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

第1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 普通高中 教师自能发展 反思 创新

一、引言

长期以来,教师的发展始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而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则是其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多承载的是教师个人自愿自觉的行动,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是促进其自我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多年来教师的发展始终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以全球化、信息化为背景的时代,知识在不断更新,信息大量集合,现代化教学设备大批量地添置,新课程正趋于开放和综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核心人物,如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改革和发展,不具备创新和改革意识,将导致人才培养策略付诸东流[1]。

二、教师自能发展的内涵

自能发展就是指对象在客观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依据本体属性在实践中建构自我和提升自我,其核心是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的自我发展可以有三个方面的理解,第一,作为教师(而不是医生等其他职业主体)的自我发展,主要看其与别的职业人员的区别、联系。第二,作为教师特质的自我的发展,包含价值观、专业能力、职业精神、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它反映出特殊性构成的教师“自我”的教师职业和专业的核心要素。教师自我发展可以表述为教师的“自我”发展。第三,作为发展的发动力量和内在角度意义上的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指发展源自内部,区别于外部力量的强逼式的发展,是自己要求和主动进行的。教师的自我发展可以表述为教师主动发展、教师自觉发展[2]。

三、高中教师自能发展的策略

高中教师自我发展的模式是多元化的,如“专家引领下的校本教研”模式、“教学设计和校本实践”模式、“校本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反思“模式、总结、校本实践过程中的合作研讨、交流”模式……通过各种培训模式,高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发展的理念,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培养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技能。在此,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际,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教师自我发展策略。

(一)改革教育理念,指导自能发展。改重视知识的结论为重视结论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直接体验,自我发现知识;改重视严格划一的标准化学习为重视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新意识;改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为重视实践能力、自能发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合作、交往,培养自主、自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更新管理理念,强化协作意识。教师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教师团队的基础之上的,以共同研究实践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整体成长的合作活动方式。协作意识是任何一个团体都必须具有的,它能够将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注重为教师服务中强化协作意识。管理者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支持者和协作者,应和共同体成员一起深入教学领域去研究,成为教师的伙伴和协作者,协助教师实现自己的追求[1]。

(三)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式教学反思。自我探索型是高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具体体现,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法:(1)借助学习日记进行反思。Jarvis(1992)认为学习日记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好办法。他指出,学习日记给教师提供了回顾自己教学实践的机会和空间。(2)建立教学档案。Bastidas(1996)提出教师通过建立教学档案来探索自己的发展。这一思路和Jarvis的学习日记基本相同,只是它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Bastidas认为教学档案是精选的、能代表教师在长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理念、自我发展和所取得成就的文档材料。(3)制作教学录像。无论是学习日记还是教学档案,都给高中教师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但学习日记特别是教学档案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可能出现信息遗漏和理解偏差,因此,Laycock & Bunnag(1991)提出的通过教学录像配合教学日记进行自我反思能对以上问题进行弥补,教学录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能真实地再现课堂教学活动,能给高中教师反复观看和总结的机会[4]。

四、结语

反思与创新是实现高中教师自能发展的保证。未来的社会发展已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并日益呈现信息化、知识专业化、文化多元化及终身学习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不断对各种教学思想、观念、资料、行为进行批判,形成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同时,学校管理者应改变管理理念,鼓励教师进行团队协作式的研究,实现教师整体的自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军.构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校本研究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陈峰.以师为本的教师自我发展的理念与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3):89-92.

[3]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课题组.普通高中自能发展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07):22-26.

[4]袁鹰.小学教师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2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一、我们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优化自主学习的水平,我们需要建立起自主学习意识,并从物理教学内容、物理教学环境、物理教学目标、个性化发展多个层面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出发点,正确的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的前提因素.此外,我们要应该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能够优化学习效果,而这种能力就是需要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得.

二、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我们想要实现自主,就需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为此,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之中都应该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教师成为平等的朋友,学会换位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在传统观念之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自己的学习是非常被动的.我们正处于人生变化的重要阶段,心智不够成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而物理知识与其他的知识相比而言,本身较为枯燥,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学习手段,不仅自己不感兴趣,甚至会出现一种逆反心理.要想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我们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教师的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就需要转变传统学习模式,以自己为主体,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多涉猎相关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在与教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让教师了解我们的爱好,根据我们的爱好来调整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也能够改进中学物理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自我规划

学生的自我规划就是根据专业化发展需求,对个体提出新的要求,对自我发展进行整体考虑,考虑两种因素对自己未来阶段发展计划的一种总结,我们的自我规划对于自我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规划是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自我规划的内涵较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也可以通过课外的学习来为自己镀金.在自己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现阶段的环境已经难以满足我们的发展需求,此时就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以便明确发展时机,对自己未来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

四、进行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弊端,分析这些弊端出现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可以说,反思性学习对于改进学习模式有着无可取代的效用.关于反思,Asterman认为包括四个内涵,第一就是确定好自己的关注点,也就是自身学习的问题和不足;第二个阶段就是观察与分析阶段;第三是概括阶段;第四是验证阶段.反思是自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进行科学的反思,才能够实现自我发展.

