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电商运营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商运营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商运营实训总结

第1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物流教学;高职国贸专业;课程改革

1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外贸和电商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商业模式转化和演进的产物,近几年来,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深挖出口市场的终端潜力,扩大出口规模;有利于改变传统贸易渠道障碍壁垒,实现传统贸易的转型;有利于打造中国的出口自主品牌,抢占未来外贸竞争的制高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收益。以浙江省为例,依托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和丰富的市场商品资源,杭州、金华和义乌等地逐渐成为全省跨境电商出口的先发优势地区,并带动浙江省其它地区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地市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物流环节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也是跨境电商流程中的关键点和核心。根据调研,众多投身跨境电商的创业者中,由物流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成为业务发展的痛点。面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订单和物流需求,如何优化跨境电商物流方案,实现客户体验和利润的双赢,是近几年行业研究的热点。对高职国贸专业的教学而言,在逐步向跨境电商课程转型的同时,聚焦跨境电商物流模块,加强课程建设,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2跨境电商课程开设物流教学模块的必要性

(1)跨境电商物流模块在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中属于空白领域。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前期调研,浙江省高职院校开设的跨境电商课程中,核心教学内容都围绕产品选择、图片处理、产品上传、订单管理等环节,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物流模块的实训教学设计。从实操环节的设计来看,物流环节更多处于外包状态,学生哪怕完成了订单,在物流环节也只是一个与公司的价格协商和货物交接环节,真正的技能学生无法体验。而高职物流专业的模块教学更多集中在国际大货物流领域,对跨境电商以小件为主的物流实训教学也处于空白领域。(2)跨境电商物流是决定跨境电商商品利润的核心环节。跨境电商是对传统大货贸易的重要补充,以小额订单为主。因此,从利润角度看,跨境物流是决定商品利润的核心环节,如何在跨境交易中节约物流成本,合理规划物流价格,决定了商品最后的盈利情况。特别是针对运输路途较远,运输难度较大的商品,物流环节的成本核算就更加重要。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跨境物流新模式的产生,如海外仓、转运公司、国际物流专线等,学生必须不断进行学习,了解最新变化,反过来影响选品和营销推广策略。(3)跨境电商物流是企业对学生岗位技能的迫切需求。根据调研,跨境电商企业在业务操作中,运营和物流是影响业务成败的主要因素。企业在岗位分工中,也将运营团队和物流团队单独成立部门,分工协作。许多企业在人才需求中明确提出,要求相关专业学生除了跨境电商运营、产品维护等相关技能外,对物流渠道的选择、优化、服务等技能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如何利用物流环节让客户拥有更多的优质体验,包括服务水平等。

3跨境电商课程开设物流教学模块的难点分析

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发展已经有近10年了,无论从教材建设、实训项目设计等环节都逐步成熟,网上速卖通大学、敦煌大学等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但跨境物流教学模块一直停留在运费模板设置、打单发货等基础操作,实训项目设计相对零散,缺少系统化、进阶式教学设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调研中发现,跨境电商课程开设物流教学模块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跨境物流新业态频出,教学内容更新要求高。随着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跨境物流不断出现新的业态和表现形式,国际速递、各类专线都开设了专门小额包裹服务,海外仓、转运公司等新模式频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必须快,才能跟上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速度。而课程教学中,在教材编写、内容提炼、实训项目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学生学习的时候内容已经更新,工作中运用就更加过时了。(2)跨境物流环节在订单形成后,全真实训教学难度大。跨境电商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前面准备(平台、商品、物流选择)、平台运营(产品上传、推广运营、订单处理)、跨境物流(发货、清关通关、收货确认)、资金结算(平台放款、结汇退税)。从流程来看,跨境物流的环节在订单形成后,因此,要完成全真实践教学,必须要有真实订单存在。而真实订单作为跨境电商初学者来说,实现难度大,周期长,数量也非常有限,使得全真实训教学难度增加。(3)跨境电商物流模块的技能要求缺乏可参考的职业标准。根据最新的职业分类大典来看,跨境电商中的物流环节属于新工种,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职业标准。因此,教什么,如何教,哪些技能是必须掌握的,都需要重新的思考和建构。特别是跨境物流近几年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提升过程,技能要求也不断变化,缺乏稳定性,更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4外贸电商课程教学中开设物流教学模块的思考

综上所述,根据调研和长期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外贸电商课程教学中开设物流教学模块势在必行,克服困难的重点仍要围绕“平台+案例+企业”的方式进行,即建立一个平台,编制一本案例,引进代运营企业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引企入教,搭建跨境电商物流模块教学的基础平台。针对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快,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更新的问题,引企入教是目前阶段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引企入教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基于校企双赢的育人模式。分校外和校内两个层面。校外,主要针对跨境电商园区,与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定期学生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校内,在引进跨境电商企业的同时,吸引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入校,带动学生教学。同时,聘任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学生日常的教学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具体思路见表1。(2)案例汇编,形成跨境电商物流模块教学的全员覆盖。在搭建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需要不断积累跨境物流企业最新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案例,并通过案例汇编的方式,形成校本实训教材,面向专业全员学生进行教学。在案例汇编中,案例可以来源于合作的校内外企业、学生实训总结、毕业生等,通过校本教材方式进行汇编教学。同时,根据每年的跨境物流企业的操作变化,及时增加和更改案例,定期召开研讨会,确保案例的新颖性和及时性。最后,如果学生在学习毕业后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有更新要求,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平台、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将最新的内容进行推送,使学生能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信息,起到全天候学习的作用。(3)运营,促进跨境电商实践的学生尽早出单。学生在进行跨境电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经验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出单的机会和频率都相对比较慢,必然会影响到后期跨境物流环节的实操训练。在笔者工作组的长期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引进运营公司的方式,与运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辅导学生进行跨境电商操作,引导他们尽快及时出单,尽早将跨境物流的环节嵌入实践教学中。

5外贸电商课程教学中开设物流教学模块的案例设计

根据项目组多年的实践思考,结合跨境电商近几年的课程建设积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外贸电商课程教学中,增设物流教学模块的基本课程,按照课程教学模块设计的常规要求,主要包括教学模块设计、实训模块设计等。(1)教学模块设计。跨境物流教学模块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基础模块和综合模块,基础模块主要结合跨境物流的岗位任务和相关专业知识进行项目设计,主要针对运费计算、物流方式选择、各国通关清关等。综合模块主要包括物流单证填制、跨境电商物流全真岗位实操等。具体设计模块见表2。(2)实训模块设计。实训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两个层面,其中单元实训主要结合表2中的教学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训模块,可以通过案例、计算、企业现场体验、网站平台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综合实训模块设计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学生进行全真跨境电商操作,专门成立跨境物流工作组,进行实训;二是通过学生直接去合作企业、园区实训,参与企业的跨境物流工作,完成实训任务;三是结合学生、企业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崔雁冰,姜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5,(8):65-67.

[2]张夏恒,郭海玲.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机理与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6,(11):83-92.

[3]贾妍.跨境电商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58-260.

[4]苏怡.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人才教育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79.

