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监测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08040111王唯
首先确定河流上游有何污染源及其特征污染物,再者确定该河流属何种性质,比如景观用水或者饮用水源等,然后按照国家地表水或污水排放标准规定的项目确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主要应包括下列的几方面:
(1)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
(4)确定采样量
为完整评价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背景断面:设在基本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控制断面:为评价监 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而设置。具体数目应依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关键词: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沉降观测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地下工程和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各种深基坑开挖的深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国内因地下工程或挖掘深基坑而造成的塌陷事件屡见不鲜。为加强对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实现地下工程和深基坑监测工作的动态管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降低工程的造价,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基坑开挖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先变形,后支撑。在进行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和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都与围护结构、土移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就是基坑开挖中经常运用的时空效应规律,做好监测工作可以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移的潜力,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最大限度保护相关方面利益的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周围环境、基坑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测点布置主要选择在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布点,拟设置的监测项目如下:
1、基坑顶部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2、支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3、深层水平位移
4、管网变形监测
5、道路变形监测
6、建筑物沉降监测
7、锚杆拉力监测
(二)基坑变形监测方法:
1.监测点的布设
(1)基坑顶部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可共用一个标志,也可分别布设。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超过20m。测点利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墙顶部,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本项目拟布设垂直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各16个,编号PD1~PD16。
(2)支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
支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点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可共用一个标志,也可分别布设。监测点应沿布设在支护结构中部、阳角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超过20m。测点利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支护结构上,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本项目拟布设垂直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各8个,编号Z1~Z8。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根据《基坑支护方案》的要求,本工程共布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6点,编号S1-S6。
(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埋设于周边建筑物上,采用植入铸铁标志方式。本项目拟布设监测点40点,编号CJ1~CJ40。
2.监测初始值测定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间隔一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布设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监测初始值测定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3.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水准闭合或附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4.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在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场地处埋设工作基点A、B、O,并使OA和OB分别大致平行于基坑的两边(对于基坑外形不规则的情况,使OA和OB分别与基坑主要边长大致平行/垂直即可)。设O点自由坐标为(1000,1000),并设OA为X轴反向。在O点设工作基点,并摆设全站仪,测量B点坐标作为检核。在待测点上安装反射棱镜,使用OA作为基线,使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模式直接测定各变形监测点位的坐标,并与初始值对比,作为该变形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精度为1mm。
5.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三)基坑变形监测周期:
1.监测周期
本方案基坑监测从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基坑侧壁回填土完工结束,预计监测工期约为4个月。
2.监测频率
本工程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其他类似工程的经验,监测频率拟遵从如下规定:
(1)开挖深度小于5m时,1次/2d;
(2)开挖深度在5-10m时,1次/1d;
(3)开挖深度大于10m时,2次/d;
(4)当垫层、底板防水施工完成后7天内,所有测量项目均为1次/2d;
(5)当垫层、底板防水施工完成后7-14天,所有测量项目均为1次/3d;
(6)当垫层、底板防水施工完成后14-28天内,所有测量项目均为1次/5d;
(7)当垫层、底板防水施工完成28天后,所有测量项目均为1次/10d;
(8)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9)监测数据有突变时,应增加监测频率,甚至连续观测;
(10)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
(11)基坑侧壁回填土完工,监测工作结束。
(四)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一半;
3、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4、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5、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6、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7、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8、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9、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10、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
(四)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在现场设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处理。每次观察数据经检查无误后送入微机,经过专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报表。监测成果当天提交给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其它有关方面。
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当天提交。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应立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同时根据相关单位要求提供监测阶段报告,并附带变化曲线汇总图;监测工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1]吴志连 浅谈对基坑变形监测 科技信息 2010(22)
[2]岳建平,田林亚等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年6月1日)
一、监测项目
重点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狂犬病。
二、职责分工
区畜牧兽医局负责检测方案的制定和检测计划的组织实施,实行区、街道两级动物疫病监测分级负责制,按照集中监测与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一)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区畜牧兽医局负责制定调整全区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并统一部署年度检测计划。
(二)区级实验室具体负责辖区内商品代规模饲养场、屠宰场、市场的病原学监测和部分血清学监测,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口蹄疫、猪瘟间接血凝实验等简单血清学检测,负责散养家禽的日常免疫抗体检测。
(三)各街道负责所辖区域内畜禽血液抽样的组织安排及报送。
三、监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一)样品采集按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中“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每个样品至少一式二份,备案样品要满足复检、验证或比对试验所需。
(二)免疫抗体监测方法及制定标准如下,群体免疫合格率应≧70%。
1、高致病性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天后,鸡群免疫抗体转阳≧50%为合格,灭活疫苗,家禽免疫后21天,HI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
2、口蹄疫:O型口蹄疫用液相阻断ELISA或正向间接血凝试验,亚洲I型口蹄疫用液相阻断ELISA。液相阻断ELISA,免疫12天抗体效价≧26为免疫合格,正向间接血凝时间,免疫21天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
3、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21天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
4、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免疫21天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
5、狂犬病用ELISA方法。
关键字: 地铁变形,监测,方案,隧道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scale of the country's major cities in expanding gradually. The traffic is the measure of a c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important index.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traffic network will drive the progress, and build the subway reliev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rom the rail is built to formally put into operation, the sub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am need to spend a lot of mind, and solve the subway engineering appeared in all its problems. Among them, the subway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 very real problem, it needs to subway tunnels for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requires a lot of manpower.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subway deformation problems in study,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ubway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n, and relative conclusions are drawn.
