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顾城的远和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你不愿意种花,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 《避免》
2、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 《远和近》
3、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 《门前》
4、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 《一代人》
5、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
——顾城 《世界和我·第八个早晨》
6、一切都明明白白,
但我们仍匆匆错过,
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
——顾城 《错过》
7、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 《小巷》
8、字迹已模糊,
因为思念的缘故。
——顾城 《因为思念的缘故》
9、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顾城 《早发的种子》
10、命运不是风,
来回吹,
命运是大地,
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
——顾城 《英儿》
11、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顾城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2、手我是有的,
就是不知如何碰你。
喜欢小诗,喜欢它文字的面积小,情感的含量高,如同大建筑家安藤忠雄初为世人关注的处女作《住吉长屋》所表达的概念:在狭小的土地上,寻找属于狭小土地的富足。曾出版过《微型诗话》的老诗人穆仁这样总结小诗创作的优势:“小诗正因其小,更便于容纳、剪裁千姿百态的世象,处理大大小小的题材;正因其小,在艺术营造上更见精力充沛、神情从容,琢磨出精品”。
初为人妇时,面对陌生的新婚生活有各种不适应,全然感受不到甜蜜的爱的存在,直到有一晚,偶然读到敻虹的小诗《死》:“轻轻地拈起帽子/要走/许多话,只/说:/来世,我还要/和/你/结婚”,真是“只言片语夺人心魄”啊!几行字,水口行舟,将我渡到生命之河的彼端,回望此时,心中满是缱绻的情意和不舍的牵挂,我俯身去望身旁人熟睡的脸庞,透过婆娑的泪眼,看到了爱——从那一刻起,便被小诗开了“天目”。
喜欢小诗,喜欢它简明的意象,清朗的音节,不尽的意蕴,人情、风物与世事一旦入了小诗,便有了别样的秀韵,而在去掉繁琐和铺陈之后,又直抵诗的本质。台湾诗人陈瑞山的《茶叶》,可以拿来给小诗做形象代言:“火烤的煎熬/水烫的煎熬/一翻身/完成/一片芬芳”,仅用19个字酿出的一片芬芳,是从冥思苦想的煎熬中来。
小诗,先要求体例短小,后强调一定是诗,不要滑向雕琢过度的“小碎篇章”,要追求“一砂一天国”的高远境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许多冠以“小诗”之名的作品,其实是将一长句格言,用回车键敲成诗,著名诗人罗青对此有精辟的评论:“金句、摘句之类的,有如大鹏身上采下来的羽毛,精则精矣,奇则奇矣,然终究比不上五脏俱全的麻雀,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活泼的宇宙。”
小诗天生就极具存在感。一位诗人,如果他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作品立在那儿,那他无论还创作过多少首长篇佳作都将被“忽视”,因为在读者的记忆收藏室里,小诗总是被安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马致远,元代大戏剧家、大散曲家,所作杂剧15种,散曲120多首,可我们能记住的还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艾青,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出版诗集几十部,创作诗歌几百首,可我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的小诗《我爱这土地》;顾城去世后,他的父亲、老诗人顾工编辑出版了《顾城诗全编》,收录了这位“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所创作的六百余首诗,但顾城的哪些诗最为人熟知呢?《一代人》、《远与近》、《安慰》都是小诗的名篇佳构;当有人问我:“你欣赏的女作家三毛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想了想她出版过的二十七部作品:“三毛曾创作过一部小诗,也许是她最真实的写照——那人在月下/画着白白的侧影/试图使一些玩笑/更古典些……”
说小诗是为我这样的懒读者特别烘焙的“文字曲奇饼”,似乎更恰当:吃大餐礼仪又繁讲究又多耗时又长,哪有吃甜点来得惬意自在?唇齿留香,还省时省力,尤其,炼字炼句的小诗,不仅吟咏起来上口——“聚精会神与方寸间,对于其中的含蕴更易充分领略,作酣畅的交流”(穆仁)——摘抄起来更是方便。
当阅读进入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微友们推崇的是“惜字如金”,比试的是百步穿杨的功夫——看谁能在140个字之内解决问题。于是,有一种文学样式来到微时代咸鱼翻身,一跃成为独领的弄潮儿,是什么?对,小诗!
当我把这个发现讲给他听时,他一盆凉水泼过来:“得了吧,现在谁还读诗?!”一句话激醒了我:原来所谓小诗开始受宠,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私以为!可我没气馁,只有导师认可、没有观众支持的歌手,不能在好声音的舞台上站到最后,我要既当小诗的“伯乐”又当小诗的“粉丝”,我要让人们听到小诗的“好声音”!
