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专生毕业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静静的,我们也走到了毕业这个坎上,延续着学长们的脚步,从这里踏上社会的旅途。
回首三年的大专生活,是对过去地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也使我的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大专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大专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是我们作为当代大专生的主题。
除此之外,课余时间我经常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尤其是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使自己始终紧跟世界最新发展潮流和时代的步伐。因此我学习熟练掌握网页设计;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拼搏、刻苦好学。踏实并系统地学习所开的课程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和与同学们的相处极为融洽。在校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更懂得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的大专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如今我有信心接受任何新的挑战和考验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技能;训练;提高
五年制大专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初中起点,大专毕业,就业方向是小学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赶不上三年制大专生。但他们年龄小、接受东西快,尤其技能习得方面比较擅长。针对小学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的现实,对他们的培养要坚持素质第一、技能第二的原则。毕业时他们的一技之长就应该是教学技能比较强。如果到毕业前他们的教学技能还没能提高到一定程度,那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学校不负责任。因为基础知识赶不上三年制大专,教学技能上再不擅长,求职和就业后都会遇到麻烦。学校对他们的培养应该区别于三年制大专生,切实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势。
下面是从学校的角度,来探讨提高他们技能的路径:
一、教法课上要压缩理论讲述时间,增加技能练习时间。教学法是一门专业课,理论内容很多,但课时很有限。如果教法课教师没有选择地讲授,理论课的讲授就可以把教法课的授课时间占完。五年制大专生的就业方向是小学教师。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小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高中教师、大学教授都不一定能教好小学生。对小学生的耐心、鼓励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简笔画的能力、对小学课堂秩序的控制能力、体态语的使用技巧、眼神的使用、课件的制作技巧、教案的写作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等,这些小学教学中用到的能力一般教法书中讲述很少。教法书中的内容很广泛,它的作用是提供理论,增加悟性。可是,五年制的学生年龄小,底子薄,对众多理论的理解有困难,也讨厌老师的一节又一节的理论课。所以,我在五年制大专班的教法课上就压缩了理论课的时间,每一节课都要留给学生二十分钟时间表演技能。如果学生们精神状况特好,就先讲理论课,后表演技能;如果学生们已经上课疲劳了,就先表演技能提神,表演完了,课堂气氛也好了,再讲理论课。理论课的讲述要和学生的表演相联系,用到什么理论就讲什么理论。教学理论有很多,老师不能严格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去讲。教师要有主动、有被动地讲理论课。有主动,就是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的新理念等重要的东西,要主动地去讲,因为学生毕业后要参加招教考试,要考理论的。
二、利用课外时间,增加练习时间。技能的习得是需要时间做保证的。要为技能练习找到时间保证。五年制大专生因为年龄小,自制能力差,爱出事,学校往往安排老师进行夜自习辅导,也就是上晚自习。晚自习时间是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时间。通常可以做有序的练习。
另外,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内容和方式,而把练习的成果,通过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或者晚自习来集中展示、总结和提炼,加上老师的精彩点评,肯定优点,修正不足。在大学里,通常是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课上课下,各有所为。高校教育的特点注定了学生们要想把教学技能练好就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三、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需要专业指导,训练毕竟是有专业性质的。靠学生自己摸索和教法课上指导,效率不会很高,有一个专业老师指导就会事半功倍,这是任何一种技能习得都不可少的。要是学生自己都能学好,干嘛还交学费来上学啊!来学上学就是要在专业老师指导和要求下,学会教学技能,以便于有资格、有能力从事小学的教学工作,工作中不会误人子弟。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合格的指导老师,那学校的办学资格有问题,一个误人子弟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也会误人子弟的。小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艺术,有别于初高中教育。它对教师的要求是素质和能力大于知识理论水平。学校重点训练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的技能就抓住了五年制教育的重点。从事教学工作后,五年制大专生很快就能取得教学成果,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喜欢。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就是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感到欣慰的地方。我们的努力结出了硕果。
四、成立学习小组,提供训练氛围。五年制学生的特点是好结伴玩,不象三年制大专生那样成熟独立。在教学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把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就会形成训练的氛围,他们会相互纠正和相互学习。五年制学生非常直爽,有错就说,决不隐瞒。因为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表演,出于实际需要,他们又相互学习。好的地方他们很快都会学会,要比老师教的效率高多了。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就把要求掌握的技能给学会了。据我多年的经验,这种小组训练的效率非常可靠。但要把学习小组的工作做好,老师要确定个好组长。这组长不是老师任命,而是有组成员民主选出的。五年制学生还处于人生叛逆期的后期,处处都要叛逆。他们最想要的就是自主,最烦老师的干涉。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给组成员自主,给组长压力。组长想判逆,他不敢,因为他有职责所在。老师一定要加强对组长的教育,并要他参观其他小组,增加他的视野。民主推荐的组长权力大,所以把任务给组长是有保障的。训练效果的检查有其它小组长来做。学生易形成无形的小团体意识,在外人面前表现出团结精神和向心力。练习结果往往很好。我们训练学生时就是这么做的。
五、搞好微格教学,进行强化训练。近几年,我院都在五年制各毕业班毕业前夕进行微格教学活动,对平常的教学技能训练进行强化。微格教学活动就是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最佳选择。微格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在实习教学中更好地使用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解说技能、板书技能等这些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用到的技能。微格教学就是模拟课堂教学,学生平常练习得怎么样,进入实际课堂教学,就可以知道了。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一样,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尽管最近从有关媒体公布的统计数据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似乎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重视外界对媒体公布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对此,笔者对最近两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活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就业难的成因,主要归纳为经济、社会、学校、自身等四个方面。
(一)经济方面。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一些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也在不断的裁员,因而,社会接受应届毕业生的力度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毕业生学历层次的提高,也给大专生的就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从沿海波及内地。很多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返乡。这使得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社会方面。就业是每个毕业生所面临的重大抉择,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这么的困扰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社会上的用人需求并没有同步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更别说那些热门的、理想的工作。而与此同时,社会用人单位也都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选材的问题,好多企业基本上是要求本科学历或是以上,更多的单位要求的是有工作经验、有实践经验的应征者。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比本科生、研究生来讲,显然存在着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应聘技能缺乏等问题。因此,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大专生的就业自然就成为了一道社会难题。相比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在学历,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劣势,一方面,很多行业和地区对高职生就业在政策上还给予一定的限制,比如,一些用人单位常常给专科毕业生设很多门槛,例如说拿到毕业证书才可以签订工作协议,而且是临时用工协议;或者给专科毕业生的试用期会很长,一般来说,给本科生的试用期正常情况下为一至三个月,而给专科生,则有可能长达半年甚至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社会上对高职院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见,人们对专科教育、专科学生不够了解,常常片面的认为高职院校的高考成绩比较低,所以专科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都不及本科学生,影响了大专生学生的就业。
