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拜年了范文

拜年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拜年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拜年了

第1篇:拜年了范文

耕耘之乐 五奶屋后有个菜园,春种秋收冬藏,只要有时间,五奶就在菜园里忙活。五奶说,种菜既能闻到植物新鲜的气息,又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能从中体味到劳动的乐趣。

弄孙之乐 五奶的孙子、外孙女一到双休日便来五奶家。孩子一来,五奶就放下手里的活,领着孩子家里家外玩,给孩子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此时,五奶眉开眼笑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五奶说,与孩子在一起,身上的暮气一扫而光。常与孩子们在一起,不仅人变年轻了,还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畅谈之乐 五奶性情豪爽,平时常与邻舍唠家常,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在舌尖。五奶说,经常与人闲谈,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锻炼思维能力。此话说得在理,人到老年容易“自闭”,经常与人“话疗”,大有裨益。

把帚之乐 五奶手脚麻利,家务活总是自己动手,扫地、洗碗、擦窗户、抹桌子,每一件家务都做得井井有条。五奶说,做家务可以活动手脚,同时,看着家里家外窗明几净,心里也舒坦。

休闲之乐 晴好的日子,五奶会到村外的岗子上走走,剜一把野菜,看一看庄稼长势,听一听玉米拔节的声音。岗上岗下,草色青青,清风徐来,五奶身在其中有如泛舟江海。五奶说,没事时到田里走走,看蓝天白云空远辽阔,看庄稼丰收在望,觉得心胸开阔,有着说不出的痛快!

知足之乐 “知足常乐”。这是五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五奶秉性随和,食不求精、衣不求奢、住不求阔,整天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五奶说,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咱还有啥不知足的呢,“财过百斗端一碗,屋有千间居一室”啊!

沐发之乐 五奶三天两头便洗一次头,而且总用凉水。洗时,还要在水中泡些榆树皮。近百岁的人了,头发依然是黑多白少。五奶说,常洗头不仅洁净,还可以清目醒神,浑身舒爽。早上洗头,觉得一天都过得清爽呢!

阅读之乐 五奶喜欢阅读,家里人给她订阅了《中国老年报》《知识博览报》等报刊,五奶经常坐在炕头拿着放大镜读报,读到高兴处还大声朗读。五奶说,看报可以开阔知识面,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人老了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而要耳聪目明,这么做有利于身心健康。

饲宠之乐 家里人怕五奶寂寞,就给她养了只小花猫。小花猫天天围着五奶转,时不时地用毛绒绒的身子蹭五奶的腿,跟五奶跑来跑去地捉迷藏,逗得五奶哈哈大笑,直夸小花猫“仁义”。五奶说,人到老年,养个宠物有利于激活爱心和童心。

第2篇:拜年了范文

那是一幢3层楼房,白乐潇所在的寝室就在一楼。刚说完一句话,白乐潇看到床像跳舞一样晃起来,屋里的东西像甩豌豆一样四处乱跳。白乐潇大叫:“地震了!”跳下床就往外跑。

几乎是跑一步路就栽一个跟头。有的坐在下铺床边的同学比他反应更快,早就跑出去了。大地继续摇晃了几秒钟,这时候,白乐潇已经出了宿舍门,直跑、左拐,再直跑,又左拐,到了大门口。这时,很多人拥塞在大门里面出不去。一般只能过两人的大门,现在一口气要挤过3个人。

快要挤出去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一块巨大的预制板向他的身体“切”过来,他的左手臂被压住了,一瞬间,血肉模糊的左手臂只剩下血脉、皮肉、筋络与他的身体相连。救命的大门前,只剩下一条狭窄的通道,却被这块巨大的预制板堵着,唯一可以通过的就是白乐潇占据的那一小块地方。他只听见身后几十个同学在喊:“救命啊!”

没有片刻的犹豫,白乐潇用力扯断血肉相连的左手臂,鲜血汹涌而出。“血就流到了我眼前,我只觉得世界末日到了,糟糕了,这下糟糕了。”几秒钟后,他刚跳出被预制板砸成的大坑,出门而去,身后的房子轰然倒塌……

据30分钟后赶到现场的白乐潇父亲说,他一到操场上,就找到了白乐潇的哥哥,见到躺在一块门板上的白乐潇时,只见他全身是血,昏迷不醒。他的哥哥说,房子倒塌后,他找到白乐潇时,人已经昏过去了。他的哥哥就和其他人搬了一块门板抬着他到了操场。

出事那天,镇里的医院全都倒塌了,他的父亲只能用一些盐水为他擦擦伤口,简单地止血包扎,等到第二天天亮,才用板车将他转运到家所在的骑马乡,到卫生所打了破伤风针。“一路上,血把门板都染红了。”

他的母亲看一次就哭一次。为了安慰母亲,白乐潇说,没关系,一点都不疼。但转过身去,自己却蹙紧眉头一个人挺着。在广元市做了两次手术,一次比一次痛,他没掉过泪。

转院到位于广州市的解放军458医院,他有了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吃蛋糕,与帮助他治疗的许多叔叔阿姨一起吹了蜡烛;第一次吃麦当劳,广州的小朋友来看他,用压岁钱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鸡翅。

5月25日,他一看到本报记者,就冲记者笑了起来,仿佛灾难并不存在。他的父亲说,他经常安慰妈妈,说左臂是“最没用”的,左腿就有用多了。说自己真的很幸运,应该微笑地去面对生活。灾难仿佛让他一夜长大。

小学就当班长的白乐潇,家里的一面墙壁上,贴满了他的奖状。

他是留守儿童。去年,他的父母从北京打工回来,在家待了几天后,又要离开家去北京了。夜里,他缠着父亲不让离开,哭着说,能不能不要出去打工了。

后来,父亲从北京回来了。“挣了些小钱,就花11万元盖起了房子”。建房子的时候,白乐潇每周五回家,一到家就问家里有没有活儿干。父亲说,“这是当爸爸的该干的事,你不用操心”。白乐潇笑一下,马上开始给工人递砖砌墙,看见啥干啥。

