪元(2002)[3]等认为,通过建立现代科普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来引导大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杨东铭(2003) [4]指出高校科普现状存在一定的盲区;王欧(2003)以2002年统计年鉴数据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部分国家农业园区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5];叶华松 (2005) [6]认为,应使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题;赵大中(2006) [7]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及弘扬科学精神,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普活动,并建立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许志峰(2007)[8]认为应借鉴国外成熟科学素质理论和先进经验,建立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素质评价体系和培养体系;王宇良,沈瑶琴,戚敏(2008)[9]认为高校科普人才严重短缺、科普能力被忽视,并思考“高校大学生不仅是科普的受众体,还是科普的传播者”;李同升、王武科(2008) [10]以“技术创新-中介平台-技术受体”之间关系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系统、动力机制、主要类型。
近年来很多高校启动了“高校科普工程”,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以达到传播科学思想、培养大学生科学意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的效果。很多地方政府、企业与之合作,成立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站、实习基地等,在全国高校建立大学科普橱窗,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高校大学生科普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工作不应仅仅限于从高校的视角来研究,更应拓宽研究视角,在兼顾多种效益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高校就应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更多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大学科技园就是发挥高校孵化器作用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大学科技园与科普教育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大学科技园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平台,大学科技园实际运作中的基础设施为科普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服务,大学科技园的专家学者大多是高校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软件服务,大学生在完善的硬件和软件的平台下,将会发挥更好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科普能力,完善我国的科普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需要高校的支撑,高校为大学科技园提供高科技和科研技术人才,高校的教师和博士生研究生、研究生及本科生等都促进了科技园的发展。因此,大学科技园建设完善与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能力之间有紧密联系。
二、北农科技园的运作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功能分区
北农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西,其始建于2008年,至2011年8月学校总投资5000余万元,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水电路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园总占地面积1023亩,其中1号地373亩主要是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农产品加工、综合服务,2号地186亩包括主要是设施果树、蔬菜园艺种植,3号地234亩主要是大田作物、精品种子实验区,4号地230亩主要是特色园林花卉植物苗圃种植区。
北农科技园通过对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便于对园区的管理,二是便于科普教学。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实践研究,增加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专业领域里研究的更深入。北农科技园的园区功能分工明确,不但有种植区、养殖区,还有农产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科技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在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种植、科学养殖,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现代科技中的农产品加工的教学实践环节。科技园功能区包括设施种植、露地种植、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对提高学生的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园区发展环境
北农科技园具有极强的教育职能,它不但在基础设施上满足了大学生进入到实践活动中的硬件要求,而且在技术指导和实验研究方面,有高校教师和专家、企业也可以满足大学生实践的软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分为公益型、市场型和两者混合型三种类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属于公益与市场混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类型[11]。管理部门对入驻北农科技园的企业有特殊要求,一般入驻园区的企业负责人同时身兼教学厂长(主任)、项目经理、项目研发合作伙伴三个职位,体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角色扮演[12],为北农科技园在提高大学生科普能力、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孵化、发展科普旅游科普示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等创造了条件。
