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长江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以景结情”概念的内涵,并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准确掌握。二.学生能分析“以景结情”手法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作用及在诗歌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吃零食吗?很多人会说喜欢,也有人会说不怎么吃,但突然有一个同学说,我很迷茫。同学们对他的回答或许也会迷茫,因为大家不知道他是否喜欢吃零食。但这样的回答却给人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却又有些意思。诗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一起看一首“断臂诗”,其实是一首被老师有意空出句子的诗,大家试着来填填空。
PPT显示王勃的《滕王阁诗》
或许让同学们直接填空,恐怕有些困难,你把诗人可能填写的诗句大意说一下就可以了。
[明确]:槛外长江空自流。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不回答滕王到底去了哪里呢,我想答案大家肯定知道,滕王早已驾鹤西归了,那么我们试着比较一下,写景与直叙滕王已不在哪个更好呢?
[明确]:有时写景胜于直接叙事,直接叙事未免过于直露,不能给人带来深远的思考。而写景既可丰富表达方式,又能改变抒情形式,写景其实是一种间接抒情,往往会用到衬托或烘托手法。
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写景手法,它的学名叫“以景结情”,具体内容如下:
[PPT显示]: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先把这个概念齐读两遍,然后思考并体会,呈现两首诗,大家判断一下哪首使用了“以景结情”这种手法。
PPT显示(明)杜庠的《赤壁》和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明确]
第一首使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
那么,请同学们先理顺诗歌大意,然后简单说明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
诗的首联写曹操大军东下,本是雄图大志,欲一统天下,但一个“本”字也暗示了骄兵必败,千里长江最终阻止了曹操的船队。颔联写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尽管对汉朝忠心耿耿,但已无力回天,与之相对照的曹操眼中已没有了吴,盲目自大最终导致他兵败赤壁,失去了统一天下的绝好机会。颈联中写到了兵败赤壁的场景,笔墨突然一转,到了七八百年后的明朝,一切都化成了梦幻,作者夜里划船来到这里,只能听到凄楚的箫声,三国时的纷飞战火早已不在,不堪回首,现在这里已是荒芜一片。
同学们试想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在最后对三国英雄及明朝进行一个评论,而是选择写荒芜的赤壁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描写风景,不使用议论,是让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还能给人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具有丰富的余韵与空间美,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此外,描写荒芜的赤壁,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与三国时纷飞的战火场面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的思想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孟浩然《早寒有怀》,体验“以景结情”这种手法的妙处。
PPT显示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请同学们先理顺文本的大意,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是一首诗人漫游于长江下游时的作品,正值秋天,江面上十分寒冷,独自漂泊的生涯让他十分思念家乡,他当时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做隐士,又想要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抱负,所以他当时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颈联,诗人交代了自己遥望着天际的归帆,想要归乡。尾联用了《论语・微子》中的典故,孟浩然不断地为了生活而奔走,与孔子十分相似,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十分渺茫,所以他用最后一句诗来烘托自己迷茫的心情。
请同学们看最后一句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景物描写是如何巧妙地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处的呢?
