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核心要素

第1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实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主旨是引领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并不是某类专项规划,而是在现有城乡规划法体系中,将“低碳”、“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编制的不同层次。这就要求城市在由传统发展方式向低碳生态转型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的编制者要从顶层设计上掌握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内涵,明确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融入到专项规划中,使规划与实施能够紧密结合,扎实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减少碳排放为规划目标,以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它的主旨是引领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不是某类专项规划,其编制内容服从现有城乡规划法体系的相关规定。具体到技术层面,是将“低碳”、“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编制的不同层次,且兼具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的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别于传统城市规划: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规划调控目标从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规划调控和管理的范围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甚至是建成区扩大到城乡一体化的视角;规划的空间形态从追求严格分区和秩序性空间转向兼顾生态优化和功能混合的多样性空间。

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1、朴素原则

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汲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智慧,传承“朴素的生态主义”理念与设计手法。尤其针对城市生态增量成本,规划中应增加项目的经济分析与测算,谨慎应对高投入、复杂化的规划方案,尽量采用本地化、低成本的技术。

2、人文原则

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发挥其规划和监督作用,构建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

3、紧凑原则

高效地配置空间资源。引导旧城区生态营建与有机更新,避免盲目的“新城运动”,避免低效的土地开发。针对现状城镇化发展中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审慎考虑新城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避免过于频繁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和大规模迁移式的城市改造开发。

4、弹性原则

城市规划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突出对(生态)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又要对城市的未来有足够的预见性,尤其是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5、平衡原则

城市规划要平衡社会资源的配置、对城市进行物质形态的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

三、低碳生态规划的编制

从规划的编制形式来看,低碳生态规划的编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自下而上的规划反馈形式和从上到下的规划体系建构形式。前者强调规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施性,常以具体的项目规划、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出现;后者则从规划政策、标准、导则等方面,强调了规划体系的系统性、规划管理的方法性和规划的目标性,从而指导生态规划的编制。

四、低碳生态规划的实施

1、规划管理程序的优化

要实现低碳生态规划的目标、理念,必须通过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规划程序和行政许可两条路径来实施规划的核心要素等内容。在规划审查中,要体现低碳、生态理念和方法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必须对规划的审查流程和方式进行优化才能实现。在规划行政许可方面,以“一书三证”为主要载体,在规划许可中体现低碳生态规划具体要求。针对具体项目,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所涉及的核心要素。并在项目后续建设中,按照规划许可要求落实低碳生态的相关内容。

2、相关标准与配套政策的制定

城市规划的相关法规、标准及配套政策是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修订并完善低碳生态规划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文件,是促进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途径。

(1)规划标准

由于低碳生态规划引入时间不长,现有多数规划设计标准并没有针对项目实际考虑低碳、生态要求,同时也不能较好的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和实施。因此,在规划标准中引入低碳生态理念。通过结合低碳生态核心要素,将核心要素列入现行规划标准体系,从而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管理、编制及建设实施。

(2)配套政策文件

规划标准虽然指导性强,但由于其修订周期长、审批程序复杂,因此也可以采取在规划技术规范、指引等配套文件中引入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的方式,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编制与管理审批。

3、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关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既是低碳生态规划作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也是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持与应用平台。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括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规、修规与建筑设计等不同规划设计编制层次,因此可以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实际,将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指标融入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规划,从而在实施中落实低碳生态要素。从规划编制的空间层次来看,可以从区域、城市、具体地块三个层次,实现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与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编制的衔接。

(1)区域层次

在区域层次,低碳生态规划编制主要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种形式,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目标并在实施中发挥作用。生态规划的重点在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生态薄弱部分保护和整治;城市交通、河道、、海域、生态廊道的整合,生态都市圈的共建与发展等内容。

(2)城市层次

在城市层面,低碳生态规划可以依托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策略等规划形式体现,也可以计划、政策等形式出现。其重点应关注城市生态与城市容量的相互关系并科学预测、引导绿色生态系统的构建,强调环境污染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确定核心要素,则是控制、指引城市低碳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措施。

(3)具体地块

具体地块的规划包括控规、修规及建筑设计三个层次。如何在控规层面落实低碳生态规划要求,是低碳生态规划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应在控规编制中,通过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控制指标等内容,有效指导具体地块的低碳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在修规和建筑设计过程中,除落实控规设计要点和核心要素之外,通过增加用地混合比例、绿化与景观、节能材料使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等控制指标,以及其他有关低碳生态规划建设的内容及图纸,进一步引导具体地块的低碳生态规划建设。

结束语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是时代的产物,低碳生态生活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必然。将低碳生态观念贯彻到城市规划过程中,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增强城市承载力,促使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建一个生态环保,历史丰富,底蕴十足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杨保军,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8).

第2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复合项目管理 组织文化环境 组织者责任 项目实施条件 全功能要素

自有项目的实施,管理活动就始终伴随期间,从项目的发起,到项目的结束,伴随项目生命周期是项目管理活动中的内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制定并实施项目的过程,就是整合项目资源,达到项目目标优化的过程。在影响项目实施的诸多要素中,发挥着支配作用的是组织文化环境、项目实施条件和组织者责任三个方面,它们是复合项目管理活动中的全功能要素。

科学的分析复合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全功能要素的分布,有利于搞清项目本身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项目提出的科学性和项目完成的成功率,能够使组织在优化的环境中,不断通过项目的设定和重构,实现组织环境的变革。任何的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组织实现的,组织的存在是管理活动得以进行的架构基础。在当代组织运行中,它的管理活动又始终贯穿着项目的实施,可以说现代组织管理和组织变革是建立在不断的项目更新基础之上的,而管理活动是它们之间得以连接的桥梁。

复合项目管理中的全功能要素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时刻渗透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在同一组织中,往往实在同时进行着不同的若干项目,虽然不同项目之间的周期是不同的,但是其出发点都是基于对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和拓展。

1.复合项目管理的含义

项目管理概念的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将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创建于1965 年的以欧洲为主体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IPMA) 和创建于1969 年的美国项目管理学会( PMI) 是项目管理的两大研究组织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对项目的定义认为项目管理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目的。从现实意义上看,在项目管理活动中,项目是管理围绕的中心,也是团队运作和存在的目的,组织围绕不断的项目活动创新,实现自身的组织目标和价值。项目管理活动中,需要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特别是人类进入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阶段,变革的不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而是将组织生存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重塑。如果说以前的组织,尤其是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是围绕需要和目的而展开,但是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组织存在的价值增添了责任的要素,低碳经济首先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选择,其次才是经济存在和增长的需要。

尽管传统的项目管理也是在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的完成和组织目标,但是那时的资源有限是建立在碳排放经济形态之下的,在从传统的高能耗经济向现代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于组织的项目实施,会更加施加资源稀缺性的影响,促使组织项目管理活动的实施,转向节约、高质、高效的状态。

复合项目管理存在的价值是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秉持低碳、节约、高效、责任的理念,开展的项目管理活动。在复合项目管理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复合项目管理的全功能影响要素,它们分别是:组织文化环境、项目实施条件和组织者责任。组织文化环境是组织成熟的标志,是长期项目成功运作的基础,是组织价值体现的主要无形资产。项目实施条件是项目提出到结束的组织内外部客观因素,从项目的提出、进程、结束、反馈的全过程中,项目实施条件时刻发挥着利益攸关(stakeholder)的要素作用。组织者责任是项目能否完成的核心要素,任何项目的实施都是由人来实施和完成的,在人参与的组织活动中,人的判断是带有主观随意性的,人责任意识的高低,决定项目完成的水平和项目提出的质量。

综合起来看,复合项目管理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是适应低碳经济组织再造要求,在组织文化环境、项目实施条件和组织者责任全功能要素的影响下,贯彻节约、高效、责任的理念,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质量要求、人的能力和积极性进行控制和调整的管理过程。