一个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是科技园区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外部保证,而能否理顺管理体制、兼顾各个利益主体、融合现代政府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等是科技园区能否良好运行、发挥功效的内部保证。北农科技园目前入驻企业平均亩产值只有3000-4000元,与国内同类园区企业相比处于中游水平,发展潜力、目标与创新空间还很大(从4000上升到10000元)。已有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直接影响到园区的绩效创新,并间接影响园区创新能力[13]。只有以现代政府治理方法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引领,培育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才能为农业生态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动力,从而创造一流的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14]。
以小汤山农业科技园为对比,它作为目前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早在8年前,田新豹(2007)从总部经济的视角来对小汤山农业科技园进行分析,将加大吸引企业入驻的力度作为解决转型发展问题的突破口[15]。8年过去了,小汤山农业科技园的转型取得了可喜成绩,而北农科技园的辐射还不够,要辐射全国,需要从北京市级大学科技园跃升到国家级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2014年12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农(牧)业、农垦科学院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创新协作平台,使联盟成为国家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网络以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6]。作为一个北京市属的农业科技园,北农科技园应该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三)园区科普旅游开展
北农科技园因为区位相对优越,除接待北京市内农业高校学生在此实习以外,也欢迎其他非农业高校、非北京所在地的高校学生到北农科技园参观体验。例如北京大学团委就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学生参观了北农科技园日光节能异型温室、灵芝虫草研究孵化基地、智能有机奶牛和家禽养殖场、葡萄酒和牛奶生产加工车间、特色蔬菜种植、生态鸡场和生态奶牛养殖场等典型园区,了解生态农业,体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北京市教委多次组织市属高校青年教师、相关专业大学生下基层,到北农科技园进行社会服务实践。
以科技园、公园、植物园等为依托开展科普旅游已逐渐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例如2012年5月,在北坞公园、海淀公园和上庄镇举行“乐活农耕,播种希望”主题的京西御稻插秧节,开展京西稻文化推广和市民农耕体验大型活动,该活动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17]。2013年杭州植物园为拓展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农耕科普园,向学生展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区别,展示农业轮作、间作制度和生物固氮等科学机理,从农作物展示和农耕体验两方面开展农耕科普旅游,达到了极好的科普教育效果[18]。相比较而言,北农科技园做得更出色。北农科技园还积极开展针对小学生、儿童的亲子农耕体验,推出农耕类、创意手工类、厨艺类、游戏拓展类、科普实践类等40多项体验活动,不同数量家长与孩子的组合可选择不同的套餐,如周六欢乐之旅、周日芳香之旅等。家长与孩子一同喂奶牛、采摘蔬菜,栽盆栽,学习农业知识,享受田园绿色生活。北农科技园还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旅游产品。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一家三口一天体验特价326元,若加一名儿童一家四口则是480元,每5个家庭就成团。主要活动包括:参观蘑菇基地、牛奶养殖场、有机餐厅、栽花、采摘蔬菜、喂羊、田野荡秋等,在家长、孩子与泥土亲近活动中,增加了孩子对泥土的自然情感、对父母的亲情以及与其他小伙伴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亲子农耕体验推广了古老农耕文明,普及了农业科技,启发了儿童的科学探索精神,倡导了绿色生活理念,取得了极大成功。当前主要有“下乡体验式农耕”和“农业进城的都市农耕”两种农耕体验方式,前者更亲近泥土,后者因为交通通达性较好、来回时间可受控,更受家长与孩子欢迎。总之,城市家长带着孩子的农耕体验不仅拉近了市民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和人与土地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是践行一种“人本、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具有统筹城乡、追寻绿色田园生活方式的重大意义[19] [20]。
三、结论与建议
北农科技园以种植、养殖、加工、循环四个产业平台为基础,合理搭配,做到上、中、下游结合,打通全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一种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科普教育职能、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之在中国诸多农业科技园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北农科技园良性运作是提升科普教育的基础
北农科技园对生态猪场、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生态养鸡教学示范场、农业种植、园林果艺等生态养殖和培育技术的运作,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殖技术的辐射作用。科技园本身可以借助其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优势指导生态养殖及农业种植,运用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及种植技术增加产品的产量,提高产品的品质,为专门从事养殖和种植的人员提供示范作用。
