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

第1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一、字形体构造方面引发兴趣,进行情感教学

(一)从汉字形体出发

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是一个由复杂到简单易写的发展过程,这中间出现了很多优秀书法作品,可以说一幅作品就是一种汉字的审美体现。从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当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进入识字教学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拓展学生对书法历史和文字历史的了解,就此,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就已经注意运用漂亮的字体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了,在每课的生字后面都加上美丽的书写字体让学生描红。

例如教授苏教版第五册第一课中的“塔”字,可以找出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塔”字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塔”字,让学生欣赏,同时教授笔顺和笔画,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字,可能还会说上一些其中的知识。

(二)从汉字构造出发

汉字是表意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系统的“六书”汉字造字理论: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汉字的这些造字特点进行识字的情感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学习汉字,学写汉字如,“山”字,就是三座大山的图形,“日”和“月”字,就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的图形,这样就容易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觉得汉字里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作一个学习的“乐之者”。

(三)从生活当中出发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漂亮的招牌、广告牌等,指导学生观察这些东西,让他们在平时的逛街玩耍当中随意的欣赏,深入其中,去探讨里面的一些知识,培养一种兴趣。从这一点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在平时陪孩子玩的当中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看到一个大的广告牌,问问孩子上面是什么字,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看,要你写你会怎样写等等,这是一种随手可做的事情。

二、从汉字隐藏的故事进行识字情感教学

从汉字产生到现在,有关汉字的故事数不胜数,以故事的形式教学生识字,把学生引到汉字的故事当中,可以老师讲一些,也可以让学生查找。让学生动手,既学到了故事,又在脑海中加深了对这些汉字的印象,可能以后对汉字将产生更大兴趣。例如:教写“推”“敲”两字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推敲”的故事:韩愈在长安做官时,一天外出巡视,遇到一个人,在驴背上作推敲动作,神情十分专注,竟冲撞了仪仗队。经过询问知道这个人名叫贾岛,因自己写的一首诗中不知是用“推”还用“敲”好,神情过于专注,才撞了上来,以后这个故事就流传开来了。讲了这个故事后,在教写“绿”字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王安石写“绿”的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三、利用语文手法和音乐美术等相结合进行识字情感教学

把语文的识字方法和音乐美术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教学汉字时,把一些字编成歌,激发学生兴趣,易于学生掌握汉字。如进行读儿歌识汉字游戏:出示汉字歌“ 红苹果,金桔子,紫葡萄,黄香蕉;五颜六色真好看,秋天的果园真美丽。”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代表不同色彩的汉字,让学生先准备四种水果实物及汉字卡片。再让孩子在学会儿歌的情况下,把汉字和水果配对。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五颜六色的美术色彩,用不同颜色把字展现给学生。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把笔画多难掌握的字或要强调的东西用不同色彩标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如在教学字的部首的时候,就可以把字的部首用醒目的色彩标出来,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而且重点记住了这些部分。如:这种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2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一、象形联想 趣谈识字教学

新课标规定一年要级要求掌握的一类生字有350多个,950多个二类字要求认识。这对于刚跨入小学门槛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识字教学的生命力。教师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开展多种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其中象形联想识字法教学效果较好。