五、加强自我学习

第3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iscuss, and experienc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a new attempt. Based the connotation of experience mode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mode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how to use in practic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xperiential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高校都在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收效甚微。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一个新的尝试,它为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本文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为样本,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力图构建合理的大学生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1 体验式教育的内涵

体验式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创设虚拟的或实际的教学情境及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及教师的引导,学生得以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内化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育,相比于传统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进行侧面引导,教育目的和内容隐藏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实现。它虽然主张要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强调个体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意义,但更关注学生对实践经验的分享、反思和总结,希望学习者通过体验式实践、交流和反思中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育模式可被视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

2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构建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适当采用体验式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探索中验证基础理论、运用基础理论,从而达到增强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它是对体验式教育的再细化和再深化,是体验式教育模式在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再发展和深运用。它能够焕发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使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制订发展计划,并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

为此,笔者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为样本,构建“大学生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般模式:设计导案、创设活动――体验分享、获得认识――评价反思、强化体验――践行体验、升华认识,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创设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或活动,这是保障体验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然后,所有参与者要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参与到创设的情境和问题中,通过切身体验教育理论取得存在感和获得感,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开阔视野,使自身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澄清以前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当学生体验和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使学生个体将学习中的体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完成知识的重建和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检验和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在该模式中,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成为“创设者”和“引导者”,将主体地位和“参与者”的角色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中的知识实践和角色获得,这是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体现。

3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运用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巧妙地将“个人经历”、“情感反应”与“知识重建”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激励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和理念、取得实效性。笔者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探究,依据邵阳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教学方法,现将这几种方法分享如下。

3.1 过往经验描述

这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描述过往经验的同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识。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前,可设计“经历追忆”、“自我回顾”等体验活动来加深同学们的自我认知,并要求学生们写出几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件,进而从事件中归纳、总结出自身所具备的特长、优点、可迁移的工作能力,一些学生在总结交流时会产生共鸣,如“我一个星期内推销了400份杂志”、“我成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班级元旦晚会”等,积极的情感经历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起到强化作用,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同伴影响。这时,为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经历的来源、强度以及持久性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客观,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

3.2 职业角色扮演

在本课程教学中,会定期开设“模拟面试”体验课,体验课中会邀请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扮演面试官,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参加面试。在面试期间,每个学生不仅都参与面试,同时在他人面试的时候,又充当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角色,通过对他人面试做出描述和评价并对自己的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优缺点。教师在体验课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体验后的理念去参加招聘会或者与陌生人交流等,通过实践,加深对求职应聘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与此类似的还有“见习”、“实习” 、“生涯人物访谈”等一系列的实践训练。

3.3 职业规划游戏

职业规划游戏主要是运用随堂小体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为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以设计一个“生涯幻游”的体验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时间隧道跨到未来的某一天(一般是5年或者10年),去体验未来的生活,并要求学生描述出未来生活的情景并做出合理解释,这一环节既能使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产生积极情感,又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和时间的紧迫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

3.4 团体活动方案设计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团体方案设计应通过将学生分组,指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相关内容来设计活动方案。比如,霍兰德的“探索乐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岛屿”的游戏,该游戏是以发掘自身职业兴趣为目的,主要参考的是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理论。如,通过在游戏活动中设置六个岛屿:实用岛、研究岛、艺术岛、社会岛、企业岛、事务岛,这六个岛屿分别代表了六大不同种类的职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条件,分别在六个岛屿中进行探究,根据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岛屿而确定自己的职业。为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涯求知欲望、求知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打下基础、增进实效。同时,在该游戏中,通过对选择同一岛屿的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讨论中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并通过最后的归纳总结得出大家一致认同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结论。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对霍兰德代码所代表的兴趣类型加以探究,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涯的体验感受,增强对生涯、角色的认知。

