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力学性能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数的引入时,可先让学生解这样的一个命题:
已知:a+=1求a2+的值
学生很快求出:a2+=(a+)2-2=-1但又感到迷惑不解,因为a2>0,>0,为什么两个正数的和小于0呢?这时,教师及时指出,因为方程a+=1没有实数根,同学们学习了复数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这样,使学生急于想了解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使学生有了追根求源之感,求知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又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为人刻薄吝啬,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230-1(分)即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在课堂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这是组织数学的常用方法。
二、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求答案的过程。许多科学发现,都是由科学家们一时的直觉得出猜想、假设,然后再由科学家们自己或几代人,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证明。如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等。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他刚在黑板上写上下面的题目:平面上有两个点(t+,t-)(t>0)与(1,0),当这两点距离最短时,t=____。有一位同学小声说道:t=1,老师问他为什么?那位学生只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说不出所以然。那位老师让他坐下,并批评了他。实际上,那位学生凭的是直觉,首先直觉到:距离最短t+有最小值t=1。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仔细推敲,找出理论依据。其实“追踪还原”出事物本来面目,便可解释为:如图所示,因为t+≥2,所以动点P(t+,t-)位于直线x=2的右则,(含直线x=2本身),t=1时,对应点P′的坐标为(2,0),恰好是Q(1,0)在直线x=2上的射影,P′Q的长即为直线x=2的右半面上所有点到点Q的距离的最小值。
同时,还可以从深一层意义“还原”下去:设动点为(t+,t-),将方程x=t+,y=t-两边平方后相减,可得方程x2-y2=4(x≥2),故点Q与双曲线的右项点P’(2,0)距离最小,所以│PQ│min=2-1=1,这时,t+=2,t-=0,即t=1。
如果这样讲,不仅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积极性,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直觉思维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抓好“三基”教学,同时要保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为杜绝可能出现的错误,应“还原”直觉思维的过程,从理论上给予证明,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内涵范畴
一、行政法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提出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尚处于“史前阶段”,行政法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1978年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研究却成了法学领域最具有活力的,这得益于政府职能的转换,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法律实践。1983年,也就是我国行政法的创建阶段,<<北京政法学院学报>>刊发了应松年教授、朱维究教授撰写的<<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探讨>>一文,此后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几乎再也没有中断过,倍受学者的关注。武汉大学周佑勇教授甚至认为,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学已经冲破传统的规范分析,走向理性思维的发展阶段。⑴
对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服务论、公共利益本位论、控权论、公共权力论、新控权论、控权加平衡论、控权加服务论、行政职责本位论⑵等等。这些研究,对于深化对行政法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些观点当中,承载了我国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价值的考量与本质的理性探究。在行政法教材中,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也多放在“行政法的概念”一节,目的显然,为了彰显“什么是行政法”这一问题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行政法何以为行政法?
行政法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等价了“行政法理”的的命题,凡是一种基础理论,它对于学科的影响是全方位性的,这区别了我国早期行政法对行政法规范的分析。正是因为行政法基础理论的问题的重大性,使这一问题在行政学界有不少的争议。尽管理论成果众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种主流的观点,也或者说没有形成流派。一元价值论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只有一个,而一元价值论受到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追问,我们对于行政法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国外行政法研究的成果,而西方后现代主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又是全方位性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所关心的是多元价值,这些多元的价值本质上必须是异质的。⑶我们如果要形成真正的系统的行政法学体系,就必须对基础理论承载的方法论功能进行反思。