于是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设了个“小诗私囊”,每隔几天就发一首小诗,夹在各种养生搞笑段子时评心灵鸡汤文章中生存的小诗,的确像丑小鸭,与圈里欢乐的氛围格格不入,但我坚信小诗是天鹅:发李勋阳的《皈依》——“等谢了顶/洒家/再顺道烫上/九个香疤”让朋友们看看小诗也可以这样搞怪加无厘头;发夏宇的《就》——“就这么走了/留下一句脏话:/我爱你们”让大家了解文字在小诗里怎样被磨成暗器,夺人魂魄……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⑧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感悟自然的远与近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 刘政博
自然是非常美妙的。住在城里的我们总以为自然非常遥远,却不知道自然就在身边。
自然在美好的早晨,每当我们起床时、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时,自然就悄悄地来了。当我们走出家门,望着天空,自然就会像恋人般与你面对面。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爬上来,白云早已飘荡在高远的天空中;为出生不久的鸟儿觅食,鸟爸爸早已在枝头飞来飞去寻找着美味的早餐……这就是自然,竟然离我们如此近。
而那些宅在家里、成天面对着电脑、拿着手机的人们,却离自然太远了。“宅族”眼中的自然是虚假的,如果你与他们聊天,聊到自然,你发过去一张你在野外游玩的照片,他们会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呀,网上的图片不是有的是嘛!他们感受不到真正的生命,闻不到花香,听不到蜜蜂嗡嗡的声音,感受不到阳光晒在身上的温热。
其实,自然离我们很近。下雨时,自然就向我走来,乌云告诉我:“我们来了,好久不见,过得怎么样?”闪电告诉我:“嗨,兄弟,我们又见面了,上次我从电线里溜过来发现你还在补作业呢,现在你写完作业了吗?”雨点跟我说:“朋友,最近天气很热啊,我来给你降降温吧!”风儿也过来说:“我来带给你凉爽……”
这就是自然,奇妙而美丽的,如果你细心聆听它的语言,你会发现它离你多么近!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美得有点儿像童话了,它把我们日常看到的景物和天气变化写得极其生动。是呀,如果我们保持这种美好的心态,自然就会离我们很近,也会变得很可爱。
(黄琬雅)
感悟自然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学生刘政博的妈妈
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沙漠中崛起的迪拜世界第一高楼,从不同方向徒手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挑战者……无不彰显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丰功佳绩。可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征服人类:昔日繁华的古楼兰,现在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残垣断壁。草原、耕地不断沙漠化,使得北京等多个城市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尾气、废气大量排放,使得空气质量恶化,许多城市笼罩在灰霾之中。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当人们都戴着口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喝不到洁净的水,吃不到安全食物时,我们该反思什么?该为自然做点什么?自然养育了我们,可我们却离它越来越远。
大自然就是这样:尊重它,它就造福人类,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离我们很近;践踏它,它就会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远离我们。美国的龙卷风,所到之处顷刻间变成人间地狱;连续不断的暴雨,可使山体滑坡,河流暴涨,冲毁良田房屋,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俗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好好利用自然,自然就能造福人类;随意破坏它,它就会威胁甚至报复我们。自然如此,一个政权亦如此。纵观历史,百姓犹如自然,执政者尊重百姓、关注民生,百姓丰衣足食,过上好日子,百姓自然拥护它,他们的心离得很近。如果执政者只顾自己享受,无所顾忌,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那百姓同样可以抛弃它,这时百姓的心就离执政者很远。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地球真正的主人,自然终将离我们很近很近。
教师点评
成人的思考角度就是比较宽阔,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从对自然界的认识拓展到对社会的认知,这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黄琬雅)
自然的远和近
凌君柔
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
从不同的角度或途径感知自然,自然似乎离我们很“远”,似乎又离我们很“近”。
自古以来,人类感知自然的途径是丰富的,或行万里路或读万卷书,还可以在网络上搜寻……
一路上或荆棘丛生,或繁花似锦。内心澎湃着对新事物的好奇,激发我们不断探索。行走在路上,可以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穿过溪流与丛林,留下的是探索的脚印,可见,自然因此离我们很“近”。读万卷书,遨游于知识的海洋,用最短的时间打捞自然界的前世今生,获得很多关于自然的认知,知识量很丰富,却很难让我们真正了解自然,因此,自然就离我们很“远”。
有的人喜欢行走在路上,从一座城市走向另一座城市,从一个乡村走向另一个乡村,从一个国家走向另一个国家。永远在路上行走,他们可以感受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世界,可以欣赏到无数美景。而有的人,喜欢待在实验室里,依靠一条条数据获取对大自然的认知,从中发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
夏天迈着急促的脚步到来时,满池塘都是婀娜多姿的荷花,几乎看不到池水。晶莹透亮的水珠在荷叶上打滚,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美丽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时而跃出水面,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时而围着荷花打转,似乎在说:“我愿永远留在你的身边。”可是骄阳如火,多少人有心情欣赏它们?当秋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时,落叶纷飞,它们像歌唱家又像舞蹈家,唱出秋天里哀婉的曲子,跳着悲伤的舞蹈……枯黄的叶子纹理纵横交错,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欣赏落叶构成的画卷呢……沉迷于数据的人,往往缺少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很难真正意识到自然之美。
如果想真正认识自然,只有把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验这种“远”和“近”,才能既欣赏大自然的千山万水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
教师点评
雷,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网络语言里雷是指看到某些事物,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电过一样,好雷啊,被雷了,略等于:好奇怪哦-他怎么可以这样,他难道不知道’哦,原来如此,怪不得。