2.全功能影响要素对复合项目管理的影响分析

全功能影响要素是复合项目管理中主要的构成因子,通过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项目关系的功能结构发挥影响作用。全功能影响要素的作用不一定是阻碍性的,它们发挥的是项目建构者的作用,也是项目提出或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客观因素。(详见表一)

复合项目管理活动在全功能影响要素的参与下完成项目的发起及实施,三种不同要素的参与形式,随项目的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起到各自的作用。适应低碳经济形态对组织改造和项目实施条件的要求,复合项目管理活动中的全功能影响要素的对项目活动的导向是节约、高效、责任。首先节约不是资源使用的压缩,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源有限性的认知,一定的项目活动必须在核定的资源要素内完成,不能过多消耗项目实施条件,节约也可以理解为是项目实施条件对项目影响的体现。高效是项目完成效率和成果的有效性,是组织文化环境的体现,高效,体现组织的协作和团队精神,以及组织的生命力。复合项目管理活动中的责任既是组织者的职业使命和对项目的忠诚度,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低碳条件下组织者责任还包括应有的低碳责任、低碳意识和对人类生存危机的认识,这些都是现代组织构建过程中,顺应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详见图一)

图一展示的是全功能影响要素在复合项目管理活动中影响发挥的功能结构,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组织者责任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三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共同对项目活动的全过程施加影响。

首先,组织文化环境、项目实施条件对组织者理解和认知项目环境提供感性的认识基础。明确组织者的责任意识,使之了解组织发起项目的目的和价值意义,完成项目实施前的意识准备工作。组织者基于对组织文化环境和项目实施条件的理解,确定可行的项目策略或项目实施路径,在项目实施中转化为组织文化环境更新的精神来源。

其次,复合项目管理实施过程是动态的。在项目最终结束之前,总是随着项目实施条件的变化,调整项目的预期对项目中的质量工作内容、质量要求、人的能力和积极性进行控制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应对能力的要求。在动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需要调整和应对的是项目实施条件和组织者责任中的不可控性特点带来的项目风险,项目风险的应对实质上是“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的处置,以最低的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再次,组织者责任中的时代使命感也是复合项目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复合项目管理是低碳经济时代下,符合低碳模式对组织再造要求的项目管理方式,低碳的理念渗透在项目组织实施中技术、资金、产品等的选择和使用。复合项目管理是低碳时代的项目管理,全功能影响要素对项目管理的影响,体现在理念上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是要求项目管理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绿色性。一是项目实施条件的选取或影响对项目的完成必须是绿色的,在项目的提出阶段,必须考虑项目整体实施中减少碳排放的要求;二是项目中组织者责任要求的,即组织者应具有低碳经济的意识,体现组织者时代使命感的责任,在意识层面树立项目实施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的理念;三是组织文化环境应将低碳列入组织价值构成的核心之一,提倡项目的集约化和科学化,并形成低碳影响下的组织行为形态。

最后,全功能影响要素对复合项目管理的的影响是建立在适应低碳经济形态对组织更新基础之上的,顺应低碳的要求项目管理活动必须更加注重节约、高效和责任理念的推行,使复合项目管理的核心组织者可以能够在考虑项目实施条件这一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推动项目的有效完成。

总结

复合项目管理及其全功能影响要素的分析,是笔者基于低碳时代,特别是低碳经济形态对组织再造的要求而产生的思考,并基于项目管理活动特点这一组织的主要活动形式,提出的项目管理发展的一种思路。应对低碳的发展要求,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都应以节约、高效、责任作为项目实施和反馈的重点,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使“项目既能满足现在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应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项目的可改造性、项目的环境状况等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现代项目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200.

[2]胡振华,聂艳晖.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8卷第3期,p231.

第3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链;运作机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仍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唯“GDP论”,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我们人类的报复,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极其重要。林业产业集群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它指的是在林业领域内,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产业、企业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循环,通过企业竞合,不断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涵盖要素全、产业链条长、增值方式多的聚合体。那么,林业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如何?运行机理又是怎样?如何实现实现经济与生态共生?毋庸置疑,探寻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和演化机理,揭示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于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实现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生态与产业共生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识别林业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

(2)分析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运行机理;

(3)揭示林业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和生态共生的途径。

基于此,提出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述评

1.1林业生态一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逐渐应用与诸多领域而被拓展与完善。瑞典、芬兰等发达国家林业与生态的发展关系说明了林业与生态经历了从对立、互相依赖到共生的过程(Wohlfahrt,1996)。国内徐有芳(1995)提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但是十几年来一直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反在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政策起伏很大,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王兆君(2001)认为二者之间应该协同运行。曹建华、王红英(2005)林业政策调节的目标是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与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是森林资源,并通过调节经营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此时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协调发展路径,包括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体系、广泛开展森林认证、完善的政策体系等。贾治邦(2007)提出建立以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的现代林业。由于林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林业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共生机制不仅完全可能,而且是这一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张智光(2008)将共生理论应用到林业供应链中,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理论是解决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后来,关于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颇多。张智光(2012)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角度对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依次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关系椭圆轨道模型、多层次结构模型、“三链”共生循环结构模型、5R循环经济结构模型和Multi-Agent运行机制模型等。张智光(2013)从产业一生态复合系y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生态和产业共生的模式有: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偏害共生、单害(单利)共生、互害(竞争)。张智光(2014)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谢煜,张智光(2014)对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机理与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3种模式,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互害共生,3种不同类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林业发展结果。杨加猛,张智光(2014)结合我国林纸一体化特点和发展规律,界定了“林纸一体化共生”的内涵,对林纸一体化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探讨了营林企业、制浆企业、造纸企业和农户等基本共生单元间的二元共生机制,据此构建了4种林纸一体化的基本共生模式,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分析上述文献不难得知:自研究林业生态和产业关系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表明林业生态和产业之间具有协调发展关系,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证明后,其就应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后续关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应用研究仍在不断进行着。

1_2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自马歇尔(Marshall A,1890)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Mfed Weber,1929)的工业区位理论、科斯(coase R H,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 J A,1912)的创新系统理论、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后,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新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钻石模型”概念,产业集群迈人新发展阶段。林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国外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产业集群概念(Kies,2008)、形成要素(Braden,2008)、优势(schulte,2006)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与林业产业集群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内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开始,多为定性研究。如姜伟军、沈定夫(2007)以宁波水煮笋产业为例,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笋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陈科灶(2008)以福建林业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福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后来,学者们转换视角,从林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入手,多为定量研究。如张占贞、王兆君(2010)运用区位商系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识别和判断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占贞、王兆君(2011)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从市场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测度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实证分析。奉钦亮、谭凡丁(2011)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黄蓓、王瑜(2011)对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的GEM模型,提出了将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第四个因素对”而对GEM模型做出拓展,构建GEMS模型,以适用于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王玉芳、江雪(2012)运用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洪燕真、戴永务(2014)采用区位商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从中观层面测度福建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态势,对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福建省林业产业中第二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但产业链较短等结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研究,目的是提高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石大立、叶玉琴,2007),邓刚、张敏新(2011)以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为例,运用SWOT、AHP方法实证分析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张占贞(2013)从核心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政策环境影响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有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来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如李正军、单亚涤(2010)对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林一浆一纸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对林一浆―纸产业集群的形成、结构、组成及其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其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运作模型和实施策略进行细致探讨。郑庆华、张智光(2011)以林纸供应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杨加猛、张智光(2008)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绩效测度分析,如伊剑锋、王兆君(2013)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研究,用DEA-Manquist方法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然后对影响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今,学者们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着。

如今林业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不单单是单个林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们应该把起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问题,上述研究很少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林I产业集群,从知网查知,目前仅有赵进,赵进、许立达(2011)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张占贞、王兆君(2011)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进行了研究。张朝晖、耿玉德(2014)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进行了研究。鉴于此,基于产业一生态共生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先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进行构建,然后针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识别