3.5 多媒介情境体验

第4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2007年秋季学期,我校建校之初,二至六年级的所有班级都是“混合型”班级,学生文化底子薄弱,教师施教困难。经研究发现,这些学生长期被教师、家长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自评的意识,没有自律、自理的习惯,更加缺少“三思而后行”的反思习惯与能力。而我们知道,优秀学生多数情况下更习惯于“学习反思”。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薄弱问题,我们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入手,以课题引领的方式,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帮助并督促学生根据学校制订的教学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表现进行审视、回顾、分析,强化正确认知,及时调控不良行为,总结成长规律,实现全面发展。

一、搭建日常反思平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我们课题组从引导学生写一周总结开始,创编了《我的成长足迹》小册子,供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我们指导学生每周回顾总结并填写一周以来的在校情况,包括有哪些进步、哪些方面没有做好等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对父母、教师、同学“敞开心扉”,畅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失败、困惑等,使教师、家长了解自己,并得到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建议。这种无声的交流,有效地整合了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力量,增进了与他们的相互了解,使教育达到遇物而诲、遇事而教的境界,同时还促进了学校温馨和谐、团结友爱氛围的形成。

(一)《我的成长足迹》(实验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我的成长足迹

年 月 日 第 周

1.点击成功——在自我反思中体会成长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每个星期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挖掘自己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使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享受成长的乐趣,进而产生“我能行”的信心。一位学生在“点击成功”中写道:这个星期里,我的成功之处是:组长工作很负责,做得挺好。在班上排练校园舞时,我很认真,跳得还不错。加油!跳出最漂亮的动作!在课堂上我很安静也很认真,改掉了分心的小毛病。在家里,我的美术字学得不错,画画也进步了。我还喜欢经常复习功课,这点做得不错,继续努力、加油吧!

2.刷新自我——在自我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进步或成功固然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如果一味求好,而不进行冷静思考、全面审视,容易让学生忘乎所以、失去方向。因此,在引导学生寻找“闪光点”的同时,我们还注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刷新”缺点,使之成为过去,以达到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一位学生在“刷新自我”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习作和做作业时出现了较多错别字,我一定要赶快“消灭”错别字。我以后应该这样做:①写字时想想字义字音。②写完检查一遍,改正错别字。③请同学帮我检查,我改正后还请她再为我出题测试。这样我的错别字应该能减少许多。

3.日积月累——在自我反思中学会学习,充实自我。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没有积累,就没有收获。让学生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体验学习中的快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位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丰富的学习海洋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在方向与位置中我知道了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使用数对时要先从左到右看横排的数,再从下到上看竖排的数。我还学习了确定方向位置,如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方方家的位置是西偏南60°,距离中心广场100米。我还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知道了比较负数的大小和读写负数的方法。通过这周的学习,我觉得只要用心,学习数学并不难,其实,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奥秘,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4.敞开心扉——在群体交流中寻找新的自我。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把“单纯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生活在群体中,也就必然有着群体间的交流与共处,或者说需要群体的力量促进自我提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家长、老师与同学对自己一周表现的意见,并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沟通,引发学生反思群体对自己的评价,学会依靠群体的力量发现新的自我,追求更大的发展。一位学生在与家长对话时是这样说的:爸爸妈妈,上周的我已经改变了许多,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不等人,随着时间的增长,我慢慢长大,我的知识也随之增加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培养与关爱。家长的回复是:年龄在增长,知识在增多。你开始思考一个人的成长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完成《我的成长足迹》的填写工作,于是我们对《我的成长足迹》做了修订,仅供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使用。

(二)《我的成长足迹》(修订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第一板块:“日积月累”做学问

引导学生回顾一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与特长学习等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总结概括,并把一周所汲取的知识点与学习感悟付诸笔端。

第二板块:“敞开心扉”做真人

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同时对自己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最终完善自我。其中,与家长的对话主要是在前一周末与父母定好本周的目标或心愿,让父母监督自己的完成情况,与父母交流自己达成目标或心愿的感悟。与老师的对话主要是跟老师交流自己一周来的学习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困惑与心里话,也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同学的对话则要求学生每周一确定自己本周学习与交流的对象,双方互相观察、互相督促、互相提醒,然后于周五写出对方在一周内的表现,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注意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寻找同学的优点,修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感悟主要是在周末认真总结自己在前一周末定下的本周小目标或需要改进的方向的达成情况,以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努力,督促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写一写本周的一些感悟。

在修订版的《我的成长足迹》中,我们还增加了“期中回顾反思”与“期末回顾反思”,引导学生不但养成一周总结、反思的习惯,还养成阶段总结、反思的习惯,推动反思型学生的形成。

期中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期末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三)拓展与延伸