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募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如“禾、月、日、火”,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又如“口”是源于对生活中的实物形状的模仿。这样认识的生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孩子自然就不会忘记。教学时请同学上台做相应的动作,加强了孩子的记忆。一年级孩子识字特点是记得快又忘得快。象形联想识字法,可以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图画与字的配对游戏合多媒体中有关事物与字之间演变过程的演示,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并且图画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边玩边学,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中的快乐,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迷你故事 趣谈识字教学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课程,更是一门妙趣横生的课程。汉字的识字量大,结构复杂。这些汉字就像和孩子们在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一样,一会一个姿态的出现,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又总是和学过的汉字模棱两可,有时音近,有时形似,有时义同。教师要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利用孩子们现有的识字库,将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有趣的事物巧妙地糅合,将一个个结构复杂、难记的汉字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教学生字“清、晴、请、情、睛”,先出示“青”,趣问此字,编故事:星期六,小青一个人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她走啊走啊,在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啊!”于是,他们俩手拉手变成了“清”。河水清清的“清”。”小“青”继续往前走,觉有点热,她抬头一看,哇!一轮红日当空照,“日”对小青说,我们交个好朋友吧,随后出示晴,晴朗。接下来由学生自己继续把故事说下去……这样设计给小“青”找朋友,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堂上,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故事里有汉字,汉字中藏故事。这种教学方法能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把学生的智慧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编字谜,趣谈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让学生单调地识记生字,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加上大部分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难记,七八岁的孩子学得快,忘得快,使不少教师深感头疼。编字谜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方式,字谜识字法使学生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此种方法不仅凸现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形态结构特点,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对汉字形态结构的直观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孩子们在编字谜中肯定是要经过精心辨认每个字的组成部分,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达到主动积极识字的目的,既能巩固识字效果,又可增强学生识字兴趣。

例如教学“瓣、叭、亩、吝、任”等生字,可以巧编以下字谜 “前辛遇后辛,姐俩把瓜分,瓜瓣香喷喷” “口字后面一个人,滴滴答答吹喇叭”“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四方” “出口成章” “左边加一,右边减一,正好两千。”

编字谜,真正成为低段教师识字教学的一大法宝。字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汉字本身带给我们的一笔财富。编字谜,让学生爱上了中国汉字、爱上了中国文化。

汉字教学方法众多,汉字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因材施教,因字选法是我们识字教学最佳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识字要做到:

1.选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体现“趣”味。

一课书有一课书的特点,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特点。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汉字特点,选用灵活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不拘泥于用一种方法。

2.提倡学生创造识字方法,做到“趣”学。

第3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团;汉字文化;实践推广;探讨

汉字时空•社是广西科技大学众多学生社团组织之一,成立以来高举学习汉字文化的旗帜,成功吸收了本校各专业的部分汉字爱好者,以学习汉字甲骨文为主,开展了汉字文化学习、经典名篇诵读大赛、中华礼仪培训等活动,还以社团名义组织学有所长者走出校园,与校外相关单位亲密合作积极推广汉字文化,总的来说反响非常好。由此笔者就高校大学生推广汉字文化作以总结,也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汉字文化推广的目标定位及特点和方式

汉字忠诚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创造的各种文化,毫不夸张的说,汉字在传承历史、文化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个汉字都有一段搅动历史的故事,热爱并准确理解、灵活使用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光荣职责,在校大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汉字文化的主要角色,组建社团积极开展相关推广活动。

其一,学习汉字目标定位清楚。首先汉字时空•社凝聚的是爱好汉字文化的在校大学生,因共同的爱好愿意利用课外时间为学习汉字及推广汉字文化做出积极努力,在保障学业顺利的基础上,主要组织学生成员学习甲骨文,这类文字与后期文字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也只是破解了相当多的甲骨文,本着溯本清源的想法,结合历史文献通晓部分汉字的本源意义,以及因时代变迁产生的新意等等,通过学习尽量充实汉字文化的内涵,把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中外交流等纳入活动范围,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积极尝试。

其二,学习汉字文化是在爱好基础上的自然深化,组建学生社团目的是通过学习汉字更加热爱、准确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为汉字文化丰富多彩,由此了解汉字演变的动态规律,明白汉字演变基本伴随了我国历史进程的走向,社会时代巨变也会反映在文字变化上,研究汉字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以及持久的学习行动,这个过程也许会吸引部分同学深入钻研,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可能个别学生愿意考研成为文字学的专业研究者,但是大多数只是通过学习受到一定的教育,感受到包括汉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者和践行者。

