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古典诗歌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典诗歌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典诗歌论文

第1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中学语文教学;想象力

只要是提起诗歌,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中国。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曾经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也只有这些优秀的诗人,才能显示我们国家文化的精华之处。有上有屈原,李白,杜甫等等古代诗人在前方照耀着我国的文化之路,后有郭沫若等人让我国的诗歌更上一层楼。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材种的古代诗歌的比重有增加,但是诗歌教学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很多教师都感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却是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那么的好,那么要怎样来提高诗歌的教育教学效果呢?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读诗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进而提高自己的素质,是每个教师都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学生为什么觉得诗歌难学的原因,找到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我们从原因入手,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在平时上课时也要时时刻刻的注意,这样我相信经过一定的时间,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是有进步的。

首先的问题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是特别到位。诗歌是有一定的氛围的,是诗人在经历过一些人和事之后有感而发的,所以这其中的感情是需要读者和学生认真探讨才能够理解的。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过于单调,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就比较难的理解这其中的情感,因此在诗歌的学习上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而且古典诗歌的表达和表述方法和现代文明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也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所以学生学习起诗歌来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教师在上课时讲授的时候,学生也是很难一下子就吸收理解的,所以上课的时候诗歌的教学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学生自身对于诗歌没有兴趣。诗歌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克服,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兴趣的驱使了,有了兴趣的驱使才能使学生能够坚持的学下去,才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很多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都是没有多大的兴趣的,由于大多数的诗歌是文言文,和学生现代的表达方式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说,很多学生觉得难学,自然而然就慢慢的放弃学习了,而且诗歌的学习不仅仅简单的是靠教师上课讲的那些内容,和课本上的那几个诗歌,诗歌的学习是靠学生能够厚积薄发的,是靠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积累中,慢慢有了学习诗歌的方法策略,在厚积薄发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这些都还考兴趣来驱使的,没有兴趣就对这些无从谈起。

那么具体要怎样做才能够使学生热爱诗歌,才能使诗歌成为学生口中的常事呢?而不是谈到诗歌就害怕。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诗歌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平时上课的时候重视朗读,重视背诵。朗读背诵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嘴上活动,而是要口,眼,手,心都要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中所包含的内容。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为诗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而是诗歌的能力也不是能够具体量化的,是不可量化的,所以学生要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诗歌才有可能。教师要要求学生不仅仅是朗读诗歌,还要背诵一些名言名句,名言名句是整首诗歌的精华所在,而且背诵了名言名句对于以后的写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第2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关键词:诗歌;情感;意象分析

一、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诗歌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三种功能。其中,审美功能是诗歌的重要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学习中体会古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论文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具体鉴赏,提出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从寻找意象性语言,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寻找诗歌意象。从意象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诗人情感感知两个方面寻求感知意象的途径。在寻找到意象、感知意象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意象,寻找意象包含的丰富艺术含义,以达到走进诗人的内心,更好了解诗人情感的目的。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意象”这一概念最早可见于《周易》之中。伴随着诗歌在中国的发展,诗人、评论家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之中,成果丰富。比较有名的是曹魏时代的王弼探讨“意”“象”“言”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以考题为例分析诗歌鉴赏题的意象

(一)【2012年凉山高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这考题涉及分析诗词的意象白居易诗中“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二)归纳古典诗歌鉴赏意象解读的基本方法

1.寻找意向性语言

鉴赏诗歌、解读意象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诗歌中的意象,诗人脑海中飘摇不定的情思找到了寄托的物象,从而形成脑海中的意象。而意象的物质外壳则是语言,语言使其固定下来,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在寻找意象实质上是寻找意象性语言。

通过意象性语言,在头脑中将意象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走进诗人构建的艺术世界,完成与诗人心与心的对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看到的兰花是表象,而“兰花深山中,憩憩吐幽兰。”的“兰花”是意象,这里的兰花,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兰花,而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2.了解意象的构成材料

(1)物象

物象,是指诗歌中的名词性物象,是可感、具体的。物象承担意象表意功能在诗歌中是常见的。

(2)事象

事象,是指在诗中交待事由,并且这些事语中夹杂着诗人的情感。在抒情诗中,有时交待事情是为了抒感,若只是抽象地交待事情,那么这不能算是事象,只能算是事语。事象,是把记事和抒情连接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3)情象

