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生输血前准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问题;防范策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7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94-02保证血液的质量、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节约血液资源是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调取本地区2011年部分医院的输血科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地区部分医院输血科2011年的工作记录资料以及输血病历资料。
1.2方法对每一份资料进行查对核实,然后对资料中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并分析。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
2.1一般论述在临床输血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以下常见的问题:临床医师填写的临床申请单存在内容不完整的问题、护士采血时存在对血标本标签填写不规范的问题、输血科存在采用配血方法不当的问题。
2.2表格分析我们通过表1来对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表1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工作环节问题名称1调查例数1出现问题例数1问题率(%)申请单内容填写不完整1202811645181.11未告知输血风险12971110.34未执行大量输血审批制度1501316采错血标本12971712.36无输血前九项检测结果129711013.37血型鉴定错误120281610.29合格血标本标签内容填写不规范129712518.42配血方法不当1297162120.88合格血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12971311.01输血记录单填写不规范129712518.42输血报告单填写不规范129712317.74血液贮存过期报废114281916.33讨论
从表1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输血各个环节中,医生、护士、输血科人员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问题,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没有认真的履行好自身的岗位职责,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现在对医生、护士、输血科人员的工作问题进行分别讨论
3.1医生工作问题
3.1.1输血申请单内容填写不完整、对已经检查血型或者已经输过血的患者不填写血型。医生准确的填写血型有利于在输血科人员进行血型的复查时多一道核查关,也有助于为急重症患者提前准备好血,在分析资料的时候,发现多数申请单没有填写病情,还有的申请单不填写Hb或RBC,也有的申请单上没有医生的审核签名。
3.1.2未告知患者输血风险,没有要求患者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或者填写的不规范,医生没有做到告知义务。
3.1.3无输血前九项检查报告。输血前九项传染病指标可以反映受血者输血前是否有相关疾病,可以用来作为评判输血有无过错的原始的证据。
3.1.4未严格执行大量输血审批制度。在一次输血2000ml以上的就是大量输血,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批。
3.2护士工作问题
3.2.1采错血标本护士在采血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对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血样进行管理。
3.2.2配血标本标签填写不规范。护士在填写标本标签的时候常常出现标本乱贴标签、字迹不清、床号和姓名不符等问题。
3.3输血科工作问题
3.3.1血型鉴定错误由于血液样本保存不当,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导致血型鉴定错误。
3.3.2配血方法不当输血科人员标本抗凝剂使用不正确或者用量过多、红细胞悬液与血清比例不当是配血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3.3.3输血报告单和输血记录单填写不规范内容填写不完整、字迹不清、没有审核签名等是常见的问题。
3.3.4合格血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部分医院因为护士对血标本的管理工作,导致血标本的保存出现问题,这使得出现输血纠纷时难以找出准确原因,划清责任。
3.3.5血液报废没有制定好用血计划,使得血液贮存量过多导致过期报废。4防范措施
4.1要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要将临床输血工作纳入到全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每月要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工作,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管理工作,要保证病历的及时性、完整性,要认识到进行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性,严格进行输血前九项检查,输血科要不断创新,改进配血方法,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工作,这样可以使血液质量得到保证。
4.2医院要组织医生、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学习《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他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输血的相关工作,要培养他们树立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4.3医生要认识到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的重要性,要告知患者或者其家属输血存在的风险,要严格的做好输血前九项检查工作,要遵守大量输血审批制度,这样才可以保证输血工作的安全性。
4.4护士要认真执行输血的相关工作,要严格的遵守标本采集、运送、取血、输血的操作规范,要做好输血记录的资料归档工作。
4.5输血科人员要正确的进行血型的鉴定工作,要做好配血工作,要做到选择试剂可靠、标本合格、操作规范、记录完整,要做好血液标本的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减少血液过期的浪费,节约血液资源。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基层医院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以预防为主,强的全程监管和质量控制,医院加强对医生、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使他们的责任心加强,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样才可以使得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中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层医院;输血;改善
随着我国科学合理用血的健康发展,用血安全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输血科得以独立出来并承担着整个医院的用血管理工作。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不一样,输血工作中常规处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数量非常大,质量要求高,血型系统抗原抗体复杂多样[1],不允S有任何差错,因此,输血工作中必须强调质量管理。而用血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譬如医院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就包括医疗管理、临床、输血、麻醉、护理、检验等专业人员,用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及改进措施都要由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共同讨论完成。临床输血过程也是复杂多样,包括大过程和小过程,小过程又包含若干子过程,其中大过程包括:管理者执行输血的过程、医师执行输血的过程、输血科技术人员执行输血的过程、护士执行输血的过程[2],由此可见,完全依靠输血科是无法保证各个环节准确无误的,也无法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医院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可提高输血相关知识及制度的知晓率。笔者通过抽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输血申请单300份、档案室抽查输血病历的住院病案目录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00份、电脑书写病历系统抽查输血电子病历300份共900例患者输血治疗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说明用血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并需要医院各部门共同参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输血申请单300份、档案室抽查输血病历的住院病案目录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00份、电脑书写病历系统抽查输血电子病历300份,共900例患者输血相关资料,覆盖各个临床用血科室。
