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硕士在职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时代背景分析
所有作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没有脱离社会背景的作品。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势必要讲到社会时代背景。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就不了解作品思想。如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歌,如果不了解大唐盛世、安史之乱的社会背景,怎能理解那种文化包容下的豪放不羁与社会动荡下的忧国忧民?欣赏惠特曼的诗歌,如果不了解美国的南北战争,怎能理解《草叶集》中的自由光辉?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品的思想就不同。从一定程度上v,时代或者社会决定作品。至少,反映时代或者社会的作品是大量存在的。这就更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挖掘作品的时代气息与社会背景。
再如,南宋前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国土沦丧,人民颠沛流离。我们要解读陆游与辛弃疾的诗歌,如果不从他们所处的这一时代背景出发,不从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所表现出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出发,不从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表现出的报国无门、英雄无用的愤懑出发,我们就很难掌握放翁、稼轩诗词的精髓。
二、作者作品简介
如果说社会时代背景分析是在“论世”的话,那么作者作品简介就是在“知人”。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文本本体,还要关注历史、人文。“知人”就是在关注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不能脱离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一般来说,语文教学中介绍作者的生卒年、身份地位、主要成就等,能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印象,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当然更要关注作品。作品简介就是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主要著述和文学成就,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文本置于作者的人生中去理解。小到作者某日的灵感,大到作者某时段的心境,都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作品,风格明显不同。这是由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遭遇所致。所以,作者简介至为重要。再如对于苏轼作品的理解,既可以从全才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介绍,又可以从个人坎坷辗转的经历角度对其本人进行评价。这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苏轼及其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三、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不能脱离“知人论世”。目前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选修教材,大部分都是节选内容,这就更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去关注文本中的情节。比如《中国小说欣赏》,教材所选的小说都是节选,学生学习比较费劲。原因是学生不了解小说文本整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时代背景、作品其他章节内容等。“知人论世”说为我们讲解小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比如,在讲解历史与英雄、人情与世态两单元时,教师完全可以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做出评价。这样的节选,与其说学习了文本,不如说通过文本认识了历史事实、人情百态。衍生不见得不好,生成也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关键是要立足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即“知人论世”能力的提高。
四、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改之后,人们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在“人”与“世”上,而不在教材所呈现的文本中。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既然学生的兴趣点在想“知人”与想“论世”上,教师何不成人之美?完全可以就作者(经历、家庭、成就等)、背景(文化、政治、经济、语言等)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开拓创新的目的。比如我们从杜甫的诗歌中,完全可以探知当时社会背景的信息,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是“诗史”。这样既完成了语文本体教学目标,又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五、文本主旨分析
文本主旨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的语文本体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文本主旨。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科目要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所以,分析语文特有的文本主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么,文本主旨分析依靠“人”与“世”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呢?中心思想或者主旨应该完全存在于“人”与“世”中,只要“知人论世”深刻、广泛,就可以分析出文本主旨。比如在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时,就应该从整体主旨入手,将大量的文本内容通过“人”“世”串联起来,既解决了文本内容驳杂的问题,又将“知人论世”作为线索来穿插内容,一举两得。
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29-05
实施“双导师制”已成为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双导师制自身的内在功能优势与阻碍其功能优势发挥的现实不利因素两方面来论述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机制的角度探讨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双导师”建设提供启示。
一、双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
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为:校内导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校外导师具有大量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交流情况,相互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的整合功能。
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校内的理论导师和校外的实践导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助于确定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进而有助于双导师协同设计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并最终有利于发挥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功能:在双导师制的框架下,校内导师可以在研究生入学时起就对他们的研究方向给予引导和确定,倾注更多精力进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便更好地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校外导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获得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能够在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链接,从而将专业实践经验提升到普遍的理论高度,让普遍的专业理论获得丰富具体的专业实践经验支持。
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在职硕士研究生对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进行整合,进而有助于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经验理论化和教育理论实践化。双导师制使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学位论文指导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工作。双导师都是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具体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并通过协同创新来有效提升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校内导师侧重于拓宽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开放其思维,培养其学术科研能力;校外导师可以进入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中肯指导。帮助学生成为一名更有经验的中小学高级专职教师,这就使得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得到理论指导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成为专家型实践教师夯实了基础。
(二)当前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双导师制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传统单一导师制所不可比拟的功能优势,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却使得双导师制难以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