房子盖好了,还没住进去,地震发生了。曾经做梦都想当一个董事长的他,现在的理想是当一个地震学家。“这样,就可以提前告诉大家地震要来了,可以让大家做些准备”。

到广州的第三天,从疼痛中稍微清醒些的白乐潇才意识到自己有一只胳膊没了。“那天早上起床后,我第一次去水龙头那里洗脸,用手撩水时,突然感觉到左手没了”,灾难变成了噩梦,噩梦终于成为了现实。

在解放军458医院,护士叫白乐潇“小帅哥”。病房和楼道里挂满了护士亲手叠的千纸鹤。有时候,白乐潇会到办公室去,用右手摸摸鼠标,看看扫雷游戏是怎么回事。

第3篇:拜年了范文

一天天过去了,同伴不断地死去。我担心,不久的将来,我也会遇到这个危险。虽然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可我还是努力地生长。后来,砍树人停止了砍树,我们的许多兄弟也获得了重生。

但又有哪个缺德的人,把铁丝紧紧地捆在了我的身上。随着身体的长大,我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仍不放弃生命,仍然坚强地生长着。

我问山伯伯,怎样才能解脱这个铁丝的痛苦。山伯伯说,只有凭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脱。山伯伯的话使我受益匪浅。我双手尽量用力张开,咬紧牙关,口中还说着:"努力,努力,一定会成功!"用力吧!我使出了全力,但仍不能解脱这根铁丝。我不会因为这根铁丝而不会长大吧!我不会因为这根铁丝而沮丧吧!我一定会坚强,会像沙漠中的仙人掌一样不屈不挠;我一定会努力,会像地震中的人们一样顽强不屈。

第4篇:拜年了范文

――广州市花都区树人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凌云

头发斑白,情归何处?离开校园奔波半生,情何以堪?于家不孝,于己愧对妻儿老小,如今没房子、没田地、没积蓄,收入水平只能维持在每天的开支上,望乡是心中的结,《离家的孩子》唱着《雁南飞》声声催,直把心揉碎。

――网友春晓鸟语花

其实,户籍改革不是目的,关键是附着在户籍背后的那些福利,他们是否能够享受到?如果医保、养老、教育、就业等问题能够解决,户口管理也就是统计人口的一个手段罢了。

――本刊特约评论员 向文轩

我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渴望挤进大都市的念头和行动。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大城市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容纳所有憧憬它的年轻人。

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的,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

――时评作者 东方晓白

按某位老兄指出的路“四十岁之前租房”,等我租到房子,才大呼上当。经常被房东以各种借口赶来赶去,从繁华的市中心赶到寂静的郊区,从楼房赶到平房,可谓居无定所;结婚了,有了孩子就要上户口,没有房产证怎么上户口,没有户口将来孩子怎么上学?租住别人的房屋,做饭、招待客人怎么也找不到当主人的感觉,更没有安全感。

――成都市青春之旅旅行社导游 窦胜利

联合国人居组织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当我们的城市只是变成了钞票和钢筋水泥的混合体,当越来越多曾经为了理想在这里贡献了青春的年轻人,在这里找不到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个城市至少是称不上温情和完美的。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院 张晋

他们是没有“根”的一代,故乡已经衰败沉沦,永远回不去了;城市,他们居无定所,漂泊不定。

他们是被“遗忘”的角落――昂贵的商品房,他们可望而不可及;廉价的廉租房和经适房,没有他们的份,只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

他们对于城市的公共事务,没有发言权,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永远只是旁观者,永远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乡!

第5篇:拜年了范文

又是一个跨年夜,红男绿女以时光的名义相聚,攫取应景的欢乐。他们品类混搭,有艺术家和艺术帮闲,有批评家和策展人,有不提问、不讨论但更性感、更深刻的家伙,也有随时气血两旺的愤怒老青年。他们都不胖。相对紧致。至少能骗去5到8岁的年纪。他们穿戴的另一个自我,谙熟如何最大程度地耍帅、闷骚、特立,有别于常人。

在海边的百年德式屋檐下,一个装满孤本风物的酒吧里,举着啤酒瓶,唱着老歌,听着潮声,等待跨年。有人轻抚吉他,声线略含沧桑,正是《一条路》。比文艺多一点痞气,当年在马路沿儿上、梧桐树下弹吉它骗姑娘的感觉倒转而来,煽动力十足,于是,更多的人急吼吼地打开了嗓子,一遍遍附和“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似乎要唱尽所有挣扎,超度岁月的须臾。

一把木吉他就是放疗法。弹唱者的指指深爱,带来声声如水,如绝望,如低低诉说和沉沉静默。尤其在不得不面对时间更替的刀锋处,唱些证词一样忧怨的歌,命运的无处可逃仰仗一把吉他竟也能找到出口。就算出处低微,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复印件,但有了情感的附着、体温的浸渍,木吉他便有了脾性,成为一条命,可以做伴,可以交谈,让弹吉他的人老有所依,拨弄完一世狂傲,一个人的孤魂继续走在朗朗西天上。

连续地吹瓶之后,有人红着热烈的脸,喊,12点钟声敲响之前,从一百开始倒数!