(三)学校方面。专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最近几年里显得尤为突出,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句话明显透露出很多大中专毕业生的无奈和遗憾。与此同时,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在人才市场上很难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很多高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相互矛盾。这就造成目前的一种状况,即一方面,有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剩,就会导致有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能够从事该技术的工人严重不足。因此,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无形中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根据调查显示,在已落实工作的同学中,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仅占13.2%,这表明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很明显,在采访中,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每个单位肯定都是希望新员工专业对口,不需要花长时间去培训,一上岗就能干活的”。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林永和告诉记者,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班上课,不讲究个性化培养;传统教学,不能与社会变化接轨;只重知识,忽略通用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永远都在纸上谈兵。这些都导致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与职业要求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企业求贤难,大学生求职难”局面产生的原因之一。
(四)自身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们所说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所谓“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明显高于社会现实,主要体现在薪资待遇、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区域和自身综合素质域等方面:一是毕业生期望的薪资待遇明显高于用人单位对专科生薪酬的定位;二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过分注重一步到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人都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固定的收入,也就是所谓的“端铁饭碗,拿铁工资”。他们大多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缺乏明确规划,没有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三是在工作区域上普遍要求到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而不愿到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就业。殊不知越是发达地区的人才越是相对饱和;四是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1.技术技能缺乏。部分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和各方面的技术技能,三年毕业后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学而不精。2.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多学生在学校不重视社会实践,缺乏与人沟通合作及交际公关的能力。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前提下,能够及时就业就是将来职业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在就业条件不理想,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必须调整好心态,及时降低择业标准。其实,目前还有很多乡镇、周边等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毕业生应该及时抓住时机,切莫以企业小、工作环境差而不愿意选择,每个企业都是从从小到大做起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可以避开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大军,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然后边就业边注意人力资本的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社会问题。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一些政策,扩大就业市场,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第一,政府应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第二,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等制度,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第三,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第四,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从学校方面来讲,应根据市场办学,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首先,高校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出的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其次,学校应积极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专科生,他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学校应积极联系实习单位,每届学生至少安排一年的实习,以便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好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四、学校应与招聘单位联系,建议提前对毕业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培养模式,让毕业生有奋斗的目标。
(四)在就业方面,大专生自身也应作出调整和努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就业定位。调整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标准,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第二,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把握就业主动权。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其三,加强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从知识学习、暑期实践等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其四,先就业后择业,逐渐提升自我价值。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应届毕业生可以降低择业标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工厂、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可以先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逐渐得到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其五,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寻找一切创业机会,发挥一技之长,大胆的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不仅能够解决自己就业的问题,同时也为社会、为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由此次调查表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个社会问题,而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及时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张承东,等.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促进专科生就业.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2]郑向阳.新时期大专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3]郑伟,刘伟,段美燕.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3.
