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 管理 人才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38-01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上,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从我国止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和经营,大部分农村地区市场体系欠发达,农民市场意识较差,科技成果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市场化率、产业化率等较低,农业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建设好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批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更好地开展产前与产后服务、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等,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
所谓农村经管人才,是指为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于农村中,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或经营管理经验者,并能够通过自已的经营管理,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持续为社会提品需要与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环境的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机构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村能人、个体商贩、农村种养大户等。由于农村经管人才具有时代性、知识性、指导性、创新性、责任性等多种特征,从而在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保障社会稳定、培养农村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经济体制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代农业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二、现代农业经管人才培养供给机制的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社会统筹覆盖面的扩大,急需大批执政水平高、懂法律、懂业务、会管理、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农村经管人才参与其中。为此,应遵照服务“三农”、市场配置、开发利用等原则,加强农村经管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1.完善农村经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业务范围广,专业素质要求高。农村经管人才不但要熟悉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又要精通业务,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对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还应围绕现有农村经管人才队伍的思想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制定和完善农村经管人才考核标准、规定农村经管人才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尽快改变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全面开发其内在潜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其中,尤其应鼓励农村经管人才参加中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举办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这是因为,中职农经管理专业相对高等农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而言,更侧重于农村经济发展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培养周期短,课程调整灵活,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发展对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农村基层单位与中职农经管理专业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现代农村经管人才的需求类别,采取脱产、半脱产、请专家现场授课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开展分类教育与培训学习,使农村经管人才能深刻理解和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并能在掌握国内外发展最新动态的同时,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正确把握农村经济各项要素的变化发展规律;二是应加强专业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的学习,提高农村经管人才对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统计、农村会计及电算化、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产品营销、农村法律法规、农村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的管理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培养出一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既上通各行各业又下联系千家万户、并寓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经管人才队伍,为顺利发展后劲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先拔机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要充分控掘农村经管人才的潜力、促进人才聚集、迅速壮大农村经管人才队伍,其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有利于优秀农村经管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评价选拔引进机制。为此,在发展现代农来过程中,一是应建立以素质为本位的农经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和强化中职农经教育,为农村培养一大批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人力基础。同时,进一肯做好高职和本科院校农经人才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学农爱农,立中农村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等原则,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先拔形式可受取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三是应针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引进人才之前,应详细且明确地规定引进人才的条件、政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相反地,在对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的具体考核中,则应简人人才引进手续,对于切实能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贡献的特别人才,要打破常规,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引进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
论文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离不开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在通过参加各种经济组织融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更需要社会保障。组织化的农村经济与松散的家庭式的农村经济相比更有利于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如果没有建立各种农村经济组织,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家庭,支撑不起来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种农民经济组织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解决中国农民养老问题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推行,使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同时,家庭也发挥着养老保障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大大削弱。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民政部1987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多年来,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学术界主要有以下研究:在采取和实施战略步骤方面,童兆颖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应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做好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第二步是构建以国家责任为主体的政策性保险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影响方面,孙文基等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王舟、方锐帆提出了在区域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采取区域类聚的逐步推进模式。在统筹城乡制度方面,刘玲玲、赵传芳等认为在中国基本养老制度建设中,面对城市与农村分割,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分立,形成多种退休制度并存的碎片化状况,应建立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适度差异的情况下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并保持衔接,最终实现一体化。