第一,在双导师制度的建设上,很多高校没有健全的双导师遴选制度,进而导致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导致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有些院校的校外实践导师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切实地指导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第二,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上,很多高校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学术型教育硕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并无明显区别,有些教师甚至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硬套在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身上,没有在授课、论文指导等培养环节突出在职教育硕士应具备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成为高级专门实践型人才。此外,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术型硕士生源质量更好,可以多加培养以便其提前攻博继续为我所用,从而忽视了对在职教育硕士究生的培养。
第三,在校外导师确定的时间早晚上,很多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实践导师确定的较晚,没有在开学初就确定或全部确定双导师的人选,从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外实践导师,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权威人士的有效指导。
第四,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上,很多校外导师在实践教学中出现“放风筝”现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缺少沟通交流,对校外导师不甚熟悉,对学生的实践情况了解不足,从而导致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不能同时进行,进而造成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脱节。[1]
二、双导师制的建设机制
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以及双导师制现存的各种问题使得推进双导师制建设势在必行。推进双导师制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双导师的遴选,在于双导师的教学,在于双导师的考评与激励。只有三种机制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双导师的建设,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与提高。
(一)双导师的遴选机制
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在于完善双导师的遴选,从而保障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质量。因此,应从双导师的遴选方面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的双导师机制。
第一,应当充分了解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状况,遴选具有丰富科研指导能力的导师作为在职教育硕士的校内导师。遴选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作为在职教育硕士的校外导师。被选上的导师必须具备基本条件是:校内导师要有良好的学术能力,凡具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都具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校外导师要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应具备副高级以上的专业职称,至少应包含中小学课程专家、中小学教学专家、中小学管理专家、教育技术实验与研究专家、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专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改革专家等方面的专家。[2]遴选工作应由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所在的高校负责完成,必须对校外导师进行资格认证,约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应积极探索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优秀导师的引进机制,通过聘用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地将志立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吸收到高校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中来,逐步提高中小学专职教师和管理者担任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比例,使来自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高层次专业教师和管理者承担在职教育硕士课程教学的比例高于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基础教育实践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基础教育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二战后,美国的专业学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则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法国的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教育。
(二)双导师的教学机制
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根本在于理顺双导师的教学机制,使校内外导师在教学中产生协同效应。进而促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面积提高。为此,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切合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个体特点和基础教育领域的行业特点。
1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设计思想,应面向在职教育硕士实际工作的需要,侧重应用性。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坚持职业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原则,以适应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提高职业层次、谋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校内理论导师应做好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的准备;校外导师则应做好吸收新思想、新方法的准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随时吸纳新理念与新实践,设置应用性、实践性、边缘性和跨越性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培养创新型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此外,由于在职教育硕士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工作往往比较忙碌,这使得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时间难以像全日制学术研究生教育那样充足。鉴于此,在职教育硕士的课程安排应科学合理,讲授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大而不全,授课时间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导师应积极帮助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实现从“师”到“生”的角色转换,使他们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并鼓励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用更多的时间自学。
2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
传统导师制以直接授课为主,形式较为死板,有些教师甚至几年如一日地用同一个教案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进行课堂教学,这种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阻碍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和理论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双导师”机制中,校内理论导师应尽量避免出现授课方式不灵活、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弊端,应采取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进行理论指导。例如: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资料的收集及课堂的讨论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采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使教学地点不拘泥于教室,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可以在空闲时间、在任意地点完成校内理论导师进行的教学活动。总之。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授课时间和地点以保证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选择,这符合并尊重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成人学习的特点,因而可以有效调动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随意性。恰恰相反,校外实践导师应严格按规定学时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学,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实践指导。绝对杜绝校外导师因为其自身事务的繁忙而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放鸽子”。校外实践导师应针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进行有效实践指导,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去中,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师职业生涯得到升华。