每年夏天应届毕业生人数也在急剧攀升,作为应届毕业生,你就要找工作了,你是否为此感到苦恼呢?简历中的自我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应届毕业生自我评价范文一:我是一个自信、开朗的女生。在大学里的第一天我都对自己说:“每做一件事要对得起我的大学生活,做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负责,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这样不仅能使我在大学里不会虚度,更有益于我今后步入社会进入我的自己向往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坚信努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不努力就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只要是我认定的事情,无论它有多难实现我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应届毕业生自我评价范文二:本人乐观且富有活力与毅力,思维冷静,待人真诚宽容,乐于助人,善于沟通交流,接受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经得起工作上的压力,热衷于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工作热情且负责,拥有进取上进心和较好的团队精神,并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信任。期待有此宝贵的机会,为贵公司的事业发展奉献!
我积极上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刻苦,善于文书,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与团队协作精神,即便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我都会按时按标准努力完成。思想上追求前卫与众不同,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待人待事都会从其本质出发、思考进而实施,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想人之所能想,做人之所能做,追求创新,但不抛却传统。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机遇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我已经准备好了。
应届毕业生自我评价范文三:蓦然回首,感慨万千,有得有失,做个阶段总结,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也使我的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大专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大专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才是我们作为当代大专生的主题。
除此之外,课余时间我经常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尤其是有关本专业的知。使自己始终紧跟世界最新发展潮流和时代的步伐。因此我学习熟练掌握网页设计;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拼搏、刻苦好学,踏实并系统地学习所开的课程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和与同学们的相处极为融洽。在校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更懂得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同时也是很好的磨练自己的殿堂,他教会了我知识,给了我做人的本领,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是我人生旅途的重要的一个历程,走到社会,我将更加努力,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挑战自己的更高峰!
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接收的护理专业的实习生除了中专生、大专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外,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也日渐增多。如何合理安排带教老师进行带教这些护生,以达到满意的预期实习效果是护理带教管理者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的带教安排都是科护长指定高年资、高职称护士带教实习生,但带教过程或结果都会出现实习生或多或少的“抱怨”。我科室为了打破了多年不变的带教安排陈规,进行了带教安排方法的改革—自主选择带教老师,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开展了3年,并取得骄人的带教成绩及赢得实习生的赞赏及肯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1.1确定优秀的带教老师,实施打破论资排辈、凭资格带教的旧观念,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通过综合考核及全体护士投票精选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师担任带教工作。
1.2完善师资基本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①每位带教老师书写一份个人带教简介的基本资料,具体内容包括:毕业学校、学历、职称、工龄、带教年限、历年获得的荣誉、个人性格特点、带教理念、带教作风、带教方式、带教方法、带教要求、带教善长、带教注重。②每位带教老师的个人带教简介一式两份(一份注明姓名,另一份不注明姓名,进行编号),将这两份资料分开放置保存。
2护生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实施
2.1每批护生到科室报到后,由总带教老师进行介绍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具体程序,并进行抽签排序号。
2.2护生按抽签的先后序号阅看编号的带教老师的带教风格简介,最后手持一份精心挑选出来的带教老师带教风格简介交给护长,护长通过核对注明姓名的带教风格简介核实带教老师。
3实施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效果
3.1通过3年共178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方式满意率达100%,较传统安排带教老师的方式满意率提高15%;②喜欢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主要因素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性格、针对性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改善自身的不足,能营造一舒适、开心的实习氛围过程,实习收获更显著;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不存在抱怨别人的安排。
3.2肯定自主选择带教老师的成效:①提高护生对本科室带教方式的满意度,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带教科室;②作为年度院部带教总结会议的亮点经验进行分享学习。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目的”的指导思想
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语文教学的根本除了识字造句之外,提高学生语言文学方面的素质尤其重要。从而达到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思维表达、道德修养及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进步。这一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工作的方向,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素质教育。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与中职语文教学有实质的区别,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增强和巩固,一方面更侧重于对学生听、说、写、读能力的培养。五年制大专毕业后直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怎样适应社会,寻求一份好的职业是当务之急,他们不仅仅要有扎实的技能基础,还要具各较好的口才,两者皆备,才能完成“毛遂自荐”,才能在追求高文凭的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五年制大专生自身的潜力。
