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诗文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感想与体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相对于感知,在文本方面,包容了内容理解,情境体验,情感体会,表达方法、语言特点,节奏韵律的领悟等。从阅读主体上看感悟会因为学生个性,经历的不同而产生更加自我和个性。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期望学生感悟得更加深入,却又常常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此时,朗读便会显现出神奇而独特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未晓处”的重点,难点,节点,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联系全文反复朗读涵咏去突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草船借箭》中诸葛与周瑜暗藏玄机,刀光剑影的对话……诸如此类含义深刻,“有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语句,只有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才会产生顿悟的兴奋,阅读水平的提升。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语)——对于感情充沛或幽微,情境强,意境浓的段落,文章非朗读,能得其精妙。《观潮》中潮来时的片段,若不高声朗读,如何“身历其境”,睹其奔腾雄壮之势,闻其震天撼地之声。《去年的树》人物对白神情,若不轻声吟咏,如何能“推心置腹”,真真切切地体会人物心境心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描写爬山虎的片段,若不反复诵读,如何能从其间读出叶圣陶先生之平静而又深邃的境界,真诚而又仁爱的人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忘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与文章的“契合”,才能找到“忘我”陶醉的感觉,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语文魅力。教学十余年来,本文“焕发”出强大的感发力量,学生或泪不自已,或手舞足蹈,或“流连忘返”,均是在一遍遍的吟咏,朗读实现的。“情动语中而形言”——朗读既是学生体会情感,获得感动的方法,又是学生倾诉感动的方式。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解闷》)——当年贾岛骑在驴上“推敲”的时候,也是一边捋须,一边忘我的吟诵。只有在对文章一遍遍的出声朗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的文章的结构法度,行文气韵,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这些表达上“说不清,道不明”奥妙,并且在悄无声息之中得以内化,迁移,最终化为己出,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经朗读不知《长城》简约背后的严整,大气;不经朗读不知《白鹅》幽默背后的平和冲淡;不经朗读,不知《桥》语言节奏,故事情节、人物心情三者的内在契合;不经朗读不知老舍之亲和,鲁迅之深邃,冰心之清新,巴金之真挚;不经朗读不知说明文之严谨,不知散文之自在,议论文之逻辑。
二、积淀、内化作用
“熟读成诵”是传统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热爱朗读,背诵的学生比不太愿意出声读课文的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要强。我想这得益于朗读,吟咏在积累,内化层面的优越性。
首先,朗读吟诵中,能更好的积累好词佳句,语言材料。这种积累不同机械的抄写和简单的训练。在朗读中好词佳句,以整体的语言情境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其意思,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运用之法。
其次,朗读吟诵有利于学生将文章之情境,阅读文章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固化”,这种潜在的“人生经验”往往会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表达的素材和灵感。
再次,在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提升。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作为一种经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朗读最容易得到提升。这正是由朗读的多功能性所决定的。
三、提升默读品质
我常常把默读当做阅读水平提高的标志,当做高年级阅读训练的一个重点。从教学实践来看,朗读对学生默读品质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语感强,对语言更加捻熟,在默读中往往速度更快,注意力更集中,感受更加深入、细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需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第一,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其次,打开学生视野,加强课外阅读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放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的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三、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识字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展具有导向作用,是识字教学的主线,贯穿于识字教学全过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目标为: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识字量是1600~1800个汉字,占到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中高年级的识字量有所减少,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40%,这与“低年级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中年级教学重点是阅读教学,高年级教学重点是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二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能力是对识字质量的要求,教会学生汉字,不如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应是识字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作用,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认识汉字了;三是对识字效果的具体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应该是在任何语境下,都能准确读出字音,理解字义,而不是只在课文的语境中才能认识这个字,识字不能对语境产生依赖。此外,独立的识字能力应该是看到生字,能够根据拼音读出字音,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字义,利用工具书来证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以后在任何语境中见到这个字,都能够准确把握。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对策