第2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在积极、稳步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有效树立了专业教学优质典范,打造出了创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和品牌。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基本技能及职业能力训练,加强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呼叫中心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就业互动体系,从而保障就业和职业发展。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目标是:建设满足工学结合项目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教学需要,技术先进,制度健全,能够真实再现真实工作岗位情境,引领专业发展方向,为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可靠保障。我校共建了100坐席的商教两用实训平台,保障在实训的同时,执行商业外包业务。

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的实训平台,是按照呼叫产业和呼叫企业具体要求,建立的集商用和教学为一体,集成了国际一流CTI、通讯、软件、职业教育等领域的技术与理念的高科技水平的实训平台。

根据我省内呼叫企业的类型,定制了囊括商旅、电信、汽车、医药等行业的实训知识库,建设成“以呼叫中心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与训练体系、任务驱动”的实训体系。

100坐席的商教两用实训平台主要功能有: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综合实训以及呼叫中心外包业务运营两大块。

实训平台主要功能有:知识库功能、录音功能、报表功能、题集管理功能、题集设计功能、学员执行题集功能、老师阅卷功能、软电话操作功能包括、坐席平台系统管理功能。

教学实训授课内容有12个相关行业的教学应用题集; 8个行业的教学录音题集;有各行业教学支持知识库与相关背景材料;不低于300组人机对话练习内容。教学应用题集包含如下行业:市政、家政服务;物流行业;商旅服务; 通讯行业; 金融、保险行业; 企业客户服务;医疗行业; 电子商务行业等。

班组长功能方面可支持监听、挂断、强插、强拆等话务管理功能;支持对坐席人员监控,能提供图形显示和列表显示;提供信息发送、跑马灯发送,公告栏刊登等管理功能,主管可根据发送对象和实时性进行不同的信息应用;提供丰富的实时与历史报表,让管理者可实时掌握整个Call Center的运作状况,清楚掌握每位坐席的服务效率与效能;班长可自行定义坐席离席原因;主管可以自行建立编写常见问题(FAQ);主管、班长可进行录音调听。

知识库功能方面有关键字、标题的搜索查询方式,有树形的目录结构形式逐层展开,可以进行文字、各类型附件等多种展现形式,支持管理员搜索记录并修改。

坐席话术方面有可视化的图形话术设计工具,可根据业务规则需求,通过鼠标拖拽轻松定义标准化话术程序。可实现话术的新增、修改、审核、、打印等管理功能,立即生效。在话术中可实现的人工步骤包括:信息陈述、问题交流、新表单填写、已有表单搜索、调查问卷填写、外部Web应用调用等。可随时仿真话术程序执行的操作页面,设计工具能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根据话术所针对的业务,可设定该话术可选择的联络小结类型。可实现话术的多版本管理。设计过程中可进行“回退”和“重做”。话术能根据客户具体信息动态生成显示内容。在坐席作业平台上,根据客户选择的服务类型,可通过配置实现相应话术的自动调用。话术执行过程中,坐席可以在话术执行界面上随手记录相关信息,且可选择回退,补充前面的信息。能提供相关的话术统计报表。

呼出活动管理上,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任务运行的状况,并进行实时优化,保证活动有效进行。可对活动进行如下操作:活动终止;活动暂停;数据重新分配;更改外呼清单的电话列表的状态。可关联相关话术、问卷。提供自动平均分配、手动按批分配等多种任务分配方式。

录音功能方面可显示基本信息,包括开始日期、截止日期、总录音文件数、总录音时长、总文件大小。

显示录音文件列表,默认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听取录音。可将录音文件保存到本地。实时监听、ACD运营监控提供现场图形监控窗口可即时监控工位值机状态。可现场监控坐席,对其进行管理操作。

报表方面有坐席工作绩效统计报表。可以进行坐席工作效率统计报表。进行坐席工作量时段统计报表等。

客户坐席人员是呼叫中心的基础岗位,也是呼叫中心最具生命力的岗位,是保持呼叫中心绩效和团队能力的关键,业务执行能力是呼叫中心每个一线坐席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它为呼叫中心企业提升团队绩效提供了保障。

业务执行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通信运营服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掌握一线坐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为呼叫中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充分发挥业务执行能力课程的特点,利用呼叫中心教学平台,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的学习兴趣,激发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业务执行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参与情境活动时掌握的能力点。重点关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热情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参加活动全过程的表现,评价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提高的幅度。期末考核与评价采用理论操作双重考试的方式,即期末有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第3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岗位群; 专业群; 移动互联网;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0-70-03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Internet. It represents 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direction of the Internet. Aiming at the demand and the trend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abil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vocation groups by analyzing the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hain. It starts with the idea of building and sharing of specialty groups, focuses on the reform ideas and methods of building mobile Internet curriculum system of "basic courses+professional courses+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 groups; profession group; mobile Internet; building of curriculum system

0 引言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与产业职业岗位联系紧密,通常会以产业内部分工特征划分高职专业,以“产业”对应“专业群”,“岗位群”对应“专业”,“岗位工种”对应“专业方向”,如此定义专业群系统对应的外部关系,可以对专业群、专业和专业方向做出准确的界定、设置和建设,也为高职院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我校原有计算机专业群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计算机类专业。自2009年开始,学校瞄准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和网络商务方向,但各个专业方向各自为政的状况日益明显,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学生跨界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协同,无法构建专业群集群优势。2013年为切合杭州市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新开设了移动互联网专业,并以此为核心专业,全力构建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这也为原有的三个老专业注入了活力,让其重焕青春;2014年成功申报了杭州市重点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同时,学校于2014年实施计算机专业大类招生,为移动互联网专业群搭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1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的需求,其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广泛存在为终端层、软件层与应用层三个层级;移动终端层主要由部件和整机两大部分构成;移动软件层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数据库、移动安全软件、移动中间件;而移动应用层是发展变化最快、最能影响用户体验感受的,也是企业商家关注最多、着力发展的层级,其按类别可以分为语音增值类、效率/工具类、应用分发类、生活/休闲类、位置服务类和商务财经类共六大类业务(见图1)。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有网络服务商、平台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信息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五类企业[2]。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中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从初期2004年的以网络服务商为主导,到2009年以平台运营商为主导,2011年以终端制造商为主导,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以信息服务商和应用开发商为主导。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应用开发者,因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真正关心的不是网络、平台和终端,而是应用。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超过8成,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巨大的用户基数,使得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社会需求井喷,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量将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仅就2014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仅应用开发类人员的需求量就超过200万,但实际从业人员到岗率不到35%,用人缺口巨大。

2 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岗位调研,总结出适合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四类典型岗位群: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岗位群和商务运营管理岗位群,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业专家共同深入分析,总结各岗位群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结论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培养定位是:以当前社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为主导,以培养移动互联网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以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适度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网站开发、移动数字内容服务、移动商务运营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

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人才要求整体较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还要求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质特征。

