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活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初中生,你应该学会如何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撰写自我评价,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生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初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范文一: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初中的生活已过了一半,不知道自己是否满意现在的我,分析一下吧! 似乎在别人的眼里,我不认真吧。其实,我一点也不清楚自己是在什么状态,真的是好迷茫好迷茫,不知道自己整天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每个星期天晚上都告戒自己,这个星期要好好努力了,可是到了星期六才发现,我有迷糊了一个星期。
现在我只能苦笑了,不,我连笑都笑不出来了,因为发现了自己实在是很差劲,想要努力,却总是没毅力,不能坚持下去,真的好恨我自己的没毅力,不优秀,想成功,想优秀,可是却又是自己让自己放弃了。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初中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虽然比上次有些进步,可是这离我想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还相差甚远,我认真分析了原因: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
2、临阵磨枪,突击英语,平时不善于积累。
3、复习没有重点。
主要拉分的是英语。
其实,英语一直是我这几科中最不理想的科目,我对此也非常的着急,所以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重视英语学习。 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可这次发挥的不是令自己满意,虽然及格了,但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总认为数学没什么,靠自己的功底完全可以应付,但是事实与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
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数学既是自己的强项,就更不能落下,就更应该跟着老师好好的学。在语文方面,我还应该加强阅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努力,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这两个字就够一个人做一辈子的了,而且它是永远做不完的。所以我更应该珍惜时光,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初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范文二:本学期在忙碌中就这样度过了,放假的时候肖校长让我们每人写一份工作总结,梳理一下本学期的工作。说句实在话我属于那种不太会整理工作的人,工作不太细致,不过工作态度还算可以,关键时候也不会掉链子。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初二上学期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本学期在忙碌中就这样度过了,放假的时候肖校长让我们每人写一份工作总结,梳理一下本学期的工作。说句实在话我属于那种不太会整理工作的人,工作不太细致,不过工作态度还算可以,关键时候也不会掉链子。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初二上学期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初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范文三: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一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一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初一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一年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一年的初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但是,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 衔接问题 思考
一、引言
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顺势而为,向上快速发展思维。从初中到高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与现行高中教材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加之高中教学内容突然增多,高中一年级整体教学内容远超过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另外高中的数学语言更抽象,要求学生思维方式发生质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迁移。
此外,学生学习环境变化、基础知识的差异、学习方法的不同步等原因,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顿感前途渺茫,认为数学深奥、高不可攀、不可接近,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使每个学生很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值得数学老师研究探索。因为这将有助于初中高中教材脱节现象早日得到解决,有助于解决初中、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观念、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统一认识,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年龄、心理、智力、习惯等个性特征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看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但是,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二)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看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有所不同。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而高一阶段就是学生思维的转型的关键期。
(三)从教学内容上看
首先,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教学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三、解决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工作
笔者认为,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第一,要让学生懂得高一数学课程在整个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所占据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第二,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同时向学生引入一些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笔者认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联系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逐级逐层的进行落实。在教学伊始,在课堂节奏方面,应当采取比较缓慢的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环节,应当多采用实例以及已掌握知识进行导入;在知识讲解环节,应当首先进行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 然后再进行课外知识点的延伸。
2.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积极培养。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
3.关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能够进行衔接的知识点,比如,函数的概念、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等的相关知识,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这些内容有的难度增加了,有的谈论范围扩大了等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旧知识、 注意把新知识同旧知识相联系、 相区别,尤其是要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 比较和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温故知新、 温故而探新的教学目的。
