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破伤风病人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士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8例发生窒息的重症破伤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治疗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发生窒息的重症破伤风患者行气管切开,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已痊愈出院。结论:严格而正确的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是重症破伤风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病人的康复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重症破伤风;气管切开;护理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机体,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外科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常因喉肌痉挛发生窒息,死亡率高达20%~30%,行气管切开是抢救重症破伤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了16例破伤风患者,其中8例发生窒息,均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因此,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破伤风患者,男8例,女8例,年龄24~38岁,平均32岁。入院后行破伤风抗毒素对因治疗及镇静,止痉,抗感染治疗,8例患者仍频繁抽搐,出现喉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发绀,窒息等症状,立即采取气管切开术,经过精心的护理,病人的抽搐减少,无角弓反张,张口自如,呼吸平稳,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舒适:气管切开后宜取去枕或低枕仰卧位,使颈部舒展,以利呼吸。
2.2 心理护理:患者病情较重,病程长,难免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医务人员应关心、理解、体谅和安慰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除其思想顾虑,取得他们的合作。
2.3 环境准备:病人住单间,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各种动作包括走路,说话要轻巧,低声,治疗护理检查尽量集中进行。可在使用镇静剂后30分钟内进行,以免经常打扰病人。病室空气需流通,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60~70%。
2.4 维持营养体液平衡:注意营养,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因张口困难,大都不能进食,同时由于痉挛抽搐发作不断地消耗体力和热量,因而除静脉输液外还可以鼻饲供给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混合奶,患者多生活不能自理,应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鼻饲管在无堵塞、扭曲,鼻粘膜损伤情况下一般不宜更换,因插管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喉肌痉挛,增加痛苦。另根据病情,如经积极抢救治疗,一般2~3周后抽搐逐渐减轻,齿距增大,便可自行进流质,可拔除鼻饲管。
2.5 专人护理:因为病人术后不能发声,应了解患者的简单手势或嘱其书面表达需求和感受,如有痛苦不能呼唤,尤其是小儿,随时可能自行拔出套管,造成呼吸困难。所以,应专人昼夜精心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每次抽搐发作持续时间,部位,抽搐程度等。对于烦躁不安者,应约束病人。
2.6 吸痰及气道湿化:(1)气管内吸痰: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1]。分泌物多时应随时吸取套管内分泌物,一般先用吸痰管插入内套管内抽吸,如难以吸净可拔除内管,经外管口插入气管内吸取,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痰过程中应经常吸水冲洗管道,保证管内负压。吸痰时动作要轻,每次抽吸时间不宜大于15秒,插管不宜太深,为13~15cm,以轻微的刺激诱导患者的咳嗽反射将痰液咳出后再吸出,保证有效地吸痰。插入太深易诱发抽搐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吸痰时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分泌物粘稠可用注射器沿内套管壁缓慢滴入少许液体,一般用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糜蛋白酶1支配制成药液,每30分钟滴入一次,每次5滴,也可根据吸痰时痰液的粘稠度随时滴入,以稀释溶解分泌物及预防感染。(2)湿化气道:湿化气道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环节[2]。为加强湿化效果,我们在套管口上面覆盖二层无菌湿纱布,避免了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而造成的气道干燥,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的缺点。吸痰管每次更换,药液每日更换一次。不需要勤拍背,以尽量减少刺激。
2.7 内套管清洁、消毒法:内套管一般4~6小时取出清洗消毒一次。将取下的内套管放入双氧水液治疗碗中浸20分钟,用细小试管刷通洗套管内部,用棉球洗套管外部。清洁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冲净,用无菌纱布块将外壁水擦净,放入外套管内,锁住开关。消毒内套管时,要尽快放回外套管内,以防外套管分泌物附着妨碍插入。有条件时,应争取有一个备用的同号内套管,可以在消毒时交替使用,最为适宜。如在清洁消毒内套管时,有较多的分泌物,可随时由外套管口内插入吸痰管,将分泌物吸除。
2.8 颈部伤口的护理:喉垫可保护伤口免受刺激、感染,一般每日更换一次,若渗出物过多应随时更换。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以免造成伤口感染,发生气管狭窄或拔管困难。所用过的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消毒,敷料应焚毁,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2.9 堵管期的护理:患者分泌物少,呼吸平稳,无紫绀,抽搐少时要尽量拔除颈前套管。一般先试行堵管,使病人由鼻腔进行呼吸,经过1~2天若鼻腔呼吸正常时就可将套管除去。
用蝶形胶布沿颈前横行帖紧,将颈前伤口拉紧相互靠拢,加以固定,大约1周左右自行愈合(不必清创缝合)。堵塞管口试验,可用硬橡胶,软木制成栓塞,用号次递减法堵塞。(先1/2、2/3、7/8,,全堵塞子)。堵塞试验以后,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如果发生,就立刻拔除,停止试验,并要严格交接班。
3 讨论
破伤风病人内科治疗效果差,病程长,易合并感染,抽搐易发生窒息,加上镇静剂的使用,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增加窒息和感染的机率[3],常因喉肌痉挛及窒息导致死亡。及时行气管切开能解除呼吸道的梗阻,控制感染,促进肺不张的恢复,挽救生命。因此,严格而正确的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一系列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掌握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减少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红兰.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护理研究,2004,18(5),889-890
