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工程管理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高压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其前期决策、工程设计、项目实施到浚工送电,都会涉及不同合作单位以及相关的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设备设施,需要不同的人员和环境。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可研、审核和立项等内容的管理;在项目的准备阶段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计划管理、招标采购、设计管理、科研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在项目的施工阶段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管理、物资管理、造价管理和信息管理;在项目的竣工阶段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档案管理、生产准备、启动调试和后期管理等。当前,电力事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时期,越来越多的行业与电力能源紧密相关,致使人们生活和企业生产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但是,由于电网工程建设滞后的管理方式,使得在工程项目的现实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矛盾和漏洞,如建设管理力量不足、参建队伍结构性缺员、设备材料供应矛盾较为突出、装备水平有限、开发受阻等,这些问题都会给特高压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因而,必须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解决办法。
2建设特高压电网工程现场管理体制
为保证工程项目的科学、规范,做到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管理和在施工完成之后的有效监督检查,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主要对电网工程实施方案、现场管理指导、项目工程开展策划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并聘请具有丰富电网工程现场管理体制建设经验的专家进行电网工程管理制度的拟定,最终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相关人员就能够明确工程任务和进度计划,也能够严格遵照管理规章制度来合理进行施工,做到对工程中项目内容情况的汇报。电网工程现场管理体制建立形成后,需要执行部门具备完善的人员管理体制才能够使得电网工程有效的进行。建设单位形成了分层管理的管理机制,其主要内容是以现场管理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大力配合。在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现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建工人员安全、施工档案等的管理。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部门的成立,可有效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避免了向更高层次申请批准的麻烦,对于出现的相关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在特高压电网工程现场管理体制中还应用了网络技术知识,通过现场所拥有的卫星通信系统合理的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监控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问题,网络化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特高压电网工程的现场管理。
3重视特高压电网工程的安全管理
电网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对特高压电网工程中安全管理采取预防为主,在建设施工单位电网工程施工前做到对安全施工的策划,切实保障整个电网工程中的安全。在现场施工中,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采取应对措施,比如架设安全绳、佩戴安全帽等措施进行安全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集体进行安全管理条例的宣读,强调在施工中以安全为主的管理思想,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小知识的宣传提稿安全意识。现场施工场地也要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佩戴手套和无线通信安全帽,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这样可以极大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4特高压电网工程质量的策划管理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再到开发建设的整个过程来说,一定包含着比较复杂的技术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产生和流动,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来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其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而且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从而提高工程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一、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建设工程信息包括在建设项目立项、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二、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为了体现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在这里笔者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做了相关的比较。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是其根本体现在于企业管理形式和建设工程管理形式之间的区别,相对于企业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稳定的管理运行状况和变化不大的管理体制,所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对工程的施工建设状况、管理状况而实行的一种信息组织模式。同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强调的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协调,工程项目信息化更加强调在一个工程项目内不同的单位之间的施工信息和工程相关数据的共享和处理,突出信息组织的跨越性。
同时,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两者的的建立实施都是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的目的,都是基于相同的技术实现方式和技术手段,所以系统的构建上可以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的规划和设计,此外,两种信息管理方式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同的部门之间或者不同的企业之间实现更好的信息与资源共享问题,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这也体现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特点。
三、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体现
企业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在企业的日常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既包括了运营部分,也包含了工程的管理部分,具体对应着企业运营系统和企业的管理系统。这两中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处理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企业运营系统对应着企业的经营信息,企业的管理系统对应着企业的管理信息,对于工程信息化来说,如何将两种系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关键是实现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资源信息共享,并提供统一的处理方式,满足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求。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一般情况下会由几个施工单位同时在工作,所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特点就是企业间的合作,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其目的都是在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所以尽管在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所利用的数据、信息、相关设备是一致的,所以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必须利用一个合理高效的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工程资源的优配置和工程信息、数据的共享,满足不同企业间的沟通协作的目的。