其三,进一步充实汉字文化内涵。汉字时空•社选取甲骨文为学习内容,这是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字,汉字音形意需要反复学习才能学以致用,作为书面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讲究准确、规范,在此基础上还要赋予交流文字排列之后产生的美感,无论是从早期的《诗经》,还是后期的各种文献,都把汉字朗朗上口的节奏感、绘声绘色的形象感、含义丰富的意蕴感等自然巧妙呈现出来,因此汉字“又是书写和表达其他文化项的载体。”并以自身记载信息的功能表现于书法、表演、创作、记录等方面,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交流载体,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建构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经络,因此再进一步学习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礼仪文化等传统文化,并能够在学习、生活及今后工作中自觉传承应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因而学习汉字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因为大学生好动,思维活跃、乐于实践,就由单纯的汉字学习拓展到经典诗文诵读、礼仪基本知识、中外学生交流等领域,“就是以汉字作为核心项,来探讨它与其他文化项的关系。”属于汉字文化自然延展的学习内容,因活动丰富既吸引了更多感兴趣的大学生,又能让其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更加热爱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成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二、汉字文化推广实践内容举要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有了书写记录的凭借,推广并进一步发展相关文化就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学习汉字也要积极开发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汉字时空•社就把汉字学习与诗文诵读、传统技艺、礼仪常识、中外交流融合一起,以课外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训练。

其一,汉字学习。汉字变化很大,甲骨文更是因为历史久远而让现代人越发觉着神秘,当然也觉着难度较大,可是先人创造甲骨文记录事物,带有更多本初信息,从中能直接觉察到汉字创造的显性特点,对于进一步学习后来的文字能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汉字讲究笔画构造、造型美观,一般地说喜欢汉字也就喜欢汉字书法,书法艺术基本伴随了汉字演变的历史,学习汉字不但能够认识到其变化规律,以及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还能因具备掌握汉字常识更加熟悉灵活地应用,受其启发还能为外观设计增添汉字元素,根据产品类型放置篆书、隶书等,完全体现古为今用的汉字推广成果,大学生主要是喜欢探寻汉字变化规律,作为带有普及性的学习特点,主要是帮助各专业同学进一步熟悉和准确使用汉字。

其二,经典诵读。我国经典书目都是灵活应用汉字的艺术精品,文字精美、含义深刻是代表我国智慧创造的范本,因为体现了汉字特有的美感,以及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值得精读背诵反复揣摩,根据学生需求,精选适合的各个时期的诗文篇目,组织学生成员认真钻研文字本意及使用技巧,然后熟能成诵,在原先中学背诵基础上增加背诵篇目,能有效理解汉字创造成果的价值和功效,特别是大学生精力旺盛,可以利用特殊的节假日组织经典名篇诵读大赛,通过更多学生的加入能有效带动大家学习汉字,还可以到中小学组织类似的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窗口。

其三,传统技艺。剪纸、茶艺、插花等都很好体现了我国文化特殊的审美形态,这些是汉字时空•社开展的传统技艺班学习的项目。剪纸非常好的把汉字美感体现出来,如红红的“福”字为春节或是乔迁新居等增添几多喜庆,“囍”字更是中国男女成婚必不可少的标识,寓意了二人成婚百年好合、喜事连连之意;茶艺体现的是休闲静心养性,不仅能欣赏动静结合的泡茶功夫,还能品味不同地域的茶香,一般来说,茶室会张贴环境适宜的装裱好的书法作品,为之营造品茶的优雅气氛;插花是把室外的艳丽花朵搬进了房间,为了获取更好的美感,讲究花色搭配、花草点缀、高低相映等技艺,特别受到女同学的喜爱,也能为将来居家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这些技艺与汉字关系不一定密切,但是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社团,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其四,中华礼仪。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拥有特色鲜明的礼仪文化,很多学校利用开学、毕业等特定时间,或者其他庆典活动,组织学生身着汉族,展示特有的入学开笔礼、拜师礼,以及成年礼、结业礼等等。当然还有其他场合的礼仪,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感强,人们已经非常适应现代礼仪,很多传统礼仪非但没有很好的展现,很多人都机会没有学习,因此,开展中华礼仪学习非常必要,最起码能普及部分知识和技能,通过学校节庆晚会展示中华礼仪,让师生直接感受到传统礼服、优雅动作甚至歌舞配合的震撼人心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熟悉中华礼仪,而不是只能在影视戏剧古装戏中欣赏,通过学习也能化为自身掌握传统文化技能的一部分,由此成为非常好的传承方式。