又一次的煽动力,又一次的一呼百应。悲伤的人才是世界的宝藏啊,他们在用最大的气力比赛兴高采烈。

倒数一百下,很有些绕口。尤其是左脑并不发达的艺术动物,往往一碰到数字就崩盘。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图形创意,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达芬奇的左右脑什么都负责。为了给伟大的倒数预备体力,让会计、税官们知道搞艺术的也能驾驭数字,喝晕了唱嗨了的他们软软地陷入沙发,陷在用自己的油画、陶艺、藏品修筑的攻势里,如一个个暂时倒下的制高点。

这家酒吧除了卖新鲜杀口的啤酒,并无其它花哨的小食。服务少爷很地道,雕塑感的侧脸看上去像个威尼斯刚朵拉少年,热情里藏着小小傲慢。酒吧空间不大,艺术真迹铺排开来,上面签着天马行空的名字。在自己的作品前饮酒作乐,一定骚得很有戏文,那些三联长窗透进幻彩阳光的下午,那些上玄月当空斜倚的午夜,他们穿着风推门而入,像公狮子母豹子进驻领地一般,狠狠地寻找熟悉的味道。

这是让人心安的据点。多年以后,他们甚至愿意在此终老而死,一起去完成《荷马史诗》的诗意轮回:“他翻倒泥尘,像一棵杨树,长在洼地里,大片的草泽上,树干光洁,但顶部枝桠横生;一位制车的工匠把他砍倒,用闪光的铁斧,准备把他弯成轮轱,装上精制的战车。”

时间如无影刀一秒秒逼近,在新旧交接的地方留下深不见血的深痕,倒数一百下结束,新年来了。

按照约定俗成,这一刻专门用来许下心愿,辞旧迎新。按照现实主义的残酷手法,从这一刻开始叠加的新年份,不过是为了再一次明证生命的陈旧。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必然是个坚定的厌世者,每一天,我幸福而绝望地醒来。

2014年1月1日。早晨6点。一夜暴睡的我直接从床上滚到瑜伽垫上,开始打坐。闭着眼,竖起耳朵,心灵音乐家Chinm aya Dunster将竹笛、塔不拉、吉他、人声混合出浩瀚的平和与神秘,冥想其中,眼前长出了森林,朝阳的金辉正从阔叶罅隙之间透穿而来,5分钟后,身体自动加热,血液蓄满――我正式醒来。

修习完拜日A拜日B,在Dunster的空灵音乐中煮咖啡,浇花喂鱼,从冰箱取出昨晚烘焙的芝士蛋糕,切一角入口,含化它的绵润醇香,一颗抱死的心忽然就软了下来。明天还要继续,笑话还要继续,幸福与绝望同时蔓延开来。作为一个“必须幸福主义”观念的持有者,最大的幸福秘诀就是懂得放弃和保有妄想。这听上去真的很矛盾,实然又非常互补,张弛尽收。懂得放弃就是懂得变通。硬打冲锋是不灵的。人生并无标准答案,所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保有妄想,相当于自己给自己进贡了一款,让冲动力不减,随时制造小趣味,以填补人生的苍茫。“妄想”不是个坏词,它光彩夺目,刚好照进惨淡现实,照见幸福。

层次饱满的幸福应该包括一点忧伤,忧伤很美丽,很贵气。我不愿意仅仅做一只幸福的猪。

和大多数人一样,活着,所求的不过是安身立命,偶尔耍点小出格以满足自我标榜的不落俗套,很快又会把自己拉回轨道,豁不出去是保有的底线,也是愚蠢的自省。俗套那么无边无底,无涯无际,冲破它,需要强大的心力和昌盛的体力,缺一不可之后,还不能缺少死里逃生的运力。“不知死焉知生”的生命体验怎么会是我等的常规选项?那些活着就要痛彻心扉的英雄,他们真正经历过生理的末世、内心的浩劫,他们漂流而来,凭空放浪,他们是俗套人生的氢气球,把高处当作寻常的出离,哪怕瞬间即碎,片刻消溶。

国学大师梁漱溟说,一辈子就像斗鸡那样需要漫长的修炼: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街头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

比照对应,我似乎正在第三阶段。熟年当下,“眼睛里的精光”被转换成扬起的嘴角,更多地面带微笑,我笃定这是抵抗地球引力引起肌肉坍塌的最佳办法。如果嘴角又上翘,太阳又很好地照着,我在走,行人在走,我们对面相见不相识,心里却萌生出浅浅的欢喜,就像相遇一棵树,相逢一朵花――如果是这样,我就会觉得这日子真值。

惟愿永远停留在此。不想身怀绝技。不必不动声色。无所谓失去,只是经过而已。也无所谓失败,只是经验而已。发动一颗浏览的心,看透,仍尽力,然后气势未消地活下去。

第6篇:拜年了范文

舅家在河南农村。那天舅家客人特别多。中午,因为我是远道客人,又是姑家亲戚,所以我被安排坐在正堂屋,上席。外面其他屋子里,还有两三桌客人,他们大都是当地客人,被安排在偏席。

安排客人坐定,舅家老表就通知上菜,呼呼啦啦上了七八个凉菜,于是大家都开始夹菜吃。没吃几口,我旁边的陪客就开始端起杯子与我喝。他们用的杯子很小,一杯三钱都不到,对于我这个公认的喝酒“海量”的人,实在小儿科,我根本不在乎。同桌的七八个人依次跟我喝过了,我又反客为主,与他们又依次喝了一圈。在座的人,无不夸我好酒量。

酒过三巡,气氛热闹起来。我身边一个陪客向另一个陪客说:“开始吧?”另一个说:“中!”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们就把大家面前的酒杯一个一个收了起来,排在我的面前,一一倒上酒,然后有一人,便把手向我伸了过来,说:我先来三轮!我知道他们这是要与我划拳了。还好,划拳虽然不是我的优势,但好歹也还能应付,再说,这么小的杯子,喝下去简直就是毛毛雨,于是便爽快地接他们的拳。我算了一下,就是这一桌人都与我划三拳,我也能应付下来,所以就放开了与他们伸指头。果然,这一桌人与我划完,尽管我输得多一点儿,但总算还是支撑下来了。大家对我的酒量更是赞不绝口,一个个佩服得不行,我自己也觉得自己今天发挥不错,当着这么多亲戚们的面,露了一次脸。不过从内心讲,我知道自己也差不多了,再喝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了。

