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概念模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在经济体制得到了巨大改观,市场经济逐步代替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成为当前我国主要的经济体制。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变,使得我国企业需要进行改革,以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因此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占取优势,企业必须想办法转型,企业在转型同时还应加强管理,通过创新和改变企业的管理理念,为实现企业的科学稳步发展提供保障。笔者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展开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希望为企业在进行工作中开展创新管理提供借鉴。
二、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型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对企业工作的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的产品共产品工艺和产品理念。所以,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书,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来顺应社会的转型发展,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型的创新,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说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高风险,但是对于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提升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企业管理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资源组织整合,这种新型的资源整合模式就是管理创新。企业资源整合其实就是一个资源的优化配置流程,将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分开,二者进行优化合理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对产品生产进行管理,而且还应对销售和售后服务板块进行管理,从根本上实现产品生产全周期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要求。国内外专家作者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他们研究结果认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于创新概念总结,实现对企业内外环境实时管理。
三、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企业的创新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步骤,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创新和管理的关键时期,主要包含了概念模型提出以及构建管理情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北京以及国企管理理论制定的标准下,来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模型。社会转型期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必须要将新理念用于管理之中,如人性化管理、基本模型管理理念等均应该被用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之中。我国企业进行改革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企业管理者逐渐将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创新管理应该切合我国的经济实际,将传统管理与现代创新管理不断融合,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升。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将会成为社会转型期企业创新管理的关键。在我们当前很多企业中,其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我国企业在适应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和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只有充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含义,才能为企业实现真正的创新改革。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
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之下,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竞争激烈、不稳定因素以及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作为企业发展必须可少环节,如何在构建企业创新管理模型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社会经验总结实现创新管理概念模型构建
针对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首先设定其主要原则,主要是以传统理性作为其根本原则,按照人们对现有世界经济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解,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的构建。对于传统理性的理解,如理性人假设、人心性本善理论等等,这些对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是企业传统管理经验的升华。
2.结合可靠性性和实用性构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只有具备了可靠性和实用性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才是人们认可的,它才会实现企业管理的在时空层面的连续性。企业管理创新不仅要保证企业的创新实用性,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模式的差异,为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社会转型期中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3.管理创新分析全面分析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
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于合理利用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中必须满足创新的概念和实践内容相符合,不能够出现企业管理创新和实践相背离,一切管理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伟大哲学家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是否成功,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实践执行,然后通过总结相关经验为实现事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支持。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模型和管理策略相一致,实现对企业管理创新概念全面分析,进而确保企业管理模型具备可靠性和实用性。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了集体经济,使得我国经济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社会转型期如何保障企业较高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做出优秀的产品,而且还要具备优质的企业管理办法。如何实现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对接,将成为近年来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而社会转型期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将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祝昌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11-212.
[2]徐静.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2.
[3]王敦海.浅议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77-78.
[4]韩雪.创新概念模型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8:61.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张谷英村
1引言