其五,汉语角活动。汉字学习现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热门,我校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等国,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当然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是掌握一定的汉语,但还需要好好进一步学习;我国大学生汉语水平自然很好,但是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汉字时空•社非常敏感抓住了中外交流这个关键点,为中外学生汉语及外语学习打造了一片新天地,称之为汉语角,吸引了很多留学生前来,既能通过对话交流提高交际能力,又可以通过书法、剪纸、茶艺等活动让其体验到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为深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还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主动学习汉字文化。根据开展的汉语角活动来看,效果较为理想,中外学生交流增加了友谊,拓宽了视野,还能为中外交流继续谱写新的佳话。

三、结语

高校推广汉字文化借助学生社团效果显著,因为学有所长的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非常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由汉字学习拓宽到其他传统文化,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加盟,也为培养更多弘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其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唤起更多的注意。大学生敢想敢做,以适应学生社团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开展活动,社团成立就把汉字文化与新媒体自觉融合,利用新媒体等微信群积极推广汉字文化,不失时机推出了汉字时空•社交流群和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随时随地随心与关心者爱护者进行交流,并积极吸纳各种意见,扩大队伍建设,开展活动的种种信息,便于成员之间的及时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帅选代表性的甲骨文,结合历史文献讲述这些文字的传奇故事,既让设计特长的同学推出造型美妙的变化字体,又给予恰当的分析,做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享受。同时就开展的各种活动,如中外学生聚集汉语角交流,以毛笔书法、饮食文化等作为切入点,中外学生一起切磋技艺,同时还能品尝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友谊和技能相伴,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交流的重要。也就是重视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大家感兴趣的活动开展汉字文化,比如在校园小路两边挂满字谜纸张,让路过的同学开动脑筋猜千字谜,以此吸纳更多的同学加入社团活动,并及时沟通交流,以提高工作效果。

第4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1引言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象形,是属于体系非常严密的表意文字。尽管目前使用的不再是单纯象形的筒化字,但在识字教学中仍然还要牢牢抓住象形这一特点,深入挖掘传统识字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及形象性等文化渗透,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从而使识字教学课堂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2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价值意义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其价值意义体现在学生素养成长的各个方面:

2.1增强学生识字兴趣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之所以对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除了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富有人格化的语言教学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知识自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和丰富性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基于这一认识,在识字教学中,笔者以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形体特点作为切入点,注重挖掘汉字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传说、文化典故、趣闻逸事等传统文化资源,以此赋予每一个汉字特有的灵性与形象意义,这不仅促使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更促使了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发展历史的激情充分释放,从而实现了由过去被动识字到后来主动识字的转变。

2.2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笔者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生不同程度认为汉字有“三难”:难认、难记、难写。事实上,学生这“三难”的主要根源并不在于学生的本身,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路子不对头,即未能遵循汉字的学习规律,特别是未能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教授学生识字。就以“誓”为例来说吧。不少学生在学习该字的过程中,会把其中的“折”写成“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该字的时候,笔者在向学生讲解“誓”的形体特点的基础上,特别用心向学生讲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即“誓”是一种言辞,但这种言辞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起告诫约束作用。一个人一旦接受这种言辞后,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拥护、在行动上坚决履行,决不允许出尔反尔。否则,就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如果是部队战士,那就要按照所立的军令状进行处置。因此,“誓”有发誓、立誓的意思。经过笔者对“誓“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讲解后,学生在记住了“誓”正确写法的同时,还明白了遵守诺言的重要性。