在学生撰写《我的成长足迹》的过程中,我校还开展了《我的成长故事》与《爸爸妈妈(老师),我长大了》作文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走过的历程,写下点滴感悟,并把好的学生作品刊登于校刊《明德学苑》上。同时组织《我的成长小书》及《知识乐园》手抄报评比展演活动。此外,还引导学生制作闪光集或评点本,写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错题反思集、班级日记,整理成长档案等。课题组定期研究个别比较复杂的案例,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撰写《我的成长足迹》都能得到反思、触动,努力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树立“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能让自己掉队”的自我发展信念。

撰写《我的成长足迹》,不仅仅在于积累知识、沟通心灵,更在于引导方法、传递力量、传承精神,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日积月累做学问,敞开心扉做真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战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反思行为常态化,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兼顾师生心理因素对构建反思型课堂的影响,力求建构简约有效的课堂。通过多次研讨、反复试教、修改整合,我校构建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发、生成了相关的备课本、听课本,在全校推广使用。

(一)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备课方案(见图示)及教学各环节简述

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具体包括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四大教学环节。

1.温故导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指导学生结合每课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反思与交流,收集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识关联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还要用到的其他知识等。如语文课联系已学的字词、与课文密切关联的资料,数学课融合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品德课联系生活经验等,这种知识间的纵向对比以及学生间的横向交流,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对比与联系中形成反思意识。如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我们这样温故导新:①我们三年级时已经对分数有初步认识,请你谈谈对分数的认识。②请你说出几个分数,并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③出示1个、2个、8个圆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分一分它们的,并说一说分别把谁看做整体“1”(单位“1”)。④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探索交流。一节课中,最紧要之处就体现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一环节中,而这短短的20分钟,正是我们用来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探索过程是学生个体对知识、方法与自我认识不断调整、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冲动型学生会慢慢沉淀、蜕变,最终向反思型学生靠拢;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则更容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更善于与人合作交流。还是以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为例,我们这样组织探索交流:①出示探究问题:有两盒圆珠笔,你能分别拿出它们的吗?你准备怎么拿?②探索与交流:先由2名学生到讲台拿圆珠笔,引导其余学生注意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再让学生提出疑惑问题。③小组探索:两人都是拿一盒圆珠笔的,为什么两人拿的支数却不一样?④各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论。⑤展示两盒圆珠笔支数,让学生顿悟:“原来两盒圆珠笔的支数不一样,一盒有4支、一盒却有6支。”从而验证了学生在小组探索中的猜想。⑥结论: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3.反思运用。新授课结束之后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小结,让学生反复比较、提炼,对新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小结之后再运用,让学生逐渐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我们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运用:①想一想:通过本课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对本课知识做一个简单整理。②练一练。包括基本练习、提高练习和综合练习三个内容(具体内容略)。

4.感悟拓展。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本课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让学生在反思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他们乐做反思型学生。通常我们会通过“填写反思卡”或是引导学生做课外实践的方式,展开这一教学环节。这也是培养反思型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这个过程中,学生善想会思,善归纳懂梳理,善比较会融合。如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课,我们让学生填写了这样一张反思卡,并附拓展练习如下:

拓展练习

铁道部门规定:身高不超过140厘米的儿童,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优惠。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如果他们一起去坐火车,是不是就都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为什么?

(二)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在推进“培养反思型学生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研讨形成了学校特色课堂约定,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作出具体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附课堂约定如下(见下表):

三、创新以反思为特色的活动与评价新模式

(一)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以“反思”为题眼,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如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开展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开展班徽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团队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组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身成功之处,也勇于刷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通过训练学生冥想,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学生整理贴身物品,教会学生生活有条理;还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用放弃对付贪玩的念头,以交流治疗封闭……

“自警卡”范例

小明脾气急躁,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学起冲突,引来同学的频频“告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认清了自己的毛病,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班主任就此问题引导该生制作“自警卡”如下:

(二)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刷新养成教育新篇章

1.我们从课改理念出发,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结合我校实际,在班级评价上“变一为三”——变“先进班级评比”为“自觉学习先进集体”“行为规范先进集体”“劳动服务先进集体”,把习惯养成教育分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三大板块来开展;在个人评比上则变单一为多样,除了传统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之外,又增加了“自觉学习积极分子”“行为规范积极分子”“劳动服务积极分子”“体育锻炼积极分子”“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等评比。这种尊重差异、体现个性的评价机制,既激发了学生树立起“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让自己掉队”这样富有竞争性的争先创优的信念,更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劳动习惯。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对各年级学生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一年级侧重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二年级继续做好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上升至人的生活品德,建立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良好的个性;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纪律分化时期,这个阶段我们强化德育,引入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公共道德方面教育,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养成每天读书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的习惯,并能与家长、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评论新闻时事;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体形有了微小的变化,独立的见解、逆反的心理逐步形成。这个阶段就是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为人处世道理、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以及对生理知识的认识了解。在学习上加强自学能力的训练,逐步与中学学习接轨,形成“自学能力——阅读理解——总结概括能力——认识过程方法”的学习训练链。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能整理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并根据知识结构,自觉掌握学习方法。