Key words: the subway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n, the tunnel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变形监测在地铁建设工程中的必要性
地铁变形监测就是指在地铁工程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地方法来对地铁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隧道变形问题进行监测,防止地铁隧道发生变形,提高地铁建设工程的质量,从而保障地铁能够安全的投入运营。
由于地铁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的,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麻烦,所以在地铁工程中对地铁变形的监测就非常重要了。现在全世界有很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城市地铁,用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一方面来说,城市地铁的隧道通常是建设在地质比较复杂、道路比较狭窄、交通比较繁忙、地下运输管道比较密集的闹市中心地带,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对地表的建筑和地下管道造成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施工变形监测了。对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地面沉陷程度的检查、隧道顶部下沉的情况、隧道收敛位移的检查、隧洞顶部围岩内部垂直位移的检查、模筑混凝土表面应力的检测等。事实上,对于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主要为了解决隧道内部和围岩位移的变化和应变的能力,得出相关的数据,然后进行合理的调整,控制地铁隧道内部各部分位移的变化。一旦监测不准确或者出现故障,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地铁隧道使用功能,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地铁变形监测是保障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地铁沿线建筑物和管道的保护和地铁安全运行的有效方法。地铁变形监测能够随时预报地铁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和地质变化,方便施工队伍及时进行抢修,更改参数,对隧道内部进行合理的加固,从而确保地铁变形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整个地铁建设工程的质量,也减少了地铁运营公司由于地铁安全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地铁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对地铁变形监测需要进行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如下归纳:
1、对地表环境变形的测量。主要包括地铁沿线重要建筑物变形测量、沿线地下管道变形测量、围岩变形和应力测量、沿线地表沉降程度测量等方面;
2、对地下隧道变形的测量。主要包括隧道顶部沉降程度的测量、铁轨中心轨基变形测量、断面和建筑物变形测量等方面;
3、对支护结构变形的测量。主要包括建筑钢架内力和负载能力的检测、隧道壁支护架位移的测量、隧道整体结构的应力测量、结构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程度的测量等。
所以说,地铁变形监测主要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地铁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大地测量和物理量测两种。
地铁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
通过以上对于地铁变形监测的介绍和方法分析,可以设计出如下的地铁变形监测方案:(一)、地铁变形监测网点分布的设计
选择合理的监测网点对于地铁变形监测来说是很重要的。地铁变形监测需要用到许多精密的仪器,而且地铁变形监测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在安排监测网点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首先,建立三个监测基准网点: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网点、地下隧道内基准网点和平面变形监测基准网点。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网点至少要为二等水准网,能够当作沉降观测的基准。另外,还需要在二等水准网沿线增设一定数量的基岩水准点,这样就使得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网稳定可靠且能够长期使用;地下隧道内基准网点的分布要在地铁隧道贯通后铺设轨道前进行,这样就能够保证设置的监测网点不被破坏,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监测点的位置可以是在车站上、竖井的底部、通道内部等地方;平面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的分布可以借助GPS网和二级精密导线网,其精度相对来说还比较高,但是,为了是监测网点检测到的变形数据稳定可靠,还需要对这些网点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止出现故障。
(二)、地铁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
地铁变形精度的设计主要针对地铁沉降监测和地下隧道水平位移的监测。在地铁工程建设的前期,施工方对于地铁沉降监测的精度是有要求的,一般会根据地铁沉降测量的等级来确定精度的要求(如下图1),所以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按照精度要求进行施工。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对变形值做出了要求:“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是变形值不超过某一个允许值而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地下铁道隧道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是对道床中央的平面进行监测,测量其横向位移,其测量的精度也是有要求的(如下图2)