如北农科技园的生态养鸡的教学示范场,鸡场以“生态农业、健康绿色”为出发点,建立了统一品牌、统一育雏、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体系的现代化鸡场,对养殖区、种植区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创造性地把现代化鸡舍建设和农业设施相结合,在保障鸡蛋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有机鸡蛋的现代化、规模化和可持续生产。生态养鸡,是指在动物福利思想指导下,把鸡放养在果园、山林和菜园,让鸡群在自然、自在、自由的环境中生活、生产。鸡群能够享受到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饮水,有广阔的活动场地,符合鸡的喜好,有利于鸡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养殖出的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食性杂、耐粗饲、节省粮食、易于管理、体型清秀、黄羽或黑黄相间羽色、柴鸡特征显著,鸡蛋品质也更加健康。又如生态奶牛教学示范牧场,牧场的占地面积是50亩,最大容量是120头牛,牛的品种主要是荷兰牛和本地牛,学名叫荷斯坦牛,俗称黑白花牛。牛场设计风格采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建筑风格,在牛棚内部安装了风扇、喷淋、自动喷射系统、TMR的日粮搅拌机等基础设施,并装有阿拉伯挤奶系统,牧场采用的是科学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都是机械化的。整个牛场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并且管理比较人性化,牛棚外面是运动场,而且配有音乐和自动挠痒的设配,牛用过餐后可以出来散散步、听听音乐。北农科技园对牛奶质量也可以进行全程跟踪,只要扫描牛奶包装上的二维码,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追溯每个家庭喝的每一袋牛奶是哪一天从哪一头牛身上挤出来的、这头牛吃的草生长在哪里、挤奶工人是谁、配送员是谁、牛奶的营养价值多少等多重信息。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养殖对专门从事养殖业的人员起了模范作用。这种生态养殖的产量很高,每头牛每天平均产量大约是四十公斤,产下来的奶被直接运送到乳制品加工车间进行加工生产。这种集养殖、加工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一种示范的典型。
(二)对扩大科教职能的建议
北农科技园科普的辐射作用未来将表现在三方面。
1.北农科技园将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与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科研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大学学生的科普能力,实现高校“产、学、研”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2.科技园内的企业及其员工的企业辐射功能。科技园实现了将其科技成果和运作模式辐射给科技园里的企业,提高企业对科技应用的观念和科学的运作模式的思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提升企业员工的科学观念和科技思维,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普能力。
3.北农科技园可以将其与运作模式及科普教育职能辐射给周边的企业、高校及中小学。从事养殖、种植的企事业,可以参照北农科技园的运作模式,应用科学技术从事生态养殖及种植,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科普能力。周边的高校中小学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到北农科技园参观实习实践,增加科普见识,使科普思想和科普精神深入到学生的价值体系当中,提升学生的科普观念,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普素质。
所以从国家科普教育的角度以及提高全民的科普素质和能力方面来看,可以把北农科技园的这种运作模式看作是生态农业科普教育的载体[21]。未来北农科技园的科普教育、农耕旅游体验活动将开展得更加精彩。
四、结束语
北农科技园后期发展应该在高层次研究平台上下功夫,重点增强其科普教育的辐射功能。在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对自己未来转型发展正确定位,扬长避短,与北京其他科技园区保持良好“竞合”关系。北农科技园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的科技运用以及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小,在以后的运作与发展中,应加强高校、政府与科技园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22]。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匮缺与重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7-60.
[2]薛世平.高校开设科普创作课程邹议[J].福建师范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4):87-90.
[3]廖洪元,胡新华,邱煌明.高校科普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报学院,2002(3):48-49.
[4]杨东铭.高校科普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J].宜春师专学报, 1998,(4):86-88.
[5]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理论、模式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吴文良,2003:1-127.
[6]叶松华.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理论月刊,2005,(6):169-170.
[7]赵大中.对加强高校科普工作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报学院(社会工程版),2006,(3):45-48.
[8]许志峰.论高校大学生的高级科普内容与形式[J].科普研究,2007(5):47-51.
[9]王宇良,沈瑶琴,戚敏.高校大学生科普及其研究的几点启示[J].科普研究,2008,6(3):29-34.
[10]李同升,王武科.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8,(1):53-59.
[11]刘战平.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蒋和平,2007:1-174.
[12]程桔华.北农科技园:全产业链突围[J].中关村,2014,(1):38-39.
[13]郑宝华,王志华,刘晓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12):103-109.
[14]翟文华,周志太.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发展路径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76-80.
[15]田新豹.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张新伟、陈建成,2007:1-158.
[16]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J].河北农机,2015,(1):6.
[17]何健勇.乐活农耕 播种希望 海淀区举办2012年京西御稻插秧节[J].绿化与生活,2012,(6):2.
[18]高瞻,谭远军,莫亚鹰,等.农耕科普园的建设与效果评估[J].北方园艺,2013,(3):197-200.
[19]王秀艳.人本、生态、和谐――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北京农业,2013,(23):26-29.
[20]王秀艳.论中国当代的都市农耕体验[J].改革与开放,2012,(8):86-87.