[2] 韩维红.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现状.护理学杂志,2001,16(4):254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工作流程;改进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667-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机体任何部位的开放性损伤,均可能导致破伤风的发生,临床死亡率高达5%~40%[1]。外伤是急诊常见的疾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TAT是以破伤风类毒素给马注射,使其产生特异性抗体,取其血清精制而成。TAT为异种血清,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有文献报道变态反应率为5%~30%,其中大约1/10 000的死亡率[2]。故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确定个体对该药的反应,是预防过敏反应及休克的必要措施。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安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药物的存放、皮试液的配制、皮试的方法、皮试结果阳性的妥善处置、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门诊2 190例外伤后24 h内进行TAT皮试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1 066例,男724例,女342例,年龄5~72岁,平均31.4岁;改进组1 124例,男715例,女409例,年龄4~73岁,平均29.8岁。组间在性别比例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教科书规定[3]用1 ml注射器抽取0.1 ml TAT[1 500 IU/0.6 ml(支)]药液加注射用水稀释到1 ml在前臂掌侧下1/3处针头与腕横纹皮纹垂直方向5度角进针;改进组:将TAT[1 500 IU/0.6 ml(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再用1 ml注射器抽取0.1 ml TAT药液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皮纹平行方向5度角进针。
1.3 观察指标
1.3.1 皮试结果判断:阴性为局部无红肿、无全身及其他部位反应。阳性为皮丘红肿,硬结>1.5 cm,红晕>4 cm,有时可出现伪足,主诉痒感,或全身过敏反应。
1.3.2 舒适度判断指标:无效为病人感觉撕裂样疼痛;有效为病人感觉有轻微疼痛;显效为病人感觉无痛。
1.3.3 不良反应的判定指标:按教科书规定[3]的不良反应标准判定,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4 统计方法: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舒适度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使用spss11.0运算,P
2 结果
2.1 两组皮试结果比较:改进组阴性832例,阳性292例(25.98);对照组阴性628例,阳性438例(41.09)。
2.2 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改进组无效74例,有效223例,显效827例;对照组无效820例,有效156例,显效90例。
2.3 两组病人注射后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改进组无过敏
1 109例,过敏15例;对照组无过敏1 049例,过敏17例。
3 讨论
3.1 破伤风抗毒素低温保存:破伤风抗毒素为无色或淡黄色血清制品,含少量防腐剂,久置可析出少量能摇散的沉淀。传统方法是TAT从药房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易受温度的影响,假阳性率的增加。破伤风抗毒素在2~8 ℃避光干燥处冰箱保存,在室温下放置不能超过3小时。
3.2 皮试前注意:(1)做TAT皮试前详细询问病人既往过敏史,受伤时间,是否空腹等。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需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因TAT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其反应机制多数属Ⅰ型变态反应,而发生的前提是再次接触过敏原引起的[4]。(2)在做皮试前必需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器械,以便发生意外能迅速、及时,就地抢救。
3.3 提高阴性率及舒适度:(1)目前TAT药液剂型为1 500 IU/0.6 ml(支),不足1 ml,因此对照组按教科书方法配制皮试液浓度高于150 IU,易出现假阳性,皮试阳性率为41.09%。改进组将TAT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再配置皮试液,皮试阳性率降为25.98%。因此对照组皮试阳性率高于改进组。(2)改进组配剂采用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为等渗溶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同,与组织液混在一起时,细胞体积无明显改变,疼痛较使用注射用水轻[5] 。对照组用注射用水配置的皮试液,观察发现皮丘虽不长大,红晕也不超过4 cm,但周围有伪足现象或点状红斑多,假阳性率高,统计资料显示改进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资料报道,在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配置的皮试液假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减低62%[6]。(3)根据人体解剖学的神经分布规律,在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是尺神经皮支和桡神经皮支末梢分布最稀少的部位,皮肤感觉不敏感,因此,在此部位快速进针就会无痛或微痛。改进组皮试时针头与皮纹平行方向进针,皮纹向两侧推移,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小、无断裂现象,并且药液是顺流,阻力小,故无痛或微痛,病人舒适度提高。而对照组与皮纹方向垂直进针,针尖是逆皮纹而进,故皮纹产生机械断裂损伤,加之药液是逆流,阻力大,易产生断裂样疼痛而不舒适。
3.4 合理改进工作流程,减少医患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率:(1)我院在工作中对皮试结果在其门诊病历上加盖皮试章,注明药品名称、生产批号,皮丘直径、红晕直径,其他表现,皮试结果,执行者签名。同时向病人详细交代,以免发生异常情况时无书面证据说明。(2)皮试结果阳性的处置:对皮试结果阳性的病人选择注射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TAT脱敏注射同意书的签定。在临床应用中观察,TAT皮试结果阳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医生根据皮试结果阳性开出医嘱行TAT脱敏注射疗法。因脱敏注射反复多次注射,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存在危险,严重者可能有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有资料报道TAT脱敏注射过敏反应率为19.8%; 68例破伤风过敏性休克中有30例出现在脱敏注射过程中[7]。如不注射,可能感染破伤风,可以改用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此药物价格昂贵。我科在未执行签字同意书以前,经常遇到因出现过敏反应或运用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费用高而遭到投诉现象。为了病人的安全,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保护病人的知情选择权,执行签同意书,同意书由科室保管。经临床运用,病人满意率明显的提高,没有1例病人因为脱敏注射出现过敏反应或药物价格昂贵而进行投诉。(3)破伤风过敏反应的重视:本组资料中据不完全统计有32例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出现荨麻疹、瘙痒、水肿等不舒适感觉,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虽经及时抢救、诊治好转,但给病人带来了生理上和心理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华积德.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5.
[2] 夏伟琴.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03(9):3101.
[3] 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
[4]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5.
[5] 张永红.头皮针在青霉素皮试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9.