古村落形成于传统农耕社会,它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至今仍然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刘沛林认为,有幸保存下来的古代村落,如果村落地域基本未变,而且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这样的村落便是“古村落”,即现代环境里所能见到的古代村落。张安蒙(笔名纯瑶)在考察了大量的古村落后指出,我们所说的古村落,并非仅指有明清建筑遗存的村庄,而是那些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部落,它们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传说和古老的遗训族规。冯淑华则从景观的角度对古村落给出了解释,认为古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景观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一般都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由此可见,以古村落为吸引物的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20年来,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古村落旅游理论研究滞后于古村落旅游发展实践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的功利性较强,研究内容集中于古村落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缺少对古村落游客感知体验的深入研究。事实上,古村落由居住地转变为旅游地,其发展演变离不开古村落游客的感知体验评价,因而,探讨在古村落情境下的游客感知体验规律,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县东南70公里处的渭洞盆地,村落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由具有600多年繁衍发展历史的张谷英后裔聚族而居所形成的血缘村落。2001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成为第一批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1989年张谷英村被外界发现后,在媒体、地方政府和外来企业的推动下,该村旅游业已经由起初的村民社区自主开发进入到了外来企业承包经营、社区参与共建的阶段,张谷英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古村落型旅游目的地。本文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依据Sheth的消费价值理论,基于游客体验视角,通过构建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识别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以探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试图为古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
2.1游客感知价值定义
对游客感知价值的认识最初多从理性视角出发,强调游客感知的功能性,如感知价值曾分别被定义为顾客效用、相对于付出而言获取的利益、心理价格或者价值与质量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从感性视角对游客感知价值的认识受到了关注。目前,在国外旅游学术界得到较多认同的游客感知价值定义是Zeithaml的西ve-get模型,即“消费者建立在给予和获取基础上的对产品的总体评价”。国内学者黄颖华、黄福才提出,游客感知价值是“旅游者以其在旅游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消费经验、知识和偏好,对整个旅游消费过程中的产品属性及其表现与其投入,在契合其欲望和期望的程度方面的综合评价”。其中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的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游客感知价值即为“游客对目的地旅游价值的感知”。根据顾客感知价值所具有的主观性、情境性特点,笔者认为,游客感知价值是游客在感知利得和利失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在一定的旅游情境中满足其旅游需要程度的总体评价,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则是古村落游客在感知利得和利失的基础上对古村落旅游环境所提供的古村落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满足其旅游需要程度的总体评价。
2.2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游客感知价值既受旅游营销刺激影响又受游客学习的影响,是在二者的双重驱动下形成的。首先,在古村落营销的刺激下,游客产生古村落旅游形象预期;其次,游客的学习本能使其形成古村落旅游体验目标,产生预期的旅游价值,再通过旅游体验形成古村落旅游实际感知价值。所以,从体验视角构建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Sheth的消费价值理论从顾客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引出顾客消费体验目标,因此,Sheth的理论被认为是从体验视角研究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当全面的分析框架。在Sheth的理论中,他识别了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5种消费价值,即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情境价值。也就是说,消费者决策是一束消费价值的函数。Sheth认为,5种消费价值在顾客决策中可能独立影响决策,也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顾客决策;根据Sheth的理论,5种消费价值既是顾客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又是顾客的消费体验目标,即顾客的期望价值。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
如图1所示,在古村落情境下,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由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等基本维度构成。其中:社会价值是指通过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而产生的与特殊的社会群体相联系所获得的感知效用;情感价值是指由产品或服务唤起的消费者情感状态而获得的感知效用;认知价值是指由产品或服务唤起好奇心、提供新鲜感或者满足求知欲望而获得的感知效用;顾客从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或属性等选择中获得的感知效用叫作功能价值。质量感知和成本感知被认为是一般产品或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前因。对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来说,其质量感知由旅游目的地服务感知与旅游资源本体感知所构成。因此,本文构建的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由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成本感知、古村落服务接待体系感知和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感知6个维度构成。
3买证研冤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张谷英村游客的问卷调查及所获数据的分析,验证具有多维属性的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以及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不同维度的作用。
3.1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测量表设计
本文关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测量指标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已开发的顾客或游客感知价值量表;第二,实地观察游客行为并通过小规模座谈了解游客对张谷英村旅游的认知与评价。笔者首先~:2008年8月3日至8月7日在张谷英村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小规模的游客访谈,发现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吃、游、购等旅游要素印象深刻,特别是对古村落旅游的资源本体属性兴趣浓厚,座谈中听到较多的词语有“柴火饭或农家饭”、“好奇”、“看到了原来的东西”、“城市里没有见过”、“600年的历史感人”、“保存了古代的建筑”、“天井好看”、“山清水秀”、“绿色 食品”等。然后结合已有的量表,笔者设计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测量表。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法,用1-5表示游客对其具体感知的价值指标的认可程度,1~5分别表示很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和非常同意。
3.2问卷调查及样本分析
正式调查于2009年3月21日-4月19日进行,主要利用3个双休日和清明节假期完成。问卷发放一般选在游客接受景区导游讲解完成之后或游客即将离开张谷英村之时。游客在调查员(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担任)指导下填答问卷,填完即该由调查员回收;此外,少量问卷委托旅行社导游员完成。共发放问卷618份,回收610份,回收率为98.7%。剔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49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3%。