小时曾看过这样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工作态度从吊儿郎当到脚踏实地并取得成绩的过程,其中有一片段,我记忆犹新,主人公为讨好刚认识不久的大学生女友而假装爱好集邮,当女友打开充实的邮册时惊奇地发现鲁迅纪念邮票居然与《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中鲁智深放在一块,便问其原因,主人公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鲁迅与鲁智都姓鲁,所在放在一块”,“张飞打岳飞,打的满场飞”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居然也振振有词。再问鲁迅头像上的题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主人公硬是把鲁迅一生写照“孺子牛”念成了“需子牛”,乱七八糟!这都是由于对文学知识的无知造成的,这也充分说明增强语言文学素质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问题,如果还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就会失掉语文的魅力,所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2.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听、写、读、说能力。基于这个特殊性,我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学”的方法区别开来,我认为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课堂上应是以学生听、写、读、说的练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法,也许有人会说我“本末倒置”、“轻重不分”,怎么可以老师为辅呢?其实,从语言方面讲:语汇、语法规律、稳定固定格式变化不大,这些知识在初中都重点学习过,在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中变化不大。在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中,只需复习、巩固、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去学习。当然,讲解范文结构,中心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我只是换一种方法。首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作品,然后留出时间与他们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让学生参与教学,例如:于是之《幼学纪事》,作者写他从出生到十五六岁艰苦求学的经历,分上学、辍学、旁听、工余求学四个阶段讲述自己昔日凄苦生活,表达自己不甘沉沦,奋进抗争,渴望追求知识的人生态度,还有对在患难中帮助过自己“没有胡乱生长”的良师益友的感激怀念之情。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家庭、四周生活环境、求学经历、良师好友等方面与作者作比较,讨论新旧社会的区别以及作者苦中作乐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的学习态度转到“我要学”主动的学习态度上。再如:说明文《如何系领带》中有三种系法的图示,我就按组分队,一队三根领带,用20分钟让学生按图学习,15分钟进行比赛,15分钟讲解图示法,让学生动手,不仅学会了社交礼仪中系领带的方法,也学习到说明文中的图示法,一举两得。
文学依靠创造才有新鲜血液,这样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提高观察力。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有新的角度。“寓教于乐”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读、写、说、思、议的能力。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语文和文学自身的美吸引学生
一种美学理论认为,美是典型。语言:作为一种经历了千百年冼炼的文字表达系统,在它身上蕴含着美:文:作为无数卓越智慧的艺术才华的结晶,在它的身上凝聚着“美”的物质,作为一名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用这些美的因素去影响、去感召、去熏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终由教育达到教化,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客观眼光的审美能力。
语言美,对于教师而言有三点:1、词汇多,并能很好的应用;2、阅历广,能根据课文内容联想其他有关名人名言或轶事,丰富授课内容;3、必须具有条不性、逻辑性。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如下情况:有一个人,第一次爬黄山,到达山顶时,满脑的激动却不知如何表达,憋的满脸通红,最后来一句:“啊!黄山,你太伟大了!”在学生面前就贻笑大方了。
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是连词成句的美,作家的写作风格或华丽或朴素或细腻或粗犷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朱自清的作品被誉于“美文”,佳作《荷塘月色》月下的荷塘,荷塘上月光,如诗如画,在轻缓的诵读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作者在想“超然”而又不能离开现实的彷徨苦闷中的淡淡喜悦、偷乐,去感受作者临死不受嗟来之食的民族傲骨。通过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文学作品自身的美也淋漓尽致的展露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尽力开导学生去发现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每一种手法、每一种技巧上所闪现的人类思想的光辉。有这种发现,枯燥的法则就会转化为美妙的乐趣。潜 移默化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课堂的质量也随之上升。
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应注意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知识沉淀的越深,自身的道德情操及文学修养就能得到一步步的升华。这样的学生就有了一双发现美,探索美的眼睛,就能注意到美的细节,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个人的行为气质得到一次洗炼,变得更有内涵,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在求职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会更有优势,而市场也欢迎这些在文学修养上有内涵,举止大方,谈吐得体的学生。
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对学生这方面的“教”,除了言传身教之外,文学作品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有时候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现在的五年制大专生素质普遍较差,厌学,追求物质享受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学到有些文学作品时,我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联系社会、家庭、个人,展开自由讨论,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一面镜子,对照一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就能发现一些问题,我再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们自然能理解并接受一些好的信息,对自身的行为加以修正,达到日臻完美的效果。这样的道德思想教育,比枯燥无味的说教容易接受,效果也好了很多。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像学生的心里种下一粒美的种子,慢慢的,激发学生美的思想,升华美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一次洗礼,因此,在讲授这方面作品时,教师应注意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死板的说教。
4.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