工程项目的建设就是为获取其使用价值,在工程建成以后的运营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来集中工程建设者和工程使用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达到公共服务的目的,这是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工程使用阶段的重要价值,同时,工程建成以后也需要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来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工程的价值和效益满足其质量要求。
四、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开展的时间晚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通过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全方位努力,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网络,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规范,并在一些建设领域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验证了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使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建立在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我们在看到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在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和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整个行业对于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还存在模糊的现象。大多数建设企业对于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在于简单地配备计算机和局域网构建,而对于深层次的价值、技术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第二,缺乏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当前不同区域、不同体系、不同企业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标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基础性公共信息化管理软件和信息标准还没有形成,这会导致各类信息在各区域和各企业间存在利用上的困难,不但容易出现不兼容的问题,而且会给后续的加工、处理和应用工作造成巨大的障碍。第三,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尚不能覆盖整个工作流程和体系。很多企业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以单机的信息录入与处理为主,这会影响建设工程信息的检索、加工与应用,同时没有接入网络的单机信息难于在电子商务、电子报表、电子采购中得到合理运用,不能对建设工程的过程、成本、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
五、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渗透到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由于在工程的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内都有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所以可以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边。其核心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单一的信息平台在不同建设阶段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模型的适用性,并有效结合工程建设和建设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加强基础的信息化理论和工程不同阶段信息化实施及其设计模型的研究,开发出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阶段的通用理论体系,使信息处理平台更加具有通用性和层次性,建设出在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使用管理等阶段具有普适性的信息资源设施和基础平台,形成包含基础软硬件设施、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和信息使用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体系。
(二)将单一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平台转变为综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单一平台转变为综合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其在不同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处理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新平台开发、不同服务平台的合理集成等方面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信息系统使用者的根本数据需求和信息需求,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涉及伙伴协作、工程使用服务和功能集成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模式,对管理系统的内在使用空间进行有效的扩展和延伸,提高单一平台的最大利用价值,从而实现工程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协作,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三)将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和平台建设有效集成
现阶段,建设工程管理系统的适用性仍然处在针对单一的工程技术方案的阶段,对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不同系统平台的匹配研究和有效集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系统设计者有效的分析不同工程方案之间的特点和匹配关联程度,从而设计出相对统一的针对标准方案的技术原型,将不同项目所包含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提高信息化应用平台的集成性能,摆脱传统的根据指定的技术设计方案来确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弊端,提高工程技术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信息利用价值,在平台的统一调度之下,实现不同工程技术业务的合理匹配,完成不同的技术平台的模型集成和技术集成。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传统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和转变,加强了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这样的说,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设工程管理发展的不可阻挡的一大趋势,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决策水平,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信息。本文结合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具体体现以及相关的特点,探讨了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措施,希望对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英智,李书然.谈对建设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关键词:火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进度和质量是火电建设工程的两个关键指标和参考,特别对于火电建设工程实际的管理者,两个目标的达成是检验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益的根本,有了良好的质量和进度管理火电建设工程就有了基础性的保障,没有对质量和进度的精确管理火电建设工程也就不能实现综合地预定设计目标,所以,火电建设工程管理者必须加强对进度和质量两个重点环节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火电建设工程的质量,防范火电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火电建设工程的成本,使整个火电建设工程建设达到一个平顺、高效的状态,实现火电工程管理工作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支撑作用。
一、火电建设工程管理的概述
1、火电建设工程管理的定义
在火电建设领域建设工程管理一般是指:在火电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科学的管理理念和适当的管理方法对火电建设工程进行全面地掌控与管理,对于实际火电建设的偏差予以纠正,为火电建设工程存在的风险予以预警,在不断调整和全面协调的前提下,对火电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技术、成本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控制,进而实现对火电建设更为准确、更为全面、更为科学地管理,是火电建设工程目标能够顺利、全面地完成。
2、火电建设工程管理的目标
进行火电建设工程的管理是实现工程设计和规划目标的有力武器,也是火电建设工程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火电建设过程中将工程管理视作控制工程质量、效率的基础,因此,在火电工程的建设中应该明确树立管理的目标体系,将火电建设工程的重点进行有机地分解,确定好火电建设工程的技术与管理要点,确保火电建设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进而达到对质量、进度、成本等各项目标的保证。