3.为使养成教育行之有效,我们提出一个阶段系统抓一系列“小事”的口号,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通过每周确定一个行为训练重点,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建立家校教育联盟

在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过程中,我校以家校合作为主要途径,社会力量为辅助渠道,竭力打造教育共同体。首先是通过定期开展“给家长一封信”,家校研讨沙龙,家校教育问卷调查,“我与家长同为校园献出一份力”活动等,带领家长及社会有心人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深入教育,唤醒家长与社会的教育意识与教育爱心,唤醒家长、社会的教育反思意识。同时,为形成育合力,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首先是面向教师,提出了教育教学工作要在“育人”上下工夫,教师要在思想、身体、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关爱学生,懂得激励每一名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名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活动,期待每一名学生的成功;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懂得自觉组建良好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培养良好品格,做“三好”学生(自觉学习好、行为规范好、劳动服务好)的要求;面向家长,提出了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对话”,善于配合学校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规划。这样做,端正了教师、家长与社会对学生成长引导的态度,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了温和适宜的大环境。

(四)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开展学生反思意识、反思态度、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的调研,深入实际进行观察、面谈,与家长交流,以及从侧面了解,跟踪调查,个案分析或整体研究等,提炼了反思型学生的基本素养,拓展了反思型学生的外延,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1.反思型学生基本素养:主动汲取知识的意识与态度、较强的学结概括能力与习惯、多向比较的意识与习惯、沟通对话的意识与习惯、自省自悟的意识与习惯。

2.反思型学生的成长条件:渴望超越的动机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动力,勇于进取的态度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前提,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基石,自我监控能力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保证。

3.反思型学生的学习特征:自主性、批判性、探究性、发展性。

4.反思型学生的成长要求:加强思想引导,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合作交流,建立互动反思关系;丰富反思内容,提高反思能力;勤作教学反思,实现双边共赢。

反思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一个学习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学习内容的反思;可以是单个学科的纵向对比反思,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对比反思;可以是对成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反思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填写课堂反思卡、谈学习感悟、撰写一周成长足迹、整理成长档案、做成长小书、做知识小报、撰写我的成长故事等。

5.反思型学生的培养途径:(1)创一个氛围,激发学生反思意识。留一点余地,给学生反思空间。建立成长档案袋、做反思调查问卷、填写课堂反思卡、撰写“我的成长足迹”、建立反思作品展示台等。(2)教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如错误反思法、检验反思法、对话反思法、质疑反思法、比较反思法、总结反思法。

6.反思型学生的培养策略: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培养合力;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反思氛围;引导多向比较,学会反思方法。

7.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模式:构建反思型课堂,播撒反思种子;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反思型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课题组成员名单:陆惠兰 李一心

陈国冰 吴堂林 蔡庆凤 黄世林

曾昭然 叶 琳 黄雨霞 黄 欢

陈慧薇 王 敏 陈洁怡 陈 莉

第5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一、自主发展策略

教师自主发展策略就是通过学校为教师搭设自主发展平台,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使其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主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主发展计划实施和自主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专业发展和自主更新。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强化教师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策略要做好个人发展规划,否则,可能导致教师的盲目行动。首先,让教师了解发展规划的类型:(1)教师生涯设计,明确发展路径和方向:如教师的类型、层次;(2)三年发展规划:分析教师所处阶段及任务,明确各方面目标、措施;(3)年度计划、学期计划、专项计划。其次,让教师了解发展规划的内容与文本设计:(1)自我与环境评估分析:自身优势、自身的不足和亟待提高的方面环境分析;(2)个人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确定发展类型和层次;(3)重点突破的几个方面: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包括素质提升、教学成绩、科研成果;(4)行动策略及保障:制定教师行动措施与步骤。最后,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年龄特征、身体状况、专业特点和发展愿景,具体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关键环节,使每位教师学会自我规划,自我设计,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强化教师自主发展。

