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景观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第1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1.1校园景观与规划的关系

第一,校园的景观,应当纳入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阶段,要充分考虑校园景观的各种因素,在规划布局和设计构思方面,充分吸收景观设计的美学艺术。第二,要提高景观设计的层次和对立性,合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尊重自然美学规律,借助自然形式和气候风景,充分发挥景观的美学效应,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三,要在整体规划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切入景观设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层次性。

1.2校园景观与建筑的关系

第一,从校园景观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景观的设计,都是依托相应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和建筑物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可以说,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是景观设计与展示的载体,同时,景观的存在,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和艺术性。第二,景观不同于建筑物,其具有一定的移动性,景观与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也不相同,建筑物在设计方面,对于室内空间和外部整体结构的考虑较多,而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美学艺术和人文精神方面的考虑较多,其功能也主要是提供观赏性,人们的视觉需求。

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

从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层面来考虑,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富有人文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美学艺术景观,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如下目标原则。

2.1营造交往场所,强调可参与性

校园是一个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区,学生课余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活动、室外晨读、散步等等都处在特定的场所,根据这种情况,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增添一些室外景观,并且注意景观要有利于学生的聚会和交往,例如,外语角、音乐广场、晨读一角等,在这种景观环境下,学生可以学习、后动参与过程中,欣赏景观并充分利用景观。

2.2创造生态环境

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好绿化工作和环境保护,尽量依托校园环境的有利条件,在一些较大景观的设计建设方面,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确保不对原有的校园环境产生较大破环。2.3随时间变化,景观呈现一种动态的四季特色景观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配置不同物种,使校园不论冬夏都有活力的气氛,不会因为冬季的叶落呈现枯败景象,也不会因为夏季植物不够茂密导致遮荫功能不足。

3校园景观要素及其设计模式

3.1校园景观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植物、山石、水体等。植物在造景方面通常包括面状、线状和散点,面状主要指成片密集的树林,可用是几何形式形成较强的构图方式,往往用于校园非中心景观中。散点是指孤植和群植,一般选择优美、体形高大的树种。山石水体是历代造园的重要要素,它们形成的景观一种是参与性的。另一种是观赏性的,常常由人工堆积山石配以植物衬景,增加观赏情趣。

3.2校园景观的设计模式

第2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生态结构由“一山一环三核心”组成,“一山”指学校的花山,花山植物为自然植被,自然植物群落交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物种丰富,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一环”指学校的环山道路花山路,花山路连接山前学习区与山后生活区,使用频率高,不仅是校园的主要道路,也是景观大道,漫步于此可欣赏校园优美的风光,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核心”指山前以新教学楼为中心、包括楼前广场、篮球场、小游园的教学区、以旧教学楼为中心,包括环岛花园、教学楼前公共绿地、校园广场的教学区,及后山包括宿舍区、休憩区的生活区。

二、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校园,环境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花山作为校园自然植被的保护地,也作为动物的栖息地,应将人为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花山脚下四周作为花山保护缓冲区以减少人为干扰;花山环山路作为廊道设计,道路两边行道树下增加地被植物如箭兰、麦冬、沿阶草、玉簪等,丰富植物景观。在核心区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注重植物景观的自然设计,乔灌草搭配形成自然群落,如香樟+桂花+红花继木、雪松+合欢+草坪等,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以人为本

学生和教师是大学校园环境使用的主体,校园环境设计应满足他们的需求。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舒缓学习压力、减少人际争执、避免社会焦虑等消极行为。以人为本要求校园环境设计创作优美的视觉感受,舒适的交往空间。优美的视觉感受体现在丰富美观的植物景观,造型新颖的景观小品等。舒适的交往空间则要注重空间的边界处理、环境的空间导向和环境的视觉层次。

3.系统设计

校园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校园生态环境系统设计体现在校园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校园内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各个活动空间与整体环境的协调。

4.动态发展

高校校园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校园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近期的建筑相对集中和密集,为今后发展留下空间,未来的环境设计应与原有空间恰当衔接,同时避免干扰原有功能区的空间环境。

三、校园生态环境规划模式

1.校园植物生态设计

(1)丰富的植物群落

校园植物生态设计应创造丰富的植物群落,植物群落应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在地形高处种植生长速度较快,冠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地形低洼处种植长势较慢的乔木或小乔木使其形成连绵起伏、有疏密、有闭合的植物空间。植物空间有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开敞空间可用低矮的植物进行围和或半围和。半开敞空间次之,私密空间可用高的植物围和。

(2)创造季相景观

校园植物生态设计还应创造季相景观,使得一年四季有景可赏,四季常绿。如由云南黄馨、桃花、白玉兰、紫玉兰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木槿、荷花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乌桕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雪松等组成的冬季景观。季相景观也体现在植物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时间序列上动态的变化,校园中可种植秋色叶植物、花灌木、花卉,使校园植物景观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3)体现校园文化

校园植物生态设计还应体现校园文化,如用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德,用兰花象征素雅清幽,品格高尚,用的傲雪凌霜象征意志坚定等。带给学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

完善步行系统,减少汽车尾气、噪音。人车分流、互不干扰。在校园入口设置临时停车场,禁止出租车进入校园。增加花道、绿道设计,道路两边设置休息座椅、展示栏等景观小品,创造舒适宜人的道路系统,使道路成为景观廊道,不仅可以休憩、还可以欣赏周围的美丽风景。

3.校园景观小品生态设计

(1)景观小品与植物种植结合

校园景观生态环境设计中可将景观小品与植物种植结合起来,体现生态性,如花架、花钵、带种植池的座椅等,花架上可种植紫藤、凌霄、地锦等攀援植物,形成丰富的林荫空间。校园广场、道路两边、路灯上等都可以放置花钵,花钵内可种植矮牵牛、吊兰、常春藤、三色堇等,为校园环境增加生动的色彩。座椅的种植池中可种植美人蕉、桂花、红花继木、苏铁等植物。景观小品与植物种植结合,不仅丰富景观,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愉悦体验。

(2)生态材质景观小品

第3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一)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小区与其它建筑相比,更加安静、和谐,因此,在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科学确定建筑空间,这可增强小区内部的归属感,小区应具备合理的规模,以此来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并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另外,在住宅区的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增添自然成分,营造一种简单、温暖的家居形象,充分展现住宅区的和谐与自然,并将自然之物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综合来说,住宅区的景象应给人轻松的感觉,并能愉悦身心,对于小区内的色彩应遵循亮丽温暖的原则,景观外形和局部应突出,构建一个极具生活情趣且且个性突出的城市小区。

(二)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属性

1.自然属性

城市小区具备色彩、外形等可以感知的因素,拥有特定的空间形态,相对独立且便于区分;