图表 1 地铁沉降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图表 2地铁水平位移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三)、地铁变形监测周期和频率的设计
变形监测周期的设定需要根据地铁工程的整体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地表和地下结构产生的变形量来确定。在进行变形监测的初期,监测周期要短,提高监测的频率。当变形量基本处于一个稳定值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检测周期,降低监测的频率。有过监测经验的人都知道,监测点是对隧道变形体在空间上的离散化,而监测周期则是对隧道变形体时间上的离散化,所以,无论是在地铁工程施工的前期还是后期,监测周期和频率的设计都非常重要。对于每一个监测点,都需要一个监测的周期和频率来得到监测点每期的三维坐标,这样才能直观的反映出隧道的变形情况。科学的设计监测的周期和频率,对于地表及高层建筑沉降的观测周期,会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初期最好一天监测一次,基本稳定以后可以是3~5天一次;对于地下隧道拱顶和底部沉降的监测可以是每周一次或者每个月一次;对于地下隧道变形的监测同样需要分阶段,隧道贯通到正式运营阶段,可以每3个月监测一次,正式运营阶段,可以使半年或者一年监测一次。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地铁变形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地铁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需要对地铁变形监测的内容、变形监测网点的分布、变形监测的精度、监测周期和频率等进行研究设计。
参考文献:
[1] 于来法.地下铁道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案和测量精度设计[J].测绘通报,1996,(6).
[2] 张明聚,王诚浩,吕琦,等.铁路客专线明挖大断面隧道施工监测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10):1350-1356.
一、监测目标
以夯实统计基础,建立长效稳定的基础规范化建设机制为目标,以监测考核为重要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三级统计业务规范化监测考核体系,形成科学的统计工作机制,实现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流程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资料档案化。
二、监测对象
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对象分市、乡(镇、街道)、村三级统计调查单位,包括“三上”企业和全部房地产企业、被抽样单位、各产业集聚区等统计调查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以及所辖的村、居民委员会。2012年持续扩大合格、示范单位数量,延伸拓展至村级和限额以下统计调查单位。
三、监测内容
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内容包括统计组织、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资料管理四个部分。各单位按照《市市级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办法》(附件1)、《市乡级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办法》(附件2)、《市村级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办法》(附件3)作为统计基础建设规范标准组织实施。
四、监测评价
监测评价按照千分制计算,分为合格和示范两个等次。被调查单位经市统计局考核验收得分达到850分及以上的确定为合格单位,950分及以上的确定为示范单位。
五、监测措施
各被调查单位每季度要对本单位的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并上报自评表(根据专业性质分别报各业务科室)。经验收达到统计基础建设合格单位的,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季度监测通报办法,市统计局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对一年内两次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其合格单位资格;经验收达到统计基础建设示范单位的,自公布之日起,二年内无特殊情况,不再对其实施监测;二年后重新按照统计基础建设监测办法实施监测,继续申报创建。
达到统计基础建设合格及以上的被调查单位发生统计违法案件的,市统计局将取消其合格或示范单位称号;达到统计基础建设示范单位的被调查单位在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发生重大问题的,市统计局及有关方面可以取消其统计基础建设示范单位称号,且二年内取消其创建统计基础建设示范单位的资格。
六、奖励机制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1引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故各级环保及监测部门做好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建立健全有效行动快速的事故监测和处置系统是最大限度减轻污染事故损失的关键[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做好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相关人员及时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监测任务,为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2-5]。
2应急监测分队的组成及任务