2.3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相对于其他的文字来说,汉字虽说是一种比较难学的文字,但它又是最博大精深、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由于其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承载着天地万物发展中各种各样的信息”[1]。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识字教学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识字教学培养他们瓣语文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汉字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源源流长。比如,在教学“休”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讲解“休”字的组成之所以是“人”加“木”,这是因为古代人民在劳作之后,喜欢坐在树下乘凉、休息。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当“休”字再次出现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字符号罢了,而且还会在他们脑海里浮现一幅人们坐在树下休息的情景。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就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真正拉近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3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牢记汉字的发音、字形并正确理解其字义,同时通过汉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几千年传统文化所沉淀的丰富思想内涵,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落地、落实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着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背诵、书写古诗词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心智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同时,古诗词具有精炼优美、朗朗上口等特点,很适宜对处于记忆力最为活跃的小学阶段,甚至是幼儿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既能让学生识记古诗词,又能让他们受到文化熏陶。因为,古诗词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不仅有文人墨客的情怀与理想,更有对好山好水的描写与眷念;不仅有人生不得志的愤慨与牢骚,更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坦然与旷达。虽然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有限,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与思想”[2],也能从不同的古诗词中汲取宝贵营养、陶冶美好情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们更加坚定了学好汉字的决心与信心。因为,汉字本身与古诗词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价值意义更加博大丰厚,它是各种文化的安身立命之道。所以说,学习古诗词除了学习其意境和精神外,学习汉字其实更为重要。由于古诗词中既有相对简单的汉字,如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等,也有难度相对较大的汉字,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有意识让学生背诵这些诗词,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来记忆汉字、书写汉字,达到了既使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汉字,又使他们体会到古诗词的特有魅力。

3.2讲解成语故事和趣味故事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学生对事物非常好奇又相当敏感。如何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活力竞相迸发、促进他们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关键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字。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成语故事、趣味故事的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记忆汉字的效果十分显著。例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为让学生掌握“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读音、书写,笔者在课堂上先借助插图并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生动地讲解“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当学生们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而全神贯注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出:“谁能够站起来朗读并上来写出“狐假虎威”四个汉字?”此时下面的学生非常踊跃,纷纷举手准备回答。这样,就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学会“狐假虎威”这四个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教学的最后,笔者详细讲解了“狐假虎威”故事的真正意义,让学生明白“自己没有本领,却借着别人的威风恐吓人”是不对的,自己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仰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和恐吓别人。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在课堂的教学中渗透成语故事、趣味故事,将使学生学习汉字和感悟其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相得益彰,收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3.3开展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当前已经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正在向更广泛、更多元的方向发展,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则是促成这一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最重要原因。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开展识字教学只能通过黑板板书这种既费力又比较麻烦的方式进行。尽管小学生对文字非常敏感,但也因教学模式落后、单一,使学生提不起识字的兴趣,更享受不到识字的快乐。随着PPT、图画、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在教学中导入和运用,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拉到了课堂上。基于这一认识,在开展识字教学时,笔者都注重借助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教育形式,如前面所叙述的古诗词教学和成语故事教学,笔者都创设了生动形象的视听情景,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让学生快乐学习。此外,笔者还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成语故事的动画小短片进行播放,有时也通过制作PPT等来解读古诗词和成语。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和成语,尤其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和成语里蕴含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所以说,无论时代怎么进步,社会将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始终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渗透传统文化、开展多媒体教学,将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开展识字学习。

第5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一、从汉字中渗透

小学语文的基础部分是汉字教学,倘若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则需要在汉字教学中渗透字形之美,进而弘扬传统文化。从小学生发育特点来看,可以说小学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足够多的汉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融入《三字经》、《百家姓》等等经典的传统文化教材,并且将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启蒙引导,为学生认识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汉字的“造字法”、“字根之间的结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当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江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是“长江黄河”的专用名词,但是在今天,“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尽量为学生延伸字词当中的传统文化。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是小学生喜欢模仿的榜样,比如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字体,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比如在写板书时,要用工整简洁的正楷字体,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字形之美,领悟其中传统文化。

二、从古诗词中渗透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诗言志、文载道”,古诗词具有一定的意境,而且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所以古诗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塑造小学生良好个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山村咏怀》为例,该诗采用了列锦的艺术手法,通过诗句将山村中的亭台、花、烟村等等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副山村风光图,能够充分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气自强,而且这首诗独特的数字排列以及诗中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加之朗朗上口,在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方面极为有效。