2.社会属性

城市小区可供观赏、使用,还能改善环境,它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透过内涵,可引发心理活动和思维联想等,这是景观效应的具体体现。

(三)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突显地方本土特征

因当地地理条件、温度气候的不同,其生态系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植物而言,在北方地区,松柏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应选择具有一定抵御风寒和抗旱性的植物,而在南方地区,热带植物较为常见。各个地区的园林均具有独特个性。但部分开发商为吸引眼球,不遵循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追求异域风情,否定地方文化。作为一名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尊重地方文化,并注重挖掘,明确人们的精神需求,凭借创新理念,构建突显本土文化的城市小区。

2.紧密结合现实情况

大部分城市小区的设计图纸均堪称完美,然而却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体会和感受。在炎炎的夏日下,因太阳火辣,人们匆匆地穿梭在广场中,根本没有心情欣赏精心设计和修整的花草树木。跨越度较大的平面布置,拉大了景观设计和人们之间的距离,它们真真正正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因此,景观设计师应深入到景观现场中,并全面掌握现实情况,在设计景观图纸的过程中,应紧密现实情况,以空间角度为切入点,同时,还能从观光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3.设计与施工应保持一致

只有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才能向人们呈现完美的景观作品。例如,配置树种时,为获取理想的效果,设计师应亲身参与到选苗、施工等环节,并严格指导。在自然山水放样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师的严格把关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的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设计师若能走入施工现场,则更能准确把握小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出色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城市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一)园林景观设计类型

1.衬托型园林景观

在紧密分布的高楼之间,在墙角位置或者小区主要出口处设置植物。

2.观赏型园林景观

此类景观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便是景观绿地均采用封闭模式,给人以距离感,让人无法靠近。

3.绿化型园林景观

绿地草坪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占据着较大的面积,假山、花坛等景观较少,此种景观设计简单、普通,缺少新颖和亮点,单纯保证了绿化率。

(二)植物配置原则

1.坚持适地适植物的原则

全面掌握地形条件、植物生长习性、土壤特性、光照轻度、湿度情况、植物开花期等,坚持适地适植物的原则;

2.坚持高度搭配合理的原则

位于上层的乔木、灌木植物类型较少且分桂点较高时,可选择高度相对较高的地被植物充当下层。若绿化种植面积较小,应选择高度较低的植物,并在花坛周边种植高度更低一截的蔓生植物,以此来映射花朵的秀丽。另外,应保持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在具体的搭配过程中,应注意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和对比。在植物配置时,应全面考虑光、影、四季变化等因素。光与影的利用,可以赋予园林植物鲜明的层次和深度,植物如若和光与面搭配,将会形成不可言喻的唯美画面。同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色彩,这是美化园林植物景观和提升景观艺术气息的有效策略。色彩能够使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借助绚丽的色彩还能烘托空间氛围,营造一种温馨、安静、和谐或者壮观、亮丽的感觉,这有效丰富了意境空间。在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中,花朵、果实和叶子随着时间地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花朵绽放、果实熟稔以及叶子变色时,此时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季节是展现园林景观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配置环节,应合理利用植物季相特征。春景可搭配迎春、牡丹等;夏景可搭配荷花;秋景可搭配枫树、银杏;冬景可搭配梅花和松树。

3.坚持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

第4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了空前的机遇,也把校园景观设计推向新的。蓬勃发展的形势必然要求校园景观设计与之相适应,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和劳动市场,这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几年来,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的基础除了建筑更主要的是校园景观设计,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影响有着积极意义。

园林景观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作为校园园林景观强调的当然是对师生的作用。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是人才的摇篮,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校园不仅应提供用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根据当前多元素,综合办学模式,创造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空间环境,满足校园社会化,开放化的现实需要,以组团化,网络化的建筑设计融入自然环境,并考虑校园的动态发展和未来需要,从而最终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探讨适合高校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的校园景观设计,可以对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进行指导,进而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环境,适宜的工作、学习、空间。鉴于这些设计要求,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手法尤其重要。

1场所精神的提练和情感文脉的注入

人文主义的词源于拉丁文来自古希腊的教育,教育与人文主义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把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景观设计中通过各种表现形式使这种思想在人们面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就达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而这一点在一般高校设计景点几乎都贯穿了这种思想。

(1)校园小广场。在进入小广场的路口上,如出口的一排挺拔的雪松,不加装点,显得很严肃,寓意校园是一所神圣的知识殿堂,广场中心国旗的伟岸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众人面前。它时刻警醒大学生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仅此,如果仅有一种庄严的氛围似乎又不能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在旗杆下放上一盆对节白腊,一株植物四种不同枝叶,它更象征校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盆景四周颜色绚丽的草花,形成花带,簇拥着盆景,意味学生拥护着校园。

(2)意境。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它虽不象一山、一石、一花、一草那么实在,它既不完全在于客观,也不完全在于主观,而存在于主客观之间,即是主观想象,也是客观反映,即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主客的统一。高校广场喷泉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水底喷头喷出各种图案形成立体美,而所有的空间造型效果都要靠光影表达,在喷头边置灯,根据喷出的水柱恰如其分地反应灯光,为校园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3)夜景照明。几乎所有高校的夜晚都是灯火通明,那象征着生生不息。夜景照明应当与校园周围环境结合,主要烘托校园气氛,并始终为学生和所需要的景观空间服务,遵循突出自然的景观特色,突出校园人文活动特色。

(4)道路设计。首先决定于校园绿地的规划形式,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小场,正是小广场设在此处目的所在,为了方便师生出行,在出口处采用循环道,实行人车分流制,外环行车,内环行人,在小广场中用草坪围出一条条小径,形成放射状,为师生提供极大的方便。

(5)亭楼。“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亭是园林绿地中最常见的建筑,亭应设在靠图书馆旁边,这个地方最适合晨读,其寓意是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振兴中华的未来。唯有用功读书,奋发图强,才能承担所赋予的重任。

(6)教学区小园。它通常的精神核心理所当然落在正中心雕塑上,如园心雕塑是一名女学生手拿一本书,昂首挺胸展望未来,这尊雕塑明确反映学校对学生要求,用小饰品来反映主题,小中见大,看表面找实质。

2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1)以植物造景为主。着力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园林单位 有树才有园,有花才有景,植物是园林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景观要素,春华秋实,树茂花艳,生命之类和季相之妙主要是通过植物景观来表现,绿色植物还能调节人的心理,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和肉体,使人产生满足感,安逸感,活动感和舒适感。

(2)建筑环境的植物种植。小广场和大门处都设置草坪,使人进入校园都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广场上的草坪,用小黄杨做绿篱,把草坪组成不同的几何图形,使整个广场面的布置气势庄严。通过这种精神环境的塑造,展示校园美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