笔者认为,要对行政法的基础理论探讨,必须首先认识这一问题的内涵是什么,只有了解了问题的实质,我们才能在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行政法基础理论问题的内涵诚如以上所述,行政法基础理论对于行政法学科的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这种全方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行政法理”。
笔者认为,行政法基础理论至少应该回答了以下问题:
1行政法的概念,也就是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的概念是行政法学遭遇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不能展开,或者表述含糊的话,就很难想象对行政法学研究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表述了行政法学的价值,对实际的影响是:我们需要一门什么样的行政法学?或者说,我们所期望的行政法应该是怎样的?正因为对行政法学这个本质的问题很难全面或进行本质的阐述,有的学者刻意回避了行政法概念本质的表述,从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行。⑷
2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决定了行政法学研究的领域以行政法母国法国为例,最初采纳的是公共权力说,但是随着行政的发展,一些行政行为很难依据这个标准纳入法律视野,以布朗戈案件为转折,狄骥建立了的公务说,随着行政职能的扩展,传统的公共权力和公务说已经不能说明整个行政活动,于是出现了公共利益、新公共权力等多元标准说。对我们来说,这一问题的回答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行政法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一个学科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每部分的内容应该涵盖哪些法律?例如,依据什么原理把行政诉讼法纳入行政法学体系?⑸行政程序法应该纳入哪一部分进行研究?如果缺乏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指导,行政法学只能是一些杂乱材料的堆积,行政法学研究者也只能是众多法律现象的“仓库管理员”。同时,行政法学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能兼容将来行政行为更多的不确定性发展,将一些新的行政行为及时纳入行政法律的视野,而不必忙于修正得以建构行政法学体系的基础理论。
3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应该成为行政法原则的理论支撑当今行政法学界和务实界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已经达成了很大的共识,即行政法的原则为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然而这两个原则却是建立在对国外行政法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支持,以合法性原则为例,对这一原则的理论支持仅是宪法上的“法治原则”,“合法性原则渊源于法治原则并以后者为基础,但法治原则属于宪法原则,合法性原则属于行政法原则”⑹。以宪法原则推演出行政法原则并没有错,但是我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不像西方国家一样有着“契约论”和“自然法”的等理论的支撑,坦白说,我们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化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一词被赋予了工具性价值,单以宪法第五条来作为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理论支持未免显的有点势单力薄。
4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应当符合行政理念的发展趋势在大陆法系国家,公法私法是传统上对立的两极,但随行政职能的扩张演变,笔者认为“公法私法化”已经初露倪端,仍以法国为例,在80年代以前,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方面享有较对方合同当事人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权,包括对行政合同履行的指挥权、单方面变更合同权、合同解除权、对方违反合同的制裁权⑺,行政机关享有超出一般民事权利的权力,表现了强行政权力色彩,而在近二十年法国行政法的发展中,行政合同与往昔相比已经变的“面目全非”,“现在行政合同完全适用合同法(法国行政合同方面有公共工程特许合同,占用公产合同和公共采购合同——笔者注),行政机关与对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不再享有特权,行政机关违约必须承担责任,过去实行过错责任,现在国家更多承担无过错责任”;在近20多年的法国行政法发展中,公共服务部门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要求政府拨款,做到自治自足,而且公众与国家独立存在⑻。还例如,传统行政法学认为行政强制的单方性、高权性、命令性、支配性,这种传统的观念源自于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行为权力性和不可处分性,而有学者出于对公共利益的全面考虑,对参与型和互动型的行政理念的关注,对这种传统的观念进行了置疑,认为行政强并非绝对没有和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⑼。而有观点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和互动发展,奠定了法治运行的基础,中国要真正走上法治,就必须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确立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契合⑽。有学者更指出,透过市民社会的建构逐渐确立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才能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两极摆动,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⑾。
三、行政法学基础理论中的范畴对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
1现代行政理念与行政职能行政理念与行政职能的转换是行政法学领域的一个老问题,现代的行政已经从管理的行政向服务的行政转变,从命令的行政向合作的行政转变,从强权行政向弱权行政甚至非权力行政转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是什么内在的动力推动着行政理念与行政职能的转换?有无规律可循?
