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智能化档案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化档案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化档案建设

第1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院校;档案;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突破,促成并加速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进入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也带来巨大影响,建设数字化校园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

数字化校园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涉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校园一卡通、学校网站建设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理念和实践正逐步运用于高校管理体系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毋庸置疑,信息技术、数字校园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档案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档案信息和实现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建立新的覆盖全体师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是做好高职档案工作、促进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层面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尽管高职院校档案工作意义重大,而且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是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类人才是关键。目前,由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学校校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在学历、年龄、职称、能力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服务。尤其是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当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大量的档案信息要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新方法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一些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本身在档案知识和能力上就有所欠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档案管理队伍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二、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满足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者大中专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同时后天迟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案管理以实体管理、手工操作为主,亟需一套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性能优良、功能齐备的信息管理系统。而现有的信息网络及其系统,无论从技术、设备或者功能上都能支撑高校档案信息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要求,满足档案用户之间、档案馆室之问的档案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一整套现代化软硬件设备基础上,需要配备高容量的服务器,高性能的计算机,良好的档案管理软件,以及一些必要的硬件产品,如扫描仪、刻录机等。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对本室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但是通常只是初步实现了档案目录级的自动化管理。而且由于当前电子文件的保密、保真技术尚未成熟,档案信息不能联网。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大部分还以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操作为辅。还不能实现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文件和数据的增强,查找、更新和维护的困难还会加大。在数字化校园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这种档案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管理体制机制阻滞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管理通常由综合档案室负责,综合档案室一般隶属于学校行政办公室。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在高职院校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导致综合档案室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职能,主要是管理文书档案、音像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等,而财会、人事、教学、科研、后勤档案等则分属于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客观上形成多部门单位管理档案的形势和格局。这种多头分散的管理体制影响了高职档案的集中、科学和高效。二是管理机制不灵活,用人、分配、奖惩等机制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新形势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三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和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四是缺乏上级档案管理机构的定期检查和业务指导,有限的也只是少量培训和检查验收。

参考文献:

第2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商品以及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尤其是在工程建设方面,电子信息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电子信息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其在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的资金较多,操作的系统较为复杂等,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建立科学的操作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的工程建设。

2电子信息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1)电子信息在计算机设备中才能够使用,所以,电子信息的储备是一个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其通过计算机的相关处理,实现工程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共享。

(2)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使用条件。

(3)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对电子信息进行调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通过电脑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为人们节省更多的时间。

(4)电子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智能化、集约性等特征,电脑为信息的储存以及使用提供智能化操作的平台,电子信息的智能化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智能化操作是电脑技术发展的不然趋势,电子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真实模拟,使信息化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3加强电子信息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管理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及时储备好相关信息、合理使用以及科学处理等,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3.1加强电子信息的存储移动硬盘以及U盘是人们储存电子信息常用的工具,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便于携带、移动等特点,适宜长期储存,且不受外界环境(空气、水、雾霾等)影响。但是,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考虑如何做好电子信息存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其进行复制、粘贴、云存储等,能够有效的预防信息的丢失,为电子信息的储存提供便利的条件。

3.2健全电子信息管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档案管理模式不断由直线发展成为平面结构,而电子信息的出现,使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模式丰富多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平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应该不断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工程信息的有效、科学管理。

3.3合理规划电子信息归档电子信息在归档储存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子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必要性,对电子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专业化的对其进行储存和分类,确保电子信息的原始性,保证其正确、可靠性。

3.4加强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实现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是确保信息准确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子信息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开发利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吸收科学的管理措施,完善电子信息运行体系,进而实现电子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推进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4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快捷、方便、容量大等优势,所以成为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进,使国家的电子信息不断面向全球的方向进军,电子信息的规模化以及网络普及化,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信息还具有国际化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工程建设中,并推其向国际化发展,使其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龙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成为电子信息发展的必然模式,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向工程建设中发展,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第3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智能化设计;初探

1 住宅智能化界定

1.1 “智能住宅”概念探讨。清华大学教授林贤光称:人一设备一建筑相协调产物被称为智能住宅,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太多的信息。用极小的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如突破空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计算机、电话、网络等,由一个智能化系统构成舒适、安全、便利信息化居住空间即是住宅智能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智能住宅界定为“具有预测性、适应性智能服务系统”,把家庭中所有与信息有关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运用家庭总线技术聚集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中,进行异地监视或集中、控制和管理家庭事务,而且保持住宅环境与家庭设施和谐作为其实现的目标。