与我们这一桌客人一一喝过,便没有人再敢与我叫板。随后,我们这一桌,便有人开始下桌出去了,我以为是那家伙顶不住了,要逃酒了。哪知,那人出去后,从外面桌上又替换一个人进来,坐在我们这个桌上,表叔长表叔短地亲热地叫着,说:听说表叔的拳划得好呀,想跟你学习学习。接着不容我推辞,便把手伸过来,要与我划个四四如意。正在兴头上,酒越喝越大胆,既然这么抬举咱,那就划吧。老实说,这么多年来,喝酒我还从没有遇到过对手,我就跟他们划:“三桃园呀!五魁首呀!八抬轿呀!……”越喊越精神,越喝越来劲。这一个划完了,出去,接着又进来一个。再划,再出去,再进来,再……不知不觉,头开始晃了,胃里也有种强烈晕车的感觉。要命的是,外面好几桌子客人,他们还在一个一个往屋里进。

迷迷糊糊地,我看到,桌子上原来还是那八个凉菜盘子,而且都已经底朝天了,热菜居然一个都还没上,我的胃很难受,我很想吃点热菜,于是大声喊老表过来。

老表进屋后,问啥?我说怎么不上热菜?老表说:急啥哩,早着呢,接着划接着划。说罢又出去了。

此时,我胃里很着急,又加上内急,想先出去方便一下,回来再跟他们喝。我朝起一站,站不起来,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为了不掉面子,我硬是站起来,强撑着走出屋去。

在屋外,找了半天,没看到一个茅厕。我就一直朝屋后面走,走着走着,腿一软,我就歪倒了下去。这一倒,胃里翻江倒海一般,哗一下就吐了起来。这一吐, 我感觉好轻松,全身都瘫软了,我就那样倒着,再也不想动了。眼睛不自觉地就闭上了,天旋地转的,如在梦中,如在天堂。

第7篇:拜年了范文

以沫就那么轻抚着若烟的笑颜,心被幸福填地满满的,天空渐渐地暗了下来,墓地里的灯也逐个亮了起来,以沫却没有感觉到,眼前她所能看到的只有若烟的笑。

天空最终被黑墨浸染了,黑漆漆地夜空里,只有一盏灯下的墓碑前最让人动容,终究以沫还是站了起来,笑着对若烟说,“小若,以沫要回去了,记得要来陪我,我一个人很孤独的……”

以沫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转身准备走出墓地,身后的影子被昏黄的夜灯拉的很长,一直延伸到若烟的墓碑前,淡淡的落寞弥散在黑夜里,渲染着那一季末的悲伤。

以沫本来准备想打的士回去的,但由于出门时钱没带够,所以现在没钱了,转念一想,好久没有这种漫步回家的感觉了,走在幽静小道上的以沫,内心莫名地很兴奋,放眼望去,看着周遭的人流和建筑物,心很宁静。

蓦然,以沫的步伐停止住了,视线一直放在前方不远处一对恋人的身上,内心激起的涟漪越来越大。抬起步冲上前,抓住那女孩的手,不可置信的看着她。

“小若!是小若吗?”

以沫一把把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孩拥进怀里,紧紧地抱着,泪水在她的眼里打转,却不让它滴落,因为她怕泪落完了,眼前的人也会不见了。她觉得这是一个梦,一个在她刚说过要若烟去陪她的话,若烟就真的出现了的美梦,可是以沫却希望这不是一个梦,因为手上的触感、气息都是久违的熟悉。

……

时间恍惚停滞住了,若烟没有想到刚从英国回来还不到两天,就遇见了以沫,其实她想可以晚些再告诉她,其实她都是为了她,想让她可以做回自己,不用把心只放在她的身上,可惜天意弄人……

若烟尴尬地推开以沫,愧疚地说,“以沫,对不起,骗你,是我的不对,可是这都是……”

以沫再次抱住她,扑鼻而来的气息是以沫最熟悉的,这次她确定了,这不是梦!这是若烟的味道!以沫忙打断她的话,高兴地说,“不管这是怎么回事?不管这是真是假?我只知道,你一定不会撇下我的!我知道你肯定是舍不得以沫的!所以在我刚说过要你来陪的话后,你就出现了!”

时间停在这一刻的相逢中,欣喜、甜蜜溢满以沫的胸腔,愧疚、无奈充斥着若烟的心……但相同的是两人内心都有重逢后的喜悦和激动,都有诉说不完的经历……

慕年华从木椅上站起身,微微一笑,“以沫,第三次见面。呵呵……近年好些了吧?”

听到这个声音后,以沫没由来的反感,“怎么又是你!慕,慕,慕什么……”

“年华。”慕年华轻轻一笑,嘴角挂着一抹优美的弧度。

以沫翻了他一白眼,控诉着,“你怎么又和若烟在一起了,离她远点!”

“为什么要离她远点?我们都快结婚了啊!”慕年华皱皱眉头,感觉以沫在说着一个天大的笑话,好笑地看着她。

“结……结……结婚?!”以沫愣了愣,转头看向若烟,“真的?”

若烟看着以沫直接的眼神,不好意思地左看看右看看,“……嗯。”其实,五年前,若烟就是喜欢慕年华的,而慕年华对若烟也是有好感的,至于五年后他们会走在一起,若烟觉得并不奇怪,而且这五年里,都是慕年华陪她,她没有理由不为这些而动心……只是对于以沫的反应,若烟有些躲躲藏藏的。

“结婚?结婚?是吗?”看到若烟轻轻点了点头,以沫的心有一处很痛,像是被若烟狠狠地鞭打了一般,很落寞很疼。

“不对!不对!小若,你们是在跟以沫开玩笑,对不对?”以沫眼中闪烁着泪花,看看若烟又看看慕年华,内心深处蓦然地被扯痛。

慕年华不明所以地看着她,不明白为何妹妹结婚了,她会这样?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幸福吗?

“以沫,你应该祝福若烟和我啊,我不明白为什么你的表情这么痛苦?”