[6] 关淑娟,朱晓兵.有关青霉素皮试几个敏感问题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9):120.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观察 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常在生后4~7天发病,故有“脐风”、“七日风”之称。随着人们卫生知识的提高,新法接生的普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明显降低。由于我县地处边远山区,旧法接生仍占相当比例,每年仍有新生儿破伤风零星发生。我科1997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病人均来自农村,旧法接生29例,乡村卫生员接生7例,其中男28例。女8例,男:女为3.5:1。临床表现均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肌强硬和肌痉挛,治愈27例,治愈率为75%,好转出院6例。占16.7%,死亡3例,占8.3%,发病年龄为3~28天,7天以内发病20例,占44.4%,治愈16例,7~14天发病10例,占27.8%,均治愈。住院天数为1~34天,平均住院日为7.5天。
2 抢救与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让患儿独居于安静、光线暗淡的病室,避免声、光、触等刺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后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护理完毕应注意手的清洁与消毒。
2.2 控制痉挛
破伤风主要的死因为强直性痉挛导致窒息,脏器缺氧损害和脑水肿。所以,控制痉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镇静剂可抑制大脑皮层和皮层下部的活动,降低骨骼肌张力,使肌肉松弛。对频繁痉挛不易控制者,应报告医生,选用合适的镇静剂和给药途径。我们常用鲁米那5~8mg/kg/次、复方冬眠灵1~2mg/kg/次、安定0.1~0.3mg/kg/次交替肌注,交替时间可根据患儿发作情况随时调整。情况允许,可将安定改为鼻饲或口服。经过临床观察,认为安定的效果较好,并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2.3 饮食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顺利度过“营养关”极为重要,因痉挛频繁,能量消耗大,应及时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保障机体的需要。病初频繁痉挛者暂禁食,应静滴液体血浆等;痉挛减轻后,坚持直接喂乳,喂乳时须格外小心,以免呛咳或刺激咽部而引起痉挛不要,必要时鼻饲喂乳。鼻饲管应在使用镇静剂之后方可插入,动作要轻快,每次喂乳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发生呕吐而引起窒息。本组病例无一例因喂乳或鼻饲而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4 药物治疗
TAT:应尽早使用。因TAT仅能中和游离的外毒素,对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不起作用。本组病例均给予TAT1-3万单位静滴3天和脐周封闭一次相结合。抗生素;本病易并发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而致死亡,故适当选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非常重要。青霉素为首选药。本组都采用青霉素及其它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对严重感染者,我们根据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做好输液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
2.5 对症护理
痉挛致窒息的抢救:痉挛时间越长,越易发生窒息,频繁窒息者预后差。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痉挛,避免窒息。对因痉挛致窒息者用托背式人工呼吸法抢救大多能缓解,利用此法抢救16例窒息患儿获成功。对痉挛难以控制并出现呼吸衰竭者,用东莨菪碱0.03~0.06mg/kg/次,并加用呼吸兴奋剂,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次数,此法抢救8例呼吸患儿获成功。托背式人工呼吸方法:患儿去枕平卧于床上,抢救者站于患儿左侧,用右手托患儿背部渐渐举起,使其胸部向前挺起,脊柱极度伸展,然后再渐渐放平,周而复始地进行,达到维持呼吸的目的。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脐部分泌物越多,预后越差,应及时清洗脐部分泌物,以减少不断产生的破伤风杆菌。本组病例脐部分泌物多者20例,死亡2例;脐部分泌物少者10例,死亡1例;脐部干燥者6例,均治愈。首次脐部护理:先消毒脐周皮肤,然后用TAT1500~3000单位做脐部封闭,脐部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2.5%碘酊消毒后涂龙胆紫,每日1~2次,直至伤口痊愈。所用敷料和棉签应焚烧,器械浸泡后再高压消毒。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我们使患儿取恻卧位,利于分泌物流出,提高治愈率。给氧护理: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给氧0.5~2升/分或面罩给氧4~5升/分。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缺氧状况是否改善,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吸氧管是否通畅。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冷热会引起抽搐,应特别注意体温变化。若体温过高,超过39℃以上时可松包降温,不已使用退热剂或酒精擦浴;体温不升时要注意保暖或入温箱复温,避免复温过快而引起肺出血。皮肤和口腔护理;破伤风患儿双上臂常紧夹躯干,双手紧握,要注意腋、肘、手掌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和更换内衣,以防褥疮的形成;对不能进食者每天须作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并发症,能喂乳者还应多喂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2.6 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越重,预后越差。本组并发败血症4例,死亡2例;并发肺炎6例,死亡2例:并发皮肤硬肿6例,死亡3例,冬季病死率比夏季高,可能与并发皮下硬肿有关。硬肿病的发生可能与本病的能量消耗大,热量供应不足,肌注次数较多和外界温度有关。硬肿多发生在入院后2~5天内,为轻中度硬肿,经加强营养、保证热量供给、保暖、鱼肝油按摩硬肿处,大多数患儿在3~7天内硬肿消退。
2.7 预防和出院指导
严格执行无菌接生,重点培养乡村接生员,加强卫生宣教工作。紧急情况接生时,可把剪刀烧红,冷却后断脐,脐带适当留长,结扎线要煮沸消毒,24小时重新结扎脐带,剪除远端部分,并预防性注射TAT1500~3000单位。出院前嘱咐患儿家长,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讲究卫生,合理添加辅食,多晒太阳等。好转出院者定期来医院复查。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41-01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外科急诊或临床预防破伤风最常用的治疗措施。TAT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球蛋白制剂,注射后刺激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但因其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极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一定先做皮试试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现将我队门诊抢救2例破伤风抗毒素过敏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病例1 我队战士卢某,23岁,炊事员,2012年11月26日因在制作食物过程中不慎切伤右手中指,在本院门诊行外科常规处置伤口后,于上午8:40在注射室注射TAT。皮试后观察20分钟,注射处皮丘增大红肿,直径为1.5厘米,红晕3厘米,有伪足,局部发痒,护士给予脱敏治疗,第一次注射完毕后患者诉略感胸闷,观察30分钟后症状缓解,注射剩余3针,每针间隔30分钟,于11:10注射完毕,在观察室留观。
11:25 患者诉胸闷伴局部瘙痒,查体:患者头部、颈后、双前臂散在斑丘疹,有抓痕。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注、维生素C片0.2口服对症处理,密切观察。11:50 患者自感颜面发紧、烦躁,自诉胸闷、心慌、怕光,奇痒难忍。查体:患者血压100/80mmHg,呼吸28次/分,脉搏98次/分,面部潮红,全身出现红色风团,意识清楚。立即抢救,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肾上腺素1mg肌注,同时嘱护士打开静脉通道,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非那根肌注25mg,20分钟后患者症状好转,血压100/70mmHg、脉搏90次/分,呼吸24次/分,继续观察治疗。14:00 发现患者病情反复,除具有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喉部发紧,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情绪烦躁不安,心理恐惧。血压90/55mmHg、脉搏130次/分、呼吸45次/分,再次进行抢救,此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微循环不良,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多巴胺20mg滴注,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mg肌注,同时嘱护士迅速开启另一支静脉通道,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10mg地塞米松快速静滴。14:20 患者收缩压70mmHg,舒张压0mmHg,呼之不应,呼吸更加困难,调整升压药改为多巴胺80mg加入5%葡萄糖250ml,调整地塞米松20mg继续快速滴注,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备好气管切开包。14:30 患者血压100/65mmHg,呼吸平稳,呼吸27次/分,脉搏94次/分,脉率规整,患者自感头痛、无力、心理恐惧。留院观察1天后无异常反应,嘱其多加休息。