1.2方法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的有关规定,在输血科资料室抽查输血申请单300份,档案室抽查输血病历的住院病案目录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00份,电脑书写病历系统抽查输血电子病历300份,分别制定三种表格并统计各项不合格项份数占该项总不合格份数的百分比。三种抽查方式所抽取的病历可以为不同病历。
2 结果
抽查300份输血申请单,有178份不合格,共12项不合格项,各项不合格项份数占不合格申请单总份数的比例见表1;抽查300份输血病历的住院病案目录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有104份不合格,共16项不合格项,各项不合格项份数占不合格输血病历总份数的比例见表2;抽查300份输血电子病历,有82份不合格,共10项不合格项,各项不合格项份数占不合格电子病历总份数的比例。
3 讨论
通过抽查输血申请单300份、档案室抽查输血病历的住院病案目录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00份、电脑书写病历系统抽查输血电子病历300份,共900例患者输血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临床输血存在很多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分析其不和规范的原因:①临床医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输血适应征,出现滥用血的情况。认为所有患者术前均应将血红蛋白提升到100 g/L以上,而不考虑患者自身的耐受条件;认为白蛋白降低或不能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均应输血浆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少数医生认为即使不贫血也可以通过输红细胞升血压或补充血容量。②部分临床医生过于谨慎,输血量达不到输血治疗的目的。当患者输血量不够时,患者不会获得预期的输血疗效,却要冒输血传播病毒和引起其他输血反应的风险。输血量不够主要体现在输注血小板,血小板的输注剂量取决于输血小板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预期要达到的血小板数以及患者是否有出血或同种免疫等情况;同时,输入的血小板存活期约为5 d,故应2~3 d输1次。部分临床医生输注血小板后未评估CCI值,无法判断疗效,且单采血小板价格较贵,多数患者经济条件有限,故经常达不到输注量的要求。③部分医生对输血相关的法律意识淡薄。轻视输血相关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在医疗纠纷中的影响,如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医师未签名或未签时间;输血前未检测传染性指标或患者拒绝检查而未签字等;少数医生认为输血后患者症状好转就行,输血结束后完全无输血相关记录或在日常病历书写中一句话带过。
科学合理安全的输血是对现代输血发展的基本要求,临床医生要做到只给真正需要输血的患者输血,坚决杜绝人情血、保险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从而减少患者不必要地冒经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3]。一份完整合格的输血病历应包括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不良反应汇报单,并且按照要求准确无误的填写[4],因为一旦出现输血相关的医疗纠纷时,输血病历将作为最直接的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针对此次抽查的输血病历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整改对策:①输血科应加强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规范化输血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②输血管理委员会对输血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并及时反馈沟通,做到检查、反馈、整改再检查的循环模式。③医院应加大对不规范输血的惩处力度,将医生合理用血的评价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总而言之,基层医院输血科离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临床科学合理化用血任重而道远,需要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玉清,康熙雄.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541-546.
[2]田兆嵩,何子毅,刘仁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7-22.
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
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
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
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
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
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
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
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
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
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
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
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
转入的 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
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
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
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
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
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妇必须要求住院分娩。入院后,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
解病史,进行有关检查,针对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卫生宣教工作,
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和顾虑,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危重和痛苦的病人应分别安置,
病情严重时,应保持镇静,注意不影响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不
在病人休息时间内进行检查与治疗。
7、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天早晨进行开窗通风一次,大小便器
随时洗涮,痰孟和垃圾要及时处理,保持清洁卫生。
8、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
应邀医师一般要在当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
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3、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4、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
医务人员参加。
5、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
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要有人参加。
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
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
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
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
进行书面会诊。
7、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
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
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五、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1、凡高危孕产妇或估计在分娩当中可能对新生儿有危害的,在
分娩时均应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一
切准备。
2、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要密切配合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
苏。
3、儿科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和出院时要进行体格检查。对母婴同
室的新生儿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两次,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必要时转儿科治疗。
4、保健科、产科、儿科医生要密切配合,从孕期、分娩期到产