在环境污染事故已发生的情况下,环保部门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分队,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监测中心应急监测分队设队长、副队长。队长由环境监测站站长担任,副队长由副站长、总工程师担任。应急监测分队下设现场调查组、现场监测组、质量保证组、后勤保障组、仪器设备组、化验分析组。(1)应急监测方案启动后,现场调查组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初步判定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及受影响的范围。(2)现场监测组以最快方式赶赴现场采样监测;负责鉴定、识别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及受影响的范围;对短期内不能消除降解的污染物进行持续跟踪监测。(3)质量保证组负责进行监测结果数据汇总,审核数据的有效性,制定并上报应急监测报告。(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监测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负责将应急监测分队人员送至污染事故现场,保障应急人员的安全及救护工作。(5)化验分析组迅速分析应急监测样品,及时向上级承报分析结果。
3应急监测程序
3.1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应急监测分队接到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任务后,应立即启动应急监测工作程序。经应急监测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通知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地的监测站做好应急监测的工作。现场调查组要根据污染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化学品信息库,提出初步应急监测方案,并提出隔离警戒区域的范围和应急处置的建议。现场监测组要保证现场应急监测仪器正常运行和现场监测人员防护器材的准备工作。质量保证组要保证整个应急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工作。仪器设备组要完成现场供电设备和通讯照明器材的准备工作。后勤保证组要保证应急指挥车配合。化验分析组要做好应急监测实验室准备工作。
3.2污染样品采集
应急监测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警戒区域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自身防护。(1)质量保证组负责应急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质保组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对监测方案进行审核,确认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以及监测频次等。对于本级监测部门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应迅速安排好样品委托监测。(2)仪器设备组与后勤保障组要提前到达污染事故发生现场,迅速完成电力系统连接、气象系统监测和照明设施的安装架设。(3)监测组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土壤等进行应急监测,根据事故及时了解污染事故的变化情况,并将监测结果交质保组。对于无法进行现场监测的污染物,应尽快采集样品送到环境监测站,由化验室分析组进行分析监测。样品送交化验室后,分析人员对照采样原始记录进行核对,快速分析样品,计算监测结果并将交质量保证组。样品分析化验结束后,剩余的样品应在污染事件处置妥当之前冷藏保存。现场采集的样品要做唯一性标识,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
3.3确定监测因子
污染事故分为很多种,常见的有危险化学品爆炸,泄露,以及非正常过量的排放;污染事故现场情况主要表现在:挥发性气味、颜色、人与动物中毒反应等。故发生污染事故要利用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分析手段,并根据污染事故种类和现场情况及时有效的确定特征污染物及监测因子。
3.4上报应急监测结果
样品分析结束后,质量保证组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24小时内向市局应急领导小组发出第一期污染事故快报,随后根据事故的变化情况以及领导小组的时间要求,陆续发出第二、三、…期快报,至事态平息或稳定。快报要对应急监测结果、污染事故发生地点、时间、污染范围、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物危害的措施和建议。应急监测快报由应急监测分队副队长审查并经队长批准后上报应急监测领导小组。
3.5污染事故跟踪监测
有些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污染物会滞留在水体、大气、土壤、农作物等环境中一段时间,短期内不易消除、降解,故要进行必要的跟踪监测。污染事故跟踪监测主要包括在线跟踪监测和化验室跟踪监测。在线跟踪监测主要运用在大气和水体污染物监测,土壤污染物跟踪监测主要依赖化验室监测。只有收到应急终止的指令后,应急监测分队队长才可宣布监测终止。
4应急监测值班要求
针对污染事故的突发性性质,各级监测中心应急监测分队应实行应急监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可实行轮班制度,及时接转电话,认真做好值班记录,遇到应急监测任务及时向监测分队队长报告。
5应急监测报告
按常规做法把监测数据汇总成表,经分析后编写报告上报。为适应应急监测的速度需要,可采用一边采样一边分析一边出报告的形式。应急监测报告可利用电话、网络等途径快速报送。同时应附一份应急监测报告的纸质版文件,以备存档。
6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方案和措施,主要包括:应急分队的组成,应急方案,应急监测值班,编制应急监测报告等工作。只有做好环境应急工作的每一步,才能发挥各个部门的联动作用,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善后处理处罚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淑英,李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0:89-192.
[2]李佳.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2):245-248.
[3]吴清玉,文凤伟.浅谈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方案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145.