生猪产业作为我州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重要产业,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州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州各县推行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现就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抓好PIC生猪规模化养殖,奠定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根据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全州半农半牧区资源优势,决定首先在汶川、理县、茂县、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松潘、九寨沟等9县推行以PIC生猪养殖为重点的生猪规模化养殖,着力抓好PIC祖代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和PIC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等三个环节的工作。三年后,建成3000头PIC祖代种猪养殖基地,每年可提供PIC父母代种猪3.6万头以上,供应PIC仔猪66万头,出栏PIC商品猪60万头,可实现畜牧业产值6.2亿元,其中,养殖专业户实现产值4.8亿元,户均增加纯收入1.2万元,建成我州新的优势畜产品生产区。
(一)快速建设PIC祖代种猪场
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与PIC中国公司合作,在茂县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40亩,养殖1500至3000头PIC祖代种猪,年可提供1.8万—3.6万头PIC父母代种母猪的祖代种猪场。
论文百事通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加大工作力度,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规划,及时建成投产。该种猪场所生产的PIC父母代种猪优先提供给相关县的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
(二)跟进建设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
相关县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可建1至2个存栏1000至3000头能繁母猪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协调规划40至60亩土地用于建场,要求场址选择在河坝区,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嗬刖用袂?000米以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洁净,电力充足可靠;中心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布局,业主要严格按照PIC技术规程设计建设,满足生产要求。该场所生产的PIC商品代仔猪全部提供所在县的养殖专业户。
(三)推动建设PIC商品猪生产基地
相关县要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愿意从事PIC商品代仔猪养殖的农户确定为养殖专业户,要相对集中,最好选择在年均气温较为稳定的整村、整乡,要严格按照PIC技术规程修建、改建标准化圈舍,以满足优质PIC商品代仔猪生产的要求。养殖专业户必须全部饲养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提供的PIC商品代仔猪,饲养规模不少于50头、年出栏150头,育肥后合格的PIC商品猪全部由四川X九寨食品公司负责回收。
(四)协调发展其它品系或品种生猪规模化养殖
为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保留其它品系或品种生猪养殖,要优质、高效、规模、安全。
二、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生猪产业链条
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式,贯穿于整个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全过程,在推进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必须把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抓紧抓好。要按照“龙头企业+协会+养殖专业户”、“PIC祖代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专合组织(协会)+养殖专业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养殖专业户与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饲养、销售合同,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营销网络的建设,建立和牢固产业链,推动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养殖专业户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好基地
根据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需要和现代畜牧业科学养殖的要求,以发挥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作好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等方面的备案工作。相关县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实施的原则,开展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特别要做好排污和沼气利用工作,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统一设计标准育肥圈舍建造图纸,统一提供优质父母代种猪和育肥仔猪,统一提供标准专用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收购,规范生产。同时相关县要按市场经济规律与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搞好协调合作。
(二)按照业主负责制的要求培育龙头企业
各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带动力,促进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要为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步伐。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要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生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付盈亏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元。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相关县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管理,规范交易,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积极开拓市场,捕捉市场先机,拓宽市场渠道。
(四)积极发展生猪专合组织
各县要逐步组织成立生猪养殖协会。通过协会为养殖专业户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邀请科技人员为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为养殖专业户提供可操作性无公害生猪标准化饲养条件和程序;向养殖专业户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养殖专业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交流信息,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帮助养殖专业户协调、组织生猪的防疫、治病、生产、销售;可以牵头组织养殖专业户建立养殖风险基金,有效防范和抵御养殖风险。
(五)严格利益联结机制
PIC祖代种猪场负责向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提供种源,
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负责向养殖专业户提供PIC商品仔猪,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对养殖专业户生产的合格育肥PIC猪按市场价格收购,在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者采取高出高进的办法,确保企业原料供给和农牧民增收。公司与养殖专业户签订养殖协议,规范各方行为,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利益关系。形成养殖专业户与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和龙头企业、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与PIC祖代种猪场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牢固产业化经营链条,发展壮大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
三、多方联动,形成发展生猪产业合力