三、从情境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倘若教师想要提升传统文化在教学渗透的有效性,那么可以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而教师则可以选择文化发展中的内容,将一些传统文化以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为了给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诗相关的资料,加上教师的旁白,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形势,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6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第7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幼儿识字

一、语言文字环境中识字

单个字的认识既不利于幼儿记忆,也不利于幼儿理解字意,放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幼儿更易理解接受。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幼儿识字和朗读两环节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幼儿对朗读活动兴趣的浓厚,直接影响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游戏的选择,教师也应多动脑,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游戏中,从而提高幼儿认读汉字的速度。儿歌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朗朗上口,尤为幼儿喜爱,利用幼儿熟背的儿歌教幼儿识字更易于记忆,如:小班儿歌《红气球绿气球》,红气球,绿气球,长长尾巴圆圆头,好像只只花蝌蚪,跟着个个小朋友,小朋友,一松手,蝌蚪就向天空走。首先教师出示文字儿歌时,把“红”字写成红色,“绿”字写成绿色,幼儿背诵儿歌时教师根据幼儿所读指出所读字,让幼儿直接接触字,接着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和“红”、“绿”、“气球”字大卡片,让幼儿反复读,最后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请幼儿找出“红”、“绿”“气球”字小卡片。通过背诵儿歌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会汉字“红”、“绿”“气球”等。

故事对幼儿来说百听不厌,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应将识字阅读运用在其中来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通过欣赏、跟读、朗读及识字游戏不同重点来进行,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重复中认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要求。尤其是故事中重复出现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制作成字卡让幼儿认读。故事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故事,初步掌握故事内容后,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进行指读练习,来丰富和扩展幼儿的识字阅读内容。

二、图片、语言、动作的有机结合

依据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图片、语言、动作有机结合,在游戏中体现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对图片很感兴趣,利用图与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识字,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每次认字时,都应出示相关图片,幼儿看到图片,往往会自发的做出各种动作,比如:在认识“跑”这个字时,幼儿一见到图片,就会做出跑的动作来。还有通过老师做动作,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等。这种语言同动作的协调能力是幼儿日常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一种创造。我们在引导幼儿识字时,先出示生字,再出示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如:先出示汉字“花”,当幼儿不认识“花”时,再出示“花”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这是什么?”幼儿会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一一对应,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再在知晓并认识物体的基础上问第二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花?”这时,幼儿会凭老师所提供的“花”图片以及耳闻目染的实物印象,进行对应性联想,他们会回答:“美丽的花、香香的花、漂亮的花”。在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图片及循循善诱的语言提示下,幼儿的思维活动变得活跃,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接受文字的熏陶,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美妙过程。

三、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

第8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从表中的数据情况可见,出现错字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学生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而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但是要使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更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我认为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生率是当务之急,且具有现实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少写错别字?除了将错误的字词反复抄写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对错别字的预防以及有效纠错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探究汉字特点,了解构字规律

(一)分析形旁,解析字理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字理是汉字结构的规律,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在字形分析中渗透一些字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义,做到见形知义,促使学生牢固记忆,防止机械记忆而引起的高遗忘率,从而减少错别字的产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讲“直”字的时候,讲清“直”可以分成三部分“十、目和一”,下面一横表示人立于地上,目是眼睛,“十”表示多次地、上下左右地、来来回回地看,如同木工、泥工眼里的吊线一样,只有多次目测调整,才能得到一条直线。经过汉字的多次演变,如今把“目”字两边拉长和下面的“一”合并成一部分就是今天的“直”字了,所以“直”字里边是三横而不是两横。学生了解了字形中每一部分的意思,就不会出现上述误写了。字理识字法形象生动地运用了汉字的构字知识进行教学,有效地解决了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有利于对汉字的识记、储存和再现,比一般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又如教学“虹”字时,可以告诉学生:古人认为“虹”是天上的一条长虫雨后下来喝水。由此联想到弯弯的彩虹出现在雨后初晴的天空中的美丽景象。通过这一连串的联想,学生的思维变得流畅。这样抓住字“形”让学生辨别汉字中形近字的细微差别,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防止学生片面依赖字的形符而搞错字的意义和读音。