3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
与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属于专业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取向,其选题必须来源于基础教育实践或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教育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密切配合,与研究生共同协商与建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的主题。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研究的问题来确立研究问题的表达形式,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此外,选择学位论文表达形式的重要依据在于该种表达形式是否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校内外导师应根据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所研究的问题以及教育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来选择利于其问题和能力表达的形式。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应多种多样,在答辩成员中,基础教育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型教师应占据主导性地位,其意见应成为衡量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最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校内导师应该放弃传统经验所带来的历史成见,将自身原本所拥有的主导权自觉让位于校外导师,从而使专业行业实践标准而不是专业学术标准成为引导和衡量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的终极标准。
(三)双导师的管理机制
双导师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对双导师的考评和激励上,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评促建,即在对双导师进行真实考评的基础上对双导师实施有效激励。进而达到促进双导师自身发展,促进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目的。
1 双导师的考评机制
考评双导师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对在职教育硕士生的导师资格进行复查、认定,复查与认定的对象不仅包括在岗招生的所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而且包括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申请者,进而使真正具有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在职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与此同时,让定期审核不通过的校内外导师暂时停止招生,以打破以往的导师终身制模式。第二,建立和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数据库,包括校内学术型研究生导师数据库和校外实践型研究生导师数据库:一方面应依据在职教育研究生的规模和导师的流动情况来加强导师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应依据导师数据库和中小学职业市场变化来确定在职教育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第三,建立和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内外导师的三级考核机制,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岗前考核”、“学期考核”和“聘期考核”相互配合,形成考评校内外导师的合力,以确保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质量与规模。
考评双导师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要在内容、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做到客观公正,使考评的结果能够反映导师的真实情况;第二,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既要全面系统,又要主次分明:应围绕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育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与此同时,考评体系应突出重点,能够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从而做到主次分明。第三,指导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应遵循“以评促建”的原则,对双导师的考评应为双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为提升指导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服务。
2 导师的激励机制
真正推动导师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不是考评,而是考评背后的奖惩。为此,要使校内外导师在工作时间上得到保障,在待遇上劳有所得,在学术上获得尊重;要和校外实践导师所在的中小学制订有效的监管制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等,具体约定校外实践导师的课酬、论文指导费、津贴标准,以增强双导师的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进而使其能够从思想品德、学术研究、教学能力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与教育。
激励机制能否顺利实施,导师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导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注重提升校外实践导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要在观念上重视校外实践导师,对校外实践导师和校内理论导师在管理和待遇上力争做到公平合理。加强对校外实践导师的管理和激励,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对优秀的校外实践导师进行奖励并开展经验交流,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导师予以解聘。通过激励与考核来促进双导师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前沿,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校内理论导师还是校外实践导师,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都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负责。[3]
参考文献:
[1]孙洪锋,曹娜,论“双导师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学理论,2012,(6):201-202
一、专业学位学生特点
由于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硕士虽划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但是长期以来,招收对象多由各个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技术骨干的在职学生组成。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1)实践经验丰富:在职研究生工作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在论文选题方面有针对性,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薄弱:在职研究生年龄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学生,离开学校时间相对较久,理论基础不扎实,导致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对困难。(3)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职研究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承担单位的工作,有的还要照顾家庭,导致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4)学习目的不同: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另一部分学生则出于加薪、晋升职称等需要,功利性较强。
同时,专业学位学生在论文撰写及答辩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1)师生之间交流少,由于学生与学校多处于不同的城市,集中授课结束后几乎没有机会与导师当面沟通。(2)选题可行性不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3)缺少对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研究所涉及项目的监管,导师不了解论文进展情况。(4)学生家庭、工作负担重,无法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论文,导致论文抄袭现象严重。(5)论文的评审过程受到很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评审专家难过“人情关”,导致评审结论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实际水准。(6)论文答辩缺乏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简单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分标准模糊,答辩委员不易把握。
二、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管理流程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过程中的诸多弊端,结合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特点,我院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流程,为了确保流程的贯彻实施,在论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检查标准。如图1所示。
整个论文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论文质量控制点,控制点由学院选定校内外专家组成小组,论文检查点对论文的初期、中期及后期进行检查评审,分别称之为开题报告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及论文答辩阶段。