(3)道路植物的种植。在考虑到校园交通所需要的空间和绿化的需要,总体采用植物的有节奏的排列在道路旁,主道一律采用高大乔木,除满足其交通和遮荫功能外,更注重了与人行道植物的搭配和协调,樟树、石楠等冠大荫浓的植物形成的林带,并用桂花,棕榈大叶黄杨作为道路旁建筑的背景烘托主题。加之樟树与广玉兰、塔柏、小叶黄杨结合层次丰富。协调统一,韵律感强,简洁明快,既满足师生夏季遮荫又照顾了师生的视觉美,达到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4)水景植物的种植。高校人工湖里的水是一种静态的水体,根据原有的鱼池和水沟改建而成,就地取材,并且根据原有曲折岸线做池岸改造为自然式的水岸曲线,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使它的外形美观,周围的水景植物与之协调,水旁的园林植物其姿态、色彩和倒影等,强化了水体的美感。湖边垂柳之间草坪相连,湖里倒影涟涟。利用倒影起到借景虚幻虚实结合的效果,人工湖中种植野生水草更增添自然的情趣。

(5)造景中穿插小品着力渲传理性与浪漫交织的艺术效果。园林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和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泛的国土之上自然风景的美,同时园林理应给日渐疏远田园风光的都市人提供美丽而宁静的风景,以满足他们亲近自然的需要,更新和安慰因紧张而成天忙碌的劳动生活。构成园林空间的景观除山石、水体、动物、植物以及园林建筑等到五大要素外,还有大量的小品性设施,从而满足师生的休息娱乐,采用情景交融,用园林小品在所处环境中表达一个主旨,通过设计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园林景观设计多方面讲究艺术特色,往往是含而不矫作,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它的主观要表达的思想必须是切合学校自身意义和办学目的等用来表达这种艺术效果的手法。

3 融入园林绿化的建筑设施

(1)住宿区建筑园林绿化。住宅区显得幽静、素雅,也体现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离老师宿舍外围用高大的水杉,樟树栽种成林带,摆上圆凳、圆桌,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在此休闲有惬意和深幽之感。学生宿舍成排成列,考虑到空间的问题,在每栋搂之前设花坛,栽种观赏性植物,又起障景作用,同时使空间显得宽阔不产生拥挤感。

(2)公共建筑设施的绿化。校园共公建筑的绿化首先是共公绿地的选择,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校园园林艺术水平,使能适应改革开放与师生的需要。针对校园就是能适应广大师生的需要,位置适中交通要方便,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节约用地,为满足广大教职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地方就在教职工住宅群最前沿设一个小广场,留出一定的空间,足够为他们进行各种集体活动周围,仍用樟树用作遮荫。

(3)草本花卉植物的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的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校内道路广场,主要建筑之前的林荫道等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都有重要意义。

(4)花坛设计。花坛布置的形式要和环境求得统一,花坛在园林中不论是作主景还是作配景,都应与周围的环境求得协调。布置在广场的花坛其面积要与广场成一定比例,平面轮廓也要和广场的外形统一协调,并注意交通上的要求不妨碍人流交通和行车拐弯的需要。

(5)花境设计。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自然式混合种植,以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花境,表现的主题是观赏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用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所以构图不是为了几何平面图案的美联社,而是为取得植物群落的自然景观之美。校园花境设计多在道路用地上布置花境,如道路两旁种植各色的月季,并用月季组成花境,形成流线形的带状。

(6)植物的色彩布局。校园植物是高校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等。必将出现绚丽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

(7)叶色 。高校小广场两旁如种红叶李、樟树、月季。让红叶李在月季与樟树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春夏为浅绿,秋为深绿,落叶之前叶自身叶绿素被破坏而呈红色,从而可欣赏到不季节的景色。

(8)层次。植物分层配制不仅影响高校园林景观空间感,而且是校园色彩搭配的最主要方法。以不同叶色的绿色度与花色,用不同高度的乔灌木层配制。可形成丰富的层次,特别是不同花色的乔灌木分层配植,更是园林中常用的一种配植形式。

(9)季相。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使得植物产生了型貌和色彩的变化,如:话的开谢、叶的层落,植物色彩丰富,交替出现优美的季相。在校园的春季有开红和黄的迎春花搭配成格式的花坛,开粉红和白色的樱花,嫩绿的垂柳;夏季有各色的紫薇、白色广玉兰、红色的一串红;秋季以色叶木为主。冬季有翠绿的雪松等使整个校园丰富而不杂乱。春天的迎春花,红花艳丽。其背景树上层是白色的樱花。夏季当其落花之时背景树又出现一片红叶李,带红叶李落叶,其背后又是一片苍翠的雪松。

4 结语

总之,无论各大高校的景观设计如何发展与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坏境己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目标。相信,随着高校景观园林理念的转变、大学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小青.我国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营造方法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李文.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2003.

[3]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5] 祭彦加等.校园绿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6] 刘管平.建筑小品实录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987.

第5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JG10058)。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密切关联,同时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实施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开设以来就依托我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优势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同时积极引进规划行业人才,进行城乡规划实践课程的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即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等特点,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何综合学生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技能等,着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联课程的开设也主要以规划、园林、建筑和艺术为主,而与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衔接相对较少,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也主要以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3]但景观设计课程本身是属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知识结构复杂且综合性较强,需要初学者具有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淀。[4]

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城镇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设计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掌握了设计必备软件。在大三大四期间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和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将大学教育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景观设计课程考虑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室内轻室外、重计算机轻手绘等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尽管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例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以48课时为例,理论讲授占据了40课时,设计实践仅学期末的8课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但因为设计实习安排在学期末,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于陌生,不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同时,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含居住区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等多种主题和类型,但鉴于课时的安排,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的选题进行设计实训,很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2.重室内轻室外

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均以室内为主,对景观案例的赏析、景观美学的体现、景观要素的结合均以图片和幻灯片的形式获取,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如对景观空间尺度、景观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很难获取以自身尺度为标准的景观空间感受;同时对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难以获得真实的直观的感受。[5]缺乏了实际观察和体会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成果,其现实操作性较差,这也就是当前学习过景观设计的学生甚至景观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园就能进行实际景观设计的原因。

3.重计算机轻手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手绘功底普遍较为薄弱,故而在景观设计实训中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件的绘制。但手绘仍然是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手绘表达是设计思维从大脑向手的延伸,并最终艺术化表达出来的过程。手绘表现是判断把握环境物象的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特征的心理体验过程,是感受形态的尺度与比例、材质的特征与表象、色彩的统一与丰富的有效方法,其对环境空间的远、中、近景层次的先后处理、体面与体量关系的掌握、色彩与色调关系的理解、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都能做到缜密的安排。计算机手段固然在很多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现力,在手绘仍然是进行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