1.识字教学规律。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音形义的结构规律,每一个汉字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一定的部件或笔画组成,呈现出指示、形声、会意及象形规律的特点,教师要发掘汉字的这些规律,用形旁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用声旁记忆字音;识字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还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识字教学要与词、句、文相联系,使学生在词、句、文中认识汉字,并能够将学到的汉字应用到词、句、文中。2.识字教学方法。标注拼音、提前读写法,这个方法是在儿童识字之前,借助拼音,进行读写,目前有大量的拼音读物,即标注拼音和汉子双行文章,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拼音、观察自形、理解字义,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帮助儿童认识汉字。韵语识字法,先将字组成词,再将词放在短文中进行识字教学,将分散的没有联系的字集中在一起,借助一定的语境来识字,实现“在词中学习字、在句中学习词、在文中学习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3]3.识字教学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要对识字教学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识字教学作业要体现趣味性、渗透性、层次性及拓展性原则,既要达到巩固识字的效果,又要促进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拓展和延伸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后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注重质量。4.识字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评价为: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的情况,在具体语境中应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工具书学习汉字的能力。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既注重了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又注重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运用这两种评价标准。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将识字习惯和识字态度纳入评价标准,使识字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论
1.1培训制度不健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普遍不健全、不完善,培训计划经常变动,“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作为真正培训主角的教师也处在被动的局面,在时间、地点、费用等培训的关键问题上不能很大程度的自主,使教师对学校的培训政策、培训计划信心不足,对培训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漠不关心。
1.2培训形式单一
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还停留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上,培训方式主要为教研室活动、同行之间相互听课、督导听课等,这些活动由于缺乏较好的操作性与规范性,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名存实亡。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1.3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
不能对教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1微格教学的准备
2.1.1微格教学原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2.1.2制定微格教学计划。微格教学区别于传统集中培训的地方,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具体单一的技能,并逐项进行训练,必要时对某一单项技能进行多次反复强化训练,当每种技能都掌握后,再进行整体练习,最后形成综合的技能,这是一项具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制定微格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规则地进行培训。
2.1.3确定技能培训内容,制订技能评价标准。
2.2微格教学的实施
2.2.1布置教学场所,必须具备摄像机、三角架、电视机(电脑或多媒体)等基本设备。
2.2.2将受训教师分组,每个小组5~10人。
2.2.3确定训练技能,编写教案。
2.2.4提供示范。指导教师先展示技能评价标准,然后播放一段生动形象、规范有趣的教学示范录像片,在播放录像的同时,指导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示范录像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2.2.5微型课堂实践。10分钟左右。一名受训教师讲课,其他教师听课,主持人录像、计时、时间一到马上结束(无论是否讲完)。2.2.6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所有教师一起观看录像,观看完毕后,先由受训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剖析,说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由指导教师引导其他教师对受训教师讲课的表现做出平等、客观、公正的评价,先提肯定意见,再提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指导教师做好记录,然后进行总结或作精辟点评并记录,最后将记录交给受训教师保存。
2.2.7根据反馈记录修改教案,重新进行微型课堂实践,重新评价,如此循环,直至掌握所培训的教学技能。
2.2.8其他教师轮流接受训练。
3结果
目前我校成立了师资培训专门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培训队伍,制订了较完善的微格教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我校专、兼职教师进行了初期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1)90.4%的教师认为培训形式很好,尤其是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医疗工作本身就繁忙,还要不断地更新新业务新技术和进行科学研究,压力越来越大,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传统的集中培训。而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培训,培训场所随机,培训时间灵活,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空隙时间或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地点安排培训,能够保证自己在兼顾临床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培训。
(2)80.3%的教师认为培训一针见血,能深刻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正。以往督导办老师听课提出的意见,自己没有直观的感受,因而很难予以充分重视,即使重视了也没有机会立即改正。而采用微格教学培训,自己身上的优势与劣势能通过录像亲眼目睹,印象深刻,从而决心改正,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94.6%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很适用,涉及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项技能。
(4)76.7%的教师认为培训成效显著。费时不是太多,但实践机会多,能进行再循环练习,不断改进,确确实实提高了教学技能。
(5)88.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并使教育理论知识得到了更新。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授课艺术发生了变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满意度,78%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16%的学生认为“满意”,6%的学生认为“一般”。
4讨论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提出,是一种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视听技术(如录像等)为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并逐项进行训练,必要时甚至对某一单项技能进行多次反复强化训练,当每种技能都掌握后,再进行整体练习,最后形成综合技能。通常将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对每组每一教师轮流进行培训。培训时,受训教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将实况当场摄录下来,随后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像,观看完毕后,先由受训教师做出自我评价,再由指导教师引导其他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讨论和评议。这样,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就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可进行选择性的模拟。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具有很大优势:
(1)理论联系实际。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地贯彻和实现。