[4]李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5,9(6):169-170.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水电气暖供应保障应急响应工作机制领导小组。
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副组长:区委常委、副区长
副区长
区维稳办、区政府办(区应急办)、区局、区建住局、区水务局、供电分局、旅游商贸开发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渭北现代工业新城管委会、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办,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由区政府办主任、应急办主任同志兼任主任,区政府办副主任同志任副主任。工作人员由区政府办(区应急办)等部门同志组成,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收集整理工作情况。
区级有关部门、旅游商贸开发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渭北现代工业新城管委会、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保障工作的领导。
二、责任分工
(一)旅游商贸开发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渭北现代工业新城管委会、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辖区区域及单位内部、小区入户管网线路的水电气暖排查。
(二)区级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城市主干管网线路的排查工作。区建住局主要负责全区供气及供暖主管道的检查、维护,并做好相应供气、供暖故障的抢修工作。区水务局主要负责全区供水主管道的检查、维护,并做好全区供水管道故障的抢修工作。供电分局主要负责全区供电线路的检查,并做好供电线路故障的抢修工作。
(三)区维稳办主要负责堵路、堵门处置工作。区局主要负责党、政机关门前接访工作。
三、工作预案
工作预案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要求规定,制定相关工作预案。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街办、各相关部门务必统一思想,要把排查工作作为我区执政为民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周密地安排部署,确保全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制定方案,及时应对。各街办、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制定排查方案,做好应急应对工作。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提高排查工作效率,防止发生因停水、停电、停气等问题而形成的堵路、堵门事件。如发生堵路、堵门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区委(区维稳办)、区政府(区应急办)。各街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水、电、气、暖供应保障问题的应对工作。各街办、各相关部门要将排查方案及相关预案于2012年8月17日12时前上报区政府办(区应急办)。
(三)细致排查,杜绝隐患。各街办、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排查保障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出现的重大问题要一事一报,限期解决。各单位排查工作于每周星期四18时前按照要求上报区政府办(区应急办)。
各单位应在排查中期(8月30日)上报一次工作小结,排查工作结束后上报总结材料(9月25日前)。
关键字:水平位移、基点布设、监测方法、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9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处于一个历史少有的期,城市中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与此相配套高层建筑基坑也挖得越来越深,挖掘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武汉“绿地中心”工程入岩地连墙垂直度要求1/500、最深逾55米,单幅钢筋笼最重85吨,桩基入岩最深13米,总土方开挖量约100万立方米,为亚洲最深、最大的建筑基坑。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位于大中型城市之中,因此其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设计也主要以城市为设计基础,由于深基坑水平位移会打破土体平衡而导致土壤应力发生改变,土体支护结构及基坑本身出现一定的变形,易诱发周围土地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周围楼房、道路以及各种交错的管线等的安全。因此基坑水平位移在挖掘、测绘、监测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对自身和周边建筑安全的影响。在设计一个实用且经济的监测方法时要考虑到工作基点布设、监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问题,这里我们论述这三点在设计监测方案时应注意的情况。
工作基点布设
布设基点场地条件
基坑的水平位移难以避免地会对周围的地址条件和建筑物地基产生影响,因此为确保工作基点的固定性,监测工作基点应选在离基坑较远的并且地层条件相对稳定的地点,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点还应处于便于监测的位置并对监测基点进行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人员。监测点设置包括对周围建筑物设置沉降监测基点,基坑向开挖边掘线外设置沉降位移监测基点和水平位移监测基点,在附近的道路位置设沉降位移监测基,周围管线设置沉降位移监测基点。有条件的话尽量设置两条基线,便于在实际施工监测中进行相互参考与检查,监测基点设置数量视情况而定,以满足对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监测需要而定,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生产生活顺利进行的干扰,减少附带损失。监测仪器对中、整平和棱镜对中、整平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监测精度。
监测方法选择
目前建筑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常用的有视准线法、小角度法、前方交会法等。
视准线法
视准线法是在两固定点间设置经纬仪的视线作为基准线,定期测量监测点到基准线间的距离,求定监测点水平位移量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要先选取视准线间的两个基准点(设为A、B点),在视准线间选取三点作为水平位移监测点。监测时经纬仪置于A点,仪器标向B点,使水平制动装置制动。沿垂直方向转动经纬仪望远镜,分别转向中间三点附近,并分别量取水平位移监测点到A—B视准线的距离从而得出这段时间内水平位移量。这种方法的显著优点是简单实用同时成本较低,因此其在水平位移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当遇到较长的视准线会因为视准线太长而目标模糊使精度下降,不易实现自动监测,受外界自然条件条件影响较大,而且变形值受系统的最大偏距值制约,超出最大偏距值时就无法进行监测。