四、讨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能力。不容置疑,正确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并最终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这点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光荣,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2] 杨静,初中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新课(上);2011年0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必须带有主动性的特征,但同时也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主动性是指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为自己确立一个学习目标,而建构性则是指学生根据外界环境、目标和完成进度不断地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过程。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以前能够主动地为自己设定学习的期望值、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前的心理调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调节情绪、自我监督,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就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相反的,如果学习过程都是依靠他人的督促,缺乏自身的积极性,就不是自主学习。通常来讲,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和创造性。能动性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强力督促,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基本特征。独立性是指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有效性是指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效果,并且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创造性指的是不断理解和再加工书本知识,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研究初中生在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时必须结合自主学习的相关特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引导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但是仍然不够成熟,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极端性。相对而言,他们对自身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意志力。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在执行已经制订的计划时常常会发现遇到的困难远大于之前的设想,受挫性比较大。这些在其自主学习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有几个特点:从学习动机上来看,如果学生对某个科目感兴趣,他在这个科目上投入的经历就会比较多,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比较强;从学习手段来讲,相对于小学生,他们能够借助于图表、小结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凝练;而在自我监督能力上也较小学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情况下仍然需要教师、家长的督促。
对于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其学习数学的过程对其进行引导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常见的原则有自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对于数学学习中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比如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等。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授内容的不同采取设置认知冲突、将问题生活化、涉及开放性问题等具体策略。比如,在讲述几何图形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根据生活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圆是一条线段绕其一个端点旋转而形成”的结论。
二、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以本人教授的新入学的初一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自主学习的研究,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为对照班,采用的是普通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对比两个班级的四次考试成绩(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下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计算得到每次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实验班的四次考试的平均分为88.62,87.6,84.44,86.56,
标准差为12.37,9.73,11.29,13.36;而普通班的平均成绩为85.31,83.65,
79.12,82.69,标准差为15.64,13.87,13.56,17.23。通过比较发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不管在平均分还是在标准差上都要优于普通班。
在进行平均成绩和标准差进行比较的同时,本人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实验班6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以前提高了,72.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比以前提高了,73.6%的学生认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加强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65%的学生认为在以后的数学课上还应该继续使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有遵循自主学习的特点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充分考虑初中数学的特点,才能较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学版,1997(05):75.
[2]金延风.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
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及时给自己充电,力求“充盈儒雅之气,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要教好他们,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让自己成为一只可怜的“菜鸟”,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方法也是必要的。
因为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班主任对他们的态度决定教育的成败。我们对待学生,一定要有爱心、要细心、更要有耐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较好的自我评价体系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地发展其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它社会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多年的班级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尽量地避免简单、粗暴、讽刺、挖苦,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他们温暖,和他们交朋友,对他们爱而不溺、放而不纵,从而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扫清了道路。
“教育是一门雕琢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向了解人。”教育成功的基础,是采用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正如医生医治病人,最关键的是对症下药。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教育对象,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的教育。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发挥信息表的功能。
2、建立家校联系信箱。
3、加强与各科任课教师的联系。
4、走入学生中间。
根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下面几个思路开展主题班会:
1、根据初中三年各个阶段的不同身心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设计相应的主题班会。
2、依据突发事件及时组织主题班会
3、利用常规班会课时间组织其他活动。
在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努力记住学生的闪光点是拉近与学生**的有效方法。但是,我们的记忆保持有一定的时限,日**了就遗忘了。所以我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下他们精彩的发言、出色的表现以及难忘的瞬间。几年下来,就会收集到很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次不错的灵魂洗礼,以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去努力、去探索。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总得给他们留下点什么,鉴于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对他们初中三年的生活留一个总结,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一些希望,我因此为他们每人写下一段特别的留言。
关键词: 中学生 学习倦怠 成因 对策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学生肩负着建设和发展未来社会的重任,但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了学习倦怠。由于学习倦怠对初中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当今社会对初中生学习倦怠越来越重视。