(二)分析声旁,掌握规律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字形跟字音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有规律可循,可以结合字音来记忆字形。如“含、琴——零、岭”, “含(hán)、琴(qín)是前鼻音韵母, 所以用作声旁的自然也应是前鼻音“今”(jīn)字。而“零(líng)、岭(lǐng)”是后鼻音韵母,其声旁自然也应用后鼻音的“令”(lìng)字。教师在教学“今(jīn)”与“令”(lìng)这两个生字时,一定要有超前性预测,准确地把后鼻音韵母和前鼻音韵母区分出来,普通话要标准。可以这样识记:前鼻音“今”(jīn)字少一点(、);后鼻音“令”(lìng)字多一点(、)。如果“今”“令”两字初学时前后鼻音念不准,多一点少一点不理解,就会为以后的正字正音带来被动和麻烦。又如,用“仑”作声旁的字,一般读“lun”。如“抡、沦、论、轮、伦、囵”等;用“仓”作声旁的字,一般读“cng”或从“ng”。如“沧、苍、舱、抢、枪、呛、跄”等。“艮”(gen)和“良”(liáng) 这两个字,字形也只相差一笔,在合体字中也都担任声符,可以根据读音来辨别。从“艮”的字,韵母为“en”或“in”,前鼻音。如“很、狠、恨、痕、跟、根、垦、银、垠、龈”等。从“良”的字,韵母为“ing”或“ng”,后鼻音。如“粮、娘、酿、狼、琅、浪、踉”等。因此,声旁对于识记汉字、区别字形是有很大帮助的,只要细心辨认,是可以找到语音线索的。要注意的是,生字首次书写时的字形都要正面强化,不宜反面举例。如教学“浅”字时千万不能强调“右边不要写成一横两撇”,这样学生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反而会写错,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三)展开联想,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还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难写易错的汉字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如教学“蝶”字时,班上有学生编了儿歌来帮助记忆:一只小虫子,满世界飞舞,最后停在一棵树(木)上。又如学习“拔”字时,学生编出了小故事:几位小朋友手握绳子拔河,“友”上边的点就是小朋友头上出的汗。告诉学生拔河要用力、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小朋友流着汗才拔了过来。这样既记住了“拔”,也不会与“拨”搞混。

如学习“溪”字时,让学生想象一条小溪流呀流,弯弯(ㄥ)曲曲(ㄥ)碰石头(幺)。把绞丝旁想象成弯弯曲曲的小溪,把旁边的一点(、)当成挡住小溪前进的一块石头。这样,一点就不会漏写了。又如“柳”字,想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再如“藏”字,字形非常复杂。我在教学这个字时,先讲清“藏”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艹、爿、臣、戈”,再讲清各部分的意思,然后结合故事演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大臣(课件显示“臣”)发现了拿着武器的敌人(拖动“戈”),他急忙跑进茅草屋(拖动“艹”),钻到床底下(拖动“爿” )藏了起来,敌人追上来没有发现他,就走开了。在此过程中,学生轻轻松松地记住了字形,通过字形理解了字义。在一周后的单元检测中,全班40多名学生都认识这个字,并能准确地组词、说句子。一个多月后的期末复习中,我又对这个字进行了检测,还是没有一人忘记。当我问学生“这个字笔画这么多,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时,大部分学生都会生动地讲出那个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悟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这种方法既直观有趣,又让学生懂得汉字的创造、发展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让学生接受了生字,丰富了感性认识,又增强了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减少了错别字出现的概率。

实践证明,教学中探究汉字的特点,了解构字规律,充分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描绘,指事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旁的表义性,加深了对字的含义的理解,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巩固了对汉字的识记,提高了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

二、引导归类巩固,形成技能技巧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记忆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必然的。要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效果。