病例2 赵某,男,24岁,系我部汽车连战士,2013年4月10日因在搬运器械过程中不慎被锐器划伤右手掌及右手小指,流血不止遂来我队就诊,给予常规清创缝合包扎后,于下午3:20在注射室做破伤风抗毒素皮试。15分钟后患者诉注射部位发痒,检查发现皮丘增大、红肿,大小约1.4cmx1.3cm,因无其他不适,未做特殊处理,护士随后给予脱敏注射,观察30分钟后无其他不适,患者自行离院。晚20:30 患者因全身瘙痒难忍再次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晰,全身散在大片红色风团,抓痕到处可见,血压110/80mmHg,即给予扑尔敏10mg肌注,50%葡萄糖注射液加10%葡萄糖酸钙针1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推,30分钟后患者全身风疹块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22:00 患者再次感到全身瘙痒,部分起风疹块,面色苍白、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90/60mmHg,立即抢救,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同时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地塞米松针10mg静滴,非那根针25mg肌注,15分钟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症状缓解,皮疹消退。改为口服扑尔敏片,观察到第二天,交待今后注意事项,患者痊愈出院。
2讨论
2.1 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用于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但因其属抗血清,为生物制剂,极易引起过敏反应[1],因为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临床上TAT皮试结果即使阳性多数可以通过脱敏注射解决,仍需考虑使用,但脱敏注射时要慎重,应加强用药期间的病情观察,并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抢救药品,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TAT,及时抢救。
2.2 每次注射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必须做皮试试验。常见的阳性反应是皮试处出现1cm以上的潮红、微隆起的硬块,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或反应不严重。然而个别高敏反应者会在做皮试后或者推迟出现全身严重的过敏反应,迅速危及生命,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以上2例患者就是特例。
3救治体会
3.1 据了解,我部自上世纪50年代组建以来,已为官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上千例,还未见过此类反应,医护人员普遍对使用TAT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且我队又是基层,医疗条件相对一般,医护人员大多缺乏相应的业务和技术培训,卫生员和护士大多数又缺乏系统的临床学习和实习,因此,应增强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意识,熟悉掌握急救预案。
3.2 本文两位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近一周来未曾应用其它药物,过敏性休克系破伤风抗毒素所致,我们认为对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病人,若应用后出现明显的症状,临床医师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视病情变化正规合理给予处理,切莫轻心大意,导致严重后果。
3.3 加强教育和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药前不但要询问药物过敏史,还要询问外伤史,是否有破伤风抗毒素用药史。护理人员要正确配置皮试液,并现配现用,避免皮试液因配置不均匀或时间太久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影响结果的判断。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处理、报告,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注射结束后要留院观察半小时,如无不适再回单位,同时告知回去后若有不适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抢救,造成不良后果。
【关键词】 蛇咬伤 ;急救; 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年龄10-62岁,咬伤部位四肢较多,多发与夏秋季,蛇的种类为蝮蛇、竹叶青、也有少数不明蛇种类咬伤者,就诊时间为伤后30分钟至6小时之间。
1.2局部表现:
2.1伤口出血及渗血,有5例患者自敷草药,不易辩认。
2.2疼痛,患者自诉感觉烧灼样痛最明显,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灼痛和胀痛加重,部分患者需用镇痛剂。
2.3肿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由远心端向近心端蔓延,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大片瘀斑、血泡。
2.4全身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有胸闷、心慌等症状。
2治疗措施
2.1 局部处理: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清创引流排毒,在伤口处用2%碘酊及75%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消毒手术刀做“+”字扩张切口,长约1-2cm,深约2-3cm,用拔火罐抽吸伤口处使淋巴液外流,促使毒液排出。伤口用3%双氧水冲洗,对咬伤时间较短者,用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15-30mg,加入2%利多卡因10ml在伤口周围作皮下环形注射,若创面上方软组织肿胀者,在其上方外缘近心端再行环形封闭2-3天,防止毒素扩散。
2.2全身治疗: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用同种抗毒血清,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静滴20%甘露醇消肿,口服并于伤处0.5-1cm以外处外敷季德胜蛇药片,对有出血者应加用止血药,全身中毒明显者,应加用扩容、利尿,对症支持治疗,以加快蛇毒的排西泄,改善全身症状。
3 急救护理
3.1 蛇咬伤是危急重症,抢救要分秒必争,由于蛇毒是大分子异种蛋白,一般经淋巴管回流,咬伤后如处理及时,预后一般较好,否则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处理和预防并发症,在治疗时应早期应用解毒药,能有效中和伤口周围的蛇毒,如不尽快去除体内毒物,将影响机体复原甚至危及生命。
3.2 尽快冲洗扩张伤口,减少毒素吸收,如有毒牙先清除毒牙,可防止毒素继续释放吸收,排除局部毒液,可防止毒素继续蔓延,伤口切开引流要彻底,以利毒液排出,局部清创排毒,用3%双氧水冲洗,在用0.5%碘伏液消毒伤口,减少感染的可能性,破坏伤口组织间的毒素,蛇毒是一种有毒蛋白质。易被蛋白酶分解,胰蛋白酶可分解其神经毒,糜蛋白酶可分解其血液毒,心肌毒等,早期作局封安全有效。 转贴于
3.3全身处理:因为毒蛇咬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全身治疗是必要的,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起到抗炎、抗毒、抗过敏、减轻组织肿胀的作用,同时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局部情况及全身情况,对蛇咬伤患者应首先观察局部有无明显肿胀、出血、渗液、水泡或坏死。常规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观察记录有无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出现,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谵妄、便血、少尿或无尿等症状,一但患者发生情况变化,须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