3、火电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影响火电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来自于火电建设工程的各主体对管理工作有影响,建设方和施工方围绕火电建设工程形成了共识,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特有的需求,不同的需求会影响到火电建设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来自于火电建设工程的外部因素对管理工作也有重要的影响,市场的波动、自然因素、政策因素都会对火电建设工程管理起到重要影响,进而会形成对火电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加速与阻碍作用。
4、火电建设工程管理的价值
科学而全面的火电建设工程管理可以有效组织各方面力量,在控制好进度和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多方面关系的优化,进而消除火电建设工程中不利的各种因素影响,控制好火电建设工程的各类风险,在确保火电建设工程如期、按质量完成的基础上,打造精品的火电建设工程。
二、火电建设工程的进度管理
1、火电建设工程进度编制
编制火电建设工程进度时应该考虑到火电建设工程设计,同时应该结合人力、材料、设备、机械、资金等方面的特点,考虑到运输、工种、建设方、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等方面的条件和限制,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火电建设工程进度。
2、火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检查
进度检查是确定火电建设工程施工的进程,对于滞后项目,应该进行风险方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拖后原因,及时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以维护火电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火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调整
根据火电建设工程的实际应该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整,调整工作的重点是检查与落实周计划,分析未完事项的原因,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外部条件问题,以保证火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
三、火电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
火电建设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图纸会审、措施编制、技术准备和技术变更。
1、火电建设工程图纸会审
在火电建设工程的初期应该组织专业工地进行专业图纸会审,提出问题,以书面形式要求设计院进行澄清和解决。然后进行建筑、电仪、热机专业之间进行图纸会审,检查建筑基础设计位置与设备是否相符,不同专业之间设备有无碰撞等,如有问题,要求设计人员进行图纸修改或作出变更,保证施工按照工期预定时间进行。
2、火电建设工程措施编制
应该根据火电建设工程的实际需要编制指导书和甲、乙类的措施,作业指导书和乙类措施的编制和审批由专业工地负责执行,但需要把措施目录报工程部备案,而甲类措施的编制由专业工地编制,分别报项目部工程部、质量部和安保部审核,各部室审核完毕后,报监理和业主审核,审核通过后,然后才能执行措施方案,指导施工。
3、火电建设工程技术准备
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在各施工过程开始之前,应对专业设备材料物资的供应情况及时了解,对即将施工的现场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
4、火电建设工程技术变更
当火电建设工程出现变化而引起设计或技术变更时,应该加强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的管理,做好工程量的核签工作,为后续工程结算提供第一手证据资料。
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策略
1、不断地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的推广模式加以优化
在推广的效果上,传统工程在质量管理的推广模式方面并不显著,因此为了实现更加良好的推广效果便需要不断地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新技术的推广模式进行优化。传统的推广模式只是把科研人员和施工单位简单结合,由于科研人员才是新型技术的真正制造者,但是施工单位仅仅是新型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因此便容易导致施工单位当使用新型技术时能够把新技术的缺陷及时地反馈给专业的科研人员,从而有助于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对相关技术缺陷加以改良。再就是展会模式,由国家定期选择地点举办建筑质量管理新技术展会,展会不仅展示最新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而且还可以完成新技术的交易。
2、建立健全信息的交流以及反馈机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因为新技术的设计单位没有实际的使用过程,所以所开发的新技术并不是非常完善,施工单位作为新技术的使用者,对于新技术的优缺点更加了解,这是新技术开发人员所不具备的,但是传统的新技术推广并没有较好的信息反馈机制,造成施工单位对于新技术的反馈结果无法及时传达给新技术的设计人员,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是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以及反馈机制便可以很好的解决新技术不够完善的缺点,使得新技术的推广更加顺利。
3、政府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教育培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的风险性极高,不少施工单位不愿意进行类似的投资,如果政府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教育的培训将能够更好的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新技术的推广能力,但是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过程才能够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更快的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火电建设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对火电建设工程进行全面地管理有利于火电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而达到对火电建设工程进度的深入掌控,在降低成本与提高速度的同时,使火电建设工程的建设目标得以保障。应该看到具体的火电建设工程不同,进度和技术管理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行业加强对火电建设工程的深入管理,探寻出适于实际火电建设工程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以适应火电建设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汉颂.施工质量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关键词:高校建设,管理审计,审计质量
1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内涵诠释
高校建设工程普遍具有周期长、环节繁多、涉及专业多等特点,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新时期对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工程审计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变革。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技术经济标准和管理规范,对建设工程的建设活动、经济活动以及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确定其有关经济资料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并最终形成审查和评价结论的过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在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资源绩效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当前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面临的问题
综合目前各高校的审计业务开展情况来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存在着经验少、领域广、周期长、法规少、理论研究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2.1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程序规范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的建设工程审计只覆盖到了竣工结算,虽然称作“审计”,但实际工作仅仅为“审价”。201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文件出台,对高校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提出了初步指导意见。但是通过对各高校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高校几乎没有,大部分高校的建设工程审计业务工作还停留在造价审核的阶段,这种造价审核的工作核心在于“审查”,而没有“评价”。此外,用于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业务指南和规范指引也比较匮乏,没有可以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和模式,这都成为了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业务的“瓶颈”。
2.2审计定位容易偏离