2个人与群体在西方思想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个人”与“群体”是许多思想家进行叙事的角度。,如共和主义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对立,个人自由主义的旗手哈耶克关于“个人主义”与社会的对立⑿。公民个人权利与行政权力、公民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入题都应从这个角度入手。
3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传统的行政法观念认为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冲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现象之一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因对宪法关于为公共利益而对征用的补偿的修改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界定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而法律要求的不能是很含糊的表述,任何很含糊的表述都会成为权利或权力滥用的借口。用法律给“公共利益”进行规范的表述已经显示它的必要性⒁。而且我们也需要全面对传统行政法观念中的公共利益于个人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究竟是否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消弭的张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认为道德就在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他说:“道德主义者不断地谴责人性中的恶,但这只能表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多么无知。人并不恶,他们只是由其利益所驱动。道德主义的谴责自然不可能改变人性中的这种动力。需要谴责的不是人性中的恶,而是立法者的无知,因为他们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与共同利益对立的位置上。”⒂
在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上,应该冲破传统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对抗的这种惯性思维。我们认为行政机关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当某项为公共利益进行的行政任务因个人利益的阻碍而难以完成时,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其他路径完成,如果采用的路径可以完成这项任务但成本过高或者除非公民个人对公共利益做出“特别牺牲”才能完成任务的话,也应该重新考量公共利益本身,公共利益是一些公共的资源,如果量化平均分配的话,公众中每个人分的的份额是否非常可观?也或者公共的利益是一种远期的利益,大部分公民个人对应该分配的这份利益不是非常急需或者近期的意义不是非常重大,这种因为公共利益做出“特别牺牲”的个人却因此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的话,那么这种“特别牺牲”应该就是非正义的。同时,公共利益也不是一元化价值的载体,是多元价值的聚合体,如果为了某一两种价值的实现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那么这种“公共利益”也是非正义的。
4公民个人权利与行政权力公民个人权力应该是行政权力行使的界限,对这一点,国内和国外的行政法学都给于了应有的尊重,也是当代行政法学的轴心所在。笔者以前比较赞成以行政权为核心建构行政法学体系,但是应该注重“效率”与“公平”,功利主义代表边沁把功利原理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或最大福乐原理”,这也应该是当代行政理念之一,同时要注意被罗尔斯所批判的功利主义对“效率”和“公平”的埋没:只痴迷于社会的整体利益而漠视弱势者的自由权遭受的恶待⒃。相对于强大的行政权力,公民个人权利当属弱者。特别是我国在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物质利益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应当特别尊重非物质方面的权益。笔者认为,应该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把被行政权力侵犯的其他非人身和财产的权利纳入救济范围。超级秘书网
5与行政法行政法素有活宪法、小宪法、动态宪法之称,行政法是宪法最重要的实施法,观念、制度、价值以及制度的设置对行政的发展的作用自然也应该纳入行政法学的视野,也是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同样不可回避的问题。
6本土法律资源与国外法律资源不可否认,对国外行政法的比较研究对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我国建设的实际,要根据我国的历史传统、行政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我过当前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利用对国外行政法比较研究的成果,也才能更好地为我过当前的法治建设把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发展路线。
参考目录:
⑴周佑勇:<<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整和定位>>,载<<法律科学>>,1999(2)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尤其重要的。
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二、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三、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X7÷6-60=10(件)。
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四、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
2.一图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火花的撞击。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数的引入时,可先让学生解这样的一个命题:
已知:a+=1求a2+的值
学生很快求出:a2+=(a+)2-2=-1但又感到迷惑不解,因为a2>0,>0,为什么两个正数的和小于0呢?这时,教师及时指出,因为方程a+=1没有实数根,同学们学习了复数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这样,使学生急于想了解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使学生有了追根求源之感,求知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又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为人刻薄吝啬,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230-1(分)即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在课堂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这是组织数学的常用方法。
二、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
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求答案的过程。许多科学发现,都是由科学家们一时的直觉得出猜想、假设,然后再由科学家们自己或几代人,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证明。如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等。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例如,有一位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他刚在黑板上写上下面的题目:平面上有两个点(t+,t-)(t>0)与(1,0),当这两点距离最短时,t=____。有一位同学小声说道:t=1,老师问他为什么?那位学生只是吞吞吐吐,词不达意,说不出所以然。那位老师让他坐下,并批评了他。实际上,那位学生凭的是直觉,首先直觉到:距离最短t+有最小值t=1。这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仔细推敲,找出理论依据。其实“追踪还原”出事物本来面目,便可解释为:如图所示,因为t+≥2,所以动点P(t+,t-)位于直线x=2的右则,(含直线x=2本身),t=1时,对应点P′的坐标为(2,0),恰好是Q(1,0)在直线x=2上的射影,P′Q的长即为直线x=2的右半面上所有点到点Q的距离的最小值。
同时,还可以从深一层意义“还原”下去:设动点为(t+,t-),将方程x=t+,y=t-两边平方后相减,可得方程x2-y2=4(x≥2),故点Q与双曲线的右项点P’(2,0)距离最小,所以│PQ│min=2-1=1,这时,t+=2,t-=0,即t=1。
如果这样讲,不仅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积极性,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直觉思维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抓好“三基”教学,同时要保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为杜绝可能出现的错误,应“还原”直觉思维的过程,从理论上给予证明,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基础知识;口语技能;翻译能力
一、利用语文基础知识来巩固越南语基础知识,为形成技能打下扎实基础