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性别比例基本均衡,男性占51.7%,女性占48.3%。年龄以21―35岁、36―50岁两个年龄段的居多,二者合计占77.8%。游客职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排位前三的是学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教师,分别占比29.1%、23.2%和15.3%。从月收入来看,以月收入低于2500元的游客为主,比例达67.5%,而月收入在2500―3500元的游客所占比例也达到18.3%。从学历层次来看,游客学历较高,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者分别占31.8%、45.4%和6.1%。
3.3数据分析
3.3.1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由SPSS15.0完成。选择第一次正式调查所得的18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分析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达到0.867,远大于0.7,Bartlett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因此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提取公因子。按照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原则选取公因子。提取因子时以因子载荷0.4为基准,并根据如下标准进行指标剔除:第一,在所有因子上的载荷小于0.4的指标;第二,只含有一个指标的因子及指标;第三,同时在两个因子上载荷达到0.4的指标。第一次因子分析后的37个指标中,“保存完整”、“生态环境宜人”、“布局有特色”、“很轻松”这4个指标同时在两个因子上载荷达到0.4以上,因此被剔除。对剔除了4个指标后的问卷再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没有发现可剔除指标,最终产生了由33个指标构成的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测量表(见表1)。
表1显示,古村落感知价值量表的可信度很高。除了公因子7和公因子8的Cronbach系数低于0.8(分别为0.798和0.753)外,其余公因子的Cronbach系数均在0.8以上,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则更是高达0.908,说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测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能稳定量测古村落游客的感知价值。这8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达68.137%,因此33个指标可由8个公因子来表达。如表1所示,8个因子分别代表了情感价值、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感知、认知价值、社会价值、非经济成本感知、导游服务感知、经济成本感知和社区服务感知。由此可见,原概念模型中的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功能价值中的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感知这4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证明;而原概念模型的功能价值中的成本感知和古村落旅游服务体系感知又进一步细分,即成本感知分为非经济成本感知和经济成本感知,古村落旅游服务体系感知分为导游服务感知和社区服务感知,这说明古村落游客对古村落旅游属性感知很敏感,对属性认知程度很高,对古村落旅游功能性要求明显。虽然维度由6个变成了8个,但这与原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的设计并不矛盾。
3.3.2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软件使用LISREL8.70,分析数据为后三次问卷调查回收的311份有效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r为2.38(模型自由度df=487,卡方X2为1159.59),介于2.0~5.0间,且小于3.0;近似误差平方根RMSEA为0.067,小于0.8;非规范拟合指数NNFI为0.94。大于0.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5,大于0.9,由此可见,各个拟合指数均达到结构模型可接受的范围。模型结构效度很好,各测量指标在潜在变量上的标准载荷在0.49~0.84之间,且绝大部分在0.5以上;建构信度CR全部在0.7以上,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超过或接近0.5的水平,这说明模型结构的区别效度很好(见图2、表2)。因此,样本数据完全证实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内在维度的存在。进一步分析模型的标准化参数,发现二阶因子分析模型中的一阶因子与二阶因子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这说明游客感知价值是在其内在不同维度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的。但是,游客感知价值的不同维度在游客感知价值构成中的作用不同,其中:资源本体、认知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的标准参数均达到0.7以上,居于第一层次;导游服务、社区服务的标准参数分别为0.6与0.61,居于第二层次;成本感知的标准参数均低于0.2,居于第三层次,相对来说,非经济成本感知对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略大于经济成本感知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以张谷英村为案例地展开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第一,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具有内在多维性,由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功能价值等维度构成。属于功能价值维的古村落服务接待体系感知可分解为导游服务感知和社区服务感知,成本感知则可细分为经济成本感知和非经济成本感知;但是,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感知并没有实现预设目的,即并没有进一步细分出几个维度。
第二,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不同维度对游客感知价值的贡献大小不同,其贡献分异反映了古村落游客对感知利得目标的追求,这与shetll的消费价值理论相符。各维度对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贡献分异具体表现为: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认知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等维度贡献最大,归于第一层次;导游服务、社区服务等维度贡献居次,归于第二层次;经济成本感知、非经济成本感知等游客感知利失部分影响最小,归于第三层次。
第三,感知价值的不同维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游客对古村落功能价值的感知较为敏感,对功能价值中感知利得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影响其它感知价值维度的实现。结合对游客访谈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古村落游客对功能价值、认知价值等认知维的感知具有显性化特点,对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等情感维的感知则具有隐性化特点。
关键词:自我概念;shavelson多维度多层次模型;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50-03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和评估。人们通过对自己内在、外在特征的认识,处理事情的经验,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自我概念具有自我引导、自我解释、自我期望的作用,它影响人们自我理解的方式,自我期望的高度,并对自我实现有强大的预言性。从19世纪开始,自我概念逐渐成为近代人们的课题,而shavelson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已然成为自我概念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一、shavelson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
(一)shavelson模型提出的教育发展背景
1.社会环境。1945年,二战结束后不久,另一场战争却无声地打响了,这就是以美苏两国为代表的“冷战”,它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美国最大的政治,两个主要大国从此开始不断地全面抗争。特别在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政府的压力剧增,发现美国中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苏联,从此开始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7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中小学学生的知识更加薄弱而开展了“回到基础学科运动”,在这期间内,引发了大量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去研究如何更好地教育中小学生,而1976年shavelson的模型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中学教育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将重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作为最终目标,为美国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准备。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也有所改变,转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而如何全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也就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二)shavelson模型的理论渊源