(2)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微格教学把一堂课的各教学环节和各种技能分别独立进行训练,每次只训练1~2种技能,便于受训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并通过反复训练、反馈与讨论,更容易完成训练任务。
(3)多层次反馈系统、及时准确。微格教学利用录像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一结束便可立即回放教学录像,受训教师作为“第三者”参与反馈(这是别人的评价不可比拟的,受训教师跳出当事人范围亲自观察自己的讲课,直接看清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印象深刻,易于改正),并与同组其他教师和指导教师一起讨论作出评价,反馈全面客观。
(4)实践性强,缩短教师成长时间。进入再循环练习时,扬长避短,激浊扬清,反复实践,直至达标,使受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
(一)审视大学教学:学生、教师、学校之三维视角
1.大学教学:学生心智成长的“孵化器”。大学不仅以探索高深学问为目标,更追求以高深学问“训练”与“装备”人为永恒宗旨,它是青年学子心智成长的场所。而大学教学则是实现此宗旨的基本途径。处于18—23岁的青年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深奥的专业知识,而且课内外有机会与众多学者讨论、交流,在教师们的引导与带领下认识自身、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学识、智力、理解力等各种素质得到了极大的训练与拓展,这就是真正的心智培养。正如怀特海(WhiteheadAN)所说:“大学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们传播知识,也不在于仅向教师们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2]
2.大学教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职能。高深知识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对应着知识的生产(发现与创造)、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应用过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与社会服务可视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三大职能。作为三大职能之一,教学是大学教师最为传统的职能,这一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大学就是教师传授高级学术知识的场所。同时,大学教学亦有助于教师其他职能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学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就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准备教学的过程就是其对教学内容(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思考、钻研的过程。此外,在大学里,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常常走在教师的前面,师生互动的一个积极结果就是教师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新东西,这对教师而言,不啻为一种科研资源。由此而言,大学教学是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职能。
3.大学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自从有了大学,就有了对其教育质量的期待。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类型与层次的拓展,大学教育质量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直接为社会服务。同时,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样。然而,追根溯源,培养人才仍是大学最为基本的职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而大学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此,大学教学投入的多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大学教学质量的好坏能够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进而反映出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从这个意义来看,大学教学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简言之,大学教学之于学生、教师乃至学校均有重要意义。而从教学过程与影响因素考虑,大学教学水平与质量提升的重点在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当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革新是关键。
(二)大学教师教学观辨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要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呼声的日益高涨,有关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逐渐兴起。这当中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教师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可能影响。1993年,澳大利亚的3位学者基恩•特里格维尔(TrigwellK)、迈克尔•普洛瑟(ProsserM)和菲利普•泰勒(TaylorF)对24名教授大学一年级物理与化学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探索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意图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了5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握学科概念;教师/学生互动的策略,意在使学生掌握学科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旨在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旨在使学生改变自身的观念[3]。1997年,香港大学的学者基姆伯(KemberD)基于既往有关大学教师教学观研究的回溯与总结,认为既往的研究在术语称谓上虽有所差异,然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合并成5种教学观:教学作为知识的传授,教学作为结构知识的传递,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应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应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与心智的发展。进而,他又将这5类教学观作为子类别分别归于教师中心/内容导向、学生中心/学习导向两大类中,每个大类各含两小类,而教学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子类教学观作为两大类教学观之间的过渡。最后,他将这5类教学观具象为一个起点为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导向的大类教学观,终点为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导向的连续体之间的5点[4]。然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也发现大学教师似乎兼有“理想”的教学观与“现实”的教学观。1992年,两位澳大利亚的学者莫威思(Sam-uelowicz)和贝恩(Bain)通过对来自于两所不同类型大学(开放式大学与传统大学)不同学科领域(科学与社会科学)的13名大学教师访谈调查得出结论:至少对于某些大学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观是情境性的;大学教师可能兼有“理想”的与“现实”的教学观。这似乎意味着,教师教学目标的表达与“理想”的教学观相一致,而他们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评价,体现了“现实”的教学观[5]。