[明确]
时间是“夕”也就是黄昏时分,“漫漫无边”修饰的是江水,因为首联写的是北风江上寒。平海,就是与海相平,江水滔滔,给人一种浩荡无垠之感,没有边际,给一个漂泊之人带来一种没有彼岸的感觉,他自然会感到迷茫。这样的景触动了作者的神经,巧妙地与作者的思归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融合到了一处。
师:“以景结情”手法是情与景交融手法中的一种,也是抒情手法中的间接抒情,使用了烘托或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它具有很多种艺术效果,如虚实对照、空白、动静对比等。因为时间以及同学们的接受程度,我们不再进行深入挖掘,希望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诗歌鉴赏中了解这种手法,还能将它用于文学创作中去,广泛运用它,并熟悉它。
课后作业
江苏高考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现状与发展
1.我国诗歌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盛产诗人与诗歌的国家,几千年来我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到顶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与资料。中华传统经典诗歌是汉语的典范和精华,是中华伟大民族不灭精魂的积淀与蕴藏。诗歌是我国甚至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是极其强烈的,情景构造也是十分全面的,对于学生在来说是能够影响身心发展的存在,所以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影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2.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目的与现状。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诗歌鉴赏项目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培养学生对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健全学生的文学思想,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中能理解诗歌的文学思想,从而来探究作者对作品的丰富情感与意蕴,去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美感。让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的帮助下,读懂诗歌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底蕴,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由于诗人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我们不能够细致的了解诗人的文化背景,而且诗歌的语言又非常简练,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导致大多同学对学习古诗歌的兴趣低下,在诗歌鉴赏时也就难以进行。每当考试时学生最头疼的题目便是诗歌鉴赏,不爱进行诗歌鉴赏练习,导致学生对诗歌鉴赏的了解与技巧甚少,但是诗歌鉴赏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我们不能放弃诗歌鉴赏的学习,我们要通过探讨诗歌鉴赏的技巧与特点,来做到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练习。
二、江苏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特点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的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为学生们准备了许多优美的古典诗歌鉴赏,一共三十首。
1.要求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这是诗歌鉴赏题目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需要学生对诗歌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需要我们从诗歌中的具体形象与景象进行分析,从画面中的意境入手,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深意,抓住意象的特点,分析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修饰,从全诗的角度来感受诗人感情的变化,分析不同的感情及其变化。并且在诗歌中结合思考诗人作诗的背景,进行综合性考虑,确定全诗的宗旨。
2.对某一句诗歌或某一个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在古代的诗人世界,诗人经常通过对景色与事物的抒感,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的不满。诗人通过对事物与景物的描写来舒怀,所以首先我们要对诗歌要求的句子来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与翻译,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与诗歌背景的调查,来对诗歌进行不同方面的剖析。我们要对诗歌构思明确的理解,方面要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理解。如果要寻找诗歌的关键词,还需要我们对诗歌的整体意思进行分析与理解,对诗人的意图与心情进行理解,最后界定出这首诗的关键词与重点句。
3.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判断与分析。点出某种手法。诗歌手法是诗人写诗的时候运用的技巧与手段,在我们进行诗歌鉴赏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需要进行逐词的翻译理解,在自己的理解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诗句与诗人的构思来表达自己的鉴赏态度与观点,在分析过程中,加以学生自己的见解与原诗句的结合,会给自己的诗歌鉴赏增添色彩。在江苏省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诗歌鉴赏的比例很重,但是对诗句的分析与研究方面较少,近年来,只有2010年的江苏卷中的诗歌鉴赏考察了学生对他人鉴赏意见的理解,也是学生进行练习的重点部分。我们对这类问题要注意重点理解,附以自己的分析意见,完美的解答所问问题。在江苏卷中的诗歌鉴赏,我们要重点把握出现频率较高的诗歌表现手法们要重点把握,比如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比拟等技巧,而且还要注意对表达手法的积累与判断,就像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方法,最后学生还是要通过对诗歌鉴赏题目的大量练习来进行熟练,最终达到把握诗歌鉴赏问题的境界。