现在网上传播“雷词”的多为有文化的年轻人,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对现实的一定分辨能力,因此在相对宽松环境和新事物氛围中,很喜欢采用戏谑、恶搞等手段针砭社会弊病。这种轻松、幽默的社会批判,成了大众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中重要部分。民间语收集者黄集伟先生将其命名为网络“雷词”,也就是借助于网络迅速传播的具有震撼力的词语。例如”打酱油”即来源于电视台关于“艳照门”的市民采访,被采访者对此事毫无兴趣便不届地说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如今这句话已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
雷,是种感觉,中国人向来容易被雷到,看《庐山恋》,电影里有人接吻,观众被雷了,对于这个吻,各界人士要大讨论。只可惜雷成为动词的时间太晚,要不然旱就风光无限。其实雷词的语汇早些年就有,如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王小波的“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猪”、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和北岛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等,至今流行不衰,还常常被人引用。这些隐晦诗句并非太大众化,也就远没有大众化口语化的“雷词”使用得广泛和频繁了。生活中处处都是雷:A股下跌、城管当街追打小贩、轰天雷山寨手机、刘翔退赛、叶锦添的红楼造型…,统统雷倒一片。
雷,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幽默。在今天这样一个想不娱乐都难的时代,再没有什么能像雷文化那样,有趣又有效地化解我们生活中如此难以化解的生存压力和社会冲突了。雷尽管有些低调。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感受,虽然和恶搞一样都以娱乐化为表征,但并不像恶搞那样让人不爽,引起公愤。而且,恶搞可能会引起道德上的不安感,雷则安全得多,毕竟雷只是一种发自个人内心的、持续0.01秒和感觉。
《新周刊》列出了雷人雷事榜比如越走越远的《走近科学》、糊涂解说韩大嘴和恒源祥羊羊羊、牛牛牛…早在韩乔生解说足球的时候,就有网友为其汇编了一套《韩乔生语录》。如今2008奥运年,韩乔生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眼睛看着A、心里想着B、嘴里说着C”的惯有风格,坚决意识流到底。最为著名的言论莫过于对水立方的评价:为什么世界纪录能在水立方不停地被打破,是因为泳池的水好,经过净化的水不但可以浇水、洗衣服、洗地板,还可以三次利用去冲大街和建筑物
1、生活需要几分轻松的对待,就像每个人的心地需要几分祥和与安静,不要把生活活成一场厌倦,许多故事都将被岁月送走、送远。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坚持对生活的美好,或者是正在走向美好。
2、生命是宝贵的,但它很脆弱,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让它残缺或终止,就像一丝轻纱。有人说,生命的绿洲,在于安全,那安全是什么呢?安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寄托。它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小桥,只要安全了,美好生活也就不远了;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随时在生命的旅程中,绽放……
3、世界因为爱变得更美,人们因有爱变得更善良,我们更要善待生活,感恩生活,人间才会处处有爱,生活才会更美好。
4、这个世界很美好。都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美丽的景色在心里。是的,我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律动着快乐的音符。
5、心里很静,应该说是恬适的感觉。前些天下雨,闷在家里,总是烦躁不安。今天出来散散心,换了个环境,就换了种心情。觉得天那么蓝,树那么绿,生活是那么的安宁和美丽。
6、美好生活,伴随着一阵哭声,我们咿咿呀呀赤条条的降临了这世界,来到了这个人间。所谓的世界美好,所谓的生活美好,这美好我真的不知道好在哪。
7、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这个世界充满着爱。我迎着晨曦而出,踏着晚霞而归,等着我的,是家里温热的饭菜。外出没人在家的时候,下了大雨,我不用担心家里阳台的衣物被淋湿,邻居会帮我收起来。家里的的钥匙忘了拿,我不用惊惶失措,邻居会为我想尽一切办法……
8、我的家乡坐落在太行山脚下,一条小溪从村旁流过。从远处看,那条小溪像一条银丝带,缓缓向东流去;走近一看,小溪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岸山上的翠柏四季常青。我的家乡就像是一个大公园,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完的美景。
9、生活中因为有了沟通,才出现了冰释前嫌、和睦相处、门庭若市……等四字词语,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生活中不能没有了沟通,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了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10、生活,其实是很美好的。不要再为邻里间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过往的烦恼而闷闷不乐,不要再为曾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拉。把心胸放宽些,把心态摆平和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是挺美好的。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酸雨、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等威胁着人类的自身安全。如何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生活更美好。
12、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13、美好生活,当岁月如流水般飞逝,我期待我的世界更精彩。当生活美好了,未来美梦成真,世界一定会很精彩。我一直在追求自己所想追求的美好。孤单寂寞伴随我成长,让我已然认识了世界的真实。人的一生必定要有所追求,才会过得有意义。一个人必须要清楚自己的需求,才会更有动力去努力。我的世界,已经空旷了许久,而我现在终于知道该怎么把它填满,让它精彩。我相信,我的世界一定会更精彩,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我所想拥有的。
14、生活给我们的已经很多,()我们不要再去奢求与索取什么。认真对待生活,美好的生活是需要你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15、乡村的生活,是住在城市里的我所向往的。在我的印象中,乡村有清新的空气、碧绿的稻田、小桥流水和房前屋后的野花。虽然我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但因为节假日经常会跟爸爸妈妈到乡村游玩,所以,一提起乡村,在我眼前展现的便是一幅自由、快乐、和谐、美好的画面。
16、明天的生活依然让人很是期待,道路的曲折总是让人叹息。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就要学会去热爱每一天的美好生活!
17、草地上,微风吹过。请细细聆听,有“沙沙沙”的声响,本来那是小草们在欢快的歌颂。它们为什么如此快乐地歌颂?它们在歌颂什么呀?歌颂它们虽然平凡,但却幸福、安适、无忧无虑的生活。淡泊多好呀!它们唱着生活中的有心人写给自己那首“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生命赞歌。它们没有像花儿一样孤芳自赏,却不悲痛、不抱怨……哦!本来它们的歌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最完美的诠释呀!