发展PIC生猪规模化养殖,涉及政府、保险、PIC种猪场、农牧民、饲料厂、加工等方,任何一方的工作对全州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联动、协调,合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一)政府主要从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做好服务。一是确保购进种猪补助费到位。对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首次购进种猪,每头给予一次性200元的购种猪费用补助,其中,州级补助80元,县级补助120元,今后换代不予补贴。二是提供圈舍建设补贴。按每户饲养规模每50头一次性给予养殖专业户圈舍建设费用补贴2800元,其中,州级补贴1120元,县级补贴1680元,全州只补贴2000户。三是落实奖励政策。前三年,养殖专业户按公司标准生产的质量合格的育肥猪,由公司收购后,政府给予每头10元的奖励,其中,州级补助4元,县级补助6元。四是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相关县要派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作为特派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尽快组织师资力量,根据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要求,广泛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出一批适应新形势的生产、经济、科技明白人。五是加强防疫和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县要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建设,加强生产环境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包括饲草饲料、兽药、添加剂、疫苗等使用或生产经营的监管,杜绝有毒、有害饲草饲料、兽药、添加剂等进入饲养区,流入畜产品生产环节,确保健康、安全、优质。
(二)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依据国家政策,银行信贷制度、办法规定,为养殖专业户以及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等企业提供购买饲料、仔猪和种猪等信贷支持和结算服务。
(三)PIC种猪场要按照标准化和PIC生猪的要求搞好建设和生产,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要为PIC父母代场提供优质的父母代PIC猪,PIC父母代场要为养殖专业户优质的PIC商品仔猪。
(四)农牧民要在县、乡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自觉按照PIC公司提供的标准组织生产,自觉参加饲养技术培训、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严格履行与公司签订养殖协议,自觉使用专用饲料,不得添加和使用其它饲料,不得混养其它品系猪只,按规定饲养周期出栏。
(五)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积极开发生猪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生猪产业的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和农牧民收入。同时负责饲料厂建设工作,饲料厂要根据PIC生猪饲养规程的要求,组织专用饲料的生产和供给。
(六)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国土部门要作好土地的协调、审批工作;工商、税务部门要在工商手续、税务征收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政策和服务;科技、知识产权部门要进一步支持企业申报专利,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水利部门要搞好水和电的配套工作,林业部门要安排好养殖专业户修建圈舍所用的木材指标。新晨
此外,鼓励和扶持发展PIC生猪以外的其它品系或品种的优质仔猪基地建设,对养殖优质种猪规模达到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给予同等扶持政策。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期刊管理; 读者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54
[中图分类号] G25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096- 02
在当代各种信息载体中,期刊独具特色,具有数量多、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近几年,因网络信息迅猛发展,期刊的载体形态逐步多样化,各种电子期刊相继问世,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再加上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同,纸质期刊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玉环县图书馆为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职能,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设施和技术条件,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效益,为社会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尤其在期刊管理工作上有所突破。
1 合理选订期刊
历年来,玉环县图书馆大部分的购书经费用于采购图书,而用在期刊上的只是一小部分,由于期刊种类与日俱增,价格成倍上涨,使许多有价值的期刊被湮没在情报激增的期刊海洋中。怎样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益呢?近年来我馆根据我们的区域特色、读者层次等特点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1 期刊连续性特点对期刊订购的影响
我馆以往对于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不太适应本馆读者需求的期刊,采购人员也下不了决心停订,其原因在于期刊是一种连续性出版物,图书馆只有通过连续、完整地收藏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信息效益。采购人员怕停订会破坏期刊收藏的完整性,还有以前图书馆收藏资料求一个“全”字,做法几乎是面面俱到,经费平均使用。22个大类30多个省市都要照顾到,不考虑本地区的特点和阅读倾向,盲目圈订。例如《哲学研究》期刊文摘,对于我们地处海岛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它的学术性太强,也太深奥,根本无人问津。但是为了保证收藏资料的“全”和期刊的连续性,还是年复一年地订购,浪费了有限经费。
1.2 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订购期刊
我县地处海山区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购书经费有限,提高期刊的针对性、适用性是当务之急。首先要有合理的订购计划,其依据是本地区的读者群状况。本馆读者群大致分为3类,即研究型读者、学习型读者和普通型读者,3类读者群人数大致呈金字塔式分布。因此,除少量订购综合报道性学术刊物,为研究型读者提供新观点、新动态的资料外,还应大量订购知识性、趣味性、辅导性较强的读物,以及文学、社会科学和科普性读物,我县是海山区,靠海农民搞养殖、作塘养海鲜,靠山农民栽培果树。我县就是有名的“文旦之乡”。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订购一些满足普通读者需求的消遣型期刊外,我馆还订购了一些种植和养殖类的期刊。例如,我们为农业专业户订购了《农村养殖技术》、《农村百事通》、《农业致富指南》等,使他们从中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有读者来查找有关果树剪枝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资料,我们就为他们订了这方面的期刊。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的加强,为配合我县生态县的创建,又订购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等期刊。这样既满足了普通读者的需求,又满足了本地区特殊行业读者的需求,真正做到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
2 馆藏利用与期刊共享
2.1 馆藏利用
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我馆打破传统的期刊只“阅”不“借”的管理模式,不但对期刊实行全开架服务,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随意挑选期刊在室内阅览,而且将当年的期刊分为上半年度和下半年度,把6月份以前的期刊,3本装订成册再进行分类、编目并贴上条码,放到外借室借阅,读者可以像借图书一样,把自己所需的期刊借出馆外,带回家去阅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阅览室的读者能阅读到期刊,而且使更多的外借室读者也能借阅到当年的期刊。这些期刊在外借室流通一年后再入藏到过刊库。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隔年的期刊等待的只能是静静的书库和厚厚的灰尘,我们对一些学习型读者发放阅览证,凭证可以在开放的过刊库入库查找所需过刊,既可在室内阅览,也可以外借带回家阅读。这样不仅方便读者,而且使一大批入藏的过刊活了起来,使死刊变成了活刊,使封存多年的过刊有了被重新利用的机会。
2.2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对图书馆经费不足的最好补充。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馆际互借数要占到总借量5%,甚至更多。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业与技术学院图书馆,连续两年通过馆际互借满足少部分读者对价格昂贵而使用率低的期刊需求,仅在1995财政年度,就以5 631美元的使用费代替了28 320美元的订刊费。可见,利用馆际共享方式,既可满足读者的需求,又大大节约了经费。有限的购书经费对于拥有60多万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的县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玉环县图书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共享活动,如把读者的需求反馈到市馆、省馆和其他兄弟馆,帮助他们查找所需的资料,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网借阅。
3 编制专题目录
我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每天到馆的报纸和期刊认真仔细地翻阅,如果从中看到有关台州的文章和台州籍作者写的文章,就逐一摘录编制成专题目录,如《叶文玲品味文集》、《叶文玲散文自选集》等。