1.2 住宅智能化含义。从智能住宅方面研究,容易得出住宅智能化与商务中心、办公楼智能化存在差异,它是将高科技成果、运行模式、先进设备,与住宅单体和生活小区实施集成设计,以一种“亲切”、便捷的方式展现在居民居住模式中。综合运用设备、建筑、综合布线和电脑网络技术,运用家庭管理平台把与家居生活有关所有子系统有机的整合到一个系统,通常被定义为“住宅智能化”。使其发挥高效益、多功能和高舒适性住宅建筑运营方式。住宅安全防范、配套设施和主要设备监控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等是住宅智能化的主要内容。

2 我国智能小区发展中存在问题

2.1 智能化服务及技术落后。当前,大多数智能化设备都依赖于进口,设备从引进到操作、安装、保养、培训、修理都离不开国外公司。没有一家国内的智能建筑技术工程公司可以独立接受大型智能化工程任务,系统建成后系统升级和后期维护也缺少专业队伍给予配合和支持。住宅智能化小区运行水平,不仅取决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样取决于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星级标准。

2.2 定位不准、概念模糊。因为技术和经济原因,许多“智能化”只是商家的一种炒作方式。有些开发商对智能小区系统集成及建设产生理解误区,对电视监控、车辆出入、电子巡更、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化内容方面重视过度,从而忽视了人们实际生活需要和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一味的追求“A”或者“星级”数量,使智能建筑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2.3 行业标准。全国性规范或整个智能建筑系统行业标准还未形成,目前还没有统一部门负责管理协调。各个系统集成了智能建筑,建筑规范水平很难达到智能化。相应行业管理规范应该尽快出台,加一把度量“尺”给智能建筑建设。

2.4 建筑设计沟通不到位。许多专业对智能建筑整体设计认识不足,协调沟通不到位。因为没有充分考虑管线埋设、设备使用和综合布线要求,设备空间和管道井通常预留不够,致使在建成后或施工过程中,仍需在墙面、楼板上钻孔。或者是设计标准太高,在建成项目并且交付使用后,存在智能化系统开通率低的现象,使其实际应用程度较低,智能化系统经常处于不工作状态,造成巨大设备资源和能源浪费。

3 住宅智能化设计综合应用

住宅智能化包括多种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网络通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神经系统是网络通讯系统,它将居住小区内网络管理中心和各个功能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成网络,而且还与Internet互联,为住户提供同外界沟通桥梁以及信息传输通道,从而为居住者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完备物业管理。有线电视线、电话布线、计算机网络布线、电源布线是连接各个住户网络的基本传输介质。在这当中,智能化设计重点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拥有相当好的可扩展性和扩充性,能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国际互联网接人等服务。

3.2 管理服务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核心部分是管理服务系统,因为它集中表现了“以人为本”建筑设计理念。管理服务系统可以主要概括为IC卡系统、自动抄表计费系统、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IC卡系统。通过一张IC卡,住户可以在住宅区内方便、自由进出,消费、停车、交纳多种费用等,都可以用“一卡通”实现。IC卡系统可以与停车管理系统、巡更系统同时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建立住户档案、门禁档案和住户医疗档案等。比如,IC卡读写器、停车管理系统由道闸、传输线缆组成和管理电脑,住户拿着智能IC卡出入时,只要把IC卡在读写机的前面摇晃一下,系统就可以完成记录、检验、收费、核算等多种工作。同时对于来访车辆,道闸会自动启闭,这时应该由值班人员分发临时卡,并且核实各种资料,确认无误后才能放行;自动抄表计费系统。把数据采集器设置在住宅建筑内部电、水、气三表较为集中的地方,电表、水表、气表(采暖地区)读数可以实现实时收集,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数据采集器运用总线的形式与管理中心电脑主机连接在一起,管理中心能打印、计费,也能通过银行数据网络传到各职能管理部门,从而使电子自动抄表到户变为现实;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住宅建筑内部机电设备运行自动控制,以计算机管理、控制为核心,以各类执行机构和传感器对区内照明、电力(空调)、给排水、电梯、喷淋灌溉等实行检测,运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3.3 防范报警系统智能化设计

住宅智能化设计重要组成部分是 防范报警系统,它包括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盗系统等多方面;安全防盗系统。包括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及对讲防盗门系统。当中,在住户人室门框上边中央位置处安装一对门磁,住户可以通过钥匙正常开启,但是发生撬门现象,门禁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运用家庭防盗主机把信号传到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值班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调度保安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被称为门禁系统;在各个单元人口处装上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居民通过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对讲机,拜访客人可以运用对讲系统实现和被访住户通话。与此同时,保安人员也能直接和住户交谈,从而确认访客身份;灾情自动报警系统。包括可燃气泄漏报警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部分设计内容。前者就是在住宅楼梯间、居室客厅及电梯前室等处安放智能型烟感探测器。小区管理中心防盗与智能型烟感探测器、防灾监控网络系统相连接,在火灾发生时,后者会自动启动警报。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确定方案时,一定要避免运用短期过渡性系统、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扩展性与开放性。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功能设置,合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小区周边条件也要考虑在内。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综合体现了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其已经作为为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之一。住宅产业带动了大多数相关产业发展,住宅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也为电信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新利润增长点。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讨论,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陈鲜纯.探讨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04).

