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行为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行为学论文

第1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课程,所以是各类管理类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什么是中国化管理?很多学者指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变得多元化了,但是中国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用别人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国人有很多尴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组织反而是因此变得更加混乱了。所以,管中国人就要用中国化的管理。总结一些学者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国化管理就是尊重并理解中国独特的国民性格、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性,以中国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哲学作为指导,配合西方、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成熟管理方式方法,中西结合,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起源于西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其教学至今,都基本沿用西方的体系。但东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环境、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是基本背离现实的,他们所学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各类组织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尤其是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同于西方管理发展中的特殊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中国化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来满足培养应用性、实践性管理人才的目标。所以,对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之更加中国化,具有很强的改革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化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事中国管理、东方管理的研究,从中国古代的著作中寻找、挖掘我国的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并融合西方优秀管理文化,出版了诸多著作与论文,积累了大量成果。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创始人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研究,以“学、为、治、行、和”五字经为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东方管理学派并不只是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同时融合了西方管理学以及华商管理思想,出版了一系列的东方管理相关著作与论文,如《中国管理通鉴》(四卷),《中国式管理研究》、《东方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的曾仕强教授,研究中国式管理30多年,出版《人性管理》、《超世纪大易管理》、《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化应用》、《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等著作,并致力于中国式管理的推广,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出版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徐联仓教授,把自己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应用到管理实际中,并出版了著作《走出丛林的管理心理学》,里面有大量中国化的管理研究成果;另外,朱永新主编的《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于江山、王颖、许亚涛编写的《中国化管理》,黄涛编写的《归零:论中国化管理思想》等。还有上千篇关于古圣贤管理思想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改革方向。

三、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看法

1.教学目标:培养能深刻认识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科学管理中国组织的管理者。

2.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用辩证唯物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和每一个观点,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古为今用的原则:学习古代组织行为学思想,就是为了给我国现行管理提供历史上有价值的思想和成功的范例,使我们在管理中少走弯路。③中西方双重管理文化结合的原则,把我国传统文化精粹中蕴含的大量珍贵的管理文化遗产同现代的管理文明相结合。④双重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容体系时,既要为教学服务,又要为建立我国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服务。⑤双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行为学思想的发展与管理实践的变化,有时是同步的,有时又是不同步的。因此,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的变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⑥核心概念与术语沿用现有的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教学,一些概念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并被熟悉,沿用现有的核心概念与专业术语便于沟通与传播。

3.课程体系的构想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化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体系应从10个方面内容来构建。经营心理与管理、人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管理、选才心理与管理、用才心理与管理、领导与管理、决策与管理、群体与管理、组织变革与管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经营心理与管理主要对著名历史人物有关经营心理学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营思维、管理思维进行比较。人性与管理集中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人性观对管理的影响。激励与管理集中对我国古代在管理中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进行阐述。人际关系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我国古代管理者如何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协调人际关系。选才与管理部分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成功的选才思想进行探讨。用才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古代管理者使用人才的心理与管理效果的关系。领导与管理集中分析、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领导心理学思想。决策管理着重探讨历史著名人物的决策心理学思想。群体与管理主要介绍美国在群体管理中的相关研究成果组织变革与管理主要介绍我国和西方主要的组织变革技术,并分析组织发展与变革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

第2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教学;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0日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预测、引导甚至控制或改变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加快组织目标的实现。

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教学与考试方法,必须对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师要针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本课程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剖析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总体思路

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能仅进行理论讲解,必须突出实践性。所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突出实践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最后的考试环节,应用性是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要转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式改革具体措施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改革必然是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环节和考试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改革的具体措施。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主要就是推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情况或问题,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组织行为”的感性认识,它是实际生活的一个预演或排练,而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演练就能帮助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组织行为”理论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入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依靠创设一种情感或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悟知识,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切身体会的环境与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设计特定的情境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参与或“身处其中”,自己“悟”出道理来。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在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关“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时,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悟出”这些知识来。如讲解气质与个体行为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气质类型的测试,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来体会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并且学习的效果很好。

