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专业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职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BIM技术作为新常态下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由BIM技术引发的建筑业新变革正在显现。高职院校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当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使用阶段全部应用或其中某个阶段应用5D(三维实体+时间+造价)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可能延误的工期和造价浪费的设计隐患,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浪费和避免工期延误,应用BIM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细信息化管理,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
2推进BIM的相关政策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承包、运营维护单位方面推进BIM技术,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新立项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和新立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其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方面,集成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率必须达到90%。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关于BIM技术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在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山东、重庆、浙江、福建、深圳、广东也相继出台了BIM技术应用推广政策与标准。BIM将继建筑行业甩图板应用CAD制图后又一次革命性生产力技术改革,将成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将成为建筑业企业项目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现BIM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职建筑类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重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评价机制
为培养出与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可积极探索出并制定BIM技术考核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教师便于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强BIM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BIM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对BIM人才的培养。
3.4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的改革构想,须有好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高职院校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BIM技术相关知识培训、讲座等,同时也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5将BIM技术应用融合到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课程要素,而毕业设计又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将BIM技术与课程、毕业设计相融合,通过BIM技术,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将BIM技术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BIM的概念、BIM技术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BIM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任 宁 徐龙辉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兰.BIM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68-169.
[2]武斌.BIM技术导向下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38-40.
[3]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5-7.
关键词 工学专业硕士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Aim of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Enhancing thei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Ability
YANG Ta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erious homogeneity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academic master.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cre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further the cultivation aim of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course settings, reform academic level evaluation method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 practical teaching; cultivation aim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高层次专门人才。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近几年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从2009年开始将硕士研究生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以满足社会需要。目前,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已由 2009年的约 11%增加到 2013 年的约 40%,①②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专业硕士已成为社会建设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理工科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几乎没有区别,④⑤⑥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工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同质化比较严重,无法实现工学专业硕士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目标。因此,要培养出合格的工学专业硕士,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需要,必须对工学专业硕士的教育培养体系进行改进。
1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多数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基本相同,仍然定位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偏离了工学专业硕士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2)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对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部分高校相同学科或方向的工学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课程设置相同,甚至两类研究生同班上专业课,“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也一成不变。也有部分学校只是对工学专业硕士增加了很少学分的实习,但实验、设计等其他实践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这样就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师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高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相差悬殊,有些教师对外服务课题多,参加过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有的教师甚至是国家级或市级重大工程的评审专家,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但大量年轻教师,他们刚刚走出校门,虽然有着博士学历、博士后甚至海归经历,科研能力强,也发表了很多SCI论文,却没接触过实际工程,根本谈不上工程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因此,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4)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工学专业硕士的考核体系仍然类同于学术硕士,基本上还是“三步”考评制:第一步是先修满理论课程学分,一般在30学分左右;第二步是发表1~2篇期刊论文,对期刊等级的要求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也不一致,甚至不同导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三步是毕业论文和答辩必须通过专家审核,特别是要通过专家盲评。第一步主要考核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步和第三步目前主要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和第三步中把关的导师和同行专家,他们还是按工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标准来加以评判,而对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却无任何规定和标准可循。
2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改进措施
2.1 明确工学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按国家教育部要求,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③因此,各高校必须切实提高对工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改变同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为核心,以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打造出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性意识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才是对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唯一目标和科学定位。
2.2 建立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建立和加强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突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实践教学应从课堂教学、企业实习、科研基地实践等多方面重视和加强。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改变重机理分析和公式理论推导等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应采用PPT、录像、电影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多方面的资料、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交互对接。提出工程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与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课堂案例教学的多层次、丰富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2.4 增设企业实习学分
企业实习是工学专业硕士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实习不应拘泥于形式。实习的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联系,也可由导师推荐或进入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承担的企业横向课题,结合课题进行实习,或是毕业论文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课题展开研究。企业实习应不少于5学分,时间不少于半年。
2.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根据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需要建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导师队伍。加强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遴选机制,鼓励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工厂、施工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攻关,提升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2)从设计院、大型工、矿企业引进具有副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高水平的人才,解决理工院校专业硕士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3)在实习企业聘请研究生导师,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提高全日制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
2.6 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1)专业课程考核。改变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课程考核的方式,以课堂讨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报告和期末论文或设计和实验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综合考核,切实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企业实习考核。除了提交实习报告和企业实习证明外,还应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工作业绩考核。学生应提交参加工程设计、施工或实验的成果。为增强学生对企业实习的重视,将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考核条件,企业实习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工作。(3)研究能力考核。改变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方式,以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实习企业亟待解决问题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核。
2.7 实践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工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问题,避免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课题。课题来源可以是导师的企业横向课题,最好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内部立项的研究课。这样的学位论文选题既体现工程实践背景,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学位论文开题必须要有本领域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校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以确保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工程实际,预期论文成果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区别于学术型硕士,成员应由工矿企业的高级工程师2-3名与高校的学术权威共同组成。论文答辩应侧重于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注重论文的技术创新。这样既保障了论文的质量,又实现了对工学专业硕士的知识应用、创新和实际专业技能的考核,从而进一步促进工学专业硕士向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方向快速成长。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对于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必须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加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教学质量,实现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注释
① 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0.