⑴ 勇于创新精神。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一个新兴行业蓬勃生命力的根源所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随时都会有新产品、新应用问世;随之而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营销、新需求等崭新事物都是对过往的颠覆性创新,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借鉴,创造性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⑵ 跨界复合能力。移动互联网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的行业,本身就是行业复合的结果,此外还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应用,因此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行业跨界、技能复合的能力,其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最好能具备多向思维,例如移动互联网商务运行人才需要具备跨行业、跨学科、跨媒介、跨渠道的行业跨界能力;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最好既熟悉手机平台,又熟悉互联网编程,对C语言、Java等编程语言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所谓的技能复合能力。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⑶ 学习适应能力。互联网行业本身极富变化,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迭代的快节奏行业,移动互联网更是将这种特性推向了极致。新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得到快速普及,也很可能在高强度的快速竞争中很快走向没落,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时刻都在极速变化,竞争对手无处不在,各类产品多如牛毛,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移动互联网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如此方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⑷ 个性化实现能力。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获得认可的产品都只能是强调个性化、具备鲜明特征的产物;从产品对象、用户需求,到功能架构、界面设计,乃至操作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是能更深入地接近终端用户的捷径所在。

4 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及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的分析,我们构建了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它是以“基础素质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岗位群实践课程”为模式的课程体系。图2是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图3-图6分别是专业群所对应的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媒体制作岗位群以及移动商务运营岗位群等四个岗位群的课程组成[5]。

⑴ 终端软件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3所示,专业基础部分是Java程序设计和移动互联网概论、移动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必修课,是为终端应用编程打基础的重要课程;移动互联网概论和移动操作系统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了解Windows Mobile、Symbian、Android、ios这些常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后序的编程课程作好铺垫;Android 程序设计基础以及后续的Android媒体编程和网络编程是本方向中最重要的课程,从面到点介绍了主流终端软件开发的方法和主要应用;最终以综合实训的方式来开发具体产品,关联并强化所学技能。

⑵ 移动网站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4所示,该方向将移动网站的开发划分为前端技术和后台技术。前端技术以网站前端技术为入门,介绍了移动网站前端开发的基本方式,并辅以在移动网站开发过程中使用广泛的HTML5与CSS3、JavaScript技术。而C#程序设计、Ajax程序设计和移动WEB应用开发以较容易掌握的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了动态网站搭建的主流技术。最后通过移动网站开发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生产出具体的产品。

⑶ 移动媒体制作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5所示,由于移动媒体以影视和动画为主,所以该方向的课程也围绕这种媒体的制作展开。美术基础和数字摄影技术作为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和构图能力;素材处理培养学生的影视、动画素材处理技能;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技术介绍了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视听语言、动画特效技术和影视后期处理培养学生处理视频的基本能力。最后通过移动媒体制作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⑷ 移动商务运营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6所示,该方向选取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中最流行的微商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以移动商务与网络营销实务、微店运营与推广作为核心课程,重点介绍了微店从建立到推广的整个过程;对微店装修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微店设计的基本手法;搜索引擎营销作为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创新创业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的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引下,探索了传统计算机类专业群转型移动互联网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力求摸索出一条让计算机类专业重获生机的改革道路。基于岗位群的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起点,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职业素养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可以采用大类招生分阶段培养的模式[7],学生在完成基础素质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学习后,根据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进入岗位群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差异化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39

[2] 李婷.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简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3.6:9-12

[3] 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49-251

[4] 顾卫杰.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30-131

[5] 戴浩.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云+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软件,2013.34(5):150-153

[6] 罗健文.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75-76

第4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of e-commerce expertise, skills competi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discusses the role of mutual promotion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kills competition. By conven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commerce 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0 引言

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引发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各高职院校为迎合社会需求,也竞相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在促进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对引导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双师型”素质的提升,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存在问题

1.1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存在问题

近年来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在许多地方被越炒越热,出现了“为赛而赛”、“应赛教育”的现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功利性强。一些院校为了获名次争荣誉,往往在竞赛开始前期,从学生中选出少数优秀学生进行特别训练,而其余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院校对这些学生的训练纯粹是为了应对技能大赛,最后导致他们脱离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素质教育。学校为了让本校学生在竞赛中获奖,通常都调动优秀的教学资源,直接导致其他学生的教育都被忽视,这明显违背了技能大赛开展的本意。(2)目的不正确。某些学校在专业内容的设置上,脱离了教学环节,甚至还出现学生从未学习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参加有关的技能竞赛。(3)导向性错误。有些学校往往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类的比赛,盲目地将学科和专业扩大化,丝毫没有考虑学校的师资、软件硬件设备等资源是否达到专业开设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技能竞赛只是作为一种表面形式存在,而达不到最终效果。当务之急就要是把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以竞赛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实现技能竞赛常规化管理。

1.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常规化符合教学改革需求

技能竞的赛常规化是指将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实施的同时兼顾完成对技能竞赛的训练,达到竞赛效果并完善院校各种管理机制,并且使所有的学生都人人参与到各项竞赛中去,充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以运营技能为主,包括营销技能、网页设计、网络店铺运营、网站推广、ERP运营技能和物流技能比赛等。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和交叉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是现代网络与现代商贸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知识和商务理论,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要使技能竞赛成为正常的教学内容就迫切需要研究高职院校将技能竞赛实现常规化的方法,让技能竞赛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常规化方法

2.1 技能竞赛融入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常规化可以试图将技能竞赛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技能竞赛制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领域繁多,各个领域都会涉及各种各样的职业能力,比如计算机技术岗位要求专业人员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网站推广、网络店铺运营等,以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需要具有营销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这些基本的知识正好也与电商技能竞赛的比赛内容相吻合。因此,高校需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走访相关的电商企业、单位进行专业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并分析这些岗位能力所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修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重点要筛选和重组教学内容,结合技能竞赛中涉及到的以及校企合作的实际生产项目,形成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框架。

(2)结合技能竞赛开发体现电子商务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标准。在技能竞赛的参赛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根据参赛的得失和经验,及时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特别是要争取有更多与企业接触的机会,这样才有机会进一步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市场更新,瞄准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进一步了解职业需求及其变动。通过开展电商专业的调查和研究,总结调查数据结果,确定专业群定位,融合学科技能竞赛确定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模式、职业岗位,从而制定相应的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考核项目与评价以及课程学时数,最终给出课程的体系结构。

(3)结合技能竞赛促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竞赛项目为载体选择课程内容并组织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是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设置的一大创新点,高职教育应以“工作任务”来进行组织,同时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标准中融入技能竞赛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的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适用专业、设计思路与理念、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的学时、课程的评价及实施建议等。

2.2 结合技能竞赛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训教学网络

多元化的实训教学网络的构建也为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基础和条件。院校在总结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中,应积极探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产学合作公司,努力扩大规模,并通过产学合作公司,探索如何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使之成为校企合作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继续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加紧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和拓展遍布全省各类服务行业的校外实习网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学生在技能竞赛中累积的经验是他们走上社会前非常宝贵的财富。

3 结论

第5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有的院校认为放弃手工盘面有助于学生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市场营销经营方案设计上,节省时间,需要时再进行阶段培训。[1]有的学校比较重视基础技能,摆盘每个过程,每条规则都按部就班进行,可以一边操作一边熟悉,基础打扎实才能变化经营。电子盘面把规则输入程序,电脑自动生成,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偷懒”。所以无论是放弃手工盘面,还是放弃电子盘面,都是不可取的。