3、借助游戏训练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训练法,是提高学生理解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坚毅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斯蒂芬·P·罗宾斯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59页介绍的《积极强化与惩罚》的游戏,就属于一个比较好的课堂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志愿者通过全体同学的鼓掌或不鼓掌来找出藏在教室中的物品,如果志愿者寻找的方向是正确的,其他同学会同时鼓掌,如果方向不正确,其他同学会不鼓掌。在这个游戏中,全体同学都会有兴趣地积极参加到游戏当中来。

在课堂中穿插小游戏,既能创造一种轻松的情感氛围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沟通的方式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典的“撕纸”游戏来亲身体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差别。

(二)考试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配比例。在学生中普遍形成了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的学习风气。其实,这是目前大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仅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全面和不扎实的。对于知识的真正领会是需要平时积累的,所以比重过大的期末考试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

要让学生不把精力放在期末考试前的几天,那就要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笔者已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分配比例调整为4/6,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平时的学习,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2、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单纯的闭卷笔试,形式过于单一,所测量出的学生分数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考试手段来更好地考查学生,从而正确地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于不同课程类型的专业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类型,仍然采用期末闭卷的形式,而对于选修课的课程类型则采用案例分析、实训报告和课程论文的方式来考核学生。这种根据课程类型来设置考核方式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考试内容要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的实际应用。传统的考试题型(如选择、简答、论述等)对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考核无法实现。传统题型不利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的考核,根据现在整个社会的形势,应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考试内容应提高实际应用题的比重,笔者已将闭卷试题中实际应用题的比例提高到40%,这样更有利于测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同时也与教学改革相呼应。

主要参考文献:

[1]窦胜功,张兰霞.组织行为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3.

第3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大学班级 自我管理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129-0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大学班级是大学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集体组织,是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强化班级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班级建设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班级建设的研究论文成果较为丰富,每年都有数千篇相关论文公开发表,近些年,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均成为大学班级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为我国的大学班级建设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经验支持,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随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出现了教师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等多种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班级管理的发展从“专制式”、“放任式”管理向民主式管理过渡的倾向愈加明显,逐渐开始注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大学班级建设中出现了自主管理、人本管理等管理模式的研究。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钟晓龙等编著的《大学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践》从自主管理这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班级管理,丰富了大学班级管理方法。其内在逻辑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载体、以班级愿景和集体目标为出发点,以刚柔并济、柔性为主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班级文化培育为目的,以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为基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班级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了一起,提出了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班级建设模式。

二 大学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学生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新时期学生特点,不断拓展工作视域,创新工作思路,充分挖掘班级内部资源,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班级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助推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将组织行为学引入到大学班级的管理当中,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开端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的“霍桑试验”,该试验证实:只有把人看作“社会人”,而不是看作理性的经济人,才能创造出高效率。20世纪60年代,组织行为学正式形成,并通过吸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成果不断丰富、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定位于组织系统,研究重点是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最终目标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

三 大学班级建设的模式探索

1.大学班级的内涵分析

要想完善大学班级的建设模式,首先要了解班级的内涵。班级是随着17世纪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而出现的。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

――――――――――――――――――――――――

*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2544114)

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大学班级是一个有着紧密联系的集体、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集体、是一个有着独特认同感的集体,因此,班级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且是巨大的,好的班级风气和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每个班级成员都能从集体中汲取不断奋斗的动力和温暖心灵的热度。

2.大学班级建设理念的明晰

组织行为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差异管理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变革管理能力、道德管理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七种能力。其中,自我管理能力是组织行为管理能力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以“他律”为主的大学生管理模式,既不能充分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于大学班级管理而言尤为重要,只有强化培育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才能全面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人生发展路径,自觉参与班级建设,对于大学班级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学班级文化的培育

组织文化是根植于组织之内的特定的价值观和基本信念,这种价值观和信念为组织提供行为准则,并指导组织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班级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充分体现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想和情感。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成员形成一定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的认同和遵循,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使学生与班级之间建立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班级文化对于班级管理的建设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功能,它不但与班级组织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更是班级组织教育管理的源泉,它以无形的方式深刻地渗透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中。当遇到外在压力和内在矛盾的时候,可以利用班级文化来增强团结的力量,当班级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从班级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因此,注重大学班级文化的培育对于班级的有效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学生入学之时就着手培育、需要将校园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基础、需要学生工作者长期坚持推进。