② 王晓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5.
③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④ 朱永梅,任家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118-123.
一、答辩考核方法:
由专业组对申报者面对面的答辩考核
二、答辩考核内容
(一) 申报者简要介绍基本情况
1、什么时间毕业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及学制(如:2009年8月毕业于福大机械专业四年制本科)
2、工作经历,什么时间任工程师和在本专业工作年限
(如96年毕业就到省机电控股公司工作(讲重要的几个工作地点),2002年8月任工程师,在本专业已工作了13年)。
3、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工作业绩(按简明表讲重点部分,含获奖情况、发表的论文、专著等){如独立完成、主持、参与、负责(负责研制“豪迈”摩托车柱孔加工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制作,采用PLC控制,由原来五道工序改为一道加工工序,提高了精度和生产效率,获公司科技奖;在机械杂志上发表三篇专业技术论文)*设备的设计研发,解决了什么,实现了什么,该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各获奖情况;在***刊物发表了****文章及获奖}。
4、本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与价值(讲重点、如对摩托车脚蹬支架和上联板行高强度零件,研究应用有色金属液态技术,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精度,实现产品零件轻量化取得成效)
5、指导下级专业人员工作和学习(讲重点,举例说明)
6、 简要介绍本专业发展现状、本人今后开展本专业的工作思路、设想和计划(简要说明如:工程爆破已发展到调室爆破、中深孔爆破、隧道掘进爆破、城镇拆除爆破、水下工程爆破等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城镇拆除爆破,用控制爆破拆除比人工或机械方法可靠、快速、省工省力。结合本专业,我认为发展炸药能量转化过程精密控制技术,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降低有害效应是本发展方向;今后应以发展新型爆破提高控制爆破水平,是爆破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二)申报者回答必答题(论文代表作中的问题)
具备条件的每人回答两道问题;不具备条件回答三道问题
(三)专业组提问
针对一下问题提问
1、对学历等基本情况和业绩、论文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核实、质疑。
2、对论文的论点、论据及正确性、科学性进行质疑
3、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提问在该获奖项目中的作用,该成果的技术水平。
(时间不超过15分钟,破格不超过20分钟)
三、答辩考核成绩与评价
1、专业组无记名投票,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定性。
2、写出综合评价意见
①根据申报者介绍的基本情况、论文、业绩成果等填报是否真实。
②根据理论知识是否达到相应高级工职务水平
第一条为深化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规范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社会化评审工作,促进本市自然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根据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三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任职资格的社会化评审工作。高评委下设学科组,负责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候选人的推荐工作。高评委挂靠单位,负责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材料的受理和筛选工作。
第四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由筛选性指标、定量性指标和定性性指标三部分构成。
二、评审范围和评审程序
第五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下设六个学科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学科组、生物与医药研究学科组、材料研究学科组、激光技术研究学科组、管理科学研究学科组和体育科学研究学科组。各学科组评审的专业范围如下:
(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微电子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电子商务技术研究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二)生物与医药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企事业单位从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胚胎工程、药物创新研究与开发和古生物研究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三)材料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企事业单位从事金属和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材料测试评价共性技术研究以及能源研究与开发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四)激光技术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企事业单位从事激光器件、激光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光电子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五)管理科学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情报与方法和情报手段现代化研究、专利审查和专利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六)体育科学研究学科组的评审范围主要包括本市从事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学、运动训练、运动心理、体育理论、体育技术实验研究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第六条实验系列不单独设置实验学科组,高级实验师申报人纳入研究系列所属学科组,按本标准中对高级实验师的要求进行评定。
第七条评审工作按照高评委挂靠单位受理初审--学科组评议推荐--高评委评审决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第八条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的评审适用于本市上述专业范围内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人。
三、筛选性指标
第九条筛选性指标是指申报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所需具备必要条件的指标。其包括:科研道德、学历、资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挂靠单位审核,具备条件的申报人方可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进一步评审。
第十条科研道德要求:申报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到:
(一)科技成果不得危害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
(二)在科研工作中不得出现剽窃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三)在申请过程中不得有谎报和隐瞒的行为。
第十一条学历要求:申报人须具备国家认可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第十二条资历要求:申报人须在低一级资格的研究、实验职务岗位工作满五年以上。由相关系列转评科研、实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除了在低一级资格职务岗位任职满五年,必需在研究、实验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
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对从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研究的申报人,其资历要求为在低一级资格的研究职务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