针对于此,2005年,4位英国学者通过对4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638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之后,认为大学教师“理想”的教学观与“现实”的教学观具有深层次的一致性,但也有差异:教师“现实”的教学观是“理想”教学观与学术以及社会情境的折中[6]。国内研究者于此也有相关的研究与阐述。喻平认为,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是一个涉及知识信念、认知信念、文化信念、学习信念以及对信念的自我调节等因素的复杂结构,它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活动经验、科学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会对自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会通过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认识信念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间接影响[7]。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8]。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者陆根书与韦娜通过对本校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教师教学观的基本情况调查,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可以用关心激励、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多媒体、传授知识5个维度加以度量。对这5个维度进行的二阶因素分析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类型,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观[9]。2011年,厦门大学吴薇通过对中国与荷兰研究型大学教师们对自己教学经历的回顾以及他们对影响其教学观念的相关因素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外部环境以及个人背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外部影响因素涵盖班级环境、教学工作环境、高等教育体系政策环境以及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等四大层次[10]。综上,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师有关教学的基本信念与看法,它既是大学教师逐渐形成的对教学本质及其过程的基本判断与价值追求,又受到自身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塑造与影响,并指导着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大学教师教学观可细分为不同层面:教学理想层与教学情境感知层。大学教师的教学理想是其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知识乃至大学本质等问题的基本思考与判断,它不受具体教学情境的羁绊,它是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内核。而教学情境感知则更“具体”,更“现实”,它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学术与教学情境的感知,既基于教学理念,又受到教师所在机构的属性、大学教师的学术背景、学科特性乃至大学教师的个人背景特征等学术与教学情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大学教师教学观是教学理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另外,从类型上来看,大学教师教学观可大致划分为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与学生中心(学习中心)两大类。
二、反求诸己: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必由之路
何谓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可视为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其过程就是大学教师教学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大学教师由教学新手到教学专家的成长过程。教学观是教学理想与教学情境感知的折中,教学理想是基本,因此,教学观的建构应当从直面深层次的教学理想开始。
(一)教中学
大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面临着“如何对待不参加讨论的学生,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思维,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教学……”等诸多新问题。当这些问题的处理与应对让教师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会尝试学习新的观念与方式来解决处理,而学习的途径可以有阅读相关文献、同事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观摩体验等,这时,通过学习,他既有的教学观念就会开始发生转变。值得指出的是,同事之间不同教学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勇于实践
一旦教师学习了新的理念、教学策略与技能,就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积极地运用、熟悉、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观。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大学教师应避免“教条化”,即应避免不辨情境,生搬硬套教科书或教师培训中所宣扬的教学原则与技巧。
(三)不断反思
大学教学是目标指向性活动,教学目标预设于教学行为、反馈之间的统一体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教学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例如,针对教育目标的教学行为,反馈意义何在;对于根据前一次教学反馈而得以安排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又体现在哪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将会更好地理解与进行教学。反思不应局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学习与实践,还蕴涵着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判断。进而言之,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来看,反思是一有效途径。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观与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观与其他教学观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反思自身精心选择的教学个案,将有效地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国外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比较了获得卓越教学奖的“专家”教师与“新手”大学教师之间在教学观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别之后,得出结论:相较于“新手”教师的单一教学观,“专家”们的教学观更为复杂与灵活[1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有:“专家”教师有强烈的意愿从其他人,尤其是学生那里获得关于他们教学与课程方面的反馈信息,而且,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系统的、正式的流程收集此类反馈信息,他们会充分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来改进自己的教学[11]。
(四)投身教育科研
相较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更为复杂。事实上,许多大学教师并不认为自己仅仅是“教师”,他们更视自己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分子。因此,探究知识与学术已经成为大学教师的使命,而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的价值与传统。毋庸置疑,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自身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大学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还需要教师投身于教育科研,教学也是一种学术,也需要不断探索。综上所述,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是大学教师自我学习、实践、研究与反思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诉求。因此,这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的重要因素