语文虽不如某些理工科目理性程度高,但也是有规可蹈,有矩可循,有律可求,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逻辑原理。有探求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才会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入,如:在讲授语法知识的时候,我总是先写出一个病句,然后指导学生充分体会失去r必要的语法规律、约束之下的句子在表述中所存在的不完善、不合理、不得体的地方,然后再对病句作出修改。通过前后对比,学生就不再感觉语法规则面目可憎,而是通向自由表述的必径之路,也很乐意地去接受它。再如,碰到一个优美的句子,我就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它优美的所在,不要弄明白它之所以优美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能创造成出这个“优美”。《荷塘月光》中两个通感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如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全新的比喻概念,不再是貌似而是神似,学生学习的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要将语文教学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语言和文学都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反过来又以一种能动的方式来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语文便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常新的源泉。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别要求学生在说话、作文所造的每一个句子都必须经常有现实生活的信息,不说不着边际的话,不造空洞无物的句子,这对于改变学生“言而无物”的通病有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心理特征
一、引言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开端,也是大学生涯的适应阶段。如何帮助新生顺利地度过适应阶段,历来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有:教育目标不明确,眉毛胡子一起抓,造成学生连学校最基本的信息如校训、学校成立时间、学校名师等都记不住;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领导讲话、专场报告、参观活动较多;教育内容枯燥,不符合高职新生的思想现状和认知规律。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重形式、轻内容,忽略了高职新生在心态转变、心理调适等方面最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心理疏导工作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特征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分析
1.境与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焦虑
大多数高职新生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当他们踏入大学,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学校、新的规章制度、新的集体、新的宿舍、新的朋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交际环境,甚至连基本的交流语言也是陌生的。另外,从踏入大学那一刻开始,高职新生在个人角色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家中“文物”、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自己扮演了家庭中的主角,内心优越感较强;现在只是学校“普通的一根草”,在高手云集的校园里默默无闻、没有鲜花和掌声,高考前的光环日益消失。
在生活上,以前基本由父母包办,特别是独生子女或家境优越的高职新生,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形成依赖、被动、胆怯的性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一旦离开,生活上点点细节基本要自己解决,就显得六神无主。在学习上,高中阶段非常依赖老师的任务布置和习题指导。并有不同层次的测验作为督促手段,而大学老师更多的是给予方法的指引,学生需要在充分的课余时间里自主学习。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对新环境、新生活感到难以适应,内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甚至是害怕的情绪。
2.认知与选择的错位造成心理自卑
十年寒窗。三天的高考,便决定了人生选择。很多高职新生因未能被本科大学录取,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了怀疑,把读高职当成无奈的选择,抱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来到学校混日子,这些学生表面上傲气自负,内心自卑脆弱,对现实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愿付出努力:也有些同学因学校或专业的错误选择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于是,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还是沉溺干过去的辉煌或失败,出现失意、不安的现象,因不自信而产生自卑感,觉得大专生一定比本科生差,甚至很多高职新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只“丑小鸭”。
这种自卑心理一旦在群体中蔓延,就容易使高职新生对自己、老师、学校产生认同危机: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学校的软硬件设置和社会影响力不如本科院校。特别是当高职新生与在本科院校就读的同学交流时,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认同危机感更为突出。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心理失落
一方面,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对理想中的大学有了自己的认识:所谓大学,肯定有大楼、有大师。然而,当他们踏八校园,发现眼前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的规模连以前的高中都不如的时候,他们有点失落。接着,他们会以教育家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来安慰自己,甚至有些新生认为大学即使大楼、大师,也应该是“校园处处是教授”;可是,开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大师级人物,大多是助教、讲师,他们心理失落感愈发强烈。另外。在专业选择方面,很多高职新生所读专业往往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而是调剂的专业,他们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转专业的想法因无法得到实现而耿耿于怀,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中时代,不少老师给学生传达了一种“上了大学你们就自由”的错误观念,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因辨知、分析、判断能力有限,对“大学自由”这一观念未能给予合理的分析与评价,以为大学是无限自由的,可以随心所欲。然而,当他们刚进入校园,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很快发现大学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处处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一时间,他们心理失落,显得无所适从。
4.目标与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
如果把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比喻成走独木桥的话,那么大学向社会的过渡就是走立交桥。高中阶段,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不必辨认方向,只需要脚踏实地往前冲。然而,在大学里走的是立交桥,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否则无法到达终点。对于大多数高职新生来说,多目标状态下容易出现目标和方向的缺失。
高职新生目标和方向缺失的明显表现是:萎靡、茫然、不知所措,倾向性地随波逐流。于是,他们刚进入大学就陷入忙乱、盲目、茫然的状态: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却并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适合加入那个社团、参加活动对自己究竟有何益处:盲目忙着各种考证,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这些证是否真正对自己有用。一时间,他们内心非常迷茫。
5.认知与人格的障碍导致心理障碍