18、儿时憧憬的美好生活在哪儿?为什么成长竟是如此苦涩、令人烦恼?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这么一段残酷的经历?回想起过去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美好生活,再想想现在考场上与好友的紧张战斗,真是今昔难比。
一个书业的例外。
顾客一踏进方所的大门,就要做出选择。
向左,那里是“例外”,挂架上是动辄2000元一件的衬衫,5000元一件的外套。隔壁的生活美学馆,不乏标价上万的餐具和茶具,亦有日本设计师柳宗理著名的铸铁锅,1000元一套的叉子和勺子算是便宜货。创意文具区出售的笔记本贴着“意大利造纸坊手工制作”标签,在植物区,至少要花100元,你才能买到一棵最小型的盆栽。
向右,那里耸立着高高的书架,整齐填满了4万多种书刊,文学和诗集陈列在最醒目位置,英文书和台版书占据了大面墙壁。书架间垂落的帷幔上印着顾城和松尾芭蕉的诗句,前书廊中央的三个柜台上铺放着书店推崇书目,最前面一个“关于阅读”专区,特别推荐了和独立书店有关的种种……。你可以不掏一分钱待在原地看完整本书,或是径直穿过两大排外刊杂志架,走到咖啡吧来一杯价值25元的美式咖啡。菜单?夹在一本英文版《傲慢与偏见》中。
2011年11月25日,顶尖时尚购物中心广州太古汇。例外的有一个新业态“方所”在全体店员的诗歌朗诵中盛大开幕。毛继鸿认为,这个世界缺少诗,我们不能没有诗。
毛继鸿将新店定义为“全新文化概念店”,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仅比楼上的爱马仕小30平方米。“方所”二字取材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文选》中“定是常住,便成方所”语,而创立方所的初衷是要为懂得文化创意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地方。与以往的例外服饰专卖店不同,这家概念店涵盖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
毛继鸿认为,渠道应该是公共空间,而不是用钱包来定义的私人空间。他要通过书店来打破这种不平衡,也想以此给都市人一种境界,“有一些奢侈是更需要胆量的,它是价值观本身的一种选择。”
书店采用客家围屋的概念,用书架把店铺外侧围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执行长廖美立是台北诚品书店创始人之一,也是方所的策划总顾问。其中的书店包罗来自世界各地逾90,000册最好的出版品,涵盖设计、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中30%是外版图书,30%为台版,40%为大陆精品图书。
方所卖书,但功夫在书外。凡是与书有关的生意它都做到了。方所提供礼品订制、出版咨询、书籍代购等图书产业链上的各种服务。每个周末,将前书廊的三个展台撤掉,“作家现场”就在这里举行。骆以军、许知远、廖一梅、毕飞宇、廖伟棠、欧阳应霁、韩东、杨葵、朱文、张铁志、刘克襄……的作家相继现身方所,热闹的时候,讲座一天要排上两场。
方所不仅提供阅读之美,还提供很多与美有关的产品。进门左手是350平方米的服饰区。店内还有500平方米的生活美学馆,专门出售装点生活的创意产品,猫型手袋、日本瓷器以及小巧的品酒、美食、旅行的专业记录簿,很多品牌都是第一次引进中国。
二层是艺术区。在“美学生活”引进80多个来自全球的时尚品牌,都是注重设计和手工,很多是第一次引入中国。美学生活的商品涵盖自然环保手感、织品、纸品、设计新赏、设计文具、儿童玩具六大主题,试图由商品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考。
童玩区是孩子们的最爱,毛继鸿说,“我们太忙了,来不及思考,小孩会告诉我们很多哲学问题。”
方所运用现代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设计,采用自然主义的材料,为顾客呈现一个自然的、人文的、创意的、美感的生活面貌。从开业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接待了200万客流。
更为关键的是,方所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说广州太古汇方所,可是由于方所的声名远播,现在有人说“因方所而太古汇”了,很多人一下飞机就拖着行李箱直接来方所大开眼界,白领们中间更有“上不了方舟,可以去方所”的说法。
毛继鸿一度以为,广州已经是个文化沙漠了,“20年前来到这里,广州是特别先锋的一个地方,媒体很活跃,广告影视很活跃,思想也是最开放的。这是一个给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动力的地方,但近10年来,它越来越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现在有些地方连杭州和成都还不如。作为一个新广州人,我不会欢迎这样的事情。”可是开业近半年,很多事情令毛继鸿感动,事实让他改变了看法。
方所已经成为广州新的文化地标,在高铁车站的广告牌上,背景就是方所。“这个城市给了我很多东西,我希望通过方所还原它的精神气质,从前北京上海有的,现在广州也可以有。我要让方所给人们提供一个邂逅的地方,现在因为有了方所,你们再离开广州就说不过去了。”
业内人士认为,与其说方所在卖书,不如说在卖一种氛围,一种生活方式。把有共同爱好的人吸引在一起,看书、聊书的同时喝喝咖啡、买点服装和创意产品,消费一种慢生活。现在说它成功还为时尚早,因为毕竟诚品都是熬了15年才有了赢利,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
而毛继鸿也已经做好了“熬”的准备。方所能收回投资的时间,也许是三年,也许更长。未来的书店,他打算以“深度”为重点,“不仅深度构建推荐书籍和生活产品的方面,也在作家讲堂里更深度互动,还会呈现更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展览。”虽然方所被视作是书店业不景气时期逆流而上的代表,但毛继鸿却希望赋予它更广阔的意义:“不一定非要用书店来命名,其实我们建立的是一个渠道的品牌,是一个空间的品牌。”
一、深沉激越的情感美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核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美是诗歌美感的重要源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抒发因内容和诗人的个性不同而不同,有的强烈直白,呈豪放热烈之美。如郭沫若的《凤凰更生歌》蕴含着狂涛怒吼、火山爆发似的激情。这种激情源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显示了诗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作品问世将近一个世纪,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情感的热力。有的诗歌表达深沉含蓄、委婉细腻,呈柔婉沉郁之美。比如穆旦的《赞美》用繁密的意象,抒写中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当时,年轻的诗人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和潜在的反抗,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诗人抓住这一时代特色,为之吟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前边三节用具象描绘,都以“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最后一节转向宏观扫描,反复高唱:“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就充分表达了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的深沉而激越的赞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创作最富激情,却又略带悲怆色彩,如《招魂的短笛》《布谷》等,婉曲细腻地抒发了“水墨画也画不来的细雨背后的”乡愁。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从心底里发出呼唤,反复吟咏,情韵浓厚,委婉动人。还有的含蓄与直白相结合,如艾青的《我爱着土地》,上节含蓄地表达满腔爱国之情;下节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既有深沉凝重的内涵,又有昂扬激烈的情感。
“诗自肺腑出,出则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苏轼)只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才具有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情感之美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让读者在审美阅读中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净化灵魂,并提升精神境界。
二、新颖独特的意象美