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申报人,获博士学位的,须在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岗位工作满二年以上;获硕士学位的,须在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
第十三条外语要求:申报人须通过全国职称外语A级考试。
第十四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申报人须符合上海市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
第十五条虽不完全符合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条规定,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两名同行知名专家评议推荐,也可申报评审。
(一)在国际著名刊物上的主要贡献者;
(二)获得国家级科技三等奖或省部级科技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主要贡献者;
(三)在本专业领域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主要贡献者。
四、定量性指标
第十六条定量性指标是指申报人在低一级资格获得后至申报高一级资格评审时所完成科研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指标。其包括学术论著、科技成果和培养人才等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包括一组指标。由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相应学科组的专家根据本标准及实施细则评定每一指标的得分,然后累加算出定量性指标的总分。
第十七条对申报人定量性指标评定总分设置合格线,申报评审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者为50分;申报评审研究员者为70分。
第十八条学术论著方面包括论文、著作等。研究系列申报人需提供完整论著1-3篇(部);实验系列申报人需提供完整论著(含实验技术规范、实验技术报告)1-2篇(部)。
(一)论文系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学术文章。根据的刊物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国际著名刊物上的论文、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和国内非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论文的评分标准如表1。
类别国际著名刊物上的论文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国内非核心期刊上的论文
(二)著作系指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根据著作的学术水平和在本学科的影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有影响专著、专著和编著,著作的评分标准如表2。
第十九条科技成果方面包括专利、课题、获奖、效益等。其中研究系列申报人提供专利、课题形式的科技成果,总计不超过3项;实验系列申报人提供专利、课题形式的科技成果,总计不超过4项。研究、实验系列申报人提供获奖、效益形式的科技成果,总计不超过3项。
(一)专利是指申报人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内容应与申报的专业学科相一致。专利的评分标准如表3。
(二)课题是指接受政府、企事业单位(含本单位)委托并已完成且通过专家评审的科研任务。根据课题的等级,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其他来源课题。课题的评分标准如表4。
(三)获奖是指申报人凭其科技成果所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奖。获奖成果的评分标准如表5。
(四)效益是指直接与科技成果应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净收益、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等,经济效益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同行业领先;国内同行业领先;企业新产品。对社会公益型研究开发项目,则采用相应的社会效益为标准。经济效益的评分标准如表6。
第二十条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包括培养研究生、指导科技人员研究工作等。对申报人择其主要一项评分。
(一)培养研究生是指申报人指导研究生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根据指导的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特别指导;一般培养。该指标评分标准如表7。
(二)指导科技人员研究工作是指申报人为某一课题的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题组其他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根据指导的对象,分为两个层次:中级;初级。该指标评分标准如表8。
五、定性性指标
第二十一条定性性指标是指从申报人科技成果中体现出的综合反映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指标。其包括达到应有水平和价值、创新性解决科技问题能力等。
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评委成员对于经过筛选与定量评审的申报人,进行定性评审,最终决定申报人是否具备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十二条根据申报人申报的资格,其达到应有水平和价值指标的定性标准如下:
(一)申报评审副研究员者:系本学科的科研骨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业绩。
(二)申报评审高级实验师者:系本学科实验技术的主要骨干,在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研制、改进、操作、维护,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上做出较大的成绩,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业绩。
(三)申报评审研究员者:系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取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具有显著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业绩。
第二十三条根据申报人申报的资格,其创新性解决科技问题能力指标的定性标准如下:
(一)申报评审副研究员者:了解和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选定具有较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创新性地提出有效与可行的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二)申报评审高级实验师者: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实验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创新性地解决本学科实验技术所遇到的重要问题,或组织指导大型实验技术工作。
(三)申报评审研究员者:掌握和提出本学科的发展方向,选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创新性地解决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
六、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标准具体应用问题,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本标准的实施细则另行制定下达。
根据市职称办工作部署,拟定于2012年9月召开我市环境保护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会,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2011年底在职在岗、符合省职称办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用人单位订立聘用合同,现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条件