对高职新生而言。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简单,只需要处理好与同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上大学后,他们所处的人际关系复杂很多,除了与同学和科任老师打交道外,还必须处理好与舍友、社团成员、辅导员、实验员、教务员、图书管理员等一系列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如此复杂的关系网中,高职新生常常因为对自我和他人认知的偏差以及自卑心理、多疑心理、孤独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人格障碍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出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易交往、不利交往、不懂交往等现象。
特别是在处理宿舍同学关系上,很多高职新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集体环境,自我中心意识过于强烈,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不够全面,往往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宿舍气氛紧张,人际关系恶化,进而激发心理障碍。
三、紧扣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五导”工作
1.重视新生接待工作,引导新生快速适应环境
新生对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际环境等方面的适应程度,影响着他们的求学态度、生活态度以及以后与社会的亲融性。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过:新生首先要适应新环境,美国很多大学在新生阶段的淘汰率很高,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注意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因此,高职新生入学
教育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使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其切入点是新生接待工作。
为了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各院系应该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精心策划接待方案。温馨的会场布置、人性化的手续流程、绿色通道的开通、详细的指引、周到的服务、甜美的微笑、师兄师姐悉心的照顾等可以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新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他们与学校的距离,及时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深化首次班会主题,指导新生纠正自我认知
主题班会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好主题班会,可以为高职新生学习生涯的开端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在开好首次主题班会前,应做充分的准备,选择新生最为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进行策划。就高职新生而言,笔者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自我认知。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他们才能调整好心态,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能更好地总结过去、分析原因、规划未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活、迎接新挑战。因此,首次主题班会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更多地从宏观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纠正高职新生的错误认知:(1)不能改变环境则应适应环境。踏进大学校门,远离了父母、没有了昔日熟悉的社交圈,天天面对的是新环境;面对环境的不如意,抱怨、观望、消极都将无济于事,应该以积极心态融入新环境。(2)高考只代表过去。进入大学一切归零,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不要总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失败,也无需时时抱怨环境的不理想,既来之则安之。(3)大专生并一定不比本科生差。不要因为大专生身份而自卑,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大专生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而且大专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插本等途径提升学历。(4)专业不等同于就业。不要因为没有被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而耿耿于怀;读大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学了多少专业知识或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当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忘记所有书本知识后大脑里所留下来的为人处世的方法。(5)贫穷不是大家的错。不要有攀比心理,更不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穷则思变,自己没有富爸爸,可以努力成为别人的富爸爸。(6)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会有大师。不要因为见不到大楼、大师而失落;大学的名气不在于大楼,国外很多世界名牌大学的校园规模都不如国内普通高校;新生入学往往都是先接触基础课教育,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不会由大师级人物来担任,可以通过听名师讲座来接触大师。
3.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辅导新生转变学习方法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高职高专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就业素质往往与就业市场不吻合。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因此,在入学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对高职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消除他们因目标和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他们的职业危机意识。在大学生涯的开始就带上“职业导航图”。
首先,引导高职新生全面认识自我。一是引导他们学会用SWOT分析法来剖析自己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危机),从而发现兴趣、发掘潜能,帮助高职新生制定短期规划即大学生涯规划。一是指导他们认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实训特色、职业资格证要求以及就业方向等,帮助他们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为科学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帮助他们分析大学生涯的阶段性特点,联系实际,提出具体建议,使他们的规划切合实际。
接着,辅导高职新生转变学习方法。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施。对于高职新生而言,实施大学生涯规划的行动就是学好专业技能;而要学好专业技能,必须转变学习方法。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重点辅导他们学会学习:一是选择性学习,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二是自主性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三是多元化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来提高综合素质;四是方法性学习,学会听课、做笔记、自学和课外巩固。
4.激发自我教育意识,教导新生培养良好习惯