1.教学内容多元化

第6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植物景观;校园主题空间;设计原则;风景园林;爱心乐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01403

1 引言

主题空间是指以特定主题为核心营造而成的空间场所。空间内所有元素都围绕特定主题展开,主题可以是地域特色、民风民俗、文化创意、传说故事、历史典故、名人风采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主题绿地、主题公园、主题乐园、主题观光园等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1~4]。

学校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重任,校园是青少年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校园中除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空间,青少年课业之余有朗诵阅读、交流交往、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需求,因此在校园户外有意识地创设主题空间,有益于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满足多样化的身心发展需求。

在校园主题空间各构成要素中,植物是唯一有生命力且最活泼生动的元素,直接影响环境品质的塑造及环境氛围的形成。为营造主题明确、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校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尤为关键[5,6]。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乐园”为例,对校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索性研究。

2 “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概况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市辖区,其办学起源于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经百余年传承发展,学校荣获“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浙江省高职优质校”等称号。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环境景观日臻改善,“爱心乐园”主题空间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7]。

“爱心乐园”位于校园正北部,是相对集中开展“爱的教育”的特色主题空间,北临校园围墙,东、南面隔道路与学生宿舍相望,西面靠近工人宿舍(图1、2)。场地分为室内、户外两部分,西北部排列有2幢单层的新中式建筑(图3),其中设有一批“学雷锋项目”的办公场所:“暖春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心超市”(关爱贫困大学生)、“晓丽爱心传递站”(关爱贫困群众)、“阳光义工联盟”(关爱孤寡和残疾人)、“郭明义爱心联队”(上山下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场地东、南部是户外园林空间,花木苍翠、园路蜿蜒、铺装场地、木质平台营造出愉悦轻松的氛围(图4)。“爱心乐园”曾荣获多项荣誉,如:浙江省志愿服务杰出集体、浙江省学生资助工作创新项目、浙江省高校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创意大赛优胜团队等。

3 “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校园主题空间位于校园大环境内,又具备自身鲜明的主}特征,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与校园总体特征相吻合,又要满足该空间的基本功能与审美需求。因此,校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要有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特点,同时需在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季相特征、质感类型、文化内涵等方面作深入分析。基于上述考虑,试提出了以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3.1 植物季相特征:开花植物为主,四季有景

植物季相特征是伴随季节更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8]。爱心乐园植物选择上应通过植物的季相特征体现季节变化,着重选择开花美观的植物种类。通过植物季相变化把脉时节的律动:抽枝展叶、花朵绽放、落英缤纷、硕果累累、秋叶绚丽,都显露着空间灵性,其中花是真善美最集中的表达。基于丽水的自然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荐的春季观花植物有:玉兰、早樱、杜鹃、紫荆、蔷薇等;夏季观花植物有:石榴、紫薇、木槿、锦带花、栀子花等;秋季观花植物有:桂花、凌霄、大丽花、美人蕉等;冬季观花植物有:梅、蜡梅、浙江蜡梅、茶梅、山茶等。推荐的具其他观赏特征的植物有:银杏、枫香、火棘、南天竹、黄山栾树等。

3.2 植物空间营造:开敞空间为主,旷奥结合

园林空间是由山、水、建筑、植物等诸多因素所构成[9]。“爱心乐园”是集中开展爱的教育的特色主题空间,功能上需有充分的户外集中空间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团员教育、爱心义卖、礼仪文化宣讲等,审美上需展现开阔、温暖的气质,因而植物空间营造以开敞空间为主(图5)。构建的植物配置模式:单层植物配置>复层植物配置>多层植物配置,营造总体郁闭度较低的绿地空间。推荐的植物配置模式,如单层植物配置:马尼拉草坪、狗牙根草坪;复层植物配置:火棘―马尼拉、石榴+梅―狗牙根;多层植物配置:枫香+榉树―桂花+垂丝海棠―金钟花+大花六道木―狗牙根。绿地空间总体开敞,靠近墙体、角隅之处适当增加植物群落密度,使空间呈现疏密对比,虚实变化,富有趣味。

3.3 植物质感类型:细腻质感为主,多型搭配

植物质感指植物直观的光滑或粗糙程度,受树皮纹理、叶片大小和形状、枝条长短和疏密等影响,大致分为粗质型、中质型及细质型3类[8]。其中,细质型植物叶小而浓密,枝冠密集紧凑,具有文雅精致、温和细腻的感觉。由于视觉对比效果,较多细质型植物应用于同一空间时,会让人产生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爱心乐园”是开展“爱的教育”的主题空间,且绿化空间面积有限,该区域植物质感选择上应多选用细腻质感的植物,以呼应温暖柔和的空间主题特征同时产生良好的空间感。推荐的细质型植物有:榉树、鸡爪槭、南天竹、小叶女贞、大花六道木等。除细质型植物,也应选用适量中质型、少量粗质型植物,多种质感类型对比可增强层次感、丰富多样性。

3.4 植物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为主,多元融合

由于受文化、传统、习俗等长期影响,我国沉淀了深厚的植物文化,不同植物蕴含着各自的精神气节或象征寓意。在国际交往中,伴随外来文化的传播西方植物文化传入我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价值判断[10]。这些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植物,不仅景观良好还可在无形中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整体呈新中式风格,建筑区域:粉墙黛瓦青砖铺地,月门花窗空间含蓄;园林区域:地形起伏,园路蜿蜒,置石错落。如此雅致的空间,主要选用蕴含我国传统文化的植物,辅助选用景观效果优美并蕴含正向外来文化的植物。推荐的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虚心有节”的竹、“纯洁坚贞”的梅、“富贵吉祥”的桂花、“傲立风霜”的松和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和李等。此外,西方文化中代表“纯洁爱情”的玫瑰也可以参考选择。

4 “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现状评析

4.1 植物N类分析

景色优美、花木葱茏、阳光充沛的“爱心乐园”除开展主题活动外,也成为学校师生、市民朋友休闲游憩的佳处。目前,“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已基本形成,通过实地调查,记录统计得出应用的植物资源共计33种,隶属于24科,27属。其中乔木13种:乐昌含笑、大叶桉、紫叶李、二球悬铃木、黑松、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红枫、香橼、桂花、石榴、茶梅、秃瓣杜英;灌木10种:金边胡颓子、火棘、龟甲冬青、南天竹、红叶石楠、红花木、紫荆、金钟花、月季、细叶萼距花;草本5种:紫叶鸭跖草、沿阶草、芭蕉、马尼拉草、瓜叶菊;藤本3种:爬山虎、花叶蔓长春、络石;竹类2种:孝顺竹、金镶玉竹。