3.5中和体内毒素:促进重要器官功能的恢复。应及早使用足量的抗蛇毒血清,对已明确毒蛇咬伤的患者,则予以同种抗蛇毒血清,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毒素,减少毒素对各脏器的进一部损害。从抢救实践证明,抗蛇毒血清是毒蛇咬伤抢救的特效药物。其疗效与用药时间有密切关系,使用越早效果越好。但抗蛇毒血清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致敏性,在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如皮试结果为阳性,应给予脱敏治疗,如在输液过程中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6 心理护理:由于蛇咬伤患者起病突然,发病迅速,病势凶猛。对突如其来的受伤,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出现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慌情绪。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蛇咬伤方面的知识告知他们治疗成功的病例,安抚病人帮助其消除顾虑及紧张,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 外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4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5-01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应用性学科,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其内容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较广,内容繁多,加上中专学生生源大多为初中毕业生,起点较低,基础及学习能力较差,增加了教学难度。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将所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通过教学内容自身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结合课程实际和近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几种有益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是以直观教学为出发点,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对于激发中专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许多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缺乏必要地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时间一长甚至发展到厌学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设计制造出专业教学的亮点,实施兴趣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维持并发展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如笔者在讲述绪论时,以故事的形式开头生动描述了南丁格尔的事迹,当讲到战争中受到外伤的士兵由于南丁格尔在环境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死亡率由50%下降到2.2%时,学生中发出了惊叹,再结合生活中常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南丁格尔精神的向往,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兴趣。如学习破伤风时,通过学生对电视中主人公发病时的特点的熟知,来比较破伤风发作时的异同点:两者都是肌肉痉挛,出现张口困难;不同的是破伤风出现的是角弓反张,《哑》是身体蜷缩。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及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记忆,一举两得。
无论讲故事还是举例子,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一旦激发出来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到知识,真正做到寓学于乐。
2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过程是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此法的运用可通过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归纳总结。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使其不偏离教学目标。
2.1课前准备:学生应根据教师事先设计的案例或提出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查询相关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课中互动积极准备条件。笔者在即将讲'门静脉高压病人的护理'之前,先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为何分流术病人术后的护理中要观察神志变化?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肝脏和小肠的生理功能及何为分流术。查阅的资料有:生理学、系统解剖学、外科学等。最后还要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得出答案。
2.2课中互动:可采取问答式或师生讨论式。简单问题一般用问答式,相对复杂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选择师生讨论式。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秘书、发言人及收集资料者。组长负着管理分配任务,秘书负责记录,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发言人不固定)。发言过程中,小组各抒己见,思维非常活跃,虽然不能完全串出结果,但是发言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小组甚至从问题挖掘问题推出分流术病人的饮食特点。可见同学们查阅了一定量的资料,并且真正去思考了。最后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笔者不直接去解答,而是通过解释分流术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推出问题的答案。
2.3归纳总结: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每个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学效果:这节课讲了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那些是最重要的?根据学生评价,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法的恰当运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我建构知识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适当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启发、说明和论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达到加深印象、深刻理解的目的。中专卫校教学医院提供的资源相对有限,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临床,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对所学的疾病护理缺乏感性认识。在学习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之后,根据教学目标举出一个或几个相关病例(最好是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在医院外科进修时专门收集了外科比较典型的病例,在提供资料时可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加深理解。如学习过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后,举出一临床病例:乔某,女,38岁,已婚,务农,2年来常感下腹部隐痛不适,12小时前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T39.1℃ P90次/分R22次/分 BP130/85mmHg,一般情况可, 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 无移动浊音界,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Blood RT: WBC 16*109。N 92%,BUS示,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右侧麦氏点穿刺出脓液,尿常规未见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急性腹膜炎。问:①术前主要护理诊断②急症手术术前主要护理措施③术后护理措施。和学生共同讨论,得出结果:①疼痛;体温过高;体液不足②病情观察;术前常规准备(强调禁灌肠导泻) ;输液③术后半坐卧位;继续抗感染护理;肠胃功能恢复后进饮食;早期活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能将学生带入临床及现实情景中,学习到各种临床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更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培养开放型现代化护理人才的有效教学手段。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做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愉快的学习外科护理学知识,使他们成为独立学习、勤于思考的护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才训.教学模式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2-12-23.