1.开题报告阶段。该阶段包括学生对所选的论文题目进行调研,然后与导师沟通确定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立题项目的意义、可行性、内容,实施计划等),然后由导师进行初步审核。导师审核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学生讲解及专家提问,最后由评审专家讨论形成意见并由专家组长在开题报告上签字。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把好论文开题这一关,早期发现学生在选题方面的问题,以便早发现,早修正。
2.中期检查阶段。该阶段是对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所做工作的检查。学生在完成论文开题后应对所确定的论文项目开展工作,包括项目的准备、需求分析、设计与具体的实现情况,然后将已完成的工作形成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这一期间6个月的工作,如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后续工作内容等。),交导师审核并由学院组织专家对论文研究项目的进展及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审。同样由导师审核通过后还要经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论文的撰写。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该阶段从事的工作与论文题目的一致性以及论文项目的进展情况。
3.论文答辩阶段。该阶段是整个学位论文工作中最后的一道质量检验,也是衡量研究生论文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1)论文撰写及导师评审,该阶段由学生按照自己完成的工程项目加以提取,以论文形式提交导师,由导师对论文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并与学生反复沟通,直至导师认为满足学院要求的标准为止。(2)论文复制检测,论文经导师审核后提交学院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进行全文复制检测。按规定去除本人文献,论文文字复制比和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均低于30%(含30%)者为通过。检测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通过:①去除本人文献,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者;②去除本人文献,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者。检测不通过的学生需要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修改后重新申请检测,如果第二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3个月以后才能再次提交检测;如果第三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则直接取消该生学籍。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及建立一套遏制论文抄袭的惩罚机制,加大对论文造假、抄袭的治理和打击力度,严厉处理和杜绝论文抄袭、造假。(3)论文评审,学位论文评审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集中管理,执行“双盲审”制度。“双盲审”制度指的是聘请的评审专家名单对论文作者及其导师保密,而论文作者及其导师的信息亦对评审专家保密。评审专家为三人,由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其中至少有两人来自校外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至少有一人来自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评审意见全部返回,且均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安排答辩。如果评审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则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反馈给导师和学生,学生按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提交一份修改清单给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说明论文修改情况。如果论文评审不通过,学生需按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较大修改,至少一周后提交论文给专家重新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未通过,则需至少三个月以后方能再次提交给相应评审专家重新评审。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摒弃非学术因素对论文评审过程的干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4)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同样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学院规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参加答辩学生的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会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三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至少两人来自校外,至少有一人来自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答辩委员会经全体委员不记名投票表决,“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时,方可建议授予专业学位。学院将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中的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改为百分制,将评定内容划分为十项:资料综述,论文题目实际意义,论文成果,科研、实验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论文工作量,写作能力与学风,论文总体印象,答辩情况。每项满分10分,对应分值分别为10、8、6、4。95~100分为优,90~95分为优-,80~90分为良+,80分为良,70~80分为良-,60~70分为中+,60分为中,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量化使得评分标准更为合理、科学,便于答辩委员掌握。
该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已在学院运行了五年。实践证明,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使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保障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硕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2]周红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治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6,(07).
[3]须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教育 论文质量 学习信念 考核制度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呈现学习型特征、尖端人才需求量日益旺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向外拓展的一种类型,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如何让“宽进”的在职研究生真正实现“严出”,首先就要对纷繁复杂的生源进行细致梳理,逐一对待,进而寻求一条有效的管理途径。
一、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年龄层次跨度很大
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为58060人,而2008年为131446人,比2003年分别增长1.26和1.65倍。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更是激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人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11年达到85196人,8年间增长了4倍。其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列。教育人生网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欲通过在职升硕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占9.37%;25~35岁占61.26%,35~45岁的占25.14%;45岁以上4.23%。
二、学习目的各不相同,职业身份五花八门
相比很多人花钱买个证书的世俗心理,目前公务员升职、评职称、加薪、出国、考公务员成为发动在职读研大军引擎的持续动力。迫于压力要镀金型的企业管理人员;劳动力市场上想跳槽的“观望族”;想通过研修班获取更多资源的职场成功人士;不要文凭型,希望获得一技之长的实用派学员将社会的各个层面、各色人等囊括其中。
三、学科专业分散。授课时间不能保证,管理难以落实
由于学员的学习的背景和文化基础不一样,这也就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科的学生,可能形象思维比较好,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但一涉及高数等课程,便显得无所适从;而法学等专业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法律知识已经是烂熟于心,行政学上的法律课程显得有些多余。不同的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使得培养过程显得十分艰难。而且,由于学员的英语基础差异很大,在申请学位考试时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而与此相对应的时,一般在职研究生专业都要涵盖十几门甚至二十多门课程。从寒假到暑假,从一个周末到另一个周末,不要说温故而知新。学员的头脑里能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体系已属不易。
由于是开放式教学,学校管理无从下手,仅从学籍和学分方面很难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而且即便是有,恐怕也难以贯彻;教学方式太过复杂,不严肃的录入和授课很容易滋生难管的乱象;业余时间到校“点卯式”学习,让老师管理鞭长莫及;缺乏专职具体化管理人员i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管理制度不堪一击。