三、江苏省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的技巧分析
1.对诗歌的画面与情景进行构思,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诗歌意境是作者的心理表达,来源于作者的主观情感,以及他身处的环境。在诗人的主观情感影响下,观景与景物都会被辅以真实的感情。在诗词中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抒情方式,大漠沧海,古道老树,夕阳明月,狂风暴雨都是诗人进行赋予情感的对象。从诗人描写的景象入手分析诗歌的情感,能最大程度地了解诗人创造的意境,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诗歌的主旨。比如,诗人张若虚在诗歌《春江花月夜》中,通过诗人对五个事物与景色的理解和修饰,从题目上来看,诗人分别描写了春,江,花,月,夜五景,首先就能够对这首诗歌达到初步的了解,再看诗歌的全文,不难看出诗人对景色的赞美与叹服,尽情地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通过景色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怀,并且通过对游子与闺中思妇的情感纠葛,来赞美伟大的爱情,最终谈到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将景色的完美与心中的感叹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情感意境。这首诗是诗歌鉴赏中最经典的一首,考点很多,是老师为学生准备诗歌鉴赏练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必须紧扣诗歌的画面和形象,紧紧的将自己的身心与之结合,进行诗歌鉴赏分析。
2.在诗歌鉴赏练习中要重视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的作用。在我国,诗歌鉴赏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利用方法与原则来进行鉴赏是近年来新兴的方法,我国古典诗歌内容明朗,韵律整齐,讲究对仗公正,并且在写作过程中讲究含蓄与夸张并存,所以我们在诗歌鉴赏的过程要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将诗歌的情景利用想象力还原,从诗人的角度来进行诗歌鉴赏,事半功倍。在诗歌《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为我们展开了情景浩大的春夜月景,所以我们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首先要随着诗篇的阅读与欣赏,想象着月光的美好,对诗人构造的情景进行全面的丰富奇妙的想象,通过我们的想象来构造真实得风景,同时还要品味作者在作诗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心境,争取做到同步思考的意境,对学生的诗歌鉴赏技巧练习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诗歌鉴赏练习中,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情景练习。
3.细致研究与思考诗歌鉴赏中的经典句子,将诗歌鉴赏与名句赏析结合起来。我国古代诗歌中从来不乏流芳后世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名句,都有着共同点,或是一个字,或是一句话,用在了奇妙的地方,让诗歌的可读性与文艺素养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所以古代诗人中流传着一种叫做炼字的作诗方法,就像家喻户晓“推敲”,在作诗即将完成的时候,对诗中某个字进行反复的更换,使文章的文学性大大提高,在重点的部分进行炼字,有利于对诗歌画龙点睛,就是诗中的诗眼。诗眼,顾名思义,就是诗词之眼,在整个诗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历年来的江苏语文卷中,对诗眼的考察向来是最热点的考察方面之一。
在语文界,诗歌是不可替代的艺术与珍宝,在诗歌中最精妙的莫过于诗歌的整体性,尤其是在这整体中的神来一笔,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登高》中的千古名句,这句诗中通过无边的落叶与长江水烘托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荏苒的感叹与郁闷,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名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从而深沉地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的深深地悲哀。还有同为唐代诗人贾岛,他的诗《题李凝幽居》中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巧用一个敲字,来刻画月夜下环境的幽暗寂静,敲门声的响来烘托夜的静,将人带入到环境之中,响中寓静,出乎人的预料,让人体会到别样的美感,由此可见,找到诗歌中最优秀的名句能够帮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找到捷径来分析。
四、结束语
在江苏省的高考语文中,诗歌鉴赏是一种全面考察能力,比较难以把握的题目类型。学生要充分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三十首诗歌,使学生养成过硬的鉴赏技巧,对诗歌鉴赏题目得到自己的见解,在答题过程中能够从容应答,做到对诗歌鉴赏题目的掌握与运用。
参考文献:
\[1\]许彩云.论语用原则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朱士连.中学语文语言运用题的教学实践与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刘全国,程水银.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外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4\]崔富.让高中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也活跃起来\[N\].山西科技报,2003.