二、沙盘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将其命名为“‘五阶段’教学模式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准备前期工作我院市场营销实训课程是采用专周实训的方式,在开始上课前就先将沙盘规则以及学员手册相关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先预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先熟悉,减轻指导老师讲解的压力;也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参与进去,于是一个一个小组的雏形就纷纷形成了。2.讲解规则和原理讲解市场营销沙盘规则和原理,引导学生熟悉流程和操作步骤。以往学生一周只经营1~2年,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正式教学时可以缩短到2~4课时介绍规则,视学生经营情况,可将教学年数适当延长至3~4年。在过程中,再一次视实训具体状况解释规则,例如关于广告投放的规则可以等到第一年第1季度初,投广告前讲解,广告效益值计算,促销方案选择及每一季度前竞单规则;贷款额、销售额、市场需求量、成本费用关系计算可在第二季度运营时解释。3.做好第一季教学引导季使学生通过引导季学习,熟悉如何标记,现金出入记账,以及盘面操作。尤其是制造商,分销渠道商,终端零售商,各角色分工与协作的工作内容。短、中、长期贷款规则,广告方案选择与计算,市场需求量、销量、店面开设、产量、库存量的计算,移库和运费计算,渠道创建,盘面标记及摆放。关键是可以按阶段核对盘面状况,查找出错环节,也为学生恢复初始盘面后,重新运营,做好引导示范工作。4.手工盘面与电子盘面同步操练市场营销手工沙盘模拟实训可以打基础,具有直观性,适合初学者。但是手工沙盘模拟在运行监控上比较困难,指导教师必须凭个人的精力和能力进行监控,往往既难以监控到位,又辛苦,学生还会偷偷做手脚。而电子沙盘的可控性强,工作量小,每步操作都要在电脑上操作,而且每步操作都不可逆转,否则会拖其他组成员的后腿,这样迫使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更加仔细,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每一项决策。电子沙盘更像一个财务软件,缺乏手工沙盘的仿真性。因而,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取长补短,采用手工沙盘与电子沙盘同步操练的教学模式。手工沙盘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企业的初始盘面状态,熟悉规则,制定企业的相应战略规划,执行企业管理层的操作决策,总结模拟经营的得失。然后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用于下一阶段的电子沙盘的运行中,以更有效的实施沙盘实训教学。5.分析报表,总结成败所谓的报表是指“综合费用明细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将这“三表”下发给学生,经过四个季度连续经营后,要求学生核对该年综合费用明细表中数据,计算基础数据,分析经营利润和负债状况。沙盘模拟的取胜之道在于“不犯错+计算+博弈+共赢”,第一轮经营重点在于“不犯错”,第二轮经营重点应该放在“计算”,“博弈”,[1]第三轮经营重点在“共赢”上。因为有了前一轮的试经营体验,在第二轮经营时,大家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经营方案设计和组与组之间对抗上,大大提高了对抗的博弈性,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以前的知识和成功失败经验充分运用到第二轮经营中,也认识到供应链各环节相互配合,谋求共赢的重要性,出差错要求还原的概率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从第一轮的感性认识,到第二轮的理性认识,到第三轮的科学经营管理,逐步提高的过程。如果学生前期准备到位,经营情况较好,那么可以适当延长教学年。

(二)实训教学方式创新

1.组建沙盘协会,营造交流平台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实训规则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在课前,要求指导教师精心备课;在课中,按照沙盘经营流程引导学生操作,反复解释规则,解答各组不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摆盘,做好监控与记录,年末分析和点评经营状况等,难度较大,教学业务繁重,一周下来浑身疲惫。[2]组建市场营销沙盘协会,可缓解教师的工作负荷。协会成员可以先从开设过本课程的学生中选取,也可以自愿根据兴趣报名,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与协会成员一起练习,关注和重点培养表现出色的会员,由先进会员再向其他初学的学生传授,一级一级传帮带,大大减少了实训教师的工作量。2.参加和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市场营销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学院通过组织校内赛,层层选拔,选派人员参加省赛或国赛。让参赛学生置身于企业经营实战情景,扮演财务经理、物流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经理等重要角色,实地体验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培养学生统筹全局的观念以及制定计划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而言,竞赛取得名次,可以体现教学成绩,促进教学方法改进;学校角度,还可提高各院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实训教学方法创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能让学生在战略规划,分析市场,资金筹集,产品研发,组织生产,物流供应,市场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及核算等一系列价值链活动中体验企业市场经营的全过程。创新市场营销沙盘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怎么去学,如何学好。本教学法综合运用“工作任务驱动+角色扮演+项目情景”方法。遵循“任务情景体验互动交流博弈归纳总结灵活应用”教学过程,其教学实施过程如下图示:“工作任务驱动+角色扮演+项目情景”教学方法,其原理在于以任务为导向,行动为主体,各个小组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任务,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创设真实的实训环境,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特点,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身份置换成财务经理,物流经理,渠道经理,营销经理等职务,把学生当做职业人角色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景模拟中,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同时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企业经营,以每一年度的经营为一个项目,以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浑然一体、轻松自然的模拟情景中,学生能够按照角色要求分析市场、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生产计划,融资方式,渠道建设,以及设计营销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互动性,博弈性和合作性。

(四)实训教学管理创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营造或体现出真实的职业情景,从器材、技术、管理等方面模仿职业软硬件环境,并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操守,让学生按照岗位对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得到实践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训基地中,教学区域、操作区域划分明确,标识警示用语规范;无论是实训指导老师还是来实训的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时,必须遵守纪律,严格执行课程制度;有专人负责各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实训设备和器材,申购实训耗材,开发实训教学包,包括?PPT课件、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实训教材以及操作手册等;由各专业负责人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制定实训教学授课计划,教学标准,考核办法,组织编写实训教材,进行实训教学考核等;实训操作过程中要求器材摆放整齐、操作台面整洁、操作流程规范;严格控制时间与进度,每一年经营加上投广告选单的时间一般控制在4~5课时左右,平均1个季度经营耗时大约1课时,拖拉延迟可以扣分、还原次数超过3次,认为自动弃权;如果有剩时间,可在第二轮经营前要求老师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对各小组上交的经营方案进行面评,并注意保守商业机密,以增强整体的对抗性,避免出现战略性失误。

(五)实训教学评价创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要体现团队协作能力,还要区分学生个体差异,同时反应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建议采用多层次教学评价方式。成绩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两部分:小组成绩+个人成绩。其中个人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训总结+手工盘面摆放状况+以往比赛成绩;小组成绩包括:报表分析状况+小组竞单综合排名+小组盈利状况。根据重要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估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模拟使学生从传统的讲授课堂和书本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我院经过近五年的市场营销沙盘模拟教学的摸索与实践,在教与学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一)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提高了

教师介绍完沙盘模拟的基本规则后,由每组学生进行公司经营策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有角色赋予他们的任务,不同角色的成员组成价值链的具体环节,他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各司其职。学生在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断的经营实践中学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学到的东西。这些都深深吸引学生,使其沉浸其中,产生喜悦和成就感,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提高了。