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固然以教师“反求诸已”为必由之径,然而良好适宜的教学氛围,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乃是其所处的学术、教学情境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对它的进一步分析,教师、学生、大学机构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3个方面。文章拟就此讨论其中若干具体因素,并针对当前大学的教学实际提出初步建议。
(一)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2006年,南京大学龚放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73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特别是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对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期望值很高,但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对教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也不满意,对教授教学的态度尤其不满,对已经开设的课程的满意度也较低。……大多数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少教师缺乏教学经验”[12]。这个结果令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它揭示了我国大学教学的现状。与之相应的是,目前,我国大学教师普遍缺乏职前、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过去的一些较好做法,如“助教进修班”、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等已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个问题浮出了水面。而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做法上,大学可为教师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正式培训或类似教师发展工作坊。在此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培训的具体形式如何,培训内容与环节应精心设计,培训重心应立足于大学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与革新,如此方能切实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二)对教师采取多元评价
教学、科研以及直接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教学是其基本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职能的侧重点以及对大学教学的目标追求本应有所不同,各安其位。然而目前,大学出现了漂移现象,科研导向愈演愈烈,大学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减少了投在教学改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指导研究生,对本科教学力量的投入相对而言是比较薄弱的”[10]。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影响着大学教师对于学术与教学情境的认知。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就在于实现对大学、大学教师评价多元化,平衡教学与科研。
(三)适度控制班级规模
“反思”一词由来已久,从中国的儒家思想到西方哲学中都强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反观、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或行为观念。但最先对教学行为中的“反思”(reflectivethinking)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在1933年,他论述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能够使人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是个体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反复、持久和周密的思考。考文德希德曾说过:“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美国学者C.L.Posner也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单公式,Experience+Reflection=Growth(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总结了杜威、伯莱克等国外著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将“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和理性,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总言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
国内学者将教学反思活动涉及的方面内容做了归纳,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7]Bailey等人归纳出反思型还有以下表现:审视、制定计划并试图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困境,意识到他/她带入教学的假设和价值观并对它们进行质疑,注意他/她所工作的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参加课程开发,为学校的改变付出努力,为个人的专业发展负责。根据上述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和表现的总结,“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教学改革项目对54位浙江树人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含专职和外聘)进行了有关“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多年龄层的大学英语教师是否有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行为、是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紧迫性在受问卷调查的54位大学英语教师中,40周岁以下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79.6%;教龄在10年以下的有35位老师,占总人数的64.8%。这一结果也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朝气活力,同样也说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正处在事业上升阶段、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和紧迫性、更需要不断地通过反思提高自身水平。在回答“是否感到职业带来的压力感”的问题时,共有34位老师选择“经常感到压力”,占63%;另有35.2%老师会“时而感到有压力”;54位老师中只有1位选择“没有压力感”。同时受调查老师中没有一位老师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87%的大学英语教师共47人觉得“非常有学习的必要”。这两个问题都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对职业发展紧迫性的充分认识,明白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息息相关。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自主反思绝大教师意识到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以达到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在这些受调查的大学英语教师中30位老师认为“最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式”就是“自我反思”,占总人数的55.6%。关于回答问题“您是否会在课后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时,没有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很少”项,所有的受调查老师都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层次的教学反思;而且同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把反思结果运用到之后的教学中去。同时课下94.5%的教师会进行专业相关的学习充实自我,仅职业相关书籍的阅读就有79.6%老师能达到每周5小时。而所有的这些自动反思行为都与教龄、年龄、性别、职称、学位无显著性相关,P值均大于0.05,说明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都较具有反思精神,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不同程度的反思型教师。