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踏青的诗词范文

踏青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踏青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踏青的诗词

第1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TIA Portal;CIP清洗系统;自动控制;PLC控制器;软件编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0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09

1 概述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CIP清洗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多数乳品、饮料、啤酒等行业生产线上的CIP清洗系统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动清洗系统、半自动清洗系统升级为全自动CIP清洗系统。其CIP清洗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控制运行。自动CIP清洗系统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源消耗,而且保障操作安全,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CIP清洗系统虽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是对于运行过程的数据记录以及产生的事件却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记录。

每次清洗不同管路需要做CIP运行记录表,而这些记录表即是CIP运行的原始记录,对后续的生产和质量追溯都是极为重要的数据。由于CIP运行数据记录由人工录入完成,这就存在数据记录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因此,本文就自动CIP清洗系统存在的这些问题,以杭州宏盛饮料集团公司CIP清洗系统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利用现有的CIP清洗控制系统实现CIP清洗系统运行过程监控和事件记录的方法。

2 自动CIP清洗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自动CIP清洗控制系统硬件主要由控制器、数字量I/O模块、模拟量I/O模块、触摸屏、变频器、阀岛、现场检测仪器仪表等构成。如图1所示,本文案例中采用SIEMENS S7-300系列PLC中的315-2DP/PN作为系统主控制器,以SIEMENS精智TP1200 Comfort触摸屏作为人机互交界面,以TIA Portal V13软件编程环境,开发CIP清洗自动控制系统。

CIP清洗需要对运行过程的流量、温度、电导率等数据以及清洗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清洗过程产生的事件等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记录。这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存储空间,用来保存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对于记录数据而言,购买一台服务器或者记录仪来做数据记录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其成本较高、投入大。本案例中,采用一张普通的2G数据SD卡,利用TIA Portal V13编程软件来实现CIP清洗系统运行过程监控和事件记录。

3 CIP清洗过程监控与事件记录的软件组态

TIA Portal V13编程软件是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软件平台。采用了全新的组态设计框架,将SIMATIC STEP 7、SIMATIC WinCC和SINAMICS StartDrive等自动化软件工具完美地集成在一个优异的开发环境中。

模拟量数据组态设置:在数据记录界面中新建名称“Trend CIP100”,并设置文件存储位置为CSV文件(ASCII);每个日志的数据记录数为500000个;路径为\Storage Card SD\Logs;记录方法为触发器事件;去掉勾选运行系统启动时启用记录;重启时处理日志选择向现有日志追加数据。记录变量界面中选择所需要记录的变量参数。本案例中选择CIP100的电导率、流量、温度作为数据记录参数,记录周期设置为1分钟。HMI变量表中新建2个数据类型为WORD的变量:一个定义为数值更改时启动记录功能;另一个定义为数值更改时停止记录功能。

离散量事件组态设置:在报警日志界面中新建名称“Event_CIP100”,并设置文件存储位置为CSV文件(ASCII);每个日志的数据记录数为500000个;路径为\Storage Card SD\Logs;勾选记录事件文本和出错位置;记录方法为触发器事件;勾选运行系统启动时启用记录;重启时处理日志选择向现有日志追加数据。HMI变量表中新建数据类型为WORD的变量,将该WORD中的每个bit定义为一个事件并将事件条目写入报警文本中,将每个bit所对应的事件与PLC程序中编写的事件一一对应。本案例中采用了2个WORD作为事件记录,3个WORD作为步骤记录。

图2所示为部分PLC编程程序语句,其功能为开启记录与停止记录的逻辑处理。图3所示为CIP运行时所记录的数据截图。上面详细地记录了在CIP清洗过程中的数据参数。并且当SD卡存贮容量达到预设的上限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数据备份。

4 结语

经过现场2个多月测试,CIP清洗系统运行过程数据全部被记录在SD卡内。改进后的CIP清洗系统避免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记录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实践证明,该监控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目前已经在杭州宏盛饮料集团公司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WinCC组态软件工程应用技术[S].