意象 :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意境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体验高考:谈高考临渊羡鱼寻考法退而结网
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____________
3.(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本诗中的“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析考点提纲挈领 理思路乱阵明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
高效作业: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从意象意境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____________
8.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①;泣寒,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寒蝉。
这实际上就告诉一线语文老师一个信息,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不能为了诗歌教学而教学,而要充分挖掘可以促进理解诗歌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联类比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最终达到理解诗歌,把握诗歌。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符合诗歌教学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本人对诗歌比较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寻找诗中的形象是关键
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就在于把不具体的思想寓于主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不管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都有形象,可以把它看成是诗中的主人公。因为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我们从形象中能体会作者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叙事诗的教学,如同样写爱情的《诗经・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与坚持就可以进行比较。其次是抒情诗的教学,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也可以找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然后比较写作缘由、情感、语言风格,以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进入课堂教学时,最好能先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形象。
二、把握诗人的情感是基础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写诗的最终目的,我们可以在把握诗歌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将不同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赏析,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代诗圣杜甫,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我们可以就他的语言风格教授他在西南漂泊时期所写的诗歌。如:其中《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在这同一时期,他也写了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通过诗人的情感比较,我们更能准确地把握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当然,不同的作者也能找到他们相通的情感,进行比较教学。这样,我们就能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把它作为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鉴赏。
三、赏析诗歌的技巧是指向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从这可以看出,赏析诗歌的技巧是鉴赏诗歌的目的,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教授诗歌时应该关注的。每首诗都有它的表达技巧,但不管怎样,即使它的题材相似,作者的思想相近,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如: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同样是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但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高适的诗更多的是对友人前行的一种安慰,王维的诗却是对友人何时归来的一种担忧。还有,对诗歌中的景物描绘,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也要进行有效的比较。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鉴赏效果。再如: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试题解析:两首诗都是写景诗,两诗的后两句的描写对象都是荷,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比较鉴赏要求一是求同,两诗中写荷花“相倚恨”、“犹愁热”,都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是保证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她用最精练的语言和比较短小的篇幅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最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这样的字词就是诗眼。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赏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都是千古流传的佳话。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体味关键字词的意味。在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中,有时选用不同作者的诗歌,选择其中的共同字词进行分析,体悟其不同的效果。如:
【2008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设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李白和王昌龄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这两首诗也很容易读懂,题目不难回答。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作者,相同的字进行赏析,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在比较中理解掌握,以期达到教学目的。
诗歌教学除了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和客观把握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对具体细微的字、词、句、意境、表达技巧等的把握,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对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我们知道,学生对诗歌的赏析很多还停留在表面,因此,有必要进行广泛而多样的比较阅读鉴赏的指导。比如,相同作者的不同风格的诗作,不同作者的相同风格的诗作等。应该说,只要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拓展与提高,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教授古典诗歌时进行比较鉴赏。■
参考文献:
1.周全.古典诗歌比较鉴赏题型探微.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9期.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背诵上个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进入诗词学习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诗抒情的意境。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吗?读全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要点:了解吟诵调,感受春天的美好。
3、积累诗句:
1)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4、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
