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文学范文

民族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文学

第1篇:民族文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学艺术 语言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着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狩猎游牧民族用极具民族风采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民族独有的情。素有“世界屋脊上的民族”之称的藏族,其绘画追求流动卷曲的纹样,浑厚朴拙的造型,强烈对比的色彩,奔放刚劲的线条,充分显示出人对生命之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膜拜心理,强化着民族审美情感。另外,蒙古族用动态美的审美心理来刻画造型,(转第133页)(接第141页)捕捉大自然中奔腾跳跃、雄伟健美的生命瞬间;用放纵粗犷的笔触,凝重简练的线条,厚实雄浑的墨色来泼写民族精神和抒发真挚情感。 

    新西兰的毛利雕刻文化是毛利民族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利雕刻记载了每个部落优美的故事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渗透了毛利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与鲜明的民族性格。毛利的木雕、骨雕与玉雕构思奇特、细腻而又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浓郁的古老毛利民族的文化特征。 

    2.工艺、服饰 

    工艺、服饰等艺术,同样体现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价值观、智慧和情趣。以服饰为例,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款式、原料,也表现在工艺、色彩、刺绣图案等诸多方面。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其服饰上留下了高寒地带和原始森林地理环境的浓厚印痕。为了适应寒冷的狩猎生活,鄂伦春、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要穿袍服,他们厚重的袍服都要用狍皮、旱皮、鹿皮等制成,呈现出古朴、粗犷、稚拙的美。赫哲人的鱼皮服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沿江而居,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在赫哲族的服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赫哲族早年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用鱼皮为原料,如鱼皮帽、鱼皮衣裤、鱼皮套裤、手套、子及鱼皮等。 

    而草原畜牧类型民族的服饰,形成了特殊民族风格。草原大漠和延绵起伏的高山为草原民族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粗犷豪迈的个性,尤其在服饰方面体现出色彩艳丽、纹样线条分明的风格。如蒙古族、藏族服饰原料主要源于牲畜的皮毛。为了御寒,服装大多以样式宽大、厚重为主,尤其是藏族大部分地区都穿以水獭皮、豹皮、虎皮为边,锦缎为面的羊皮袍,头戴金花帽、狐狸帽、红缨穗白毡帽等。可见,服饰艺术是民族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更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 

    结语 

    一个民族凭借什么可以被国际尊重,让世界认同?只有民族的本土文化才是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才能不为其他民族所取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更保持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斯大林.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7页. 

第2篇:民族文学范文

关键词: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王丙珍 鄂伦春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性格鲜明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源远流长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审美文化。鄂伦春族文学就是这种地域民族文化的感性显现与审美凝聚。包括两种媒介形式:一种是形式多样的古代口头文学,另一种是富于个性的当代书面文学,二者先后构成了鄂伦春族的审美文化主体,与该民族的生活文化紧密结合,生动地记录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生死歌哭与理想愿望,不仅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璀璨夺目的审美价值。如果说创作与研究构成了每种文学均衡发展的两翼的话,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积淀丰厚的鄂伦春族文学创作,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的相对薄弱与理论贫乏赫然彰显,这种不对称局面不仅不利于文学创作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反而严重制约鄂伦春族文学走出地域、走向全国的脚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丙珍等人新近出版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一书就显得格外重要,该书以“整合”性的研究视域、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扎实的文献积累,对鄂伦春族文学的“历史、现实、人性有着独特洞悉与关怀”[1],将鄂伦春族文学研究提高到新水平,并为今后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范式。

一、“整合”性的研究视阈

首先,著者持有历史的、宏观的研究范式。《鄂伦春族文学研究》一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浓郁的历史感与宏观构架。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加以把握。从纵向上看,该书用较大篇幅梳理了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文学与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能够全面、系统地向读者呈现鄂伦春整个民族与文化的整体面貌,包括历史缘起、阶段特征与演进过程等,为本书问题提出与目标设定提供详尽背景材料。从横向上看,注重从多层面、多侧面、多角度开掘鄂伦春族文学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著者依次分析鄂伦春族文学的民族精神、传统习俗文化、文化、人生哲理、生态文化、审美精神等多个向度,将研究对象置于一个由文化和生命统摄的多层次互动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之中,让整个研究呈现出立体、有机、辩证的可贵品格。此外,这种关注横向联系的研究意图还表现在从全球化高度对这种少数民族文学所做的文化关怀与未来展望。对鄂伦春族文学而言,这是一个关乎未来命运的生死攸关的话题,作者不吝笔墨对这个向度上的跨文化认同问题给予富于建设性的探讨,并对全球化视域下民族文学创新与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该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研究方法多样性与跨学科性。任何文学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网络与文化系统之中,相比于其他文化形式,文学具有更强的文化包容性,它以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姿态显示自身的卓越存在。从理论上说,文学研究没有一套自身专属的批评方法,本身就是跨学科的,作为文学研究之一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自然概莫能外。然而,作为一种具有更多历史原生态与人类本真性的民族文化类型,鄂伦春民族具有异常鲜明的习俗、宗教、生态、生存、性格等特征,所以,跨学科性不仅构成鄂伦春族文学创作,而且构成鄂伦春族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在这个方面,作者自觉地认识到,以往研究“多以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神话学、叙事学的记述和文化研究为主,少有与文化哲学、中国文学史、文艺美学、生态审美文化相结合的高层次理论研究”[2]。基于上述理论反思及力图完整把握研究对象精神维度的学术努力,著者将自己推向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的文化视野,不仅需要研究者熟稔大量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熟练驾驭多种批评方法的研究能力,而这无疑已作为本书的一个写作优点得到深入贯彻,尤其在把握“地域理念和现代意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3]等方面有着更精彩的呈现。