【摘要】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被玻璃划伤情况,并探讨职业防护的对策。方法 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36名护理人员被玻璃划伤者占92%,除1人外,均未对伤口进行正规处置。在护理操作中戴手套率为零。结论 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急需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预防感染。
【关键词】 临床护士;玻璃划伤情况;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urts to the clinical nurses by glass and to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protection.Methods To mak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ersonnel.Some errors were found in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Results Among 36 medical employees,92% had ever been hurt by glass.They hadn’t dealt with the places of the hurts except one.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none of them wore gloves.Conclusion The medical personnel pay no attention to self-protection,the measures are not correct.The education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y should be strict in obeying the protective measures,then preventing the infection.
【Key words】 clinical nurses;the hurts by glass;the countermeasures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掰安瓿加药是每日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掰安瓿时多数护理人员的手部曾经受到过损伤,部分护理人员受损后的手部继发感染,直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据国际互联网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护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有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陆铁琳等对10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护士中有80.6%发生过针刺伤,年人均3.5次,其中74.5%是被污染针头所刺伤;护士在取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只有7.7%,在刺伤发生后向上级做了汇报的只有10.2%。对此,毛秀英认为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防护意识淡漠的问题,但这种淡漠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欠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到位有密切关系[1]。
1 调查资料
针对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防护意识淡漠的问题,对我院36名临床护士安瓿划伤及伤后处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2004年我院临床护士中92%(3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划伤,年人均约3次见表1。
表1 2004年临床护士玻璃划伤情况调查(略)
其中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的只有1人次,其余人员仅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出血较多的用创可贴止血)。没有一人在受伤后戴手套进行护理操作(认为戴手套不方便操作的有68%,认为不必要戴手套的占32%)。在损伤后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员向护士长口头说明情况,无一次正式汇报,见表2。
表2 2004年临床护士划伤后对伤口处理情况调查(略)
2 讨论
医务人员已经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在通过血液传播的20多种疾病中,0.004ml HBV(+)病人的血液就可以感染医务人员[2]。对于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自我防护意识缺乏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十分必要。定期进行在职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1]。
2.1 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加强医务人员“全面性防护”概念是医院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2]。调查显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欠缺,思想上不重视,或遇到有传染病患者,也不知如何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医护人员需要防护知识职业培训。通过学习使医院工作人员掌握医院感染及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又要消除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理智正确对待医院感染,还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认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以及操作时戴手套的重要意义。平时加强戴手套操作的练习使之形成习惯,在实际工作别是急诊抢救时做到戴手套也能非常灵活地操作。
2.2 规范各项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落实 操作谨慎防止玻璃的划伤。调查显示,虽然多数护士都有过被划伤的情况,但仍有3名护士未被划伤。这就反映了避免被划伤还是可能的,首先操作严谨正规保证无菌和安全,其次对使用过的安瓿要妥善放置避免不小心触碰被划伤。过去医护人员的防护不被重视,重点只考虑如何保护患者不被感染。而医护人员每天工作面对的都是患者,受感染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员高[3]。如输液、抽血对患者及医护人员都应该是安全的,使用合格安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操作时戴手套,按消毒隔离规范严格操作。特别是医护人员皮肤有破损时更要加强防护。
2.3 发生划伤后要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尽管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发生划伤。一旦发生,应保持镇静,立即进行伤口清洁、消毒措施。清除伤口内的玻璃屑,外涂2%碘酒或碘伏,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对于伤口较深者应用双氧水清洗伤口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预防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提高免疫水平。医院应建立工作中意外损伤登记制度,教育医护人员发生刺伤、划伤时及时上报。通过登记不仅可以提醒受伤人员进行定期随访,也可以积累经验,总结出最易受伤的工作环节或操作方法。改进方法,减少或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加深大家对受伤后导致不良后果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在做好职业防护的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利益[4]。
2.4 争取领导者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安全管理,保证防护物品的供应 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病区护士要加强管理,领导要支持,保证物资供应,防护物品一用一消毒,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增加刺伤、划伤的危险性。重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维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对保证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铁琳.反思: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谁来管.医院在线,http///200304/03040906.htm.
2 黄媛媛.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现代护理报,2003-7-11(2).
形考任务二
单选题
(40道题
,每题2.5分,共计100分)
题目1
可以用作空气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
选择一项:
a.
甲醛
b.
环氧乙烷
c.
戊二醛
d.
过氧化氢(双氧水)
e.
过氧乙酸
题目2
患者刘某,男,30岁,因火灾三度烧伤,面积达70%,应采用()。
选择一项: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保护性隔离
d.
接触性隔离
e.
严密隔离
题目3
下列情况下,护士可以不需洗手的是
选择一项:
a.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尿前
b.
护理人员在病房为患者测量体温后
c.
脱手套后
d.
护理两个患者之间
e.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接触了患者的血液
题目4
患者男,28岁,脚外伤后发展为气性坏疽,为其换下的伤口敷料的处理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微波消毒灭菌
b.
焚烧
c.
高压蒸汽灭菌
d.
煮沸
e.
75%酒精浸泡
题目5
下列属于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的是()。
选择一项:
a.
取出的无菌物品如未使用应立即放回原处
b.
手持无菌持物镊时握在上1/2处
c.
手指不可触及无菌容器内面及边缘
d.