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围产儿。
5、儿科医生要向家长交待新生儿情况,指导并教育母亲有关新
生儿护理知识。
6、保健科与儿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儿随访工作。
五、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急危重症病例讨论会:凡遇急危重症病例,应立即组织讨论,
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
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2、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二次手术病例必须进行术
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
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提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对需二次手术的病例,必须提出手术理由。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3、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一周内召开,
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
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
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七、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1、加强对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及时、有效
地进行抢救,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
2、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应立即报告急救小组组长组织抢救,
同时向院长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凡正在抢救的危重病人,要常规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
分别上报医务科、家属或单位,留一份进病历。并对其病情的发展和
预后作详细交待和说明,做好思想工作。
4、凡经抢救的病人,必须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和效果,
及时总结分析情况,以便补充、修改或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应请
求紧急会诊。
八、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抢救室(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
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
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
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护理部每月督
查一次。分管领导随时进行抽查。
2、所有配置的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一律不准外借
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保持仪器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
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
4、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抢救室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
九、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1、配血和输血工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以
保证病员输血安全。
2、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审批手续。
3、输血前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谈话并签字。
4、输血前常规定血型并使用正确的交叉配血方法。
5、确保输入血与病人血无相斥性,必须有2人同时核对,确认
血液或血液成份及接受输血的病人两者正确无误并签名。
8、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查血液有效期及容器(袋)、查血
液质量、查输血装置;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量、
血品种、血型、交叉配血化验单,也包括献血员姓名、血型、编号、
交叉配血化验单等。
7、不能将药物加入血液或血液成份中一起输注。
8、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原则上是开始速度应慢,5ml/分,
观察10~15分钟无异常后适当加快速度,急性失血性休克或心功能
差者酌情加快或减慢。
9、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实行一人一针一管,
10、输血后,应将输血反应记录卡于24小时内送回血库,瓶内
余血应保留24小时,以备发生输血反应时复查。
十、接受转诊病人情况反馈制度
1、建立母婴安全绿色通道,保证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转诊24小时 畅通。
2、转诊单位按上级要求填写好高危转诊通知单,一式两份(一
份存转出单位,一份交接诊单位)。
3、接诊医生应详细了解病情和用药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必
要时参与抢救,并做好院前急救记录及接诊有关登记。
4、在病人出院后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用电话反馈
给转诊单位的妇产科。如由医生送来的高危孕产妇,当时已作出了诊
断的,应立即将情况反馈给医生,并嘱转诊医生参与处理,以提高其
业务技术水平。
5、每月4号前将上月的高危孕产妇数字上报保健科,每年10月
4号前将全年高危孕产妇的花名册上报保健科。
十一、孕产妇工作流程图制度
十二、业务培训制度
1、由医院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兼管。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日常工
作及计划并具体实施。
2、培训时间:每年对急救小组人员进行至少2次的培训和演练。
3、培训内容:职业道德、各种抢救常规、急救仪器的使用、心
脏骤停人工复苏技术、急性心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合理用
血、急救药品的使用等。
十三、抢救小组工作制度
1、抢救小组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通信畅通,随叫随
到,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
抢救的顺利进行。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及时书写有关记录。记录内容完
整、准确。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
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
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
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6、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7、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
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8、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
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 RhD抗原 微柱凝胶卡式法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防止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输血科自2005年11月开始,应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所有术前备血及临床输血治疗的患者检测Rh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检出的5例不规则抗体由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进行鉴定并准备合适的血液,对检出的16例RhD阴性也及时准备相配合的血液输注,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血样
本院自2005年11月~2007年11月需要输血治疗和术前备血的患者血样8956例,男性2586例,女性1370例,年龄:4天~96岁。
1.2 试剂与方法
ABO试剂细胞本室自己配制,抗筛细胞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院责任公司提供;微柱凝胶卡由北京斑珀斯技贸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每名患者血样输血前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按说明书操作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Rh血型鉴定。