《审计法》规定,高校审计部门的定位是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即审计部门独立行使法定权利,保持其独立性,不受其他人和其他部门的干涉。在建设工程审计作业过程中,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审计人员可能会在主动或被动的条件下行使了处理或管理权,又或者无法正确履行好“监察者”“督促者”的职责,致使审计工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
2.3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存在短板
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都有极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管理及财务核算等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分析查证、撰写表述等综合业务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工程审计人员,在造价审核方面还比较专业,但是在其他综合能力方面多有欠缺,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工程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
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内容
《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文件中指出,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中,要突出内部控制审计、造价审计、招标审计、付款审计等重点。具体内容如下:内部控制审计:定期对建设工程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建设工程归口管理情况、管理岗位设置与职责情况、建设工程各阶段履行基本程序、执行有关政策等业务管理情况、预算和付款控制等财务管理情况。造价审计:对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洽商变更估价、竣工结算等。内容包括:1)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和控制管理审核情况;2)审核工程监理单位及人员的资质和履行职责情况;3)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造价审核成果的真实性;4)审核工程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结算、决算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招标审计:对建设工程各类招标文件、经济合同等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招标范围的全面性、招标文件的完整性、招投标文件与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一致性。内容包括:1)审核招标主体资格和审批手续;2)审核招标申请文件资料;3)审核招标方式;4)审核招标程序;5)审核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招标答疑;6)审核招标清单及拦标价;7)审核投标人资格;8)审核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全部投标文件;9)审核开标工作;10)审核评标工作;11)审核定标工作;12)审核中标价格;13)审核中标合同金额;14)审核投标程序;15)审核合同情况。付款审计:依照合同和项目进展对建设资金拨付进行审计。内容包括:1)审核合同签订程序和依据,是否按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有关承诺签订合同;2)审核合同双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3)审核工程合同文本是否规范;4)审核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合法、完整、严密;5)审核合同中有关工程造价结算原则是否明确;6)审核工程款支付的依据和审批手续是否完整、规范。
4管理审计实施
为了推进审计工作转型,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要求,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监督型”转向“监督与服务并重型”,助推学校价值提升,笔者所在的单位探索性地开展了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项目位于某大学内,项目占地面积:14698m2,总建筑面积14986m2,框架结构,地上5层为图书馆,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具体实施工作如下。
4.1明确定位、立足实际,确定管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为使审计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此次管理审计的需求,紧扣内部控制、造价、招标、付款重要风险领域,扎实筑牢第三道防线。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到该项目已由教育部发函批准建设,因此将审计重点放在管理程序是否符合学校及建设管理部门的制度规定,各层级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有不作为及越权行为。造价方面:考虑到该项目结算审核已完成,故将本次管理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审核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单是否合理、真实,是否存在超出合同范围及内容的项目计入本工程造价的问题。招标方面:重点审核招标文件范围是否全面、完整,投标文件是否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合同签订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投标承诺实质性内容一致。付款方面:重点审核工程款支付是否按合同约定时间节点、金额支付,支付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存在超付工程进度款的现象。
4.2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协同组建审计组,夯实工作基础
为有序、优质、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在项目正式实施前,审计处邀请所有在库造价咨询公司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通过方案比选,选定了一家具有较高专业胜任能力的造价咨询公司承担此次工程管理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处内部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组建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并重的审计组。审计组在项目实施前,详细了解了项目基本情况,广泛收集了相关法律法规,精心制定了《某大学管理审计实施方案》,为后续的审计流程确定、审计表格设计、审计项目实施以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和归类奠定了基础。
4.3完善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高效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客观、准确地做出审计评价,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组主要采用调查表法及审计调查法开展审计工作。如编制《图书馆工程内部控制审计、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图书馆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审计问询函》《图书馆工程内部控制审计、招标审计、造价审计、付款审计评价表》等,通过审阅各种资料文件、现场核对、向有关单位查询等,完善表格内容。通过填写以上表格,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轨迹,便于审计人员对收集到的证据加以分析、鉴定和汇总,为编制审计底稿和撰写审计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到了过程有记录、内容有依据、结果有报告。
4.4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实现人力和信息共享,把控审计质量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处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审计工作情况,复核咨询机构提交的审计结果,聚焦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处领导、室主任、项目负责人通过召开“列提纲”“定基调”“改细节”三阶段项目汇报会,结合审计实施方案及相关证据,始终遵循“评价什么、审计什么”的原则,重点研究审计工作的整体框架、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评价及审计建议,坚持审深审透,同时保证问题分类合理、审计评价准确、审计建议可行。此次管理审计工作,共发现问题13条,其中内部控制方面发现问题5条,招标方面发现问题6条,造价方面发现问题2条,提出了审计建议5条,审计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4.5持续跟踪,注重整改落实,切实将审计成果用到实处
在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后,审计组积极跟进整改落实情况,切实发挥以审促改、以审促建作用,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项目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审计报告,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设计质量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树立了“防范胜于查处,监督寓于服务”的审计形象,实现了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高资源绩效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石桥,王会金.管理审计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敏德.N+1内外结合跟踪审计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建筑经济,2019,40(1):26-29.