除了对报纸摘录外,还对期刊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加工,最主要的是编制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专题目录,并把收入这些文章的所有相应期刊,收藏在地方文献室。这样,不仅为需要这些资料的读者提供了方便,而且还为地方文献室提供了信息源,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料的内容。
4 过刊资源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过刊资源的作用,玉环县图书馆主动与玉环电大、理工大学、党校等多所学校联系,着眼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编制有关的过刊目录和索引,如《专业文献题录》、《科研课题参考文献索引》、《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索引》等,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
玉环县图书馆开发二、三次文献为读者服务。如《新华文摘》、《人民文摘》、《人大资料》等都是我国权威性的文摘索引刊物。我馆深深地认识到这些文摘在过刊中积累数量大,信息价值高,因而十分重视利用这些工具刊物,快速、准确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玉环县图书馆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以及教师科研和学生撰写论文的需要,编制专题索引,服务效果良好。
5 完善过刊的检索系统
检索工具是读者与期刊之间联系的纽带,检索工具越完善,期刊的利用率就越大。因此我馆十分注重期刊检索工具的入藏和开发,在《全国报刊索引》、《人大复印资料索引》、《内部资料索引》及专业类期刊索引基础上,编制馆藏过刊专题目录、索引并定期在图书馆网页上,从多个角度来展示馆藏,便于读者利用。
6 健全过刊计算机管理系统
论文摘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谨从当前宿州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入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的分析,结合宿州发展实际,提出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个人思考。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宿州这座发展中城市来说,这种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积极探索、努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宿州市奋力崛起的重要任务。
1新时期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城乡机构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下放到乡镇,造成农技服务资源分散,利用率降低。200。年后,宿州市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减少了40%,有的因乡镇财政困难,部分农技人员被迫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同时,上级部门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科技服务经费,甚至连农技人员基本工资都无法及时足额兑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大大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3)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习惯守候等待、被动咨询,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效率低下,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4)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宿州市1097名在职基层农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人,仅占6%。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2市场经济催生一批新型的科技服务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改变了过去农村科技服务由农技部门独立支撑的单一模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归纳起来,这些新型的科技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科研机构带动型。通过扶持壮大科研机构,使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宿州市农业科研机构目前己发展到25家,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安徽省无籽西瓜研究所,自1997年创办以来,聘请农业专家为顾问,以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瓜农“三赢”的利用机制为纽带,对瓜农实行包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销售的全过程服务,形成了科一农一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农技服务模式,推广范围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无籽西瓜总面积的1/3。
(2)科技示范园辐射型。通过建设示范园、示范基地,形成辐射效应,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新品种七百多个,新技术近百项,部分农作物、果树、瓜菜、花卉新品种向全市及省内外推广,该园区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宿州市己建各类农业示范园区40多个,辐射面积达30。万亩以上。
(3)龙头企业带动型。近年来,宿州市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们通过“建基地、带农户”,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技术服务,利益关联度高,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25家,带动农户20多万户。
(4)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型。供销、农技等部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区域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宿州市共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近1360个,入会会员15万人,带动农户50万户。墉桥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区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现有24个一级社,167个分社,辐射29个乡镇210个行政村的6万多棉农。
(5)专业协会牵动型。围绕一个产业,发挥纽带的作用,一头带动农民,一头连接市场,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一批民间专业协会。杨山县现有各类水果协会200个,有的还以果树技术服务为依托建立了水果批发市场,办起了包装品加工厂,大大提高了水果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6)个体大户带动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扶持个体种养大户,与农民结成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经营,示范带动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洒县屏山万头养猪场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方式,与150。多个养猪户签订养殖技术、生产销售合作协议书,大力发展二元猪、三元猪,年产值达1亿元。
以上各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顺应了当前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我们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创新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的要求也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因此,要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农业技术及其推广工作的不断创新。
第二,市场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基础。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本质是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农业技术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自行扩散。
第三,动力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关键。这其中包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外在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内在动力,以及服务主体参与服务获得报酬的激励动力。
第四,协调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保证。农业科技服务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开放系统,其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联系的高度“关联性”。政府在协调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协调机制保证了系统内物质、技术与价值的流动与转化关系顺畅,在技术供求的动态平衡中,寻求并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达到了整体功能的最佳化。