在构建的责任问题上,陆解芬认为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不到位,财政支持不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以上研究一般都是宏观的战略步骤上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责任、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笼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方面,而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微观责任主体—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则缺乏研究考察。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新角度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作用,为建立稳固长久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找到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先总结我国20多年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失败教训是忽视农民组织化,在农村经济组织不发达、农民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下,即便政府花大力气推动也很难建立持久的大面积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结合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成功的地区的经验,来研究农村经济组织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人支撑难以稳固长久,只有政府、个人和农村经济组织三个微观责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发挥基础作用才能支撑起稳固长久的覆盖面宽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几个相关概念
农民组织化是指农民自愿参加某一个农民经济组织,这种农民经济组织一般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人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民加人这些组织的人数多少及合作的紧密程度。农民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是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二是退社自由;三是专业性强;四是民办、民营、民受益;五是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
农民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一)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形式,可以认为是农民联合自助组织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人社,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由此形成劳动者约定的共营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农民入股需交纳一定股金,合作社除按股付息外,主要按购销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专业合作社也是企业,有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
(二)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本质特点是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与一般专业合作社不同的是,资本在股份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组织一般也是实体性和紧密型的,全国各地都有,尤其在东部较多,近年发展较快。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多采取这种形式。
(三)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包括农业服务协会和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综合性系列化服务。专业协会主要是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着重为会员提供技术和运销服务,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组织,其前途是向具有实体的合作社方向发展。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人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人会农民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
二、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深刻教训:忽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作用
1991年6月,民政部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订并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到2000年末,我国约有6172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2001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人停顿不前的困境(参见表1),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是:(1)业务处于停滞状态,难以扩大;(2)参保比例微乎其微;(3)领保待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小。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从2007年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95%以上的家庭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分散的自然经济最适合家庭保障,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
在这种分散的家庭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很困难。由于养老保险的长期性,即便是政府花大力气推行,勉强有一些成效,一旦政府负担吃力,或有所放松,就会马上倒退回去,很难持久。
三、苏州市的经验: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发挥其基础作用
江苏苏州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苏州市为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从2001年开始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合作”组织近年来发展很快,到2007年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已达到2089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1032家,涉及集体经营性净资产87. 1亿元;土地股份合作社258家,人股土地面积13. 9万亩;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7家,股金总额达2. 55亿元;富民合作社286家,社员股金总额13. 08亿元。全市加入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户100. 3万户,其中拥有股份的农户74. 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户的广覆盖为苏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苏州市在江苏率先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见表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决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状况,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规模和保障水平。
四、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发达的国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 (一)日本的农民组织化与其社会养老保险
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合作组织法(农协法)。在这个法规的引导下,日本农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各种“共济”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日本的“共济”,实际上是一种互助互济事业,它以农民的相互扶助为指导思想,由一定社区的农民组合成基层共济组织,来共同承担基金筹集的责任。在内部成员年迈、疾病、死亡或遇到灾害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共济”事业与商业保险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实现国家社会政策为宗旨,个人负担不是直接根据将来给付的需要,缴费与给付之间不是直接对等关系,共济单位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
1948年,“北海道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开始兴办农协共济事业,后来各地也相继举办此项事业。1951年,日本“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宣告成立,标志着日本农村民办官助社会养老保险网络的形成。
共济组织在管理上实行的是统一筹划、分级负责的制度。社区基层农协共济组织是最基本的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承保、保管契约,然后以全额分保的形式向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投保。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在接受基层单位的分保以后,将其中一定比例数额向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进行再分保。日本的共济事业普及率相当高,养老保障把全部农民都包括进去了。
(二)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通过“农业社会互助金”的形式来实现的
法国农村已经脱离了自然经济状态,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发达,雇佣被雇用普遍,农民组织化程度高。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保险对象和发放标准,也分为领薪农业人员和非领薪农业人员两部分。领薪人员包括农业有限公司的经理、雇工和农校的学生、领薪的总经理以及这些成员的家属。非领薪人员包括农业雇主、农业经营者、农业企业主等。