4.2 植物景观特色

“爱心乐园”植物景观亲切宜人、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春天:红枫、红叶石楠嫩叶鲜红,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紫叶李、紫荆、金钟花、细叶萼距花、瓜叶菊、花叶蔓长春花朵绽放;夏季:石榴花红似火,紫叶李果缀枝头,芭蕉、爬山虎枝叶苍翠;秋日:香橼、火棘、南天竹果实累累,桂花浓香远溢,红枫、二球悬铃木落叶飘零;冬季:茶梅傲霜绽放,南天竹叶色红艳。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空间总体开敞,水平分布呈现中部活动场域疏空,边缘及角落部位密实,北部围墙、垃圾回收房边缘密,南部草坪区域疏的布局;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纵深层次,大叶桉、乐昌含笑各2株构建空间制高点,桂花、秃瓣杜英、二球悬铃木等乔木形成中间层,红枫、石榴、南天竹、金钟花、金边胡颓子等多数乔灌木则营造出高低错落的下部层次。

4.3 不足及建议

总体而言,“爱心乐园”植物景观效果良好,目前有几处局部处理上仍有可提升的空间。其一,园林绿地北部墙体尚未完全覆盖,的砖块降低了观赏美感,此处已种植多品种藤本月季并做好网格固定措施,后期精心养护会使墙体实现绿化、美化效果。其二,南边建筑的东面粉墙,墙面留白面积过多,仅在角隅种植一丛芭蕉及一株矮小的南天竹,可少量增添质朴素雅的小乔木、灌木丰富视觉感受(图6)。其三,园林绿地南部草坪,虽有数株小灌木球点缀,但植物球体组成的形式美感、组团效果还可进一步优化(图7)。

5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美丽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校园环境建设备受重视。校园主题空间是校园大环境的有机组成,同时又具备自身鲜明的主题特征,因而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校园主题空间营造既要呼应整体环境又要突出个性特征,植物景观设计也应如此。通过季相特征、空间营造、质感类型、文化内涵等回应场所基本功能与审美需求,以植物景观设计助力校园主题空间的打造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远瑞.以竹为北京街道主题植物的尝试――以怀柔青春路改造为例[J].竹子研究汇刊,2009(3):57~62.

[2]崔怡凡,许晨阳,刘雪梅.文化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天津武清文化公园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58~561.

[3]章士巍.欢乐的奇妙之旅――香港迪士尼乐园景观设计赏析[J].园林,2006(10):20.

[4]李 成,齐 荃,王兆明,等.牡丹主题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菏泽天香园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6(4):87~90.

[5]崔 磊,徐淑梅.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J].北方园艺,2011(6):105~108.

[6]杨琴军,陈龙清,杨晨珊.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华中建筑,2010(10):133~136.

[7]邱敏佶,郑希玲,徐存鑫,等.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6(4):549~553.

[8]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第7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美景度法;语义差异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51-07

收稿日期:2017-03-08

修回日期:2017-03-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esthetic paradigm of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to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group and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design referenc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campus landscape aesthetic paradig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nalysised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nine groups adjectives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The landscape effect: recreation green space > construction green space > entrance green space > arterial traffic green space . The different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were different, but coordination of vegetation were important for each of the landscape types. By integration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refl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prefer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Provide a more specific guidance for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design empha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when design the four types of green space.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引言

校@景观是各类景观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景观形式,因其特殊的服务人群,而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特色。随着中国历史的演替,校园审美主体的变化,校园绿地景观也随之发生改变。西周至春秋后期的贵族审美下的官学校园为典型的北方皇家特色的建筑景观,如周代典型的“辟雍泮水”式校园景观,受世袭等级制度的影响,景观布局表达庄严的政治目的[1-2]。“礼崩乐坏”后,审美主体变为退隐的士人阶层,他们具有独立精神活动,强调个人修养。在隐逸的思想下主导的书院校园选址通常 “择胜地”“依山林”,远离尘嚣,以求心境清静、专心问学[1,3-4]。随着国外文化侵入,封建制度崩解,校园景观开始借鉴西方的设计思维,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景象[5]。在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当代校园绿地景观布局灵活,遵从自然,突破传统的轴线,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改变了以前校园规整、呆板的布局形式[6]。校园布局挣脱了以往的束缚,洋溢着创新的观念。当代的校园绿地景观不但具有教学、育人、休闲、娱乐、文化的功能,还具有环境心理需求[7]。由此可见,校园景观受着审美主体的影响,不同审美主体下的校园景观呈现出特定的景观形式,并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意义;因此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偏好研究校园景观的形式与规划设计思路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借助心理学与统计学,能够较为客观的探索人的审美偏好。目前,层次分析法[8]、POE法[9]、美景度评价法[10]已被用于校园绿地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通过建模的方式把景观分解成多因素而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做出有效的设计决策。POE法多用于评价景观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11]。美景度评价法通过受测者的直观感受评价景观的质量。除此之外,语义差异法(SD法)也较常用于景观评价中,它是1957年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12],主要用于评定主观感受同环境的关联。许大为等[13]将SD与SBE法联合,对不同的审美主体进行了差异评价。SD与SBE法两种方法的联合不但能筛选出较优的景观,也能够清楚景观元素在景观中的重要性,对景观设计具有更为明确的指导作用,目前两种方法的联合在校园景观评价中鲜见报道。在各类校园景观形式中,大学校园景观因其占地广、特色鲜明、景观效果以及景观价值突出等特点常被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层面较高的群体,其审美方式在大众审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本研究选择华南地区办学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和校内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D-SBE综合法,研究大学生对其生活的校园环境的审美评判,探索大学生群体在大众审美的背景下对生活环境的审美方式和景观需求,了解当代校园绿地景观的特色,同时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地区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校园,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绿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受测群体分别为来这几所高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群体。

1.2研究方法

1.2.1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SBE法是视觉景观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物理模式( psychophysical paradigm) 评价手段[14]。本文美景度(SBE法)采用-4―4级(极不喜欢―极喜欢)的评价度量表。

1.2.2语义分析法(SD法)

SD法的表现形式是由一组互为反义的形容词和一个呈奇数的量度表所构成。形容词的选择是SD法评价的关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5-16],同时结合学校绿地景观现状,最终确定用9对形容词来表述景观特征(表1),评定尺度为五级(1~5分),分值越低,越接近左侧形容词词义。

1.3数据采集与处理

1.3.1场地调查与照片拍摄

参评照片拍摄于2015年8月,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于9:00―11:00,14:30―16:30筛鍪奔涠闻纳悖拍摄高度1.5 m,保持一定景深。对于长条形的取样点,从中间向两边、两边向中间各拍摄张 照片;对于方形取样点,从四角向中间、中间向四角各拍摄1张照片。在各高校拍摄景观照片共500余张,将照片归类并分别选取6所学校的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入口绿地、主干道绿地景观样本各1张,共有24张景观样本(图1~6)。