4.大学班级组织设计形式的创新

组织设计形式是指组织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及外在的组合状态,当前大学班级主要采取的是单一“职能式”的组织设计形式,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班级内部根据日常管理需求又设置了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学生干部职位,是一种纵向的组织设计形式,这种形式虽然保证了班级组织的权责分明,但其结构过于僵化,不同职位、不同时期学生干部的工作量差距较大,且仅对少部分学生的能力具有提升作用,缺乏全员自主意识的调动效果。为克服上述问题,应采取矩阵式组织班级管理形式,把按常规职能设置班级管理职位与按特殊需求组建班级临时自治组织进行有机组合,在同一组织内部既建立纵向报告关系,又建立横向联络关系,实现了规范教育、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有效平衡,并能充分调动班级所有成员参与班级管理、思考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

党的十报告将人才的转型升级工程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要实行人才优先的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由人才大国迈入人才强国”。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差别越来越大,情况更加复杂,面对种种问题,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学生工作者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积极引入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实现跨学科研究,从多方面探索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效果,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高凌风、陈文亮.当代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2(2):96

[2]张洁.“霍桑试验”与思想政治教育[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院报,2009(3):30

[3]谢洪明、王成、葛志良.核心能力:组织文化和组织学习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6(4):104

[4]李国梁.关于大学班级文化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8(6):222

第4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资本 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1-03

人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主导因素。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经历了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后,也必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然而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以前的激励理论还能不能适合企业的需要,还能够在激励员工这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些都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在关注人力资本的同时,对引起员工压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心理资本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

一、心理资本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一)心理资本概念界定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tic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社会学、投资学等方面学科的文献当中,后来在积极行为学家的倡导之下,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学家分别提出积极组织学(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简称POS)与积极组织行为(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POB)。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美国管理协会前主席路桑斯(Luthans)在研究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基础上,根据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标准创造性的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Luthans(2002,2005)在研究心理资本的初期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特点,可以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获取竞争优势,并超越了现有的人力资本(也就是“你知道什么”)和社会资本(也就是“你认识谁”)。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 “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最近Luthans(2008)又对心理资本做了补充和发展,同时提出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

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特质论、状态论和综合论。特质论者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人的一种内在心理特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Goldsmith,1997;Hosen,2003;Letcher,2004;Cole,2006)。状态论者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目前这种观点占据研究的主流地位,以Luthans为代表。状态论的学者们认为,心理资本应该具有积极性和状态类的个体特征,以理论和研究为基础,能够进行开发和有效的测量,并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Tettegah,2002;Avolio,2004;Luthans,2005,2008)。综合论者认为心理资本并不是简单的个体特质或者积极的心理状态,而是两者的综合体,心理资本应该同时具有特质性和状态性的积极心理素质。特质和状态实际是心理资本这一维度的两个极端(Avolio,2004)。一些学者的关于自我效能(Bandura,2003)、希望(Snyder,2000)、乐观(Arver,2003 ;Carver,2003)、韧性(Masten,2002)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Avolio的观点。国内学者魏荣(2008)将个体心理资本界定为一种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显著相关的心理品质,包括持久稳定的心理特质和积极灵活的心理状态。综合论的观点是心理资本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心理资本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其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以上三种理论都强调心理资本是:1.个体所拥有的一种积极的、独特的、具有内隐性的心理状态;2.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POB)标准;3.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你是谁”以及“你想成为什么”;4.可以进行特定方式地投资与开发,以帮助组织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二)心理资本的结构和测量