第2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师资――创作之基

学生的诗词创作离不开教师的辅导与训练,所以培养一大批具备诗词文学素养,知晓格律常识和创作基础的教师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作了如下的探索:

1.强化学习,提升修养

淮安区有多位在格律诗方面有研究的学者,学校邀请区诗词协会的一些创作者、学者等定期到学校来开设讲座,传授诗词知识。学校要求全体语文教师与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参加学习与创作,其他有兴趣爱好的教师也可参与其中。通过多次的培训讲座,目前,学校已有多位同志能够独立创作,已有部分同志的作品在参加的各类诗词竞赛中获奖,其中一些同志的作品还入选《中华诗词》《江海诗词》等诗刊。

我们始终认为,功夫在课外,光有培训还不够,更需要教师们自己闲暇之时能花时间自学,为此,我们为每位教师购买了多本诗词格律教材,如《诗词格律简捷入门》《诗词格律》《诗论》《中国诗学》《诗韵新编》《诗词格律教程》,让教师们自学,记笔记,个体消化,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与收获交流会,通过自学与集体交流,提升诗词素养。

2.积极创作,实践提高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的创作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创作,所以,教师创作一直是我们提倡与要求的,我们要求教师每位老师每个季度至少创作4首格律诗或词,每学期学校编印一期教师诗刊,同时与一些有着相同特色的学校结为姐妹学校,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鼓励教师在《中华诗词》《江海诗词》等各类杂志上发表。创作中,我们常常以各种活动、节日为契机,适时开展创作吟咏时代烙印,歌颂美好生活。在教师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相应地推出了稿酬制,既肯定了教师的创作成果,也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积极性。目前,学校已有多位教师是省、市诗词协会会员。

学生――创作之本

学生是诗词创作的主力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创作队伍是首要之选。

一是利用校本课程,上好诗词课。为进一步开发课程文化,学校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诗词》,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教者由专职或兼职的教师任教,教学按照“导入激趣――赏析明趣――悟理入趣――创改增趣”的“四趣式”模式进行。

二是成立兴趣小组。学校从三至六年级每班选择3―5名优秀的学生成立诗词兴趣小组,每周三下午利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三是适时开展各类活动。学生创作除了在每周固定的诗词课外,学校将以各种节日开展活动。在国庆节举办“我向国庆献礼”诗词创作竞赛;在庆元旦时举办“小李白、小杜甫、小清照”诗词竞赛等等;有时结合国内的热点、大事等开展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诗词创作素养。

四是创办诗刊。每学期结束,学校把当学期的学生创作的优秀诗作汇编成册,所有学生人手一本,当学生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入选时,那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生活――创作之源

任何创作都离不开生活,诗词也一样,“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生活对于于创作的重要性,也只有密切联系生活的创作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是观察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都是我们创作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及时记录下观察到的人和事,然后用浓缩的语言记录下来。班里有位学生看到爸爸吃完饭就在家抽烟,为了劝他爸爸戒烟,于是写了一首诗“饭碗推罢抽起烟,吞云吐雾情意酣。健康身体需保健,立马戒烟心体安。”送给他爸爸,这是学生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好的表达,也是他们心声的一种表达,或许这就是言为心声吧。

二是体验生活。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创作内容,我们常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春天到了,我们将学生带出校园,去野外踏青采风,有生写道“春天已来到,柳树换新裳,朵朵桃花绽,孩童笑声扬”;学生参加完校园读书节,写道“金秋喜迎读书节,内容丰富展风姿。陶冶性情多乐趣,多读好书治愚疾。”新年到了,生写道“新年又来到,鞭炮声震天,贺卡遥相寄,祝福心相甜”学雷锋纪念日到了,我们将学生带进社区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劳动;清明节,我们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通过在校内外适时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多彩的生活情绪,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

第3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我从策略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一、以情怡情,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时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贵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词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就要了解当时苏轼由黄州被贬谪改迁至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廖同游庐山时撰写。它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 的眼光对自己人生境遇的理性思考。此时的诗歌不再是一首普通的哲理诗,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方向的探索。