“你给我闭嘴!”以沫大吼着,眼神凶恶地用手指着慕年华,然后又转身握着若烟的手,乞求着,“小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以沫以后会少管你的私事,所以别再跟我开玩笑了,我禁不起吓的……”

以沫以为若烟还在怪她事事管着她,让她没有自由。其实以沫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她的事情非要一次不落的都要明白清楚。

若烟轻轻地抽出手,拂开额前的发丝,苦笑着,“以沫,我没有开玩笑……还有,我没有怪过你,如果以前有,那只能说明我还不懂事,我知道你关心我,把我当亲妹妹一样,所以别跟我说对不起,要说也是我说……现在你能原谅我先前的不告而别吗?让你那么伤心,我真的不是有意的……”

(十二)

以沫没有说话,眼帘渐渐垂了下来,心很难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她看见若烟抬起手拂开发丝时,手指上戴着一枚戒指,很耀眼,刺得以沫眼角慢慢湿润了,不想让泪滴落下来,索性闭上眼睛,有气无力地低吼。

“原谅?要我怎么原谅你?原谅你离开我投向另一个人的温暖里,然后把我丢在一边,任由寒冷把我包裹,自生自灭吗?!!”

若烟急忙地抱住以沫的头,泪水顺着眼角滴入以沫的发丝里,在对她述说着五年来对她的歉疚。

“不是的!我从来没有要离开你的意思,你知道我一直把你当亲姐姐的,可是你的行为让我很抓狂,你知道吗?有几次我都想跟你挑明了,但每当深夜里感触到你为我掩被褥时,我的心就无法对你狠,所以我只能选择离开一段时间,让你做回你自己,只是没想到这一离开就是五年,也没想到你对我感情这么厚,让我深刻体会到有亲人的幸福,也让我很愧疚当时的决定,因为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你再次失去亲人的痛苦上了……所以我现在明白亲人对你的重要性了?”

以沫趴在若烟的怀里,闻着久违了五年的熟悉,泪水冲破了眼帘的阻碍,湿了若烟的衣领。

慕年华站在两人的一米之外,突然这一刻,他觉得他是那么的多余,她们两就像是一对互相述说愧疚的恋人,那么的唯美,那么的感人……

想到这,慕年华顿然身体微微一颤,刚才的想法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把自己的未婚妻跟她的姐姐想成那样呢?他肯定是自己神经短路了。

简单整理好思维后,慕年华微笑着走到若烟的身后,把手放在她的肩上,“别再伤感了,其实如果不是我当时决定把你的手机放在那个伤者身上,你也不会和以沫分离那么久……”

话还未落音,以沫突然挣开若烟,双眸狠狠地瞪着他,朝着慕年华就狠狠地挥手。

啪!!!

“慕年华!都是你的错,如果不是你,以沫不会离开我,不会让我伤心了五年,更不会现在还要嫁给你!”

五个手指印就那么烙在了他的脸上,慕年华好笑地伸手擦去嘴角的血渍,抬眼看着眼前怒火中烧的女人,突然觉得她很像是后受伤的母夜叉,然后把所有的怒气全都洒在了他身上,他不知道为什么两次都有这样奇怪的感觉。

“我就说,以沫很不理智,最好我们就一直呆在英国,直到她能真正找回自己。”慕年华淡淡地望着以沫,手放在若烟的纤腰上,貌似很委屈的对若烟说。其实,他五年前和现在都不认为以沫真的丧失了自我,不知为何,他就是这么想的。

“以沫,祝我们幸福,好吗?”

以沫见她如此坚定、面露幸福,艰难地开口,“姐,永远都希望你幸福……”

婚礼很成功很热闹,站在台上那对幸福的新人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以沫淡然的看一眼笑容灿烂的若烟,默默地走出了酒店……

(十三)

或许,一切都错了,错的很混乱,错的很离谱。

等若烟他们焦急的赶到医院时,以沫躺在病床上,大口的喘息着,眼神涣散,半眯着,缓缓转过头望向窗外,迷茫一片,她似乎自己摆动着羽翼飞向了天堂……

“以沫,医生说,医生说……你会没事的,放心养病!”若烟半跪在床前,泣不成声,泪水顿时湿了一大片被褥。

以沫淡然地看着她,伸手想要摘去氧气罩,却在下一秒被跟随而来的慕年华伸手按住了,以沫对他微微一笑,慕年华不忍心看到她这样,就像要宣布遗嘱一样,慕年华的心里蓦然很难受,但却知道她笑容里的话语,手不知不觉的松开了。

以沫还是微笑,艰难地拿去氧气罩,然后抚摸着趴在床上的若烟的头,“小若、能、在最后看到、你、一眼,以沫、很开心,真的!很开、心!”

若烟听到以沫的话后,猛抬起头,拿起氧气罩就往以沫的嘴上戴,“以沫,先不说话了,好好养病,乖……”

可是戴到一半,若烟却又把它摘了,因为她看见以沫流泪了,滴滴泪水落在枕头上,碎成一朵朵殷红的血花……若烟的心痛了,泪水再一次汹涌。

看着难过的若烟,以沫哭着笑了,伸手缓缓擦去她的泪水,“小若、不哭……你还怪我吗?不要、怪我,那些都是、因为以沫……”

爱你!在身体被车子撞飞出去的时候,以沫终于明白为何看着他们幸福的笑容,心会很痛……

到嘴边的话,被以沫硬生生的吞回了肚里,她不想在没有未来的日子里给若烟不必要的牵念,所以就这样把那些话埋在心底带进另一个世界里去。

转头望着若烟和慕年华等待她说完的表情,以沫又笑了,艰难地拿起若烟的手放在慕年华的手里,然后用尽她全身的力气握着。

“年华!好、好、照,一定,要,幸福!”

“我知道,我会用一生去呵护若烟的!以沫,你休息一会,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慕年华实在不忍心看着以沫那样痛苦挣扎的表情,反握着她的手安慰她,此刻他也觉察了之前的猜测是对的,以沫对于若烟的爱很特别,那是恋人之间的爱。

“呵呵……我……怕没有……机会了……”以沫继续说着,声音越来越嘶哑,喉咙蠕动的越来越频繁,“小若,抽屉里,有一本、书,是、我写给你,的!”