美国研究者shavelson,致力于教育心理学领域,为了提高美国的教育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他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模型,并且更为全面地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定义。
(三)shavelson模型的结构
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来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他认为自我概念是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之中,即自我概念是一个有层次有维度的范畴建构,这种建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多维性、组织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区别性[1]。而且shavelson等人认为对自我的知觉是根据个体的实际行为和对这一行为的反应和评价所形成的。
shavelson等人以他们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为基础,于1976年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般自我概念(general self-concept)位于最顶层,一般自我概念可分为学业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和非学业自我概念(non academic self-concept)。学业自我概念又可分为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比如:数学自我概念、历史自我概念、英语自我概念等;非学业自我概念又可分为社会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也就是说,具体的行为在最底层,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
(四)shavelson模型的价值
shavelson等人的阶层模型作为自我概念层次研究的大体框架激发了不少研究,而且在这之后所提出的许多关于自我概念的模型均是以此为基础和方向进行改进和完善,虽然这个建立之初的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缺乏实证研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它对于自我概念的研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shavelson模型中国化
(一)优点
1.shavelson等人认为自我概念是多种因素的复杂组合,突破性地在前人所认为的自我概念单维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概念多维度多层次模型。将单维度的研究转为了多维度多层次研究,使自我概念的模型更为具体、清晰。
此模型较之前的模型已有很大改观,不再有太多的抽象概念,而是转为对个体具体行为的分析,它使很多研究者认识到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的、有组织结构的稳定模型,它由多个侧面组成,由每个侧面反映一个特殊的自我参照系统,多个侧面共同构成总的自我概念,因此对自我概念的考察可从多个侧面分别进行,也可在总体上进行。这对中国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指明了方向,可以从中学生的各个侧面或者是总体上进行研究,明白对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更加具体地提高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旅游景区 概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从文化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旅游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景区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旅游在到达景点之后。不注重景区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景区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相应的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业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更占优势。这是因为旅游业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占据着优势地位,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占优势的。
低碳经济
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都采用的是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越来越大,气候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局势并未得到缓解,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反应的背后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本世纪之初,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就已出现在英国政府《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发展的白皮书中。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涉及到生产模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化革命,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业,即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种旅游虽然不似传统的旅游那样给人一种奢华、享受的感觉。却在艰苦中向游客们渗透着环保知识,促进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着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这种旅游及满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的需要,也保持了环境的承载力,未来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低碳旅游”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2009年5月丹麦哥本哈根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游及旅游业”报告上。调查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光运输业就占了2%,纯旅游业所占的碳排放量占到3%。可见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目前低碳旅游还在研究之中,还没有权威性的定义,本文介绍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以便对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刘啸认为所谓的低碳旅游,就是借助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贯彻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形成一种绿色的旅游发展道路。这种形式的旅游业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和旅游项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意愿和质量的同时,对于旅游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减少污染的原则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模型的建立,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著名学者侯文亮将低碳旅游景区分为相对型和绝对型两种,所谓的绝对型景区建设模型是指不论是景区的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严格按照低碳经营的标准进行景区建设。而相对型的景区建设模型是指通过为游客提供体验式的低碳旅游项目,以降低景区的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护景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目的。以蔡萌为主的一些学者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应该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形式,从而提高旅游的质量,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由于低碳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展低碳旅游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旅游业的时候更多的侧重于交通工具的低碳化。而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旅游业与全球化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并作出了相应的量化衡量指标。如何利用国外的发展经验,促进我国在建设“生态GDP”中的旅游业发展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旅游区概念模型