诗人的“情”应该怎么抒发呢?除了上文提出的用物象来表达情感,那么直抒胸臆的诗作又是如何表达的?人的情感必然要流露在外,可以通过姿态、动作、神态等表达。这些情态为情象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4)理象

诗人的思想中有时不仅仅有情感活动,也有理性思想活动。思想活动如果脱离的情感而自行表达时,就有了理念。以苏拭《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情与理的相融,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意理,这是理象的一种类型。

3.串联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诗歌中意象一般以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单个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而整体意象则是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诗歌的意象美常常体现在诗歌的组合上,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意象,避免孤立地解读单个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整体解读,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美篇章,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博大精深,单靠以上方法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其精髓,笔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感悟对学生分析诗歌意象题能有所帮助。

第3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一)知识与能力

文艺随笔的阅读理解及比喻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2.明确古典诗歌的特征,提高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学习用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中关于诗歌特征等问题的独特论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文艺随笔。本单元的课文多为论述式、阐发式的,有一个核心议题,更具有议论化的特点,学习本课时一定要把握作者缜密的构思,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解读本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作者思路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高一阶段。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议论文,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有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有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离骚》;有汉乐府的双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也有文人五言诗的冠冕《古诗十九首》;有“唐诗”,有“宋词”,也有“元曲”。然而当这些诗歌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大家是否想过他们的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了解中国诗的特征。

(板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

(二)作者介绍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现代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大家”。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后用原文填空,梳理文脉,抓中国诗的特征。

1.从诗的发展史上看,中国最好的( ),产生远在最完美的( )之后,其精髓和峰极出现得异常之早。

2.诗的外在形式上,艾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中国诗是( )。长诗也只是( )。

3.从诗的表达方式上,用一位中国诗人的话说,(“ ”)也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歌的特征。中国诗里也会用所谓“何处是”的公式,如( )。

4.中国诗的笔力( )、词气( )。我们也有( )的诗。

5.在内容上,中国诗跟西洋诗无甚差异:中国( )特别多,( )几乎没有。中国诗里有所谓( )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 )成分。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谈诗歌的特征,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示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喜欢的比喻,说说他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示例: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明确: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的说明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自主探究(学生有可能自主探究的比喻句)

(1)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3)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总结: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五)延伸拓展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2.课外作业

了解了中国诗的特征,你怎样看作者的观点,课后请写300字的随笔。

(六)结束语

当我们轻轻合上文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由使我们惊叹,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我国的古代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关键词:情味 滋味 韵味 佛教

一、中印古典文论中“味”的源流

(一)印度古典文论中的“味”

在印度,“味”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追求的境界,也是一种批评文学艺术的标准,早期是指“口味”,后来演变为文学概念。印度早期的很多经典里都出现过“味”这一理念,《奥义书》中提出的“色、声、看、味、触”,将“味”归为五感之一,《四部吠陀经》提出“四味”,即植物汁味、宗教味、诗歌味、医学味。印度最早的文论著作是《舞论》,全面总结了戏曲和有关的艺术,认为戏剧应当有统一的基本情调,即“情”和“味”。根据《舞论》所述,“味”有八种,即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奇异味。而八“味”是由八种情感引起的,八种情感对应着印度的八位神明。

味――爱――毗湿奴(保护神)

滑稽味――笑――波罗摩特(侍奉湿婆的一类小神)

悲悯味――悲――阎摩(死神)

暴戾味――怒――楼陀罗(凶神)

英勇味――勇――因陀罗(天王之神)

恐怖味――惧――时神(死神)

厌恶味――厌――湿婆(毁灭之神)

奇异味――惊――梵天(创造之神)

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与宗教解脱相关联的“平静味”。可见,印度的这种“味”是一种与情感紧密联系的“情味”,鉴赏者心中要有“味”,才能赏识创作者赋予作品的“味”。“情味”理论最初是对戏剧理论和表演艺术的总结,但后来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戏剧艺术,普遍适用于其他文学形式以及文学以外的艺术形式,对后代印度文学艺术和文艺评论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所有印度教艺术遵循的理论。