二、美学古诗,增强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也可以用上脚或者手的节拍,边读边动,可谓动手动脑,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古诗的快乐。 如在学习《池上》时,在朗读中,应让学生有节奏拍着手欢快地唱起来,一幅小儿偷采白莲的有真趣景象便跃然眼前,小儿淘气,调皮 的样子更加可爱 。了解作诗当时的情况、诗人性格和诗词深意,注意诗词中的重音与轻音,配合恰当的面部表情、眼神和动作,再加上适合的曲谱,就能演奏出美妙 的乐曲 ,这是研读独特的魅力。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象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这样既丰富了课堂,也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人物是怎么样的心情、心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真正做到把古诗变成生活,也增加了生活情趣,使古诗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示儿》中父子对话也可以通过演得到深化,通过情境交融地演绎,陆游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会更加深刻,那种热切盼望国家统一的愿望会更加浓烈,那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无奈,死了也不忘记国家的爱国情感会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田。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强烈的色彩勾勒美丽的图画,以此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是怎样的情感体悟,可谓走入画境中,人与物两相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那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和那别样红的映日荷花,《使至塞上》中那孤烟直的大漠,落日圆的长河┄┄只有通过画笔和色彩才能勾勒出那美丽的画面和意境。

三、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2.巧用趣用。熟读、理解、积累的诗句,别让它们总关在学生的脑海里,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 “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更觉趣。带学生踏青时,吟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游西湖时,来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夏日荷花满池,可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冰封地面可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诗自然地走进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皆是“诗”。如此,在自然地运用中享受到了“诗趣无穷”“诗境无限”。

3.生成活动。孩子们的素养总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孩子们总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活动既是我们学习古诗文化的教学理念,又是我们的教学手段,只有在不断生成的活动中才能不断滋养学生的诗情。

第4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感培养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希冀寻求一些策略与方法。

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方法枯燥,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整个过程程式化,使原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许多教师翻译成一叠索然无味的小菜,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当然就缺乏美感,缺少“情”的涌动。

2.学诗途径单一,体验缺少灵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推荐积累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源头活水,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建设更是淡漠,使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关注角度偏移,学诗丧失兴趣

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但是在理解上有偏颇,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受到情感的熏陶了。

二、培养策略探讨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古诗兴趣,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呢?笔者从策略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1.以情怡情,传递诗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具有感染性的特点。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首先在备课要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广猎知识,正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语言简练,韵律优美,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诗贵言志”,他们借助古诗抒发了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需要教师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情感的桥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要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初步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情趣美、情感美。

2.美学古诗,增强诗情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大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1)吟诗。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果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吟诵的氛围,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2)唱诗。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3)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教师请一个同学作诗人贾岛,请另一个同学做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境,在学生角色对话的表演中,不仅把《寻隐者不遇》中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4)画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时,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境。

(5)写诗。“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加深了学诗的感情。

3.开发诗园,滋养诗情

古诗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尽情地畅游其间,文化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因而,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歌家园。

(1)拓展阅读。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高鼎的《村居》和孟浩然的《春晓》,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样进行拓展阅读,就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到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学诗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第5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很久以前,有一种声响,名字叫萧。“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风声,马声,歌声,使“萧”成了诗词中的常客。

很久以前,有一种风景,名字叫萧。“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广阔的秋色,“原野萧瑟兮,烽烟万里”是一种忧郁的沧桑。

萧是自然的,它和别的草一样静静地生长在平凡的土地上。

萧是优美的,它是来自自然的“无丝竹之乱耳”的天籁之音。

萧是动人的,是一种曾经经历繁华的静寂,“萧瑟”不是腐败,“萧条”也并非荒凉。“萧”从出生那时起就充满了诗意,充满神秘。

不知是谁把“萧”当成了姓氏,于是百家姓中多了一个杰出的家族。在那个家族里,出了“安天下”的萧何,“和尚皇帝”萧衍,的西王萧朝桂。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在萧的枝叶上画上了耀眼的光彩。