系统是由相关要素、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构成。林业产业集群是以林业产业生态共生为目的,涉及到林业产业、林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大系统。加拿大学者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 and Gibson,1998)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Grounding Enterprlse Markets)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三大类六因素”:“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业;“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黄蓓、王瑜(2011)对GEM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因素对,这样就形成了四对八个因素,构建了GEMS模型,“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Enterprise);“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Markets);“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合称为“因素对Ⅳ”一环境(Surroundings)。本文借鉴GEMS模型,鉴于市场环境属于环境要素的一大方面,故把GEMS模型中“因素对Ⅲ”纳入到“因素对Ⅳ”中,把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是林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即产业链上中下游及垂直关系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诸要素,生产者、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生产者组成;支持要素子系统即价值链的服务体系,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技术、人力、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是影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制度环境等。因此,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和环境要素子系统构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其基本演化过程就是:林业产业资源要素输入其核心要素系统,经过资源优化配置、自我组织与整合,在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实现集群的演化与升级,最终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协调发展,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如下图1。

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具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简单来讲,核心要素子系统中,生产者、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与林业核心企业组成了竞争的五种力量,即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首先,原材料供应商为产品生产者提供原材料,生产者整合利用原材料,经过加工等产出产生品,经过中间商、竞争者的竞争与合作,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核心要素系统投入产出过程中,还要得到相关支持要素系统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的支持,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同时,外环环境要素系统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对系统施加的影响也会成为大系统产出的制约因素,最终,林业产业集群大系统经过资源的配置和消除外界环境制约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生态、让会三种效益,使得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共生,促进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交换与转化,如图2所示。

三、生态一产业共生下林业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了整个生命系统运转的内在机制。林业产业集群中,以林业资源为纽带,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链”关系的“上游企业一中游企业一下游企业”(原料供给企业一产品生产企业一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一终端消费企业)等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林业产业生态链(唐晓华等,2007)。在林业产业生态链中,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换,还包括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形成。

众所周知,林业一般生产流程为:种苗一造林(整地、挖穴、施肥、植苗、幼林抚育)一中林抚育(抚育林)一成熟林一采伐(采伐、打枝、集材)一运材(原木、原材)一市场(工厂、集散地、中心市场)。林业经营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不同门类,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森林木材、非木材的培育和林下产品种养殖,即第一产业环节;然后对木材、非木材或者林下产品进行初加工制造,形成林业中间产品,林业中间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形成产成品,如人造板、家具制造、造纸等,即第二产业环节;接着把产成品投向林业终端产品销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或者发着衍生性第三产业或者森林生态旅游等,形成了一个循环。按照这个原理,把林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林业产业集群形成首先从资源链开始,形成需要先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储备和投入,才能展开后续的林业的社会生产,没有林木资源,就没有社会分工意义和经济价值,资源链是林业产业链的基础要素。首先要进行森林资源、非木材资源的培育,培育到成熟林后进行采伐,采伐后为加工和深加工提供林业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林业初级产品,林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形成林业产成品,林业产成品投向到终端市场或者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林业还与外界环境完成固碳制氧、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在林业生产中产生的林产工业残余物进行加工利用、废弃物林木资源进行回收、林业剩余进行回放,提供给林业资源提供者。同时,还要和外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政治和政策环境等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和传递。在整个系统的结尾,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打到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即资源链,具体运行机理如图3。

四、结论与对策启示

4.1主要结论

基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简要得出如下结论:(1)林业产业集群是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由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组成,核心要素系统是基础,支持要素系统是保证,外环境要素系统是条件,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2)林业产业集群是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链合一”的代表,达到“三链一体化”,资源链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价值链是整个系统的潜力所在,森林生态链是资源链和价值链基础。生态链将产业形成封闭式循环,既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产业链低碳化,保护生态环境,三链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鞯荨⒔换弧⒆化等。

第4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低碳;旅行社;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25-03

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1.1 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理念。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变暖为己任,追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希望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及制度创新,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对高能耗的人类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1997年《京都协议书》是引发低碳经济形成的触点。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1]。

1.2 低碳经济的实质

从字面上看,低碳是和高碳对应的,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尽量减少高碳行业带来的危害。实质上,低碳是一种理念。此处的碳不是单纯的化学名词,而是指在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文化代价。低碳经济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们认识到,过度从自然界中索取且不计后果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最终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势不两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验证了这一点,也敲响了人们善待自然的警钟。低碳理念倡导用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障人类的长期生存,要求用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 低碳旅游――低碳经济的理念延伸

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即用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贯彻到旅游业中,就出现了低碳旅游这一名词。旅游不是无烟工业,它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文化环境造成的损害更具隐蔽性也更加长远。低碳旅游要求不论是由吃住行所带来的生产性消耗或是由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隐蔽性破坏,都尽量减到最小。低碳旅游的贯彻执行,需要来自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在贯彻低碳旅游上应首当其冲。

2 旅行社产品开发存在的高碳现象

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和产品的销售者,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在旅行社产品开发上贯彻低碳理念,对整个行业来说,意义重大。而目前我国的旅行社产品开发还远远未能达到这一要求。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上,我国的旅行社产品市场存在如下的问题。

2.1 产品设计未将环保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我国绝大多数旅游线路都存在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问题。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将各种公共景区都纳入到生产和销售的范畴。企业的逐利本性使其总期望以最低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效益,在组织线路时未能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旅游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旅行社实现旅游产品时往往不注意对旅游者进行道德的教育和约束。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旅行社对景区遍地可见的废弃垃圾、文物古迹上的某某到此一游,以及由旅游开发带来的本土文化破坏等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旅行社在组织安排线路时,往往不考虑节能减排。在六大要素的安排上,没有充分体现出低碳理念。比如,在饭店的选择上,大多数旅行社并没有把绿色饭店作为线路安排的首选;在出行方式选择上,出于成本和现实等的考虑,旅行社仍然大量选用高污染、高排放的汽车、轮船等交通方式。在景区选择上,也没有将景区生态知识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对消费者进行有效传达。因此说,在现行的产品设计方面,我国旅行社的低碳意识不强。

2.2 生态旅游不生态,绿色理念实施受阻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一经提出,受到了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一度热捧。在我国长达10年的生态旅游实践中,由于诸多原因,生态旅游却大多成为商家获取经济利益的营销标签或者口号,生态旅游泛化现象严重,作为生态旅游核心要素的环境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严重缺失[2]。大多数旅游者认为的生态旅游是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旅游。而企业为了更好的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往往在原有线路前冠以生态的名头,实则换汤不换药。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高层次旅游活动。而现实中我国的生态旅游,真正能符合其含义的则寥寥无几。

2.3 线路编排的低碳意识缺乏

如果说旅行社在组织线路时对自然环境保护尚有所关注的话,那么在文化保护方面,旅行社的产品设计就乏善可陈了。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旅游势必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示范作用,可能会带来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不屑,盲目模仿外来者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使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产生排斥。旅游所带来的文化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旅行社的产品,多数没有考虑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可能对目的地带来的影响,进而采取合理的举措。比如,很多旅行社热卖的古镇游,与常规旅游线路没有太大的区别,参观游览、购物休闲,甚至没有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古镇保护的介绍。对于一些文化景区,单纯追求娱乐视听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而且,不合理的旅游项目会导致古镇文化向着异化的方向发展。或许若干年后,旅游者能看到的古镇只是由人为因素组合的一些浅层次的表演罢了。

3 低碳理念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从市场竞争来讲,谁能率先推出高端的低碳旅游产品,谁就抢占了市场先机,占据市场份额。我国旅行社的低碳理念,应贯彻到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3.1 低碳理念应作为旅行社产品的首要原则之一