高职新生摆脱父母的束缚,到了大学往往抱着“要松一口气”的心态,误以为大学的自由是无条件的,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然而,“保姆式”的教育把学生摆在从属被动的位置上,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容易造成教育的低效。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首先要建章立制,加强纪律观念教育,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等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终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以“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的循环论述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一个人成败的相关因素。高职新生往往容易把以前在家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入学校,这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早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思维、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坚持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
5.健全学生心理档案,疏导新生排除人际障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又看到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前段时间南京的一个研究所有两名大学毕业生去实习。实习时,甲同学以为反正是实习,又不拿工资,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乙同学却像所里的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得有头有尾。最后所里定人时就决定录取乙同学。甲同学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成绩各方面都比乙好,只是自己还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希望所里重新考虑。但所里领导对他说:“我们已经给了你机会,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表演,我们需要的决定不仅仅是成绩。”事实上这位毕业生吃亏就吃在做人上,人们对他的修养产生了顾虑。
以上这些事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往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态度和人品的高低。
有时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生活习惯及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之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
广东一个大集团总裁何伯泉也说过:“我们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打个比方说,人品就象火车的方向、路轨,而才能就象马力。如果方向、路轨偏了,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凡人都有欠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的对自身的欠缺,不断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的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
我们也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在未来企业和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为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没有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出现人才真正的人价值。
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公路运输一直被业内认为“乱”、“脏”的活,成本高,风险大,过程不可控等是物流企业最难管理的环节。正是因为这些特征,决定了国内公路运输成为待开发的“金矿”。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每年零担市场达5000多亿元,全国70-80万家物流企业中真正具备公路运输能力的企业非常少。在国内众多的零担快运公司中,德邦、天地华宇、佳宇物流已成为国内零担快运三大“巨头”。 于2000年成立的德邦物流在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开创了多项创新举措,目前已成为国内公路快运一面“旗帜”及“标杆”企业。最近,德邦物流的高层接受了《物流》杂志社记者的专访,道出德邦物流人一路发展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据介绍,德邦物流的起步是从空运开始,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空运业务又受航空公司限制较多,2001年公司开始发展汽运业务。多年来,德邦一直致力于提高零担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在2004年的时候率先推出了“卡车航班”业务,首次实现了准点出发、准点到达。 2008年5月在广州,德邦首家推出了“城际快车”业务,在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夕发朝至”,是全行业中最快的物流产品,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的快速提高。
德邦物流高层表示,“一直以来都专注于零担物流,这是一种介于整车物流和快递之间的物流模式,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每票货物重量在30-500kg居多。零担运输企业将不同托运人的货物拼车运输,零收整发。”
截至2011年4月,该公司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下设直营网点1300多家,拥有运输车辆3200余台,员工27000多人,货台面积近50万平方米,日吞吐量近3万吨,服务网络遍及国内550多个城市和地区,覆盖全国90%的经济中心地区。目前,德邦物流已是国家5A级物流企业,主营公路零担运输业务。产品服务包括精准卡航、精准城运、精准汽运、精准空运。近年来,德邦物流的业绩年均增长在50%以上,“德邦物流模式”也成为公路运输行业的样仿对象。对此,德邦物流高层总结认为,公司主要在三个方面精耕细作,夯实基础。
自建网点 撑控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目前德邦物流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立的1300多家营业网点。营业网点均为自建,没有采用加盟策略,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及时的服务,并将坚持营业网点自建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策略。
运输运网点建设和干线专线布局一直是零担公路运输考量指标,在选点网点建设方面,德邦物流有自己的一套网点建设评分机制。德邦物流高层透露,总体来说是和地区的GDP正相关,也会全面考量地区经济、人流量、交通量、附近有多少餐厅、超市、银行、产业结构等,所有这些和潜在货量有关系的指标都能打分,根据评分机制,得分达到基准分的地方就可以开店。“到2012年,德邦物流的终端网点达到2500多个。”事实上,当前中国本土零担物流行业竞争还是体现在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上。德邦物流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为了适应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德邦的网点规模必须跟得上。
德邦物流成功将快递转运枢纽的“集中分散”的原理运用到零担运输业务中,也是该公司获得快速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公司全国转运枢纽主要布局在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南(佛山、深圳)、华中(武汉)、西部(成都)。每个枢纽覆盖范围不一样,根据网点的多少决定的(网点的建设首要考虑当地的GDP等经济数据,然后通过网点的布局,设计运作中心的分布)。
华北覆盖主要城市有:北京、青岛、济南、天津、石家庄、大连、沈阳等;华南覆盖主要城市有:佛山、广州、深圳、厦门、东莞等;华东覆盖主要城市有: 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合肥、宁波等;华中覆盖主要城市有:武汉、长沙、郑州等;西部覆盖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昆明、贵州等。
据了解,德邦物流现有物流中心总面积52万平米,期中一级中转中心(5个)、二级中转中心(8个)、三级中转中心(15个)和四级中转中心(45个);并且在每一级物流中心会在面积、设备方面要求也不一样。