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歌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古典诗歌多是抒情短诗,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容纳丰富的情感,传达出悠远的意味,诗人不得不对语言作出某种变形,常见的有词类活用、语序倒装、成分省略等形式。
词类活用如宋代词人蒋捷的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本是形容词,描绘了一幅樱红流丹、蕉翠欲滴的盎然春色。这里被活用为动词,着一“了”字,使得诗句在静态的画面中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让读者似乎看到了樱桃由青涩而渐红润,芭蕉由浅绿而渐深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诗人和读者的不是对生命渐趋成熟浓烈的惊喜,而是对时光如流的莫名惊诧。倒装常常是为了合乎格律或突出某事物。例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将倒装发挥到极致。我们一般认为其正常语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老杜的匠心正是为了突出“香稻”和“鹦鹉”二物之美。
成分省略是古典诗歌中最具艺术美的语言现象。诗人有意省略意象之间的联系词,纯粹用若干看似孤立实则联系紧密的意象组合成句,营造出一种语断气连、言短意长的艺术境界。例如陆游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联写南宋军队在瓜洲和大散关战胜入侵的金兵的两次战役。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斗场面,只是罗列了与战斗相关的名词:“楼船”“铁马”是战具,“夜雪”“秋风”是环境,“瓜洲渡”“大散关”是战场。虽然诗人省略了一切动词介词等联系词,但是由于这些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读者很容易地就会想象到苍凉悲壮、雄浑壮阔的战争场景:夜色如幕,大雪弥天,江面上楼船竞发;塞上草白,秋风劲疾,雄关外战马奔驰。我们仿佛看到了硝烟中刀光迸射,将士们浴血拼杀前仆后继;我们仿佛听到了炮声中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亦体现在整齐匀称的结构上。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三百多首诗歌大多是四言,而且多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近的语句表达情思,体现了均衡对称的美学原则。例如《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等诗句,在两个章节之间形成对衬关系,前后对照,反复咏唱。这种均衡对称的形式美直接影响了后世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最终在律诗上得到完美体现。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做到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这不仅实现了形式上的美感,更有利于表情达意。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无边――不尽”表现了空间的无限邈远,“落木――长江”意味着死亡(短暂)和永生(永恒)的对比,“萧萧下――滚滚来”体现了凄凉和激昂两种生命形态。此联在对比中隐喻着诗人迟暮、人生飘零、王朝式微,用雄浑开阔的景象烘托出慷慨悲凉的情感,耐人寻味。而词是诗的变体,单独地看一首词,其语言结构是参差错落的,但同一词牌的语言结构则是相同的。词,在匀称之外又别有一种灵动和活泼之美。
古典诗歌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声律协调的节奏上。我国的诗歌艺术是与音乐相伴而生的。《诗经》中的作品本就是配乐演唱的,保留着歌乐统一的特点,所谓的“风”“雅”“颂”就是依据音乐特点而划分的。《诗经》开创的偶句押韵的形式也为历代诗人继承。随着汉语言的四声平仄原则被运用到诗歌领域,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美得以发扬。古典诗歌对声律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琅琅上口的音乐效果,更是为了抒情的需要。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共有un、i、eng、ing、an五个韵母,前四个是发音时开口较小的合口呼、齐齿呼、鼻音,读来有一种忧郁甚至呜咽的感觉。虽然an开口较大,但是只要我们比较分析一下押an韵的诗歌,就不难发现an韵传达的往往是抑郁的或某种受到了节制的情感,比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所以,当我们吟咏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总会被诗人的凄楚无奈之情所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诗歌的音乐性,利用配乐朗诵或吟唱的方式,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音韵美。这是实现美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诗歌是世界上最真挚、最具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是引领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资源。因此,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经典的现代诗歌,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体悟诗人情感、把握体裁样式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实践,引领学生在诗歌自主创作促进言语生命的发展。本文提出要尊重规律,呵护儿童表达的天性;把握特质,切准学生表达的难点;针对学情,给予学生表达的方法,从而保障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尊重规律 把握特质 针对学情 保障表达
诗歌是世界上最真挚、最具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是引领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资源。因此,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经典的现代诗歌,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体悟诗人情感、把握体裁样式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实践,引领学生在诗歌自主创作促进言语生命的发展。
一、尊重规律,呵护儿童表达的天性
马克斯范梅南说过:“儿童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是成人之父。”对于创作而言,儿童又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意识中总是会迸发出许多的奇思妙想,教师要在儿童诗歌的教学中,尊重、呵护学生这份难得的诗性表达,要在充分激发学生内在表达潜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个性视角,从而在愉悦的体验中激发乐于表达的兴趣。
如苏教版三上《长城和运河》一诗中,作者以驾驶飞机从高空俯视的方式,描写了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壮观景象。在教学此处时,很多学生都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都被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所吸引,更被诗歌中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所震撼。在引领学生深入感受如此表达的妙处之后,教师引领学生转变视角:我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上,环顾周围的砖墙,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用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情感脉动和内心话语,进行深入交流,并尝试运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呈现。当学生在完成初步创作之后,教师再次为学生补充拓展了长城的相关图片,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致的观察过程中进行探究,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长城的内在体悟,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的深入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这一案例中,教师运用儿童诗歌来唤醒学生内在的表达动力,借助文本范例、直观画面以及教师语言的渲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让学生完成了长城的整体性感知,为学生展露出天真、仁善的语言创设了台阶。
二、把握特质,切准学生表达的难点
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相对而言比较粗浅,只能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认知,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语用表达中往往空泛无物。因此,教师就应该深入关注学生对现实客观世界和形象认知世界的独到体验,继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