三、扎实的文献积累

该书是一部资料性极强的论著。几位著者均是该领域颇为资深的学者与专家,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厚实的学术积累,治学态度极为严谨,有着千淘万漉、精益求精的学术苛求,在史料、素材积累与处理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姑且不论以史料见长的相关章节,如“鄂伦春族概况”、“鄂伦春族文学及研究述评”、“鄂伦春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单就评析鄂伦春族文学某一精神维度的章节而言,文献、文本、文化三元互证的特征也是异常鲜明的。如阐述“鄂伦春族文学与鄂伦春族精神”的章节中,为了从作品角度证明鄂伦春民族具有勇敢精神、自由精神、无私精神与热爱自然精神等品质,作者提及近三十部传奇与故事,并以细读方式重点研讨了其中十余部,使其结论显得雄辩有力、水到渠成。又如“鄂伦春族文学与传统习俗文化”一章,著者辟出专节详细讨论了“民族语言与口头文学”、“姓氏起源与取名习俗”、“衣食住行的民间风俗”、“社交礼仪与伦理道德”、“:远古的幻想”,所论之处无不知识密集、资料宏富、引证翔实、考证精微、新意迭出。如谈到狩猎民族在出行方面的发明创造时,不仅一一列举了水上、雪上、陆地上林林总总的交通工具,还辅以史料、民俗、神话和传说等文化内容,凡此种种,无不大大增强论述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收到良好的解说效果。

综上所述,《鄂伦春族文学研究》是一部知识丰富、论证谨严、史料翔实、视野开阔、方法创新、观念前卫的优秀学术著作,不仅从整体上勾勒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发展线索与精神维度,而且从文本、个案等微观层面对之做出了细致解读,特别是著者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多个层面解析鄂伦春族文学精神维度的理论诉求,使该向度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达到新水平,为进一步相关研究拓展领域。

参考文献:

[1]黄大军.历史与现实的变奏――莫言剧作论[J].戏剧文学,2014(6).

[2]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鄂伦春族文学研究[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33.

第3篇:民族文学范文

一.现代文学中构建民族形象的必要性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史“民族”维度的强调与扩展,是对文学发展与民族意识的辩证考察,另一方面也是为处在当今“世界”与“民族”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提供发展经验与策略。虽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适理想,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之后,“民族”依然是无法被替代、也不能被忽视的历史形态与社会存在。在中国古代语言词汇系统中虽很早就出现了“中华”、“民”、“族”等词语,但却从来没有启用“中华民族”来对自我进行整合与归纳。直到20世纪初,在残酷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受西方现代民族理论刺激,“中华民族”方才出现在了汉语词汇系统中,这个词汇一经问世,就很快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严峻化,突破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成为了一个被整个民族群体广泛接受并频繁使用的词语。“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它所唤起的凝聚力与共同感。其产生的特殊语境与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使得它在建构方式与内涵设定上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也由此获得了勃勃生机。

二.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2.1走出传统意识的束缚

在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在区域中心优势地位的支撑与超稳定文化结构的维护下,形成了“中国”式的自我中心意识。这种中心意识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种稳定感,而在这稳定感之下又滋生出优越与自信。为了强调自我与他者之间明确的界限和高下,用来对自我与他者命名的词汇的感彩相差极大。用来指称自我的“华”,在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初是指美丽、盛开。与“华”作用相等的“夏’,也含有盛大之意。而用来指称他者的“夷”,或者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蛮”、“戎”、“狄”等词语,则大都带着贬义甚至是歧视的色彩。传统的中华民族确立并巩固了自身的中心地位,却也必然本能地排斥他者的影响,阻隔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会很容易转向忽视他者的盲目。中国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现代文学构建民族形象的发展中必然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文学是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中成长的,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绝不可能只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长期持续。在走出传统意识的方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方式、与国外学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或者从小开始培养学生思想上的创新,以新的教育方式来培育现代文学新的“民族形象”的种子。

2.2人物的塑造与民族形象

在文学范畴内考察,成功的人物“形象”要符合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核心层的人性,作为中介层的群体性,作为表层的个性。作为一个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学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普遍人性的角度与读者形成共鸣,其次要以群体性来对普遍人性进行具体化,再次要以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来使人性、群体性的意义得以传达。对于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的“人物形象”来说,除了具备文学性的追求之外,还要对民族意识,尤其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能动性要求做出回答。民族形象从作为普遍社会命题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两方面的内容。而在迫切的形象焦虑之中,民族意识的要求往往会成为一个高于文学追求的终极目标问题本身的规定性决定了,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表征的具体人物必须表现出新的要求与规范,其中群体性的意义要凌驾于个性、人性的要求之上。