[2]李长虹,李茹.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01).

[3]张霄云,李雪佩.工业化住宅建筑中家居智能化建设要求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12,(05).

[4]李长虹,李茹.智能化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01).

第4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摘要】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智慧档案管理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档案管理;智慧;信息化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透明程度越来越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智慧技术和智慧管理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发展与数字档案馆的局限性

数字档案馆的产生,解决了传统档案存储的很多问题,比如存储的数量限度,传播的途径及安全性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给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革命性改变。但是数字档案馆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理念上,数字图书馆只是改变了外在的条件,但没有在管理方面实现真正的革命,只是依托信息化实现了档案本身的改革,并没有在管理档案实体上有革命性的进展。在技术上,数字档案馆相比传统档案馆,建立了多元化的享用中心,达到了信息镜像化,使大众利用起来更便捷,但是不能帮助管理人员对档案开展业务工作和信息筛选,无法按照档案信息用户的思维进行档案的管理。在资源上,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受到传统档案馆档案信息基础的限制。它的核心资源是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还有原生态的电子档案。难以突破传统档案馆既有的局限性。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思路,还需要研发新技术。档案部门在巩固数字档案馆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它的建设成果。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智慧档案馆,并探讨如何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二、智慧档案的服务方向

智慧档案馆是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智能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实现管理的多元化,丰富档案资源,还具有自动感知和处置档案信息能力的功能,是一个提供档案信息泛在服务的新型虚拟档案馆。

智慧档案馆能够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各种高科技,如采集终端和各类有线、无线宽带网络技术,把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网络都联通起来,并时时采集档案的环境信息、档案变化的动态信息。使智慧档案馆在信息提取方面拥有绝对的智能化,并能随时对档案的资源进行反馈,对客户实现智能服务。

这里能最大化地发掘数字档案的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数字档案馆信息化的基础上,运用更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科技手段,对档案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并感知动态的档案信息。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时候,对用户的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和智能支持。为档案馆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更便捷和人性化的基础条件。

三、智慧档案管理的特点

智慧档案馆的智能化,不仅要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还要在管理方面树立智能管理的理念,建立更方便的管理模式,让档案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建立资源多元化,感知更全面,综合处置能力更强的档案室,建立更先进的档案管理体系。使档案的处理工作在一个综合处理平台就能完成。

(一)资源多元化,档案资源作为智慧档案馆的基础。决定着智慧档案馆智能化程度的高低,资源越多,涉及的信息越广,各个媒体和网站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智能档案馆的信息构成。智慧档案馆的资源多元化,还体现在它的管理模式上,由于资源面广,不同的档案有时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资源多元化又造成了管理多元化。

(二)感知更全面,感知是一种预测能力,是智慧管理第一要求。在智慧档案管理方面,既需要高科技的手段进行自动化管理,也需要管理人员拥有高端的管理策略。在将互联网和档案实体联系起来的同时,也需要对档案内容和档案管理信息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RFID 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实体的感知、档案内容信息的感知、档案管理信息的感知。对档案内容的感知,通过识别数据,整合档案资源信息来抽取和挖掘档案的内容信息。对档案管理状况的感知,这主要是人为因素,通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技巧来智能化检测和评价档案的管理状态。

(三)综合处置能力更强。智慧档案的管理先进之处在于它具有完善的处理应对和反馈机制。将档案信息的需求特征通过解析和识别,对应相应的管理策略,利用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对感知到的档案信息进行评价,进一步获得对档案信息的处置能力。提高了档案信息的保障机制和查全率。对档案管理业务工作需求的应对与处置,在档案实体和管理信息上得到了综合的分析。

建设智慧档案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的软件方面都会遇到诸多问题。技术的发展和推进,让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保障,但在管理方面还缺乏很多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持,法律规范也不是很完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完善。

参考文献:

[1] 许德斌. 智慧城市新环境下的智慧档案[J]. 山西档案,2014(05):72-74.

[2] 方雪.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J]. 管理观察,2014(13):51-52.