首先,学习一门语言,语音是最基础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尤其是越南语,因为越南语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形成的文字,看到文字就可以直接读出来,而且中国人学越南语非常有优势,在越南语中有一种词叫汉语借词,也叫汉越语词,发音与汉语接近,意思也相同或相近,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成为越南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越南语的各个领域里。因此,学好汉语拼音对于进一步学习、积累越南语词汇量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语法,只有正确的掌握语法才能掌握语言规则和句子结构,进而逐渐发展语言能力。众所周知,语法是一门语言中最为难学的部分,而在越南语的学习当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汉语和越南语的句子结构有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比如:汉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越南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有主语、谓语、补语(越南语的补语相当于汉语的宾语)。越南语和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是一致的,都是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越南语称为补语)在谓语动词之后,除了这个主谓宾的基本句型相同,越南语里的连动式和汉语里的连谓句句型相同,汉越两种语言里的兼语句也是相同的句子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越南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分析汉语和越南语语法之间的共同点来指导学生,在学习越南语语法的时候不盲目地去记,不靠死记硬背,相反地能够和汉语的语法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利用对母语语法的熟悉掌握进而提高自己对越南语语法的认识,相信对后面语言技能的形成能够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实用语文操练技能是提高越南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
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宗旨,但如何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实践技能应用是一个难点,外语技能的培养与其他一些可以进行设备操作的专业技能培养不同,就目前的中职学校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主要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无形的,它没有设备操作,只能靠口头来表达,所以技能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就比其它专业更加辛苦。
中职学校的越南语教学是从零开始的,新生入学没有任何基础,从语音学起,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学完语音,剩下的三个学期就进行基础、会话和听力等知识的综合学习实践,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训练形成技巧,只靠单一的越南语课堂教学是很难引导学生去实现技能目标的。很多越南语老师也一直想方设法要改革教学,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只从越语教材,教学手法上来改,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很多越语知识,但却不知道运用技巧去表达,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用语文操练技能(如:学会倾听、写记叙文、介绍、写说明文、交谈、复述等)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越南语教师在课堂上都只是过分强调了对生词和课文内容的记忆,使得学生也过分地埋头苦记,虽然也有成效,但过程比较辛苦且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个启示,学生其实已经累积了一定量的越南语知识,只是缺了一些应用技巧。因为学习越南语的时间较短,所以直接用越南语来编辑语言的能力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能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语文操练技能(如:学会倾听、写记叙文、介绍、写说明文、交谈、复述等)作为指导,结合越南语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创新越南语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相信会事半功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吸收、归纳、整理、叙述等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而要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又是相当重要的。口语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交谈的过程,首先就要学会倾听,才能理解吸收别人的意思,然后进行即时性的归纳整理进而回答,在归纳整理回答的过程中往往都会使用到记叙、介绍、说明、复述等技能,设想一下,如果学生在运用越南语表达之前都掌握了以上技能,那么转换成越南语的时候也就得心应手多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大胆地从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始改革,把语文课堂和越南语课堂组织在一起进行实践训练,先由语文老师把实训的操练技能进行讲解说明,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去做,然后再由越南语老师指导进行实践训练,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练习从而达到技能形成的目标。
三、丰富的语文知识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学习一门外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外语人才的工作能力最主要就是体现在翻译能力上。相对于其他语种,越南语和汉语之间的对译较为容易,因为在语法和发音上都有很大相同之处,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还是发现,很多中职越南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中(从越文翻译成中文)还是出现词穷的现象,这一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语文知识的贫乏。根据很多学生的反馈,其实学生潜意思里都能明白越语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组织成句,这里又要回到那个老问题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很多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对于很多中文的习惯用语,一些相对书面的词语和句子非常陌生,平时也不注重积累,所以在需要用的时候就拿不出来。其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涉及到很多丰富的语言知识,但是往往因为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讲语文知识,越南语教师只讲越语知识,而没能把两门学科的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应用于翻译训练,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应用。语文知识与翻译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译离不开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让目标文成功地表达源文的内涵,必须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由此可以看出丰富的语文知识对于翻译技能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培养中职学生累积丰富的语文知识也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一个中职学生要形成越语语言技能,只依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难达到技能要求的,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实践语言技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够利用中职语文教学来帮助指导越南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两者结合相辅相成,用学生相对容易理解掌握的语文知识来作为形成越南语语言技能的参考指导,相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越南语,从而进一步转换成实用技能。教师们今后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尝试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相信可以更好地利用实用语文操练技能来帮助指导中职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越南语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专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新生进校的专业介绍中,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专题讲解;进入第8学期,多种形式介绍了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第10学期毕业论文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从毕业论文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完成毕业论文后的调查结果显示,97.92%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毕业论文教学,认为毕业论文环节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能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和培养协作精神的分别达到9167%、85.4观、70.83%、70.83%、81.25%、66.67%、70.83%;对于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知晓情况,学生于第1234学年知道的分别为27.10%、12.50%、37.50%和16.70%,还有6.20%的学生到第5学年才知道毕业论文环节。