2.3与民族意识形成呼应

第4篇:民族文学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育;民族文化;价值;对策

一、阐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是指精神层面的创造及成果。民族文化可以定义为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观念和民族思想感情的整合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的独立性和丰富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号召力和意识形态产生的源泉。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有民族必定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反作用于本民族的存在和发展。

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民族性。它是本民族在其领域范围内,集合了本民族自身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信仰、艺术、宗教、科技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只适用本民族,并获得本民族的认可,具有超越时空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具有多样性。一个民族文化既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集合体,又是吸取了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拿来为其所用;再次,相对稳定性。民族文化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而随的,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有时候民族文化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时候又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二、剖析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时代的诉求和破解当前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畸形发展的呼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剖析。

1.文化全球化给本民族文化带来的挑战呼吁要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打破了地域和认知方面界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在这一进程中,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必将导致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趋势,使各国文化的同质性逐渐增多,其后果必然使本民族的文化面临着冲突和挑战。同时,西方国家紧紧抓住文化全球化这一发展态势,不断向弱小国家推行自己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用文化对外文化交流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进行文化扩展,利用文化产业占领文化市场,企图在文化领域内以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取代其他民族。这种裸的文化侵略使本民族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础和纽带,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文化认同出现偏颇,人们的精神文化贫乏,必将将本民族逼入到一个生死存亡的绝境中。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这一时代现状,迫切地需要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巩固本民族文化地位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时代诉求。

2.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传统教学目的和宗旨要求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语言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密不可分的。语言具有选择、传递、传承文化的作用,而文化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增添了多样性和活力。同时,语言本身兼具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它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提供广阔的深厚基础,通过人文精神的塑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对本民族文化存在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和谐发展努力奋斗。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对本民族文化因素的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积极而充分的民族文化因素的教学对语言教育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然而,对我国的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刻的剖析不难发现,我国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宗旨还停留在语言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民族人文性价值。把教学目的和宗旨定位在对成绩、对升学和对考级的追求上,不能够意识到通过外国文学教学吸取积极的合理因素拿来为我所用,也不能够认识到学习外国文化其实是为本民族文化服务的。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过于强调外国文学教学而忽视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这种偏颇认识必将迷失教育方向,也必将失去本民族文化的前言阵地,最终不利于我国为之奋斗的有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建设。这种畸形的教育目的和宗旨强烈要求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外国文学教学指引前进的方向。

三、探讨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举措

在外国文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为出发点可以进行探讨:

1.审视和巩固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地位

外国文学教学与本民族文化教学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割裂两者关系。只有把两者融和在一起,才能够起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应。首先,我们在进行外国文化教育活动时,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哪些文学修辞和表达形式,它们如何结合巧妙地运用的。同时,回顾我国的本民族文化用语和文学表达方式,思索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吸取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加入到中国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来,以达到外国文化为中国本民族文化服务;其次,认真剖析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凝结的其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从中国人的同质化思维角度对这些精神要素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到外国人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以便于对外国文学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基础上把握其中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对外文化的交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开辟新的道路,也使中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入到外国民族文化中去。

2.提升教师自身的本民族文化素养

在外国文学教育活动中融入文化教学已经获得教育工作者一致认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使学生了解外国一系列社会文化现况、掌握一门外语只能说是实现了外国文学教育的初级目的,能够使学生用外语表达本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才是达到了外语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应该经常将外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比较,在对比中凸显二者的差异,通过引导学习者思考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问题,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差异敏感性,这样既有助于学习者避免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帮助学习者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对世界各族文化的正确态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缺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只是单线条化地去理解外语文化中所体现的外国本民族文化,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从本民族文化角度去解读,僵化地灌输外国人文文化和精神,长期以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认同外国的民族文化而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思索和结合,最终导致本民族文化让位于外国民族文化,不利于本民族凝聚力的培养乃至国家的安全。

3.培养学生传承和推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际与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兼收并蓄、平等相处的,因此进行文化学习必须同时兼顾外国语言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由于我们现在实施的以成绩和分数定终身教育考察机制,使得许多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过于追求价值性工具,而忽视了外语学习过程中所包含的人文性价值,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外语产生错误认识,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升学而升学,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真正意义,割裂了语言和文化交互关系,忽视了跨文化交流这一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作为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的在讲解外国文学作品时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和精神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外语不应该只单一地了解外国社会文化,还应该担负起中华文化传播的和平使者使命,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精华并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国,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并认同中国。

总之,在外国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够单纯地为学外国文化而学,忽视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要树立把外国文化和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意识,在外国文化教育中体味本民族文化,在本民族文化中增添外国文化的合理因素,在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中找到契合点,相互尊重,,从而构建和谐世界。

