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导入设计 落实提问 学生主体 课堂生成
2013年4月22—23日,绍兴市第五届中小学音乐“书圣大学堂”在市一中如期进行,笔者参与其中。在第一堂《威廉·退尔序曲》音乐欣赏课中,笔者讶异发现,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多次引用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的武功招数分解讲述音乐片段,让学生如痴如醉。同时,此教师还运用了系列排比、系列演奏、系列成语、系列顶真手法让泱泱听课者瞬间由聒噪变为静谧。“音乐课堂能有这样的预设与生成,段段清晰、分而讲解,真好!”听课者评论。笔者试想,高中音乐课能这么上,那么,我们小学的音乐课堂呢?在此,笔者尝试以生成性音乐课堂构成元素为内隐基点浅谈之。
一、导入设计标新立异
所谓教学导入设计即学习课堂氛围。一般说来,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内容、学习条件、师生关系和课程设计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和物理环境的总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课导入标新立异。
(一)教学导入简洁化
其实音乐教学导入目的就在于,首先启迪学生易于感受、体验的敏锐的心理素质,培养、发展学生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何启迪学生感受,开发思维的想象力上做学问。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进入到感知发展想象,培养知音律通心灵的音乐的耳朵,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导入尽量简洁化。例如:学生对音高、时值、旋律线的认识,切忌一上来先给知识定义,而要把知识寓于形象情感表现之中,把1234567,涂上七种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长短时值可以看成不同的小动物,如:小兔、乌龟、大象等。这样组织起来的节奏和所描绘的各种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进行组合编辑,让学生趣味无穷地感知节奏、旋律线的表现力,同时也可把客观间接感受变为主观直接体验。
(二)教学设计情境化
近些年来,随着音乐新课改对学习理论完善要求,作为实现教学设计重要过程的情景化理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所谓信情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音乐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过程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情景化设置,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学习。如:人音版九册《雏鹰之歌》先讲述雏鹰出生后老鹰的“绝情”与它自己顽强的搏击“精神”,让学生角色扮演充分显现教学情景化。
(三)教学方法趣味化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音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音乐是《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笔者在教学京歌《蝈蝈和蛐蛐》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这一些趣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多更深的记忆音乐知识,并在记忆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课堂生成水到渠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课堂教学中期待生成,渴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但绝不必刻意追寻,甚至牵强造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让课堂生成真正做到水到渠成。
(一)回归课堂预设,增强生成成效
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一种可能,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课程实施精神。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除了必要的预设,我们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前可以有哪些作为呢?笔者认为,增强生成成效至关重要。还如人音版第九册《踩雨》,小学生对踩雨这个词汇熟悉而陌生——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如何做到生成成效,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运用声势练习中的响指、摩擦双手、拍手、集体跺脚等体会小雨、下雨声、大雨、打雷,从而让学生对生成更加深刻。
(二)宽容平等对待,学习学生智慧
宽容平等,是一种教育智慧。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学习学生智慧进行有效教育。如笔者教学人音版《蝈蝈和蛐蛐》一课时,生建议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公鸡与蝈蝈蛐蛐,让课堂生动和谐。正如陶行知有教无类:“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啊。
(三)培养教学机智,课堂展现精彩
教学机智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无需预设、无法预知的精彩。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迅速、准确、敏捷地做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维持教学的一种能力。而课堂展现精彩亦是个自然过程,如笔者在上人音版《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课时,突然学生问:老师,雪花怎么给我们带来冬天的梦境啊?笔者便用百度找出某期《爸爸去哪儿》的视屏,合着音乐,学生边轻声哼唱主题歌旋律,顿悟原来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原来就如《爸爸去哪儿》题目一样,仅只是一种节目歌曲的课题而已。
其实突破生成性音乐课堂,我们音乐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教学的基本功外,还需要在课堂内隐上做文章。课堂生成有时稍纵即逝,教师要十分重视倾听学生的表达,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及时作出判断、评价和引导。这样不管什么样的课堂,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都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在意外出现时沉着接招,瞬间决策,让音乐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留住鲜活,展现精彩,真正行走在“博雅课堂”的幸福路上。
关键词:课文阅读 学生 思维能力
对于课堂中设计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与交流,让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研究去发现新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学生遇到困难向教师求教之时,教师不应该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仍然不能对知识有个明确的理解,然后教师在针对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去应用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高效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善于设置问题,并针对所设置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对学生做到精于指导。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真正地做到对教学过程的导之有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有梯度地进行。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只是走个过场,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少数学生回答,有时甚至是自己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有新课程理念的形式,但只是问题设计的形式化,没能使学生真正的交换彼此的意见,没有时间去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实质上也还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实质,新的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