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知识能力
毕业论文工作也是一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信息获取能力、统计软件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的大检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均选修了文献检索课程,但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前,33.33%的学生从未进行文献检索,62.5%学生仅偶尔开展文献检索,仅4.17%的学生经常运用学校提供的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工作。毕业论文工作中,文献检索知识和能力主要来源于指导老师和学生的辅导与帮助,分别占85.42%和58.33%,检索方式主要为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占91.67%;认为文献检索可帮助选题、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分别为35.4观、43.75%和79.17%。
在论文过程中,仅14.58%的学生认为能熟练翻译与文题相关的外文资料,79.17%学生认为外文翻译困难特别是较难准确表达专业含义,即使是己通过了六级测试的学生也尚不能自如完成翻译工作。
通过专题讲座和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基本掌握了开题报告书写格式和要求,其中的立题依据、研宄内容、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等内容书写正确率分别为87.50%87.50%和54.17%。
在毕业论文资料收集整理前,85.42%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图表的使用,但在论文工作中,初次使用统计图表时,仍出现较多的应用错误,其中表题图题、表目设置、表线、有效数字和单位、图形图标错误率分别达21.83%、31.25%、33.33%、22.92%、20.83%有关统计指标的正确选用调查结果显示,有20.83%的学生在资料分析中不能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指标。
毕业论文过程中,87.50%的学生采用了统计软件,12.5%的学生因为原始资料的限制,仅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类型主要是SPSS和Excel,虽在论文工作前,77.0极的学生己经学习运用过某种统计软件,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14.58%的学生能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而85.42%的学生不太熟练甚至生疏。
通过学习和练习论文写作,掌握和基本掌握论文书写格式的学生分别占43.75%、56.25%,论文撰写知识主要来源于指导老师(占93.75%)论文撰写的难点主要为讨论、英文文摘和结论,分别占66.67%、41.67%和27.08%。
三、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调查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过程、自己和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中精力投入、影响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评价及对毕业论文工作环节的具体建议,结果显示,认为毕业论文管理好、一般和差的学生分别为37.5%、5&33%、4.17%;72.9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能全身心投入,通过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保证毕业论文进度和质量,27.0%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精力投入一般;关于“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投入的精力程度”评价,60.42%学生认为带教老师非常投入,35.42%的学生认为老师一般投入,另有4.16%的学生人认为带教老师完全未投入。
通过挖掘资源、过程管理以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基本保证,并逐年提高,2004届、2005届、2006届毕业论文优良率分别为85%、87%、94%,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丝毫不能忽视,专业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的因素包括学生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条件、考研求职压力影响和过程管理等,回答率分别占81.25%、77.08%、75.00%、70.83%、50.00%。
亲历毕业论文工作后,学生感慨良多,提出了很多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58.40%学生建议应于第9学期开始布置这项工作;关于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54.17%的学生认为3-4学年学习较合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为网速慢、图书馆数据库不全和学生文献检索方法的欠缺,影响了文献检索的质量,建议今后信息获取条件能得以改善。另外,在“你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改善还有何建议?”的开放式问卷中,不少学生提出增加工作时间、加强论文前期课程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和指导老师、增加工作经费、严格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四、结语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毕业论文工作,掌握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并真正体会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选题,可以启发学生科研联想和发现实际工作急待解决问题,通过资料检索和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面,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可以巩固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通过论文的修改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论文答辩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毕业论文为学生搭建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平台正如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的“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既然书法练习和心理认知活动有着重要关系,那么二者是同步进行还是有先有后呢?古代的书法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右军曰‘意在笔先’,此法言也”④。“意在笔先”的确切涵义到底是什么?它的提出者———书圣王右军作了很好的诠释“,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⑤。总之,关于书法学习与心理认知活动的重要性及先后关系,古代的书法家精辟的阐述就是最好的说明。
书法教育不仅是书法技能本身的简单训练,更是书法之外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它对于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郭沫若先生1962年8月为《人民教育》题词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熊秉明先生在谈到书法和中国文化时也说:“(书法)心灵境界是书者先天气质、智慧和后天经历、教养、努力等所共同形成的心理结构、内心世界。”⑥P179