第5篇:民族文学范文

一、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无坚不摧地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文学所依附的传统场域飞快地消失。民族民间文学传承的情境、方式、范围以及现实功能都已经异于往常。而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原属生活文化的民间文学日益脱离其本质而具备了更多的利益属性。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时空的变化与拆分使传承场域难以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包括多种因素,如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民间文学表演和传承都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空间与时间紧密相连,构成民间文学发生和表演的基本场域,民族民间文学大多产生于传统游牧经济或农耕经济时代,表演的具体场景往往是日常生活或劳动生产,其创作与传承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全球化使我国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以及包括汉文化等外来文化将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挤压,传统社会的时间轨迹被强行中断或完全扭曲,传统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和表演格调与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民族地区的社会期待与兴趣点格格不入。于是,在新时代的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就失去了传承所需的时间背景。在空间方面,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地域是小范围的,展演背景是纯乡土式的,家庭和村落是民族民间故事产生和演绎的主要空间环境,民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受众是以各少数民族中家庭式的村社或聚居地为核心的“熟人社会”。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的开发和利益的开放使得民族地区家庭成员数量越来越少,成员结构越来越简化,家庭权威往年轻人倾斜;宗族、邻居等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的功能被弱化,个体优越感逐渐取代集体生存。曾经的“熟人社会”日渐疏远,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于是,民间文学也就日渐沉寂而消亡。

(二)大众文化导致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落寞与合格受众的稀缺在以农业或游牧业为主的传统民族地区,人们大多“被捆绑在土地上”,沿袭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急剧变迁和快速融合而成为一个“新乡土中国”,“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与命运都更多与市场,与现代民族国家,甚至间接地与全球化相联系了。”[9]在当代民族地区,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少年儿童进入学校,老年人只能无奈而孤独地将闲暇时间交给电视等现代传媒,民间故事讲述的场域因此无法建构。成为非遗后,在民族地区又有了民间故事讲述的情形,但是其传承范围仅限于官方层面的传承人、相关的学术研究者以及少数的乡村留守群体(如老人与小孩等)。这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全民参与传承模式已不可同日而语。民族地区的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后象征类型的,是“未来重复过去”型文化,长者长期充任着权威和文化文化传承的主导角色。因此,民间文化的传承是线性延续,传承人也是自然产生的。大众文化的简单复制、批量供应和快节奏性消费等特征彻底改变了这种“老者为师”的权威结构,社会日益进入后喻文化时代。[10]民族地区日益将民间文学的传承线路切断,掌握大量民间文学资源的老者失去了曾经的权威,其民族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权威和资格也被日益剥夺。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的推行还导致了外来语言(如英语和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日益强势和民族语言在年轻群体中的衰落和濒危。大多民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最初是借助于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为了照顾年轻人的需求而用其他语言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学已是面目全非。因此民族地区语言的这种变化使代际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使得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也就变得日益艰难。

(三)保护的非活态性所呈现的利益属性削弱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民族民间文学作为一种主要目的是民众自娱自乐的内部休闲文化,只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民族民间文学的讲述模式是口头化、口语化的,不特意选择时间、空间与对象,参与者不严格要求学识与水平、不分男女老幼,其动机简单,或为了交流情感,或纯粹出于兴趣。其展演贴近生活,与民众生活节奏基本一致,节假日、生活闲暇、日常劳动间隙都可以成为创作与展演的场合,人们随性参与,基本上不具备娱乐消费性质和商业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基本上都是非活态的,商品化、商业化和对利益的追逐是当前对民间文学“传承”的主要动力。民族民间文学在非遗项目的开发中,虽然整体处于“弱势”,但传说类项目不仅申报火爆,对此类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为利益而引起的竞争非常激烈。围绕一个项目的民族归属、地区归属而展开的论战与争抢已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事实。这种对民族民间文学纯功利的利用彻底改变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日常形态和本质属性,完全是打着保护的幌子对民族民间文学掠夺式的改造与破坏。

二、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产业化的可行性

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过度商业化打破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日常模式和正常传承轨迹,会造成民族民间文学的割裂与分化。但是,传统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所倡导和要求的仅仅满足于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出版等工作,并就民族民间文学束之高阁或任其自生自灭同样是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无谓的伤害。对民族民间文学而言,适度的产业化不仅显得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一)通过产业化培养更多合格受众,消除民族民间文学传承者的落寞感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本身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即其符号性价值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各种产业化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加深民众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了解与尊重,改变部分人对民族民间文学单纯的猎奇甚至误解,从而为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创造更好的受众空间和社会环境。产业化的运作还可以为民族民间文学培养大量非代表性传承人,让大众成为自觉的传承人,传承人掌握方向,非代表扩充数量,营造基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使民族民间文学跨越民族地区的区域性局限,在保证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居住地区广泛、充分传承之后在区域外也有忠实的受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范畴日益扩大。与少数民族多种文化交叉的民族民间文学的珍贵性、稀缺性使其价值早就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因此,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其传承者自身对产业化有着内在需求,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传承模式只能导致民族民间文学的落寞而终。而产业化却能在给传承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扩大其传承规模、规范其传承渠道与模式、保障其传承的合法化和知识产权,树立其传承的自豪感和自觉性,消除落寞感。

(二)通过产业化建构跨越时空的传承场域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载体和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最大的差异在于必须“活态”传承。在传统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彰显、传播、存储与传承民族民间文学的情况下,与市场结合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少数民族居住地文化多样性突出,资源稀缺度和景观吸引价值高,本身就是许多产业市场重点关注的场域。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其他文化资源和景观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学资源,遵循活态传承原则,挖掘其市场价值,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本地民众参与民族民间文学的自觉的活态传承。同时,通过各种产业化运作手段,还可以推动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社会化、保护主体多元化和投入产出效益化,[2]使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地区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更完整的传承。总之,将市场作为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载体与传播空间,可以使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主体和受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市场环境中直接接触,使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三、结语