如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所创作的著名诗歌《秋天》,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精妙妥帖的比喻,将秋天的静态动态之美和丰收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中,学生深深被诗歌中鲜活的画面所吸引,但由于对诗歌表达本质体悟的缺失,学生也遭遇了眼高手低的尴尬。这就要求教师要让根据具体的学情,洞察学生表达的困惑所在,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表达内容的广泛梳理。如在教学“玉米举着红缨乐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时,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感受到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然后深入追问:在秋天,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加以运用呢?学生在深入实际过程中明晰认知,将关注的视角从庄稼散发开去,拓展到花草、树木、动物、自然现象等。随后,教师引领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选择一种事物进行表达;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将所有学生的内容进行串联组合,从而促进学生表达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针对学情,给予学生表达的方法
中低年级,学生积极的诗性表达欲望,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极好资源。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语用训练就有着进一步地提升。这就意味着仅有一腔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学生乐于表达的契机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方法支撑,让学生学会表达。
如在教学《长江之歌》r,教师则以课文为范本,引领学生深入感知诗歌表达的特质:首先,作者全篇都是以第二人称“你”的口吻,仿佛在与长江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将自己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展现出来;其次,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拉近了与长江之间的距离,如“你是无穷的源泉”“你有母亲的情怀”“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等提升了表达的形象性。教师紧扣诗歌表达的内在情境,让学生深入体悟这样表达的整体效益。而在随后的练笔中,教师则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事物,尝试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学习写作一首诗歌。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基础,只有入境才能入情,才能催生精神感知,最终实现入情入境、韵味十足的真情诵读。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是实现情感体验、情感获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步骤。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优美,“一水间”“只”“又”“何时还”这些字、词的运用,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归家之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几组唤醒真情实感,突出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描述:
1 知诗人,解诗题
师:提起王安石,我们总能想起他写的那些经典之作,如《元日》《梅花》,但对于王安石的其它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昨天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生:王安石是唐宋家之一,北宋宰相,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北宋的变法革新就是他发起的。
生:他1070年升任宰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万般无奈的王安石,辞去了宰相职务,回到南京。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师:你能根据《泊船瓜洲》这首诗来搜集、筛选资料做得非常好。你是从哪里查找的呢?
生:上网搜索的,网上有很多。
师:从丰富的资料中筛选有助我们学习的资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读题目)
师:《泊船瓜洲》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将船停泊在瓜洲。
【点评:学生通过先独立搜集,然后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课堂上全班交流,这样一个资料搜集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能给诗歌的理解、感悟、品味带来很大的帮助。当了解了作者这样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后,学生自然对于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定位,这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明诗意、悟诗情
2.1 读古诗。
2.2 明诗意,悟诗情。
2.2.1 出示一、二行
(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展开想象,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配乐范读
生:看到诗人把船停靠在江边。
生: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向着家乡的方向眺望,想念家乡。
师:“一水”指的是什么?
生:长江。
师:你怎么知道“一水”指的是长江?
生:课文下有注释。
师:结合课下注释学诗歌是种好方法。
师:这句诗中提到了哪几个地名?
生:京口、瓜州、钟山。
师:你们能通过简笔画将诗句中描绘的各个地点及诗人所处的位置画出来吗?
(生用简笔画描绘。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然后介绍。)
生:京口是今天江苏的镇江,和瓜洲正好是隔江相对,京口几座山之外的地方就是钟山,也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师:请你结合这幅简笔画,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生:从京口到瓜州只隔了一条长江,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师:作者出生在江西,但他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地方官。现在诗人正站在瓜洲眺望隔江相对的京口之外的家乡――钟山。
(出示作者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的资料)
师:你认为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近,从“一水”“只”,都看出路途并不远。
生:远,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还是比较远。
师:有的同学认为诗人离家乡近,有的认为离家乡远,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哪位同学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是离得那么近呢?
生:他看到了京口,很想念家乡,虽然路途比较远,但因为思念家乡也就显得不那么远。
师: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才觉得离家乡非常近。请你用思念家乡的词语来形容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迫不及待。
生:归心似箭。
师:作者人在途中,心系家乡呀!
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作者这思乡之情吧!
(诵读诗的一、二行)
【点评:在画简笔画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各个地点间的地理位置;在了解诗人生平的过程中再一次走进诗人,由此知道,诗人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在理解、想象、体味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已深深的烙在了学生心中。】
2.2.2 出示三、四行
(生齐读三、四行)
师:你读了这两行诗后,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这两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青青的草,绿绿的叶,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
生:好一幅美丽的春景,让人陶醉。
生: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感受到一阵春风拂过,小河中的水哗哗的流动,小草冒出新芽,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师:同学们想象出了美丽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春意盎然图。
(课件出示诗句描写的春景图,再读三、四行诗)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句的理解?