作为旅游产品的供给者,旅行社的产品设计应该以低碳理念为基本原则。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城市间和市内交通方式以及住宿和餐饮单位时,要秉持绿色理念,与贯彻低碳理念的单位加强合作,与高污染、高排放的单位划清界限,用实际行动引领旅游行业的低碳化。低碳作为一种理念,必须融入在企业领导和一线员工的理念中和行动上。

3.2 低碳理念应贯穿于旅游六要素

具体来讲,旅行社在产品设计中贯彻低碳理念,要从旅游行程的六大要素入手,每个要素都应该体现出低碳的特色。

3.2.1 餐饮

饮食行业是旅游业产生污染的重要来源。旅游活动中的“食”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消费者自带饮食,二是消费者到定点餐饮单位就餐。第一种形式带来的污染比较明显,也较受关注。比如,旅游旺季到来会导致景区的环境治理难度加大。面包袋、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水区也会漂浮大量的生活垃圾。第二种常见的饮食形式是到餐饮企业就餐。餐饮企业如果不能完全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尤其是旅游旺季到来时,会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

旅行社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将绿色环保作为饮食的根本要求,选择定点绿色餐饮企业。在导游过程中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杜绝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利用导游特有的导向作用,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促进人与自然、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和谐共存。

3.2.2 住宿

我国的住宿企业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企业注资兴建的,一类是居民自建的。不论是哪种住宿形式,对环境都存在一定的破坏。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住宿企业,由于游客住宿而产生的生活垃圾、噪音污染、水污染等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同时,旅游城市大量住宿设施的修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当地居民用水、用电紧张。而且,酒店接待大量的外地游客,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进而会引起当地文化的异化发展。

针对住宿旅行社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贯彻低碳理念。一是在饭店选择上,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对环保做得较好的绿色饭店和宾馆予以优先考虑。二是在对游客的导向上,建议游客在住宿时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如多日住宿,可以建议客人减少清洗床单的次数等。

3.2.3出行

飞机、高铁、动车、城际列车、汽车、轮船等都是现代人所青睐的交通方式。且随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自驾游也成为人们重要的一种旅游形式。各种交通工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汽车以汽油为主要原料,其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飞机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重要元凶。相对来说,火车大多采用电能驱动方式,对空气和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最少。

旅行社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考虑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能选择火车的情况下尽量摒弃汽车。如果选择汽车,要尽量做到充分利用。如果团队人数不多,可以与其他旅行社合并拼团,但是要注意保证服务质量。

3.2.4 游览

游是整个旅游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游览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旅游污染最直观的形式。旅游者的游览活动既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也可能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乱扔垃圾杂物、对树木花草随意攀折和刻画、对历史文物有意破坏或者由于旅游者的呼吸、拍照等对景区带来的辐射和伤害。对目的地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文化的涵化,即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3]。两个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在接触时,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常要被迫接受来自强势社会的许多文化要素。一些目的地的传统习俗被搬上舞台,形存神无。当地居民盲目模仿外来旅游者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文化上的高碳比生态环境的高碳更加隐蔽,但却影响更为长远和深刻。

作为旅游活动组织者的旅行社,在安排旅游项目的时候要尽量减少产生污染的来源,将低碳的思想贯彻始终。对比较直观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及时的制止,同时,旅游线路的安排和实施应尽量尊重目的地居民的习惯,以体验为主,而不是以文化入侵的方式开发旅游线路。

3.2.5 购物和娱乐

购物和娱乐也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在购物时,导游人员应引导消费者尽量购买环保、低碳的旅游纪念品。在安排娱乐项目时,旅行社应尽量选择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而这些活动不一定是专门为旅游而设计的娱乐活动,从而鼓励旅游者深入民间去看真正的当地文化。这既让消费者体会都真正的当地文化,也避免了由于旅游者的追捧而造成的当地文化的过度商品化。

4 结语

低碳旅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备条件的旅行社应及早转变经营理念。在开发设计新的旅游产品时,将低碳思想贯穿其中。同时,为避免重蹈生态旅游的覆辙,旅行社在线路安排上应注重线路的品牌效应,只有真正的生态旅游地才在旅游线路面前冠以生态二字,只有真正的低碳理念的线路才可以冠以低碳旅游的名号。推出低碳旅游线路,用供给引导需求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2] 李文明,钟永德.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旅游论坛,2009(6):340~342.

[3] 曹诗图,孙 静.旅游文化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A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the Low-carbon Concep to the Travel Agency

Product Development

Yin Yingmei

(Xuzhou Novmal Vaiversity, Jiangsu Xuzhou, 221116, China)

第5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的提高,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各国相继提倡低碳经济模式。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以往的营销模式都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应该对营销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加强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营销竞争力。本文就以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优化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 企业营销 竞争力 结构优化

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能源开采和应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被人们所认识,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低碳化的经济环境成为目前各国重点推崇的一种经济模式。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建立健全的能源节约、爱护环境,才能有效的防治各种环境问题。而企业在这个低碳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如何优化营销竞争力结构,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营销竞争能力,是当前许多企业将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的营销理念

低碳经济的营销理念是指企业围绕着低碳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中心,开展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企业生产营销观念。通常企业低碳济的营销理念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一)消费者低碳需求理念

当前企业的营销导向都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转变的,因此如今的低碳营销理念也应该满足消费者的低碳需求,以使消费者对其满意。低碳营销理念要求企业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对其消费特征、购买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消费行为进行全面的掌控,以此促进营销策略的顺利开展,进而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促进健康的低碳消费。

(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是指,要求企业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此为基础掌控市场营销活动,充分发展企业的创新意识,在获取利益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

(三)企业低碳文化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将低碳文化作为企业营销理念贯穿到营销管理过程中,促进低碳营销的发展。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宣传、制定规章制定以及参与社会低碳公益活动等方式来构建企业低碳文化,从而在消费者面前树立一个低碳企业的形象。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低碳营销发展目标,并通过规章制度来保证低碳营销活动的实施,使低碳营销竞争力提升的目标能够落实到企业的每个管理环节中。通过各种方法,提升企业低碳文化,强化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让低碳文化成为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中提升营销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竞争力的结构优化策略

(一)树立低碳营销理念

首先,企业需要树立低碳营销的理念,在企业营销的基础上融入低碳的理念,并在整个营销活动中彻底贯彻低碳理念,进而形成有效的低碳企业文化。企业在低碳理念的基础上开展营销活动,主动的承担社会中相应的责任,让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企业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营销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营销信息是企业制定战略营销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够左右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营销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营销信息管理体系,组建专业的团队,采用科学的信息收集手段和分析技术,来对企业自身、市场格局、竞争对手、消费者群体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营销信息,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帮助。

(三)明确定位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谁能掌握定位,谁就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定位是企业战略营销决策中的核心要素,对企业营销竞争力的优化和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对定位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自身情况、消费者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准确的地位。一个企业的定位决策是不是成功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定位是否能体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特别之处与差异化的优势。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地位决策首先需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独特的位置,明确低碳企业的形象。只有及时在消费者没有概念的大脑中抢占一定的先机,才能有效的区别其他竞争对此,从而摆脱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为企业营销竞争力的优化和提升提供帮助。

(四)加强促销策略

传统的促销是指企业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兴趣和需求,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校外,从而提高企业销售业绩。而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在提高营销业绩的同时,应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提倡低碳消费的模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在关注企业业绩的同时,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促进企业整体营销目的得实现。加强促销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企业可以培养专门的推销团队,对推销员工进行低碳理念培训,让其在推销的过程中,为消费者传递低碳信息,并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推销工作有效的进行;第二,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还应该注意促销策略的差异性和创新性;第三,广告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也是消费市场与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通过广告来准确的传达企业低碳定位,并根据消费者对低碳市场的认识来对广告进行一定的调整。

三、结束语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低碳消费理念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逐渐加深。人们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与习惯,因此企业的营销也应该相应的进行改变和创新,以便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提高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营销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利炜.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构建[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10).