教师要想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导思的过程之中就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教学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知识的传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有选择性地设计出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又有一定难易度的巩固思考习题。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们强烈的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又能让学生通过教学问题的思考过程有所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在学习中思考与发现的快乐。例如,在讲授的《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已的言语来描绘出笔下的北国的雪景,并谈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内心感受。
2.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作品中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教学中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致,他们都能主动地去分析与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与内在情感的表达。而学生一旦通过自已的思考发现了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关键与答案的实质,则会从内心无限的感到快乐,体验到这种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功,学生会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无限地欣赏。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钻研产生乐趣,有时甚至自己都会感到诧异与惊讶,从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能感受到自己的智慧所在,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
1、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2、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2、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3、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1、锻炼坚定的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2、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4、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关键词:改模式;尝新法; 动态教育
时至今日,高科技在迅速发展,对知识性、能力性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当然对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要适应、促进教育的快速前进,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教师。因而,作为了名教师应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得在教学中多学新知识,多钻研教材、学生,多总结教学经验,多反思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我是一们从事教学十几年的小学教师,陈旧的教学思路、模式在我的教学中扎根较深,但新的教学理念我也快速地步入其中。可如何把传统教学的精华保存下来,并能适应和掌握新的教学方式,让我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有新的突破。作为农村小学,在多媒体课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在仅有一只粉笔、一本书和三尺讲台的条件下,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
1 生字带成语,自我加压
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的要求,自身的智慧等因素,使得他们的知识面较广(不是所有的学生),对教师来说,如果不及时充电,就很难解答好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地位并时常出现尴尬的场面。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靠自我加压来教好学生,才能不误人子弟。在教生字时,我为了让学生边生字边积累成语,我让学生在学字中当堂说成语,部分学生在预习在已找出一或两个成语便于课堂展示,而另一部分学生是随堂找。于是课堂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可是,他们只顾说而不顾是否符合要求,教师稍有不慎就会误导学生。如,在学到“株”时,有学生说到“守株待兔”,又一学生站起来说“珠联璧合”。当时学生没人反对,我仅听到下面一点小说话声,只是一愣,于是让该生说,可他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感觉不当,可又想不到“株”到底是哪一个?课下我问了同事并查了成语词典才知道“珠联璧合”中的“珠”是珍珠的珠而不是木字旁的“株”。为了不让学生误用这个成语,我便立即找时间向同学们道歉并订正过来,同时提出关于带着生字的成语要写出而且核实后才能说,对自己也是这样。仅仅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多掌握成语,其实也在要求自己多学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其他知识的教学也不例外。
2 改模式,尝新法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虽然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教好学生做人、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而从没有找到一条捷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今天新理念的要求下,我多次试着改变教学方法:一方面听、看同仁们好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自己摸索,综合进行教学改进。最终使我原有的比较呆板的教学方法有所改变,并略有收获。例如,在教学《颐和园》这一课时,我打破原先设定的步骤而采用先放后理再抓住重点理解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一课时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提出喜欢的段落进行读、评价、再读,同时说出喜欢的原因。如有不理解的可以由同学帮助,难度大的作记号留到第二课时来完成。这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课时对文章的条理,学生自然理通,文中的每一处景物特点也容易抓住。如文中景点变化所使用的动词、句子很好,找出并能串起全文。好的词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如一生说“第四自然段中为什么用‘掩映’、‘滑’而不是用别的词等”,其他同学或者我帮助一下就完成。同时学生也掌握本文的写作方法并能练习写作:总写时一两句话概括;分写是按浏览顺序抓住每一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最后一句话总结全文。
3 新课初读与结束的反馈、改进