意象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和示现。诗歌不直接表白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借此把自己的感觉迁移给读者。意象是诗人与读者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熏黑的矿灯”等五个意象,暗喻祖国的贫穷落后与发展缓慢。诗人回顾祖国走过的苦难历程,抒发了当代儿女对祖国的深沉眷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连用五个象征性意象,一个比一个壮阔,围绕“祖国”这一中心展开抒写。如此新奇独特的意象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给人以美好联想和享受。闻一多的《死水》运用色彩斑斓的意象,以丑为美,达到了反讽的效果。戴望舒的《雨巷》用“雨巷”“丁香”“姑娘等”象征性意象,抒发自己失望、彷徨的情绪。《静默是睡熟的莲花》(刘湛秋)连用“莲花”“落叶”“鱼群”等八个比喻性意象,把静默这一抽象概念表达得可视可听可感可触。
诗歌动用意象是为了更婉曲、更巧妙地表达主题。意象是构成形象的意境基础,它像一个个路标和阶梯,依照它的指引,才能进入柳暗花明的胜境。读者并能按照它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延伸、扩展、补充丰富意外之象与象外之意,达到一个广阔深邃的境界,领略诗歌的万千风情和无限风光,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三、婉曲蕴藉的暗示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才能引人入胜。诗歌以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以启发性和暗示性间接指点读者联想,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调动和发挥读者再创造的积极性。《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以联想和暗示展开的:第一、二节写白天与月夜,暗示一天;第三、四节写春天与秋天,暗示一年。表达诗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在怀念自己的亲人和祖国。《雨巷》中窒息冷寂的“雨巷”暗示着当时的现实,那绝望凝滞的“死水”就是光怪陆离、腐恶黑暗的旧中国的写照,流沙河笔下的那只“蟋蟀”暗寓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理心态。暗示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的思想感情在欣赏这一艺术再创造活动中潜移默化;同时又在读者的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延续与扩展诗人的天地。含蓄蕴藉的暗示美,能令人回味再三,沉醉不已。
四、跨越时空的跳脱美
散文像走路,诗歌像跳舞。诗歌讲求省略和跳脱,在跳脱和省略之间,留下广阔的供读者自由联想的时间和空间。《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按时间顺序,切换空间,组成四个跨越巨大时空的场景,抒写出了海外游子浓浓的思归之情。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可说思接千载,纵横万里,遨游于时间的长河之中,骧腾于空间的云霄之上,跨越巨大的时空。抒情线索随着蟋蟀的跳跃而跳脱,能放能收,在跳脱中提供许多美感联想的诗化意境。呈现出沧桑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和审美的个性化特点。又如《布谷》在时空上跳动着诗人的深沉感伤。一是空间:诗人客居香港,清明时节听布谷声声呼唤“不如归去”,便想起自己的故乡;无奈“浅浅的海峡”阻隔,“故乡不能伸过手来/接我回家去”,试问“布谷”:何处是归程?二是时间:诗人翻阅古书,看见布谷从神农氏那里“一路按节气飞来”,一直飞到现在的清明;但眼前的乡村面目全非,扫墓路上不见了牧童,杏花村改卖了啤酒,礼拜天耕地的是悍然牛吼的挖土机。在时空的跳脱转换之间,流露出作者怀古思乡的失望感伤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五、精妙绝伦的语言美
新诗常常采用精妙绝伦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具象,以便让读者感同身受,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的诸多美感享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二节表达的是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而是借助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康河岸边的“金柳”变成了艳美动人的“新娘”,那么,有谁愿意与新娘作别呢?无奈而别,那番离情是怎样的缠绵难舍啊!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清波中向诗人轻轻地招手,她的多情绾住了诗人的心。诗人愿做康河中的一根水草,与她相依相伴,共同享受柔波的而永不分离。诗人化抽象为具体,变有形为无形,把自己对康桥的热爱留恋之情写得具体可感,仿佛伸手可掬。戴望舒在《雨巷》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幻化成“丁香”般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颜色、芬芳和忧伤,看得见摸得着,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闻一多曾提出过诗歌创作的“三美”理论,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其中的绘画美就是指对摹色词语的运用。《再别康桥》中的“金柳”“艳影”“彩虹”“青荇”色彩斑斓,调配和谐,构成一幅绚丽的“康河夕照图”。诗人寻梦时,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又绘出了一幅星辉灿烂的“康河夜色图”。两幅图画浓淡相宜,诗意美化入绘画美之中。《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能引起多种色彩联想的字眼,对一潭死水进行如实描摹,实际上暗示“死水”就是腐败黑暗的旧中国。诗人以丑为美,美丑对比,更显旧中国的病态与丑态,造成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韵律、节奏、音调上。如《再别康桥》节奏整齐,每行大多三至四个节拍,二、四句押韵,节节换韵,首尾呼应,以韵律的跳动表现情感的律动,自然流畅。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音韵和谐柔美,宛如一支梦幻曲。《雨巷》多用反复叠唱,有意延缓节奏,构成舒徐复沓之美。每节长短不一,在整齐中求变化,时而舒缓,时而短促,平仄协调,读来抑扬顿挫,韵味悠长。
1. 了解朦胧诗特点;
2. 学习和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3. 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朦胧诗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讨论、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语:(1分钟)师: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爱情,也是文学艺术表现最多的主题,用诗文歌赋来表达爱情的篇章,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反映爱情的诗。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一首新的诗歌,倾听一位不平凡的新女性对爱情的理解——《致橡树》。
二、板书:(2分钟)(课题、作者)——致橡树 致:给予。如:致函,致电。 作者:舒婷。可以看出这是一封信,是一封写给“橡树”的信。下面我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看课文,并用笔画出诗中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① 舒婷是谁? ② 她为什么要给橡树写这封“信”呢? ④ 她笔下的爱情是什么?
三、设疑:(5分钟)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作者简介: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 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后调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其《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2. “朦胧诗”概念(板书:朦胧诗——第一教学目标),师:朦胧诗又称新思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内容含蓄隽永,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探索人的自我价值,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意象叠加、扑朔迷离,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
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诚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
四、释疑:(4分钟)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或听录音)
2.师:可以看出,这篇诗歌谈爱情的,现在请同学就所学知识首先浅谈:什么是爱情?