2 结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3956例患者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检出5例不规则抗体,经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进行鉴定,分别为抗-D2例,抗-E2例,抗-C1例。5例含不规则抗体血标本均为女性患者血样,且这5位患者均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所用血液均由潍坊市中心血站配备,输血后无不良反应。
Rh血型鉴定: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3956例患者血样进行Rh血型鉴定,结果RhD抗原阴性16例(0.40%),E抗原1567例(39.6%),c抗原阴性385例(9.7%),D抗原阴性中2例产生抗-D,E抗原阴性中2例产生抗-E,c抗原阴性中产生抗-C1例RhD阴性的输血者均由潍坊市中心血站提供合适的血液,输血后均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新生儿;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护理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过去大多采用脐静脉单管交替抽注法,但因抽注不同步可致血压波动影响各脏器的平稳供血,故近年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越来越多[1]。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日龄1-5 d;其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2例。RH血型不合溶血病8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例。采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其中桡动脉和外周静脉9例,颞浅动脉和外周静脉1例。换血指征以《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为标准[1]。
1. 2 方法
选择一侧桡动脉,采用BD公司24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因桡动脉位置较浅,穿刺时危险性小,置管后容易固定,穿刺部位又不易受污染,因此常作为动脉置管的首选途径。如果桡动脉穿刺失败,可选择颞浅动脉。另选择一侧肢体,开放二路外周静脉,采用BD公司24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置管。换血时两人密切配合,一人从动脉抽血,速度为2. 5-3 ml/min[3],另一人用二台注射泵分别从二路静脉注入准备好的血源,速度与抽血的速度相同。换血总量为150-180 ml/kg[1-2],换血全程为2-3 h。换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 护 理
2. 1 换血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本组患儿均在NICU层流洁净病房内进行换血术,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相对湿度55% -60%[3]。
(2)物品准备 24G静脉留置针、无菌肤贴、胶布、三通装置、50 ml及20 ml注射器、无菌巾、隔离衣、无菌手套、无菌纱布、肝素钠1支、100 ml生理盐水1瓶,并备好抢救车、放废血的废物袋。
(3)血源的准备 RH血型不合溶血者,采用和母亲相同的RH血型、而ABO血型与新生儿同型的全血;ABO血型不合溶血者,采用O型红细胞悬液加新鲜AB型血浆。将血液置温箱中预热30min,使其与体温接近。
(4)病人准备 将患儿放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给予心电、呼吸、血压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护。开放二路外周静脉通路,作为换血时血液注入的通路。协助医生行动脉穿刺放置留置针,用于换血时的放血通路。妥善固定患儿四肢。换血前停喂奶一次,以防呕吐后再吸入。遵医嘱必要时给予鲁米那镇静治疗。
(5)工作人员的准备 医生两名,一人负责抽血,另一人协助抽血及记录。护士两名,一人负责输血、病情观察并记录,另一名为巡回护士,负责准备血源、药品和其它物品以及接送标本。
2. 2 换血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1)协助医生抽血 在动脉留置针尾部接上三通装置,三通管直端接20 ml注射器,用于抽血,侧端接肝素化生理盐水,其浓度为每1 ml生理盐水中含肝素钠1 U[2]。抽血时戴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用20 ml注射器持续抽血,速度为2. 5-3ml/min。注射器一用一换,避免污染以及便于计算抽出血液的总量。抽血过程中定时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堵管,保证抽血顺利。
(2)保持输血畅通 仔细核对血液,准确无误后用50 ml注射器抽取,然后用二台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换血总量及换血时间准确调节输血的速度,一般为2. 5-3 ml/min,保证出入血量的平衡。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保持静脉通路畅通,注意观察静脉穿刺部位,一旦发生外渗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更换部位。
(3)病情观察和记录 正确记录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时间、血压、用药、换血故障等。在换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反应、肌张力等情况。持续心电、经皮氧饱和度、呼吸监护,每15min记录一次生命体征[1],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
(4)注意保暖 换血过程中因身体暴露、大量换血,可使体温降低,因此要注意保暖。换血时常规将患儿置远红外保暖床,连续监测皮肤温度,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5)按时留取血标本 换血开始及终了时在同一动脉各采血标本一次,分别留送血清胆红素、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糖、血清电解质、血培养等化验,了解换血效果以及预防低血糖。
2. 3 换血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 术后将患儿置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持续心电、呼吸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护,术后2 h内每30 min监测血压一次,稳定后每小时监测一次。严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反应、肌张力等情况,定时记录。术后拔除动脉留置针,局部按压10-15 min,防止出血。注意保暖,术后每小时监测体温一次,正常后每4 h监测一次。
(2)监测黄胆及光疗 换血后组织内的胆红素可回入血浆,加上骨髓或脾脏中致敏红细胞的分解,以及换入红细胞的衰老破坏,均可使血清中胆红素再次升高或超过换血前浓度,故应继续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术后24 h内每4-6 h监测胆红素一次,以后每8 h监测一次,并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嗜睡、肌张力低下、拒食、烦躁、抽搐等[4]。
(3)合理喂养 术后常规禁食6-8 h,情况良好者可试喂糖水,如无呕吐等异常情况可进行正常喂养,注意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及大小便情况。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根据病情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4)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换血时的侵入性操作又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术后3 h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家长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讲述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以及溶血对机体所造成的危害,解释换血的必要性及有关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尽量为家长提供探视患儿的机会,消除其焦虑情绪。
3 结果
所有患儿换血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换血前后配合蓝光治疗,应用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纠正酸中毒,补充葡萄糖酸钙等治疗, 10例患儿均一次换血成功,住院7-12 d痊愈出院。
4 体会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因抽血和输血同步连续进行,较少扰乱患儿的血液动力学[2],且开放外周动静脉的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换血效率高。因此,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成功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换血前要做好充分的血源准备、患儿准备及用物准备,适时开放动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术中抽血和注血要密切配合,准确记录每次抽出、输入的血量及时间;换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肤色、体温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换血后要继续加强病情观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及换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8-313.