心理资本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心理资本内涵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心理资本的测量和开发。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发现心理资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研究的。1.二维度学说: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 & Darity(1997)认为心理资本由自尊和控制点两个维度构成,其中控制点、自尊分别是由两个(内控和外控)和多个因素(价值观、善良、健康、外貌、社会能力等)组成。2.三维度学说:Luthans(2003,2004,2005)在早期的研究中多次提出心理资本是由希望、乐观和回复力(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因素组成。Jensen(2006)强调心理资本包括希望状态、乐观状态和回复力,Larson(2004)指出自我效能、乐观和回复力是构成心理资本的必要因素。3.四维度学说:随着研究的进展,心理资本由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Jensen(2003),Avey(2006)分别开发了心理资本评价量表和心理资本状态量表,认为心理资本由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回复力构成。此外,Luthans(2007,2008)通过编制心理资本问卷PCQ-24,实证研究得出心理资本包括希望、现实性乐观、自我效能(自信)和回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支持了Jensen和Avey的观点。国内学者蒋建武、赵曙明(2007)也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信心、希望、乐观和坚韧性。4.多维度学说:心理资本是由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发展而来的新概念,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只要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要素都应该纳入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这样心理资本就由多个维度构成。除了希望、乐观、自我效能(自信)和坚韧性(回复力)之外,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Letcher,2004)、诚信(Page,2004)、积极能力、快乐(幸福)、情绪智力(情商)(田喜洲,2008)、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公民组织行为(曹鸣岐,2006)等都是构成心理资本的因素。

对心理资本的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我报告法。通过编制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追踪)调查,有关心理资本的调查问卷有心理资本量表、大五人格评价量表、心理资本问卷PCQ-24、心理资本状态量表等。2.观察法或专家评价法,即通过第二方获得被评价者个体心理资本方面的资料。3.结果变量的测量。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薪酬水平、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员工组织行为等结果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这些结果变量进行有效的测量,可以进一步了解心理资本的状况。

(三)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

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主效应模型(main effect model)、缓冲效应模型(buffering effect model)、调节效应模型(moderate effect model)和动态效应模型等四种。

主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的结果直接增益于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在目前的心理资本影响效应研究中,目前主效应范式是主流研究模型。在主效应研究模型当中,大多数研究是将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合为高一阶的核心概念:心理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员工心理、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影响比单个维度要大得多,这一研究方向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已引起高度重视。

缓冲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可以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间接地影响个人、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结果变量。Goldsmith(1997)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即自尊)能够通过控制点影响到个体的薪酬水平,且影响更大。

调节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通过调节作用影响相关结果变量。Cole(2006)发现个体的心理资本调节了失业对幸福感的影响,心理资本是水平越高,幸福感就越能明显,提升其再就业的能力。

动态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不仅能够影响员工绩效,而且员工绩效能够反过来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

二、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Bandura(1997)认为,由于失业压力或岗位经常变动而使员工感觉面临不确定性,进而产生高度心理紧张。如果员工长期处于紧张心理状态,就会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组织的承诺,并最终不利于工作绩效。因此,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培养员工的自信、乐观、满怀希望、强坚韧性的品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积极促进、激励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对员工的自我意识和控制行为产生正面影响。帮助员工渡过难关并取得成功,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坚韧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工作及发展同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提高员工的敬业水平。员工的高敬业度能够有效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员工真正的、可持续的绩效。

三、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的有效性也直接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高低。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激励问题直接关系着员工能力的发挥,并进而关系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的整体生存。先进正确的理论有效地指导激励实践,对激励理论充分地把握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按照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能够激发人类行为动机,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的各种因素。该理论主要是研究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是如何被满足的,因此内容型激励理论又称为需要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佛(Alderfer)的ERG理论、麦克利兰(McClelland)的需求理论、赫兹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哈克曼(Hackman)和奥德海姆(Oldham)的工作特性模型等。

所有的内容型激励理论都试图确定与激励密切相关的具体需要及其层次结构。该类理论的贡献在于试图找到激励的具体因素,以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然而,由于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很难找到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激励需要层次。因此,内容型激励的研究结果,至今缺乏结论性的支持。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理论有:弗鲁姆(Vroom)的期望理论、洛克(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Adams)的公平理论、斯金纳(Skinner)的强化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主张要从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入手,建立必要的联系,激发员工良好行为的重复出现。但是,关于怎样才能使员工良好的行为反复出现,过程型激励理论并没有过多涉及。