第6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 旅游综合体;特征;战略

综合体最早是指乐曲结构形式之一。在一首乐曲中,结合两种以上不同结构原则所构成的曲体,称“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讲,综合体是通过形式上的综合而达到的一种功能上的整合和提升。随后综合体这一概念被引入了建筑领域,后来又出现了城市综合体、文化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旅游综合体等概念。由于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新生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时间较短,在国内外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这里,作者认为旅游综合体就是指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疗”的需求以及当地居民居住生活的需求,依托山水自然资源、古迹人文资源以及人造主题公园等旅游吸引物,以文化为灵魂,以休闲度假、乐活体验、生活居住为核心,在特定空间体系内设计集旅游产品体系和相关的产业体系于一体的综合体。

一、旅游综合体的特征

1、旅居结合

在开发的过程中,旅游综合体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态环境等本土特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文化的魅力再次被充分利用,并成为区域综合开发和差异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重游客“量和质”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旅游、文化、健康、宜居、生态的“福利生活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汇客装置”,用以满足不同阶层、类型的游客需求,实现“流客到留客、游客到驻客、游客向社区居民”的转变。

2、延伸的产业链

在产业带动上,实现城市文化及创意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汽车产业、银发养老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现代服务产业以及休闲产业之间的完美融合,展现出巨大的产业聚合效应。在战略发展上,实现从“旅游聚集的区域运营”向“产业聚集、产业区域带动”的转变,实现由“产品项目的聚合”向“多维产业的聚合”的跨越。并逐渐形成具有强大自我循环生产力的上下游产业链条。

3、“轻城”的特征

“轻城”概念是道纪忠华首创的一个概念。清华大学在成都三岔湖产业规划中认为:“轻城”在与周边环境或系统进行能量的交换时,追求“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以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指导方针贯彻“轻城”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城”的含义则不限于城市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在这里指的就是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本质上就是“轻城”。旅游者以低碳的方式与自然景观、环境设施和谐相处,实现旅游的休闲化;居民以循环经济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轻盈化和生活方式的轻松化;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实现管理的人性化。旅游综合体的构建需要依托知识经济,创新管理经营制度体系,完善产品配套体系。

二、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战略

1、绿色低碳生态战略

绿色崛起、低碳转型、生态固本为绿色低碳生态战略的核心内涵。绿色崛起:是以新型经济为中心,和谐文化为灵魂,友好环境为基础,把旅游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要素与发展资本,推动旅游区在青山绿水中跨越发展、异军崛起。其中,绿色代表生命,象征活力,预示健康,可以引申为平和、和平、和谐、和而不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信仰。低碳转型: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生态固本: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完善的网络,实现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2、推广智慧地球品牌战略

智慧地球品牌战略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对旅游综合体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旅游综合体;智慧地球品牌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促进汇客装置集聚战略

汇客装置,是景区(旅游区)汇聚客源、盈利经营的核心。狭义的汇客装置多指景区提供给游客的产品和项目;广义的汇客装置既包括产品项目、景观小品、植被绿化、设施设备,又包括软性的景区(旅游区)文化、客服服务等。主要包括:产品装置,产品装置是游客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的核心要素和汇客的焦点因子,是景区(旅游区)吸引游客、盈利经营的物质装置,也是区别于其它景区(旅游区)的最直接载体;文化装置,文化装置是景区(旅游区)各种文化符号、主题包装、文化元素的总和,包括硬性设施和软性符号、元素两个方面;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即利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景区(旅游区)智能化的装置和设施设备的总和。将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定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旅游景点信息管理、商场酒店信息管理、智能导游、电子地图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服务。

在旅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中,重点引入汇客装置集聚战略,构建全年度的休闲、度假环境,同时打造丰富的度假设施、住宿设施、节庆活动等产品项目,最终形成拥有中国最丰富汇客装置的旅游区。

4、采取三级发展战略

从旅游发展维、产业发展维、物业发展维等维度,构建旅游、产业、物业均衡发展的三级维度,实现旅游、产业、物业协调共荣发展的目标。

(1) 旅游发展。通过对规划区的系统全面调查研究,引入新、奇、特的产品项目,丰富旅游产品的契合度。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重点对核心区打造的前提下,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项目体系,形成集高端观光、文化体验、休闲游憩、商务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2)物业发展。“度假+居住”的主题旅游地产发展模式,是被验证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通过地产物业对旅游的资金反哺,旅游对地产的价值提升形成共赢局面。

传统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的自然发展带来众多弊端。旅游景区淡季与旺季区别鲜明:旺季时景区、酒店人满为患,甚至影响景区形象;淡季大量物业闲置,造成经营性物业的非经济使用,形成资产无形流失。自20世纪中期,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便不断谋求与探索形成常年人口沉淀的途径,来平滑淡季与旺季。

(3)产业发展。旅游的脆弱性和季节性易造成收入的波峰谷底现象,对旅游地经济造成不稳定的隐患,只有大力发展延伸行业,才能保证旅游地的经济产业链条完整发展。

通过特色“业” 与“游”的有机融合,保证旅游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旅游度假功能能级的提升围绕旅游接待业形成特色产业群,构建复合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实现景区可持续性。

5、实行三业并举战略

“旅游+居住+产业”并举的理念,分别构建“旅”体系、“居”体系、“业”体系,形成与城市差异化的环境,创新变化的配套设施,提供可深度体验的空间场所,从而实现产业链条的持续发展。“旅游”体系,重点打造以人文观光、自然观光、创新体验、节事体验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项目,以此带动“居住”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临时性度假居住、周期性居住、永久性居住以及度假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居住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6、推行四季均衡发展战略

季节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旅游业的发展,淡旺季的明显界限严重限制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引入旅游综合体四季均衡的发展理念,时序化的开发相关系列产品项目,间断性的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在不断刺激市场热点、制造新闻焦点的同时,把握住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曲线、季节发展曲线、以及常住人口的沉淀等问题,高效的处理旅游业发展的季节性,最终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

[2] T.E.Graedel,B.R.Al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道文(美).战略构建[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4] 陈新夏.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J].哲学研究,2005.

第7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低碳经济;创新驱动战略;价值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5) 03-0065-06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当前,尽管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但人们的精神匮乏,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耗竭、环境污染、高碳排放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严重影响,极端气候变化事件、雾霾天气频现、恶劣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了人们的心理恐惧、抱怨和抵制,降低了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林左鸣教授(2011)在《广义虚拟经济论要》中指出,基于马克思“生活对象化”人类活动图式的广义虚拟经济,是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立足于生活是财富之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树立时空寻租思维,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种富含虚拟价值要素的产业并对其实行优化、均衡管理,掌握以制文化权为核心的广义虚拟经济主导权,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林左鸣教授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概论,并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论证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提高经济主导权的指导意义。林左鸣、尹国平(2011)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问题。借鉴林左鸣教授提出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创新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思维范式。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各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需要也催生新的重大的面向绿色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与革命。马永红、刘贤伟(2013)认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气候变暖、资源枯竭、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面向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但避免传统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异化问题,需要重新构建技术创新范式。徐治立、王娜、王妍(2014)对技术活动广义虚拟经济属性进行哲学分析,认为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充分显露出技术异化自然物质属性,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人类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危害现象,技术异化具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指出的负面价值效应。新的技术范式即面向低碳经济要求,避免技术进步可能带来能耗提速和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社会异化现象,减少技术创新可能存在的负面价值效应,需要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挥低碳创新的驱动与引擎作用,以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科技创新作支撑。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以低碳创新为重要动力,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低碳创新是指一定区域内,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区域低碳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所采取各种技术、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低碳化的创新手段和工具的集合。借鉴这些理论成果,倡导低碳技术及其创新驱动价值,目的在于避免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广义虚拟经济负面价值,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减少人类技术活动所带来的异化和负面价值,进而追求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内涵体现为,如图1所示:(1)以低碳创新为关键内容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构建低碳的技术创新体系。(2)以低碳创新为内在驱动促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建立低碳型经济结构。(3)以低碳创新为核心要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低碳型社区文化空间。(4)以低碳创新为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成果均衡共享、生态环境破坏减少、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实现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共赢格局,构建宜居宜业的和谐社会。(5)以低碳创新为基本保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加强植树造林,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低碳创新驱动实质上是追求人本经济为基本目标追求和价值定位,追求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生态价值的高度融合,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人都能感受、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环保,在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精神、生态环保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