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管理机构为全国性的“农业社会互助金管理处”。参加保险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10%,囊括了所有农村人口。
国外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很多方面的经验,诸如宽泛的覆盖面、保险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等,但是,最稳固的基础是依赖于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高、工业化程度高,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五、农村经济组织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分析
(一)工业化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前提
在工业化以前,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来解决,不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剧增,农村的农业生产高度组织化,农民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为保障农民(或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障所设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二)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越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越强烈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它既能有效地解决分散农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问题,又有利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甚至形成产业集群。这必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例如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基本生活保障风险等。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或灾难比以前白然经济状态下更多更大,这些风险依靠经济组织更易防范化解或得到补偿。
农民经济组织不论是在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方面,还是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方面,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广使社会养老保险更便于经营管理
分散的农民所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般是一个县的一小部分,这与保险精算的大数法则的数量要求存在差距。此外,当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太小时,不变成本(包括机构设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装备等)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分摊,边际成本在较小的数值上移动,小规模不经济性在此时就非常明显。
组织化较强的农民更容易组织参与,参与的人数众多,各类人员普遍参加,不容易出现逆选择,实际发生的各种风险指标、人口指标与保险精算要求更趋近一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六、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有个人、政府、农村经济组织(乡镇村集体组织、各种经济组织),其中农民组织不可或缺,发挥最基础的作用。
在以家庭为主的分散经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实际只有个人和政府,这就难以支撑起长久的覆盖面宽泛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原因是:第一,政府的财力有限,如果主要依靠政府,养老保险的长期性易造成严重政府财务危机。第二,如果由个人为主或个人全部缴纳费用,参加社会保障与自己把钱存人银行或到商业保险公司投保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并不富裕,处于基本温饱状态,有的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对策;制度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4-0042-06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分析
(一)实施方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目的是保证农村居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而推出的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通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土地保障、家庭养老以及社会救助融在一起,对农村居民老年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该项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新篇章。该制度中规定,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都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每个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都要按照相应的制度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缴费标准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标准。缴费档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会根据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状况适时调整,保证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农村居民的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1)基础养老金。养老标准为每月55元,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高水平的基础养老金,在制度别规定,对于长期缴费的居民可以加发基础养老金,但是加发的基础养老金由地方财政解决;(2)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该项制度中规定,参保人如果死亡,则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该制度中对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凡是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制度中关于缴费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规定: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如果在约定条件内符合免费领取养老金标准的人,其应该缴费的子女没有按照规定缴费,则该农村居民也不能免费领取养老金。如果农村居民已经超过了45岁,即免费领取养老费不足15年,则在剩余的年份内需要继续缴费,缴费年限持续到60周岁。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补缴费用,但缴费时间最多不超过15年。对于那些距离领取养老金时间大于15年的(当前年龄在45岁以下),需要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新农保制度是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受益的制度,只要满足条件或者按照相应的条件去做,就能够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养老金。这项制度不但让老年人能够较早的受益,而且激励年轻人积极参加新农保,这种制度不仅体现“谁参保谁受益”原则,而且能够体现“子参保父受益”原则。新农保只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始,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基础养老金会提高,而且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水平也会提高。农村居民会感到领取的养老金越来越多,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障水平会越来越高。
(二)新农保是普惠制的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时代,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出现了“未富先老”的问题。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老龄化速度还会继续提高,2020年和2025年人口老龄化的水平分别为11.3%和21.2%[1]。持续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新农保相对于“老农保”而言具有很大的制度进步。“老农保”本质上是一种鼓励个人储蓄的养老制度,这种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的农村而言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普遍偏低,对其进行强制储蓄,让农民用看得见的收益去换取看不见的收益,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不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因此“老农保”并没有成功开展。这次“新农保”相对于老农保而言,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鼓励个人储蓄”的性质,但是将个人储蓄标准大幅降低,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快的情况下,对个人储蓄进行分层化等,让农民具有较多的选择权。同时将养老金区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层面。基础养老金有国家财政作支撑,具有普惠性质。就像制度中规定的那样,凡年满60岁以上的农民均具有享受新农保的权利。但是这只是基础养老部分而已,要想能够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养老金额度,就需要有较高层次的储蓄额,新制度中规定,储蓄额越高,能够享受到的基于个人养老账户的养老金额度就会越高。所以不同农民一方面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另一方面在享受养老金问题上也是能够分出层次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仍然是对老农保制度的延续,只是不再进行过分强调,这样农民就具有了充分的自主参与权。新农保制度也强化了代际之间的互济特点。根据前文,年满60岁的农村老年人虽然可以免费享受基础养老金,但是这需要子代按照新农保的要求持续缴纳保费,否则父代就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这种制度设计就将子代与父代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能够逐渐扩大养老金的“蓄水池”,子代与父代之间就能够产生连锁反应。