1.3.2问卷评价与数据处理

SBE法与SD法的评分选项合并到一张问卷,将选取的24张照片乱序排列,以防同类景观之间对比而产生的评分差。评分方法均以景观照片作为媒介,通过幻灯片播放,评判者按自身审美标准打分。共发出200份问卷,去掉重选、漏选问卷,最后收到有效问卷共192份。语义差异评价值采用直接求取平均值。美景度计算用加权求和法[15]:公式为:

Si= 9×(-4×N-4+-3×N-3+・+3×N3+4×N4)/N (1)

式中Si为照片i的美景度值;N为评价总人数;N-4为给照片i打-4分的人数,以此类推。最后使用Excel 2010进行基础数据计算与整理,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四种校园绿地类型的SBE法与SD法评价综合比较

SBE评价结果显示,总体景观效果: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主干道绿地>入口绿地游 。SD法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每项评分均超过3.0分。表明游憩休闲绿地与其他几种绿地类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绿地质量,整洁度高,空间开敞,植被显著度高,植被生命力、协调性强,景观偏向自然景观,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建筑区绿地SD评分有2项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与植被多样性,表明了建筑区景观更多偏向人工化景观,且运用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干道绿地SD评分2项低于3.0分,分别为植被多样性与文化性,表明了主干道绿地植被较为单一与文化性弱的特点。入口绿地SD评价4项评分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多样性、文化性,体现出现状入口绿地景观偏向人工化,植被显著度低,植被多样性低,文化性不明显的特点。

2.2各个绿地景观SBE与SD法比较分析

SBE与SD法评价比较表明(表3),游憩休闲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3号(图版1),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5项低于3。建筑区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0号绿地,SD值空间感、整洁度、植被协调性较高,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4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入口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1号绿地,SD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3号绿地,SD值7项低于3,且自然性评分低于2。主干道绿地中,SBE值最高为20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8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

2.3四种校园绿地类型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

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4),不同绿地类型的 SBE值与SD评价的各指标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植被协调性与每个类型的景观美景度都呈显著相关性或极显著相关性,各个绿地景观的评价与空间感都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校园景观中开敞空间或封闭空间与公众的喜好没有显著的联系。对于游憩休闲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显著度>整洁性>自然性。对于建筑区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整洁度>植被协调性>文化性>地域特色>自然性>植被显著度>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对于入口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植被生命力>地域特色>植被显著度>文化性>自然性>植被多样性>整洁度>空间感。对于主干道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植被多样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显著度>空间感>自然性。

3讨论

3.1SBE法与SD法综合运用研究校园景观的合理性探究

袁鼎生[16]提出了大众审美有“共生之美”的特点,主体审美时,会被所环绕的审美对象所陶冶,美质美趣逐渐潜移默化达到同构,对象也就变成了自己的环境美。在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客体会存在被主体认同与倾心的对象。由于校园环境是人为创造,所以会有适宜主体的审美倾向[17]。因此研究大学生审美倾向特点,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现代美学兴起以后,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18],这种经验描述能够将直观美的感受分解成具体的景观事物,将抽象词具体化,本研究中SD法即为一种审美经验的描述。许大为等[13],王亚娟等[19]运用SD法与SBE法结合分别分析了公众审美的差异性,郊野公园的视觉景观质量,均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表明SBE法与SD法评价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将两者结合能够分析景观质量与影响其景观质量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能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3.2基于SBE与SD法的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SBE与SD法评价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在4种参评绿地类型中评分值最高。可能由于游憩休闲绿地通常面积较大,绿化空间多,学生能在其中休息、阅读、运动等,生活联系较大,更容易成为评价者所倾心的对象[20],因此校园绿地规划应尽可能预留面积较大的绿地作为游憩休闲绿地。从美景度值与SD评价的相关性排序可知,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均为评价者较为关注的指标,因此设计游憩休闲绿地时,应注重各个乔冠草之间搭配的协调性,包括了形态、色彩、质感、体量等因素之间的统一。结合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划分出变幻多样的空间,美化和协调周边环境[21]。景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性是校园景观的精髓,只有对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营造体现大学精神、延续大学文脉与充满活力的校园景观[22]。同时,游憩休闲绿地应重视植物养护,保持植物的生命力,体现整个绿地景观的活力。

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大。绿地空间营造可呼应建筑空间的规律与特色,形成整洁有序的景观效果。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植物对建筑体的对比和衬托。植物能软化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24],植物的枝条线条自然,与规则式建筑形体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可用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细致的建筑物四周,选择枝纤叶小、树冠浓密的树种。文化性与自然性的缺乏是建筑空间评分低于游憩休闲绿地的主要原因,校园的建筑形象、应该要体现某种教育理念和审美情趣。相对于生硬的硬质景观,学生会更倾向于自然式的景观,景观的自然性甚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3]。建筑区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考虑近自然景观营造手法,让建筑与自然更加贴近。

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对美景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入口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标志,更是其办学理念最直观最突出的体现,因而对于绿地景观的要求较高。入口区绿地植物配置时应简洁、明快、自然、大方。种植高大挺拔而浓密的树木,增加景观的自然性、植被的显著度与植被生命力,衬托入口建筑,形成宽敞的绿色通道,营造安静、严肃的校园氛围[24]。入口景观重视绿化效果的同时,对地域性与文化的表达也非常重要,突出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景观设计受大众喜欢的可能性也会更高[25]。

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对于美景度评价影响较大。道路景观为线状景观,是校园整体风貌的体现,干净整洁且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更能展现良好的校园氛围。道路绿化常关注行道树,而忽视了中下层地被与灌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校园道路绿化应重视植物的多样性,综合考虑乔灌草的多层配置模式。养护管理对于主干道绿地也尤为重要,能够保持植物活力与生命力。主干道绿地与其他绿地类型相似,地域特色与文化性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指标。植物具有承载和表达地域文脉的天性[26],对主干道绿化植物选择时,可以根据校园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教育理念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

4结论

SBE法cSD法结合能评选出较优的景观,与不同的景观因子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能更具体了解景观优劣的影响因素,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加具体的建议。校园的4类景观设计重点各不相同,游憩休闲绿地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较为重要,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较为重要,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较为重要,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因此,对不同绿地可以根据因子重要程度进行设计。

致谢:谨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朋友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已经离世的庄雪影教授,尽管身在病榻上,仍对本研究给予了悉心指导。

注:本文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李春青. 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兼谈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立场问题[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春之卷(1):100-111.

[2] 布鲁斯・康那列,王理.北京国子监―宁静的皇家学府[J]. 建筑,2004(6):89-91.

[3] 孙银凤,唐国安.从古代书院到现代校园规划[J]. 山西建筑,2008,34(10):7-8.