申报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毕业(学位)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相关专业的以下学历,经考核称职(合格),可认定为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报送材料内容
1、省职称办统一下发的《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一式3份,用16K纸打印。
2、2011年环境保护专业资格评审申报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十份(表一)、(破格人员写明破格条款)用A3纸打印。
3、徐州市环境保护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一式二份(表二)。
4、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表(报人事部门存入个人档案的)。
5、任助工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总结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简历;二是主要工作业绩及奖励情况;三是参加过何种再教育;四是主要的论文、论著等;五是申报何种技术资格及申报理由)。
6、有关学历证书、职称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继续教育证书。
7、任现职以来的公开发表作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论文、著作2篇(仅凭录用通知书不认可)。
8、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出具的公示证明。
9、按资格条款中的能力、业绩成果材料分类装订。
10、申报专业(环境科研、监测、工程、管理)力求准确,申报材料书写清晰工整。
11、凡破格晋升人员必须按评审条件中的破格条件严格掌握,写出破格依据(注明破格条件的第几条、第几项)并提供晋升材料(在任职期间必须有1次考核为“优秀”)。
12、近期两寸照片一张。
13、计算专业技术资格时间为2011年12月底。
14、报送材料的1、2、3项不用装订,其它材料必须按顺序装订成册。封面请贴好“徐州市环境保护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登记表(表三)。
四、其它事项及要求
1、报送材料中的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同时必须提供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和聘书及其它各类证书和业绩材料的原件以备审查。
2、如果发现有虚假行为的,取消当年的评审资格,两年内不允许参加技术资格评审。
3、符合申报条件人员,一律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和答辩。面试、答辨未通过人员应视为不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当年不提交中评委会评审。
4、所学专业如不一致,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参加由相应专业技术系列中级评审委员会划定的选学科目(申报中级的,任选两门科目)的自学考试,合格后方可申报。
选学科目及考试课程为: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质量评价、工程制图、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化学、环保设备设计、环境法学。
5、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300元/人,其中工程师评审费200元/人、面试答辩及论文鉴定费100元/人,费用请交到市环保局财务审计处。材料接收之后费用一律不予退还。
一、申报材料的种类、份数
(一)《通信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审批表》原件3份;申报表中须亲笔签名的地方一律用蓝黑或黑色的钢笔、签字笔签名,并必须在工作单位审核意见栏和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审核意见栏加盖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印章;
(二)申报人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原件经审核后当场退还,复印件须加盖公司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印章;
(三)申报人近期二寸免冠彩色登记照片六张(其中三张粘贴在表上,其它三张背后写上单位,姓名随申报材料上交);
(四)申报通信工程师需提交论文一式三份(论文评审要求可参照附件1-3);
(五)申报高级通信工程师需提交论文和技术报告各三份(论文评审要求可参照附件1-3);
(六)申报人须提交与表中“主要获奖情况”、“主要、论(译)着情况”栏填写内容相对应的资料(申报人业绩成果须为担任现职称以来取得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套。原件经审核后当场退还,复印件须加盖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印章。其中着作复印件必须复印着作封面、版权页、目录,并按顺序装订整齐;
(七)打印填写《申报材料目录表》(附件2);
(八)申报的各项材料,一律用a4纸张双面打印或复樱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研究生结构调整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文章根据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要求,探析了基于生源遴选、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重点环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控制路径,以实现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论文及其评价等环节的有效对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70-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快速增长,教育部决定全面调整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结构,自2009年开始直接在应届大学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其招生规模。通过多年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接近50%。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满足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各高校对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本文就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及其质量控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属于同一层次的硕士学位,但类型不同,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与要求,以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作为最大类别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知识的宽广性、新颖性、先进性和综合性,更要符合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要。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其培养离不开工程实践。同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还应来自于行业应用需求或工程实践,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或前景,通常还应体现一定的行业或职业应用背景,而且其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源质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成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是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重点环节及质量控制路径
(一)分类复试,优先倾斜