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教育关系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过程都被赋予了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这时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焦点势必受到教学媒介的影响。(本项目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多媒体技术,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VCD、DVD(digitalversatiledisc)、电脑、网络等。)在大量使用教育技术和设备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会有些怎样的转变和特征呢?大学英语教师是否已经适应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呢?教改项目继续通过研究上述5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内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教学反思。使用多媒体、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和设备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后,85.2%的受访老师认为备课时间有所增加;同时72.2%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课件使用的反馈情况。最终54位教师中的52位认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课堂和课下网络平台的结合模式比传统英语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学习效果;88.9%的老师认为课堂内外的教育技术学习运用也促进了自身职业发展。85.2%的教师会根据不同班级的课堂反馈情况调整上课内容、课件制作、技术运用等;90.7%的教师会为了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查找整理教学资源;经常从网络获取资料的老师占总数的77.8%;其中资料以音频、视频为主,占各类网络资源的74%。同时通过SPSS相关性数据研究得出结果,年龄与教师教学资料的选择途径和形式、年龄与教学资料重组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7。反映出年龄越轻的教师更愿意通过互联网查找、多媒体使用、网络平台搭建等手段反思充实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更积极地不断修正教学资料。
四、结语
选修手持技术实验课的学生是2009级的化学师范生,共有155人,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每个学生3次,4个学时∕次。共12个学时。(1)系列实验1任务、内容是:介绍手持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学生尽快熟练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能利用手持技术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2)系列实验2任务、内容是:除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手持技术的操作外,进行较复杂实验。比如:同时连接2个或2个以上的传感器时如何来设置页面以及如何设置坐标轴上X轴、Y轴显示的物理量等,更主要的是以手持技术为工具的探究,体验手持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突出手持技术在解决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时的优势。(3)系列实验3任务、内容是:训练手持技术与多种传感器相连,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种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实验感受手持技术在综合性实验中的应用,能利用手持技术设计综合实验。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开设手持技术实验后的调查分析
手持技术实验课教学效果如何?利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认同性怎样呢?我们对选修“手持技术实验”课的15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21道大选择题(包括47道小选择题)和2道开放性问答题组成。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155份,收回148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手持技术的优点(第3-5题);(2)手持技术对化学教学的影响(第6-8题);(3)使用手持技术教学的态度(第13-14题);(4)影响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因素(第15题);(5)手持技术实验课的实施效果(第16-23题)。以下是在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以及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的评析。
2.1手持技术操作的难易程度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在开设手持技术实验课之前,绝大多数学生从未听说过手持技术,只有个别学生通过图书、期刊等对手持技术略有了解,但从未见过实物,可见手持技术在河南并未得到广泛应用。第一次接触手持技术仪器时,80%的学生感觉很新奇,很想进一步了解。只有7%的学生对其有恐惧感。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手持技术的操作不难,这与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有很大关系。
2.2手持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化学实验相比较,使用手持技术实验的优点如表5所示。学生认为手持技术的优点排序为直观、便携、操作简单、准确、实时,其中对准确、实时2大优点的认可度较低。
2.3手持技术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学习手持技术仪器的操作是为了更好地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而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手持技术产生的作用将直接影响手持技术的应用范围。调查结果表明,手持技术对学生学习化学既有正面的积极地作用(图1),又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图2),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具体应用手持技术的情况(图3、图4)。
2.4影响手持技术应用的因素
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广泛使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8类:经济条件或成本问题、学校的态度问题、化学教学实践(如教学内容的选取课时数量)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观念意识问题、评价的问题、手持技术本身的问题及学校外部压力的问题。61.2%的学生认为手持技术有一定的教学适用范围。一是由于经济等因素无法购买手持技术设备;二是虽购买了手持技术设备,也因其他条件的限制未广泛使用;三是手持技术不能代替传统实验,有些实验用手持技术合适,而另一些实验用传统的仪器更好。手持技术要想在中学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最大的障碍是:52.1%的学生认为是学校没有设备或者设备少,43.7%的学生则认为是没有相配套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实验案例),57%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的支持最为重要。
2.5学生对手持技术的认同感
应用和推广手持技术任重道远,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是否愿意成为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传播者,推广和使用手持技术呢?此次问卷中设计了第13题和第14题进行相关的调查。
2.6学生对手持技术实验课实施的效果评价
2.6.1学生对系列实验1实施效果的评价
有17%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62%的学生认为效果好。这些认为教师讲解得条理清晰,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又通过几个小实验的练习,基本掌握了手持技术的操作步骤。
2.6.2学生对系列实验2、3实施效果的评价