二、农村养老方式发展趋势:从家庭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
在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迅速变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出现了“未富先老”的问题。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并且让所有的农村居民的生存状态都上升一个新台阶,在短时期内达到这样的目标比较困难。所以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农村养老问题比较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绝大多数认为我国农村目前还不具备社会养老条件。农民还不具备广泛参加社会养老的实力,所以农村养老状况要想得到根本改变就需要从长考虑。在农村居民养老问题上,需要考虑多元化的养老措施,笔者认为,农村未来养老方式应该是:老人自养、家庭赡养基础上充分发展社会化养老的养老体系[2],实现各种养老方式的互相补充和各有侧重,并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农村养老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还包括其精神生活。未来的养老保障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老年生活照料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老年救济体系以及老年精神生活体系等[3]。在养老方式上,也要考虑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方式[4],多种方式共存的状态将是较长时期内的养老选择。
(一)家庭养老
家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关系是社会发展中最为稳妥的关系,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家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不但可以提供情感支撑,而且能够在代际之间提供经济支撑,再加上我国是一个经济多元化的社会,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所以家庭养老是一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在经济过渡到较高阶段后,家庭养老功能会逐步弱化。但家庭在养老过程中所承担的情感功能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尊老敬老、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城乡居民在养老这个问题上,即使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家庭养老也不会完全淡出市场[5]。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家庭养老是一种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较高的时候,家庭养老也会成为一种参考,只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状态下,养老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家庭养老会成为一种补充养老方式。
(二)自我养老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可避免,只要城乡之间存在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就会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在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农民工回乡创业已经开始显现,但还没有成为主流。农民工异地远距离就业,就造成了留守老人问题。再加上子女赡养老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地方养老的财政资金有限问题,“自我养老”成为农村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自我养老”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无奈选择。农村老年人在年龄比较高并且劳动能力缺失的情况下,还要在田间劳动。“自我养老”这种养老方式让老人担心的不是继续在田间工作,而是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帮助救治的问题。“自我养老”的农村居民情感孤寂,在年龄较大并且失去劳动能力时,经济来源没有保障会使得基本生活受影响[6]。所以自我养老是社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逐渐淡出市场。
(三)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发展的趋势,这种养老方式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的不足,养老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种局面下,养老不再是私人的事情。当社会承担起养老职能后,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不再会有担心。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会更加完善并且多样化,在养老问题上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社会养老不仅表现在养老金方面,还体现在养老机构方面。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农村的经济状况会有很大改变,农村居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在农村会逐渐构建起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的社会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会成为我国农村未来社会化养老的核心。
(四)社区养老
社会养老在更大意义上是解决了老年人的经济能力问题,社区养老则是解决了由谁将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变成老年人的生活依靠问题。有条件的农村都会逐步进行村改区,社区养老有其独特的优势,突出的表现在能够提供快捷的服务,核心是村民的参与合作。社区养老不仅能够拉动社区内养老产业的发展,而且让老人感觉到安全。老人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就能够找到老年的生活依靠。因为社区的范围较小,居民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利用这些有时可以依托社区的人际网络,用更多的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更多地激发出社区内村民的互助与参与精神,使得农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复归。社区养老是农村养老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观上改变农村,还要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方面改变新农村,社区养老就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新农保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参保积极性
1.入保后不能退保
在新农保制度中,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入保,按照相应的规定享受新农保提供的待遇。但是新规定中只是说明了鼓励村民入保的问题,没有说清楚能否退保的问题。农民于是感觉到“入保自由但退保不自由”,新农保制度中的“入保棘轮问题”导致村民入保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农民在参加新农保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顾虑:其一是随着时间推延,所缴纳费用会贬值,这会影响到以后个人的养老待遇;其二是农民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小,并且不同农户的收入状态也存在较大差异,收入较低的农户会将有限的收入用在眼前花费上,对以后的考虑较少。农民的这种行为选择会导致农村居民中那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在年老的时候反而不会得到保障,年老农民的生活状态会出现较大差距。其三是年轻农民的生活状态不固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主要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在“留在农村”和“离开农村”之间还不能确定,在户籍制度逐渐松动的情况下,进城务工的农村农民具有更多的选择。如果选择留在城镇,则会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所以这部分村民如果已经参加新农保,就会担心以后退保困难的问题。在城乡养老制度双轨制的情况下,农村养老转向城镇养老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会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加入新农保的担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 养老保障
作者简介:孔孟儒,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管理。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简要分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
(二)“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导致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三)我国农村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但其养老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养老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目前我国有关养老的制度和政策,大部分分散在其他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还没有制定出一部针对养老的专业性的法律。相关制度设计较笼统,没有制定具体的原则、标准,也没有对政府和个人责任做详细的解释。