3.学生抽答:师总结: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给出不同的答案。爱情有时会给人力量, 爱情有时也会让人迷惘。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 “爱情”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爱情?
五、课文分析:那我们看课文中,作者笔下“木棉树”怎么回答的! (板书:木棉的自白):(18分钟)
1.分析一:(板书)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虚荣、攀附、一厢情愿、丧失尊严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单恋、依附、失去自我
也不止——像泉源——遗憾、一味奉献、残缺、不圆满
也不止——像险峰——遗憾、
甚 至——阳光、春雨——遗憾、
(1) 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2) 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 师分析、明确:
①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没有自身的人格尊严,这是一种“虚荣、攀附” (板书)的爱情。“绝不像!”爱情态度何其鲜明,立场何其坚定,坚决予以否定,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
②痴情的、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绝不学!”这种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的鸟儿,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这是一种“单恋、依附” (板书)的爱情。
③诗人接着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被赞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请问同学们木棉的态度是什么?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没有全盘否定,但也表示 “遗憾”和不足(板书)。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只知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 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自我牺牲的精神虽然可嘉,却令人遗憾。 因此,这只是一种“一味奉献” (板书)的爱情。
2.小结:(板书)否定、批驳—— “世俗的爱情”。——破(构思)
以上是第一部分:诗人对两种爱情的模式的蔑视和摒弃
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
3.分析二:(板书)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1) 全班女同学齐读至尾。 其他同学边看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并标注。
(2) 师提问,同学讨论、回答。
(3) 师分析、明确——诗人的爱情观:
板书: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爱的前提——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
①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指出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板书) 。
②爱的前提: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强调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板书) 。
③爱的理想:师: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板书: 爱的理想:爱的男方——伟岸挺拔、坚强有力(品质——比喻)
爱的女方——青春秀美、充满生机(外在)
——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内涵)
——勇敢顽强的品质、热诚友爱的态度(精神品质)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 勾画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 “伟岸挺拔、坚强有力”(板书)的。
④爱的女方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板书)的。 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这里有点难以理解,(师分析)中国的过去,更多的是一个男权社会;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有些人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也试图通过反抗来改变这不公正命运,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大部分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加重了自身的悲剧色彩。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诗人,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作者认为一个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具有内在美成熟之美,应该具有 “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板书)。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热情友爱的态度”(板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才能构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4.小结:(板书)确立——理想的爱情观——独立、平等、默契、真诚、相知相依——立(构思)
师: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男)“仿佛永远分离,”(女)“却又终身相依。”师:“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 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一种“相知相依”(板书) 。因为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最后,诗人坚定明确表白: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一部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板书)
六、总结全文:(3分钟)
(1)艺术构思:先破后立——教学目标之二(板书)。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同时提出了理想的爱情。在作为女性诗人的舒婷看来, “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2)表达技巧: 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强烈的感情;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围绕一个主题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表现缠绵的倾述和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3)艺术表现:以整体象征手法构造意象,借助一些自然物象进行“象征类比”(板书),(木棉、橡树对应象征爱情双方)寓哲理、思想、意念于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可感而真切。
七、讨论:(5分钟)
1.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其他物象及其特征,依据上述方法是对具体意象进行分析,说说此前“我”和“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中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请同学们还是从下列诗句中找出具体物象和特征, 来看看作者所追求的是什么样人生理想?
八、联系自己,谈谈感想:(4分钟 )
1.通过学习本文,谈谈你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人类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早恋在中学生中并不鲜见,过早涉猎这个,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一个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的人,事业还未确定方向,更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又怎么可能收获真正幸福的爱情!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任务,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存的本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和成熟自己,成为努力向上的人、奋发图强的人、独立自尊的人;要培养自己胸怀大志、沉稳坚定、自信坦诚的品质,学会懂得如何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等到我们真正成长了、成熟了,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教学目标三: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如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甚至对未来的爱; 在人类历史上,千千万万热血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大爱,放弃了男女个人的小爱。用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抒写了众多可歌可泣、悲壮动人、流传千古、泽被后世的颂歌。个人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大爱却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是我们永远需要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的东西。
九、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1.5分钟)
十、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新闻背景:
抑郁症困扰着全人类。活着或逝去的抑郁症患者随手就能开出一长串名单:诗人顾城、天才作家三毛、歌王迈克尔・杰克逊、香港艺人张国荣、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中国卫生部疾控中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7亿人,其中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人,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抑郁症是世界性难题,迄今仍未有良好的治疗药物,无数患者仍在痛苦中挣扎……
本文主人公于洛生曾是重度抑郁患者,患病6年后通过自救奇迹般康复,并成为诗人和科普作家。迄今14年过去,病情没有出现复发。最近,于洛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讲述了患病和自救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经历,他的故事富有启发性,自救方式切实可行,
得病:天边的厚帘遮挡自信的天空
1987年,14岁的我读初二。9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饭回学校上课,突然发现放在课桌抽屉里同学们交上来的55元班费不见了!钱丢了,一股凉气从后心蹿上来,直达后脑。上课了,老师说什么我都听不见。第一节课刚下,我失控地走向讲台,对老师说:“钱不见了。”我至今还想得起来老师和全班同学惊讶地注视着我的眼神。第二节课开始了,班里很安静,可我分明听到无数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中午他回家了,那班费被他带回去了。”“看不出成绩那么好的学生会是三只手……”
那时,我是全校有名的文科、理科双优生,父母和学校对我寄予的希望很大。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数学和物理竞赛,几乎次次都是第一名。可我这个双优学生竟丢失了全部的班费!老师只说再找找,没说别的。可从那天起,我感觉一幅厚厚的帘子遮住了我自信的天空。我在班里再也不敢抬头……
母亲说:“孩子,你学习上再努力一把,再去争几个全市第一回来,以洗去丢钱之耻。”我赶紧点头。此后的半年间,我发奋读书,发誓要优上加优,可我感觉注意力没有从前集中了。我努力说服自己:钱已经垫交了,也没人说我偷,没必要在班里活得那么猥琐,可我还是抬不起头。
发病的那天,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丢班费半年后的那天上午,春天的太阳很温暖,第二节课开始后不久,我忽然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老师的声音消失了,我只看见他的嘴巴在动;班里的同学明明都在静听老师讲课,但我感觉他们一齐朝我喊:“优秀生也偷钱!”“他数学竞赛倒数第一!”“他还好意思坐在班里……”片刻,我突然觉得非常沮丧,活着没有意思,我的世界一片黑暗。
从这一刻起,我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我仍天天去学校上课,可我经常走错楼层,走进另一个教室,坐在另一个学生的座位上,直到老师喊“起立”,直到我发现注视着我的同学全是一张张“陌生的脸”时,这才羞愧满面地跑出教室……
我休学了,从此走上了漫漫的求医之路。从西药到中药,我吃过的药多到可以用汽车拉!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我从得病到如今恢复的近20年间,全球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几无进展――著名摇滚歌星杰克逊死前吃的药,和我15年前犯病时吃的完全一样!