关键字: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阔步迈向信息化的世纪,信息资源成为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列的三大资源之一,工程信息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建设工程各方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建设单位对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等处于甲方地位,现阶段建设单位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享有诸多事项的最后决策权,这样建设工程的信息管理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其关键是信息集成,即掌握信息来源;其核心是建设数据平台和深度挖掘信息数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咨询、施工采购、资金、质量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整合分析信息资源,为建设单位的决策提供有效地支撑,以达到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
二、建设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的现状
建设工程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在建筑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建筑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建筑业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信息管理的局限性。当前我国的工程企业中,应用计算机主要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工程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软件大多都是单机软件,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信息管理技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工程管理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良好作用;许多工程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没有对互联网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网上招标、项目管理、材料采购、信息、信息交换等,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大多数企业没有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大多数只是购买相关的软件,没有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造成软件适应性不强。
2)应用范围较窄。工程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狭窄性,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跟不上当前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很不科学。工程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工程造价预算、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3)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的误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信息化误区,大部分工程的业主方、设计施工方和监理方以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和局域网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交换依然基于纸介质来进行,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推进而改变。信息管理模式必须以信息数字化为主要前提,信息交换必须基于电子介质或网络来进行,并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现今情况下的信息管理技术阶段只是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管理工作模式的信息化改变。
4)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存在孤立性。当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选题大多雷同。并且大多属于低水平重复开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虽然在部分企业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但信息只是在工程施工现场和工程项目经理部内部流动,无法很好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良好作用,现场管理与企业,甚至是工程项目的其他方根本不能在网上进行互动,过于孤立。
三、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提到的工程信息管理现状,如果要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能保持快速的前进,必须要改善这些现状,使得在工程管理中信息管理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业投资建设的项目层出不穷,相应的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加快了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靠拢和接轨的步伐,投资方和业主无论是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要求、工程的质量要求,还是对工程的资金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甚至是比较苛刻的要求。
通过对建筑工程特点分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研究开发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建筑项目管理,通过系统的广泛使用,才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水平的提高。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之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随着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工程管理所面临的信息环境越来越复杂,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工程管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信息管理呈现出复杂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些情况都要求人们重视工程信息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的工程信息管理,才能让所有工程管理组成员都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工程信息,让工程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保障工程的目标能成功高效地实现。
建设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的过程。建设单位要在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各种相关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当然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参建单位的协助。建设单位作为甲方需要有宽阔的视野来督促各参建单位完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只有这样建设单位才能够最终按时获得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固定资产的同时获得一整套详实的建设工程信息档案。这份档案对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的使用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智棡.谈建设单位的工程信息管理[J]山西建筑,2012(35)
2.陆日兴.浅析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综合论述,广东建材,2011(2)
3.蒋泽泽.浅谈工程建设中信息管理系统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高校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实施必要的工程。针对高校的建设工程特点,结合实践经验,就工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校工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通过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来满足扩大的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完成更多的建设工程项目,是高校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高校基建、装饰和修缮改造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项目的施工质量、技术、造价和进度控制[1]。高校通过加强工程的内部审计,促进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有效改善工程管理,从而实现学校建设工程的发展目标。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应遵循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技术经济审查与审计的控制和审计的评价相结合,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和规范工程管理为重点,充分关注造价、工期、质量三者关系,注意与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监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的协调与沟通[2]。