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其培养质量尚未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全面检验,社会和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同度目前还难以达到学术学位的高度,许多学生对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一定顾虑。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报考者了解工程硕士的特点、定位和良好的社会需求状况及就业前景等,特别是作为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主动出击,针对电子信息类高校和行业就职人员展开针对性重点招生宣传,提供比学术型研究生更优惠的政策;另一方面,复试时采取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分类复试措施,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并作为录取重要依据,同时,对有工作实践经历或工程实践实习的考生给予优先录取。
(二)注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与职业性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专业学位通常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以培养能够承担特定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与工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明显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两者应有显著差异。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主线、实践为基础、职业为导向,除了设置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的核心主干课程,更要设置以培养研究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应用类、实践类、职业技能类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至少包括一门职业技能训练或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以充分体现本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所培养的工程硕士具有专业(或职业)领域宽广的知识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技术素养。
(三)专业实践应依托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积累工程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没有工作经历,对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没有直接的实践体会或工程应用,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专业实践训练,在未来的应用中就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而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正是应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校内各工程中心,与导师有项目合作的企业,各专业领域在企业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或学校在行业骨干企业建守的工作站等。
(四)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应用或工程实践相联系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选题不仅应体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而且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是培养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科研选题应以是否能够提升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为标准,既要考虑选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要考虑选题的技术应用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避免选题的理论化倾向,体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价值、工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途径因课题来源不同而不同。工程实践是选题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生通过系统调研、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和工作意向,能够从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中找到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切入点。由于问题直接来源于工程或生产实际,使选题不易滑入学术型研究,还可以充分满足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产学研合作项目是选题的又一重要来源。这类选题针对合作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工程或生产实际问题,还可以增强研究生对企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够在研究中将专业理论与工程或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锤炼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基于导师的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是目前常见的选题途径之一。因为这些项目的提出,或是解决某些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共性问题,或是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针对性,也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同时在经费保障、实验条件、实践应用等方面能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保证培养质量。
(五)学位论文及评价应符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特色与目标定位要求
个人安全诚信申报承诺书范文
本人现就有关这次申报评审20**年度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有关事项,郑重申明承诺如下:
一、本人所递交的所有申报材料,都经本人逐页仔细核实过,
保证所有材料和内容都是真实的、可信的,决无虚假、伪造和剽窃的。
本人所提交的论文、论著,是本人(或与合著人)结合理论研究与专业技术工作实践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别加以标注引用和参考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二、本人申报表中的所在单位核实意见及所盖单位公章、
档案所在地公章都是本人人事档案所属直接单位,不是挂靠单位、兼职单位。
三、本人这次仅向上海市工程系列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申报评审20xx年度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除此之外,没有在上海市范围内的其它高评委同时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四、本人个人身份属国家公务员系列 、 事业单位编制 、
企业单位性质 。
以上内容是本人的诚信承诺,如有失实、失信、虚假情况,本人愿意接受上海市工程系列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处理结果,并承担由此产生各项后果。
承诺人(签名)
20**年 月 日
安全诚信申报的承诺书范文
本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现作出如下承诺:
一、本企业通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url#)填报的企业及人员信息内容,以及本次提交的书面材料是真实的。
二、本企业在截至申报之日前一年内没有发生《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9号令)第二十一条以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外建设工程企业和人员进粤信息备案的管理办法(试行)》(粤建法[20xx]24号)第九条所规定的行为。