[4] 孔素美,白旭.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1,29(7):177-180.

[5] 张晶,范周.当代审美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0-62.

[6] 倪昕. 中国大学入口空间演化及其规律探析[D]. 同济大学,2008.

[7] 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44-146.

[8] 陈晓刚,罗奇. 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999-1003.

[9] 王磊,吴承南,许亚琼,等. POE法在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J].现代园艺,2015(13):109-110.

[10] 李霞,黄河,彭映辉,等. 湖南长沙高校校园绿化及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7-13070.

[11] 庞洁,卢广昌.广西大学校园景观使用状况调查与评价[J]. 中国园艺文摘,2016(2):126-128.

[12]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SD法[J].中国园林,2004,19(10):54-58.

[13] 许大为,李羽佳. 基于SD-SBE法的专家与公众审美差异研究[J]. 中国园林,2014(7):52-56.

[14] Daniel TC,Boster RS. Measuring Landscape Aesthetics,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M]. U.S.: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1976,29-34.

[15] 邓送求,闫家锋,王宇,关庆伟. 间伐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美景度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4-7.

[16]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45-146.[17] ……・.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the Beauty in Elementary Geography Education- Fousing on Landscape Aesthetics[J].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2,10(3):2-28.

[18] 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5 .

[19] 王亚娟. 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0] 刘笑谊. 大学校园文化与学生群体审美特性[J]. 大众文艺,2015(9):219-220.

[21] 李o,张浪,朱祥明. 2007.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 中国园林,23(6):58-61.

[22] 翁奕城,毕胭.大学校园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5(10):80-82.

[23] Matsuoka R H.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High School Landscapes:Examining the Lin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97(4):273-282.

[24] 王兰,王烨,樊灵燕. 高校校园主入口区绿化景观营造浅析――以上海市为例[J]. 大众文艺,2014(17):71-72.[25] 刘晓斯,孟祥彬,达周才让. 学院路院校入口景观与历史文脉变迁[J].华中建筑,2015(7):114-118.

[26]张丽敏. 体现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美术大观,2012(2):144.

作者简介:

周玉洁/1992年生/女/重庆人/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园林植物与应用

第8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国外称景观建筑师)的语言。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临摹解析名家作品、照片的重塑、 寓情于景的表现、观悟生长规律、主题性创作。

一、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的语言

这种语言赋予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是设计师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然而计算机制图的广泛应用,势必会排斥个性,使设计图纸趋向于统一的规格,在这种趋势下,景观设计的作品表现趋同,也使设计师们的创造能力面临消亡的困境。

1、培养手、眼、心相结合的造型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绘画基础,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手绘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2、透视学的理论与设计空间尺度相结合进而表现出设计的合理性。加强速写的训练是培养良好的空间概念与形态捕捉能力的绝好途径。

3、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景观手绘者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每张手绘表现图不仅仅是设计构想,它也传递着设计师的个人修养,文化底蕴、个性的张扬、情感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因此,手绘者要学习渊博的文化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心,使设计表现图的境界不断攀升。

4、手绘技能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表现图,需要更多的艰苦努力。同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融合各种知识于心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手并举,不断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优秀作品。

手绘表现作为设计师的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线条训练,“线条是手绘表现的生命和灵感”。力求用线条的力度、速度与虚实表现物体的造型、空间的尺度与层次关系。

二、线的基本训练方法

1、首先直线的练习时由慢到快,由规整到随意,并试着用不同的笔尖进行练习。之后再练习弧线、交叉线等更复杂一些的线条。要不断在训练中找感觉。中学课本卖油翁的故事,是最好的耐心培训典型。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灵活的技巧,也就不可能画出好的作品。

2、线与调子:面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它有多样的丰富的色阶,我们往往要将对象加以概括,简化。最亮处可以空白或稍加色调,最暗处,可以用纯黑色。明暗色调的区分调整有两种基本方法:线条间距和粗细的变化。线与线之间加线,使调子更深一层,也更匀称。加粗原有线条,会使结构更突出,有虚实、层次。

3、线与明暗质感:用线表现明暗时,间距和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在表现园林景深时,还要注意空气透视变化(大气阻隔产生的色调区别)。线条要遵循向灭点处渐远渐小的消失关系。

在绘制景观表现同时,所要表现的质感种类是丰富的。如果对象的材料不同,表现的手法就因材而异。物像变化万千,要多写生、多临摹,经过磨练才能灵活掌握各种技法。

三、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临摹解析名家作品

想要在短时间内使手绘表现水平提高快一些,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先临摹,通过临摹再过渡到写生。国内外有很多插图大师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典范。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表达风格相近的作品来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慢到快的原则。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能使自己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更快地提高速写的技艺。

(二)照片的重塑

设计师通过手中的笔,有侧重地改写成钢笔画或线条画,赋予对场景的重新理解,培养和提高画者对整体的把握能力,对画面的布局控制能力以及肉眼对尺度的衡量水平。作为学习阶段,这种积累过程必不可少。

(三)寓情于景的表现

一张具有良好表现力的透视图,除了必须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理念及意图,还应该表现出该场景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意境。

1、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就要体现它的参与性,就宜画人多,表现其热闹,为市民提供休闲的好平台。人物的组合应该做到合理、美观,或静或动,有老人在练习舞蹈,打太极,也有小朋友在放风筝等,加入各种故事情节,使观者产生共鸣。

2、小区中心商业街,要表现其活力四射、繁华的景象,在场景的渲染中多画一些鲜艳的旗帜,亮丽的广告牌和露天的咖啡座椅之外,更加少不了人的参与。这时可考虑多布置一些动作、情态各异的年轻人,提升品牌的时尚度。

3、校园的文化广场,作为学生聚集的场地,适宜多画人,其形态和表情还要结合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还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活动场景,例如,广场中心有人在进行吉他表演,周围看台上的同学欢欣鼓舞。这种呼应关系使场景的“磁场效应”马上发挥出来。

4、清幽的中庭绿化空间。办公空间中的中庭绿化是幽静的场所,此景中人物就应较少,人物也应以静态为主,且应在中、远景出现,更利于体现场地的清幽情景。通过对人物在场景中的活动表现去强化主题,让观者领悟设计意图,并产生情感共鸣,创造新意。

(四)观悟生长规律

自然界的物种繁多,形象特征各异。在画表现图时,各种物种都可能是表现和创作的重要题材,因此,画表现图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常以无心观悟它的奥妙,常以有心观察它的分界”,遵循物种生长规律,细心观察,用心琢磨,才能画出生气灵动的表现图。