教学的模式不过是导入、初读整体感知、学习课文内容等。其中的初读感知中总是以读通顺课文、解决字词,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先读好课文,学生自愿当小老师带学生完成生字(包括拼音、字形、意思等),一般容易理解的词,学生自行解决,难解的词语由师生共同完成。重点是学生提出要问的问题,先由学生解决容易的,然后老师梳理,留下有价值的、难解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读课文讨论解决。再有难处,老师相机点拨、归纳完成。整篇文章学习后,让全班学生进行一次知识反馈。老师提出:这篇课文能理解了吗?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学生提出后,主要由其他学生回答,老师适当帮助。从课文反馈的情况来看,多数是词语、句子或关于外延的知识。多次这样尝试,可以发现提问题的都是些中等偏差的学生,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和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外知识不愿摄取的同学。这样就引起下次上课时调动中、差生的积极性,把知识层次分开,让他们完成适合于自己完成的任务,从而改变他们,效果尚佳。
4 课堂中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教育时机;应用模式;化学教学;硫酸根的检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0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01
教育时机可认为是针对特定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可以获得最佳教育效能的一段时间中的一种机遇。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把握教育时机,及时施教的重要性。教育时机普遍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对教育时机规律的揭示与把握,可以大大提高具体运用的水平及效果。把握最佳教育时机,激发与强化教育时机的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时机的应用模式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教与学的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育时机的应用模式
教育时机论提倡科学地创设、捕捉与利用最佳的教育教学时机,抓住学习的关键、重点、难点,进行省时、快速、高效的学习,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把握最佳教育时机的理论主张,应当建立较为合理的应用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搞好教学,贵在得法”,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教育时机的把握也是如此,但是在此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应遵循的规律和模式。
如果我们把教育时机的把握看作是一个先后相继的完整过程,那么教育主体的行为起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即:教育时机的创设、教育时机的捕捉、教育时机的利用、教育时机的转换。这四个阶段中的第二、三阶段属于对教育时机的把握必须经过的两个基本过程,为低级阶段;经历一、二、三或二、三、四为中级阶段;而经历完整的四个阶段属于高级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阶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教育时机是一个环节,但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环节。
1.教育时机的创设
教育时机的创设就是创造教育时机,设计教育时机,预测教育时机等,是教育时机的谋划、筹备阶段。教育时机不是等来的,等待时机如同守株待兔。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地创造、寻找、设计、预测教育教学时机,才能学的主动,教的主动。教师大量的授课前期工作,如备课、教案设计、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准备都是为课堂教学创造一种最佳的教学时机和教学情境。
2.教育时机的捕捉
教育时机的捕捉可视为教育时机没出现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找或出现时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迅速作出选择和科学决策。这需要具有教育时机的意识,才会识别时机,并且抓住不放。用科学的方法需找时机,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关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捕捉问题,平等地和学生进行讨论。在教育时机明了阶段,才能及时地捕捉,并趁热打铁。
3.教育时机的利用
教育时机的利用因教育时机就其存在来说是客观的,而人们对时机的意识和把握是主观的,而只有被使用的时机才有实际意义。苏格拉底这样说过:“最有希望成功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次时机,并全力以赴的人”。若几种时机同时可供选择利用,应根据时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在时机有效的时间内择善而从,量力而行,捷足先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4.教育时机的转换
经过对教育时机的创设、捕捉、利用三个阶段之后,就进入了教育时机把握的第四个阶段即“教育时机的转换”阶段。教育时机的转换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和新的循环的开始,这个阶段要进行教育时机的评价、调整——扩大成果——寻找转机目标、迎接新挑战的三个环节的工作。这个阶段也是教育时机捕捉的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升华阶段。
二、化学教学实例及分析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包含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创造、寻找、预测教育教学的时机,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立“障”除“疑”,从而创设一种能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入最佳学习时机。本文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1第二单元中硫酸根(SO42-)的检验为例,介绍化学教学中教育时机运用的一般模式。
1.苏教版化学1专题1第二单元中硫酸根(SO42-)的检验的教学设计
【提问】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现在思考下SO42-有什么特殊的性质?该怎么检验呢?请同学们大胆假设。
【回答1】取样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不溶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回答2】取样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不溶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实验1】取一溶液(标签背向学生),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实验2】取另一溶液(标签背向学生),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提问】通过刚刚的实验,可以分别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吗?
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
慢慢拿起试剂瓶,将标签转向学生,第一瓶为AgNO3溶液,第二瓶为Na2SO3溶液。
【分析】同学们都想到了利用SO42-和Ba2+形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有的同学用了BaCl2,有的同学用了Ba(NO3)2,目的是加入Ba2+,并加入酸检验沉淀是否不溶。那么这些检验方法,通过刚刚的实验,证明是存在漏洞的。同学们思考下,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回答】实验1先滴加BaCl2,不能排除Ag+的干扰。因为加入的BaCl2含有Cl-,可以和Ag+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实验2,硝酸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氧化性),使得硝酸和Ba(NO3)2在检验SO42-的时候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分析】根据同学对漏洞的解释,我们只能使用BaCl2溶液和稀盐酸来完成检验,但是如果有Ag+,则实验结果会受到干扰,在不改变检验试剂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排除Ag+的干扰呢?