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下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考察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开拓人们的研究视野,更加深刻洞察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结合,全方位反映了人对经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多层次需求的统一。区别传统的物本经济,物质需求仅是人的基本但非唯一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的心理、精神、文化以及包括清新空气在内的低碳环保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创新驱动,特别是面向生态文明的低碳创新驱动意义更大。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区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机制,具有更加突出的内在价值,不仅强调创新的作用,更加强调如何以低碳创新,提高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修复,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发挥低碳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人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低碳创新驱动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民族振兴梦具有重要价值,如图2所示,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层面。

(一)在政治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在全球碳壁垒、碳竞争中获得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温室效应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西方国家可能借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低碳经济要求进行碳壁垒、碳制裁,制约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因而人们将这种可能的碳壁垒称之为“低碳陷阱”现象。既然西方低碳经济的碳市场方案及其话语的提出是出于追求资本谋利的动机,其方案对发展中国家是个陷阱,又占领了道德制高点,那么中国就应顺势而为,既不抗拒,也不大意,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低碳话语和发展模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西方碳陷阱、碳壁垒等多重压力,中国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获得应有的国际低碳话语权,提高文化主导权和经济主导权,进而提升国家在全球政治领域的低碳竞争力,重构世界政治经济的低碳新秩序。此外,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民群众构建低碳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期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迫切需要走低碳创新驱动的新型道路。

(二)在经济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面向低碳、绿色、生态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低碳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谁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的战略地位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转变,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减弱,原本依靠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低碳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绿色跨越和持续发展,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社会发展和谐化,实现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提升国家的经济主导权。

(三)在社会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减少因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减少因污染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受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过于追求GDP增长,忽视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污染、高排放等高碳经济行为使部分企业、利益群体大发横财,但留下的环境污染恶果等却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并存、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是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问题,严重阻碍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强低碳创新驱动,追求的是更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大多数人的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减少环境方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可以说,低碳创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区别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体现了重视民生、关爱社会、保护生态的广义虚拟经济理念和价值要求。低碳创新驱动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忽视人民利益增进和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重视民生改善。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目的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有效地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充分体现对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社会民生的改善与提升。

(四)在文化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提升人们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体现人本关怀和人文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及其发展规律,它正在取代传统物本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主角。从世界潮流来看,许多国家和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人们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重视人本经济的价值提升,重视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低碳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这些实践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证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外延扩张和粗放式发展,出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人口过于集中于大城市、城镇转移人口过多地被边缘化及农村过度空心化、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随着人们越来越对世界性的低碳、绿色、生态的发展观逐步形成共识,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人类生存价值的深刻体认,低碳创新是借助现代创新文明成果的高度集中与人本关怀,是以绿色低碳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为基本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从事文化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战略。这样的创新与发展才具有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凝聚力。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要重视人们的心理价值提升,需要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提高人民群众对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和心理期待。低碳创新驱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表现出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潜力等价值目标。

(五)在生态环境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构建更加宜居、低碳、生态的生活空间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依靠低碳创新驱动,改善人与生态环境、人与社会的单向关系,人类不仅要从社会、自然环境索取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生态环境、自然世界的修复、平衡与保护,构成更加和谐、绿色、生态、低碳、宜居的现代环境。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低碳创新为核心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低碳创新构建更加低碳、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自然环境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与持续承载力,确保经济发展朝着低碳、生态、宜居的方向演化,加强人本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建设步伐,实现广义虚拟经济所倡导的满足人的物质价值和心理价值的高度统一。

三、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实现路径

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低碳创新驱动,需要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从创新理念、创新战略、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发展,实现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需要选择以下路径:

(一)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形成低碳创新共识,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要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认识到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避免技术创新负面效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驱动和引擎作用。二是树立低碳创新理念,从内涵和战略意义层面认识到低碳创新的本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众均能树立低碳意识、低碳政绩观、低碳创新观、低碳消费观。三是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充分考虑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高碳、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重要意义,通过低碳创新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发挥创新驱动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擎作用。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低碳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重视面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技术领域创新。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成就中国特色低碳之路的重要保障,应合理规划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创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确立企业作为新主体的地位等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区域重大低碳科技计划和低碳科技重大专项,发挥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政策作用。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性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强重大低碳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竞争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广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加强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低碳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低碳创新示范区,协调各方低碳科技资源,形成低碳协同创新的合力,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政策,优化科技金融政策,建设低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化低碳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低碳制度创新,以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创新提升中国低碳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创新中心,最终实施低碳创新驱动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中国经济主导权提升和美丽中国建设。

(三)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低碳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低碳技术、绿色产业、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等特点。中国要利用当前经济转型的压力为契机,应该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采取新的体现创新理念的“组合型”政策,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分配与投入,引导产业升级,注重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努力推动中国物本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发展.使其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轨道。以低碳创新驱动为重要战略,加快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淘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节能型工业和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一是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转化,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科技型现代工业和科技服务业,以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的低碳新型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如重视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提高低碳新型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三是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四)鼓励面向低碳发展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构建低碳的众创空间,促进低碳消费,加强低碳生活方式创新

一是适应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需要面向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鼓励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构建低碳的众创空间。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是为了提高虚拟经济价值,重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宜居性、低碳性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经济发展。二是构建以低碳价值观、低碳创新理念为主导的低碳消费文化,鼓励和引导市民选择和主动参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创新,形成全社会注重节约、节俭、生态、低碳、实用的消费习惯,拒绝奢侈和浪费。三是强化社会低碳责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创新、低碳消费活动,鼓励企业生产低碳绿色产品,实施低碳产品惠民政策。三是鼓励公众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动汽车、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消除碳足迹,鼓励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共同营造低碳创新、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人文环境。

第8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一、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义

“低碳生产”,译自英文为low carbon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缩写为LCM或LCP,是相对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而言的。依据我国第一次(2004)、第二次 (2008)经济普查结果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我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大中型企业聚集于工业行业的特点十分突出。分布于冶金、电力、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加工和化工等工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以其极少的数量不仅贡献着较大的经济总量,而且消耗着大量的能源、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工业生产产生的碳排放始终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全面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促进其由传统的线性生产模式、末端治理模式等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构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以电解铝生产为例,我国目前年产电解铝产量约1300万吨,全年仅电解铝生产一项就需耗电约1950亿度,约合300兆瓦发电机组74年的发电量。如果通过加强管理、改进设计、引入先进技术节电1%,全年电解铝生产就将节电19.5亿度,依火力发电1亿度约需消耗3.39万吨标准煤计,不仅可以节省约66.11万吨标准煤,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8.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3万吨。

(二)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管理创新 从工业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并依据强制性、市场性、自愿性环境管制以及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角度,探索工业企业实现低碳生产的机制和途径,因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实现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体系形成 基于“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实现途径,有助于推广节能技术,并通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与低碳技术,促进我国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低碳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特征与实现途径

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生产”相比,低能耗、低碳排放、低污染应是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基本特征。