(三)综合激励理论

波特(Porter)和劳勒(Lawler)综合考虑了以前的需要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工作特性模型理论等激励理论,提出了整合观点的激励理论,即综合激励理论。综合激励模型是对激励系统比较全面和恰当的描述,激励和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要使激励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考虑到奖励内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因素,并注意个人满意度在努力中的反馈。

四、基于心理资本的激励模型

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研究了哪些因素(内在和外在的)能够满足一个人的需要,能够激励一个人努力工作。过程型激励理论则重点研究了不同因素的结合对个人的努力影响程度不同,即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激励的。综合激励理论整合了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构架,能够让管理者思考一个完整的激励过程。各种激励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激励行为和过程,但同时也遇到了瓶颈,甚至一些激励理论只是在理论上成立,至今还没有得到实证,因此说服力也就受到了质疑。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只是指出管理者如果要去影响部属的动机其可以切入的一些作用点和机制,用来帮助了解激励的过程,而不是用来预测员工的动机高低水准。再者,综合激励理论是比较宏观的,作为管理者需要把握的方面比较多,难免会顾此失彼,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不涉及到公司战略层面的情况下,实施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激励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都认为积极的心态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结合过程型激励和综合激励理论模型提出如图1所示的激励模型:

从以上的图示中可以归纳出该激励模型的几个基本要点:

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奖励的价值、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及受到奖励的概率的影响。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是指其认为需要或应当付出的努力,受到奖励的概率是指其对于付出努力之后得到奖励的可能性。如果个人认为在完成目标后能够获得相当价值的奖励,那么他将会付出相当的或更高程度的努力。

2.个人实际达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其努力程度,还受到心理资本的影响。特别是高难度的复杂任务,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并且要有积极的心理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3.组织奖赏的力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资本,而且个人目标的实现也会巩固和促进心理资本的形成,同时心理资本和个人的努力一起作用于个人的工作绩效。

4.组织将按照个人贡献的大小给以不同的奖励,奖励既要注意内部公平,又要兼顾外部公平,这样就能够提高个人的心理资本,以促进良性循环,实现个人目标,提高个人绩效。只有这样,奖励才能够成为激励个人努力到达组织目标的有效刺激物。

5.个人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会影响心理资本,而且也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目标实现则会导致进一步的努力,若目标没有实现则可能导致努力程度降低甚至离开工作岗位。

6.该模型中的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回复力)等。这四个维度因素都是个体的基本心理力量和状态,都符合积极、独特、可以测量、可以开发和与绩效相关等积极组织行为的标准,在激励模型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束语

心理资本是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把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联系,以前多是从招聘、培训、薪酬等角度来研究的,把心理资本融入到激励理论当中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有关激励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现在许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感觉到激励的作用下降,希望心理资本激励模型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思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Fred Luthans,Carolyn M.Youssef,Bruce J.Avolio.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蒋建武,赵曙明.心理资本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7,29(9):55-58.

[3]钟建军,张英.心理资本管理:企业资本管理新方向[J].前沿,2011,3:110-113.

[4]许萍.心理资本:概念、测量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2010,2:34-38.

第5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个人与组织契合,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职业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人的一种管理行为,在组织中,主要是关心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等。并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不断提供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变化的有力支持,而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与规律的科学,正好架起了人力资源与心理学研究的桥梁。组织行为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把“个人与组织契合”这一观念引入管理学,并且针对职业、工作选择和组织氛围等提出许多契合理论,这些契合理论都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对个人与组织契合的理论进行归纳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人与组织契合理论