第5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智能化系统;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小区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包括传统的建筑和智能化系统两部分。从工程施工角度出发,除了传统的建筑施工外,还有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问题。智能化住宅施工的特点是系统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设备精密、价格昂贵,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一、智能化系统施工过程的协调管理

建筑施工涉及到各种专业,如智能化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安全合理性等,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不尽如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应切实遵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并根据业主提出的变更通知,及时与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沟通,快速制定变更施工方案,同时遵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配合总包、监理、土建等各承包商的隐蔽工程及其他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做好与电梯供应商、消防施工单位、电信局、有线电视台及其他机电设备供应商的协调工作,并让所有协调方签字确认。

(一)智能化子系统与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管理。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施工单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与协调,如在消防系统的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的安装及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中,要与安装公司有密切配合。智能化系统线槽架的安装施工,应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以后,与其他管道(风管、给排水管)的安装同步进行,也可比管道安装稍迟一段时间(约15个工作日),但必须解决好这些线槽架与管道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

(二)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在吊顶内敷设管线须与装饰工程配合进行,装饰工程完成主龙骨后,可在主龙骨上配置管线,钢管应卡固在龙骨上,按最近直线距离敷设,在吊顶上面安装接线盒,接线盒不能高出吊顶平面,钢管配好后,应将电缆电线穿入,做好吊顶上面的管线敷设工作。在装修人员安装次龙骨和上面板时,要配合装修在吊顶面板上开孔,留出接线盒,开孔的面积应小于接线盒口面;另一种做法是先将管子配好,将引线钢丝穿入管子,待吊顶安装完毕后,再穿线接线和安装弱电设备。当配管的位置与接线盒位置不能准确对应时,应采用金属波纹管在吊顶内做软接续,将导线引至设备安装位置。在轻型复合墙或轻型壁板中配管,先要测量好接线盒的准确位置,计划好管子走向,与装修人员配合挖孔挖洞。

智能化系统的配线和穿线工作,在土建工程完全结束以后,与装饰工程同步进行,进度安排不能在装饰工程结束之后,以免造成穿线敷设的困难。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和调试,往往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在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表。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的协调。在智能化住宅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各子系统与其他单位的施工界面,如土建、安装、电梯等。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施工界面,如联动接点、控制接口位置;明确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在各子系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必须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要坚决加以整改,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

工期保障是建设及投资方资金回笼的关键。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工程建设中是个配合工种,工期依赖于土建、安装、装修等的工程进度,施工计划往往要随着其他工种工期而调整,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其按合同时间完成。

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及验收管理

(一)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系统调试前,应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一般包括:1、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图、控制原理图、管线施工图、各种接线表、设备安装和设备布置平面图、产品技术说明书等施工设计图纸与资料;2、线路敷设、测试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报告;3、设备安装记录及各工种之间交接验收单;4、受控单体设备测试记录。

(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步骤。智能系统的种类很多,性能指标和功能特点差异很大,调试要分步骤、分区域和分系统进行。主要调试步骤如下:

1、对系统单体设备或部件进行调试,并做好单体调试记录。单体调试要观察设备的加电情况、表针指示、显示屏显示等,对运转异常的设备应立即断电检查。

2、局部或区域调试。如小区面积较大、系统设备较分散,调试应分区域进行,要对供电电压、线路阻抗、数据传输等进行测试,对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及设备要检查,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进行解决。

3、整体系统的联调及系统集成。将系统全部连接进行系统调试,首先是初步联调,可用观察和经验感觉等方法进行,然后进行仪器测试。系统联动及系统集成是系统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应在中央监控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步骤为:中央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分区域端接好的终端设备――程序演示+开通。

对智能化程度高的弱电系统,如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些产品是先调试报警控制主机,再分别逐一调试连接的所有火灾探测器和各类接口模块与设备。无论是单体还是系统调试,都必须有调试记录,并将调试记录存档,供总体验收和资料备案使用。

(三)智能化系统的竣工验收。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和竣工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

1、隐蔽工程验收。智能化系统安装中的线管预埋、直埋、接地极等都属隐蔽工程,这些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纳入技术档案。

2、分项工程验收。在某阶段工程结束,或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分项验收,有些单项工程则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

3、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检查验收。在工程正式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智能化集成系统验收,是在各个子系统分步调试完成后,再演示相应的联动联锁程序,并在整个系统验收文件完成以及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一个月以后,方可进行集成系统验收。在整个系统集成验收前,也可分别进行系统集成各个子系统的工程验收,如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第6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公共物业管理;智能化住宅小区;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系统管理;住户管理;设备管理;收费管理

1、前言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住宅小区投入使用,要求除了对房屋进行维修外,还必须对附属物、设备、场地、环卫、绿化、道路、治安等进行专业化管理,以保持新建小区的完好,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的更多要求,使得物业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购住房考虑的重要因素。

公共物业管理系统是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用来对住宅小区内的建筑、住户、设备、人员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客户要求,系统要能对小区内建筑、公共设备、住户等基本信息实现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等操作,并且实现包括水、电、煤气费在内的各项物业管理费用的统计、查询和报表生成。