四、教学效果令人堪忧,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授课时间过于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也很难达到最充沛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这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年长的学员,而教室座位又是冷冷清清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往往打不起兴致。教学计划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而学生听起来,也是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个大概。或者干脆就是什么都没学会。在具体考试时,老师们往往又过于仁慈。大手一挥,通通放行,考试失去客观凭据效果。
相比起全日制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属于“游走大军”。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很难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性大学里多学科的融合,例如自由式讲堂、辩论赛、公开讲座等优势资源,都是在职研究生所享受不到的。
五、搞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从“四严”入手
2009年初,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于意见书》中指出,鉴于我国在职研究生太滥,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不过。严峻的形势下,我们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在职研究生教育也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就提出。要培养多种规格的特别是应用型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群体的扩大对于国家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综合分析,搞好在职研究生教育。需从“四严”人手。
1.严把入学考试关,提高生源质量
目前在职研究生考试方式五花八门,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使考试制度单一化,防止浑水摸鱼之徒有机可乘;对生源的信息要进一步核实,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是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搞好复试和审查工作;要划定单科最低分数线和英语最低分数线,防止学生水平差距悬殊,学困生大量存在。
2.严把入学教育关,坚定学习信念和信心
不管任何一个角度考虑,在职研究生学员在入学之初,都对自身学习目的有着很深刻的体量。顺利完成学业,达成既定目标,既是对青春的负责,也是确保高额学费不落空的不二选择。所以,一以贯之,坚定的信念应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因。
在职研究生自身也不能一味向文凭看齐,甚至是混日子,应该意识到,通过研究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学习实践能力,还能通过在职学习,获得一定的专业领域的人际交往。这些都是文凭本身无法实现的增值价值。
3.严把教育管理关,严肃考试考核制度,营造学习氛围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建立学习跟踪体制,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制订一整套规章,专门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要求、考试要求、论文要求,严格奖惩制度;多请知名教授、专家授课,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加大知识含量。
4.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保证硕士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硕士 教学 管理 信息化平台
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
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硕士作为一种在职学位教育,经过近十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领域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山东科技大学自2001年增列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以来,先后获得了“矿业工程”、“软件工程”、“工业工程”、“安全工程”等1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面对社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的迫切需求,重视与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既是承担学位培养单位的责任,也是企业发展和在职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的需要。由于工程硕士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学位,它的录取、学习与培养和一般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程序有很大的区别。考虑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工作环境、领域知识以及工作与学习矛盾等方面的特殊性,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办学单位教育、管理、培养的功能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课堂知识传播与获取、面对面教学决策与服务的特点,是教学改革、管理机制转变和教育理念更新的必然。尤其是对于在职学位教育主要是面向从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企业在职人员,这类学员以“进校不脱产”的方式完成学业。过去曾经采用的定期上课辅导、现场课堂教学都是由任课教师集中面授某门课程,但由于学员普遍存在工作与学校的矛盾,再加上学员所在单位地域分散的实际,给教学组织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使得工程硕士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迫切要求培养单位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完善培养各个环节,以满足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目的。
本文立足于工程硕士培养信息化平台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把工程硕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后各个环节的课程成绩、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进度等重要事项的记录纳入其中,力求从工程硕士信息查询、学籍管理、教学环节管理、师生互动交流管理以及毕业过程管理等几方面入手,提高我校工程硕士的管理水平。
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现
目前我校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年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工程硕士教学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目前建立的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就是根据工程硕士教育的工作实际,在原有的以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手工管理的基础上,开发了多功能、交互跟踪式工程硕士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该信息平台把工程硕士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各个环节的课程学习、作业提交、成绩考核、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提交等培养内容纳入其中,从工程硕士信息查询、在校学籍管理、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提高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管理水平。
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软件工作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供的网络资源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及处理结果返回到浏览器和服务器。B/S模式的优点是具有稳定的技术平台,业务扩展、系统升级简单方便,它为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等提供了最现实的开放性技术基础。使用B/S模式,可以较好地满足基于Internet互联网需要以及面向师生的服务和互动管理,满足并发访问的实际需求。因此为了使学员能够在线学习,需要拥有一台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以目前最为普通的计算机配置来讲,基本都可以满足需要。学生要自己负责个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配置,并确保系统具有足够的性能。
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
构建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目的,一方面提高日常的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学员服务,另一方面为学位培养过程提供交互平台,有效促进学员课程学习、与任课教师的互动以及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人员管理和培养管理两大模块。
1.人员管理功能
信息化平台人员管理功能包含指导教师和学员各自的个人信息管理,学员个人基础数据信息按照学员报名信息全部转入,指导教师信息由各业务学院提交到管理部门后转入。后期的维护由学员或指导教师本人完成。录取学员凭录取通知书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个人学籍的学号和信息化平台的登陆密码,指导教师由平台管理部门发放个人登录代码和登录密码,进入信息化平台后可以查阅和修改个人的基本信息,修改登录密码。
2.培养管理功能
培养管理功能是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使用该功能中的不同选项,可以完成培养计划的查阅和修订、课程的选择、与任课教师的互动、作业的提交、成绩与学分的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选题情况、中期汇报、论文提交、指导教师评语等内容,方便了学员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培养进度与过程的了解,大大加强了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及指导老师全面、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掌握,强化了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个性化引导;自主性学习;在职研究生