第6篇:民族文学范文

引言

我们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与特征一直存在的,并且美国民族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加强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到美国人民的意识中。虽然美国从建国开始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文学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坛凸显出来,并对美国文学体系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美国多元化认同的背景下,一些美国作家在作品中继续发挥了民族精神与特性。本文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与特征深入研究,对美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与个人本位主义观念进行了剖析。

一 美国民族精神的构建

受到多元化与民族意识的影响,美国小说中的民族精神与人们的精神需求是相关的。美国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一个移民国家。当人们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就已失去了传统的依靠的力量与原来的身份地位。为了能够在这个陌生的国家站稳脚跟,实现发展与生存,他们除了要靠自己外,还要在同种族寻找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所以来到美国的人群总是想去和自己民族同胞进行交流,生活在属于自己民族地区的居住地,之后就会设立一些杂志与报刊,发表一些文学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的读者。

关于美国民族特征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后期,二战胜利之后的美国学者将美国民族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s·亨廷曾指出,“美国信念在如今得到了美国大多数人的认同,这种精神强调了新的伦理道德,主张人们自由与平等,并且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美国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国人民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千万人追求美国梦的不竭动力,并且以这个为核心的美利坚民族的主体特征在各时期的美国文学中都有所体现。因为在当代美国文学创作中一直呈现出美国精神与民族特征的趋势,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充满了关于民族叙事的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对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研究。

二 美国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在美国最初建国的时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许多受到良好教育的美国人觉得应当用诗歌来作为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载体,所以当时有许多歌颂民主自由与独立的诗歌被收集起来出版,但是这些枯燥单一的诗歌并不被当时的美国人民欣赏。直至1821年,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间谍》。这部带有美国独特人文风俗形象的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而库柏小说的成功则让当时的美国人民看到民族文学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因此在19世纪中期,虽然许多批评家们依然号召美国的文学家们用诗歌等形式来歌颂美国的建立与独立战争,但是库柏小说《间谍》获得的成功,使美国人们开始从诗歌转向了创作小说。

小说《间谍》中的主人公是哈维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他伪装成了小商贩一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获取情报。然而由于他一直在英国统治地区来回游走,使得美军误认为他是英国的间谍,不但多次追捕他,还要以间谍的罪名处死他。但是哈维凭借着机敏灵活的头脑和对当地地形的了如指掌,多次脱离了危险,成为美军痛恨的间谍。在哈维最后一次被抓住之后要处死前,美国的军队接到了上层的秘密文件,哈维得以赦免。在美国革命胜利之后,哈维婉言谢绝了政府的经济补偿,隐名埋姓地在贫穷中度过了后半生。这部小说宣扬了美国的爱国主义观念,并且里面的故事内容与情节符合美国当时主流文化的需求,因此成为了美国民族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间谍》的成功让库柏与其他的美国作家都有了奋斗的目标。

此外,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文学还出现了大量的爱国与政治文章,较为著名的有亨利的演说《不自由毋宁死》;托马斯的短篇小说《常识》也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一般是散文并且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与启蒙主义的趋势。

随着库柏的成功,也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并且他的追随者还建立了库柏派。这种派别的文学家几乎都是男性作家,并且多数是刚从事文学行业的作家。虽然当时美国的历史小说刚刚起步没多久,但是出版社与其他作家都认为小说就是表达美国民族精神的最适合的文学形式,于是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纵观整个美国的文学发展,库柏与他的追随者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成绩是惊人的,其中有许多影响后世的佳作。例如,亨利创作的《兄弟们》、约翰创作的《莫尔顿的希望》等都是美国民族文学中的佳作。

一般来说,这些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了在独立战争中或者殖民历史中的人们的爱国精神,然而不同的地域与种族让这些小说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并不相同。例如,小说《林中尼克》就是为了反对库柏小说中正面的印第安人形象的,而这部小说中具有的明显的种族偏见的内容却受到当时广大读者的欢迎,则表现出这时期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短暂而复杂的时代特征的。虽然在美国的民族文学中,历史小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多数作品都是以模仿为主,很少会有作家去进行创新与改进。

三 逃离与探寻中的民族特征

通过整个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文学的核心就是“逃离与探寻”,例如,《白鲸》、《麦田的守望着》等文学佳作都表现出这个核心的主题,也体现出美国民族的无意识地对于梦想的憧憬与探寻,也能够暗示出人们存在的精神状态,展现出美国民族隐藏的个人主义。

1 民族特征的神话溯源

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是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更多来自于深层次的民族无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既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层,也一直阻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美国文学中的无意识起源于西方文化的源头——《圣经》。《出埃及记》就讲述了摩西与犹太民族一起反抗法老的压迫,到了幸福之地——迦南,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的故事。在这个神话的原型意象直接形成了英雄的原型,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文学中的英雄原型都是内心孤独的少年,并且具有探索与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有着崇高的品质,一般都会经历固定的三种人生经历:逃离——感悟——牺牲,而许多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原型就是摩西。在当今人们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文学创作会加入了时代精神,一般具有民族特征的英雄模式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逃离与探索过程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与回归;另一种就是在战争中独自战斗,然后走向牺牲。