公共物业管理系统要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工程设备管理:建立设备基本信息库与设备台帐,定义设备保养周期等属性信息;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并生成运行记录,故障记录等信息,根据生成的保养计划自动提示到期需保养的设备;对出现故障的的设备从维修申请,到派工、维修、完工验收、回访等实现过程化管理。

2)保安消防管理:消防保安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本模块主要包括保安人员档案管理、保安人员定岗、轮班或换班管理、安防巡逻检查记录、治安情况记录以及来人来访、物品出入管理等功能。

3)系统维护管理系统:主要模块系统初始化设置、系统编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操作日志、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清空数据。

4)其他接口系统:全面的物业管理系统还应该包括楼宇自控系统、门禁考勤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巡查管理系统等的集中后台控制和管理,可以实现通过网通、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的短信网关群发短信的功能,以及物业管理部门独有的动态、智能工单派发技术等。

由于其后端一般均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系统平台技术,因而很容易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我们可在通用物业管理业务平台技术基础上,针对各物业公司物业管理项目的实际运作模式做进一步的开发和集成工作,并结合数据结构和工作流定制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整个产品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2、公共物业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图1 系统功能模块图

1)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整个物业管理系统的核心,在区分不同用户的使用权限、加强软件使用安全性和保证数据安全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包括:用户管理、用户授权、更改密码、系统设置、系统初始化、数据库备份、恢复这几个子模块。

2)住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完成对新增住户基本信息(姓名、人口、住房面积等)的登记和已有住户信息的修改、查询和删除,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模块具体又分为住户登记、住户修改、住户修改、住户查询和住户删除四个子模块。

3)设备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对小区内各项公共设备(如:路灯、排水管等)的管理,为各项设备建立信息档案,记录各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具体又分为设备登记、设备报修、设备检查和设备保养这四个子模块。

4)房产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小区内的建筑,实现对小区内每一栋建筑、每栋建筑内的每套住房进行管理,考虑到业主对每个单元的买卖变更,该模块还应该包括住房房产所有权的管理。该模块具体分为:建筑图纸管理、户型图纸管理、房产所有权管理等。

5)人事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物业管理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实现对物业管理人员、保安/保洁人员的管理。包括:员工信息录入、查询、工资管理、员工考勤记录和员工考核记录这几个子模块。

6)收费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已经入住的住户进行费用(物业管理费、水费、电费和煤气费)缴纳的各方面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收费类别设置、收费项目设置、计量单位设置、表设置、用户抄表、应收款和收款单等。

3、公共物业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将物业管理纳入住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盘考虑,是高质量、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更多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供物业管理的部门应全面掌握住宅小区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作到胸中有数。

2)为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必须将物业管理部门的成功经验融合到小区的前期设计中去。如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级别,应如何设计停车场才能做到安全可靠等。

3)小区智能化是住宅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能化的小区需要专业化、高水平的物业管理队伍。传统的物业管理完全是人工管理,智能化小区采用网络化电脑管理,不仅快捷准确,还可以降低物业管理办公费用,而且提高了公司的物业管理形象。

4)采用网络化物业管理后,利用小区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可以对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商品信息,经济及股市动态等。同时采用全新的物业管理模式,可减少常规物业管理人员的50%左右,节约开支。

4、公共物业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系统的实施目标和住宅建设中物业管理的过程,科学制定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智能小区的信息服务与物业管理中心,是向小区内每一家庭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通常由住宅小区开发商负责建设,同时也要得到政府在资讯和通讯方面提供相关服务的支持。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中心”是主要的服务与管理,包括“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和“公共物业管理”以下两项的内容。

现代化智能小区的文明建设是建立在社区内的公共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智能小区“服务与管理中心”所要求的管理内容,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区内集中的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包括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家庭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家庭可视对讲系统、小区周边防盗监视系统、小区消防监控制系统等;

2)小区内公共场所的机电设施集中管理:包括小区供小集中控制系统、小区供电集中监视系统、小区电梯控制系统、小区停车场监控系统等;

3)小区房产与承租户管理:包括小区住户信息管理、小区房产信息管理等;

第7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档案安全 智能传感器 智能库房管理信息系统

档案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是以各种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不是事后随意编写的材料,许多珍贵档案往往只有一份,需要永久保存。

我国现有国家重点档案1200万卷,有重要保存和参考价值。对于损毁后的修复不仅费用贵,而且有些无法修复,将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因此在档案损毁前做好预防保护工作异常重要。

一、构建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各类档案库房建设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档案的保护工作有所加强,但总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关于库房的保护措施,制度规定,库房条件设定还很不理想。据调查,档案安全工作符合要求的仅约占60%,其余40%的档案安全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管理模式困难

