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

第1篇: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新文人画;新文人画家;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6-01

一、文人画的概念

文人画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特有现象,其创作主体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绘画内容随着文人画家社会生活和主体心境的变化而产生,呈现出特殊的审美意境和绘画形式。文人画的历史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艺术,甚至可以说文人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也正是因为绘画主体和审美意识理论的特殊性,文人画艺术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什么是文人?文人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学教育,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政治理想,他们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绘画对于这些文人们来说,则是余事之后的余事。

什么是文人画?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提出了文人画的界定:“何谓文人画?即画中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所谓文人作画,必于艺术上功夫欠缺,节外生枝,而以画外之物为弥补掩饰之计。殊不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由此总结文人画应具有一下几点特色:首先文人画的创作者是文人;其次,文人画的绘画水平不高,画外之意才是文人画的重点;再次,文人思想的传达是文人画绘画的目的所在。那么,历史上一些画家并非文人,如仇英、任颐,但却被认为是文人画家,如果单纯理解文人画的就是文人画,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俞剑华提出文人画中的文人气氛才是界定文人画和非文人画的标准,这也就是陈衡恪所提到的“文人之趣味”。

二、新文人画的继承与发展

新文人画的概念最早由高剑父在四十年代提出,是指现代化的文人画,内涵是“重笔墨之写意,然以现代之事物或感想为题材”,去“传达善、美”,同时他也提出过“新宋院画”,这些主张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画的革新。

八十年代,范曾再次提出“新文人画”的概念:“我的姑祖父陈师曾在二十年代提出复兴文人画,我现在提出‘新文人画’,以示区别于传统文人画或旧文人画。”范曾的提法和后来发展出来的新文人画派没有任何血脉关系,主要是为了区分和陈师曾的文人画理念不同,他也曾公开表示担心新文人画派是“文盲们风起云涌地竞以文人自标”。

1989年,邓福星在《新文人画选》的序言中指出:“新文人画是一种当代艺术形式态,当拿它与其它当代水墨比较时,完全就是他所继承的旧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艺术观念、表现方式等特征而着眼的。但毕竟与文人画不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新旧文人画把高度感情化的笔墨与作者的心态、个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用以创造笔墨形式那富有表现力的的用笔也成为文人画构成的一个部分。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它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首先在概念上就要体现出来,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克柔在《行行重行行――看93中国行文人画展》中对新文人画在字面上做了说明:“新”―是指作品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情趣,有个性特点。更新已有的陈法,创造出新的时空意识。“文”――是指画家懂得美学,研哲理,善辞章和书法,文采溢于画外。“人”――是指画家的品德能超凡脱俗,忘乎得失,又以天地万物为怀,通达古今之人情。“画”――是指作品的形式技巧,笔墨、构图、构思、都是在以上几个方面表露出真率的形象语言。

新文人画家不是文人,这是被经常指戳的软肋,许多对此有看法的艺术家或评论家都建议新文人画家先学好文化再去画画,现在文人中也有擅画的,但是他们的艺术和文人画艺术就能一脉相承么,现在的文人和古代的文人就能一样么?举个例子说,余秋雨如果去画画就能继承古代文人画么?还是已经在画的刘墉和冯骥才发展了文人画?妄自以为,文人画如同消逝的古巴比伦,重建已经毫无可能,如果我们吸收建筑风格、图文样式用于现代建筑,那或许才真正的意义,新文人画的存在价值也是如此。

三、新文人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启示

新文人画的诞生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另一方面,他的出现以一种春风化雨的细腻消解了西方文化的暴力冲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能够吸收和包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从清朝入关到少数民族融合,一切都发生得悄无声息,新文人画最先意识到了脱离本民族文化一切终将徒劳,他们把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了初衷。现在,已经没有人不在口头上要弘扬各样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喻户晓,可新文人画派曾高举传统文化精神的大旗却快要倒下了。

新文人画最初的民族精神已经如流星划过,时光荏苒,中国在九十年代后到现在,我们的民族已经经历了太多,香港、申奥成功、四川地震、奥运会的召开、国际金融危机……新文人画不再关心时事,他们关起门来画自己的画,他们感受到了物质对他们生活的改变和对现代人思想的冲击,可是,如果把视线放远,把世界观放大,新文人画画家的近视就凸现出来了,他们的民族精神淡泊了、落寞了,他们逐渐忘记了初衷,既否定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又局限了自己的创作境界,民族精神不是灵光乍现的东西,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新文人画民族精神的守护远没有结束。

许建康将新文人画比作现代文学的图示化,新文人画中,文化和画的比重很难说孰重孰轻,新文人画画家出身基本上都是画家,从他们这一批人的年龄来看,他们大多是建国以后生人,而这代人的青年时期难免要触到祖国二十年的文化浩劫,这样的文化断代让新文人画家根植的土壤几乎是贫瘠且荒芜的,也使得他们缺少传统文人应有的文化素养,不少理论家就此认定了新文人画作为文人主体不成立,但是没有传统文人的文化素养不等同于他们没有现代文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其速度、深度、广度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西方文化的席卷从没有这样直接,身处于多元化的世界,回望传统文化的星河灿烂,有怀念也有迷惑,因为中国人就得画中国画,根和源早已融入于中国人的文化中,迷惑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早已被推出了历史的脉络,朝着跟纷繁复杂的方向走去,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个未可知,他们只能知道现在,感受现在,所以他们追逐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并试图表现创中国的当代意识形态,新文人画,最好的解释是新文人在画一种新文化。

四、新文人画图示的现代性转换

新文人画题材十分多元化,传统文人画的创作题材,一般以山水、花鸟见多,题材相对单一固定,新文人画在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外,又增添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风土人情的新题材,甚至有些只要是有所创新的国画作品都可以装进新闻人画的圈子里,有如王孟奇、徐乐乐笔下的袅袅女子,田黎明笔墨斑驳的人物,也有卢虞舜、陈平笔下的改良山水,还有刘二刚、季酉晨的文人老叟,更有朱新建小脚女人、李津的食物和暴露少女。当代凡是讲求效率,流行语如此说:“大雅若俗,大洋若土”,新文人画在这一点上既排斥了这种时代境界又附和了这种时代境界,有人怀念古代的阳春白雪、有人玩味现代的物欲横流,但不管怎样,画家们描绘了内心真实的感受 ,多元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艺术形式,多元的艺术形式造就了多元的题材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剑父.认识岭南画派[J].广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11).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