第6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诗歌 色彩 情感

《文心雕龙·情彩》中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刘勰明确指出色彩构成文章文采的重要性。因而对诗歌的着色研究,是领悟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著名诗人杜甫擅长调遣颜色,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如我们熟悉的《绝句四首》(其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铺设了“黄”“翠”“白”“青”等颜色,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从视觉上呈现给读者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诗人运用清丽的色彩词营造了清新的意境,情感自然而发。另有其诗《白丝行》:“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通过颜色的变化写出了白丝被染的悲哀,直观而真切。《雨过苏端》“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抓住了红花碧草,抒发了雨后的欣喜之情。诗仙李白也用他那神奇之笔绘出了对祖国的碧水青山的热爱,庐山也因《望庐山瀑布》升腾着一笼“紫”烟,萦绕了上千年。王维的诗佛世界也少不了颜色的点缀,“客舍青青柳色新”“复照青苔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有鬼才之称的诗人李贺,可以说是画家诗人,陆游曾称李贺诗歌“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画家通过在画布上挥洒色彩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诗人则似在文字这个画卷里通过色彩做点皴染的功夫,达到了艺术审美的独特效果。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酒红炉,“红”“绿”相映,色彩配置清新明丽,色味兼香,气氛热烈,表达出温暖如春的诗情,能唤起读者无限的想象,感受到温馨炽热的情谊。清代诗人舒位也是一位丹青妙手,诗人常常运用青白两色相映衬,构成清冷诗歌意境,折射出诗人的愁苦诗心。诗歌中常常运用青色的物象,如“青眼、青箱、青裳、青灯、青袍、青羔裘、青楼、青铜钱、青禽、青驹、青鹃、青虫、青石、青山、青草、青霞、青桐……构成凄冷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之愁闷。诗人一生漂泊,穷困蹇涩,诗人也往往通过色调的搭配巧妙地写出纪行之苦,人生之无奈。如“黄帽催双桨,青箱趁一鞭”,“江海青苍处,飘然一叶舟”,“乌帽沾尘几城市,白衣摇艣勿江湖”,“浮云在青山,行役应嗟季”,“山海一灯青,茫茫照客星”,“白马踏青草,征人行太早”,“东方沉沉天欲白,落月殷勤送行客。车中人兮孤梦醒,隔店惟见疏灯青”,“青衫从事佳公子,白发怀人老画师”……这些以青色为主的清词诗句写出诗人“青色”的感情——旅途辛苦孤单、科场失意、穷苦潦倒。

清人方熏《山静居画论》论道:“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不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画如此,诗亦如此。诗人调配色彩能获得和谐或反差的审美效果。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漫江碧透,白翎水鸟,满山青翠,红艳鲜花,写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设了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色,令人炫目。读者可以从诗人的设色中直观感受到诗人对山川的喜爱之情,诗人往往运用绚丽的颜色状写山川河景,表达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达到艺术上的震撼,令读者获得独特的审美感悟。清代诗人舒位绘写湘贵一带的丹山碧水、山青白云也铺颜设色,以颜色之夺目绚丽状写神奇山水,如写山者如“一点高一层,开门靛荡荡。碧落接太虚,中有红云居”,“山头风雨山脚晴,晴山苍苍雨山白”,“修竹環青峭,孤桐引翠微”,“黔灵山色翠烟堆,楼殿参差入望佳”,写风俗异情,如“百满风俗接三苗,红晕槟榔绿晕蕉”。清代诗人舒位深谙颜色和谐之道。如“渐看青草四边生,稍喜红泥一轨平。人面沾尘如败鼓,客心薄暮抵悬旌”,青草和红泥构成旅途的特有景色,诗人选取青红两色更加凸显了旅途的单调和孤单,达到了以乐景抒哀情的艺术效果。“红藕香中人北至,青蘋声末水东流”深秋夜晚,诗人闻着红藕的清香,有青蘋相送相伴,其清美之诗境让诗人流连。“花落江村晚,萧条莺燕群。红尘三月雨,绿涨一谿云”,落英缤纷的绚丽、水的碧绿和倒映水中云朵的洁白,颜色相互映衬,写出了春末落花时节特有的美景。“古岸白榆树,斜阳黄石山。再来春水阔,不记碧弯環”榆树之白、斜阳之红、山石之黄、春水之碧,组合成了一幅苍凉古意中又显生机的山水画,足见诗人颜色调配之高超。