“契合”(fit)一词在牛津字典里指的是一种相称、适应或胜任的状态。早期文献对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研究是建立在ASA(Attraction-Selection -Attrition)的分析构架上 , 用以描述个人与组织相互之间背景特质相类似时, 互相产生吸引作用, 使得员工得以进入组织并安置于最适合表现的工作任务。1然而, 这个理论构架属规范性见解, 而缺乏具体描述 。因此, 后来的学者采用组织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契合程度, 来研究个人与组织的契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Kristof所研究的个人与组织契合的整合模型,该研究认为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内涵职业规划,应同时包括一致性契合和互补性契合两项独立的研究观念。一致性契合是个人特质与组织特质的一致性程度,其中,组织特质包含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价值观、目标及组织规范等;而个人特质则包含个人价值观、个人目标、人格及态度等免费论文下载。互补性契合是指员工在某些方面的需求组织可以提供,而组织要求员工提供的相关资源,员工也有能力供给。从互补性契合的角度来看,个人与组织契合可以分为:供给与需求契合和要求与能力契合。2因此,个人与组织双方经常以自身所能供给的要求是否能契合对方的需求来判断契合与否。

二、个人与组织契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都面临着持续的内部变革与频繁的人才流失,如何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然而,许多研究表明,个人与组织契合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以及离职意愿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个人与组织的契合程度越高,说明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依附感越强。张勉、张德、于丹(2002)以西安742名高技术企业雇员为样本进行的研究表明,个人与组织在工作自主权、分配公平性、工作负荷、职业成长度和晋升机会等方面的需求与供给契合度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离职意向存在显著负影响。3

三、个人与组织契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1、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员工招聘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进入组织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目标以及一定的性格特征即个人特质,并且对组织有他们的需求,如果这些与组织不契合,组织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使之发生改变。反之职业规划,如果员工个人与组织是契合的,那么他进入组织后会很快融入到组织当中,并且对组织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依附感,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因此,组织应在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基础上,在招聘员工时采取以下策略:

(1)在招聘信息栏中提供真实、全面、简捷的企业信息

在大部分的招聘信息栏中往往都是对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职位的简单介绍,而基于员工与企业契合的观点,企业在招聘信息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包括企业文化、员工的工作环境等内容的简单介绍。应聘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企业的更多信息,根据自己与这个企业的文化、领导风格、团队氛围的契合程度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应聘这个企业。这样,在招聘实践活动中,应聘者可能与企业产生较高的契合,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企业,并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满意度,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较高的忠诚度。

(2)对招聘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国内外对个人与组织契合的测量很多采用的是间接跨层次测量的方法,即以不同受测者对相同测量维度评价的一致性来测量个人与组织契合。其中,对组织价值观的测量通常是以高层管理者对组织价值观的感知为代表的。因此,企业有必要培训招聘人员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一些心理测验和评价工具的能力,以提高其对应聘者与企业契合感知的准确性职业规划,从而招聘到与组织契合程度较高的员工。

除此之外,在招聘时还可以利用个人与组织契合模型。Judge等人提出了面试过程的个人与组织契合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招聘人员的决策过程。面试时,招聘人员首先评价求职者的价值观、目标和人格等个人特质,然后在评价求职者与职位或组织的契合,进而形成求职者与组织契合的主观直觉,最终做出相应的录用建议。4

2、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员工培训

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契合,仅通过招聘是很难做到的。在很多情况下,组织并不能招聘到和组织非常契合的员工,相反,在大部分情况下,雇佣的员工在初期与组织之间可能出现契合程度比较低。因此,组织还必须通过其他的人力资源方法来提高双方之间的契合,其中,培训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免费论文下载。对新员工进行适当并持续的培训,随着员工在组织中工作的年限不断的增加,他们也会逐渐了解和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并且融入到组织的文化氛围,这样,个人与组织的契合程度也得到不断的提升职业规划,同时组织和个人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员工培训除了基本的职位培训还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组织文化的培训

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会受到组织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个人开始表现出组织的特质,从而导致契合程度提升。这表明,组织有计划地对员工开展培训,可以推动员工对关于组织文化各方面的学习,包括组织的发展历史、特定的标志、仪式、语言等,了解组织的特质和组织的理念,从而提升个人与组织的契合度,为组织带来高满意度、高绩效和低离职率以及低压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2)人际沟通培训

组织招聘的员工中经常存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差异,这就导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群体歧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则需要针对同质群体和异质群体之间进行沟通方式的培训,让员工了解歧视可能带来的冲突和不利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做到有效的避免,从而更好地促进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职业规划