2 现实中脱离的回归

在早期的美国文学创作中,英雄人物一般都会逃离现实,然后在不断磨练中看到了希望与获得了感悟,然后重新回到了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如《白鲸》中的以实玛利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男孩哈克。

在小说《白鲸》中,作者麦尔维尔塑造的以实玛利是一个寂寞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神话中英雄人物具有的寂寞感性的特征。在故事开始,以实玛利是一个逃亡的人,想去寻找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地方。他在捕杀鲸鱼莫比·迪克的经历中目睹了生死,于是慢慢地成长了起来,最后感悟了爱与友情。可以说,以实玛利是一个具有神话典型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具有许多英雄的优秀品质,他的人生也具有英雄成长的三个阶段,即:逃离——感悟——牺牲。

哈利贝利也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他具有寂寞、叛逆与谦逊的精神,在不断经历了事件中增强了认知能力,开始具有了是非观念。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哈克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是要去脱离古老的法老的压迫,而是要脱离了当时资本主义压迫下的自私黑暗的社会。哈克在黑人吉姆的帮助下,懂得了社会与生活,感受到了《独立宣言》中的人人平等的含义。最后哈利又回到了文明的社会,并且也实现了逃离——感悟——牺牲这三个阶段的循环。

3 无望中的虚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美国民族的理想与信念被彻底颠覆,他们的生存状态开始改变。而这一时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流浪者形象与最初的英雄形象开始出现了差距,虽然这些流浪者一直去寻找着人生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形象并不具有伟大的品质与魅力,而是存在着许多缺陷。可以说他们具有着悲剧的人生,难以避免自身的毁灭性的命运。《麦田的守望者》里面的主角就为了去寻求一个精神避难所,不断地找寻着,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些文学作品替代了现实社会中的精神荒芜的人们,难以缓和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因此他们去逃避就是迎接虚无。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特征已经难以体现出原来的英雄特质了,而是更多地展现出具有缺陷的小人物,他们的行为与寻找也不再高尚。虽然他们想去拯救人类的世界,但是难以完成;具有探索精神,但是却难以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抵制现实的诱惑。这些人物想用牺牲去换来美好,但是依然难以拯救任何人。他们不会去融入这个社会,而是在不断逃避,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民族英雄。“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好人,而是拒绝向现实去妥协,而是通过抗争来获得灵魂的解脱”。

4 冒险幻灭的悲剧

具有美国民族特征的文学是塑造独特美国形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还包括了冒险与幻灭的悲剧特征。例如,在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伟大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且赢得自己喜欢的女人的欢心,于是奋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拼搏,然而最后却得了到人财两空甚至死亡的故事。另一位美国著名文学家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也是以主人公的“美国梦”破灭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想要去享受从底层跨越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因此不惜去杀死已经怀孕的女朋友而追求富家小姐。最后他被警察抓获,死在了电椅上。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浓重的批判色彩,将当时美国人心理特征描写得十分可观与生动,造成这种社会悲剧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而资本主义的黑暗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这些文学作品向人们展示的美国精神与信念已经从原来的乐观转向了阴暗,而原来标榜的自由民主精神也变成了讽刺,甚至对美国形象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第7篇:民族文学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学课程本身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素质的课程,也是陶冶情操,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劳动者所不可缺少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本身产生兴趣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这个时候学习将变成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要多用一些心思,尤其是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周,要进行周密的设计,认真准备,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培养兴趣的基本条件。

(二)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替代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今天的学生和上个世纪的学生相比个性更鲜明,随信息时代而来的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知识面更加广泛,有更强的独立思考意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教学内容共同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引导他们去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适当深入探讨一些关于人生、理想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人类自身发展等问题,使他们的思想能触及到心灵深处的领域,眼光更加长远,心胸更加开阔,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古人就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除传授知识还要育人,我很赞同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似乎更加重要。现在一些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学习西方名牌院校的一些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课程可以给他们一些启发,有一些是我们在课堂上很少涉及的问题。所以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喜欢思考问题,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思考的余地,我们的教学似乎就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不轻松,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讲和自己课程有关的内容,无心顾及其他层面的问题。

(三)借助影视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英美等国他们很早就将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而且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拍摄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的《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等。根据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步入21世纪,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阅读文本有一种恐惧心理,尤其是长篇小说或长篇诗歌,一方面教师在想各种办法督促学生阅读作品,而在学生方面他们对此的反映却相当消极。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决定着学生学科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他们今后专业能力的水准,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文学就是一句空话。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所以在强调阅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不妨借助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虽然看改编的影视作品无法和阅读文本相比,但至少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品,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在民族院校,这种方式更受学生喜爱。《哈姆雷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代表了欧洲戏剧的最高成就,它还不同于小说,小说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达到全部的目的,但是戏剧是舞台艺术,只有舞台可以全方位地演绎作品的主题、作品的风格,也只有舞台可以使当代的中国学生了解300多年前的这部作品全貌。另外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身对演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的艺术家以能够出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而骄傲,只有真正有功底的艺术家才可能完美地阐释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更适合通过影视的方式来了解。