小角度法
小角度法是在测站上测量位移间的夹角及距离,以求得位移量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在进行监测时要在基坑一定距离外建立监测基点并确定一条监测基线,监测点尽量在监测基线上,然后在一个基准点上架设精密经纬仪精确测定基线与测站点到监测点的视线之间微小角度变化,得到数据后利用公式计算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化。小角度法监测和计算也比较简便,很便于实地操作,精度也相对较高,但对场地平整度、场地面积和形制等有较大要求。
前方交会法
前方交会法利用两个基准点和一个变形监测点,构成一个三角形,监测三角形的边角数据以求出变形监测点的位移变化量。这种方法适用于拱坝、曲线桥梁等非直线性建筑物位移监测,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能够解决非直线性形状的基坑监测问题。前方交会法具有以下诸多优点:
(1)监测基点布置位置选择较灵活,工作基点多位于面向测点并可以适当远离监测目标,因此在监测基点的选择更具灵活性。尤其当监测目标附近难以找到合适的监测基点时,前方交会法更能发挥其优势;
(2)前方交会法可以同时监测2个方向的水平位移;
(3)当监测基点较多且分布在多条直线上时前方交会法的耗时较少。
但前方交会法在遇到监测误差、监测数据条件、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时精度较低。而且其监测工作量较大,计算复杂,因此常作为备用手段或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从上面对每种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种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选用水平位监测方法时既要考虑到精度,还要考虑到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应在尽量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经济实用的方法。
安全保障
高层建筑基坑水平位移时应注意到安全性的问题,目前中国建筑安全事故呈高发态势,建筑安全事故层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中国建筑工人的工作安全条件较差,经常处于安全威胁之下,因此在方案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性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土体环境安全
在进行水平位移时应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具体包括进行基坑内外的地基加固以提高基坑土体的抗变形能力、对基坑周围建筑物和管线进行加固或建设隔断墙以减少变形扩展,尽以减少土体变形对基坑的影响、提高基坑抗变形能力。
减少水对基坑的威胁
为减少水对周围建筑物和基坑本身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可采用下列措施:
(1)建设封闭的墙体或其它的密封措施;适当地设置并调整井点管的埋置深度以使基坑降水不仅使坑内水位下降,也使坑外水位下降保持安全水位。并随着降水时间的长度适当地进行抽水保持基坑水位与周边建筑物的水位情况;
(2)进行水平位移施工时应注意避开地下水层,并注意地下输水管线的安全,尽量不破坏地下水体正常的循环轨道,保证基坑土体与水体的的整体安全。
结论
在设计高层建筑基坑水平位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对环境的监测、对监测基点布设方案的确定、还有监测方案的选择、施工安全以及位移对环境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一个优化的设计方案。以便用最小的消耗、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得出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声享,尹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高淑照.灰色系统理论及在混凝土桥梁施工挠度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4]滕军林.某深基坑开挖变形监测与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4,7.
[5]袁定伟,郑加柱.建筑基坑变形监测方法分析[J].山西建筑,2007,3.
[6]周西振,赵仲荣.坐标法监测基坑水平位移的精度分析及数据处理[J].2005,1.
一、监测范围和产品种类
监测范围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基地、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农产品,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经营店销售的农产品,农业化学投入品,农业生产环境。
监测的种植业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花生、食用菌、蔬菜。监测的蔬菜样品种类主要在黄瓜、番茄、茄子、芸豆、豇豆、扁豆、辣椒、芹菜、普通白菜、大白菜、菠菜、生菜、蕹菜、结球甘蓝、花椰菜、西葫芦、苦瓜、茼蒿中选择,原则上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如超出,所抽蔬菜也应属于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蔬菜。
监测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涵盖所用种养殖业食用农产品、水产品及畜产品。
监测的农业投入品主要包括我镇境内流通的化肥、农药。
监测的农业生产环境主要包括土壤环境和浇灌用水。
二、抽样要求
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对本镇非企业(合作社)生产的集贸市场销售的果菜药残实施监测,每月抽检样品数量不少于5个,全年共60个。
三、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一)抽样方法
农产品抽样按NY/T762-2004规定执行,其他检测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二)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农产品监测项目为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杀螟硫磷、水胺硫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共20种农药。
农产品检测按NY/T761-2004规定执行;出口农产品按照出口目的地国家标准执行;农业投入品及农业生产环境检测按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执行。
四、检测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监测工作应保证科学性、代表性和真实性。
(二)受检单位必须配合并协助抽样人员进行抽样,抽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抽样单,由受检单位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