(二)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味”

中国最早的“味”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于烹饪而言的,后来钟嵘的《诗品》里出现“滋味”一说。钟嵘《诗品序》云: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①

在钟嵘看来,五言诗是最有“滋味”的,而这种滋味的产生,是因为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可见,诗歌只有详细真切地刻画形象和表现情感,才有钟嵘所说的“滋味”。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也谈道:“声画妍媸,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字句气力,穷于和韵。”②刘勰认为,吟咏诗歌时体会到的“滋味”,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字句中,即“滋味”是对诗歌字句的品评,“滋味”的优劣,就代表着诗歌的“声画妍媸”。

除了钟嵘的“滋味”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还有一“韵味”说。“韵味”是晚唐时期司空图的品诗理念。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倡导的是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③的诗歌意境。元代揭曼硕在其《诗法正宗》中对司空图的理论这样评价:“要见语少意多,句穷篇尽,目光中恍然别有一境界意思。而其妙者,意外生意,境外生境,风味之美,悠然甘辛酸咸之表,使人千载隽永,常在颊舌。”可见,司空图的“韵味”与钟嵘提倡“详切”的“滋味”恰是相反的,司空图的“韵味”认为诗歌的妙处在于“意外生意,境外生境”,“语少意多”。

二、中印古典文论中“味”的特点

(一)印度古典文论中的“味”

从前面谈到的“味”论的起源,可以看出,印度古典文论中的“味”是直接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的,代表人抽象的精神世界,而这种情感又与印度的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味居于八种“味”之首,也是八种“味”的一个基础。这种“味”源于男女欢爱,它既是印度教徒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也是对宇宙本质的把握。印度文论中的这种“”与中国诗中的“”是不一样的,“味”将男女的爱情与对宗教神佛的信仰联系在一起,既注重“”,又宣传“虔信”。广为人知而又备受争议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可以说就蕴含着这种“味”,如“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舞论》中对“味”的定义是:“味产生于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结合。” 总结印度梵语诗学的《文镜》对“味”的界定是“读者心中的爱等常情凭借情由、情态和不定情得到显示,达到味性”。所谓情由,亦译“别情”,指的是感情产生的缘由,如剧中的主人公和有关场景。情态亦译“随情”,指的是剧中主人公感情的外在表现,如语言和形体的表现。不定情则指随时变化的感情,用以辅助或强化基本感情。④《诗境》的作者檀丁将戏剧的八味引进诗歌中,对“诗味”的解释是“只要诗中表现某种强烈的常情,就含有某种相应的味”,从中可以看出,诗歌的“情味”主要是从情感内容中体现出的。

因而,可以说印度文论中的“味”,具有情感性、宗教性,主要在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中体现出来。

(二)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味”

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味”主要体现为两种,即前面说到的“滋味”和“韵味”,而与印度“味”论最初起源于戏剧评论,后来应用于诗歌等文学形式不同,中国古典文论的“味”论针对的主体就是诗歌,可以说中国古典文论的“味”就是“诗味”。

钟嵘《诗品》中提到“至于‘济济今日所’,华靡可讽味焉”,将“讽”与“味”联系在一起,这里的“讽”是讽诵、吟咏的意思,前面也提到“声画妍媸,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字句气力,穷于和韵”。钟嵘对于诗歌“味”的感知,是通过对诗歌的吟咏诵读,获得感官上的体验,进而得到的。吟咏诵读的是诗歌的内容,即词采、音韵、节奏、格律等方面。所以钟嵘提倡的有“味”的诗是有详切内容的五言诗,因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所以钟嵘的“滋味”具有的特点是:兼有“风力”和“丹采”的中和之美,侧重言词音韵之美和状物造形之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情,予人感官快适。④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谈的“韵味”体现的是诗歌中的“意境”。“意境”不是诗歌的言词音韵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一种“意外生意,境外生境”,不是有言词音韵美的诗歌就一定有好的“意境”,好的“意境”不一定要通过丰富详切的具体内容来体现,诗歌的“意境”不离词采,但不重词采,正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倡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一种“味外之味”。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这里的“辨于味”包含的是诗歌直接表达的情感和诗歌中创造出来的意境中的韵味。而“辨于味”是“言诗”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把握诗歌的“韵味”,才能够对诗歌作出好的评论。因而司空图的“韵味”具有指向言外之美、蕴藉之美,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予人精神愉悦。④