话落,慕年华握着的手,就缓缓松了,滑出了他的掌心,慕年华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手,看着床上眼泪未干的以沫渐渐沉入了梦的深处,若烟愣愣地看着以沫滑落的手,哭喊声霎时响彻天穹,天地也为之动容,乌云遮蔽,雷雨交加……

“以沫,你醒醒!以沫,以沫,你还没有听到我说原谅你!”

“以沫,以沫,你起来,好不好?只要你起来,我就原谅你,什么都不计较!”

“以沫,乖!以沫最听小若的话了,现在小若数三声,数三声之后,你就笑着对我说,你是跟小若开玩笑的!”

“一,二,三……以沫你怎么还不起来,别贪睡了,睡多了会胖的!胖了没人要的……”

“起来啊,起来啊,起来啊……”

“以沫,不要丢下我,我知道先前我也这样骗过你,你肯定是生我气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好不好……”

“起来嘛,你起来嘛……”

若烟哭笑着摇晃着以沫渐渐冰冷的身体,不断地对她笑着、哄着、哭着、生气着……

慕年华站在一旁却没有伸手阻止若烟,他知道她们的感情非同一般,以沫对于若烟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姐姐,同时失去两种亲人,她的痛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所以他任由她疯笑着、痛苦着……因为这比她把痛埋在心底要好的多,因为痛过了,心就会好些……

(十四)

又五年后,一个凉爽的秋末。

以沫的遗体被埋在了柏园墓地,那个曾经若烟‘躺着的地方’,望着以沫的遗像,若烟苦涩的笑着,轻轻地合上那本记录着她们点点滴滴的书,弯身拂去墓碑上的飞尘,“以沫,是不是很久以前,你也这样为我拂去尘埃……那时的我,不懂你为什么对于我的事总要过问,现在的我,终于有些明白了……”

“妈咪,姨是不是睡觉了,为什么她每次都不回答你的问题呢?”这时若烟身后冒出一个五岁大的小女孩,也扎着蝴蝶结,拽着若烟的裤子,困惑地问着。

“慕雨沫,怎么又偷听妈咪和姨的谈话,这习惯不好哦!”若烟微微弯下身抱起慕雨沫,轻轻刮了一下的鼻子。

登时,慕雨沫的小嘴嘟了起来,抱怨着,“什么啊,都是爹地啦,让我来叫妈咪的,说要赶快走了,否则飞机就要起飞了!”

“哦,那妈咪错怪我的宝贝了!”若烟微笑着捏捏她的脸,轻啄了一下,“去告诉爹地,妈咪马上就到!”

看着跑远了的慕雨沫,若烟回过头,眼神略显忧伤,恋恋不舍地看着以沫的遗像,“雨沫是我和年华的女儿,今年五岁了……”

“我要去巴黎生活了,可能短时间不会再回到台北……以沫,对不起,有空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

说完,若烟深深地闭了一下眼,呼吸了一下这里的空气,最后感受了一下有以沫在的味道,之后身影就在柏园墓地消失了……

这时以沫的遗像似乎笑了,比原先的笑更甜了。

慕雨沫,雨沫,以沫,雨沫,以沫……

不论是雨沫还是以沫,都是若烟这一生最珍惜的。

第8篇:拜年了范文

无锡新区实验小学(原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创办于1913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曾两次获省人民政府嘉奖。国学大师钱穆曾在校任教四年。

学校目前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80000m2,学生近4300名,学校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科研先导,连续25年承担省级研究课题;“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让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的课程理念,引领学校不断追求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并通过一系列菜单式特色课程的构建,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

赵:许校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您的简历中,有很多头衔: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校长、党支部书记、“许光新工作室”领衔人……在这众多身份中,对您来说最特殊的哪一个?

许光新:我觉得最特殊的身份是校长,因为校长更多时候是超越了个人的存在,对于一所学校有着特殊的意义。校长之于学校,应是旗帜之于队伍,号角之于士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校长显示出强大领导魅力的内在因素则在于他是一个教育的行家。

校长,教育的行家。他虽然不一定会有特级教师的头衔,但他出现于课堂里――是最优秀的教师。在他的教育里,学生人格倍受尊重,情商和智商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张扬,创新底蕴丰厚。他虽然不一定会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殊荣,但他出现于教师成长共同体中――是最优秀的引领者。在他的带领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培养,并保持高昂激情,去提炼教学思想,形成教学风格,锻炼著书立说的能力,优秀教师不断涌现。他虽然不一定会有课程开发专家的称号,但他出现于课程开发的平台上――是最优秀的排头兵。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围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探索和研究策略,走向教师作专题讲座,走进课堂上研究课,成为理念的先行者、实践的指导者和行动的研究者……

校长,教育的行家。“还应是常常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人,因为,他必须有深深的理性思考,必须有战略的谋划和宏观的建构。”(成尚荣)校长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凝聚者,校长不但是一个管理者,更应是一个思想家。在位一任,校长留下的恐怕不仅仅是造了几幢楼房,毕业了多少学生,荣获了多少荣誉,更重要的是给学校留下了多少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财富。所以,校长还应该是善于从书本中吸取养料的人,并对接现实中的现象和问题,走进理性的深刻,去思索有独特个性的办学思想。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设计师,作为设计师,要认真思考学校发展的走向,提出学校发展课题,规划发展目标,赋予学校新的办学内涵,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校长要用一颗慧心:善度势――洞察教改的发展态势,把握教育的本质规律,用一种体悟了的思想去引领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校长又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家”,通过信任、情感、精神、理想的层面去感召人,鞭策人,在其高尚的道德权威作用下,建构起以价值进行领导、以柔性实现领导、以文化共同体支撑领导的科学“指挥方式”……

校长是教育的行家,更是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最特殊代表者。

赵:在翻阅无锡新区实验小学的历史后,我发现学校对儿童个性化发展的重视历史悠久。八十年代,学校提出“教好每一个农民子女”。新世纪初提出“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现在又提出“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请问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使学校能够这样一以贯之地重视这每一个“一”?