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特别多,不论哪一个因素被忽略会导致严重问题。

1.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文档而言至关重要,文档的保存必须在适当的温湿度下。不适当的温湿度对纸张、字迹、胶片、磁带等档案载体材料有着破坏作用。不仅如此,温湿度是否稳定也影响文档的保存。

2.强烈光线

强烈光线对档案也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光线强射,时间一久,可使案卷渐渐变质、变脆,文件字迹褪色。

3.火灾

火灾会对档案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档案库房电线老化,电路设备超负荷运载,这些都可能成为火灾诱因。如果工作人员忘记关水断电,就极有可能发生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4.害虫蛀蚀

由于档案绝大多数都是纸质保存,这就很难避免虫蛀。全国各个地方的档案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虫蛀,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南部地区,受害虫蛀蚀就越发严重。

(二)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保护档案安全

传统的手工管理或者半自动管理的方式,主要依据人来观测库房环境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不仅增大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采取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避免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管理方式的弊病,节约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采用智能库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工作人员更高效的工作,档案行业也将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智能库房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

(一)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库房可能出现的异常,以确保将由于环境导致的档案资料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这一目的,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的职能有:

1.信息收集

智能控制工作必须建立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脱离于信息的控制工作是无法开展的。信息收集是前提,只有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分析与决策。因此,信息收集必然成为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实现的首要职能。智能传感器收集的对象主要是上文提到的影响库房环境的若干因素。

2.智能分析

通过监测所得到的库房环境的各种数据需要进行危险性质和危险程度的分析判断。如果数据出现变动,系统必须能够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并做出控制。如果是合理范围内的变动,记录数据并分析变化的规律。如果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则必须马上进行调控。

3.智能控制

系统能够分辨是自动调控环境还是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干预。对于异常数据需要告知档案管理人员,从而了解整个库房的情况。

4.自学习

跟踪监控已经应对的危险信息,将此类信息反馈回数据仓库,并持续监控直至该信息相对稳定。通过对结果的反馈,能有效预防危险的产生。

能自动学习专家应对危险情况采取的措施。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系统可以自动完成。

(二)信息收集子系统

库房环境信息的数据收集是否全面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一套完善的智能化信息收集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全智能化。

目前对于档案库房环境监测预防很多都是采用使用温湿度计,放置消防器材等方法,导致整个库房设备繁多,各自独立,使用起来非常困难,耗时耗力。而且不能及时的发现库房环境异常,导致重大损失。因此可建立智能传感器,例如库房温湿度测控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技术的进步使智能传感器的智能程度不断提高,例如实现神经网络分析、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等,同时体积的微型化使智能传感器更便于在档案库房中使用,实现使用一个微型设备就可监控整个库房环境。

通过智能传感器将这些环境数据都收集起来,并进行数据的分析。

这里包括温度,湿度,声信号等数据的获得,其中对于模拟信号还要进行信号数字化处理。

通过感温湿度探头的设置,自动记录保存库房温湿度变化数据,实现远距离的温湿度监测和报警。

虫害信息的收集更加复杂,需要确定是否有虫害,对于已经确定发生的库房害虫的数量,种类及危害程度,害虫处于幼虫还是成虫阶段。对害虫发出的吃食和爬行声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用的信息。一般害虫信号都有一定的波段频率。可以根据波段频率来确定害虫种类,害虫所处成虫阶段。波段频率信号强度的大小来确定虫害程度。

如果库房温湿度适宜,那么害虫繁殖加快,害虫种类也增多,那么检测到的声音信号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因此监测声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发现库房害虫的重要技术指标,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库房害虫的发生和繁殖的重要条件,本系统也随时监测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这两个重要的参数 。将多个相关参数进行信息融合,通过数据关联、相关和组合等方式以获得对被测环境或对象的更精确识别。

(三)智能分析子系统

将在信息收集子系统得到的数据存入到数据仓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最适合档案的环境数据。

档案信息库存储的是档案库房所处的地理位置,档案的材质,档案已保存的时间等信息,在进行智能分析时需要根据档案所在位置和自身材质来调节最适合的环境。

专家库中存储的是各种参数指标,例如温湿度的合理范围。我国幅员广阔,气候条件不一。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档案馆库房的温湿度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温度在14℃~24℃,也就是说档案馆库房的温度必须介于这个期间,是不能超过这个范围的。相对湿度45%~65%,也是必须在这个范围内,不能超过。在这个范围内,由于昼夜温差湿度的波动,温度在土2℃,相对湿度在土5%以内。这个规定只在一般档案库房适用,对于特殊的档案库房,例如存放胶片、光碟等特殊材质的,规定有所不同。所以专家库里需要有国家规定的温湿度范围,还需要所处地理位置的温湿度范围,对应不同材质的档案的温湿度范围。