三、中印古典“味”论与佛教的关系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很多艺术的起源都与印度的宗教神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前面也有谈到,因而印度古典“味”论与佛教的关系自不用说。除了《舞论》中的“八味”外,印度古典味“论”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平静味”,“平静味”与其他八味一样,是一种审美,是与印度宗教,特别是佛教倡导的以解脱为人生最高目标,追求解脱、弃世、摒欲、禅定和心灵宁静的教义相通的一种“味”。

中国的本土宗教当属道教和儒教影响最为深广,佛教大约是在两汉时期传到中国内陆地区。而佛教在中国达到鼎盛时期应属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特别是隋唐时期,因为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不仅出现了与中国本土结合的禅宗、净土宗等,还出现了很多出色的佛教徒,翻译了很多佛教著作,因而相对于齐梁时代的钟嵘评论两汉至齐梁的诗人时提出的“滋味”,晚唐司空图的“韵味”,强调言外之意,与“老、庄和佛学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论,以及他们所倡导的‘言为意荃’的认识方法”⑤是有关联的。

四、总结

虽然谈的是中印古典文论中的“味”论,但是对它们的比较仍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诗歌创作就延续有印度“情味”理论的色彩,在他的晚年,就主要从事通过“情味”来研究艺术哲学。所以,“味”论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中印古典文论,指导当代文学发展,是有帮助的。

注释

① 德申.钟嵘诗品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9.

② 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435.

③ 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

④ 龚刚.中印诗味面面观[J].外国文学评论,1997,4.

⑤ 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44,352.

参考文献

[1] 尚会鹏.印度文化传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徐志啸.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4]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金克木.东方文化八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 金克木.印度文化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第5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认识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论题举例:

古典中的现代和现代中的古典(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

论钱钟书知识的围城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诗歌的文体特征

日记(书信)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现象

以上都是论题独到、论点新颖的例子。下面举反例:

论艺术美与生活美(论题过大)

论朱自请的散文(论题过大)

论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论题过小)

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三、特别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

第6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双重”身份

 

一.引言

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开始转向对翻译文本的译者和接受者(读者和译语文化的接受环境)的研究,因此,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起步于2001年的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并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它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可以表述成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

回顾20世纪以来国内古典诗歌英译研究状况,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应该译成韵体还是散体”[3]。或重声韵,用传统英语诗律翻译唐诗,以求再现唐诗的整体美;或重意象,用自由的散体译诗,以求传达唐诗艺术的真质。这两种方向,既有其成功之处,又有其遗憾不足。诗律有碍达意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因形害义”;而达意又要丢弃唐诗本身的形式美,以致损害了唐诗本貌。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唐诗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原文一译者一译文”三元关系视角看[4],我们从译者居中的位置向两端审视,由此演绎出来的译论构架也有可能相对‘中和”稳定。基于这个理论视角,笔者认为唐诗英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其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来分析著名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双译本的异同,探讨唐诗翻译中译者的双重身份。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对生态翻译学的体现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5]。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渊冲和庞德在英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程中适应原文和译语文化生态环境、继而做出对原文的主题思想“取便发挥”,这种做法又可以解释为是两位译者适应其生存境遇的一种选择。

2.1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具体表现为对“能力”的适应。译文产生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2]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选中的,可以说应当是诗人译者,或者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定造诣的译者论文格式模板。许渊冲先生是“诗译英法惟一人”,他用韵文来译,显示出了中国翻译家力求保持中国古诗词民族特色的诉求。美国诗人庞德改译的《华夏集》包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中国古典诗词十九首,其译文语言简练、流畅而不浮华,遣词造句富于现代气息。艾略特为此称赞庞德为“中国诗歌之发明者”[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英译本中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大师的译文得到广泛流传,说明两位译者不仅没有被“翻译生态环境”给淘汰掉(比如或审稿者“未通过”、或出版商“不出版”、或读者“不愿看”、或译评者“不认可”等等),而且其译作也做到了“适者生存”。