许光新:是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认识!

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坚守百年。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在我们学校发展的百年历程中,经历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同时期。面对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以及教育功能多元化发展趋势,我们始终坚守教育本原的核心价值――育人。

对儿童的认识,我们求索百年。而对“人”的认识,我们非常赞同卢梭的观点“人生而平等,但人生而不同”。儿童是走在成“人”路上的人,都是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在学习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智力强项、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因此,孩子们对学习的需求是多样的、有差异的。教育中,如果我们用一种目标去要求他们,用一种方式去对待他们,用一种课程去发展他们,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

“我一特殊之个人,尔一特殊之个人,他一特殊之个人也。应尊重个人之价值,我尊重尔,尔尊重我,我与尔均尊重他,他亦能尊重尔与我,我、尔、他均各尊重自己,人各互尊,又各自尊,各以其所能,发展‘至大至刚’之天性。个人之天性愈发展,则其价值愈高。”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这段话,强调了“我”、“尔”、“他”每一个的特殊与价值,他号召我们的学校能遵循这一原则去育人。

对“每一个”的关照,我们接力百年。提出“每一个”,就是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性。要认识到每一位儿童都有自己的主观愿望与意志,在实践中,需要我们去倾听,去尊重,需要我们因材施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我校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所在。八十年代,学校提出“教好每一个农民子女”,是强调教育要坚持公平,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的学习机会。新世纪初提出“让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强调了优质教学机会下,要关注学生成长的质量。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幸福感。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的研究是对学生最真切的关怀。所以,现在又提出“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现在提出“每一个”,就是强调儿童个性化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基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极方向。为了“每一个”的成长,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以人为本,关注集体教学下的每一个,充分考虑儿童个性发展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努力让课程去适应儿童。

为了“每一个”,既是学校长期实践的精要概括,又是学校长期追求的人文理想,是学校精神、学校实践和学校文化的自然显现。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增进着对教育真义的理解,增进着对课程与教学本质的领悟,增进和提升着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实践境界。百年来,我校始终追随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人文理想,我想,以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这个人文理想。

赵:“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但我想学校追求的应该不仅仅是这精彩纷呈的表象,更关注的应是“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那么该用什么方式来衡量或评价学生的成长呢?

许光新:前面谈到,“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儿童认识的求索及对“每一个”的关照的接力,其核心的追求便是“每一个儿童的成长”。精彩纷呈的表象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好比是植物的花朵,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它的根,小学教育从事的是根的事业,即学生内在的生长。如何评价学生内在的、个性化的成长,我们有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是学生评价目的的调整。必须从过去的以甄别选拔为主要目标,调整为以了解学生的情智起点、了解学生的发展困难、帮助学生制订改进方案为主要旨向;

其次是学生评价领域的调整。学生评价的领域,一度出现失衡,认知领域(尤其是学业成绩)的评价被过分放大,而情感领域(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领域的评价则逐渐萎缩,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更不用谈“每一个”的个性化成长。我们加大情感领域和身体素质领域的评价权重,并初步建构了校本化、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实小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目标特别强调诚实、热情、毅力、责任心、专注、感恩、沟通,并有相应的二级指标;实小学生身体素质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好牙齿、好视力、好体力、好身材。

再次就是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不管是传统的纸笔测验,还是新课程倡导的档案袋评价、个人成长手册等,我们认为,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应该在评价方式上抛弃“偏科”思维,采取多元融合的视角,把个体内差异评价和绝对评价、常模评价结合起来,把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情感领域评价的特殊性,我们尝试运用表现性评价:提供多种平台、创设各种情境,如各种艺术、体育展示活动,各种集会,各种社会场景的模拟等等,鼓励学生“浸身”其中,尽情表现,帮助学生发现真实的自我,制订个性化发展规划。

我们希望,通过评价目的、领域、方式的调整,引导儿童生动、主动、个性化的发展,让“阳光”写在他们的脸上,让健康伴随他们的身心。

赵:我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理解为是对新课程的校本化解读,同时也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超越,是一种具有前瞻意识的尝试,这种尝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无锡新区实小我既看到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又看到了她锐意创新的蓬勃朝气,我想这与学校近百年的丰厚文化和您个人的教育理念都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究竟是学校文化滋养了您的教育理念还是您的教育理念引领了学校文化?

许光新:我很幸运,我工作在新区实小这所百年老校,她是一块沃土,给予我不断成长的养分,她是一座富矿,给予我持续挖掘的动能;同时,我又深感责任重大,实小深厚的底蕴,激励我不断学习、思考,实小开放的文化,呼唤我不断创新、超越。

从学校文化的“变迁”中,我找寻“不变”的精神内核。早在学校创办初期,乡村教育家华澄波校长就提出了“敏、毅、诚、朴”的学生发展目标;四十年代,革命先贤陈枕白校长提出了“立德、立业、立贤、立功”的校训,为师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十年代,新教育先驱赵锦文校长明确指出“教育之目的在于造就完善人格”;八十年代,学校提出“教好每一个农民子女”,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农村小学教育整体优化实验》纵向研究三个衔接(幼小衔接、低高衔接、小中衔接),横向研究五个优化(优化教育过程、优化科际联系、优化班集体建设、优化课外活动、优化家庭、社会教育);九十年代,学校开展了《开设微型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形态》的研究,进一步把触角深入到课程领域,针对课程“大一统、滞后性、学科本位”的弊端,尝试通过开设微型课程把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儿童发展三者结合起来,以“微”见大,以“微”求活,以“微”促全;二十一世纪初,实小人再一次走在前列,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之前,提出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主张,并在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

纵观学校文化的发展脉络,变迁的只是口号及表层操作之“术”,其处于内核的“道”,始终没变,并且逐步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发展。