第7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宋词;女性形象;雷克思罗斯;译文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97-03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女性形象特色鲜明,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叶嘉莹认为,唐宋词中所写的女性似乎是一种介于写实与非写实之间的爱情与美色的化身,词中所写的女性形象具有使人容易产生幻想的一种潜藏的象喻性[1]。这种潜藏的象喻性使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内涵极为丰富,也使词作具有言外之意,可以使人浮想联翩。

雷克思罗斯(Kenneth Rexroth)是美国现代著名诗人,有“垮掉一代之父”之称,在上五六十年代美国诗坛有重要影响,被尊为“教父”。他不仅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诗歌,还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他的古诗词英译本在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雷克思罗斯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主要集中在《中国诗一百首》《爱与流年:另一百首中国诗》《李清照全集》《爱、月、风之歌――中国诗》等译本中。在雷克思罗斯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中,有着他立足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他的宋词译文中的女性形象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蕴涵,而且带有现代西方文化的特质。

一、忧郁相思的中国女性形象

宋词中有相当的作品描写忧郁相思的女性形象,表现闺怨这一主题。曾指出,最初的词内容很单一,要么是相思,要么是离别,要么是绮语,要么是醉歌[2]。雷克思罗斯在其宋词译作中,再现了闺阁怨女形象,比较忠实地反映了闺怨这一主题。他对中国古代的闺怨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他译文中忧郁相思的中国女性形象同样能打动今天的英语读者。如在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的译文中,雷克思罗斯将其中的相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与情人别离的伤痛和无奈被生动地表现出来,把读者带入了女词人幽怨的内心世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词大多以意象的叠加来创造各种意境,表现词作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雷克思罗斯在翻译中使用意象来表达词人和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在意象的营造上特别鲜明而强烈”[3]。比如他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水和花的意象来渲染作者的离愁。

宋词中的闺怨作品表现了中国古代女子与情人离别的断肠之痛、对情人的深切思念,或通过对伤春的描写来表现女子红颜易逝、孤苦无依、寂寞难耐的无奈。雷克思罗斯翻译了许多闺怨词,如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凤初破冻)、《鹧鸪天》(寒日潇潇上锁窗)、《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魏夫人的《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朱淑真的《浣溪沙・春夜》《清平乐・夏日游湖》、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聂胜琼的《鹧鸪天》等,再现了忧郁相思的中国女性形象。他将中国古代女性对离别的哀怨、忧郁和无奈表现得酣畅淋漓,让英语世界读者也能通译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看到中国古代闺阁怨女形象,体会她们丰富、细腻的情感,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对她们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二、神秘、美丽的中国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相当多的女性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长期深居闺阁,在一些外国学者眼中,她们是神秘的、美丽的,雷克思罗斯在他的宋词译作中也表现了美丽、神秘的中国女性形象。在他对孙道绚《如梦令》(翠柏红蕉影乱)的翻译中,我们能读到“芭蕉叶摇曳杂乱的树影,半轮圆月悬挂在红漆雕栏外的空中,天空碧绿夜风刮来,歌声如珠玉一般随风飘来,却无法看见绣帘后的歌者[4]。”雷克思罗斯在翻译中赋予物以一定的意义来营造一个诗意的世界:夜空中歌声随风飘来,时闻时隐,本来就让人充满遐想,而珠帘后若隐若现的歌者则让读者充满好奇,浮想联翩,一位美丽、神秘的中国古代女子跃然纸上。

雷克思罗斯在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的翻译中也再现了神秘、美丽的中国女性形象。他通过鲜花、南园、青梅、和风、杨柳、蝴蝶、绣眉、薄雾、露珠等意象的叠加,让读者看到了深宅中花园的美景。傍晚时分,薄雾笼罩着鲜花,少女们身着薄纱衣慵懒地躺在吊床上,读者只能在远处观望美人而不得亲近,薄雾、夜色、鲜花让少女们显得美丽又神秘,富有魅力,让人心驰神往。

三、个性张扬的中国女性形象

第8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1.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85岁,一生为后世留下9000余首诗篇,其养生方法是注重睡眠。他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晚10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不仅妨碍记忆、思维能力,而且影响人的寿命。