[2]冯泽康.中华新生儿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794-797.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结论:将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有效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差错发生,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对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9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81-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已经成为外科抢救、治疗患者重要场所,但手术室也是医院高风险、高责任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与劣直接关系着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了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手术患者治疗安全,本文选取手术患者10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查对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手术患者216例,其中:男114例;女102例;年龄在18―82岁,平均年龄为47.9±12.4岁。患者手术类型分为:妇科手术52例;产科手术45例;普外科手术37例;骨科手术32例;泌尿外科手术29例;神经外科手术21例。排除标准:急诊入院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有意识障碍患者。将216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查对方法进行手术信息核查:①术前1天,病房责任护士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腕带等,给予术野区进行皮肤准备,手术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②手术室护士去接患者时,与病房责任护士按手术患者准备单上内容逐项核对患者信息,另外,手术室护士还要检查患者是否按医嘱在术前一天禁食、禁水;是否排空膀胱;皮肤是否完整;皮肤准备是否符合要求;患者是否处于月经期;患者体内是否置入金属物等,当确认患者可进行手术后,双方在手术患者交接单签字,由手术室护士将患者护送至手术室。③麻醉开始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治疗。④手术完成后,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后,患者方可离开手术室。
观察组按护理查对制度进行手术信息核查:①术前核对同对照组。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当确认时,要求患者本人说出自己性别、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信息,当确认其与手腕带及病例相符后,填腕带查对表 [1],由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手术间内。③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参加,通过查对病例、手腕带、询问患者、手术标识等,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及手术方式,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逐项填写签字,完成后方可实施麻醉。④手术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对手术器械、敷料等进行仔细清点与检查,并予以登记,对于数目不符或存有问题的器械包或敷料包要及时更换。⑤手术过程中:在应用抗菌素时,两名护士同时核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有效期等;在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用药前必须对医生医嘱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并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用药,并对药物名称、给药事件、使用剂量等准确记录;若是特殊用药,必须两位医生共同确认后,方可用药;若患者需要输血时,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结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认无输血禁忌证、血液质量合格后,给予输注,血袋需保留,以备检验时使用。⑥关闭体腔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按登记本上器械与物品数量进行清点,无误后,才可关闭体腔,并在手术物品清点单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7)患者离开手术室前: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再次确认手术方式、用药、术中监测、物品清点、引流管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尿量、手术标本、患者去向、皮肤完整性等信息后,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与手术室巡回护士共同将患者送至病房。
1.3 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将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对比表(例/%)
关键词:麻醉医生患者配合工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88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70-01
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麻醉工作是每个麻醉工作者的天职,当患者入院决定做手术起,麻醉医生与患者和手术医生之间密切配合,意见统一,做到患者安全、麻醉满意,才能取得手术的顺利成功。那么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本文就麻醉工作的体会,写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1麻醉医生与患者
术前患者难免存在种种思想顾虑,恐惧、紧张和焦急心情。麻醉医生应该针对患者术前是否存在相关系统疾病,各脏器功能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以及是否会给麻醉和手术带来巨大的困难,担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解释、疏导和安慰等,使患者做出最大努力进行适应,主观上不会引起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情绪,针对存在的顾虑和疑问进行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争取充分合作,决定采取何种麻醉方式时,麻醉医生要事先做术前访视,了解患者此时的身体情形、服药状况、有无高血压等问题,以及告述术前禁食时间等规定。麻醉医生应该调节麻醉环境和手术室的条件,通常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45%~50%的手术室内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室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时,患者可有口唇、呼吸道黏膜干燥、干渴难忍的感觉,室温过低时,患者易患感冒,特别是采用吸入麻醉者,更易并发肺部炎症。因此,必须注意保持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给予物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检查麻醉前用药情况,各种皮试反应结果,是否禁食及有无义齿等。建立和保持静脉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和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以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完毕,麻醉医生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所施手术、麻醉方法、手术中用药及术中和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基本情况、麻醉后注意事项等。术后麻醉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2麻醉医生与医生配合工作
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进行患者病情分析,了解需要手术的问题之外,还要了解全身各心血管系统有无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全身动静脉血管有无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所带来的隐性风险,明确手术部位、,征求患者意见确定麻醉方案,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物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机能的干扰,因此麻醉医生应密切配合手术医生观察术中输液及输血情况,发现患者有畏寒、发热、面色苍白,全身皮疹,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必要时停止输血并按医嘱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或者抢救药品。麻醉医生应与手术大夫密切配合,掌握手术进程,及时停药,防止发生术后苏醒延迟。拔管前,麻醉医生将口鼻、咽腔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吸除干净,把握拔管指征,对于有呼吸困难,或者插管困难的患者,拔管尤其要引起重视,尤其准备好口咽,鼻咽通气管,以及再次插管所需物品,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抢救准备。