3适应新形势,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竞争加快的新形势,宿州市必须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不断完善的市场农业相适应,与现行的农业结构相一致,着力构建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机制市场化、服务功能全程化、服务体系产业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政府是体系构建的“保姆”。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体系构建中的规划、协调和体系完善后的监督、调节工作,引导和扶持公益,支持、鼓励各类科技服务组织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要通过制订有关制度和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服务的宽松环境,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社会组织面向农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的基地;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稳定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扶持科技开发和兴办科技服务实体,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市场化的科技服务组织是体系构建的主体。构建充满活力的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培育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各类科技服务主体。各类涉农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企业、民营科技服务组织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体,最具效益观念,它们通过科技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科技推广与服务效果显著。必须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它们在服务“三农”中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团体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联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下接千家万户,能迅速高效地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必须积极扶持,引导它们规范运作、良性发展,使之在农村科技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摘要]宁夏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支农贷款,加快了宁夏农业产业化的调整,促进了宁夏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宁夏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资金的来源方面、支农贷款的发放对象和支农贷款利率的控制以及信用社的机制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果的目的。
宁夏农村信用社作为宁夏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自从2004年8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金融服务系统,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促进农民增收,大力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2006年年末,农信社在全区金融机构中的农业贷款增量占比达95.8%,存量占比达到95.4%,有力支持了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宁夏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果。
一、宁夏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自身经营能力较差,影响到了支农效果
(1)业务单一,组织资金困难
农村信用社由于结算渠道狭窄、结算手段落后、金融工具品种单一、老化,汇路不畅等硬件制约,加之建社50多年来身份多变,牌子不硬,始终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占比高,且清收艰难
由于信用社历史上贷款粗放经营,“三查不严”、行政干预等原因,造成信用社资产质量低下,资金沉淀多。
(3)金融产品获利能力不强,客户小而分散,经营成本大
信用社主要经营的是传统农业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期限较长,而传统农业受自然因素制约程度高,不确定因素多,使很多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其客户绝大多数是经济承受能力极为有限的个体农户,居住分散,贷款易放难收,成本居高难下,导致效益低下甚至亏损。
2.支农再贷款使用的效果有限
(1)利率居高不下,加重了农民负担
支农再贷款是1999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信贷服务,壮大支农资金实力,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项新的货币政策。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专项款的法定利率是0.5575%。据统计,宁夏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的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有些上浮50%,有的甚至上浮100%。高额的贷款利息,就信用社而言,是增强了盈利能力,但却加重了农民负担,无法充分体现国家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和减负政策,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效果,丧失了支农再贷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
(2)限制支农再贷款的用途与对象,与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的要求不相符
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对象是个体农户。它重点支持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资金需求、以及农民从事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业、储运业和住房与子女助学贷款等需求,而在新型农业产业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的农业企业法人、农业合作组织却不属于支农再贷款的支持范围。当农民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由自然人向法人升级后将不再是支农再贷款的扶持对象,得不到支农再贷款的支持,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利。
(3)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适应
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适应农业生产季节性需要,贷款发放过多地采用年内发放、集中于年末收回,而许多种养业或是秋后销售而要求提前还贷,或是腊月销售而要求延期还贷。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及反季节种植、养殖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资金由季节性需求转向常年性需求,“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信贷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要。
(4)支农再贷款偏离支农方向
虽然支农贷款面向三农,但长期来农民贷款难的矛盾仍相当突出。
①个别信用社以信贷支农为借口,要求央行发放再贷款支持,事实上并没有用于农户贷款,而是用于补充存款下降引起的支付缺口或置换出其他高成本资金。
②农村信用社用商业贷款挤占支农贷款。农村信用社为了回避风险,追求流动性,使支农资金未能投放到农业实体,而是投向了企业以及其他的实体。
③国家公职人员和内部员工贷款屡禁不止,他们凭职业特权和人情关系挤占支农贷款。支农贷款偏离三农主旨垒大户,在服务对象上存在贷款歧视。
二、浅谈提高宁夏农村信用社支农效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自身的业务经营能力,保证支农资金的充裕
(1)农村信用社树立人力资源意识,实施人才战略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从三个方面入手吸引人才、重视人才、用好人才。
①大力招聘人才,应抓住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矛盾,有计划地把那些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以最合理有价格吸引到农村信用社来,满足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
②下大气力留住人才,应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为人才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以人本管理的理念,充分重视人才的发展需求。
③要对员工进行恰如其分的培训教育,结合岗位需要,实施分层次、阶段性培训计划,使多数员工成为岗位能手,这将是一项回报迅速的短期投资。