2.2 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译者不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还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因此,在译文的产生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生态环境选择译文,“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2]。这时的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作者”,是真正的“主宰”。“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选择”[2]。这种选择性适应集中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上。评判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首先要看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要看是否做到了“三维”转换。本文从这三方面看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译本的异同。

2.2.1 译者对语言维的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7]。

在形式上,唐诗整齐、简练,信息载量丰富;英文诗中冠词、介词、连词常常是不可缺少的,这就使得在行数方面保持形似十分困难。作为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只有四行,每行七字,充分体现了唐诗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富于建筑美的特点。在两篇译文中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保存了原诗的这一特点,也是四行,而在音节数上是呈递减趋势,从形式上反映出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天际的画面,从诗的形式上与情境遥相呼应。而庞德采用了现代自由诗体译成了散文诗,他认为,翻译不应该受原语句法的限制,应该根据译语的表达需要,采用自然的、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句法表达思想。笔者认为,唐诗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有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所以译者在适应译语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性,选择和原文较为一致的形式来传达诗意。因而,就形式方面笔者认为,两篇译文中,许的译文较为突出。

在韵式方面,诗人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友人、以及对友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十分切合。在这两种译文中,许渊冲的译文保持了唐诗的音韵美,采用了aabb式的韵脚的转换,并在句数上采用了绝句的四行式排列。而庞德译这首诗时运用现代自由诗体。可见,由于两名译者的体会、判断和选择的不同,即使是对同一首诗,也会产生不同的译作。

2.2.2 译者对文化维的选择转换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1]。

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 在“黄鹤楼”送行富有文化内涵。许译的第一句“My old friend has left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既交代了友人是自西向东而行,又传达出了黄鹤楼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既是传说中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也是千古登览圣地和中国诗人经常留下诗句的地方。庞德在此句的译文中保留了古风和异国情调,例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他选取“Ko-jin”代替“故人”,“ko-kahu-ro”代替“黄鹤楼”原因在于这两个词作为名字好听,和“故人”的汉音有点类似,带有一点恰当的异国情调,放在诗歌的开头和首句末显得亲切、自然,对整体意境传达起着一定的作用。

次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开元盛世的“扬州”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象征着欣欣向荣,充满希望。通过对诗人写作背景的研究,可以考证当时的扬州确实是李白心之所向。许译用River Town向译文读者点出了扬州的水乡特征,有助于译文读者产生有益的联想。庞德的译文舍弃了表示目的地的“扬州”,而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似烟如雾的花丛随着孤舟渐行渐远,慢慢地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意象凸现了一个动的过程,孤舟的远去,花丛的逐渐模糊与送别之人的心情交相辉映,送别之人的情感由此得到升华。

文化传递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诗歌而言尤为如此。两位大师在文化维的选择转换都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生性,应用他们各自的语言来体现两种文化的转换,都选择尽量把文化内涵传达到位, 可谓都是较为好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翻译。

2.2.3 译者对交际维的选择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说译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论文格式模板。诗歌在交际维层面的转换体现为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通过译者的桥梁作用,读者与作者在情感、思想等各方面产生共鸣,促成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的实现。因此,译文中意境的传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是一种软信息的传达。

诗的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实际却描写的是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许译文用“theboundless azure sky”表明天空的无穷无尽,这种空间上的延续也能表明诗人送友人时的怅惘情怀。原文中的“流”这个意象,许译为“rolling”,表示的是长江的气势和浩荡,与诗人感伤的情绪形成了对比,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庞德对两个意象的英译仍然没有逐字对译,而是用“lone sail”,“blots”和“thefar sky”,将一叶白帆远去消失在天边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reaching heaven”将“天际流”的意境和美感白描了出来,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方面充分表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另一方面让西方读者可以透过诗中突出的语言意象了解到异域文化,潜移默化地领会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味。这样的译诗,经过内容和形式上的“转述、改写、变形”后,在当时客观的时代文化氛围中大获成功,这是译者庞德的成功,然后才是李白诗歌的成功“出访”。在这部分译文中,两位译者对原文的处理增减恰当,将原诗中的“诗眼”和美的意境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从翻译创生性来看,两位译者是发挥其主导作用,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下实现了交际目的,堪称最佳翻译。