2.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

3.散步法。散步是一种轻微活动,对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合。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宜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朝齐梁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饮食不可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徐步缓行,年老体弱者不妨带一根拐杖,必要时可驻足而歇息。

4.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礼记・内则》也提出“五日则镡汤请浴,三日具沐”的要求。

5.闲赏法。看书、作文之余,在园栽花种草,饲鸟养鱼,在环境幽雅、空气清新中,能陶冶情趣,协调生活节奏。明代诗人、戏曲家高濂曾著《燕闲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6.吟诗法。陆游有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吟诵一首好的诗词,不仅给人的听觉器官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理效应。这种作用,或荡涤肺腑,或激励志操,或悦性怡情,或宁神忘痛,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第9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现正值春和景明之时,南雄梅岭风景区的梅树早已结满了涩青的梅果。从山脚而来,沿路能见到一番热闹场面,原来是当地村民欢欣笑语地采摘青梅。他们三三两两手执竹篙、肩挎麻袋,在采摘梅子。刚采下的梅子,青涩有光泽,类似刚长出的桃子,又颇像李子。若是采两颗放嘴里轻轻一咬,酸涩的味道又沁出一丝丝甘甜……

说到“青梅”,我小时候在乡下偶然会听到人说“青梅竹马”这个词儿。但“青梅竹马”是何意?当时我不清楚。直到上初中,偶尔读到李白的《长干行》诗“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我才知道“青梅竹马”原本是那么个意思。但“青梅”究为何物,还是一知半解。家乡是种有梅树,但结的果,人们只管叫“梅俚”。长大后才又弄明白,原来家乡人叫的“梅俚”,其实就是“青梅”,是南方人广受青睐的一种果品。

前些年在旅游部门工作,我有了直接跟青梅打交道的机缘,所管辖的梅岭风景区满岭是梅树,到了收获季节,青梅果随处可见。出于钟情青梅,于是对青梅的诗词就有了兴趣,也萌生出为青梅作作宣传的念头,以打响梅岭品牌,让海内外的游客到梅岭来旅游观光,踏青寻梅,共享青梅果实。

青梅着实是个好东西。它确实是梅岭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有北宋大文豪坡的《赠岭上梅》诗词为证:“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据说,坡诗中提及的“青梅煮酒”,有这么一个故事。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坡因“乌台诗案”贬谪岭南儋州、惠州,途经大庾岭时,以悲愤的心情作《过大庾岭》诗:“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静。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大赦天下。次年,被流放儋州(海南岛)的坡终于遇赦内迁北还。坡在北还的途中梅岭,有幸又遇见被贬过梅岭时那位开店的老人刘善,故知相见,老人自然又用坡喜饮的“青梅酒”来招待他。只见老人到室内坛里抓来五、六颗干梅,放入酒壶中,把酒壶放在火炉上,“煮酒话知己”。酒后,坡为多谢老人的热情招待,改善老人的生计,便拿起笔在老人店里的白粉墙上作了《赠岭上梅》这首“广告”诗。不出所料,后来过往的许多人,都冲着坡的绝妙诗词,来到老人店里品尝“青梅酒”。

据梅岭景区负责人介绍,梅岭是“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自古以梅著称。近年来,由于旅游走红,南雄市政府抓住发展旅游的契机,大打“梅岭牌”,在梅岭增植了许多梅树,使青梅产量越来越多,当然带给当地村民的实惠也多。本着“旅游富一方百姓”的愿望,南雄市旅游部门决定,青梅果无偿提供给当地村民享用。这位负责人还说,每到“大雪”节令,青梅便应时而开,一夜之间,会齐刷刷绽放出洁白或粉红的花朵,整个梅岭俨然成了一个红装素裹、耀眼欲迷的“香雪海”,馥郁的香气,潜怀入袖,都能把人薰醉。那时候你来一趟梅岭,才能真正体会到“一路行来十里香”的妙境。只是这青梅花期不长,也就个把月左右,而后花谢叶出,坐果发育,到“谷雨”过后便可采摘上市。成熟的青梅大如杏子,分量不轻,十几个便可称到一斤,最贵时可卖到五六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