(二)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升了

沙盘模拟实训是一种具有极强对抗性和博弈性的实训教学,在争取市场份额,赢得订单时,各组相互博弈;在采购计划决策失误或生产能力不够时,还可与其他团队合作;在资金不足时,思考如何组合贷款,既降低成本,又可缓解资金压力;在竞单选单时,既为本组谋划,又猜测对方的底细。在博弈与对抗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

(三)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了

市场营销沙盘实训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软件操作,还需要较强的沟通技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参加培训,与兄弟院校交流和观摩,尤其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沙盘竞赛,不断积累丰富的比赛教学经验,既为学校争得荣誉,又可以更好的实施教学,不断改进不足。由此,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了,也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

四、结语

第6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中具有重要使命。“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的战略任务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深度融合,“无线化和宽带化”将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随着我国2008进行电信重组、2009年颁发3G牌照、2010年开启三网融合,通信产业全面进入移动化、IP化、宽带化和融合化的全业务运营时代。主要通信运营商和众多快速成长的通信服务商,对掌握移动通信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保持持续增长,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大有可为。新时期高职建设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应立足服务移动通信行业发展、2G/3G/LTE建维优化和三网融合需要,面向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等岗位人才。为了适应这些岗位上的蓝领人力资源,就需要有效培养高职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类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培养这种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的解决移动通信岗位综合化问题的能力,从事移动通信企业无线网络建设维护和网络优化等职业或相近职业所具备的本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就是需要深化工学结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需要系统化的专业实训基地去承载和实施,包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等,都需要建立在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因此,系统化建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石。

    二、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多的继承了传统实验室的建设状况,比较普遍的存在实训项目单一和比较孤立的状况,与通信企业全程全网、在线调测维护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缺乏真实情景的训练和实训项目。其次,移动通信实训设备,还表现在配置维护等实训教学操作终端数量有限,即工位有限,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难于达到有较为丰富的具体任务训练载体,体现工作过程要素;难以让学生遍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第三,移动通信设备相对比较昂贵、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相对紧张,设备更新速度较慢,难以与时俱进同步升级。很多起步开设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常常是从购买仿真软件,建设基于计算机的仿真软件实训室开始。与真实的移动通信“交换、传输、无线接入、通信电源”联网;“GSM/WCD-MA/CDMA2000/TD-SCDMA”相互联网;“建、维、管”一体;与企业岗位保持一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第四,移动通信专业技术知识内涵涉及通信领域的面比较广,包含线路、传输设备、交换、数据库、无线、接入、开关电源等,即便是无线接入,涉及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了GSM/WCDMA/CD-MA2000/TD-SCDMA和塔桅天馈等多个方面,对移动通信双师型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对建立科学简洁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相对困难。第五,构建移动通信基于工作任务行动导向的教学,需要开展“做中学”“做中教”和“学中做”“学中教”的课程教学,进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基地中,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运行管理机制保障调度力度不够,落实实训教学遍历情境和工作过程的难度较大。解决以上问题,探索、实践并建设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全程全网”的专业实训基地的方案和建设模式;总结建设“全程全网”的移动专业实训基地的思路与方法;并完成移动通信相关实训技能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开发方法;建立移动通信实训基地应用模式和促进应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一体化实训基地

    移动通信全程全网是指:任何一次通信都会与端到端的所有节点发生联系是为“全程”,也会与端到端网络各节点设备的各层设备有关联是为“全网”。每一个通信局所,仅是一个网络节点;每一个节点,都需要与其他节点共同构建成网络,联合作业,环环相扣,全程全网协作配合才能实现通信。建立移动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依托各独立专业实训模块,通过整体规划,充实完善专业实训设备,将移动通信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开放型、功能齐全、与企业运行设备同步,并涵盖交换、传输和接入,集2G系统和3G三种基本制式的“全程全网”一体化联合作业专业实训基地。集通信电源、通信传输和交换节点为一体,实现固移互联(FMC),满足学生技能实训、企业用户工程师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行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四、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理实结合“教学做考”一体化实训基地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掌握课程任务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习得掌握和获取经验策略,实际就是需要在课程中建立具备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六要素。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要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目标,必然需要建立符合“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达到理实结合。在基地建设思路上必然需要考虑容量的可扩充和操作终端的可扩充。此外,通过建立“仿真+全真”相结合的移动实训基地,通过仿真软件机房进行预算规划、模拟配置、模拟维护和故障排除;再到真实设备上,进行实训演练。从而解决移动通信实训设备不足和终端工位受限的不足,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理实结合的“教学做考”一体化,如图1所示。

    四、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合作“建维用管”一体化实训基地

    移动通信设备相对比较昂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较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特别重要。加强与生产厂商、运营商的合作,真正做到服务企业,成为企业移动通信专业的人才蓄水池,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校企“建维用管”一体化实训基地,互惠双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关键是考虑企业需要。移动通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步伐,满足企业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使用;满足为企业提供通信全网的在线模拟、新设备入网前联网测试以及新业务的开发和测试;克服企业在实际网络中由于不能中断业务,从而不能完成员工技能训练与提升的弊端。学校负责提供实验室所需的房屋与电力,并按企业确定的实验室整体布局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机房的改造、整治;按企业标准对设备进行安装与调测;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运行符合企业确定的技术标准。在管理上,建立校企合作从上到下的联动机制,在领导层面建设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沟通、监督;在实训基地建维层面建立专业建设小组或实训建设小组,负责建设、维护、升级与应用开发。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要、以服务企业来驱动运行的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保证与企业标准一致,符合真实工作环境,才能保持与企业同步升级和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为我所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设成为校企合作“建维用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五、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工作任务的构建方法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是以培养移动通信典型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构符合高职学生思维习惯的训练任务载体,使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的学习。课程任务载体的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在移动通信理实结合一体化课程任务的建立中,首先要考虑移动通信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如移动通信基站现场维护工程师,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是基站主设备的近端维护、天馈的维护、基站电源的维护和空调环境的维护。建立课程任务实训环境时可以此维护岗位任务进行设置,或对每个任务进一步细分设置。其次,要考虑任务的工作顺序与过程为主线。解决好任务情境设置的顺序,需弄清楚实际典型岗位任务的衔接主线,不能随意插入无联系的任务,否则会使课程零碎,学生无法建立基于完整过程的工作任务。如基站现场维护,按例行维护和应急维护分类,在各自情形下进入基站现场后,维护的现场前后顺序是什么,实质是一个工作的基本流程。移动通信课程在建立各工作任务时,最好以例行维护为顺序进行设置,在最后的综合训练中,可以应急维护进行训练。第三,移动通信理实结合一体化课程实训任务的建立,要考虑工作任务的前后关联,由易到难,逐级进阶。如同样是移动通信基站现场维护,要从最初的基站主设备、天馈场地的认识;基站主设备的单板配置;再到基站主设备的接口、参数配置;再到近端维护的一般操作;最后才是故障案例模拟排除。第四,实训课程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工作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从事移动通信中一项典型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包含三部分: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之外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人物设计载体一定是以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为前提,没有某项能力的训练也就不能成其为任务,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寻找解决任务的能力和环境,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训练过程中学会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各个方面。