第二,缺乏农村养老方面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够规范化和系统化。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保障水平较低,而且保障金额长期不增加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社会保险意识不高,且受“养儿防老”、“土地养老”等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而且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额绝对数缺乏激励作用,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在保障水平方面,虽然全国各地的农村养老金发放标准各异,但其养老金的发放金额普遍较低,寥寥几十元的“新农保”,或两、三百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并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此外,经济在不断发展,GDP在不断增加,CPI和物价在不断上涨,退休工人的工资也在以每年百分之十速度连续增长数十年,而农民的“新农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却屡不增加。
(三)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方式面临严峻考验
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是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维续了几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受到了制约。
首先,土地承包制度的实行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也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速度,大量农村劳动人口涌入城市,家庭养老面临困难。
其次,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每年都要开发大量的耕地,农村的土地不断消减。农村小规模生产,投入和产出比极低,收人较不稳定,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保障的需要。
最后,农村土地只有使用权。国家法律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的权利,没有拥有权,更不能通过出卖土地的方式来换取养老保障金。
三、加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设想
当我们看到农村里空巢老人那落寞守望的眼神,当我们看到城市中乞讨老人伸出的破旧的空碗,当我们读到社会上冷漠子女不孝敬老人的一些报道,我们还能冷眼旁观、默然置之吗?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尤其面对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比例较大的现实,笔者提出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以下几点设想:
(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农村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们应该享有与城市职工大致相当的保障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机――全会决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
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等。
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四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国家给予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上的优惠和经济上的扶持,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为将来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做好制度准备。
(二)逐步建立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现阶段,家庭养老仍然担起向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等责任。但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大量输出,家庭已经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养老任务。因此,需要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建立起农村“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统一的养老体制中既可以发挥各自作用,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发挥优良的养老功能。必须指出的是,农村“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得到经济上的有力保证――创新形式发展经济,提高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加大国家对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此外,要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爱护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
(三)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明确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责任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家庭养老面临严峻考验,政府和社会分担农村养老责任是必然趋势。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完善制度,优化设计。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再提高”的运行原则,本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方针,先试点,再吸取经验,补缺补差,有计划的完成工作。
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的投入数额和比例。
最后,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能够得以真正确立和发展,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和规范运行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近几年来,虽然现代农业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农业仍然是一个低效结构,土地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农业。要以加快农民承包地流转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为突破口,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方式创新和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推动农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努力使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要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要发展,产业要提升,必须加强载体建设。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装备水平,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利用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机械、现代的装备,使农业逐步摆脱依靠自然约束的状态。今年天旱,很多地方遭受旱灾。因此,在抓好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耕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股份合作社、承包大户或经营能手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农业由粗放型种植向集约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实行土地集中经营,可以将受土地约束的农民解放出来,把他们变为“农业工人”,从而改变农民增收的单一渠道,使农民获得的收益持续增长。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转变,依托农业的生态优势,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保证农业长久持续发展。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养殖业向现代畜牧产业转变。在发展养殖业上,要改变一家一户小规模养殖的方式,建设大型养殖园区,吸引农民入园养殖,组织和引导农民组团发展,推进养殖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强养殖业抗击疫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我们把畜牧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普及应用科技上,在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推广应用科学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我们共举了牲猪养殖技术培训班两期,请了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为广养猪户讲授科学养殖知识,听课人数达1000多人次;同时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络,将相关的养殖技术课程接收录制下来,不定期地组织相关各村的养殖户观看。目前,我办规模养殖户共有50多户,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促进了我办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三、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版权所有
加强领导,成立了办事处主任余足矣同志任组长、负责农业工作的分管领导许建平同志任副组长的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对防疫工作的指挥与协调。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及时扑灭疫情。配合市畜牧局成功处置了五里牌牲畜口蹄疫疫情,防止了疫情的扩散。进一步完善猪、禽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对牲畜口蹄疫和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免疫密度达到了100%;落实了免疫标识制度,做到免疫证、耳标、登记建档同时进行;同时在产地检疫、屠宰、运输、销售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全面推进了免疫注射和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办将再接再厉,在市畜牧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为我办的畜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优先序