用无菌敷料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无菌溶液
e.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油纱布
题目6
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选择一项:
a.
戊二醛
b.
乙醇
c.
碘伏
d.
氯己定(洗必泰)
e.
苯扎溴铵(新洁而灭)
题目7
护士小李在为患者行导尿术时,发现无菌手套手背处破裂,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选择一项: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裹好
b.
再套上一双新的无菌手套
c.
破裂处在手背所以无需处理
d.
立即更换无菌手套
e.
用酒精棉球擦拭破裂处
题目8
医院感染的发生对象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医生
b.
患者
c.
传染病院周边的居民
d.
探视者
e.
护士
题目9
患者女,66岁。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同时伴有左前臂、左肩的疼痛。诊断为心肌梗塞。患者左肩的疼痛属于()。
选择一项:
a.
神经性疼痛
b.
躯体疼痛
c.
内脏疼痛
d.
假性疼痛
e.
牵涉性疼痛
题目10
患者王某,54岁,中毒性痢疾,体温39
℃,脉搏124次/分钟,血压80/50
mmHg,该患者最适宜的卧位是()。
选择一项:
a.
休克卧位
b.
头高脚低位
c.
平卧头偏向一侧
d.
头低脚高位
e.
侧卧位
题目11
患者李某,76岁,因脑出血昏迷,护士为其翻身后采取左侧卧位。患者的是()。
选择一项:
a.
强制卧位
b.
自主卧位
c.
被迫卧位
d.
主动卧位
e.
被动卧位
题目12
患者刘某,48岁,骨折固定术后第2天,主诉伤口疼痛难忍,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疼药物
b.
用数字式疼痛评估工具评估疼痛程度
c.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d.
告诉患者疼痛是正常反应,忍忍就好
e.
评估患者疼痛性质以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题目13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一侧的目的是()。
选择一项:
a.
有利于静脉回流
b.
减轻伤口疼痛
c.
减少局部出血
d.
防止颅内压降低
e.
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题目14
李先生,70岁,因呼吸功能减退,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病人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选择一项:
a.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b.
适当绿化
c.
合理采光
d.
加强通风
e.
保持安静
题目15
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选择一项:
a.
破伤风病人,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b.
普通病室,室温以18
℃~22
℃为宜
c.
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d.
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相对湿度为30%
e.
中暑病人,室温应保持在4
℃左右
题目16
将病人从病床搬运至平车时,应注意使平车头端和床尾呈()。
选择一项: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d.
平行
e.
对接
题目17
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为()。
选择一项:
a.
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b.
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c.
可改变肌肉长度
d.
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e.
预防肌肉萎缩
题目18
为防止躁动不安的患儿发生意外,应()
选择一项:
a.
给镇静剂
b.
特别护理
c.
通知家长
d.
采用保护具
正确
e.
报告医生
题目19
三人以上搬运病人时,护理人员应注意()。
选择一项:
a.
合力抬起,病人身体向护士倾斜
b.
一人固定颈部防止弯曲
c.
两腿直立,两臂弯曲
d.
分别站立两侧同时抬起
e.
同时移动左腿
题目20
下列不是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的是()。
选择一项:
a.
腹泻
b.
压疮
c.
肾结石
d.
髋关节外旋
e.
性低血压
题目21
下面关于用平车运送病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上下坡时,病人头处于低处
b.
护士在病人头端
c.
进门时,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
d.
车速适宜
e.
注意保暖、安全
题目22
护士协助病人向平车挪动时的顺序应为()。
选择一项:
a.
上身、臀部、下肢
b.
臀部、上身、下肢
c.
上身、下肢、臀部
d.
下肢、臀部、上身
e.
臀部、下肢、上身
题目23
用平车搬运病人时,以下做法不妥的是()。
选择一项:
a.
病人向平车挪动时,护士应抵住病床
b.
输液者不可中断,防止脱出
c.
下坡时,病人头在平车后端
d.
腰椎骨折病人搬运时,车上垫木板
e.
进门时不可用车撞门
题目24
王女士,19岁,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瘸,检查口腔时发现口腔黏膜有散在,左侧下牙龈有瘀血斑,为此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选择一项:
a.
擦拭时避免触及咽部以免恶心
b.
动作轻稳,勿损伤黏膜
c.
擦拭时先擦拭瘀血斑处
d.
所有用品均应无菌
e.
蘸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
题目25
Ⅱ期压疮出现大水疱,正确的处理是()。
选择一项:
a.
用1:5000呋喃西林清洁创面
b.
剪去表皮无菌纱布包扎
c.
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d.
揭去表面,贴新鲜蛋膜
e.
消毒后抽出水疱内液体覆盖透气性薄膜敷料
题目26
患者李某卧床多日,臀部红肿硬化起小水泡,上皮剥落,有时有渗液,诉疼痛。其皮肤损害属于()。
选择一项:
a.
Ⅱ期压疮
b.
压疮前期
c.
Ⅰ期压疮
d.
Ⅲ期压疮
e.
局部皮肤感染
题目27
口腔护理时,对长期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
选择一项:
a.
口唇是否干裂
b.
有无溃疡
c.
有无真菌感染
d.
有无口臭
e.
牙龈是否肿胀出血
题目28
下列哪种患者不宜使用盆浴()。
选择一项:
a.
急性肾炎患者
b.
四个月孕妇
c.
患传染病的患者
d.
糖尿病2型患者
e.
体质衰弱,患心脏病患者
题目29
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选择一项:
a.
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b.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c.
高热时呼吸浅而快
d.
重症肺炎时,呼吸浅而快
e.
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
题目30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异常表现为()。
选择一项:
a.
呼吸深大而规则
b.
吸气呼吸困难
c.
呼气呼吸困难
d.