一、学习倦怠的原因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总结初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的导向。
(1)作业繁杂
因为作业较多,许多学生休息和课余时间被占用,这与初中生该阶段活泼好动的性格不相符,而老师们一味追求分数,加大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因而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
(2)考试繁多
社会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不改革,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而评价好坏学生的一把标尺就是分数,所以学生被迫面对名目繁多的考试,心力交瘁,学习倦怠心理十分严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教师对学生有着“名师出高徒、育人成才”的期望,父母对子女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初中学生在父母和老师期盼的目光下,肩上背着重重的包袱,心中承担着沉沉的压力。当学生的成绩与父母或教师的期望不相符时,他们就有可能被压力压垮,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学习倦怠。
3.社会支持的缺失。
社会支持的缺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际支持的缺失,包括学校内部、家庭内部等人际关系不良。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使某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因而产生倦怠心理。二是环境支持的缺失。校园生活环境单调无趣,与初中生的性格特征不符,使得学生生活没有色彩,容易产生学习倦怠。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世界的多姿多彩,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学生在游戏中易得到肯定,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自我满足,致使其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更容易产生倦怠。
4.对教师的否定与排斥。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有很大问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考试制度沿袭传统,让学生陷入题海中,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另外,不少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传授知识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5.学习自我的低效能感。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充满自信,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制定高目标,并且迎难而上,毫不畏惧。而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煎熬,他们对学习没有自信,感受不到乐趣,学习倦怠油然而生。
二、解决对策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央教科所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家长最关心的孩子的求知、实践、创新、审美等素质被忽视。可见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在提倡,但一切都浮于表面,应试教育的根深深扎在人们的心里。所以我们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改变人们的观点,当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他们才能真正快乐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2.与家长加强沟通,家校合作,共同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父母必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当他累了、倦了,可以以家为依靠。调查中明显看出,家庭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职业、家长的教养方式及父母关系都从各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
3.争取良好的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除增加对学校的投入外,还可考虑在几所中学之间互通有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另外,还应鼓励国家和地方面向广大青少年开放各级图书馆、科技馆、天文馆、植物园、实验室,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尊重、理解、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如父母般的爱,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持。当他们面临困难、挫折时不会丧失信心。另外,教师应多学习,不断深造,用最新的知识、最好的理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吸引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
5.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效能感。
学习倦怠者要认清倦怠起因,这样才有效解决问题。如果因为生理问题,如学习太累身体不能负荷,那么就赶快放下课本,好好休息;如果是心理问题,就必须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总体来说,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科学安排时间。人体各器官的状态时刻都处在变化中,在活动能力方面,早晨能力逐渐上升,上午9时左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下午2~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第二段为上午8时~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只有顺应这种变化,安排好生活和学习的时间,才能使身体感到舒适,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同时学会释放压力,自我解脱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渠道。顺其自然,顺应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听歌、唱歌等,因为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积极影响,还可以通过倾诉、哭喊、自我语言暗示等方法加以调节。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焦虑、烦恼、心理冲突,关键是如何自我调适,从而平稳地度过。无论发生什么变故,都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一、学生解题错误原因分析
1.盲目依靠经验
许多初中生在解题中对题目的解读存在不仔细全面的问题,喜欢根据表象特征,依靠自己的经验对结果进行估算,这种有着较大主观片面性答案,往往极易出现错误.以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教学为例,老师以x2-2x=0为例,根据因式分解将等式转化为x(x-2)=0,进而获得正解x=0或x=2.而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类似(x+5)(x-4)-9(x-4)=4的习题时,就极易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根据老师所讲因式分解法,将上式化成(x+5-9)(x-4)=4,从而得出错解x1=4,x2=4.
2.受自身生活体验影响
初中生在数学题的解答中很容易被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影响,错误地将生活概念同数学概念混为一谈.而日常生活概念宽泛、多变的特点则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形成潜意识的错误观念,而这类错误观念往往根深蒂固,难以去除,进而对学生解题的正常进行造成干扰.譬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直线均是有限的,这会使得其在学习有关“直线”的概念时,难以理解直线可无限伸长的特点,进而影响到其在解题中的判断.
3.课本前后知识的相互影响
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时,时常会对课本中前后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矛盾感,从而导致解题错误的发生.譬如在初中不等式有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有关不等式解集的知识后,极易在“不等式基本性质2”的使用中发生错误,而其原因就是受到之前所学“等式性质2”及“一元一次方程解是一个数”等知识的干扰.
4.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在初中数学习题的解答中许多学生都有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的问题,在读题时缺乏耐心,往往未彻底理解题意就急于答题,使得自己不经意间遗落了重要条件,导致解题错误.例如在解答“求整数a,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式x2-2ax+a2-4a-5=0和ax2-8x+16=0的解均为正数”一题时,有的学生会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得关于a的不等式-54≤a≤1,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的解为-1、0或1,而正解为a=-1或1,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忽略了“一元二次方程”这一题目条件.