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从2005年开始培养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我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学制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是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随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1,2]。由于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有诸多的不同,如何保证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药理学硕士点对传统的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探索,倡导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采取“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一、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高校在职教师,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主要以进校不离岗为学习形式,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更新专业知识,学习合格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故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及问题[3,4]。
1.有工作经历,自身素质较高。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一般是2009年8月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是在2008年8月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教师。他们是来自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2.学习目的各异,年龄跨度较大。在职研究生求学目的不同,有的是真正追求学术,有的是想“镀金”,有的是为了迎合社会某些体制只想获得一张文凭。同时,在职研究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一般是25~50岁不等,故他们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出接受理解能力的不同。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及年龄相差较大,因而造成他们学习的效果也不一致。
3.“工学矛盾”突出,论文质量参差不齐。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都在高校工作,大部分是单位的教学骨干,有的还担任行政职务,故工作任务较重。且此年龄层次的学生在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常事务较多。所以他们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无法全身心投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一心牵挂几头,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到课率低。有的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而原单位不一定能提供相应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工作与家庭,单位、学校两头跑,难免顾此失彼,故而论文研究工作只能间歇性地进行,难以保证质量。
4.培养单位网开一面,影响培养质量。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已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他们与培养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等有着各种关系,导致后者有意无意地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5]。
5.师资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而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导致师生比失调,原有的部分导师带教学生数量增多,对每位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减少。新增导师又缺少带教经验,导致研究生师资队伍的质量出现下滑。
二、我校药理学硕士点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采取的“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模式
针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我校药理学硕士点探索“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进行培养。
1.我校药理学硕士点2008级学生基本情况,见表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上述的特点。
2.“以人为本”,为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制定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培养方案。“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是《2006—2020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我们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根据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所从事的专业、已有的研究成果等情况为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制定符合其实际需要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与其自身工作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方面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教与学中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工作任务繁重、业余学习的特点[4]。
3.根据学生的专业来源,因材施教。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所从事的专业与导师的研究范围与方向不尽相同,如何使两者有机结合,做到“导师个性化引导”与“学生自主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尝试。如本科为临床医学的生物化学教师攻读药理学的研究生,他对药物的代谢、作用机制理解得透彻,但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却了解甚少。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编写《护理药理学》中与生物化学知识联系密切的“维生素类药物”一章,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专业优势,同时能让他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药理学方面的内容,扩宽其知识面,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学术特长和创新能力。
4.采用灵活的授课形式。为解决“工学矛盾”,我校采取寒假和暑假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集中授课,包括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这样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因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的问题,保证了学习时间和精力。除集中授课外,还采用自学、讨论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加强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自主性学习。通过开设学位点QQ群、建立邮箱,方便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之间、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保证碰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接受导师的指导、师兄师姐的帮助。
5.在导师指导下,结合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论文选题。来自教学科研单位的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入学前大多数承担了大小不同的各类课题,具有科研工作经验和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在导师指导下,由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结合原单位工作条件与特点及导师的研究范围和方向进行选题。有了工作基础,这样就能缓和“工学矛盾”,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完成高质量的科研任务。
6.取得的成效。通过三年“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的在职学习,药理学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们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专业能力大大加强,论文盲审都一次性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校内外专家一致好评,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同时,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们的实验研究素养得到了较大提高,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都发表了1~3篇文章。有些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在上学期间,以自己的论文选题为基础,获得了校级、省级科研课题,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此种培养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为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增刊):83-86.