第7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经管类高职;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42-05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叶剑明(1969- ),男,四川中江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经管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参与社会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和校内实训偏重静态综合实训的现状,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并组织开展了多专业融合、多组织对抗、多岗位协同和高仿真运营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探索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基本内涵

多专业综合实训,又称为跨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对典型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现有社会工作实际,将工作上相互联系的多个专业实训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生态系统。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职场工作环境,按照现实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在其中仿真企业运营管理和模拟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职业工作岗位、企业、行业和社会[1]。遵循“将社会搬进校园”的理念,模拟真实商业社会,建立制造企业、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税务局、工商局、新闻中心等高仿真的“微型经济社会”,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的商业生态环境(Business Eco-System,BES)。

二、多专业综合实训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现实环境搭建仿真职场工作的实训环境

近似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能使学生较快融入职场工作,较快进行角色转换。多专业综合实训设计在一个高度仿真商业社会环境的实训基地中开展,根据实训内容,基地按照实训主体单位的性质分设了政务服务区、市场服务区、现代服务业区、金融服务区、商贸服务业区和制造业办公区等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内设置有若干实训主体单位,每个主体单位均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并配置各种办公设备、常用办公用品用具,以及常用办公软件,如税务软件、银行对公业务系统、ERP管理软件等,借助这些真实的办公和管理软件,学生实训时可按实际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实训环境与职场工作环境的一致。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实训平台

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供应链过程中的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为便于实训组织和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借鉴模拟商业战争的设计思路,其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实训业务的发生器。学生实训产生的经济业务主要在该平台中产生,如实训的材料采购业务,在系统中模拟建立一个商品交易平台,不同商家、不同商品的供应信息,企业要采购材料,可在商品交易平台中采购订货。二是实训进度的控制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一般为两年),在实训时,需要明确告知各个单位业务发生的时间,通过实训平台,可以进行时间的调整和转换,教师可以控制不同经营期的时间变化。三是实训资源的集成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若干实训资源,如国家财税金融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票据等,借助实训平台,将各种资源集成在平台中,学生在平台中查阅、调用各种资源,以提高实训效率。

(三)基于职业工作岗位设置实训岗位

为了提高实训岗位与就业岗位的一致性,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实训岗位设计时,应首先对学校各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企业运作实际,设计实训主体单位和实训岗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开展实训时,设置了10种类型30家实训单位,分别是制造企业、贸易公司(客户和供应商)、综合服务公司、商业银行、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会计师事务所、管委会和新闻媒体机构等,这些实训主体单位再根据现实职场岗位设置情况分设若干典型岗位,实训岗位与现实职业工作岗位实现对接。

(四)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实训课程

实训内容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多专业综合实训面向所有财经类专业,涵盖领域宽、内容多,为提高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设计实训内容时,首先要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及就业岗位群,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就业岗位。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梳理出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和开发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人力资源、财务、采购、仓储、生产、市场、销售、物流、税务、工商、银行、审计等。为使实训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在设计实训内容和流程时,应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运行规律创设各种业务往来,包括主体单位与主体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主体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同时,实训内容以及完成这些实训任务所采用的凭证账表等完全按实际工作设计,学生在实训中要自己完成这些业务,培养其职业素质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五)基于现实业务产生机制触发产生经济业务

目前,大多数财经类专业实训项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数据是静态的,基本固定不变。而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是在市场条件下,根据企业经营决策后由职员的执行而产生的,是触发式的、动态的。多专业综合实训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机制,事先给出市场规则和企业经营规则,所有经济业务的产生都是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工作实际决定的。以制造企业为例,企业决定以销定产或以产定销,企业通过商业谈判、招投标或者电子商务竟单等方式获得产品销售订单,根据销售订单组织产品销售,根据生产能力组织产品生产,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材料采购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到货款结算,就会与银行发生往来,从而产生银行结算业务;涉及到税款缴纳,就会与税务机关发生往来,从而产生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业务。采用这种机制产生的实训业务非常鲜活、高度逼真,所有的业务流程、单据传递等都严格遵从实际工作规范和要求执行。实训中,学生运作团队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学生个体在业务活动中要进行大量的交流与协商,与做实际工作几乎一致。

三、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施

(一)教学安排

学时安排。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课程,应安排在学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前的这一学期。如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第六学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则将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实训的难度和深度,实训时间应连续两周以上。

实训班级及人数。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的商业社会涉及多个方面,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同时参与实训的专业要尽可能多一些,如实训时,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税收、金融、审计等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实训,效果是最好的。但在实际开展实训时,由于场地和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么多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实训,为此,各个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每轮实训安排七个班,每轮实训学生人数在380人左右,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实训指导效果。

实训师资队伍。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而且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按现实职业岗位的规范和标准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熟悉企业真实的业务操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指导团队应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涵盖实训涉及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等各个专业领域。

(二)实训前准备

实训教学设计。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时,每轮参与实训的学生专业可能不同,实训学生人数不固定,而且实训期间还可能遇到法定假日等特殊情况。在实训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对实训实体单位设置、实训岗位设置、实训内容和要求、实训进度等作出调整,形成可执行的实训教学计划,使每一位参与实训指导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实训场地准备。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实训场地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计算机、打印机是否完好,网络是否通畅,每个工位上的办公桌椅有无问题,每家单位的组织机构牌是否到位等,确保学生进入到实训岗位后能顺利开展实训。

实训材料准备。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办公用品用具、实训指导书、实训单证照表、实际工作的填写票样、制度样本等。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结合实训单位和机构的设置情况,逐项检查各种材料是否准备到位,数量是否充足。

实训平台准备。每次实训前,应提前测试实训平台运行状况,确保平台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设计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教务管理的要求,在系统中录入实训单位、实训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实训组织

实训动员。实训前,应把当期实训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动员会。动员会上,主要向参与实训的学生介绍什么是多专业综合实训,为什么要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训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组织和开展实训等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训的目的与要求,实训组织架构及基本流程等,为正式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团队组建。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团体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协作配合完成实训任务。参与实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他们必须加入到各个实训主体单位中。实训团队组建可采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由指导教师对自愿接受挑战的学生进行面试,招聘单位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再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招聘本单位的职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就业意愿应聘在相应单位和岗位工作,打破专业限制,提高竞争氛围和真实性。

岗前培训。在进行业务运作前,应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针对各业务岗进行的业务培训,是分块进行的,属于集中指导,操作性和指导性强。比如,实训中会涉及到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等税收业务,在实训前,将应聘到税务局的学生和在企业将从事税收相关业务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由教师讲解相关业务内容、工作流程、相关要求和操作要点,并现场模拟演练,使他们了解税收相关工作,为后面顺利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业务运作。实训开展时,应聘到企业各岗位的学生按照现实企业各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和要求,按照事先拟定的业务规则完成相关工作。作为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工商、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管委会和新闻中心,在做好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窗口服务,确保实训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作为业务指导和监督部门,还要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企业业务开展是否合法、是否合规,确保实训的严肃性。