1992年10月,我已休学四年,家里人着急了,我要再不回学校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母亲说:“儿子,你去学校吧,能不能读书不要紧,你只要到班里坐着就行。”我流着泪说:“妈妈,我不想去。你知道不知道,我已经两个月没有睡着过,每时每刻每秒都头痛欲裂……”母亲哭了,拿起笤帚打我,边打边说:“儿子,你不能就这么毁了。回学校,先保住学籍,别的以后再说,好吗?”我满腔的委屈喷涌而出:“妈妈,我连死都不在意,还在意读书吗?妈妈,别再逼我……”当伤心的母亲再次朝我举起笤帚时,我心一横,一步登上窗台,一跃跳了下去。
家人紧急将我送进医院,我的右臂和右脚骨折,嘴唇和脸都被戳破了,缝了好几针,我的全身打上了厚厚的石膏,像一具包扎严实的木乃伊。我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不与任何人说话,我的脑子一刻不停地急剧运转,死过一回的我,决定活下去,虽然活着很难,但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母亲从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因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又想不出别的办法,母亲就天天半夜里翻滚,从床上摔到地上,然后爬上床睡一会儿又掉下床,连续摔三四次才能入睡。母亲每次摔到地上我都听得见,声音沉闷、沉重,就像空中摔下来一麻袋大米。母亲边摔边骂自己,不该逼儿子学习导致病情加重,更不该逼儿子回学校而导致自杀。母亲一摔就是好几年……一个抑郁症病人会拖累一家人,有时候,这种拖累会很长久,甚至是终生!
自救:生命中走来领路的姐姐
跳楼自杀后,我的身体康复很快,也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得益于楼层不算太高和楼下的那块草坪很柔软。我人前人后故意显示坚强,以显示自杀没有伤害到我,但此举招来左邻右舍更为不解的目光。因大剂量服用药物阿米替林的强刺激,无论光线多强,我的瞳仁收缩很小,这使得我的双眼有点像鹰眼,也能像鹰眼看见正常人在黑暗中或超远距离看不到的东西。我的眼神让人更加远离我……
我从此拒绝出门,身体里有一种极度寒冷的感觉,夏天吃西瓜必须热着吃,吃凉的就会拉肚子。我害怕风吹的声音,开启易拉罐的响声都会让我惊魂不定。我逐渐出现了强迫症状,坐着或行进中手指不停地划圈,连划成千上万次,如此才能安心。在最严重的时期,我陷入唤不醒的自闭状态,谁也不理。
1993年夏末,我亲爱的姐姐回到了我身旁。那时姐姐已经嫁出去好几年了,她是工学院的计算机老师,很忙,还要照顾5岁的儿子。姐姐的想法很简单:弟弟成了这种样子,得试着帮帮他。姐姐看了弗洛伊德等专家大量的心理医疗书后,受到启发,明白心理宣泄会让我舒服一些。姐姐让我躺着别动,然后提示我:“弟弟,你回忆一下第一次发病时的情形,是什么时候?说说当时的环境,都有什么人?”我按姐姐的要求躺好并闭上眼睛,放松自己。
在姐姐面前,我6年前的痛苦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我第一次有了倒苦水的渴望,一时间脑海里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姐姐语气轻柔,但非常坚定:“当时有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很吵,好像是上午9点,在上物理课,天气很晴朗………继续,有什么感觉?”“失控,脑子突然一下子变得非常烦躁……”
“继续,描述当时的感觉!”“感觉心理压力特别大……”
“体会心理压力,担心什么呢?害怕什么呢?”“我害怕同学们的目光,感觉那个环境我已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有多大?它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与什么事情有关系?”“半年多吧,可能与在学校丢班费有关系……”
“很好。那么,现在回忆丢班费这件事,回到得知钱丢失的那一瞬间!”
“中午还很正常,回家吃饭,回到学校发现课桌里的钱没了,下午
第一节课有些不安,记得是植物课,我告诉老师钱丢了……”
“回到那一瞬间,当时很震惊吗?”“是的,我从楼梯上走下来,感觉发生了很大的事情,心情非常复杂……”
“继续回忆那种不安,有什么情绪都可以释放出来,如果想哭可以哭出来!”“很强烈,很强烈……”“继续体会那一瞬间的情绪……”
第一次宣泄回忆的结果,让我有了生病以来的第一次放声痛哭,内心轻松了很多。从那以后,每隔两三天,姐姐就帮我做一次心理宣泄,定期进行,每次两小时左右。就这样,我和姐姐坚持了一年多的心理宣泄,结果比预料的好得多:我的大量疼痛记忆和痛苦情绪被宣泄释放出去,思维也变得灵活了,脑筋也好使了,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我的思维、心理和生理趋于康复!