【回答】取样先加稀盐酸,若无白色沉淀,排除银离子存在的可能性,再加入BaCl2溶液,若出现了白色不溶沉淀,则样品中一定含有SO42-。
【分析】对SO42-的检验要考虑的情况比较多,首先同氯离子的检验相似,要加入酸溶液排除碳酸根离子和Ag+的干扰。选取BaCl2溶液和稀盐酸检验,一定要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排除Ag+的干扰。
2.教育时机应用模式分析
关于“硫酸根(SO42-)的检验”的教学案例,是遵循一般情况下把握最佳教育时机的规律和模式设计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1)教育时机的创设
学生已经了解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初步体验了离子检验的过程,并知道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基于以上认识,让学生大胆假设检验方案。为了能够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反驳,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如硝酸银、亚硫酸钠、氯化钡、硝酸钡、稀盐酸、稀硝酸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提出各种方案。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各种方案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两种典型的实验方案。
(2)教育时机的捕捉
分别取两组试液(标签背向学生),按实验1、实验2进行验证,实验现象和预期的一样。在提问学生是否有SO42-,学生不假思索认为肯定有时,将试剂瓶的标签转向学生。正确的答案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有了激烈的冲突,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教育时机,应该及时把握,抓住学生方案的漏洞,进一步引导学生。
(3)教育时机的利用
通过实验结果与学生预知的强烈冲突,及时加以利用、引导,与学生一同分析实验方案的漏洞。实验1中Ag+的干扰,可与BaCl2含有的Cl-,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实验2,硝酸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氧化性),使得硝酸和Ba(NO3)2在检验SO42-的时候会产生错误的结论。确定只能使用BaCl2溶液和稀盐酸来完成检验,在离子干扰讨论的前提下,讨论在不改变检验试剂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排除Ag+的干扰。
(4)教育时机的转换
最后分析,归纳总结出对SO42-的检验要考虑的情况比较多,同氯离子的检验相似,所以选取BaCl2溶液和稀盐酸检验,一定要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排除Ag+的干扰。以问题活动解决为基础,既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记忆和应用。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科学准确地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积极地创设、捕捉、利用,且恰当地转换教育时机,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用最少的时间,付出最小的精力,使教与学的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把握最佳教育时机的理念、模式的作用之所在。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了教学机智,捕捉到了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有效地激发和诱导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在新课程教学中,我深深体验到“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一、身舞彩凤“双飞翼”――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坐待其从天而降,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课程实施精神。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必要的预设,则会让这“无法预约的美丽”的到来成为可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过程,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在课前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缺乏对学情的正确分析,疏于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这样对课堂生成就会感到“底气不足”。当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成资源,就会手足无措,从而遭遇课堂教学的“滑铁卢”。
(一)以学定教,凸现预设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清晰掌握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牢牢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以凸现教学预设的主体性和针对性,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顺学而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二)处“变”不惊,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强调教学设计的计划性和任务性,封闭性和确定性成了传统课堂的特征。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将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预设之内,生成也便无立锥之地。如果教师预设过于精巧细密,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以教师的答案为答案,甚至一些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教师也非要按照自己的预设,投影显示出一二三四来,那么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现成的结论,就会失去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课堂也便失去了动态生成的盎然生机。
事实上,教学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为此,教师必须具有渴望意外发生的开放心态,在课前尽可能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预设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为生成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当意外“不期而遇”时,我们才有可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捕捉生成的契机
(一)“飞来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个性生成
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理解文句、分析内容的同时也涉及了人物形象的探讨。对于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我归纳为:孝顺、忠于爱情、消极反抗。然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谈这个人物的这些特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孝顺,为了所谓的孝顺母亲,他宁可休妻,可他最后却先母而去,连个孩子也没留下一个,不惜承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还让他的母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莫大悲痛。”