1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遵循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从准备阶段就开始介入,对工程前期环节层层把关,施工过程中不断对工程的成本列支进行监督和修正,而且在后续阶段对项目的建设标准、规模以及投资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有效解决传统结算审计被动的事后查错和补救,可以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2技术经济审查与审计的控制和审计的评价相结合
工程技术经济审查与审计的控制和审计的评价相结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工程的质量和造价产生直接影响,是对工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一步。具体过程如下:
1)投资立项阶段的审计内部审计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直接对项目申请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审查与评价,可以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提高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
2)勘察和设计阶段的审计为保证勘察、设计资料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审查和评价本阶段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结合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提高本阶段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3)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为保证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审查与评价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征地、拆迁,组织施工、监理、设备材料采购的招投标以及合同管理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结合工程技术经济审查,促进征地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适当性,确保招投标程序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公平公正以及合同管理及工程发包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障学校投资效益。
4)施工过程的审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合同等资料,审计工程进度款,确认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价格,勘验隐蔽工程,认定设计变更、施工签证以及核实索赔事项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结合工程技术经济审查,根据施工阶段的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5)竣工验收阶段审计审查和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结算、合同履行及变更或终止、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分析和评价建设工期与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规定要求,促进合同的有效执行。结合工程技术经济审查,防止发生虚列工程、套取资金、高估冒算等行为,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
3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控制工程造价
以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控制工程造价为重点,关键要关注和协调造价、工期、质量三者的关系。例如在图纸会审时,针对施工单位的问题答疑,主要关注投标项目特征描述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有变化是否对工程造价、工期和质量有影响。在工程合同中明确跟踪审计人员的权限,便于施工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正负零以下基础施工是跟踪审计阶段的重点,施工单位往往只计算变更增加部分,故意漏算变更减少部分,从而加大工程成本。内部审计人员要收集完整的资料,严格审查隐蔽工程签证,及时判定施工工艺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4与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监理等机构的协调与沟通
在建设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更多关注工期和质量,而内部审计人员重点控制投资和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产生变更或者突发事情,通常会由于角度不同产生分歧。工程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还体现了咨询、服务职能,审计人员要积极与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监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协调与沟通,保障学校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将监督寓于审计服务之中,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造价,体现高校的工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潘揽月.高校基建和改造项目的有效监督和管理[J].河南建材,2009,6:114-115.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进度
随着建设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建设工程制度的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不断深化,而建设工程中三个目标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三个目标即为: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这三个目标成为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只有控制好这三个要素,才能够有效管理好建设工程,才能实现工程目标。而如何才能管理好这三个目标则成为建设工程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实际经验总结出如何来做好“三控制”,现总结如下。
一、工程造价控制
造价贯穿整个建设工程,从工程的材料到各个阶段,工程造价都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决策时的投资预算、设计时的设计概算、招标时的中标预算以及竣工时的工程结算。所以,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投资金额以及企业利益,要想做好建设工程的“三控制”,首要解决的就是工程造价,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1决策时期
一,有效控制造价的前提是要保证项目决策是正确的。一个项目的确定是从它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等方面进行考虑的,拟建工程要根据这个项目自身的情况以及特点进行经济、技术以及环境的科学论证,然后将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选取最有优势、最有前景的项目。所以,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决策的正确性。
二,工程造价还与投资估算的准确度有关。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就是投资估算的编制,决策层在进行决策时会根据编制来做出最有效的决定,所以编制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在总体上影响着工程的总投资。
1.2设计阶段
首先,进行设计招标。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企业实行设计招标,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吸收优秀的设计企业,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拓展思路,最终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
其次,在工程中植入价值工程的理念。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往往会过多的将心思放在建筑的外型、结构以及使用功能上,而这往往会超出预算,致使工程的造价脱出控制范围。从而在预算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优秀的方案,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投资的合理控制。
最后,严审设计图纸。设计人员设计出图纸后要组间专业人员小组进行会审,严审图纸,看其中有无错误或不合理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审阅出设计中是否有增加投资的现象。
1.3施工阶段
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慎重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变更。虽然有预算管理在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牵涉到一些实际内容的变动以及设计的变更,这些变化可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工程的造价,导致预算超额,资金运转出现误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双方一定要随时协商变更内容,为预算变动达成一致性统一。避免纠纷。