生:春风又一次吹来,长江的南岸都变成了绿色,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返回故乡。
生:春风再一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照我返回故乡。
师:从“又”字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又”字说明,春天再一次来到,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生:又是再一次的意思,说明作者非常想回家。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正准备上京任职的王安石,此时站在岸边,迎风伫立,隔着茫茫江水遥望故乡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念曾经养育过他的父母。
生:想到他的父老乡亲。
生:想念他的妻儿。
师:想到这一去还不知是凶还是吉,总之,此时作者是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景物来寄托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生:明月。
师: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明月”来寄托这思乡之情,每逢月夜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让我们和着音乐想诗人之所想,悟诗人之所悟:五十五岁的王安石上京赴任,思乡心切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指名读);
师:重任宰相的他自知前途未卜,满怀惆怅的他发出这样的感叹――(女生读);
师:远大的报复不能实现,辞官还乡又不允,他无可奈何的发出这样的感叹――(男生读);
师:诗人站在船头眺望家乡,那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油然而生。有家还不得,只能无可奈何的挥笔写下――(齐读)
(体会“绿”字的用字精妙)
2.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点评:本诗主要采取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感悟、体会诗人情感,采用了以下方法:1、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思乡之情。2、抓住诗人情感依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想象诗人此刻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体会作者思乡之情。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一遍又一遍诵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便是一次一次真情的流淌。这一过程,注重学生感悟,尊重学生体验,培养个性化朗读,学得轻松、愉快、扎实。】
3 总结延伸
3.1 背诵古诗。
3.2 诵读表达思乡情怀的诗。
教学总评: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只要想作者之所想,悟作者之所悟,那浓浓的情感自然如涓涓细流般静静流淌。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独立的体验,实现人与诗的交融,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诵读出自己的真情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在了解背景中感悟诗情。
要想读懂前人的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就应该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因为诗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对于乡愁诗情感的感悟,首先就应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这一过程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情感感悟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愁诗中的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表达诗人那浓浓的乡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上网查阅,只用在百度中输入所查内容,轻点鼠标,所要信息就尽收眼底。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等方法来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互补、共享,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分别寻找作者的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老师只需要指导学生从众多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可。
2 在绘图想象中感悟诗情。
在绘图、想象的过程中感悟诗情。学生很容易发现《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涉及“京口”、“瓜州”、“钟山”三个地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三者的地理位置,然后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简笔画按地理位置标注古诗所涉及的地点。然后借助简笔画描述,“京口”与“瓜州”之间隔着“一水”,“一水”指长江。借助注释就会知道,“瓜洲”是地名,今江苏扬州南,长江北岸;“京口”与“瓜州”之间一江之隔自然在长江的南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标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注释也能很容易的知道“钟山”的地理位置,它与“京口”也只隔几座山。这个绘图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在弄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探寻蕴含的情感也就不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长江、数重山的阻隔,从距离上看诗人伫立瓜州眺望家乡钟山还是比较远。但是诗人青年时代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担任南京的知府,他的父母去世曾两次在南京守孝,两度辞官都居住在南京。诗人在这里睿智读书,树立远大志向,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著作,诗人也曾在这里大刀阔斧的改革,给当地百姓带来希望,因此,他视南京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钟山有着太多令他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太多的记忆,加上他此时已无心政治,唯有思乡,所以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很近。
3 在诵读品味中感悟诗情。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感受到诗歌的情感韵律,读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再读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的范读很重要,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最直接的典范,伴着悠扬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在读的过程中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熟读内容,整体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边读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诗歌表达的情感,再将情感送入到朗读中。在一遍又一遍诵读的过程中,那浓浓的乡愁自然娓娓道来,学生在一次次心灵撞击中也加深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品味中,朗读的情感抒发更是一次一次真情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