这一“飞来之石”一下子激起了千层大浪,于是我要求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看法。全班同学的探究热情都给调动起来了。大家仔细地看书、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认为他能忍辱负重。妻子受苦了可向他倾诉,母亲生气了可向他发火,他夹在妻子和母亲当中好为难,有苦不能说,有气不能发。②认为他绝不能称作好儿子、好丈夫。他没有做好婆媳关系的协调工作,没有努力让他的母亲认识到刘兰芝的好,而是任由矛盾的存在、发展进而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③认为他缺少智谋和远见。在夫妻誓别时,刘兰芝曾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他听到这句话后,就应该能料想到事情的发展决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送兰芝回娘家,好好地跟其母亲、哥哥讲清楚,或到府里赶紧把事干好回来接她,而不是等到“闻此变”,才“求假暂归”。④认为他还小肚鸡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听刘兰芝的解释“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只是埋怨、指责刘兰芝是“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还酸溜溜、假惺惺地“贺卿得高迁”,说什么“君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⑤认为他对爱情的坚贞是远远不及刘兰芝的。在夫妻誓别的时候,是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而他只是说“誓天不相负”而已;而且以死殉情“黄泉下相见”也是刘兰芝提出来的,这些基于他的性格、地位可能让他说不出口,尚可理解。但是他是在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之后,“闻此变”才“心知长别离”,还“徘徊庭树下”,才“自挂东南枝”的,显得他的殉情很被动。
学生的精彩生成是建立在各自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的,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所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超越自己的阅读成果,享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读书的乐趣。这堂课是我任教多年多次讲授《孔雀东南飞》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敢于批评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教学中学生发表的意见、质疑甚至一句牢骚话,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契机,作为教师,应能够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这样往往会收到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
(二)“无心柳”插成一片荫――利用学生“发难”生成
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死后合葬,魂化为鸟,富有浪漫色彩,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我请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可那位学生站起来后,却说:“我觉得他们死后根本就不可能合葬在一起。”我没有批评他答非所问,反而表扬了他能勤于思考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他的看法是否正确?
“我同意他的观点,焦仲卿的妈妈很不满意她的这个儿媳妇,生不能让他们在一起,死了以后也不能让他们如愿,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她作为家长的威严。”
“是的,刘兰芝的哥哥也不会同意。刘兰芝这么一死,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攀附权贵的好机会,甚至还会得罪太守,他肯定很生气。”
“我也觉得他们不可能合葬。即使焦仲卿的妈妈、刘兰芝的哥哥都同意,但是此时刘兰芝已经再嫁,她是在‘入青庐’‘黄昏后’才‘赴清池’的,这说明她已经出了娘家门,从理论上来说已成了太守家的儿媳妇。太守是绝不会同意让他们两个合葬的。”
他的看法得到了很多同学有力的支持,而反对者则显得底气不足。
“我想他们都被两人忠贞的爱情所感动了吧,所以有可能会让他们合葬。”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作理性分析:这个结局到底有什么意味。
“这个结局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很相似。祝英台不是在嫁给马文才的路上正好经过梁山泊的坟墓,她伤心的大哭,坟墓突然裂开一个大缝,她就毅然地跳进去,然后双双变成蝴蝶了吗?课文中则是合葬后两人化为鸳鸯罢了。”
“变成蝴蝶、化为鸳鸯,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猜现实生活中他们也不可能合葬在一起。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目的是要歌颂美好的爱情。”
“我想应该还寄予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还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边对话。学生的“发难”激起了课堂上思维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多边对话中,生成的不只是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这样的课堂调动了情感,激起了兴趣,培养了能力,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节外枝”生出千竿翠――利用学生出错生成
分析《西地平线上》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描写三次落日的相关段落,分别概括出三次落日的特征。在概括第二次落日的特征时,学生首先找到的是“不显明,像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不死不活的,死气沉沉的”这些特征。可这些根本不是落日的特征,而是日落前的太阳的特征。我没有马上否定他们,而是要求他们在相关语段中找出表明时间的语句。他们很快地找到了“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整个下午”等语句。然后我问刚刚找出来的是什么景物的特征,学生便都明白了他们的错误。马上就找出了落日的特征是“辉煌的血红的、停滞”。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他们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写日落前的太阳。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是对比烘托、欲扬先抑、铺垫蓄势的写作方法。我决定趁热打铁,让学生学以致用,就布置了课后习作,在随笔本上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200~300字的小短文,明天课上交流。从第二天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了。
在学校生活中,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总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基础,动态生成是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只有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在一起,课堂教学才是完整和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万明华. 有效的语文教学[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