(四)实训管理

多专业综合实训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根据业务分工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如果某岗位不能完成任务,势必对其他业务岗位的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单位的效能。所以,多专业综合实训提倡学生自我管理。除了学生自我管理以外,实训指导教师和管委会也承担实训管理职责。

多专业综合实训中,教师既是实训的组织者,又是实训指导者,还是实训的管理者。在实训运行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按照业务指导分工对相关岗位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又要按照行政管辖权对分管的实训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实训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非业务问题。

管委会领导下的单位负责人制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实训管理模式,该模式借鉴了我国很多工业园区采用的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园区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经济数据公布、安排实训进度和提出实训要求、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的环境卫生和出勤等。各实训主体单位受管委会的统一管理,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日常行政管理、经营运作管理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指导压力,还使整个实训组织更加真实,且充满活力。

(五)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时,学生需要完成实训资料整理、实训考核和实训总结三项工作。实训资料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文档管理的规范要求,对自己实训期间的各种工作文档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编制目录,装订成册。整理实训资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装订实训资料可作为学生实训成果进行展示。

实训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为了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尝试采用社会考核方式,遵循“四结合”原则,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部门及服务单位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系统评价与人工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评价、业绩评价、企业与周边服务业之间的评价、单位内部360°评价、管委会评价等方面,形成“静态+动态”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实训总结是实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单位内部总结和全体学生集中总结。单位内部总结主要由单位负责人发起,单位内部每个成员将总结的内容以PPT形式呈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实训内容、实训收获和体会,最后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全体学生集中总结以召开总结大会的方式呈现,包括各个单位实训心得分享、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等环节构成。至此,实训工作全面结束。

四、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创新

(一)多专业融合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活动不指向某一个专业,而是关注行业、企业、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训练,是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实训任务。这些实训任务从专业角度看,又分属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实训,学生既要求体验环境,又要求完成决策,同时还要求执行各种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都可以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达到决策、执行、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2]。

(二)多组织对抗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涉及到若干不同类型的组织,各种类型的组织又可以设定多个相同性质的单位,如多个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多个贸易公司,多个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同类型组织之间处于同一市场条件下,就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关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每位团队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在竞争中取胜,于是团队的潜能被最大化的激发[3]。实训时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激励每一位参训学生及其团队发挥最大的“潜能”。

(三)多岗位协同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分团队进行的综合性实训,工作中各个岗位之间由于存在业务联系,学生在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既相对独立,又要协调配合完成工作任务。这既表现在同一单位内部各个岗位之间需要协同配合,也表现在本单位各岗位与外单位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单位内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又可以体验到本单位与外部各单位的协作关系,使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不同人员、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四)高仿真运营

多专业综合实训从工作场景、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市场环境、实训用品用具等多个方面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商贸、市场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每个组织中提炼典型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工作岗位[4],实训学生按照现代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经营,按照现代企业运作规范和岗位职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充分体验现代企业运作流程,感知职业岗位核心工作任务和工作规范。

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经管类高职院校一种全新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开发基于真实岗位的多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将是今后经管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探索和创新的一个方向[5]。

参考文献:

[1]叶剑明,等.多专业综合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4][5]李高伟,叶剑明.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39-42.

[3]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3(9):86-88.

A Probe into Comprehensive Multi-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By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YE Jian-m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第8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现状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从技术角度或者营销角度来看,实践都显得尤其重要。但目前各高职院校真正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多,大部分教师普遍缺乏电子商务的实践意识。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两种,一种是由经贸、计算机、市场营销专业转行而来的老师,另一种从高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的老师。这两种来源的教师都没有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经验,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实践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总体表现不强,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部分专业教师基础知识不扎实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由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相互复合的新兴专业,它对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调整过来的,他们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不太扎实。理论指导实践,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2.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条件有限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场地有限,实训资金匮乏等问题,通过学校提供给专业教师的实践机会一般较少。另外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生活琐事较多,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即使专业教师想要通过企业顶岗实习、校内实践平台等途径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时间和精力上也较难兼顾。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电子商务的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所以探索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领域技能知识,才能胜任专业教学岗位。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我校首先在制度文件层面进行保障,并通过指导省内技能抽考、实践教学能力考核、指导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指导电商竞赛活动、参加电商大会等多种具体活动进一步加强培养和提高其实践能力。在制度层面,我校相继推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培养的若干意见》、《关于暑期教师下企业顶岗培训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大力推动学校各专业教师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1.积极应对省内电子商务专业技能抽考,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湖南省教育厅每年会抽取省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组织技能抽考活动。由于专业技能抽考结果会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学校招生,我校每年都会非常重视专业技能抽考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专业老师在每年的技能抽考活动中会对技能抽考的五个模块进行强化掌握,以更好的培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快速提高新入职教师实践能力针对我校新入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为督促新教师积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学院规定新入职教师三年内必须通过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否则将进行转岗处理。实践教学能力考核是由教师自主选择或学院指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演示,着重考核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由各学科专业带头人、学院领导组成的考核组,通过系统的评价指标和一定的问题,进行现场考评,最终判断该名教师是否具备作为专业教师必备的实践教学能力。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新入职教师会特别注意在日常的实训教学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整理收集教学中学生实训的优秀成果,这种压力机制进一步促使专业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

3.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指导工作,大力提升平台师生实践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的电商岗位技能特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相继建设完成了智越、网赢、服务外包三个校内实践平台。这些实践平台分别定位于中小企业网站建设、网店装修、网络贸易、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等相关服务和业务。校内实践平台由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加入,同时学校配置了平台指导教师,负责实践平台的全面运营。同时,实践平台通过市场寻找真实的企业项目,完全采用企业化市场运作方式。由于其业务类型和岗位技能与企业相似,因此实践平台在锻炼学生和指导老师实践技能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每学期期末,实践平台将会进行期末总结汇报,并与校内其他实践平台进行比较。由学生、指导老师、专业带头人、学院领导组成的评委进行综合打分,这就给专业指导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课堂教学之外,为了给实践平台承接更多的项目,更好的完成企业交付的项目,实践平台指导老师会主动加强成员的实践能力培训,同样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实操水平,从而会对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4.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践活动,在企业中锻炼提高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锻炼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电子商务企业是应用电子商务最新理论和技术最为积极的组织,也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学生以后工作的主要去向。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可以进一步了解行业和企业现状、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职责以及电子商务最新的技术、观点。暑假或寒假期间,委派专业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是我校一直以来贯彻落实的一项制度安排。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通常有两种类型的企业顶岗培训,一种是由专业教师联系当地知名的电商企业去顶岗实习;另外一种是由学院委派专业教师每年轮流去参加全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企业顶岗培训班,到企业的各个部门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各个部门对技能水平的要求。例如我参加的2015年国培班,我们在实习企业的销售部、美工摄影部、运营推广部、客服部等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体验和认真的总结,通过1个多月的顶岗实践,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企业内电子商务运转的机制和必备的技能。另外,在国培班上通过与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师的广泛交流,也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除此以外,在当地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重要促销时刻,如年中大促、双11等销售旺季,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将带领学生去做顶岗实习,并在相应的岗位顶岗锻炼,体验电子商务的真实交易,在现实业务中提升实践能力。