我和姐姐得出的结论是:抑郁症患者,是从婴儿期直至懂事成人,因种种不良情绪长期累积无处宣泄和舒缓,最终导致思维神经出现病变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不良情绪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释放,就可能远离抑郁症的伤害!
我回到人群之中,经常和球友连续打几个小时的羽毛球,我知道打羽毛球时没有人会刻意注意我的“鹰眼”,运动场上永远以成败论英雄!别人打羽毛球是单打或双打,我只找运动场上最厉害的男选手交手,我们对打只比一样:大力扣杀,连扣十几板甚至几十板,谁将对方扣死谁就是胜利者。
最精彩的一次是,我和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高手比扣杀,大战3小时,最终他输在了我的拍下!他握着我的手由衷地说:“你很厉害!”我告诉他,我是个病了6年的抑郁症患者,我为强健体魄而锻炼!他听后非常惊讶。
体育锻炼对抑郁症患者而言,作用远远大于想象。首先,大运动量会让长期服药而至潜伏在体内的毒素排解出来。其次,强健的体能、身体各器官处于良好的状况,会对大脑的思维神经产生强烈、良好的刺激作用,对康复有神奇的效果。
真正让我觉得灵魂开窍,挣脱抑郁症的魔爪成为正常人,得益于男一个重要原因:对理想世界的孜孜不倦的狂热追求!
1994年下半年,我自学两个月后顺利考入当地的工学院读大学;四年后毕业,我顺利通过了体检关参加了工作,成为双鸭山矿业集团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的质检员。我恢复了对文学的狂热,我写的诗歌《送别》在网络上发表后,短短十来天点击量过万,被做成彩铃流行一时。我拼命地读中外名著,我写了10多万字的关于UFO和百慕大的科幻小说,我为自己的那些富于想象力的情节所激动;我狂热地研讨物理学书籍,那些高深的命题让我深深着迷。我发誓,一定要将被抑郁症耽误的青春弥补回来,我要成为当代有思想深度的诗人,成为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家,成为全球知名的物理学家……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是抑郁症康复最短、最有效的路径!
爱情:离去的初恋和相濡以沫的爱妻
大学毕业工作四年后,我因诗歌活跃于网络和诗坛。这时,我的初恋悄然降临了。
她叫娜蔓(原谅我用了化名),漂亮、活泼,体态丰盈。她喜欢我的诗歌,她的诗也写得很棒。她和我在同一座城市,我长得帅气,体魄健壮,思维敏捷且富有幽默感,我们都被对方迷住了。无数个夜晚,我们漫步在沙滩边谈诗歌和文学,谈生活和未来……
在我决定求她嫁给我的那个夜晚,我拉着她的手问:“你看出我曾经是个病人吗?很严重的病。”她笑着摇摇头,说:“除非你是个抑郁症患者,这种病通常看不出来。”我笑了,告诉她:“你猜得真准,我曾经是个抑郁症患者,现在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好利索了。”那天的月光很好,我发现她的脸一下白了。
她哭了,哽咽得不能成声,告诉我:“你哪怕是晚期癌症患者,我也不会离开你,但你不能是抑郁症患者。因为,我的父亲是抑郁症患者,他已经折磨了我母亲21年……”那一刻,我感觉那幅厚重帘子又从遥远的天边遮盖过来了。美丽的姑娘告诉我,她的父亲半夜里会忽然坐起来,让母亲给他讲他们相恋之初的故事,21年间母亲至少讲了上千次,可父亲仍觉得不够。另一些时候,父亲会在天明时分像尊雕塑般立在高高的阳台栅栏外,让母亲惊叫和痛哭。21年间父亲有三十余次这样的举动,每次都会让母亲的白发增加几缕……
我心爱的姑娘就这样走了。我没有拦她,她走的理由充分而合理,她不应该找一个抑郁症患者做丈夫,我也不能做她的丈夫,一个家有两个抑郁症患者可怎么得了!上帝,这太巧合太残忍!我回家后把自己关了3天,3天中我至少有两次感觉崩溃,我这样的康复病人注定会经历大的生活变故,这次是我最爱的姑娘决然离去……
3天后,我开门出来,外面的阳光刺激得我睁不开眼睛。我对着蓝天泪流满面,感觉空气特别清新。支撑着我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唯一力量,就是我对自己发誓:凭着我的帅气、才气,我一定还能找到一个和她一样好的姑娘!抑郁症患者康复后只要够坚强、够勇敢,有抗拒灾难的信心和勇气,复发的可能性会很小很小!
3个月后,另一个姑娘出现了。同样身材出众、五官姣好,同样活泼可爱、温柔体贴,唯一不同的是,她不写诗也不怎么读我的诗。我这次学乖了,相识不到两个月,我趁还没有被完全迷住之前告诉她:“我是个抑郁症康复者,现在是不是完全康复只能由你来下结论。”我说这话时是白天,我看见姑娘的脸同样被吓白。不同的是,她没有哭泣。我拉她去体育场,看我怎样打羽毛球,乒乓球。我优美的起跳扣杀让她露出了笑脸。之后,她看了我的全部作品,包括抑郁症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几乎天天陪着我,鼓励我写作并考察我是否真的康复。半年后,她带我回家,对母亲说:“妈妈,我要嫁给他了。我相信他会爱我一辈子,呵护我一辈子。”她的母亲问清我得的是抑郁症后,当面告诉我和她的女儿:“我担心你会复发,作为母亲,我不会同意;但如果女儿选择你,我也不会强行拆散你们。”我对美丽的姑娘说:“请好好想想再告诉我――嫁给我或者离开我,我接受你的任何选择。”我说完后转身回家。
半路上,我收到了她发给我的手机短信:“我爱你,我要嫁给你!”至今,7年过去了,这条手机短信仍保留在我的手机里,我一辈子也不会删除这条短信……2003年春天,我们牵手结婚。2005年,我们美丽的女儿降生了。我生活在一个正常、和美的婚姻和家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