根据测定,在15℃左右的库房里纸张可保存100年。但在25℃的库房纸张只能保存50年。所以通过记录库房内的数据,将档案保持在最佳的保存环境。档案库房的最佳环境数据也是智能分析子系统需要获得的。

对超过合理范围,将需要调节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并送达到智能控制子系统。

(四)智能控制子系统

智能控制子系统主要是自动报警和联动智能控制。由智能控制器、智能报警系统、广播报警系统等组成。

如果库房发生情况,所有智能监测装置将对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向智能控制子系统发送。智能控制子系统在得到相关的信息后,根据电脑中存储的程序调用相关设备,例如针对火灾情况,通过联动装置来放下防火门,自动关闭电梯,自动打开消防水泵,自动开启灭火装置,打开排烟装置,并极大限度实时寻找最优疏散路线,将损失降为最低。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收集实时发回的各类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计算,显示出火灾发生位置,火势蔓延程度,正在采取的措施,并用各种手段,例如广播,短信,无线电等方式将最优疏散路线发送给在场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自学习子系统

跟踪监控已经应对的危险信息,将此类信息反馈回数据仓库,并持续监控直至该信息相对稳定。通过对结果的反馈,能有效预防危险的产生。而且记录专家每次应对措施,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将调用记录,自动解决相关问题。

每一次的信息和调控措施都记录在数据库里,可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虫灾的联动控制中, 对于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虫害,采取哪一种灭虫方案才能最快的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档案馆建设正在朝智能化迈进,档案管理已经不是简单的文件保护,而是馆库现代化,设施安全信息化。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已经是档案库房,图书馆库房等进行管理的一种全新趋势。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档案学领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智能化知识和了解相关的智能化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对其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会不断完善,这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8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档案;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23-0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并逐步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成为社会各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主导。行业的需要和政府的重视,使得信息化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基础[1]。档案是积累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Y源。为了满足现代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着档案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又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当前,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快了我国档案信息化的进程。研究者对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更加全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运用的当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的研究主体是高校的理论研究者,这些研究者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在当前的条件下出现在该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而国外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一般都是偶尔涉及,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档案信息化是指以档案信息资源为对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搜集、保管、整理以及开发和利用,使得档案事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包括档案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人才队伍建设等。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能够加大信息资源的存储量、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促进档案信息公开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2.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对其加以分析和解决: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其次是专业人才短缺[2];再次是体制机制不完善;最后是信息资源整合难[3]。

3.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需的信息技术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到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多。一是海量化存储技术,包括移动硬盘、光盘、存储卡、数据库技术等;二是数字识别技术,包括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电子标签(RFID)、手机二维码、PS、GIS、GPS等软硬件系统;三是虚拟技术,包括虚拟终端、 虚拟存储、虚拟桌面、虚拟展厅等;四是检索技术,包括搜索引擎、智能检索、图像检索等;五是融合技术,包括移动通讯(3G、4G)、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手机、电视机、计算机三机合一,以及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等;六是移动技术,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视、平板电脑、MP4、电子阅读器等;七是信息安全技术,包括数字签名、数字加密等。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促进了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质的提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丰富了档案信息化的载体,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基础设施集约化、档案管理智能化、数字档案管理集群化以及档案信息服务智慧化等趋势。

1.基础设施集约化

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为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了机房、配备了相关设备及软件,进行了档案数字化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然而,信息爆炸社会的到来使得不同来源、各个种类、不断积累的大量电子文件档案不能及时归档,这些都使得对档案的有效保管和开发利用更加困难,也危害着网络信息安全[4]。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有效地帮助档案管理部门解决了这些困难。档案部门将各个档案应用服务系统迁移到政务云平台,可大大减轻配置设备、运行维护、数据备份、安全防御、应急演练等技术工作量 [4]。

2.档案管理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档案领域中,使得档案实体以及库房建设和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智能化,如智能密集架、智能温湿度控制设备、门禁系统、RFID芯片控制系统等。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将档案管理转移到智能化的网络管理体系,提高了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效率,包括档案的查阅、统计、盘点以及安全监管工作等等,实现了馆库与存放的档案、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档案与人等互联互通、相互感知,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化管理[4]。

3.数字档案管理集群化

当前,各地的档案馆数字化建设项目都是相互独立的,档案信息资源相对分散,需要查阅的档案经常要结合多个数字档案馆网站或者通过多个部门和地区进行查阅,造成效率低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大数据、云平台技术为基础,各部门可以建立文档整理、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的集群化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多个数字档案馆资源的一体化,连接其他信息系统,在查阅档案的时候可以进入多个数据库进行搜索,从而解决跨库、跨地区查阅的困难。将各地区、各馆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突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大型数据库,以达到某些档案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共享共建的作用,这样既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又提高了档案的查阅效率,能够进一步完善档案的社会功能 [4]。

4.档案信息服务智慧化

随着信息的大量积聚,馆藏档案信息资源量将越来越大,给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得一些高利用价值的资料不能及时归档。而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利用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查找、管理,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和开发利用,可以按照不同需求进行定制,以推送的形式向定制人员、工作单位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服务,使档案信息服务的智慧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可以建立移动档案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档案信息,让更多的移动用户可以享受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4]。

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成功运用,成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加档案信息的存储量、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强化档案的社会功能以及提高人们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总之,脱离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奠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楼不会拔地而起。

参考文献:

[1] 吉志红.档案信息化在现代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88.