另一方面,认知能力又对书法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外的艺术教育研究者认为,脑内所有区域都与认知有关,包括负责加工的额叶、负责视觉信息输入和视觉成像的枕叶、负责感官分类的顶叶、负责运动的小脑以及负责情绪反映的中脑。而且,在认知产生的所有影响中,被用作学科学习工具的视觉艺术所造成的影响似乎是最强烈的。堪萨斯州大学的教授EdwardSturr认为“创造艺术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知能力的过程,离不开问题解决、批判思考和创造思维能力。”接着他又进一步作了补充,“当艺术被整合到课程中时,其他学科的能力也得到提高。”⑦P60-67也就是说,认知能力在书法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法艺术的创作离不开认知能力的工作,需要依赖认知能力的协作才能完成,同时书法艺术还有助于其他能力的提高。
有研究报告了视觉学习与提高阅读能力、创造力之间的联系(Eisner,1998)。如对8个班的96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项测试,4个班为实验组,4个班为控制组,其中只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了艺术强化,而控制组只有普通的艺术课程而没有额外的强化。7个月以后,实验组学生的数学和阅读分数都明显高于普通的控制组(Gardiner,1996)。笔者最近也对开办的书法辅导班共400名学生的书写状况与学生的学业水平、操行表现进行了调查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见表1)。
关键词 社会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 语言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48-01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外语教学是力图解决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来源于文化,但是又用于反映该文化的各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运用这门外语所依附的社会文化。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交际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特别是在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上加以指导,以便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作为“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某种艺术、某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这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化现象,而是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中还可以分裂出许多小的文化类别,这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我们进行交流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对某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例如:“狗”一词在英汉文化群体中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用“走狗”“丧家狗”等来形容令人厌恶的人,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贬义,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则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成语,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又如,英语单词“dragon(龙)”与中国的“龙”,在象征意义、美学内涵,以及语言应用上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人把龙看成是动物中最恐怖的一种,它们传播瘟疫,糟蹋庄稼,以吃人为乐,被誉为贪婪的掠夺者,嗜财如命的守财奴,而在“dragon(龙)”构成的习语中则指“恶魔”“魔王”,如“Dragon Lady(盛气凌人的女人)”等;与此相反,在中国龙是受敬重与崇拜的对象,因此它们掌握河、湖、海,负责施云布雨,供奉它们的龙王庙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对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英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只有概括词,如“uncle, aunt, cousin, grandmother”等,而汉语中却只有表示具体关系的词,如“叔、伯、舅、外公”等。“I have a sister.”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翻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上下文可判断,“sister”是译成“姐”还是“妹”就够伤脑筋了。
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孙小华(1976-),男,湖北汉川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86-0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大基本要素——材料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1]因此“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成为材料类专业的学位课程。一方面该课程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是由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内容衍生而来,另一方面该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是失效分析等课程的前导课,也可直接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成为联系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结合“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自身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用、调整考核评定模式改善教学实效,对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十分重要。为此,笔者结合数年对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改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1.优化基础内容,注意前后课程衔接
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对本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兴趣,增加了课程绪论的内容。该部分主要介绍材料力学性能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材料的力学性能课程的前导和后期课程及其关系、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事项、考核模式、实验安排、学习要求等。这样学生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更加清楚“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脉络,明确学习目的,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课程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章)讲述材料在一次加载条件下的形变和断裂过程,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评价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抗过载失效的能力或安全性;第二部分(第5~8章)论述疲劳、蠕变、磨损和环境效应四种常见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形式,材料对这四种形式失效的抗力将决定零件的寿命;第三部分(第9~11章)介绍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2]该部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定律从“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衍生而来,有些内容也为“失效分析”等课程奠定基础。所以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和内容侧重及任务划分。