(四)课前准备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互相讨论,教师提前将需要阅读的材料告知学生,等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同一部作品,大家可以就作品的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作品所涉及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很少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只是被动地努力记住老师或者是教材上的观点,不敢提出相反的观点。这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在课后认真地思考总结,而思考总结的前提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入的研究。学生间的讨论,形式自由,而且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彼此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在文科学生中大力提倡和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人才。

(五)适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拓展网络教学平台

多媒体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高等院校积极推广的教学方式,也是近20年来教学方式改革的主流,随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它的优缺点也逐渐显现。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课堂上教师可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影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给学生播放。这种更加直观、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另外教学课件的制作大大减少了板书,节约了一些课堂时间,使教师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尤其是在当下专业课课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更加高效。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具有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全面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又一新潮现象,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和老师可以构筑另外一个交流通道,这种方式颇受学生欢迎,但是它要求老师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也许可以让研究生参与到这个环节,帮助老师处理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教学实践的培养,今后当他们走上教学岗位时,对他们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模式一方面减轻了老师在课外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锻炼了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同龄人的交流可以弥补他们和老师交流时的缺陷,和老师交流时他们未免拘束但是和师兄师姐交流时他们会感到轻松自在得多。不过老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可以促使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多媒体教学的很多弊端,最近几年一些教师开始逐步减少或者干脆不用教学课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各个高校教学班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一般是上百人的大课,教室里最显著的位置上挂着大幕布,教师占据一个角落操作电脑,学生的注意力都在那块大幕布上,老师和学生的空间距离拉大的同时却缩减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笔者认为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靠语言来传授知识,也是师生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有的时候它表现为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这样的表达方式有时远远超出了语言所能达到的效果。它是一种默契,是彼此的心领神会,而且所有的学生能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大班上课拉开了老师和大部分学生的距离,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很难和老师进行互动,更不用说形成默契。其次,学生过度依赖课件,课件似乎变成了学生考试的法宝。

现在的学生也许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课件、没有幕布他们的课会怎么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学生坦言他们已经习惯课件上课,没有课件会使他们感觉不适应。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内容该做笔记,哪些不用做笔记,而笔记是他们考试的重要依据,所以大部分学生会将大幕布上的文字抄写下来以便复习之用。有些同学干脆问老师要课件,或者用手机拍下课件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被动、死板,无法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笔者在国外的高校学习过,而且是在英语语言文学系,英国高校的老师很少使用课件或者多媒体进行教学,他们依然沿用我们所说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就某一个作家或作品进行讲解,老师到教室时会带些材料给学生,通常是老师在上课时用到的原始材料,包括作品的一个段落或者是某个学者的观点。课后会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的材料并且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他们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手段,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是英国学术界的优良传统。

最后,多媒体在给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花花绿绿的视听享受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每一门课程都有内在的逻辑,每一堂课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老师介绍、分析、阐释作品的过程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我们发现这几年的学生上课的过程就是抄写幕布上的文字的过程,而抄写的目的是应付考试。文本阐释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情操的过程,是锤炼品德和性格的过程,文学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影响人、改变人,这才是我们阅读经典的主要目的。当然也是通过对文本的阐释学习写作技巧,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课堂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浮躁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很多学者都无法安下心来读书思考,更何况是青年学生,思考的缺席使学生处在一种盲从的状态。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使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他们通过自己的MP4或其他播放器随时随地收看文学作品视频、音频材料,使文学作品以更生动、更直接、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理解。但是在享受了喧闹的视听资料之后很多学生就止于此,没有阅读文本和思考的习惯。所以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似乎不适合一刀切式地全面推开,教学本身是有个性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领略不同的授课方式和不同的授课风格也是高校学生的一大乐趣。另外,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多媒体、用课件,所以在提倡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许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更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第8篇:民族文学范文

这些做法也拉动了语文学科进行思考: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语文学科教育,是不是也能借助“蒲公英行动”得以创造性的发展呢?能不能让民族民间文化与语文学科得以整合呢?回答是肯定的:文化与艺术,艺术与文学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分割不开的。我们只有找准语文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切合点,才有可能架通语文与艺术教育相通的桥梁。

一、找准语文学科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契合

1.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 土家族苗族本身没有文字,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民间艺术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这种“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最易丢失的部分。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培养这些语言传承的后继力量,就是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将土家族苗族的民间文化融合到孩子们的语文课程中,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民族民间文化,正是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

2.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传达。优秀的文化,都能从民间文化中寻找出它的根脉,生动鲜活的语言皆由深厚的民间文化孕育。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热爱湘西文化,尊重民族民间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并让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就是:要学生经历由“走向民间文化”到“走出民间文化”的审美表达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灵性独特的语言。

3.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再现。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根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是土家族苗族和一部分汉族民众的世俗欲望、人性人情的民俗抒写,是其生存环境与他们的精神构成的集中体现。湘西人具有质朴刚健、习俭耕读、勤劳霸蛮、神奇浪漫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表象,同时也成为湘西文学艺术的不解之情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担当起探寻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职责,让湘西文化的独特精神不被丢失,首先就要让湘西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上民族民间文化,承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分析民间文化独特的精神构成,让学生学会辨证看待民族民间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让语文学科成为“蒲公英”成长的家园