一级中转中心要求月处理货量2万吨以上,线路通达全国,货台2-5万平方米,总面积5-10万平方米。设在广东佛山的一级中转中心总面积超过13万平米;二级中转中心要求月处理货量1-2万吨以上,线路5条以上,货台1-2万平方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三级中转中心要求货量1万吨以下,线路2-3条左右,主要功能是为一级、二级场地分流货量,货台3000-1万平方米,总面积6000-2万平方米;四级中转中心主要配合营业部做派送业务的场地。
德邦物流高层表示,“随着对精准物流的要求,以及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考虑,各中转中心将引进自动分拣系统,以后对货物的重量、体积都会有严格的限制,争取实现现代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
自有运营车辆 承诺准点到达
零担物流行业内的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大量利用社会车辆进行运输配送,外包被认为是减轻企业资金投入需求和整合社会资源的有效方法。然而德邦物流认为外包是一个投资决策,需要运用总成本思想,要对成本、效率和质量的综合考虑。该公司购买了全球著名的瑞典SCANIA、VOLVO等进口长途运输卡车和国产的城市配运输车。以自有车辆满足日常的运营,而在需求的高峰季节适当租用社会车辆。
“由于业务饱满,一辆车年平均可以开40万公里,是一般社会车辆的1.5倍。使用效率高了,运营成本就降低了。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一辆车的投资基本上可以在一年内实现回报。而且车辆的安全事故率也控制在了很低的水平,2008年实现了百万公里0.79次的安全事故率, 而到2009年和2010年底公司已经把安全事故率控制到了百万公里0.16次和0.14次。从公司的运营角度看,可靠性提高了,客户服务满意度也提高了。”
最近国家路运输部门联合多家媒体对运输车辆超载与公路运输乱收费进行暴露,德邦高层在对超载方面的治理表示,出于对司机个人安全,以及货物运输质量等方面考虑,德邦是严格禁止超载的违规行为。德邦物流收取的所有货物均有准确重量,公司的ERP系统中车辆限重模块会强制对车辆载重进行控制,中转中心配载长途货物时,无法进行超载操作;每日还专人负责抽检货物重量,保证部门收取货物时提供的重量数据绝对真实。车辆超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司机有权利拒绝发车。
德邦物流运输车辆全部为自购,全部选用高端车辆,以降低油耗,控制成本。在节能减排方面,德邦物流做了很多研究:与汽车厂商合作对车型进行改良。经过改良后的汽车百公里油耗降低近4.5L,节油超过10%;优化各种货物的配载方式,提高单车装载率。长途车辆全面推广ETC卡,减少车辆驻车起步频率。德邦物流长途车辆全部加装GPS定位系统,车辆调度中心实时把控车辆在途情况,有效利用公司各运作中心的甩柜,提高车辆利用率,减少卡车车头等待时间。现阶段,德邦物流尝试引进黑匣子系统、节油器等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与车辆供应商合作进行车辆的改良,提高车辆安全性,降低车辆运输成本。
“运输车辆决策是个投资问题,但是司机不好管理,很多物流公司就是因为没有办法管理好司机,干脆把整个运输车队外包了。”德邦物流在司机的管理上采用了很多办法。首先德邦物流长途运输司机的薪资待遇高于同行,同时对司机的绩效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设计,成绩突出的还有很多奖励。为了使每个司机都能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公司引进了一个称为“三层空间的防御性驾驶技术”培训体系,所有公司的司机都必须接受培训并参加课程考试。这个培训课程被称为是驾驶员的“大学课程”。公司现在有大专毕业的司机几百人,这些大专毕业生一般都是从职业技术类的专科学校中招聘,他们虽然有驾照,但几乎都不会开车。进入公司后,他们要先经过半个月的理论培训,然后再由教练负责带班进行技术培训。3个月后,大专生们参加笔试和路考,由于他们不论是求知欲、接受能力、执行力、可塑性都比没有学历的社会司机要高,所以迄今为止,公司所有的大专生司机都能在3个月后独立上岗。使用大专司机不仅公司司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也为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司机队伍管理人才做好了储备。
留住人才 用“心”服务
德邦物流现在员工2万多人,其中本科、大专院校毕业的员工占到了总人数的50%。该公司坚持除司机、搬运人员外,所有的物流操作员、文员都必须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从2005年起,德邦物流每年都在大学生毕业季节到全国各高校展开校园招聘活动。应聘的毕业生需要经过价值观、性格、事业心测试、家庭背景调查等笔试部分,以及演讲、小组讨论、游戏、和BEI访谈等层层筛选,最终挑选出最适合公司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将针对新员工的职业规划进行完善的培训。另外,该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员均由内部培养产生,员工可以选择管理或专业两条通道发展。而在选人方面,该公司有一套完善的选拔机制。为了确定和持续追踪关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德邦物流还制定了“六五二一”接班人计划,即六次面谈、五次培训、两次座谈、一次拓展。
德邦物流坚持自家培养人才的理念,通过系统的培训、竞聘、选拔和“1对1”的接班人培养,成就了一批批完全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快速踏上优秀物流管理人才的岗位。
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离不开每位员工的努力,为了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德邦物流也是不遗余力地回报员工。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追求梦想的青年,离家在外难免让家人牵挂,员工也为不能尽到孝心而感到愧疚。正是基于此,为体现公司对员工及其家人的关怀,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德邦物流推出“亲情1+1”福利活动,即是每月公司出一部分钱,员工出一部分钱,寄给员工的家属,这样就既让员工尽了孝心,又让父母督促员工好好工作。中秋佳节,该公司还会给员工家属寄送月饼和问候;每年的5月,该公司为员工举办免费的集体婚礼。另外,为了鼓励优秀的管理者,该公司推出了“家庭全程无忧”计划,即是从其结婚、生小孩、小孩的奶粉、小孩上小学、中学、大学等等,公司都会有补助;而且做到高级经理以上的人员,都会有12―30万不等的车辆配置给个人,并且还享受到每年国外旅游的机会。
物流行业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不是谁家网点开得多,谁就有竞争力。不做好内功,不夯实基础,企业就不会基业长青。德邦物流是一家长跑型的企业。因为长跑不但拼实力,更要有耐力支撑和合理分配体力的长远策略。办企业和长跑一样,也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也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物流行业可能还处于缺乏“技术含量”的粗放式管理阶段,但是德邦物流却希望走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道路。该公司将继续保持企业创新的活力和激情,扩大服务网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流运作流程,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德邦物流计划打造公司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批批有创新力的高素质人才,完善、整合供应链的每一个服务细节,最终实现公司的愿景:成为中国人首选的国内物流运营商。
德邦物流发展历程
创业阶段:1996年-2000年
1996年9月,公司创始人、总裁崔维星涉足货运业务;
2000年8月,注册成立广州市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起步阶段:2000年-2004年
2001年4月,开始发展汽车运输业务,开通第一条专线:广州―北京线;
2002年1月,开发了《TI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2.0》,全面提高系统性能,实现网上货物追踪查询功能;
2002年7月,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认证,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
2002年8月,启用网上办公系统,12月正式运行OA智能办公系统;
2004年9月,创新推出卡车航班业务,开通第一条线路:广州―上海线;
成长阶段:2004年至今
2006年7月,全面更新VI系统,重塑品牌形象;
2007年1月,财务结算系统EAS及人力资源EHR系统上线使用;
2008年5月,网上营业厅服务开通;
2009年6月,网上营业厅全面与淘宝网对接,成为淘宝网推荐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