2.结合专业特色与需求,强/弱化相关内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主要面向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授课。三峡大学这两个专业在电建、电厂金属、水工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电力行业特色,结合行业工作需求,该课程在金属材料静荷载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等章节的内容予以了强化,列举了一些行业相关工程实例。另外,因课程内容繁多、课时有限,教师将这两个专业涉及相对较少的陶瓷、高分子等材料力学性能予以了弱化,留出学生自学的空间。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课程讲授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例如在讲授材料理论断裂强度和实际断裂强度存在约3个数量级的差异时,一方面利用双原子模型推导出理论断裂强度,另一方面指出实验测试的断裂强度与之巨大的差距,由此指出这一现象是催生位错理论的原动力。当人们认识到材料中存在缺陷之后,利用断裂力学中的格雷菲斯理论可以较好地算出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在讲到材料的低温脆性时,列举二战中苏-德战争由于严寒使得坦克履带断裂等低温因素对战争的巨大影响,更真实地让学生了解材料低温性能的变化情况;在讲磨损的影响因素时,与人穿鞋的磨损过程类比,使学生贴近自身更好地理解磨损的影响因素和危害;在讲裂纹的河流花样时与长江的形态(源头、支流、主流、流向、宽度等)相类比,让学生形象、牢固、准确地掌握了裂纹的源头和走向。这种方式把理论与实际、实践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是工程材料的四要素之一,是工程材料研究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课程中讲到的很多概念、现象和定律经常在科研中用到。例如研究生将不同角度的接头通过有机物连接起来,研究最佳的连接方式和破坏形式。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微孔聚集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等轴韧窝,拉长韧窝,撕裂韧窝),结合连接断口的显微形貌与受力状况能很好地揭示接头的破坏形式和内在机理。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入科研经验与成果,将教学的基础性和科研的前沿性、时代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1.采用构建主义教学方法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知识点繁多,很多与前导课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相联系,较难理解。为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了构建主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3]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4]为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上课时一般先回顾上次的课程内容,从熟悉的内容导入。对于一些与前导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往往结合前导课程内容展开,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5]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间穿插一些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图表较多,书中许多抽象的内容很难通过语言的表述来讲清楚。[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多种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增强表现力,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使得材料力学的一些抽象概念易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活跃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3.加强网络教学,增加沟通改进渠道
计算机网络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也将相应多媒体课件、部分习题、教案等内容放到学校建设的教学网页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空余时间浏览课件和相关资料,便于复习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该教学网页和老师互动、探讨课程问题,也可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便于教师改进、提升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在特定实验环境、条件、测试步骤下获得的,因此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实验环节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深度,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工程素养是本课程实验部分仔细考虑的问题。在实验内容的开设上兼顾了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同时注重与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相关的理化检验工程师岗位能力培训相结合,[7]既保证学生能掌握特定的力学特征曲线(如应力应变曲线)或性能指标(如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等)的测试方法、步骤和标准,加强对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如文献检索、实验设备及相关工具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报告总结等的训练,[8]又通过小组综合实验加强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设计、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9]达到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工程素养的目的。
四、调整考核评定模式改善教学实效
课程的考核评定模式和最终成绩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老师教学实效的一面镜子。结合往届课程教学经验调整考核模式、命题形式、内容和成绩评定方法,努力做到从终结性课程考核模式向形成性评价方式转变,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中考试与平时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控制,形成综合考核评定的方法。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三部分组成,各占70%、20%、10%。其中期末考试出题形式由填空、判断、选择、名词解释、力学性能指标说明、综合题构成,其内容覆盖每个章节,做到考核全面,力争反映出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力学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力学性能的测试原理,掌握测试技术,进一步理解所测的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与实用意义;掌握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并能用微观机理解释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掌握宏观力学性能规律为主);实验成绩单独考核、自成体系,由每次实验的分成绩组成。如果实验成绩不合格,课程总成绩就不合格(突出实验的重要性);如果合格,其10%的分值成为总成绩的组成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和课后小论文等。这种综合性考核评定模式减缓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压力,使学生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学习和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去,[10]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科技论文撰写的能力。此外,成绩出来后,教师通过对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予以分析,得出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提出改进途径,以利改善后续教学实效。
五、结语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实验教学、考核与评定等展开全面多层次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完善、推陈出新,摸索出一条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具有动手能力、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高工程素养的社会实用人才新途径,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本门课程知识并能在工程和科研中灵活运用。同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完善了教师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吉会,刘家臣,郑俊萍,等.“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79-81.
[2]束德林.工程材料力学性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1):95-99.
[4]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5]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18-21.
[6]裴立宅,刘翠娟,樊传刚.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教改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0,(3):64-66.
[7]白允强,王章忠,周衡志.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0,(3):49-51.
[8]叶荣昌,强文江,李成华,等.材料力学性能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