2.组织教师读书活动,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书刊内容,可以是一些励志书籍,了解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可以是教育专著,传递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为教师投身新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是专业杂志或书籍,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确保课堂教学鲜活灵动;可以是现代科技书刊,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增长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是一些学习方法类书籍,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为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帮助。书刊来源,除源于网络和学校借阅外,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购买,学校为教师每年购买图书提供资助。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为教师购买必要的书籍。读书形式,除自主阅读外,学校还可以开设读书节、读书交流会或读书沙龙,为教师读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组织教师读书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可以有效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3.开展有效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适时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如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等,让教师在专家引领下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如何适应的需要,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经验介绍、学术论坛是同行互助的有效手段。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需求,可以定期举办工作一年教师的展示课、工作三年教师的出师课、工作五年以上教师的研究课,并且常态课与公开课并举,让教师们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提高。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诸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从事教育科研等,让教师们带着课题教学,学期末组织这样主题的经验介绍或学术论坛,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二、反思提高策略

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分析和总结。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反思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便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反思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所需的丰富材料养分。

反思,可以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思,可以使教师既能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还能够发现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闪光点和好的做法并总结出来与他人共同分享;反思,可以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提高。“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转型为反思性实践,教师才称得上迈上了专业发展与教学革新之路”。

第6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中确实有一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学生从开始就处于憷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高一新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2.教材的变化。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应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让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了高中,它们有的难度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自评学习策略 中学生 模考

“时间不够”是当今大多数中学生在模考期间的共同心声,要改变这一现状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方面是积极挖掘利用零散时间以扩充增量,另一方面是统筹规划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盘活存量。[1]而要真正实现上述时间管理目标,就离不开学习策略的改变,其中自评学习策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自评学习策略的内涵

自评学习策略中的“自评”是自我评价的简称。从心理学上讲,自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须先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收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百度百科中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表明学生应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既要明确目标、善于规划,也要学会自评、自查。

而自我评价,百度百科中认为,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是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过程;并指出,作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对知识掌握、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自评范围。

本文的自评学习策略特指学生在模考期间依据自身的学习目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灵活应对考试,客观评价成绩,并依据评价的结果重设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活动、完善学习方法等一系列执行与控制过程。

二、自评学习策略在中学生模考中的功用

1.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据调查,大多数学校的模考按月进行,也有少数学校按周进行,学生自己的学习计划往往被打乱,因此,学生们都感到时间非常不够,也认为频繁的模考浪费了他们较多的时间。而自评学习策略正是针对这一弊病提出的。该策略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应对模考,并客观评价模考成绩。如此,学生就不必为了应付一次模考而改变自己的整体学习计划。他们在考试前不必特意备考,考试中对以前刚做过的题目或非常简单的题目可选择不做,不为分数而分数。[2]对考试结果,他们重点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关注一次模考的分数、名次。这样他们就能节省出大量低效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考前的盲目准备、考中重复练习等时间,一切以中考或高考为目标,以期中、期末为重点,以知识掌握为根本。

2.增强主体性、规划学习活动

针对模考期间多数学生疲于应付考试、盲从于老师而无自己学习计划这一现状,自评学习策略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能动性,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提醒、自我教育,并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体为:一方面,自评学习策略强调学生的目标意识,能促使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也能使学生懂得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做到有所侧重、学会取舍,并对模考成绩作积极、客观的评析,将重点放在思考错误的原因及提高的对策上,而不是仅仅关注分数、名次;另一方面,自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善于目标管理,不仅要自己制定短期学习计划,也要围绕中考或高考制定长期学习计划,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未来的发展规划,思考专业选择、职业发展等问题,以进行自我生涯设计。这表明,自评学习策略有利于未来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3.减轻心理压力、充实学生生活

在模考期间,采用自评学习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学会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该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将学习目标定位于知识的掌握,而非一时的模考分数或名次。如此,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米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改变以往只学习、无课外活动的现状。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不仅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生活,有利于增强自身的体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使自己成为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三、自评学习策略运用的原则与条件

1.运用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自评学习策略认为,学生需确立自己的短期目标、阶段目标及远期目标(中考或高考),并以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使目标成为学生模考评价的依据。

(2)学生为主原则。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学生应成为自己学习规划、评价的主体,而不能被老师、模考牵着鼻子走。模考期间,学生要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中做到自我安排、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知识为本原则。以往模考期间,大家关注的是分数、排名,而自评学习策略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知识意义的获得。[3]学生为充分利用时间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可放弃一时的考试分数及排名。

(4)效率优先原则。模考复习期间,不少学生、老师运用的是题海战术,时间浪费、效率低下是其重要的表征。而自评学习策略要改变的就是此弊端,认为应坚持高效的学习方法,如,看题不一定做题等。

(5)跟踪指导原则。自评学习策略虽强调学生在其学习及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但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为确保学生自评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紧密跟踪学生的学习及评价过程。