在这个患者充满对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治病救人的过程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年代,而患者怎么能够了解医生始终都用百分之百的态度去对待患者,医生怀疑自己有哪些方面做的不足,社会的现状给医生以太多的压力,即使是医学界的权威也受到刀棒的威胁,无不让人还能提起开始对医学热爱的人无比的挑战,因此,医生也就相应的把稍微有点疑问的都检查了,已排查是否存在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的因素,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患者却更加不了解,医生只有拿出白纸黑字的证据,用来维护自己的医疗没有过错,这样还有遭到患者的投诉。有些常见疾病或是肿瘤很容易复发的,患者有时有些不理解,花了巨额医药费却没有治好病,就想到医生手术失败,就出现了现在的杀医或伤医事件,患者能否从医生的角度思考,白衣天使是治病救人的,怎么会去图财害命。
总之,从患者就医开始,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以及患者之间,应该存在相互的信任关系,只有信任医生,医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患者经过手术,能够身体很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实施和术后的麻醉管理都具有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的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许多手术环节的管理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手术室实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为此,中国医院协会于2009年2月推出了手术安全核对表,作为2009年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重点内容。[1]为了贯彻这一目标,我院于2009年6月设计和使用了《手术安全核对表》。在两年多的使用中,有效的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设计
我院使用的《手术安全核对表》有效的把各部门、各类人员、各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具体设计如下:
2 《手术安全核对表》的临床应用
2.1 核对责任人及职责: 核对的责任人为麻醉医生、主管医生、巡回护士,其中麻醉医生是实施的主导者,负责主持每一次核对过程。具体方法是:麻醉医生依据《手术安全核对表》中的内容逐项提问,并与主管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分别回答相应内容,同时巡回护士手持病例,将所回答各项内容与病历进行核对,无麻醉医生的手术则由手术医生主持。[2]
2.2 核对时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按上述职责要求,三方将进行3次核对:
第一次为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生、主管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方式、知情同意等,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和信息一致。若患者清醒时,病人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知情同意书、过敏史等内容由自己叙述。麻醉医生通告麻醉机和监护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氧监测的情况,若有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分析结果,暂停实施麻醉以确保手术中麻醉的安全。
第二次为手术开始前:皮肤切开前,由巡回护士提出“手术暂停”,再次读出患者的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确认无误。手术医生陈述:该手术预计的手术时间、预估的失血量、手术中注意的环节,便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手术估计的时间,麻醉师可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量,根据预估的失血量,准备加压输血器及适用的止血药,并提前与输血科联系,这样可避免术中的忙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麻醉师陈述:患者麻醉状态下生命体征的情况,并作出指示后手术方可进行;手术护士陈述术中物品是否灭菌合格,以及术中仪器设备的连接和调试情况,从而保证手术中的用物及仪器使用的安全。
第三次为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宣布实施的手术名称、各类引流管的放置情况,麻醉师复述术中用药、输血情况,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术中用物,认真做好记录。做好标本的核对,手术医师认真填写《病理送检申请单》,器械护士正确固定手术切下的病理标本,准确无误的填写标本签,并核对《病理送检申请单》与手术患者资料是否一致,做好《标本登记本》的填写和签名,巡回护士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实施核对时,必须由三方共同完成,缺一不可,由巡回护士在该患者所检查的相对应项目下打钩,三方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核对表相对应位置上签字。
3 讨论
3.1 加强了医患关系:核对表的应用加强了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消除了医务人员担心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弄错的顾虑,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信赖和满意度
3.2 增强了三方的责任心及查对意识:核对表的应用,让手术医生、麻醉师均加入到了手术安全核对的过程中,起到了监督手术的作用,增强了三方的查对意识,明确了风险防范须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理念,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
3.3 责任明确,避免了临床科室之间的矛盾:核对表的应用杜绝了以往因出现差错导致的责任不明确,互相责怪等,也减少了科室之间的矛盾。
3.4 细化核对内容,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核对表的设计简洁明了,记录客观详细,明确不同时期核对的内容,以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手术后将核对表放入病例中保管(非住院患者的核对表由手术室负责保管一年),作为手术资料,可以面对患者公开,是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三方签字的原始资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作为重要依据。
3.5 便于管理部门对质量的检查:核对表的应用加强了手术过程的环节质量管理,便于手术室护士检查核对,也便于管理部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检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总之,《手术安全核查表》通过麻醉开始前、实施手术前以及患者离开手术间前三个关键环节处的反复提示核对,使得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手术护士能够有效沟通,共同监管手术中的各个细节,从而确保“正确的病人、正确的部位和正确的术式”,杜绝了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隐患,构筑起一条牢固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结婚4年后,终于怀孕了
2010年4月8日,笔者采访李明华、王蓉夫妻时,喜悦和骄傲洋溢在夫妻俩的脸上。他们一人抱一个孩子,这对孩子漂亮健壮,冲着大家“咯咯”直乐。谁能想到这么健康的一对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就曾遭受重病来袭;而他们的降生,还为无数患有“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妈妈,带来了无限希望。
32岁才成家的李明华结婚半年了,妻子王蓉还没有怀孕迹象。在双方父母的多次催促下,李明华带着妻子去医院检查:左侧输卵管严重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粘连,怀孕很困难。医生面无表情地责怪他们:“为什么之前不做好避孕措施?堕胎次数太多,手术之后又没有刮干净。”李明华的脸色煞白,但很快就跟医生说:“对不起,是我不好。”回家路上,李明华一个劲儿地安慰王蓉,回到家后跟母亲说,是他的问题导致妻子不能怀孕。
王蓉问李明华,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问题全揽在他的身上?他说:“因为我是你的丈夫。过去那个男人不疼你,现在我要疼你啊!”丈夫的话让她感动又自责,而他越是这样,她越迫切想为他生个孩子。
从那以后,李明华带着妻子去了许多不孕不育医院,两年不到花了20多万元,但王蓉的肚子依然没有反应。每次见到婆婆看别家小孩时流露出的羡慕之色,王蓉就觉得自己是大罪人,她跟丈夫提出离婚,李明华第一次冲她发火:“再提离婚我跟你急!”