(一)低能耗 工业生产中的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两部分。前者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煤、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耗和电、煤气、蒸汽等二次能源消耗;后者是指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在其取得或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两者之和称为全能耗。产品生产的全能耗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全面研究能源消耗、实现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问题时,应同时考虑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既要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又要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厂房的作用,使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最低。低能耗既是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又是工业企业实现低碳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低碳排放 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低碳排放,即努力降低或减少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必须是低碳排放的生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低碳生产,也就失去了低碳生产的意义。低碳排放可以分为“相对低碳排放和绝对低碳排放两个方面”。前者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而言,如果生产过程中单位碳要素投入带来经济利益的相对增加,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生产产出(可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或销售收入表示)的增长幅度,则可称为相对低碳排放;后者则强调一定时期内一个企业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然而,即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实现了相对低碳排放,由于过度追求生产发展,碳排放总量依然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无法遏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因此,低碳排放不应仅是相对低碳排放,而应以整个国际社会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为目标,在相对低碳排放基础上实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绝对低碳排放是低碳生产的基本特征。

(三)低污染 “在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超过三分之二来自能源使用和工艺排放,其中约有36%来自工业;而在工业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钢铁、水泥、塑料、纸和铝等5种主要原料的生产排放占到了56%以上。”实现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即通过不断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会使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得到明显抑制。

然而,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论是降低能耗、还是减少碳排放,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做到的,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是持续不断地降低全能耗以及碳排放的改进过程。因此,应该基于“持续改进”以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实现途径,具体包括:减少碳源排放;提高机器、设备的能源效率;减少浪费,主要指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时间、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有效利用人、财、物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排队及等候时间、生产优先等。

三、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综合成本效益是指为实现低碳生产而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与取得的各项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工业企业实施低碳生产的综合成果的体现,包括经济效益(主要指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指资源、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并且可以从企业内、外部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经济(或财务)效益分析 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经济(或财务)效益分析主要指工业企业内部微观层面的低碳生产成本与收入的比较分析,通过计算为组织实施低碳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增加或节约额以及资源有效利用而增加的收入额进行经济效益或财务效益分析,其结果表现为企业会计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工业企业内部微观层面实现低碳生产的财务成本包括:为组织实施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教育、培训费用,以Cj表示;低碳技术研发费用,以C d表示;采用低碳生产新工艺、新技术而发生的设备购置或改进成本,以C p表示;低碳运行费用,以Cr表示等。

内部财务成本C为:C=Cj+Cd+C p+Cr。

工业企业内部微观层面实现低碳生产的财务效益或收益包括:由于水、电、汽等各种能源节约而降低的费用,以Re表示;由于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而节约的费用,以Rg表示;由于有效利用人、财、物各种资源而节约的费用,以Rm表示;由于废弃物回收、重复利用而增加的收入,以Rw表示等。

同理,内部财务效益R表示为:R=Re+Rg+Rm+Rw。

则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经济(或财务)效益ΔP=R-C。

对于通过改进工艺、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以及合理组织生产等方式实现的低碳生产而言,企业内部微观层面的财务成本与收益容易区分、便于计算分析。例如,在电解铝生产中,通过运用新型生产技术、加强综合管理水平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就可以大幅降低电解槽大修费用。对于拥有172台的306kA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年产14万吨铝锭的电解铝厂而言,每次、每台槽的大修理费用大约100万元,未改进前槽生产寿命为1000个槽昼夜左右,在技术改造将其使用寿命延长至2000个槽昼夜的情况下,则每一年内可节省的修理费用为:(365/1000-365/2000)×100×172=3139(万元),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逐项计算,即可得出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低碳生产取得的经济效益。

对于实施低碳设计、低碳施工、低碳生产的新建企业来说,其成本效益或经济效益分析则可以通过不同模式下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对比来进行。

(二)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社会效益分析 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社会效益是指实现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对社会所作出的综合贡献,是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外部效应,主要包括:各种能源、资源消耗量的减少从而节约社会资源;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在当前能源、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两者都体现为正外部性而使外部社会成本降低。

(1)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节能、降耗情况分析。工业企业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而使能源、资源节约的分析可以采用技术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从多方面进行。以电解铝生产为例,按照当前铝行业普遍采用的冰晶石-氧化铝熔融盐电解法,其能源消耗主要取决于平均槽电压(V平均)电流效率(CE),电解生成1千克原铝所耗费的电能计算公式为:

式中,A表示生产作业系统中一整套机器(1,2,....φ), 代表机器的最大编号;B表示一整套产品(1,2,...,N),N代表产品类型的数量; Eij表示在j机器生产i产品所使用的能源系数;δ表示在j机器生产i产品所使用的剂系数;Cij表示在j机器生产i产品消耗电能系数;Sij表示在j机器生产i产品的完工时间:Pj表示在j机器完工产品需求量;L表示生产设备每加工周期所需剂;E表示生产设备每加工周期所耗电能。

(2)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碳减排情况分析。工业企业可以通过绘制生产流程图、划定系统边界、确定优先顺序以及数据整理等步骤,构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低碳排放计量模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准确地测定与计量,它是加强碳排放限额管理和控制、实现碳减排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情况分析主要有情景分析和蒙特卡洛分析。前者也称最大最小值测试,用以测算参数发生最好和最差情景时的碳排放水平,计量思路及过程较为简单。后者可通过附有该分析的软件包或专业的寿命周期分析(LCA)包来完成,通过确定并输入每项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类型(如正态或对数正态)、具有可信度的输入值上限/下限以及相关系数等,经过多次重复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出不同生产状况下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全面了解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碳减排情况。

以年产14万吨的我国某电解铝厂生产情况为例,参照情景分析方法,并将电流效率(CE)统一取值94%,开工效率按照全年不间断运转(即开工效率为100%)计,采用直流预焙槽,综参考文献:

[1]王君:《中国微小企业融资进展与前景》,《银行家》2007年第10期。

[2]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第9篇:低碳经济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省域;评价指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6―0125―0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广受关注,发展权和排放权讨论不断升级,低碳经济理念迅速发展。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俄罗斯、巴西、南非、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也陆续开展了低碳经济政策研究。我国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仍依赖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特征差异巨大,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内涵与特点的指标体系,对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进行测评和分析,指出差异化原因,以此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我国向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的理念提出已久,20世纪末的文献中就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一术语以及对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的分析[1]183-208, 2003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到2050年英国的CO2排放量要减少60%,英国要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改善能源结构转变为低碳经济国家[2],这是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主持完成并《斯特恩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财政、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3]。我国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显著,相关专家和学者们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评价体系及发展策略等都有了深入研究。潘家华、庄贵阳等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核心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索[4],[5],[6],[7],[8];付加锋、唐笑飞等学者构建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试运用[9],[10],[11],[12]。这些研究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上都作出了贡献,但仍存在不足,在对不同地区之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时,对地区间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生产水平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并且现有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简单将整个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划分为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计算模型采用简单的线性模型,不能反映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结论差异较大。

本文尝试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评、得出结论和建议。本文在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上都进行了新的尝试,评价体系中既包括反映各省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指标,也包括体现各省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指标;函数模型上,则设计了一种更能有效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函数模型。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应该以系统全面性、主体相关性和省域指标可比性等为基本原则。本文从不同维度综合考虑,建立由低碳环境水平、低碳产业水平、低碳效率水平和低碳创新水平等4个准则层的22个指标层构成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度和比较。由于缺乏数据,本文没有对其进行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为确保数据的权威性,本文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方面的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的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核算均用2001-2011年平均值或平均增长速度,这样可避免因个别年份数据缺失导致目标研究的偏颇。