从图7可以看出,14.6%的学生认为很好,59.7%的学生认为好,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可系列实验2、3的教学效果。但相比较实验2采取的指导探究式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更喜欢实验3开放式的合作探究式教学,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对于系列实验2、3内容(图8),85%的学生认为贴近初、高中化学教学,对今后从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用。从难易程度上,多数学生(64.6%)认为实验内容不难也不太简单,属于一般难度。
2.6.3学生对自我开发实验能力的评价
开设手持技术实验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手持技术,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将手持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能开发出合适的案例,提高探究的能力。学生能否开发出适合的案例呢?调查表明,88.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但需要时间,11.2%的学生觉得自己不能开发出新的手持技术实验。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很自信的。对于开放题“您认为利用手持技术可以和初、高中化学中的哪些实验相结合或者是对哪些实验进行改进”,大多数学生写了测量反应的热效应、强弱电解质的电导率等,是比较简单的定量实验,而且还和手持技术实验课上的实验内容很相似。这对应了学生的选择“能,但需要时间”。
3结论与反思
3.1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手持技术实验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认同性持肯定的态度,即对化学师范生开展手持技术实验课是可行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内容贴近初、高中化学教学,对今后从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难度适中,层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恰当,所以对化学师范生开设手持技术实验课是必要的。另外,选修手持技术实验课的已是大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手持技术的使用方法,理解手持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仪器的维护。他们不仅了解了一种现代化实验手段,认可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优势,愿意在条件许可时使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而且能够与初、高中化学课程整合,开发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2反思
现有一组对体育教师职称评定调查的统计数据,对职称评定的态度分四种: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60%、9.70%、49.00%、36.70%。目前而言,体育教师对职称评定方面普遍表示不满意,包括评定制度,包括评定方法,还包括评定标准等,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未能建立科学系统的、能客观反映体育工作特性的相关考核制度,另外,在计量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称要求,如此一来,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由于评职称问题而无法全身心的开展本职工作;第三,利用评职称这一手段,能够有效解决工资待遇分层的问题,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之间的矛盾容易产生。
二、学校政策
有一组关于学校领导及学校的政策规定对体育工作的支持度的统计,分为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一般支持和不太支持,各占的比例分别是6.10%、26.00%、38.30%、29.60%。现阶段,体育教师对学校颁布、实施的某些政策或者规定存在异议,满意度也不高。进行调查,发现的问题通常有:一,学校领导层对体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没有为其制定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没能将其置于其它学科的同等地位。如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对体育教学却极为“吝啬”;二,课时安排不科学,部分体育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每星期课时量甚至高达20节,虽然如此,但在评定职称等事情上却没有得到一定的政策方面优惠。
三、结论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较为明显:首先,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没能获得学校及社会足够重视,所以,地位不高;其次,学校在制定政策或者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没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尤其表现在没能把握好体育教师业绩评定这一点。
四、建议
1.翻转案例教学。目前,很多任课老师面临案例创新的困境,通过网络搜索工具随意找来案例有个很严重的弊端。因为资源的共享性特征,学生有机会并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来应付,本应该锻炼的能力被抄袭拷贝所替代。案例的时效性经常被忽视,教材上会出现一些已经“过时”的案例故事。对任课老师而言,使用这些案例是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案例是否被精心准备过,学生心知肚明。
2.小组化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和与学生讨论方式来引导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快速的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由于授课班级人数众多,会导致课堂混乱、嘈闹的情况。如不能适当引导必然会偏离讲授的内容。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求实现小班化教学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项目小组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来配置小组。运用PPT的方式汇报讲解本组的调查过程与分析结果。通过一次完整的市场调研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如何解决教师的困惑
1.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具。市场预测相关章节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公式,这些复杂枯燥的计算一般都是要求学生通过手工进行的。在课堂题目练习时,经常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答案的情况。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大量企业开始着手使用专业软件来取代原始手工操作来整理、分析数据,所以信息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会有很大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期望教师能介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比较普及的数据处理、分析、预测软件,如Excel(数据处理软件)、TSP(时间序列分析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如能在实训课上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不仅能解决枯燥的计算问题,降低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对理论转化成实际市场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
2.考核方式多样化。比如,用获取积分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上课状态。回答问题就加分,调动其积极性。小组在做作业时,先相互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的方式收集idea(想法、主意)。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教师此时可以进行点评打分。平时分占比例高于期末卷面分这个方案并不是对学生的减负,而是重新分配了学生的“负担”。每天做一点,积累分数,通过一门课程就不再是难事了。让“一考定终身”情况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努力在平时”。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