三.结语

综观两篇译文,通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两篇译文各有千秋。为了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各自都尽可能地跟原诗保持一致,都在不同程度上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和形象。基于此,译者需要克服巨大的时空差距和文化差异,从各自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译作竭力将壮丽的画卷忠实地再现在译语读者面前。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活动。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不仅要忠实于原作,对原者负责;同时是译文“作者”,要服务于读者,对读者负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双重”身份表明译者是翻译成功的根本因素。因此译者是翻译的真正主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适应选择过程。译者的素质越高,他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应”与“选择’才会完成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3,136,137-13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2004(4):1-5.

[3]王海艳,刘秀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析中诗英译现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3):48-50.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中国翻译,2004(5):10-16.

[5]束惠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 上海翻译,2010(2):39-42.

[6]吴其尧.庞德和中国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1.

[7]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J].上海翻译,2008,(2):1-5.

第7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一个人一生的安排,也许就是源自一次刻骨的“相遇”,在洋人看来,就是一次洗筋泛髓的神启。宇文所安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来自中国的古典诗词魅力在他幼年的阅读时光中翩然君临,自此欲罢不能,沉迷其间,以至于他父亲担心他的研究嗜好会让他饿肚皮。但宇文十分聪颖,他由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者逐渐成为了一代大家,这不能不归结于他的高度敏感,他善于在范式里发掘异样的情愫,并从庸常的见解背后提炼出卓见。这就意味着,宇文不仅仅是敏感的,他更有在邈远山水、草木当中感知诗者命运、悲欢、沉浮的古典情怀。在我看来,宇文已经金钩银画,是汉语的宇文所安,这很容易让我们模糊那个遥远的斯蒂芬·欧文。

宇文从1973年出版博士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以来,他的研究领域从作家研究推向诗歌史、诗歌理论、文学史、文学理论,在研究领域扩大的同时,开始对中国文学的深层结构予以全方位考量。随着他的《追忆》《迷楼》《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以及自选集《他山的石头记》先后在大陆翻译出版,赞美之余,让我们发现他治学重心的最显著变化,是从“诗史”到“诗学”的挪移。他在古典氤氲中的转身,还让学界中人深切意识到,“一位优秀学者的基本素质,除了勤奋和颖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不断的反省能力,始终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研究类型和自身能力两方面的局限,并对成功的模式具有高度的警觉和随时准备摆脱它的决心。”

诗人就是世界的命名者。因此,说出就是照亮。基于对现实的难以言说,因而今天的诗人们正在失去命名的能力,但总有人试图恢复诗人往昔的光荣。记得我最早阅读宇文的作品是《迷楼》。书名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命名,正如它的副标题“诗与欲望的迷宫”所显示的,是诗歌中对欲望的呈现。诗歌是欲望的语感,而欲望几乎就是诗歌的语境。用迷宫对应于西方诗歌,用迷楼来指称中国古典诗词,可谓相得益彰。对这样一种命名风格的偏爱甚至迷恋,在宇文所安来说已是根性。

迷宫里的事物总是被赋予了超现实的光晕。当代中国人对迷宫产生迷恋,主要是源自置身庞大图书馆和时间深处的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认为迷宫根本没有出路,那些错综复杂的“假路”,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可能,但世界即在迷宫之中。其实在希腊神话里,米诺斯迷宫就成为了一种极端复杂的隐喻。忒修斯到了米诺斯王宫,公主艾丽阿德涅对他一见钟情,公主送他一团线球和一炳魔剑,叫他将线头系在入口处,放线进入迷宫,忒修斯在迷宫深处找到了米诺陶洛斯,经过一场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米诺陶洛斯。可见,这是一个有解的迷宫,是一个有出路的迷宫,理性主义的睿智洞悉秋毫,迷宫不迷,我们不妨称之为一种“线性迷宫”。