一、引言
有关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总结出各国金融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方面带有的规律性的趋势。其后麦金农与肖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认为有选择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农村经济的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退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政策设计让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服务,使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需求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图在制度上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发展的优先序依据。
二、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政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政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政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政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政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政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政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政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政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领域或直接由政府组建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保险。
3.在非农生产领域要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的进入,在政策上为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或提供贷款提供方便,吸引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J].财贸经济,1995(5)
[2]叶敬忠汪淳玉: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谢婷婷: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学术交流,2007(3)
[4]熊军: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商业现代化,2006(4)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网络营销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这种高信息量、简便快捷、经济适用的营销方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产品,农产品只有走出农村,走进消费市场,才能够换来其经济价值,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基于农村信息与交通的不便利,给农产品走向消费市场带来了难度,而网络营销以网络平台的方式沟通了产销信息,农户坐在家中就能够找到销售渠道,就能够使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市场。因此,要使广大农户认识并接受这种简便快捷、经济有效的营销方式,掌握这种崭新的营销手段,发挥网络营销的真正作用,才能够构建立起农村的网络营销体系,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断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具体说来,网络营销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如下。
一、拓宽农村生产信息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信息渠道畅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把握了市场信息就相当于掌握了发展经济的主动权。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市场中,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农户信息的获得几乎没有渠道,他们只是沿袭以往的经验,或者照搬前人的做法,或者模仿他人的做法,出现跟风的现象,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看别人养什么自己也养什么,最后因为销路不畅,而造成烂在地、丢在大街的现象,白干不说,投入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盲目生产,农户决定生产时不知道市场需求情况,说到底是因为信息不畅通,网络营销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网络营销的互联网平台上,有着大量的生产与需求的信息,更有供生产者参考的预测分析等等,这些信息较大程度上为农户提供了生产的方向,销售的渠道,对农户的生产是一个具有实效性的指导,这种指导让农户的生产有了正确的选择,保证了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有了销售市场。当农户按照正确的市场需求去生产、去销售,就会获得预想的经济收入,来年继续参考网络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获得更好的收入,实现良性循环,不断拓展个体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唤起农民的经济意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过惯了土里刨食的生活,市场经济的到来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他们不再固守于农活,外出打工是他们经济意识的第一个改变,农民企业家的诞生可以说是农民经济意识的大转变,他们利用农村的资源搞种植、养殖,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唤起了一些农民的经济意识,使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在经济意识被唤起之后,他们也想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土地上搞种植、养殖,但他们普遍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种什么、养什么,种了、养了往哪卖这个问题,没有销路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长此以往,那一点点刚被唤起的经济意识便被消耗殆尽,网络营销以它宽广的信息平台,能够提供丰富的农产品需求信息,这些信息给农户指明了方向,农户就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去开展种养殖活动,去生产市场所需求的农产品,同时这些信息还保障了农产品的销路,农户自然就能够大胆生产,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来,长此以往,他们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加,经济意识自然会由唤起到转变,最终形成一种经济活动的内驱力,使他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起畅通的产销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尤其是在现代这个追求绿色环保的时代,纯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等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追求,因此农产品就有了很好的市场。但农村就其地理位置来说,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的现象,使得丰富的农产品不能很快的达到消费市场,而一般农产品的保质期大都很短,销售不畅通必会带来农产品质量下降、或者损耗的现象,网络销售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农户在生产前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联系销售方,产品收获后买方自动前来收购,使产销一体,另一方面,产品收获期,收获的种类数量都可以通过网上出去,使有需求的市场及时获得信息,前来收购;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联系销售。这样的产销活动,能够使产和销及时挂钩,避免了收获期的大量堆积,也避免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形成了通常的产销体系,这样的产销体系,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四、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闭塞使农村的经济居于传统的状态,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呈现的是一种自由散漫的现象,农户自成一体,信息来源各不相同,产销不能够形成一个系统,也就是说传统的农村经济缺少一种协调,没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散漫混乱的状态,对于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有人组织,还要有人响应,响应的前提是对这种体系的认可,网络营销给广大农户提供了对产业化认可的机会,他们可以从营销平台上清楚的看到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能够明明白白的自愿的加入到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形成集群式的产销活动,对生产种类统一规划,对产品销售统一这安排,有产有销,产销结合,不造成囤积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还能够突出地域性农产品的优势,打造产品品牌,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五、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传统的营销方式夸张的说,是营销人员祖国各地、大江南北,足迹遍天下的跑营销,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更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尤其是经常出现白跑的现象,人力财力付出了,却没有找到销售方。