(一) 变式训练,巩固识字

在课堂上我觉得对预防错别字最为有效的一种识字方法就是“归类读”,因为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成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如“把、打、推、摇、摆、捉、扫;做、他、位、住、们”。课本上还有很多字,它们在读音上、形状上或意义上有某种相关的联系。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进行“比较”读。如“孔、孙;体、休;外、处;渴、喝”等。通过这样归类读字,既能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又能渗透汉字构字特点,可以有效预防错别字的产生。

(二) 串联积累,掌握规律

汉字的构字和用字是有规律的。合体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构成,基本字大多是汉字的偏旁,学生掌握了基本字和本义的关系后,就可以由一个字引出一串字,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 “福”字,学生易把“示”字旁写成“衣”字旁,我们可以把“福、祝、神、祥、礼、祖、祈、祷、祀”等字写出来,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思考后明白,这些由“示”字旁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关,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字都是示字旁。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衣字旁汉字的构字规律,“衬、衫、褂、裤、裙、袜、裸、衩、袄、袂、襟、补”等字都与衣服相关。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他们再写这两个偏旁的字就很少出错了。

(三)观察字形,注重结构

汉字非常注重结构的匀称和平正,教学生写字时,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还要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汉字的形体美。这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也能起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对汉字感情的目的。

如解决“慧”字中间部件是否出头的问题,我们这样做:在黑板上写下“事、争、康、群、伊、唐、律、妻”和“急、慧、绉、帚、雪、寻、当、邹、皱、诌、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彐”部件的第二笔,右边什么时候出头,什么时候不出头。学生发现,当中间有一竖(竖钩)穿过时,“彐”中的一横出头,否则就不出头。教师进而引导,这种字形特点恰恰体现了汉字非常注重结构的匀称和平正。若有一竖(竖钩)穿过,而“彐”中的一横不出头儿,汉字看起来好像没有“站稳”,要向一边倾斜;没有一竖穿过,而“彐”中的一横却出头儿,汉字好像多了一冗笔,看起来不利索,这正是汉字对形体美的一种追求。

第9篇:体现汉字特点的故事范文

一、指导方法,学会识字

古人云: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掌握方法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1.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时,只要抓住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就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1)形声字归类比较识字。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清”与“情”两个字是左形右声,“氵”与“忄”表义,“青”表音,“枫、桦、柏、榕、梧、桐”等生字教学,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都是形似异声字,认识这些字要重在记“声”。

(2)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知中激发兴趣,识记生字。如,一年级《口耳目》一课中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字和图相似的特点,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脑海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字可以用象形的规律来自主学习。

(3)会意字归类识字,如学习“歪”字时,由“不”字和“正”字组成的。意思不端正,不正便是“歪”,学习“尘”字时学生理解为“小土”,学习“休”把它理解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抓住汉字自身的规律进行自主识字,减轻了记忆的强度,培养了识忆汉字的兴趣。

2.依据字理识记生字。如,在识记“聪”字时,我启发学生明白“耳朵注意听,眼睛仔细看,嘴巴表达清楚,用心去思考,才能使自己聪明”,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眼、耳、口、脑并用,也牢固地掌握了字形。

3.利用游戏,趣味识字。游戏是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爽”字时,我出了一个谜面:“大错特错”。让学生猜猜看是什么字,动脑动笔写写看,写出来的同学喜笑颜开,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把字形扎根脑海,没猜出的同学也在别人道破机关之时豁然开朗,加深了印象。除猜谜外,我还经常运用表演法、绘画法、故事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联想法等多种识字方法,体现识字教学的多元化。

二、创设轻松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学时要抓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练习转为主动练习,从而积极参加活动,自主识字。

1. 制作生字卡片,每天熟悉一遍。每学完一课,我都要求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卡片上,每天都拿出来向学习伙伴读一遍,接受学习伙伴的评价、指导,同时互相学习。

2. 部件构字法。汉字都是由笔画、部首、独体字等部件构成的,教会学生运用部件构字认识生字。加上或者减去某个部件利用迁移策略,有效地认识新字的学法,如学习“鸡”字,用熟字“又”+“鸟”等于“鸡”;“众”字是由三个人字构成,记忆为“三人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