[2]张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5(3):52-55.
[3]钟艳,蒋文明.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47.
[4]张红林,张若若,李晓芳,等.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几点体会[J].首都医药,2012,10(下):16-17.
[5]余淑芬.要重视在职研究生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6,5:42-43.
乙方:_______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化是目前我国的重要基础建设。企业需要开拓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灾害等,最需要的就是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迎来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更加迫切。当前人才成为主要矛盾,为此,甲、乙双方经过协商,就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1、甲乙双方确认,在今后的三年内,合作培养甲方急需的如下几个层次的人才:
(1)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职工程硕士、在职工学硕士
(2)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操作人员
(3)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人员
2、乙方对甲方的本科学历人员进行在职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培养,每年可承担10-15人的数额;对甲方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每年可根据甲方的需求举办1-2期培训班,每期20-30人。
3、乙方负责对甲方的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承担硕士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按照国家对在职人员进修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国家承认的工程硕士或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
甲方负责遴选到乙方培养的在职研究生,为他们的业余学习时间作好妥当的安排,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生产实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程应用研究或者技术改造项目,既解决本单位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条件。
4、乙方负责对甲方派出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承担甲方需要的课程教学及结业考核工作,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5、本协议如有未尽之处,须由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二份。
7、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省_______水力开发公司乙方:_______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科级干部,健康状况,预防
预检人数为1197人,实检人数为853人(71.26%)、(不包括已报名但未来得及检查的人),未检人数344人(28.74%)。现将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实检853名干部中县级干部64名(7.5%)、科级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789
名(92.49%),男性671名(78.66%)、女性182名(21.34%)、汉族533名(62.48%)、维族160名(18.75%)、蒙族90名(10.55%)、哈族55名(6.4%)、其他族15名(1.76%)、年龄在40岁以下202名(23.68%)、40—49岁306名(35.87%)、50—59岁180名(21.1%)、60岁以上165名(19.34%)、在职干部717名(84.06%)、退休干部136名(15.94%)。硕士论文,预防。硕士论文,预防。
二、体检结果:
1、博乐市保健对象疾病查处情况;根据体检结果,853人检出疾病的前十位分布情况见表一。硕士论文,预防。
表一:853名保健对象检出疾病前十位检出率顺位情况
招生专业
复试内容
学科教学(思政)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数学)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学科教学(化学)
1.提交自己的一节课录像资料,并提交说课的课件;
2.工作以来的教学心得。
3.一份研究生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课题的初步设想。
4.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生物)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2.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
学科教学(体育)
现代教育技术
本专业考生:
1.提交任教工作期间的总结。字数1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内容与收获。
2.提交研究生期间的研读方向和计划。字数2000字,说明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3.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跨专业考生:
除提交以上材料外,还需额外提交一份所在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学前教育
1.提交一份任教工作总结,3000字左右。说明任教一学期的主要收获、存在的主要问题。
2.提交一份研究计划报告,3000字左右。说明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
3.提交大学学习期间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
1.提交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提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说明任教一学期的工作心得,以及攻读教育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