二、提升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效果的策略
1.开展错题教育
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预防错误发生最好的措施就是开展有效的错题教学.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提前的预估,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此对学生开展重点教学,实现对学生解题错误发生的有效控制.例如讲解“x0.6-0.14-0.3x0.02=1”一题时,教师可以预见到该题需要同时运用等式的形式与分式的性质两个知识点,而学生极易将两者相互混淆.所以,教师可以在讲授前先准备一些具有渐进性的题目,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正确区分整式与分式的不同,从而避免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
2.准确掌握基本概念
对初中生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课本中对这些抽象知识多是通过各种概念加以定义,因此,教师只有通过感性的讲解,确保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进行精准的掌握,才能为其解题的高效、高质奠定根基.例如在学习“互为余角”这一概念时,课本描述为“若两角之和为直角,则两角互为余角”.学生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可能会存在不足之处.这时教师可进行以下几点补充说明:一是必须为两个角的和为90°,两个以上角之和为90°不可称为互为余角;二是互为余角只是对角数量的描述,与其位置关系无关.通过这种讲解学生对互为余角这一概念的理解必能更加透彻,避免在解题中出现概念不清的现象.
3.课堂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定期针对学生一段时间内解题中常发生错误的题型进行专门的讲解.对数学概念,教师应通过对比法,帮助学生准确辨析不同概念间的关联与不同;对数学规律,教师应让学生对其的起源进行详实的了解,让学生准确区分数学规律中的条件与结论,掌握其适用的范围及使用时需注意的要点.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掌握辨析错误的能力,并通过反面习题的分析增强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记忆与掌握.
4.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一名引导者,其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根据有关实践调查显示,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增强.例如在数学习题中,很多题的结果是不唯一的,与此相类似,许多数学题其统一结果的获得方法也是具有多样性的.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入此类习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题,使其在不同解题思路中实现解题思路的不断交融,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
5.开展积极有效的总结评价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教学策略
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探究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指点迷津,包括改变实验探究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器材等。为了让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更高效,我有已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但难以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科学性的引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W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点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在进行“探究电力”一课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的概念,并掌握相应的测量与控制方法,然后再对各类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操作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点拨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突破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并且结合实际实验的现象和教材知识理论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进行引导和帮助,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点拨”让学生在获得基本解题能力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实现了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中,并且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重视实验教学过程
现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探究某一知识点和概念的。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探究过程的优势,并且对于实验的目的与要求进行规范化的调整,提高实验过程的可控性。在进行教学实验时,教师要对验证内容进行划分的,并且避免验证内容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被分散,影响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行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避免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并要立足于教材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升华。通过在探究试验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小常识,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自主设计,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行培养,并且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实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中,通过共同思考的和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地发散,拓展学生思维宽度。例如,在对力学这一节内容进行探究时刻,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并且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让学生了解实际现象背后所蕴含生物的科学规律。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的状况进行跟踪,并且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探索,再进行问题的假设与验证。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分析,并且做好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对实验就行总结与思考
在实验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善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将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指出来,并且为提高后续教学效果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例如,在进行物理摩擦力实验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摩擦力不够的问题,导致摩擦力现象受到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对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并且通过保证合理的解离时间和提高制片压片的效果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自我总结与反思中,认清自己的生物知识的薄弱环节,以便于调整后续的学习重点,提高整个生物课程学习成效。
四、让初中物理实验知识接轨
新课改后,虽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都加强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但由于初中生物八年级会考后,九年级不再学习,使学生有关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学习出现了断层,在学生头脑中,初中实验教学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节。物理学第一个实验的难度并不大,在原先基础上要求掌握使用天秤的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天秤的操作并不如预期般的顺畅,有的学生不知道用砝码对重量。这种情况下,要求初中教师上课前帮助学生回忆相关实验步骤和要领,以及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避免学生做实验时会出现错误,为以后实验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完全依赖初中生物实验基础。初中教师在讲授该部分的内容时,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努力做到与高中知识的接轨。
关键词:农村初中;自我监控与调节;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29-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村,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监护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交给双方父母辈,从来无瑕顾及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这些孩子缺少与别人交流情感和倾叙的机会,内心感到孤独,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的习性,忘了学习和作业,逐渐形成了厌学、甚至害怕学习的心态。所以,在这个阶段,要使学生一直保持认真学习的良好态度,就需要教师施以一些必要的监管。
二、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1.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
(二)在活动中培养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为了提高活动的效率,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活动应遵循以下要求:
1.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应该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系统性、计划性。计划的拟订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2.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给他们发展自我管理能力提供机会。因此,学生自始至终都应该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活动的作用。作为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以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甚至强行将学生的活动变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3.活动应该更多地向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学生喜爱活动,因为活动更接近于他们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在活动中总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时,班主任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首先应该做到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的组织。班主任往往习惯于让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活动,这样一来,就可能会产生少数人忙与多数人闲的现象。因此,我们不妨主动引导那些管理能力较差的同学参与活动的组织,提高他们的能力。
4.应该加强对活动的后续管理。活动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会因为活动的约束而结束。班主任要加强对活动的后效管理,在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明确的
(三)善于依靠多种力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首先要依靠自我力量,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信念,确立目标。信心是动力的源泉,是迈出成功的关键。目标的确定使个人和集体努力追求并为之奋斗,是学生逐步由他律到自律,使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转换学生的角色,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其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其次要依靠教师力量进行学生自我管理,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和需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身心获得积极的发展。同时,加强师生合作,亲其师,而信其道,以更好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自律;还要依靠家庭和社会宣传力量进行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凭借社会舆论和家长的督促参与,使学生增强意识,学会能力。只有依靠多种力量,确定学生班级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人格,珍视学生个性,才能真正使他们享受到民主、平等的权利,才能激发他们自我管理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互相作用,共同努力,有时势头很好,但因其自控力、抑制力还毕竟较差,也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我总是及时因势利导,或鼓励表彰,或批评教育,或个别疏通,或有意指点,引导学生持之以恒,不仅懂得自我管理,而且要善于自我管理,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五)教会学生正确自我评价,获得客观自我体验
自我管理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准确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先决条件,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决定着自我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自我管理的效果。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差异相当大。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培育起强大而又健康的班级舆论,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逐步教会学生科学地自我评价。
一、学生反思的原则
学生认知活动是自身的高级心理活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指导自己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认识自己的行为,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提供必要的训练,通过反馈不断加以矫正,从而使之内化,通过反思把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出来。这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跟认知活动的发生规律一样,学生的反思活动也是循序渐进的。从单一到全面、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复杂,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如何反思时,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切勿急躁,要遵循规律,分阶段逐步实行。在反思中提高能力,从而学会如何反思,提高反思水平。这体现了学生学会反思的渐进性原则。
二、对学生进行反思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作业、课后复习、各种考试等,都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反思,对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反思活动进行得越深刻、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反思问题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反思问题表是让学生把要反思的内容填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里,并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记录在上面,再通过同学相互交流、小组合作找出共同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进步、成功喜悦,发现自身不足并改进。
三、反思训练的主要方法
会学的核心是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给学生足够思考机会的教学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学,如七年级生物(上)中的“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这个实验需时间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要提前安排。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对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获得了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做到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创新中求发展。“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等内容都应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心理活动,前人的思维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反思自己的思维与前人有何异同?该怎样调节?通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在认知冲突中实现新知识的同化顺应,外在的教育信息才能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能结构。在反思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灵活性和思维性。
生物学习就是把客观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内化需要感受、体验、交流、辨析和意义构建。因此,在生物学习中必须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并对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如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加以总结,其实完全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自我总结。如教学完“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后,我没有按常规进行总结,而是要求学生反思植物生长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植物会怎么样?关于无机盐的知识学生好奇,就直接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化学课里会学习到,避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对有些方面进行深化和补救,久而久之学生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完善,而且知识的可迁移性越强。这是一个必须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归纳、概括、梳理加工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借鉴,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评价和批评的能力,得以自主发展。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自主地解决问题,而要掌握知识深层的东西,必须学会提问。“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自主地提出问题。在讲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光对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讨论,提出具体的有关光对植物影响的问题。他们提出了“植物的向光性”“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受光的影响”“哪种光谱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平时我就要求学生把提问题当作业来完成,让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象,体会生物的生活性和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