当历史推进到十一五,挑战与机遇摆在我的面前,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新的跨越?如何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不辱时代的使命?我率领我的团队,汇聚众人的智慧,找寻前瞻而又可行的路径。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微型课程的开发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的课程体系建构显得不够完整,也缺乏力量。随着教师课程校本开发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学生对个性化课程需求的不断增长,应该构建一个更为完整、丰富的课程校本开发体系。

于是,在我的主导下,课程开发团队经过无数次协商,终于诞生较为理想的课程校本发展方案。这个课程开发团队,包括校长、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代表、学校理事会成员、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课程专家等,将汇聚众人智慧,整合各方资源;这份校本发展方案,把基于儿童个性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基于儿童个性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联动研究,并进行纵横双向设计,将努力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孩子。

赵:特色是学校长期实践积淀的成果,也应经得起时间的验证,新区实小的特色又将如何传承下去?您对学校将来的发展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许光新:我校“十五”、“十一五”期间的课程主张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强调课程为每一个儿童服务,强调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权利与责任。在这个主张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并打造了一批特色课程群。已有特色如何传承并创新?我们进一步对课程设计作了深入思考,提出“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张,这一主张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主张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意识,更加强调彰显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从而充分表达学生的课程意识,捍卫他们的课程权利。我们认为,课程设计主体不仅包括传统观念中的课程专家,也不能停留在新课改背景下以教师为主体的开发模式,还应有充分体现儿童主体地位的前瞻视野。因为“儿童并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儿童也应是自己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同样具有参与课程研究、设计、开发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本身就是课程(成尚荣)”。课程的设计将更加凸现“每一个儿童”的理念,并体现着类与个体的结合,我们希望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让课程设计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群体的意志和声音。首先,强调儿童要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其次,强调所有儿童都参与进来,一个都不漏;第三,强调不同类型的儿童都有自己合适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第四,强调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设计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量的发展上是从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走向所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质的发展上是从表层参与走向深度参与。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生本课程等各个层面,在课程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一系列连续性教育实践活动的变革与建构中,实现每个儿童的积极参与,适性参与和建构性参与,从而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站在十二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高举“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让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的旗帜,通过“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设计”更好地推动课程校本发展,进一步培植“为公、务实、创新、争先”的校园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质的学校,成为领导放心,同行尊敬、百姓信任的学校。

通过课程校本发展,我们希望,学生个性得到生态发展,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教师成为课程校本开发的主体;同时,工具理性、实践理性、解放理性,在我校的课程校本发展中得到软化与融合,表现出一种更为亲和与客观的“面孔”。具体可以这样描述:学生在学校能得到生态发展,即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与课程教学,学生个性在广度上实现多元发展;在深度上实现充分发展;在整体上实现和谐发展,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实现共生发展。

第9篇:拜年了范文

“建设民生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们热烈讨论党代会报告,围绕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等话题展开热议,记者走近来自基层一线的党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

三年重建:灾区跨越二十年

省党代表、青川县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我们灾区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地震前,我们村收入主要靠村民外出务工,全村有摩托车的家庭不足10户。几年重建下来,村民家家住上了新房,茶叶、核桃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有的村民还搞起了农家乐,增收的门道越来越多。现在,枣树村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三分之二的家庭都买上了摩托车,几个冒尖户还买了几十万元的轿车呢。

省党代表、什邡市七一中学校长余永武:重建后的灾区城市功能、品位、绿化显著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过去我们什邡城里稍微上点档次的餐馆主要是靠公款消费或婚宴支撑,如今老百姓普通聚会也敢走进好餐馆,就在于重建后什邡有了不少新企业,当地群众进厂务工有了稳定收入后也舍得花钱了。

省党代表、北川县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灾后重建以来,得到各界帮扶关注的北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3年跨越20年的人间奇迹。一度满目疮痍的通口镇也从废墟上崛起:震前全镇通车里程只有20公里,现在达到6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了支柱产业,发展起50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让百姓安居的同时也能乐业。

共享成果:少数民族代表喜谈变化

省党代表、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万容:这五年是大小凉山变化最大的时期,在彝族地区开展的彝家新寨建设、彝家新生活运动,彻底终结了以前“人畜混居、席地而卧”的落后习俗,实现了“衣服入柜、吃饭上桌、睡觉上床”,让广大彝族同胞充分享受了富民惠民的成果。好多彝族群众家里连衣服、被盖、桌子、板凳都是党委政府组织捐赠的,大伙儿都说,党和政府比爹妈还想得周到。

省党代表、宝兴县硗碛藏族自治乡泽根村党支部书记苏朝军:我们泽根村过去只有一条烂泥路,老百姓养的猪都卖不出去,近几年来政府为村里修好了水泥公路,搞起了饮水工程,使闭塞的小山村和外界的交流方便多了。一些头脑灵活的村民抓住机遇办起“藏家乐”,既方便了来村里游玩的客人,又发了旅游财。现在村里有大大小小的“藏家乐”70多家,将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过去只能自产自用的腊肉猪腿,现在要卖七八十元一公斤,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大哟。

省党代表、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我当了28年邮递员,感觉这5年变化最大,偏僻的山村修起了新房,泥土公路变成了标美公路,破旧的乡中学都修起了新崭崭的校舍,寄宿的学生娃娃们幸福着呢!我这是第三次参加省党代会了,以前从西昌来省上开会都要坐一整夜火车,这一回坐汽车走雅西公路才4个多钟头就到了。刚下车时还有点恍惚,啷个这么快就到成都了呀,我不会是做梦吧?

省党代表、凉山州雷波县委书记毛德忠:群众居住条件的变化,是党委政府践行民生理念的实践。自开展彝家新寨建设以来,雷波县已有3780户彝区群众搬进新居。过去的茅草房、瓦板房、石板房,如今已被粉墙砖瓦、绿树掩映的彝寨民居取代。

以人为本: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