那么,中国式的迷宫——迷楼,是否有解?或者对有些人来说,迷楼正是保护自我的超级堡垒。

“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论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在我看来,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走出迷楼,还有一种是根本不愿意出去。那么,无论作为时间纠结的迷楼还是作为空间回环的迷楼,作者似乎忽略了有关迷楼的另外一个说法:唐代颜师古的《大业拾遗记》记载说:“帝尝宰昭明文选楼,车驾未至,先命宫娥数千人升楼迎侍。微风东来,宫娥衣被风绰,直泊肩项,帝睹之,色荒愈炽,因此乃建迷楼。”此乃目迷五色之“迷”,色迷迷,更多体现了迷楼的空间性质。尽管如此,宇文用以打量迷楼的手电筒,就是隐喻。

正如《迷楼》的翻译者程章灿先生指出的那样,宇文对两类系列的隐喻情有独钟:一个是有关行走、路途、岔道、迷路之类的隐喻,如《绪论》中提到的临阵脱跳,第一章中的离开爱尔兰、进出于舞圈,招引走上歧路、岔道,第二章中的牧女与蚕娘的途中遭遇、陌路的荡子,《结语》最后的走向他方,等等;另一个是有关建筑的各种隐喻,如第一章中的“马拉美内室”,第三章中的“相邻秘室,“里尔克之室”,第四章中的“回廊”,第五章中的“前厅”,《结语》中的“假出口”、“此路不通”等。可见,书名中的迷楼和迷宫不仅隐喻本书的论述对象,也同样隐喻本书的结构特点和论述方式,是兼具客体和主体双重指向的隐喻。这里凝集了作者的精细和深微用意。

那么,以隐喻照亮隐喻,以修辞的隐喻来“澄清”认知的隐喻,也许会让事情进一步“迷楼化”。中国古典诗歌表达的远不止是一种人生/写作经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诗歌还揭示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它帮助个人确定他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当然,作为纸上迷楼的建筑者,宇文可能比读者更清楚一个用意:他在以“隐喻诠释学”行走于诗歌中,他留在诗歌巷道中的身影,也是一种隐喻。这就像一个古物的修复者,他的复原主义努力,恐怕也有不少粉饰成分。这自然让我产生了如下臆想:古人的诗文,真有如此繁奥吗?

宇文所安作出了一种富有生机的解释,意味着他给出了一种他的理解。这姑且叫做“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但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尝试“抛开固定的期待”,经常给出完全相反的解释,颇有启迪人心之处。宇文所安实际上将古典文学中的作家还原成了具备普遍人性的普通人——《回忆的诱引》对于李清照之潜在的怨恨情绪的发掘,将这种还原推向了极致。所以,《迷楼》的成功,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念结构,而在于这些诗歌经过他的复原,给我们带来了簇新的愉悦。

宇文所安的作品文笔卷舒,开合自如,所谓深得事物中元的抒写,在宏大叙事为主导的学院派话语中别具一格。他所偏爱的“文本细读”,最为和洽的言路,就现代汉语而言,更应归属于随笔,而不是散文。

所谓“真正的断片,是举隅物,是时间的宠物。”宇文所安认为《论语》储存了大量的断片,没有说出来的话远远多于说出来的话,“当你能够从只有经验丰富的眼睛才能勉强辨认出的地方,得到作品的表明拒绝提供给你的那种智慧和深沉的感情时,你就得到了为‘含蓄’设立的奖品。”其实,断片正是汉语随笔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第8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摘要:田园诗和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史册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一页,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为两派的先驱人物。二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但二人的归隐和诗风各异。本论文着重从出身背景,写作意象和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手法等诸多方面来比较陶谢二人的诗歌,目的指出二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于文学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题材,意象,田园诗,山水诗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田园诗和山水诗并称,也习惯于把陶渊明和谢灵运并论。杜甫有诗云:“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文学史上以陶、谢并称,便始于此。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写作达到了极致,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诗歌新派——山水田园诗派。

陶渊明与谢灵运都处于刘勰在《文心雕龙》说的“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时代。当时许多清醒的诗人为了全身远祸,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看到了远离嚣闹的都市和的自然山水之美。于是,他们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觅得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