三、本企业承诺在深圳市具有固定的办公场地(施工总承包企业不少于200平方米;其他企业不少于150平方米);派驻的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能够满足其主项资质等级标准的相关要求。
以上承诺如有虚假,本企业及本人愿意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信息登记、并在两年内不接受本企业信息登记的处理决定。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20**年 月 日
安全诚信申报承诺书怎么写
本单位郑重承诺,在申报评审职称前,将仔细阅读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并理解其内容,按要求做到:
认真审查申报人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并做好评前公示工作。承诺对申报人报送的材料包括取得的业绩成果、论文、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模块考试合格证、学历(学位)证等进行认真审核,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说明原因及时退回,并及时告知申报人。
以上承诺,如有失信和弄虚作假,其责任由本单位自负并自觉接受相应的处理。
承诺单位(盖章):
编者的话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为全力营造有利人才发展的环境,构建首都新闻出版行业人才之都,根据中央提出的“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把人才工作列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吸引、培养、评价和用好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评价的导向,决定着人才发展大局。因此,该局加强了新闻出版版权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作、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人才评价机制。去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局共同推出了新闻和出版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评审,他们工作非常认真、细致、公正。为了使今年职称评审工作做得更好,他们通过本刊向大家指出几点需注意的问题。
自1999年至2005年,新闻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出版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全部统一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进行评审,通过历年来评审的情况看,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一)相关材料的准备要完备
外语考试必须于前一年11月份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报名,在第二年的4月份参加考试;计算机考试目前以季度进行划分,必须保证在参加评审之前拿到合格证书。新闻专业考试要特别关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公布的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同时要注意平日的本专业成果、业绩的积累,如论文的发表问题和工作成果的留存等。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也是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普遍欠缺的方面,特别是在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方面,要密切关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和北京新闻出版人才网的相关培训内容,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于需要参加高级专业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对本人的工作业绩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冲击国家级或省部级的新闻出版专业奖励,这些大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评价的分值。特别是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人员,对其发表的学术成果、论文、工作成果、获奖情况等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可参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bjppb.省略)进行查询。通过专业业绩的要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撰写学术成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领域的专业水平。
(二)申报材料的填写要认真细致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必须要填报申报表,而申报表的内容又是最直观地反映出本人的基本情况,往往又是专家评委评议评价的直接参考物。这就要求参加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填写申报时,必须做到每个表格不漏填,不乱填。做到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答辩准备要充分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的统一要求,新闻专业技术资格中、高级及出版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评审都必须增加答辩这一环节。应该说这对新闻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有利的,但在实际答辩评价过程中,我们一些名编辑、名记者不能很从容地面对答辩,甚至有在答辩过程中答非所问的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是过于紧张,没有答辩的经验。其实,我们采取的答辩形式是比较放松的,主要是对于新闻出版领域的基础性的知识、热点问题以及针对申报的论文的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答辩前进行一些必要的专业理论、专业实践问题和自己的论文的主要论点的熟悉。答辩过程要尽量放松。
2005年,为适应首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事局共同推进了新闻和出版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评审,实行个人申报、社会评价、评聘分开,评审范围由原来的北京市扩展到北京地区的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只要符合申报条件,不论户籍档案、身份,均可自主申报参加评审。同时打破职称评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出台了不拘一格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举措:对于申报新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不再要求必须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只要符合学历及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即可直接申报。同时也对破格申报提出了新的措施,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不受工作年限、学历资格、下一级别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时间的限制:A、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及以上奖;B、独立撰写20万字以上专业著作并公开出版;C、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D、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及以上奖;E、获得中国新闻二等及以上奖、范长江新闻奖(含提名奖)、邹韬奋新闻奖(含提名奖);F、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韬奋出版奖、音像制品奖、国家电子出版物奖。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在专业技术领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