其次,仔细审核工程进度中的进度款账目。在造价控制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每月的账目情况审核更是必须。如果不能及时的核实工程进度与实际账目的差异,就可能出现进度款被虚报而工程进度跟不上的情况,这就会造成实际的造价误差。
最后,材料价格审批。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材料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来不及确定价格,只能以大约值暂时确定,最后清算公帐时再进行处理。这一过程,极易出现水分,所以在材料价格的审核中,一定要实地考察,严格监控。
1.4竣工阶段
在工程的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也到了最后,这一时期是对前期工作进行重要回顾和总结的时期,必须严谨细致,计算清楚。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对结算账目审核。这是双方的矛盾激发点,一个出错就可能会发生诉诸法律的事情,所以双方都要耐心细致的核算,对施工过程中牵涉的合同、设计图、材料报价、费用支取目录、价格变动申请、竣工资料、竣工后的评价结果等都要慎重核对,以更好的降低造价水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二、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质量,以免为求快而忽视了工程建设的基本问题,当然也不能为了质量而使进度太慢,增加造价负担。所以,须在保证三者统一的基础上,控制工程进度和资金进度。
首先是资金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和资金进度是同样重要的,按照预算规划严格执行资金进度表,是对造价、质量和工程的三度负责,建设出物美价廉的工程项目。
其次是工程进度控制。其实所有的施工进步控制在最初的总建设规划中已经给出了要求,这时既要保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合理性,又要严格控制工程进度,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了,监理人员必须严格监察,以完成工作进度,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工,且有效益、有质量保证。
三、工程质量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质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就无法称之为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如果不以质量为前提,任何控制都是不能成立的。三者结合完美,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物美价廉的标准。而要对质量进行良好控制,就需进行三个阶段的保证。
首先,工程施工前控制。这就需要建设设计者对建设质量要求进行仔细研究规划,考量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对施工部门、施工材料、施工监理等进行慎重考察和审核,确保一切事项都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其次,施工过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施工完毕之后,一定要做好验收工作,对其内容进行逐项检查,对设备进行逐个试行,确保质量到位。
四、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进度以及质量三个方面的控制,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方面都能做到良好的控制,才能有一个完美的工程项目。其中,质量控制是前提,造价控制是目的,进度控制是保证,“三控制”就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合理控制,才能达到质量、金钱和名誉三赢,同时也就达到了工程建设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坑龙.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2209~2211.
[2]林瑞宏.浅议如何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0):440~442.
[3].黄云龙.浅析阶段性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3):19~22.
[4]阮继满.建设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911~913.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文章通过简述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知识体系,对各个体系之间的相关性及知识的交叉性作了详细的介绍,理顺了专业内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对协调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课程关联性;课程交叉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0904
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开办可追溯到1980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目前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不仅包括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还包括经济、工程法律、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中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应积极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全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基础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校在教育部 1997 年撤并部分本科专业过程中,把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进行重新组合,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二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经济、建筑经济等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改设工程管理专业;三是少数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并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也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1]。由于这些原因,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关联性较差,造成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的浪费。目前,中国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陈建国[2]等从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实践教学的基本架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曾德珩[3]等提出了“技能—能力—创新”三个训练层次,并对实习、实验、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合理化建议。许娜[4]等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提出“脉络式”与“自助式”的教学方法,并对案例教学的案例编制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笔者主要就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知识点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
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与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具体划分为如下四大知识体系[6]。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法律知识体系
以经济法为基础,在延伸过程中逐一细分,从体现专业性的建设法规到工程合同管理,研究内容层层深入。
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如图2。
四、结语
通过整理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结构,尽可能地查找各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以理顺专业内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课程内容,避免专业知识点的重复,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课时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杜小武,胥卫平.石油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80-281.
[2] 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89-94.
[3] 曾德珩,曹小琳.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19-123.
[4] XU Na, WANG Li, WANG Wenshun.The 3rd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Hu Nan: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electronice press, 2012: 144-147.
[5] 王晓燕.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2 (4): 21-23.