下面我便从以下三方免比较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

一、创作题材不同。

田园诗主要通过对农村自然景观的歌咏,寄托作者高蹈遗世、超然物外的悠闲自得的情趣;而山水诗则重在描写自然山水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境,从中得到的感情;而山水诗主要描绘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与行旅联系在一起。品陶渊明的田园诗,自能体会其澹泊而苍茫的心境;味谢灵运的山水诗,油然而生寂寞而深邃的情怀。

二、写作意象不同。

陶渊明在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立意超拔、取象新鲜,造诣极高,因而使其诗歌平淡中显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在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时完美的凸同。在繁富众多的意象中,鸟,云,菊,松,酒,南山,是陶诗中常见的意象,几乎无不摄入笔端,这些意象都是最能引起诗人思想感情的东西,达到意象也感情有的共鸣。

谢灵运诗歌中的意象基本上都是景物,来自对现实的直接观察和个人的切身体验,使山水诗摆脱了以往送别等题材诗歌里的影物描写程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手法不同

陶渊明是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他的诗歌自然平淡,并不追求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极其相似,寄托作者高蹈遗世、超然物外的悠闲自得的情趣。陶诗所描写的都是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的农家常事。用这此家常事来伸发出自己高于别人的哲理。

谢灵运的诗歌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对山水景物做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的再现山水景物的然美,这些山水景物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是诗人描摹的客体,在谢诗里,山水姿态已占据了主导地位,穷貌极物成了主要的艺术追求。

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绣的时代,他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而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主义倾向的雏形。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律诗的形成、对文学语言“文学性”方面影响之深远、地位之崇高应该说无人可以撼动的。

感谢陶渊明,让自然田园排除我们内心的喧嚣,超越世俗,与自然泯合;感谢谢灵运,让绮丽山水真正走进我们的视野,融入我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郭兴良,《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第9篇:古典诗歌论文范文

散文化议论文集散文与议论文两种文体优势于一身。散文重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议论文重在有思想见解,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这就是好文章。它不仅具有充足的论证力和说服力,而且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散文化议论文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的散文化,有散文的特质,避免了传统议论文语言的枯燥乏味和空洞抽象。“语言就是力量!”雨果如是说。它最有利于展示语言的魅力,能把语言做好、做精和做美,使文章锦心绣口,文采飞扬。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也明确规定要富有文采。而且评卷时,同等内容的作文以语言的优劣评定分数的高低。

因此,散文化议论文也最能体现出文学性。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能展示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最能见出考生的文学功力和文化底蕴。而且语文阅卷老师也大都喜欢此类文章,因他们最钟爱于文学。

散文化议论文的本体是议论文,而议论文往往观点明确,便于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能迅速抓住全文观点和所写内容,不致于费时费力,阅卷既快捷又准确。很多学生包括语文老师都认为记叙文多年写作,十分熟悉,写记叙文最稳妥。殊不知,学生最难写好记叙文,一是语言平凡甚至平庸,二是难写出叙事的波澜曲折,所以学生不具备写好记叙文的能力。况且记叙文必须全文看完才知所写内容,而如此则会耽搁很多时间,不合考场阅卷习惯。因此记叙文难得高分,除了经典的小小说,但经典的小小说又是极难写成功的。而散文化议论文适宜于写任何内容,可谓以不变应万变。何况,散文化议论文还可做出具体模式,供学生借鉴运用,学生极易操作,精益求精,大多学生都能写好。

当然,练好散文化议论文必须首先练语言,而语言必须从高一开始慢慢训练,而且要用多种方法全方位训练:积累语词,尽量运用新鲜、新颖和新奇的词语,避免运用大众词、常见词,因汉词丰富多彩;多用典雅、纯正的书面语,少用或不用乏表现力的口语,可增强文章的书卷气;练句练段,不在乎句段的长短,重在其有意蕴,耐人寻味,力争练经典句段;练各类仿写和扩写,强化整句意识,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练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这是散文的重要特征;练各种描写,描写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最具文学色彩;提炼诗语,诗歌语言是语言矿藏中的铀,能提炼或运用诗语,更增文章的含金量。不仅如此,老师还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名言警句、经典语段、新诗精品、古典诗词名句名作,学生多加领悟、背记和运用。通过种种举措,学生可提高语言水平,写好散文化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