(2)增加其他中间业务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①大力开发无风险及低风险的中间业务,重点是搞好代收、代付、代汇、代管、代存、代受、代卖等业务,通过培植稳定的个人客户群体,推动中间业务向纵深发展。
②是大力发展性和结算性中间业务,诸如担保性、服务性、融资性和衍生性中间业务,不断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③借助农村信用社大额支付系统的开通,积极与开发银行、农发行及人险和财险公司签订全面业务契机,系统地开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荐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
四是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要设置理财业务的“值班经理”和咨询专柜,为客户介绍业务品种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收益性,力争能够在一个网点提供存、贷、汇、兑、结算、咨询、分析等“一条龙”的整体服务,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3)国家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帮助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
面对农民把大量资金存入其他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这一现象,国家应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
(4)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信用社看成是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用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①要废除少数部门出台的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各单位将农业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将存款帐户设在农村信用社,并向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荐投资回报稳定、风险较小的涉农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农村信用社拓宽资金组织和信贷服务领域。
②要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风险,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村信用社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增强农村信用社自我发展能力,使农村信用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彰显生机和活力。
③是要继续降低农村信用社税收,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增加信用社自身积累。国家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予以补偿,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支付的保值贴息,无论当年是否亏损,都应由国家财政予以拨付,冲抵历年亏损,加速化解历史包袱。
2.发放支农贷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定合理的支农贷款利率,减轻农民负担
宁夏农村信用社应在兼顾农村信用社盈利的基础上应突出的降低农民利息负担。
首先,要本着让利于农民的原则,实行明确的有差别的浮动利率政策。在支农再贷款利率政策上应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户都能享受到支农再贷款的好处。制定具体的有差别的浮动幅度依据可以是农户贷款的额度大小和贷款具体用途。
其次,还要本着让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原则,采用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现行的支农再贷款利率,推行低微利率支农再贷款,给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比较大的盈利空间,扶持农村信用社逐步消化历史包袱,扭亏增盈,走出困境。
(2)扩大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对象与范围
农村信用社应适当扩大支农再贷款使用对象和范围。及时修订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引导农村信用社从支持经济发展出发,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项目,都应纳入支农再贷款支持的范围,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这样以来,那些在新型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的农业企业法人及农业合作组织便可以得到支农再贷款的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调整。
(3)制定相对灵活的支农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
宁夏农村信用社应灵活的制定支农贷款期限规定,促使支农再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在支农再贷款期限规定上应延长期限上限,使支农再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协调。
(4)合理使用和管理支农的专项资金
①从信用社的内部管理制度方面说,要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贷款、投资管理责任规范操作流程和岗位监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②从在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和监督方面来说,信用社对所发放的再贷款对象、条件、用途等进行严格的审查,要各县人行、农村信用联社、建立了资金总台帐、台帐、并以农户为单位建立了有详细内容的明细台帐,从一开始就把支农再贷款引向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安全运营的轨道。
3.央行要加大支持和监管力度,保证支农效果良好
(1)央行要合理的确定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保证支农信贷资金供应到位
央行要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支农再贷款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展实际,适应农产品生产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一年以上为宜,并允许跨年度使用。且当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应允许延期归还,或只还本不付息,从实质上体现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
(2)支持信用社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完善结算渠道、方便信用社灵活调剂资金、增加融资通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要调整金融布局,彻底把农村阵地真正还给农村信用社
要进一步收缩商业银行的农村基层机构,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已逐步转向大中城市和大中企业,对农村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弱,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农村资金用于农业要求。
(4)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力度,做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工作
①要摸清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等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为金融监管工作打下基础。
②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合法的经营防范新的金融风险,帮助农村信用社健全内控制度,提高其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对已经形成的高风险贷款进行跟踪监控,并逐步化解,并严格审查农村信用社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对于不合格的不予批准,彻底的帮助农村信用社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总之,宁夏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不但要通过自身的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中间业务、合理的管理和使用支农贷款,政府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央行要加大支持和监管的力度,帮助农村信用社做好支农工作。只有这样,农村信用社才能真正的服务于“三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支农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256~278
[2]张旭路:农村金融现状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农业经济,2005(5)50~51
[3]苏士儒:宁夏金融支农中的主要举措、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J].西安金融,2005(2)15~18
[4]冉璐:农村信用社支农目标与产权改革目标的冲突与调合[J].农业经济,2006(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