网络销售克服了传统销售的这些弊端,在网络的信息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让我们坐在电脑前就能够看到市场的需求,就能够直接和商家洽谈销售事宜,而我们的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同样可以登上这个平台,给全国各地,以便于需要者参考。这种营销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经销人员费时费力跑销路的传统方法,当然,网络销售作为销售的一种手段,依然离不开销售人员的推销,但这种网络销售和经销人员的销售相结合的方法,会增加销售的成果,也相对节约了农产品推销中推销这一环节的经济投入。同时在网络这一销售平台上,能够将散户销售变成集体的采购,还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促销,这些过程都降低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六、获得新技术培训的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的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我们都记得上世纪有一个名词叫农业技术员,那时的农业技术员每天跑乡村、进田地,为农民当技术顾问,指导农民种养殖活动,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种养殖知识,更能够为他们迅速传递最新的技术手段,这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使培训的内容更为全面、方便、系统、快捷,农户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相关生产技术,同时,网上学习这一崭新的方式,能够激发农户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能够和实践紧密结合,在种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到网上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这大大提高了在农户整体的生产水平,克服了因农户生产中出现不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拓展销售空间,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对策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显出来。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求,也是创造友好环境和节约型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镇企业三方面解析农村污染的主要源头,再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一、污染农村环境的源头
(一)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当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依靠的是农药和化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为了增加产量而盲目的使用。第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化肥使用量达到4300万吨,按照播种面积,预计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在400公斤,而我国防止化肥对水资源污染的限定在每公顷225公顷,远远的超过此项标准。此外,由于化肥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土地水资源富营养化,减弱土壤净化能力。第二,大量的农药使用之后其内在有毒物质将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很多的物种下降或者灭绝。第三,我国白色污染的垃圾每年有45万吨保留在土壤中,这些垃圾由于分解能力弱,极易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影响了土壤的呼吸能力,增加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等,再加上铅、汞、锡等重金属原因,土壤遭到严重污染。
(二)畜禽养殖
随着农村养殖专业户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比方说,水体污染,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大气污染,畜禽业的粪便发酵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同时影响周边居民安全;农田污染,粪便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影响土壤呼吸能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传播病害,养殖场中会寄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倘若处理不及时,将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三)农村生活
农村生活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比方说,废气的旧电池、农药瓶、丢弃的塑料物品、不穿的旧衣服等,这些垃圾中有丰富的有害物质,据统计,农村生活垃圾每年产量约2.8亿吨,农村生活污水产量约90亿吨,大量的垃圾和污染严重破坏土壤和地下水资源。
(四)乡镇工业单位
大多数的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单位使用地方保护,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为降低环境防治成本,认“利”而不认“理”,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提高环境监管,注重农村面源污染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计划,确保生物、农业和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注重病虫的防止工作,增大液态地膜的推广,降低或者少使用白色污染。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科学的方式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确保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采取科学养殖方式,确保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
科学的建设养殖场,注重生产的同时关注排污工作的实施,比方说,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农作物种植的边上可以进行饲养,这样的话养殖业的粪便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同时,种植的粮食可以直接用来饲养;还可以建设沼气池,沼气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沼液用于农作物。
(三)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设立农村垃圾集中管理中心
推行相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参照环境保护和卫生、农业和畜牧业相关法律,联系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农村长期发展要求的机制,确保所有的部门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方式来保护农村环境。还可以多筹集资金,创建乡镇污水处理管道,比方说,设置以中心乡镇为单位的小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中心;寻找新的垃圾处理工艺和途径,保证所有的当日垃圾不过夜,以免造成再次污染;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降低工足量的同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四)加强行政管理力度,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乡镇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应该制定和落实环保日行责任,换句话说,应当将环保归结到各政府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中,只有注重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才能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的限制;加强对乡镇工业单位的环保投入,确保在提高GDP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注重农村环境监管系统的设立,加强政府环境监管力,设置环保评估机制,确保所有的地区和单位在排污种类、数量和环节的公开,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要予以详细的记录,以便永久追究。
(五)众筹资金,注重基础环保设
施创建设立政府、公司、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链,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还需要加强激励资源,充分运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管理相关经济政策。以此为基础,创造多元化激励资源系统,确保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环境资源。
(六)增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政府应当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中,促进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抛弃掉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思想,时刻牢记经济发展不应当以破坏环境来实现的。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得以转变,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激引发了农村环境问题,尤其在农村污染和生态平衡上矛盾显著。此外,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相对薄弱,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难度。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就需要注重社会机制、政府行为、企业单位和个人方式的改变,只有注重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农村环境质量的提高,才能坚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0-62.
[2]王聪,杨丽霞.浅论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24):112+116.
[3]周伟.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