[2] 孔丹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5,(3):64.

第9篇:智能化档案建设范文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 建筑水平 智能建筑 项目管理

在当前阶段的电气工程施工中,弱电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得了建筑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能力和电气化标准,弱电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智能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技术。本文主要在对弱电智能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及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列举出了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实施要点。

1 弱电智能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应用现状

伴随着弱电智能化功能的逐步完善,其在我国社会各项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原来的在居民建筑到电气自动化以及酒店、医院及厂房中应用的创新转变。比如以弱电智能化在当前的酒店建筑中的应用为例,在服务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的基础上,各星级服务酒店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服务人性化建设都需要应用弱电智能化系统,从而为其提供先进的多媒体商务服务以及舒适快捷的酒店服务。

1.2 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多的建筑设备自动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系统等都将会得到更多更广的应用,从而迎合当前多样化的用户需求。通过以上系统技术的应用,最终必将实现智能建筑的语音、图像及视频处理的综合应用。

其次,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发展初期的系统功能设置和集成度较低,并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散性。但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弱电智能化系统将表现出更高的集成度,其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各项系统功能都会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第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弱电智能化中的应用会更加深入,并且智能建筑的办公、安全及通信等功能也将逐步完善,并通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建筑集成管理,最终形成适应我国居住环境和居住习惯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及楼宇管理系统。

2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及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

对于弱电智能化而言,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安全性、高效性和优越性几个方面。

首先是安全性,这也是现代建筑最为根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弱电智能化的基本功能之一。与传统的建筑技术相比,弱电智能化通过对全新通信技术和安全防备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充分的建筑安全保障。其次是高效性,弱电智能化高效性主要表现在其使建筑的运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第三是优越性,弱电智能化的优越性主要相对于传统建筑技术而言的,其不仅有效实现了传统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还满足了当前信息时代环境下用户的时展需求。

2.2 系统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2.2.1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智能化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范围面较广并且需要的工种类型较多,对于各项施工专业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对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控制,是确保整个弱电工程施工顺利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弱电工程施工应在以充分合理的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为依据下,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程管理方案,最终使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2.2.2信息传输技术

作为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智能控制中的信息传输环节,其主要是对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的传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所采用的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有多媒体通信技术、ATM通信技术、无线信号通信技术等,相应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高速稳定化和数字化发展,最终能更好的听过系统内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建立起弱电技术信息平台。

3 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实施要点

3.1 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

对于弱电智能化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首先注意的是加强弱电智能化与其他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简单的来说弱电工程在本质上属于一个配合工种,其应在与各个专业之间密切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相应设备的高效运作。其次,应在成本节约原则的基础上对弱电智能服务系统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并通过对不同工作阶段的施工进度的监控和了解,更加快速有效的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三,对于已经处理完毕的工程阶段或者是任务,应进项相应的安装和施工记录工作,特别是在进行单体设备的安装和接线穿线作业时,应对单体设备性能进行测试,并将记录做成相对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便于后期的查阅。

3.2 弱电智能化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实施要点首先要求施工单位依据其所签订的合同及技术要求,确定出个子系统与其他专业之前的工程界面,并对承包商的设备供应及施工单位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的确定。其次,相关管理人员应把握好施工图纸设计和资料审核大关口,各受控点或者是监测点之间的接口匹配也应符合图纸标准设计。对于发现的技术性问题应及时的进行纠错处理,确保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完整性。

3.3 弱电智能化质量管理

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质量管理主要应表现在设计、施工和调试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设计方面,主要应考虑的是各个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和功能描述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其次是施工方面,应在相关弱电智能化验收规范基础要求上实行分阶段的质量管理。第三是调试方面,在进行调试工作前首先要对相应的文档进行检查,并在合同设计规范基础上进行大纲的调试,同时确保各项测试数据能够符合大纲要求,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4 结语

当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在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弱电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最终使得建筑弱电工程设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青,刍议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及管理[J].通讯世界,2014(8):129-130.

[2]朱宇华,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J].信息通信,2014(06):112-113.

[3]李武星,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项目管理探究[J].魅力中国,2014(04):356.

[4]郭伟,刍议弱电智能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