呼吸间断
e.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题目31
休克时,脉率增快是由于()。
选择一项:
a.
心输出量增加
b.
心输出量降低
c.
机体代谢率降低
d.
心肌收缩力减弱
e.
心肌收缩力增强
题目32
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可使()。
选择一项:
a.
舒张压升高
b.
舒张压降低
c.
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d.
收缩压降低
e.
收缩压升高
题目33
洋地黄中毒时,脉搏的改变常为()。
选择一项:
a.
脉搏间歇
b.
脉搏细弱
c.
脉搏洪大
d.
脉搏增快
e.
脉搏减慢
题目34
下列叙述中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是()。
选择一项:
a.
毕奥氏呼吸
b.
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c.
周期性呼吸异常
d.
库氏莫氏呼吸
e.
陈—施氏呼吸
题目35
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是()。
选择一项:
a.
35~45dB
b.
50~55dB
c.
85~90dB
d.
75~80dB
e.
60~70dB
题目36
患者刘某,感染破伤风,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下列所住病室环境不符合病情要求的是()。
选择一项:
a.
开门关门动作轻
b.
门、椅脚钉橡皮垫
c.
室温18
℃~20
℃
d.
保持病室光线充足明亮
e.
相对湿度50%~60%
题目37
单人搬运法,适合于()。
选择一项:
a.
颅脑损伤者
b.
体重较重者
c.
老年人
d.
腿部骨折者
e.
小儿及体重轻者
题目38
为限制病人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
选择一项:
a.
单套结
b.
连环结
c.
滑结
d.
外科结
e.
双套结
题目39
有义齿的患者,口腔护理时,取下义齿暂时不用,应放在()。
选择一项:
a.
朵贝尔漱口液中
b.
热水中
c.
酒精中
d.
清洗消毒液中
e.
冷开水中
题目40
遇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口腔护理应用的漱口液是()。
选择一项:
a.
1%~3%过氧化氢
b.
0.9%氯化钠
c.
0.1%醋酸
d.
2%~3%硼酸
完善设施配置,营造舒适环境
据调查,有50%的病人提出了有关治疗环境的问题,如输液室内的噪声、座位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及设施等问题。为此我院输液室进行改造,根据所处农村社区的特点,一做到硬件配制上档次,二是讲究病人的舒适度。如:配备了空调、电视机、饮水设备及报刊夹、科普读物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躺椅及病床,病人可根据病情、体能、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随意选择。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育病人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声响,以利于病人休息。改造后改变了过去的脏、乱、挤现象,得到患者的认可。
规范操作,安全输液
认真做好查对工作:①实行首接负责制:当护士接到病人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查看病人当时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急诊输液,对有特殊用药(如西地兰等)做好交代,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②化液、输液、接瓶签名负责制:护士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化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瓶上签名。输液、接瓶后均在输液卡上签名并注明时间,以确保液体输入无误,当发生输液不适时,能了解输入的是何种药物,以便及时处理。
严把配液时间关: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必须现化现用,其他药物最多预化1瓶,改变了原来将所有液体化好一起堆放在病人旁边的“杂乱”现象,避免了液体长时间放置而致药效下降,甚至不该引起的不良反应。
完善皮试结果记录:凡是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均在门诊处方单与病历上注明皮试结果并签名。如按规定免做皮试的,必须检查其上次用药的依据(门诊病历或处方),事实不清者均应给予重新做皮试。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设立单独的配药室,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带一巾原则,输液室、配药室常规空气消毒。②建立隔离输液室,配备专用治疗用物 凡是肝炎、肠道传染病等需要输液的病人均安排在隔离输液室,实行床边隔离,输液结束后对其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执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在某一病种流行期间,将流行病患者分室输液,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在输液室门上、墙上贴上醒目的标记,如:输液、皮试后请不要离开输液室;请不要随意调节滴速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皮试后要等20分钟才有结果,期间擅自离开注射室较为常见。对此,我们通过实例加强教育,如1例做破伤风皮试的病人,做完皮试后置护士的交代于不顾,离开医院去对面的小店喝酒发生过敏性休克,幸好离医院近,店主及时把他送到医院,经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使病人明白输液时、皮试后留观的重要性。
加强健康教育,贯穿输液全程
病人在输液期间有不同的需求,健康教育要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输液前护士要告诉病人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减轻恐惧心理。输液中,是健康教育重点。巡回护士利用接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的时机,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指导有利疾病康复的饮食及锻炼方面的知识等。输液后耐心地向病人示范指导纵行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咐病人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欠缺引起的出血、肿胀。通过整个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心理、配合医护各项活动的完成。
定期培训,提高水平
观念的教育:为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实施整体护理及如何实现优质服务等新理念,改变过去冷、硬、推的服务态度和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调查52.5%的病人认为护理服务中技术水平更为重要[1]。为此,护理部每月1次组织专业知识学习,每季度1次操作考核,每年1次举行穿刺技术比赛。让穿刺技术能手传授成功穿刺的经验,并把穿刺技术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安排在注射室,以提高输液室的“一针见血”率。
心存患者,满足需求
输液前征询病人的意见,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以便于病人的活动。如冬天输液时尽量使用恒温器或给热盐水瓶暖手,输配有氯化钾的液体时,局部给予轻抚或遵医嘱在液体中加1支10%的氯化钠以减轻疼痛。送开水服药,协助病人大小便等。输液室开展错时排班,以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病人输液需求的有序进行。
措施到位,质量提高
上述管理措施实施后,输液室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输液环境的改变,使病人有舒适的感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差错;输液过程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输液的同时掌握一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用药知识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新护理观念,使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给予人性化护理,使病人享受到亲人般的关怀。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