2008年12月底,夫妇俩来到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们:王蓉已经32岁了,要想自然怀孕恐怕很难,最好的办法是做试管婴儿手术。但王蓉仍不死心,她跟丈夫商量,如果半年后还不怀孕,那就去做试管婴儿手术。
转眼5个多月过去了,夫妇俩准备过两天去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然后做试管婴儿手术。但王蓉突然意识到,一向准时的例假已经推迟了7天,难道怀孕了?她没跟丈夫说,而是偷偷去买了早孕试纸检查,结果竟是阳性!王蓉不敢相信,第二天又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已怀孕5周。得知妻子怀孕,喜不自禁的李明华找了一家酒店,请双方父母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
王蓉第二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她:“恭喜你,怀的是双胞胎。”王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从医院出来就直奔丈夫的公司,在楼下她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对这个备受宠爱却多年不能圆丈夫生子梦的女人,她认为自己能怀上双胞胎是因为丈夫的宽容和爱。
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抱着大束百合花的妻子,李明华有些诧异。“尊敬的李明华同志,本人正式通知你:2010年3月你将成为两个孩子的爹!”一向矜持的李明华,当着属下的面,紧紧地抱着妻子,哽咽着说:“谢谢孩儿他妈!”
得知消息的母亲和婆婆争相照顾王蓉,丈夫隔几天就会买一些婴儿衣服或玩具。尽管妊娠反应很严重,但王蓉却觉得无比幸福。
福无双至,遭遇罕见双胎输血综合征
2009年9月初,当王蓉去医院做B超检查时,医生在检查单上写道:两个胎儿个头相差较大,羊水量也有很大区别,建议做更详细的检查。稍后的检查显示:两个胎儿腹围相差20mm,体重相差20%,双胎中一个胎儿的发育迟缓,又因羊水过少而少动,呈僵化状态。种种迹象表明:这对双胞胎可能患上了罕见的双胎输血综合征。
李明华夫妇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病,他们争先恐后地问:“严重吗?孩子还可以顺利降生吗?”医生又详细地为他们进行了解释,双胎输血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病,具体表现为两个胎儿的血管不像正常的胎儿一样,而是通过胎盘连通在一起,个头稍小的胎儿将血输给另一个个头稍大的胎儿,导致输血者缺血、发育不良,直至胎儿停育,最终吸附在子宫壁上形成死胎;而受血胎儿由于羊水过多,心肺压力过大,患病初期会影响发育,当另一个胎儿成为死胎后,胎血又会倒流到死胎之中,这个胎儿随时会停止发育,最后形成死胎。
胎儿停育?成为死胎?李明华当即蒙了。医生告诉他,这种病是双胎妊娠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占据了双胎妊娠的20%左右,胎儿死亡率达到了90%以上。以美国为例,每年就有2200对胎儿死于双胎输血综合征。
医生告诉他们,针对这种病,目前只有三种方法,要么马上终止妊娠,要么碰运气继续妊娠等待奇迹发生,最好的办法是马上进行减胎手术⋯⋯没有一种选择是王蓉能够接受的,好不容易怀孕的她哭着说:“两个孩子我都要!”
匆匆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后,第二天,李明华带着妻子,开始四处求医。连续一个多月,他们不但跑遍了广州、深圳的几家大医院,甚至还去了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医院。
香港的一位著名产科教授,在美国时曾做过一例这样的手术,当时孕妇才怀孕9周,两个胎儿的病情也不是很严重。但是,王蓉已怀孕26周,而且还被查出是“帆状胎盘”,小体胎儿的脐带置于胎盘边缘,血管经胎膜以扇形分布进入胎盘,其中有三条血管与大体重胎儿的胎盘血管吻合,根本无法做宫内手术。
有个女人,宁愿用生命换孩子
祸不单行,和妻子回到广州后,李明华才知道有更大的困难等着他,公司遭遇金融危机后举步维艰;而他又突然放下公司不管,带着妻子各处求医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一宗能为公司带来200万利润的合同流产。
而现在,李明华公司的账上只有20多万元,如果一个月内再没有业务上门,就只能关门大吉。看到丈夫多年来的心血即将毁于一旦,王蓉忍不住说:“要不,我们就听天由命吧。从现在起你好好经营公司,而我马上做引产手术。”
李明华却说:“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孩子。”2009年9月底,他带着妻子前往上海,一家著名的妇产医院建议他们:立即做“选择性灭胎”手术,即采用心脏穿刺将供血的胎儿流掉,这样方可保全另一个胎儿。但即使是这种手术,也未必能够成功。“每个生命都有其必然的过程,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这个权利替他们定生死!”就在李明华犹豫时,王蓉当即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夫妻俩回到广州后,李明华发现公司的出纳居然拿了6万多元逃走了。2009年10月25日,李明华送走了公司最后一个员工。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自己打拼了将近20年,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的30多人,却一瞬间就散了,李明华心如刀割!