与一般的职业规划不同的是,基于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职业规划将职业规划的过程放在个人与组织充分互动的框架里,提倡组织职业规划管理与员工职业规划设计两者统一,强调组织的需要应该于员工个人的发展相结合。要做到职业规划的契合职业规划,员工应该把自己的工作意愿和能力倾向准确传达给组织,组织也应该多了解员工的个性、态度、业绩水平和发展潜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双方不断沟通,制定出满足双方利益的员工职业规划计划。

四、结束语

个人与组织契合的研究视角是对个人与环境契合研究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并且个人与组织契合作为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变量,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对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无论是选人、用人,还是育人、留人,个人与组织契合始终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和方向。因此,随着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就应当考虑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因素,从而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企业的经营弹性。

姓名:吴琴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9日 籍贯:汉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领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Schneider, B .The people make the place [J].Personnel Psychology, 1987,Vol .40:437-453.

[2]Kristof,A.L.Person organization fit An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J ].Personnel Psychology,1996,Vol 49:1-49. [3]付美云、钟声.基于人_组织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N].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关培兰、吴晓俊.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8年,第28期

[5]张勉、李树茁.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1(8)

[6]魏钧、张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符合度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6)

第6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2014年4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第7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8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9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关 键 词】教师;集体成长;系统论;一般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6-03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成长关系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师成长研究关注教师个体,在教师个体成长的阶段、促进教师个体成长的策略、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近些年,对教师的研究开始转入教师集体的视角。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单个个体所不拥有的优势。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为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助于学校整体的转型。

苏联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认为,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由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人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共同活动目的和任务而结合在一起,其中人际关系以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1]它是群体的最高发展形式。优良的教师集体应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共同的教育信念;②具有共同的活动;③具有健全组织;④具有合理的制度;⑤人际关系和谐;⑥具有良好的舆论和作风;⑦精神丰富和较强创造力。[2]教师集体成长不仅要使个体得到发展,而且要实现上述教师集体质的要求。

一、教师集体成长的理论基础

教师集体成长有很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如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教师集体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1. 系统论。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自组织理论作为系统论新的发展趋势,丰富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3]系统论为本论文确定了研究的核心的概念,即“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并且揭示了教师集体成长的实质。组织过程的相关研究表明,教师集体的成长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在自组织理论中,协同学为教师集体成长的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群体动力论。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1993年,他将“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群体动力”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群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是由其所处的环境与群体内部特征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个体行为简单的算术和,它还包含着集体智慧,因而可能产生出新的行为形态。[4]这对教师集体成长的启示是:一方面,要了解教师群体的内部特征――需求、兴趣等;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其中既包括物质和技术环境,还包括群体的精神环境,即群体的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3. 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在学习型社会理论这个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彼得・圣洁是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创始人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精心研究,提出学习型组织的蓝图――五项修炼的学习型组织模型。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包括:⑴自我超越。⑵改善心智模式。⑶建立共同愿景。⑷团队学习。⑸系统思考。[5]教师集体成长,实际上就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五项修炼模型为教师集体成长的提供了操作上范式。教师只有不断理清个人的真正愿望,改善旧有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教师整体的发展,才能实现教师集体的成长。

二、教师集体成长的一般路径

对教师集体成长的一般路径的研究,既是对教师集体成长的可操作性描述,也是对该系统发展的连续性研究。本节主要是以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理论依托,结合要素分析的方法,站在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1. 刺激需求。需求是教师成长动机的直接来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同样符合这一需求规律。新入职教师和教龄20年的老教师的需求一般来说是不一样的,如何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是困难的,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教师L(女,教龄2年)在办公室里说:“‘***教育’的一些理论我也不理解,对基础知识抓得也不严,孩子总是写错字。(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参加‘***教育’呢?)全校的老师都在参加,我不能另类,再说,多参加一点对以后评职称总归有帮助”。