1.用“蒲公英”播撒兴趣爱好的种子

作文历来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更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蒲公英行动渗透到语文学科后,语文教学出现了新转机:首先我们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并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让其寻求本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则巧妙地把民族民间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课例拉动,让美术等课程资源二次利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播撒热爱家乡文化的种子。

2.用“蒲公英”播撒诗意灵性的种子

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民的口头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浩如烟海的民歌、山歌;温馨柔肠的情歌、摇篮曲;诙谐幽默的盘歌、古怪调;委婉动听的劝歌、警示曲;如泣如诉的丧歌、哭嫁歌;质朴粗犷的号子、挖土锣歌;神秘多姿的仪式、梯玛神歌,无一不体现山民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开朗豁达、睿智风趣的性情。特别是湘西童谣,这一种传唱于儿童之口,音节抑扬和谐,深具地方特色,并且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地域民间歌谣,是生长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们最亲切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不论童谣的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谣都会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于是有位作家说:“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笔者想套用一句:没有童谣,没有了萦绕灵魂的快意,没有了人生记忆的坐标。语文课堂利用童诗、歌谣进行教学,成功地点燃了儿童灵性的火把,激活了其潜在的创造力量,从而创生了学生的灵性活泼的语言。童谣童诗教学我们采用六因素教学法:收集,诵读,熏陶,点燃,捕捉,推动。

3.用“蒲公英”播撒浪漫欢乐的种子

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欢乐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和音乐:洋洋洒洒的梯玛神歌,旋律清脆的咚咚奎,原始古朴的茅古斯,震山闹寨的打镏子,粗犷刚劲的铜铃舞,轻灵宛转的木叶曲等都充满着神秘欢乐、奇特浪漫的情怀,腾蒸着生命的激情奔放,粗朴得一如山野般自然,有着超越时空的激荡涤荡。即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数种事物,在土家乡民的眼里也可以生成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也可以编织出趣味盎然的情节,创生出大胆诡异的想象。

4.用“蒲公英”播撒艺术审美的种子

湘西蒲公英行动催动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浅尝辄止,我们引导孩子探寻原汁原味的真意,打破清规戒律,学会辨别,学会尊重,学会兼收并蓄,旁罗博采,披砂捡金。语文教育也贯穿着审美教育,应当给学生这种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是我们的追求。在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品味它,去感受和领悟作者的聪明才智,不仅能深刻地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内涵,把握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怎样让学生学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呢?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和鉴赏民间艺术作品的美的眼睛,就是指明一条通向语文文学殿堂的道路。

5.用“蒲公英”播撒未来希望的种子

“蒲公英行动“在语文学科开展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①教师活了。②学生乐了。③学校活了。在我校“蒲公英行动”催生了传承和发展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的花朵,并把蒲公英成就未来的希望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灵之中,让其在各学科得以生根发芽。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乐观自信的个性灵气;能力心智的放飞开启,人格素质的形成提升,还有孩子们对滋养自己的民族和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本土传承。

第9篇:民族文学范文

汉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因此,应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以防止学生出现厌学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的水平。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汉语言的教学质量。

一、汉语言文学在少数民族的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的汉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学习心理,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制约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一)广泛的语言文字阻碍了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汉字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基础教学,因为汉字具有复杂多变性,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然而,汉字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学好汉字,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的文学水平。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同时,汉字是一个庞大的语言系统,在汉语字典中随意拿出两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词语,因此,学生在学习汉语词语的过程中由于只看到了汉语词语的固定意思,没有看到汉语中延伸出来的意思,因此,阻碍了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水平的发展。例如:对汉语言中的“吃”的理解,“吃”代表的是吃东西的意思。然而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如我吃完饭了表示的是吃的结果;在吃饭表示的是吃的过程;吃吃表示的是口吃的意思;形容说话不利索、结巴;这种纸不吃磨,这句话里的吃表示的是吸收的意思;吃力表示的是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汉字包含着许多的意思,同样,将汉字与其他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汉字也就多了另一层的含义。

(二)文化习俗的不同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习俗,因此,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信仰。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然而,在汉语言文学的教材中有着许多关于汉族文化的文学作品,由于学生不了解汉族的文化习俗,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不利于我国和谐统一的发展。例如:“你吃饭了吗?”从字面上的理解是询问对方吃没吃饭,而延伸出来的意思,只是见面双方出于友好打一个招呼。“什么时候请我们喝酒啊?”从字面上理解是询问对方什么时候请客吃饭,但是延伸出来的意思是询问对方什么时候结婚,因为在参加婚宴的时候会喝喜酒,所以汉族人民普遍用“喝酒”代替结婚。(三)教师的专业素质限制了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况,据了解,在当前的少数民族的汉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过低,因此,在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得不到教师的回应,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据了解,许多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普遍是来自家庭,因此,限制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少数民族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在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增强对课余时间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文学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词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建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限制了学生的文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创建故事情景的教学模式,利用故事将文学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还原作品当时的年代,创建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依据作品内容设定人物关系,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认识,从而体会平凡中的不平凡。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同时,对于不懂得教学内容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二是在进行文学作品欣赏的时候,要从作品的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是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师生之间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相互尊重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身心的融入在学生生活中,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手段,实现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学发展。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增设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有助于拉近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从而拉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增长。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