(二)指标解释

低碳环境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一地区森林资源禀赋、人口密度和劳动力禀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抵消CO2 已成为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森林面积增长率和森林覆盖率作为碳汇建设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也是影响低碳环境的重要因素,人口越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耗能就越多,排放的CO2 也越多,对自然和大气环境的影响越大,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就会削弱自然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一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参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能反映它发展经济、进行改革优化、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的基础和动力,所以本文采用劳动力参与率来衡量各省区的人力资源环境水平。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柱,它主要指一地区的产业结构、贸易模式和产业内技术水平,这些因素主要决定了地区的能耗强度进而碳排放强度。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不同,一般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最高,而第二产业中,重化工的能源消耗强度又远高于一般制造业[13]。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倒“U”形曲线,反映了传统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污染趋势的关系,显示当一个经济体达到工业化中期后,由于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和高耗能产业比重的下降,碳排放强度会逐渐降低。因此,第三产业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成为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它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具有低碳排放、高经济效益的特点,因此也是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越高,则说明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能力越强。一国的贸易模式对其低碳经济水平也有重要影响,国际贸易不仅使产品在世界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同时也使得碳排放可以自由转移,出口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被计入出口地区。1997-2007年,中国碳排放量的1003%-2654%是由出口产品的生产所引致的,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仅占到440% (1997年)和905%[13]。因此,国际贸易顺差可以作为反映各省区低碳水平的一个指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是技术,技术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能减排、提高低碳经济水平最有效的着力点。所以本文选用技术市场交易额比重作为衡量各省区技术创新水平及发展低碳经济能力的一个指标。

低碳效率是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它包括能源消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低能耗、低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因此,通过对一地区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测量,就可以直观反映其低碳发展水平。能源消耗强度是指单位GDP消耗的能源,反映一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现状。能源消耗弹性是指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之比,反映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若GDP增速高于能源消耗增速,则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低碳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在能源种类中,煤的碳排放最为严重,石油次之,而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都是清洁能源。我国各省区的能源禀赋不同,能源利用结构也存在不同,本文选择煤炭消耗比重来反映各地区的能源结构。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它的值越小则低碳水平越高。碳排放增长率反映一地区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在保证GDP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增长率小于1则说明污染排放有所减缓、低碳水平有所提高。人类均有公平的碳排放权,尽管国际碳减排机制尚未明确各国碳减排任务的分配标准,但人均碳排放是一个较为公平且能够为多数国家所认可的国际标准,人均碳排放较低,面临的碳排放约束相对会小一些,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14]。除CO2外,SO2和COD也是工业废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它们对大气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都十分严重,也直接影响着一地区的低碳发展能力和水平。

低碳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引擎,它指一地区开发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从现阶段来看,能源部门的低碳技术涉及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4]。对这些技术的研发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直接体现一地区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和开发力度。所以,本文采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和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一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则可反映其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的水平。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技术的基础和动力,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高科技人才关键在教育,所以选择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一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对教育、技术研发的支出都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越大、全员劳动生产率越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就越高。

三、评价模型与结果分析

(一)确定各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和决策者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并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一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度,从而得到各指标层指标重要性排列结果,以此来确定指标权重。本文就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咨询了低碳经济相关领域专家,进而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二)指标计算模型

首先,要对指标层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因为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必须经过无纲量化处理后才进行比较分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为正向指标,采用公式(1)处理;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则为逆向指标,采用公式(2)处理:

其中,xi 表示i省区原始数据,-min(xi )表示原始数据中所有样本的最小值,-max(xi)表示原始数据中所有样本的最大值,这样经过变换后的xi ′有统一的量纲,所有数据位于[0,1]。

其次,对准则层指数进行计算。根据每个准则层下属指标的数据和权重值计算出各准则层的得分,具体方法为:记低碳环境水平指数为δE、低碳产业水平指数为δI、低碳效率水平指数为δB、低碳创新水平指数为δC。以δB为例,计算公式为:

其中,n代表低碳环境水平下二级指标个数,Wi为权重。同理,可计算出δI、δB和δC。

最后,对目标层指数进行计算。准则层决定了目标层的水平表现,但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多元线性关系,不能用线性组合加总得到目标层,因此,本文构建一个计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非线性函数,公式为:

(4)

其中,μ代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便于比较,计算出来的各省区综合得分乘以100,使其介于[0,100]。

(三)结果分析

1综合比较

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距较大(见图1)。整体上来看,东南沿海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西北部及北部地区最为落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沿海地区的化石能源分布少而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福建、浙江、海南非常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结构也较为合理;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对碳的吸收转化能力强,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更是全国第一。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水平低,从东部地区转移来的“三高”产业给中西部的能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中西部地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足,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技术水平也较低,因此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内蒙古、贵州、宁夏和山西等省,煤炭资源丰富,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再加上自身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低碳经济的起点很低、任务很艰巨。

2指标层比较

(1)低碳环境水平指数。从整体上看,东部及南部沿海省区的低碳环境水平高于内陆省区,西北部地区远远落后(见表2)。这是由于影响低碳环境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森林资源禀赋,而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原因森林资源丰富,内陆尤其是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且多草原、沙漠分布,植被稀少。低碳环境水平排在前面的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和云南都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272%,全国最高,浙江和江西也都达到50%以上。另外,浙江省的劳动力参与率指数全国领先,为923%,这为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人力基础。青海省在2001-2011年间的森林面积增长很快,碳汇水平非常高,且人口少,人口密度全国最低,这使得它的整体低碳环境水平比较高。低碳环境水平排名落后的除了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等西北部地区外,还有江苏、天津和上海,这三个省市虽然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但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很低,且人口密度高,尤其是上海市的人口密度达到3140人/平方公里,全国最高,这严重影响了它们的低碳环境水平。

(2)低碳产业水平指数。从表2可以看出,低碳产业水平基本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相一致。得分排在前面的省份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如北上广一线城市、天津、江苏等,这些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80%,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也以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对能源的依赖和消耗较低,能耗和碳排放都较少。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程度高,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再加上国家政策优惠,拥有全国最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7%,领先全国。上海和天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产业结构也较为合理,低碳产业水平得分较高。排名落后的省份包括山西、河北、河南、新疆、青海等省,均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三高”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为主,工业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3)低碳效率水平指数。总体上来说,南方地区的低碳效率水平高于北方地区。这是因为影响低碳效率水平的因素是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和碳排放情况,我国北方地区的能源以煤炭为主,而南方地区能源结构则比较多元化,水力、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相对丰富。排名靠前的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区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走在国内前列。此外,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为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所以能源消耗强度都比较低、碳排放较少。低碳效率水平低的山西、内蒙古、贵州省等都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工业结构又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占能源消耗的比重分别达到13638%、11237%、9427%,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低,煤炭的利用率低、碳排放处理技术落后,因此,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过高。北京市虽然靠近山西、内蒙古,但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低,能源高效利用和减排技术较高,因此它的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都很低。

(4)低碳创新水平指数。从表2可以看出,低碳创新水平基本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低碳发展的投入力度相一致。排在前面的北京、上海、天津和陕西等省市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都较其他省区更高,2001-2011年,它们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35%、239%、204%和237%,排在后面的新疆、云南、青海和海南等省的研发支出比重分别仅为033%、052%、059%和024%。另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其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了较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北京、天津和上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较高,上海市全国最高,平均每年每人生产总值达到119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9万元/人。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这些自身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和恶劣的省份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其他省份要高,这有助于它们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低碳经济水平。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实施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构建了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发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于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都不够完善、低碳技术发展欠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差异、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政府重视程度差异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概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自然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宁晋蒙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为落后。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提高森林覆盖面积和质量。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碳汇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选择性。因此,我国应该将发展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选择,既要增加森林面积,也要提高森林质量。(2) 改善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应该适当调整能源结构,逐渐降低煤炭等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应加快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高效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在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3)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同时,适当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比重,鼓励第三产业扩大规模。除了调整和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结构外,更要着重提升三大产业的质量,让节能减排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落实和扩展。(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应扩大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政策环境,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同时,也要加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Ann PKinzig,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 [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8(3)

[2]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R] London : TSO, 2003

[3]Stern Nicolars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5]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

[6]冯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7]徐匡迪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低碳经济[J]上海大学学报,2010(4)

[8]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中国市场,2010(11)

[9]郑林昌,付加锋,李江苏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

[10]唐笑飞,鲁春霞,安凯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4)

[11]江正平,张伟,雷亮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评[J]广东农业科学,2012(1)

[12]杨颖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