但当他回到家,看着从来不哭的父亲躲在角落偷偷抹眼泪,而大腹便便心情原本极度低落的妻子,在厨房里为他炖鸡汤时,李明华知道:挽救妻子腹中的一对双胞胎,让一家人安享天伦之乐,比什么都重要。
当天,李明华带着妻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输血胎儿严重贫血,而受血胎儿则因受血过多,出现了水肿和心衰等症状。所以,得赶紧做流产手术。
如果不进行流产手术,则可能有以下情况:一、较小的新生儿(一般为供血儿)出现生长迟缓,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白内障、听力减退以及因脑部缺血导致智障;二、供血儿胎死腹中,存活下来的受血儿可出现脑坏死、足部或趾端坏死等情况;三、孕妇生产时出现大出血,母子三人生命都受到威胁。
见丈夫犹豫,她哀求道:“我想做妈妈,即使因此丢了性命我也愿意。”对李明华来说,妻子的生命更为重要,他带着妻子回家,安抚她的同时,已打定了流产的决心。
宫内手术治愈罕见病,双胞胎顺利降生
10月26日晚上,李明华接到一个朋友电话,对方是暨南大学的一名医生。她得知了李明华的苦恼后说,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产科医生李玮王景,曾在德国工作5年,去找找她,或许能圆了王蓉的母亲梦。李明华嘴上说“好”,但多日来寻遍了全国各地医院的他,已经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第二天就带妻子去做流产手术。
但妻子的一句“如果让我流产的话,还不如去死”让李明华心如刀割,抱着试试看的态度,10月27日上午,他带着王蓉来到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玮王景教授是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亲自为王蓉做了一系列检查:小的胎儿羊水很少,脐带血已断流,甚至偶尔会出现脐带血返流到胎盘的现象,随时都可能死掉;大的胎儿羊水非常多,胎儿被压在子宫的底部,水肿非常严重,胎动明显减少,出现明显的缺氧和心衰。两个胎儿的体重偏差很大,一个约为660克,另一个约为1284克。这例双胞胎不仅患上双胎输血综合征,而且胎盘还是“帆状胎盘”。而这样复杂的病例,也是王蓉走遍全国各地医院,一直没有医生敢为她进行宫内手术治疗的原因。
“胎儿的发育还算正常,马上住院保胎!”这是王蓉怀孕7个月来,听到的最为温暖的一句话。在孕妇产前疾病诊断方面,李玮王景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极高的权威。而就在上个月,她和德国的老师在电话里交流时,对方刚好跟她说,一位患有双胎输血综合征的38岁孕妇,刚刚剖腹产下了一对健康双胞胎。医院赶紧进行专家会诊,讨论了三个治疗方案:一、两个羊膜腔间穿刺造口,引导羊水平衡,缓解两个胎儿的血液动力学负担;二、供血胎儿宫内输血,羊水多的胎儿羊水减量;三、通过激光对两个胎盘血管之间吻合支的照射,阻塞胎盘间的血管血流。
会诊后,医院跟李明华夫妇解释:前两种方案,属于治标不治本,整个孕期都需要密切监控胎儿发育,胎儿发生意外的概率很大,但手术风险较小;第三种治疗方法,可以治本,如果手术成功,胎儿就可以在宫内正常发育,孕妇只需进行常规产检就可以。但是,这种手术的风险大,稍有闪失就会危及到两个胎儿的生命。目前国内医院大多都采取前两种方法,第三种方案只有在国外和香港某些医院进行。
李明华夫妇最后提出,进行第三种手术方案,理由是:“既然要生下他们,就一定要给予他们健康的身体。”最后,医院经过再三斟酌,考虑到王蓉的胎盘属罕见的“帆状胎盘”,决定采取第二、第三种方案。李明华也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自己名字。
10月30日上午,王蓉被推进了手术室,李教授和助手杨艳东博士从体重大的胎儿的羊膜腔内,一次抽出3000ml羊水,然后将其补充到体重较小的胎儿羊膜腔内。然后,医生为受血胎儿宫腔内注入了药物,以便其张力增强。
紧接着,李玮王景教授用激光对两个胎盘之间的血管吻合支的照射,促成两个胎儿间血管能够吻合并顺畅回流。整个手术进行了3个多小时。而手术之所以取得初步成功,主要还在于王蓉体内的两个胎儿在发育上还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医院的初步计划是,尽可能延长妊娠期,让胎儿在正常预产期出生。毕竟,其中一个胎儿体重太轻,早产会有生命危险。但王蓉在31周产检时,被发现双胎输血综合征卷土重来,医院很快实施第二次治疗,从体重较大胎儿羊膜腔内抽出700多毫升羊水,并为胎儿注射了一些营养药物。
2010年1月8日,王蓉怀孕第33周时,李玮王景教授决定为其进行剖腹产手术。历经磨难,也让母亲受尽苦难的一对双胞胎男婴顺利降生:哥哥2300克、弟弟1800克。这样悬殊的体重,在正常的双胞胎中是很少见的,但对患有双胎输血综合征并接受过宫内手术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一对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很正常,母亲也平安健康,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李明华梦寐以求的。而由于孩子体重太轻,他们出生后被安排住进新生儿科病房,以便随时接受检查。
一个月后,一对双胞胎的各项身体指标,均达到了正常婴儿的标准。李明华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兄弟出院。或许是在母亲腹中就遭遇罕见病情的折磨,兄弟俩早已具备了坚强的生命力,他们自出生一直到笔者2010年3月20日采访时,都不曾被任何疾病侵扰,而且兄弟俩赛着个儿地成长。当笔者来到李明华家中时,不到3个月的两个小家伙,比出生时高了18厘米,体重也分别长到了4800克和4650克。他们刚刚去医院接受了检查,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任何后遗症。而原先个头差别很大的兄弟俩,现在看起来几乎分不出谁大谁小了。连他们的父母,常常都分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