5.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商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升技能实践平台出人才,大赛也出人才。电子商务竞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指导老师的实践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参加各类电子商务大赛。不同类型的比赛项目能够锻炼不同方面的专业技能。近两年我们分别组织学生参加了“博导前程杯”电商技能大赛、湖南省第二届电子商务实战大赛、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专业指导老师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6.积极参加各类电商大会,分享电商企业精英经验我校经常通过多种渠道各种级别的电商大会信息,鼓励专业教师踊跃参加。专业教师通过参加电商大会,可以与电商企业精英进行近距离交流,从而把握企业电商发展的最新趋势,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意义

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个人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前瞻式发展在通过以上各个途径,培养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比以往更加了解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将专业建设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时把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技术,促进专业前瞻性发展。

2.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将会进一步改变专业教学理念和观念,更加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将企业顶岗实践、电商竞赛活动积累的资源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课程中,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教师的更好发展通过指导专业技能抽考和电商竞赛活动、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和实践技能考核等一系列活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其更好的胜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岗位。同时,通过实践水平的提高,也弥补了专业教师的技术短板,促进专业教师职业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第9篇:电商运营实训总结范文

一、平台选择

在影响力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中,除敦煌网之外,其他平台均因门槛高、收费等原因,不适合在校学生操作,唯独敦煌网因其无年费、仅收取交易佣金、小额批发交易金额不大的特点,适合在校生操作,也适合大学生创业。

二、课程设计

1、内容安排

以16个教学周、32课时为例,教学内容可以参照下表安排:

2、课堂组织形式

考虑到店铺经营涉及问题众多,学生操作以分组完成为宜,每组3人,共同经营一个店铺。为使每位同学都能掌握店铺运营各个环节,建议小组成员不进行职能分工,每一个操作流程都共同商讨决策,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队合作的氛围。其中,选品、物流、营销等操作模块关系到整个店铺的经营,尤其强调团队间的合作,而产品模块则要人人动手上传产品。可以考虑小组每个成员建立自己的产品组及子分组,每个成员的产品放在自己的产品组或子分组下,便于对每位成员的考核。

3、时间安排

目前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段时间之内集中完成,例如专门安排一周时间用于实践操作;另一种是按照课时数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在跨境电商实战课程中,从选品、,到产品有一定的曝光甚至出单,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课程集中在一周之内完成不易达到整个实战课程的目的,因此建议按照周课时数每周安排相应实验内容。

4、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可以分为三部分:出勤(10%)、实验操作情况(60%)和实验报告(30%)。实验操作部分主要考核各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和完成情况,可以根据课时比例安排各实验项目的权重。实验报告则侧重对整个实验项目的分析总结。

三、实践中的问题

1、关闭店铺

授课中经常出现学生注册的店铺被敦煌网关闭的问题。尤其在店铺一个产品之后,这种现象比较严重。敦煌网担心新店铺成交不卖,影响平台信誉,所以对新注册的个人店铺经常无理由关闭,如果申诉就必须提交执照、工作场所图片、发货图片等各种材料,而这些材料学生基本都不具备,申诉不能成功,给后续课程的进行带来困扰。

2、缺乏对产品的了解

学生一般在网络上寻找货源,对产品的了解仅仅限于原网站的描述,没有接触到产品,缺乏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导致产品时描述错误,引起消费者索赔导致亏损。例如,一款毛绒玩具,学生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尺寸,运费设置偏低,成交后在发货时候才发现尺寸错误,导致该笔交易运费亏损三十多元人民币;还有一款龙珠产品,学生在时候也没有注意到尺寸描述,买家收到货之后才发现实物比描述的尺寸小很多,最后只好向买家退赔款项。还有同学手机产品,没有注意到手机的频段、语言等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要求,导致发货后买家无法使用。还有一些电子产品的性能指标等非常多,产品时如果没有详尽了解该产品特性,都会给交易带来隐患。

3、货源问题

多数学生通过或者选品,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响应不及时,当学生就有关产品的问题咨询店主时,店主没有在线或者回复不及时;二是信息不对称,学生在敦煌网店铺产品之后,货源价格调整甚至产品下架,由此导致亏损或成交不卖;三是缺乏备货时间优势,学生店铺成交后需要先在国内平台采购邮寄过来,再通过国内货货,如果各环节衔接不当,有可能超过备货时间承诺而被平台关闭订单。

4、资金投入

跨境电商实战教学与软件模拟操作的重要区别就是实盘操作,如果获得订单,学生必须先垫款从国内采购产品,垫付国际运费发货,若干天之后国外客户收到产品在平台中确认收货,相应的资金才能进入卖家账户,如果国外客户疏于确认收货,则这个时间长达三个月。不仅如此,平台上收到的资金是美元,如果要兑换成人民币之后提现,还需要手续费。因为学生在操作期间出单非常少,扣除提现手续费之后所剩无几甚至收入的外汇还不够提现手续费。这也导致一些同学出单后发货积极性不高,成交不卖,受到平台处罚。

5、亏损风险

系统运费模板的设置有一定难度,不少学生在没有搞懂之前随意设定一个运费模板,导致运费亏损;或者随意使用折扣和优惠券等店铺促销工具,导致订单亏损。

6、诈骗风险

新注册的店铺往往是国外骗子关注的对象,不少学生店铺都收到骗子的询盘,如果教师和学生防范意识不强,容易上当受骗。另外有些同学在产品的时候对系统的服务模板不熟悉,选择了退钱不退货的默认模板,也就是如果对产品有争议,买家可以不用退货,卖家就要退款,这也给国外骗子以可乘之机,收到货物之后提出货物有问题要求退款,给学生卖家带来损失。

四、解决方案

虽然实战型的教学存在诸多的难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相对于软件模拟操作,实战型教学仍有其巨大优点。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的解决:

1、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

实战课程不同于模拟操作,学生的身份也不仅仅是学生,而是店铺经营者,所从事的活动也不是纯粹的课堂,而是商业行为,因此学生要遵守平台规则,诚信经营。有的学生对待实战教学课程,就像对待模拟实验课程一样,抱着一种“玩儿”的态度,操作过程中多次因为态度不认真而出错,成交之后怕麻烦而不发货,对平台信誉和店铺信誉都有不良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明确,实盘操作不是模拟实验,一切盈亏都是真实的,要在思想上谨慎起来。

2、加强结果管理

着重考核学生操作实效,包括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曝光量和访客量的要求、订单量的要求,从对结果的考核倒逼学生对过程的重视。同时,对于分组操作的,对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有考核指标,避免搭便车的偷懒行为。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可以解决学校教学的账号、货源、资金、发货等多方面问题,实现共赢。必须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账号关系到企业商业秘密和经济利益,操作企业账号的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教师要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同时建立专门的考核机制、责任制度和薪酬制度。

五、结语

跨境电商实战教学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也能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于模拟操作课程的职业体验。实战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正是实际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正是在课程中遇到并一一解决这些难题,才能更加能真切的体会到实盘交易的不易,准确的判断出自己当下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真实有效的积累职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任课教师和学生要以端正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直面这些困难和挑战,真正体现出实战课的成果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杨晶晶.跨境电商课程实战型实训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