教师G(女,省特级教师)在华师大的一次研讨会上说:“我经历过一段迷茫期,那时候我职称评到特级了,能拿的奖项也基本都拿了,在学校里也成了学科带头人了,人家和我说,G老师啊,以后你可舒服了,就坐等着退休吧。其实,那时候我是很迷茫的,我想啊,我才40多点,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呢?直到我加入了“***教育”,它给我指了一条路,原来我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L老师和G老师的需求明显是不同的,L老师说“不能另类”和“评职称”,说明她有很强烈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G老师考虑的是40岁之后要做什么,其实内含了一种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抓住每个老师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进行刺激,这是促进教师个体愿意加入集体中,而后促进教师集体成长的重要前提。

2.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集体成员共同勾勒出大家为之奋斗的未来图景,确定工作原则和指导性规范,从而在集体中建立起一种承诺奉献精神。[6]建立共同愿景有以下策略:第一,陈述,向教师描述愿景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一共同愿景将与个体产生什么样的可能的物质和精神联系。第二,说服与反馈,教师个体很可能已经清楚共同愿景是什么,但是多大程度上能把共同的愿景内化成个人的信念,以及个人对愿景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这需要说服和反馈。第三,完善,结合教师个体的反馈以及实际的效果对愿景进行修改,使其完善。

3. 确定集体结构与成员角色。结构是系统论的关键概念。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根据集体成员的异质性,个体被赋予不同的角色,角色的获得除了任命式,还可以在过程中慢慢形成,在此过程中角色逐渐实现内化。角色内化可以让个体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职责和义务。教师集体中的领导者需要全面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人事、教育、科研、思想政治等工作,保证集体的良好运行。在集体中角色冲突时常发生,这主要由于个体角色的多样性,当个体集多种角色与一身时,如何处理好各种角色带给自己的不同心理定位和职责尤为重要。

4. 制定具体的集体规范。共同愿景包含了集体的指导性规范,这是一种抽象程度很高的集体要求。在集体中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集体规范是教师集体行为乃至思想的准则,对教师有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这种集体的规范可以是明文规定,也可以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集体规范能够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具体科学,可操作性强;第二,对所有教师适用;第三,教师能够理解,而且能够从心理上接受。

5. 在集体活动中成长。集体活动是集体成长的载体,教师集体这一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竞争是一种外部刺激, 在竞争的条件下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处于最适宜的优势兴奋状态,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成分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和高度的集中,这时候人们思维活动活跃,大大提高了活动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竞争结果使资源、能量在教师之间处于不平衡的分布,这正是在为组织过程提高必要的条件。教师在团队竞争条件下,如不同学科竞赛、不同学校评比等外界威胁和激烈竞争会提高成员对集体的亲和力和责任感,显著提高集体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倡团队之间的适度竞争。

在非平衡状态下子体系之间的协同使其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着系统整体的演化。狭义的协同表现为合作,合作不仅指向个体之间,也包括团体或组织间,它是组织成功的基础。教师之间的合作形式很多。根据空间范围角度划分,有校内合作、校际合作、院校合作、地域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等;根据组织方式严密程度划分,有正式合作与非正式合作等;根据合作目的划分,有常规性合作、发展性合作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让教师的集体活动更加充分、深入。道奇认为,在合作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的个体目标表现为“促进性的相互依赖”,个体目标与他人目标紧密相关,个人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集体目标的实现过程。[7]

6. 形成凝聚力。凝聚力是指集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凝聚力是教师集体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没有凝聚力,就不能称之为教师集体,而只是群体,是松散的状态。在认知过程中,凝聚力强的集体中的成员能够比较顺利地经历“内化”、“顺化”和“平衡”的过程,使自己的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这是因为,凝聚力强的集体更容易有表现出共同的认识和评价的倾向,而且这种认同感能在成员之间潜移默化。在这种集体中,教师能有强烈的情感依附,愿意做出集体所期望的行为,真实地将自己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视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当集体取得荣誉时,个体会感到兴奋和满足感,当集体的发展遭遇挫折,个体团结起来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华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华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00.

[2]杨荣浩.教师集体建设策略探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1:15.

[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6.

[4]张德.组织社会学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