(6)循序渐进原则。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有一定的条件,因此,在其运用时应遵循由少及多的原则,从少数学生逐步推广至个别班级、全年级及全校,不强求、多引导,循序渐进地推进该策略的实施。

2.运用条件

(1)学生方面。自评学习策略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运用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立、自为、自励、自律、自省能力,对自评学习有较强的意愿及自信心。

(2)教师方面。在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自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自评学习方法,积极与学生沟通,努力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班主任还要积极做好家长及其他课任老师的工作。

(3)学校方面。学校管理层,尤其是校长,对自评学习策略的认知、认可、信任,是自评学习策略在学校层面成功实施的第一要素。为此,学校需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自评策略实施方案。

四、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及实践反思

1.运用模式

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中学生模考期间的自评学习策略运用模式主要包含认知、行动、反思、调整等结构要素,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方面。自评学习策略在实施前,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等必须首先了解并认可该策略,然后认真做好对象选定工作。接着,与选定的实施对象进行深入的沟通,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及策略认知工作,让学生明白自评学习策略的相关要求、操作规则及期望结果,以确保学生了解、认可自评学习策略。此外,还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

(2)行动方面。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具体行动顺序为:由少数学生的个别学科至多数学生的多门学科,由低年级至高年级,再至全校学生,逐步有序推进。其行动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确立、自主复习、灵活应考、合理评价等方面。行动时应始终坚持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积极沟通、有的放矢的原则。重期中、期末大考,轻月考、周考;重知识掌握,轻分数、排名;重远期目标,轻短期目标。而教师则要扮演好指导者、倾听者、协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活动、养成自评习惯、习得自评技能。

(3)反思方面。随着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深入,在经由目标、复习、考试、评价之后,接下来学生要做好的是反思工作,其内容主要为目标反思、得失反思、策略反思、比较反思等。其中目标反思主要包括考试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情况,近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其与远期目标的关联情况等;得失反思主要包括考试失分的原因及对策,分数、排名与知识掌握的整体分析等;策略反思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的时间管理、效率评估及策略组合等;比较反思主要包括与先前学习策略的目标比较、结果比较、心理比较,与其他同学的相关比较等。此环节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促进学生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进步,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调整方面。学生自评学习策略实施中,其自评习惯的养成,自评技能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规划、选择的学习策略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因此,学生应在反思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以下自我调整工作:目标调整、时间调整、资源调整、策略调整等。其中目标调整主要包括近期目标的调整与远期目标调整,分数、排名目标与知识目标的调整等;时间调整主要包括学习时间总量的调整、整体学习时间的结构调整、学娱时间的分配调整、学科时间的分配调整、零散时间的规划调整等;资源调整主要包括学习资料的调整、学习设备的调整、学习场地的调整等;策略调整主要包括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学习重点的调整、学习情感态度的调整等。在调整阶段,教师要做好倾听、沟通工作,协助学生积极调整自我、改变自我。

上述自评学习策略模式中认知、行动、反思、调整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其结构见下图所示。

2.实践反思

自评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经参与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反复实践、积极反馈,认为其运用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实施的前提:大家的认可。自评学习策略的实施首要的是获得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层及家长的认可。其中学生的认可相对容易,尤其是对已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而教师、学校管理层及家长的认可,由于受传统分数、排名评价的影响,则相对较难。

(2)实施的难点:自评的组织。自评学习策略强调以知识的掌握为根本,而非一时的分数、排名。该策略的实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善于规划及客观评价自己。但这些均属隐性的过程,不易监督。

(3)实施的关键:校长的支持。自评学习策略在学校层面的实施关键在于校长的认可、支持。为此,校长应是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倡导者、支持者、实践者,其领导类型上应属于开放型、创新型领导。

(4)实施的条件:评价的调整。自评学习策略要求以中考或高考为目标,以期中、期末为重点,以知识的掌握为根本。因此,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均需重新建构与自评策略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如自评表,这是自评学习策略实施的重要条件。这里的自评表应包括卷面分数、自评分数、知识难点、情感态度、策略方法等评价指标,模考一般只评析、不排名,而期中期末则评析、也排名。

(5)实施的保障:教师的指导。自评学习策略虽要求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个体,但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质所致,他们往往还缺乏自信心,期望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在自评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全程的跟踪指导,所有教师都应是收放自如的学生自评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评策略的顺利实施。

――――――――

参考文献

[1] 赵广宇,程嘉.如何对高中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有效指导.教育科学论坛,2010(4).