(五)主题性创作

第9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厦门大学上弦场 天时 地利 人和 空间分析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imits of the functional stadium,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cenery on degree, more difficult to build a unique spac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will wind field in xiamen university as the object, the paper analyzes how designer is through "climate, geographical and human" clever apply, made it into extremely xiamen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Key words: xiamen university, a climate favou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bend the spa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公认的中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厦门大学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天时”,以依山傍海的地形特征为“地利”,充分发挥“人和”的主观能动性,在依循“天时”与“地利”的基础上,运用各园林要素,挖掘出以闽南文化与侨乡文化相融合的校园特色,打造出厦大的文化符号,营造出专属于这所滨海花园学府的独特景观。而作为陈嘉庚先生直接参与督建、花费心血最多的项目,建南楼群所围合的运动场――上弦场,更是凭借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与巧妙设计,成为了厦大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1利用“天时”选定空间

成功的空间景观设计来源于对自然环境等场地现状的充分观察和巧妙利用。本文所提到的“天时”,就是指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场所特性等基本现状。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现状特点,因地制宜地选定空间位置,并利用有效的设计手法避免或减弱不利条件的影响,充分发挥“天时”的优越性,营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空间。

1.1总体环境氛围的统一

上弦场曾是厦门大学的主体育场,位于厦门大学西南部,依次毗邻环岛路与白城沙滩,以及最南端那片海天相接的大海。总面积约36000 m2。从演武路至厦大白城这一路段的环岛路,呈S形的流线型,即可观海又可赏桥,体现出桥岸结合、互为风景的特点。同时,作为历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主要赛段,如今的环岛路已成为集观赏海景与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之路”[[]]。而沿海岸线绵延几百米的的白城海滩,也以其浪缓滩阔、沙质洁白细腻等特点,成为人们涉水游泳的天然海滨浴场(见图1)。

环岛路与白城海滩二者共同构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和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海滨绿色长廊。而厦大的上弦场就位于这条极具厦门特色的海滨长廊的北部,其运动场自身的特性与健身休闲为主的绿色长廊相呼应,从环境氛围上做到与总体背景相契合。

1.2地理气候条件的利用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给厦门带来了宜人的气候条件,也给上弦场这一面朝大海的运动场带来了特有的海洋气息。

但运动场离海岸线的平面距离约为140m,在这种距离下,海洋对于该场地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场地利用、相差近6m的高差以及五幢建筑楼群的共同围合,使上弦场成为内凹式的下沉空间,并通过运动场至环岛路的植物缓冲带,减弱海风对运动场的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视线的阻挡,在上弦场的看台上并不能直接观赏到美丽的海景,但这并不影响观景者感受海的声音与气息,无论是夹杂着清爽与潮湿气息的海风,还是海浪的阵阵拍岸声,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身处海边的惬意。

2利用“地利”围合空间

此处的“地利”主要是指利用独特的地形条件与建筑群体的围合,营造出具有鲜明场所感的向心式内敛空间,并随着坡度的陡缓产生强烈的秩序感与乐曲般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建南楼群的地面标高要比运动场的标高高出6m左右。设计巧妙地利用这6m的地形高差,将山坡削砌、设计成25级台阶,其中每8~9级设一宽1m左右的平台,台阶底部便是平坦宽阔的运动场。这25级台阶的巧妙设置既解决了高差上的过渡,又为上弦场提供了一个可容纳2万观众的看台[[]]。

同时,台阶所构成的空间具有明显的向心性,而随着台阶数量的增多,高差的增大,其向心性就越强,空间的围合感逐渐越强[[]],此处巧妙结合了台阶与上弦场,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下沉式空间――一个即可观望又有安全感的户外活动场所,也因此成为深受厦大师生欢迎的健身休闲空间。

3利用“人和”渲染空间

不同地域环境的大学校园,具有不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特色,所展现的空间形态也必然包含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因此,再好的天时地利,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和”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校园的文化特色,并运用各种造景要素渲染空间,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3.1建筑

建筑的位置、造型、材质都对空间围合与氛围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高台之上的建南楼群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亲自参与设计、督造,是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建筑布局上秉承嘉庚式建筑“一主四从”的传统布局,五幢建筑弧型排开,顺着山势、面向大海,呈半月形布局环抱美丽的上弦场。这种集合型的建筑群体模式,通过平面布局、建筑外型、建筑材质等方面达到与场地环境的相协调,聚巧形而展势,展现建筑的鲜明风格与强烈的整体感(见图2)。

而建南楼群的中心――建南大礼堂,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将中国古建筑传统的歇山式屋顶与独具闽南民居特色的曲燕尾脊相融合,盖在罗马的爱奥尼柱式上,使得中国古建筑、南洋建筑以及欧式建筑三者相结合[[]]。大礼堂两侧的四幢建筑,则以西欧别墅式风格为主,利用当地盛产的多色花岗岩作为彩色出砖入石,在建筑墙角处将这鲜艳如血的烟灸砖镶嵌至浅色的花岗岩中,色彩鲜明而和谐,同时在视觉上又与统一的红瓦屋顶以及上弦场的塑胶跑道相对应,进一步强调了建筑与运动场的整体与统一。对于厦大来说,这些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建筑楼群,不仅是标志性的建筑景观,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象征。

3.2场所名称

除了建筑对于环境氛围的所起到的烘托与渲染作用以外,基于校园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所命名的场所名称,也能从侧面上展现一个校园特有的人文精神。

以上弦场为例,看台中间所刻的“自饶远势波千顷,渐满清辉月上弦”这一诗句就点名了名字的由来,当年为运动场题名的时候,这里面朝大海,一弯新月正上弦,于是“上弦场”因此得名。

3.3植物等其它元素

此外,植物、铺装、围栏等造景要素也对整体的空间氛围起到了协调与烘托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列植的假槟榔与蒲葵环绕建南楼群周边,强化了建筑与上弦场的空间边界。同时,选择棕榈科这一具有典型热带气质的树种,与对面湛蓝的大海相映成趣,突显厦大滨海的亚热带风光。

结语

厦大的上弦场因其背靠建南群楼、面朝大海的地理优势,优美的弧线式阶梯设计,以及通过地形、建筑所围合出的场所感,创造出了一个即可观望又有安全感同时兼具美景度的开放性活动场所。在氛围的营造上,通过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群落,塑造出了鲜明的闽南地域特征,彰显了厦大博采众长的海滨气质。

【参考文献】

[1]付俐媛.校园健身与休闲空间景观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大学,2010

[2]百度百科.厦门环岛路[EB/OL]. baike.省略/view/1880262.htm. 2009-12-26

[3] 黄光宇.山地大学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重庆大学建筑系,2004

[4] 谢弘颖.厦门嘉庚风格建筑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 浙江大学建筑系,2005 

[5] 赵娜,高翅.浅析风景园林中的台阶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8):348-349

[6] 王希,高阳.厦门嘉庚风貌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5(4):1-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