[6] 王立国,高平.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92-94.[ZK)]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ZHANG Mingyuan, GAO Ying,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跟他们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近几十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于粗放,导致整个行业效率低下,出现管理混乱导致工序复杂,无用功比例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合理的培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从而使其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此必须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诚实可信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为企业所用。
1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的重要地位
一个企业或者公司的主要成员就是人,人是企业的主体,而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的人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上,他们直接接受上级领导的命令,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中可以提出自己创新的想法,改进意见,进而更有效率地提高公司效益;对下,他们是普通员工的管理者,要把上级领导的安排要落实在员工中,这其中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员工完成各项任务。可见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了他们,企业就像一盘散沙。
1.1工程管理人员是各企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如今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没有知识,只能被社会淘汰。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强不强,主要看企业内部知识分子多不多,而工程管理人员是先进知识的代表,他们自己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是企业的领头羊。工程管理人员在一个企业内有着长远的目光,他们比普通员工都看得远一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很清楚的见解。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保证企业在项目择取和投标决策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工程管理人员是各企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1.2工程管理人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工程管理人员直接同企业经理和普通员工接触,他们就像一条细绳将上级领导和下级员工串起来了,如果企业没有了他们,企业将难以运行。工程管理人员既要同上级领导交流,反馈意见,在日常管理方式上可以有更好的措施;同时他们也要和普通员工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保证企业能够安全运行,踏实地做好一个管理者,由此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人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2国外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美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在发达国家,工程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人员素质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专业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经验。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培养主要是在学历、经验及知识的广泛性方面。发达国家大部分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有50%以上拥有工程硕士或经济学硕士学位,他们的学科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且均在第一线磨练过2~3年,掌握了管理者所需的技术技能并拥有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人员组成多样化,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架构;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容易完成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反观我国,无论是设计、施工、监理还是咨询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大学本科及大专学历占了从业人员90%以上;且人员组成不完善,绝大部分以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专业人员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专业的人员基本没有,但企业依旧只注重从业人员的工程技术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员工的标准;从业人员再教育走形式的情况常有发生,违背了工程项目管理学的初衷。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根据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学历普遍过低,且只注重工程技术的学习,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则不予重视,例如许多施工企业现场技术人员只负责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工程质量,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往往为求较高质量而导致成本增加、工期拉长。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要使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因此首先做好、做强国内的高等教育,使即将走向工程项目管理岗位的大学生有一个系统的工程技术与经济的理论体系,然后在基层工作中培养实践经验,加深对基础工程技术理论的认知,从而使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然后重点培养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最终成为一个以工程技术为依托,懂经济、善管理、知法守法的优秀管理人才。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中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巩固工程技术的基础作用
工程技术即建设工程的实用技术,以各门工程力学为理论基础,还包含有施工技术、设计、造价以及相关的实用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是关键。工程技术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基本技能,是从事建筑行业各个领域工作的基础。对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技术也是必修的内容。技术进步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为此,在人才培养上首先要有良好的工程技术作为以后走向工程项目管理岗位的基础。
3.2综合管理才能的培养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均因专业技术优异、工程经验丰富而被提拔到管理层,经此渠道走向企业管理层的人占80%以上。这种管理层的“工科化”导致也加重了建筑行业“重理轻文”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然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还必须培养其具备管理才能,具体包括具有经济头脑、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使项目盈利,就要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头脑,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要善于把握投资、质量和工期三者的关系,在于工程质量过关,工期不延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增加利润。对企业而言,项目管理者拥有了经济头脑就可以制定出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计划和方针,协调好各个项目的利害关系。
项目管理者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论,先进的工程技术是无法推广和应用的,相反还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代,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是推动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培养管理者在与工程建设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让工程项目管理者懂法、守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项目经营风险,依法依规范运作,才能做到依法管理工程项目与企业。
根据调查得知: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者而言,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应拥有更多的综合管理才能,越是高层次管理者的工程技术技能所需要的比例越少,综合管理技能所需要的比例大为提升。从基层到高层的管理者的工程技术能力都应保持高水准,并尽可能提高,只是由于越到高层的管理者,更多的是从事管理工作,越少应用现场的专业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综合管理能力越来越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因此需要的综合管理能力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培养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者首先应具备足够的工程技术,以专业技术为支撑,注重培养其综合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4结语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基本素质相对较低,且培养的“重理轻文”模式,致使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只有整个行业及企业重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成为以工程技术为依托,懂经济、善管理、知法守法的优秀管理人才,建筑业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才能与国际接轨,使建筑企业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国家发展的建设重任和真正地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张伟,苗飞,宋进朝,冯敏。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价值工程,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