[2]张福宾.层次滚动多元学科考试评价尝试.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第8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规划;反思;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89-02

信息技术是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领域之一,它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我们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曾经说: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所谓魔棒,既可以作为促进教育创新的动力,也可以作为夯实传统教育的手段,至于他到底有何作用,还取决于使用他的魔术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在教学中的观念,是随着他在教学中的反思,在接受继续教育中所吸收到的新知识、新理念而变化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能力?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指导的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作为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就是指引教育发展的领航灯。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持久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教师这一角色,体会到教师的乐趣。掌握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在教育的岗位上做得更好。

教师在关注教育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这里的心理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学生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喜欢怎样的授课氛围;其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只有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动向,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而这就需要有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当教师洞察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就像春风,随风潜入夜。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心理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使自己站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同样是我们的必修课。

2 热爱本职工作,制定发展规划

古往今来,从事各项事业,没有爱心是不能成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崇高而伟大的职业,由于有教师的劳动,才把整个社会推向进步。在当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教师更是对学生的现在乃至将来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干这行、爱这行、专这行,在这片天地里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当今的计算机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每时每刻都在更新。作为计算机教师,面临更多的是学习的压力。在纷繁的技术面前,我们不但要有专攻,还要多了解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我酷爱制作ppt,刚开始纯粹是课件,渐渐的是制作电子板报,现在又是数字故事。围绕着这一专攻,需要我学习色彩的搭配、图片的绘制、音乐的剪辑等等。

教学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钻研教材,换位思考,多花心思在教学的设计上,处理好小的细节,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3 行动中思考,实践中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更是信息技术老师能否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很常见,关键是教师是否找到问题并且找寻改进方向,是否能再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

在反思的^程中教师要写随笔,记录下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不足、对学生的预判和实际情况的出入、课件在使用过程的缺陷、作业的实际效果、改进的方向等等,形成总结供日后改进。反思也是对大脑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凌乱的思想进行梳理的过程。在信息时代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技能,开放灵活的头脑,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学会教学前的反思,以使教育教学过程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找出不足,总结改进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化、实际化。

反思是一个教师成长的途径,反思使你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不断提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出“反思型”教师,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拓宽视野,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 加强交流,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只能使自己的思维僵硬、孤陋寡闻。在这样一个网络的时代、多元化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如果没有交流合作,没有团队精神,你就走不远。只有通过群体的力量,相互提携,集体的共勉才能是我们有更大的进步。多向专家请假,与信息教师交流、与其他学科教师互换心得交流,与学生谈心,扩充个人的专业内涵,使自己的事业更加宽广。

此外,参加各种培训是更新和补充知识、技巧、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老师在接收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夯实基础。

5 参与教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

教师要在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中保持热情,让工作带来乐趣,就必须走到研究的道路上。将实践在理论中升华,让理论成为指引实践的明灯。教师要在研究中提高自身,做“研究型”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细小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展开研究,并著述成文。另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自我提升科研能力,增强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使自己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

第9篇:自我规划与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应用

G633.41

英语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职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教师也相应完成身份的转化。但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从师生两个角度,加强反思性教学,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角度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措施分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侧重于自主性学习探究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应提高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要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反思,如教师不能对其严格要求,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缓慢,因此,加强学生的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意识

学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是其产生反思性学习行为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进行学习反思,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对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仍有一定的缺失,普遍停留在口头劝导方面,缺乏实质的指导。

反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从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的反思行为,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意识。首先,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目前,多数中学生学习较为茫然,不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的规划,学习效率较低。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较难产生有效的反思性学习。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积累错题的习惯。学生应拥有自己的错题集,其中记录着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学习困难,在复习错题集的过程中,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

仅具有反思学习意识,对于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是远远不够,教师应在意识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既包括对未知内容的了解,也包括对于以往学习内容的复习。科学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回顾以往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不断发现自我的学习不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动力的驱使下,才能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意向,进而将反思意识变为行动,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教学实践,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学习乐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教学参与度。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进而对英语学习内容产生更多的思考,其中就包含着有效的英语反思思考。

二、教师方面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分析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构建者,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率。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教学主体,需要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探索,以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创新教学理念

素质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树立科学素质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科学看待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差异。通过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反思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总结整理自身学习的错误,以不断加强对于英语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自我认识和反思

自我认识和反思并不是单一针对学生或是教师而言,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完成的教学活动和行为,教与学是一组互相存在的理念,因此,自我反思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过程,以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理念和内容,探索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综合中W英语教学要求和学生意见,科学调整自身教学行为。教师反思措施包括教学研讨会、教学日志等等;其次,教师应定期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认识,帮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进步和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良好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反思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科学的自我反思行为,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丽.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0).

[2]张洁.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3]岳菲菲.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