(一)低碳旅游景区的研究意义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开始倡导节能环保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绿色的发展道路。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很多景区早于学术界研究,已经开始在实际的运行中慢慢探索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道路。比如在四川贡嘎山燕子沟、南京夫子庙等就正在建设“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规范区”。因此,学术界应该尽快的为这种初级的低碳旅游模型提高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低碳旅游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模型
对于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的建设应该参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性文件和资料,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景区模型理论。在这种模型的构建中,既要符合当前我国景区发展的特点,又要为发展低碳旅游寻找出新的出路。
伴随着景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会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即景区发展会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在瓶颈阶段要想寻找出突破的方法,则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转型。这一模型就是适用于景区向低碳、绿色旅游转型的一种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实施则需要政府、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
这一模型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景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来的旅游运营模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实现景区的长远发展,必须突破瓶颈。改革景区发展的主要方式,从而向低碳化旅游转变。二是景区的低碳发展状态。对于景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评。综合考虑景区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利用率和破坏程度等,为作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三是国家政策的外部支持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低碳旅游需要国家在多个层面的配合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比如说在排污税、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三点能够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推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由内在驱动、技术支持和政府响应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型(见图1)。
低碳旅游概念模型的评价体系构建
这一模型的建立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运行的,但是在现实旅游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因此,必须对于模型的各个方面进行指标化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这一模型在现实中有实现和存在的意义。
(一)评价要素选取的原则
首先,评价体系中选取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切实反映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评价要素的选取,必须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来反应各景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势和不足,使其能及时的调整景区发展战略。再者,这些指标的评价标准必须与国家所使用的质量标准相联系,促进景区建设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评价的主要指标
这里我们将主要的指标规划进入两个系统之中,通过对于指标的介绍来了解这些指标如何控制低碳旅游的发展。
首先是资源与环境子系统。这一系统涉及到景区对于游客的承载能力和景区自然植被的更新能力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这里我们介绍三个指标:一是景观的资源价值。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这一指标包括了经典的历史文化价值、资源地域等各方面的观赏价值,是决定游客是否对景点感兴趣的重要指标。二是景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植被覆盖率作为一个新的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推崇,低碳旅游的目的在于减少碳排放量,植被覆盖情况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这一指标贯彻到低碳旅游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对于景区经济转型还是对于游客的身心健康都占据着重要作用。三是景区碳排放量指标。碳排放量越高,对景区环境的改善越不利。所以要定期对景区的碳排放进行调查,并在实际的操作中控制碳排放量。此外,还应该对景区的大气指数等级和大气污染指数作出衡量,良好的环境是游客选择景区的关键,保持景区环境对于低碳型旅游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景区的开发利用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对于景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执行低碳理念的行为进行考评,既保证景区的发展建设,又保证景区的发展步入低碳旅游的轨道。这一指标通过对景区的投资建设、景区清洁生产的投入、交通方式的改变等指标来衡量景区,促进旅游行业在开发利用景区的同时不脱离正轨,确保低碳旅游的实现。
再次,景区的人文指标考核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景区的员工、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的人文素质为考核对象进行。不管在低碳旅游的建设中,我们建立了多么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通过人来起作用。所以人文指标也是衡量低碳旅游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项指标中我们通过考核家庭恩格尔指数、员工低碳节能理念、员工参与低碳活动指数、当地人均碳排放量等指数,来衡量在低碳旅游对于企业和居民的影响程度。因为只有在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树立了低碳旅游的理念,才能推动这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评价方法
首先,应该对指标进行统一化的处理。我们知道在很多指标中它们的单位、数据方向都不是统一的,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必须进行相对化处理,将绝对值改变为可以衡量的相对值,从而对其进行定型化的分析。定型化指标考核中P代表的参与考核的专家的所选定的考核等级系数,n代表的是参与考核的专家人数。
其次,对于没有办法进行量化的指标,要参考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细化分类和定性,给出一定的分类标准。在很多调查中数据的给出并不都是可以量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选择相对容易定性的标准进行衡量,从而达到考核的标准。例如在对旅客的调查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您喜欢自驾游吗?答案只有两个,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对于游客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做的频率我们并不能够了解。如果单纯就这一方面进行量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其他问题的配合。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这一答案作出定性的分析,了解旅客对这一旅行方式的喜好程度。
[关键词]网上购物 低碳经济 二氧化碳
网上购物 低碳经济
通过网上购物的形式,购买方可以待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场所就可以实现浏览商品、下订单、从而进行的网络交易,可以避免因为乘坐交通工具或是自身驱车前往所产生的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我们设定的研究模型如下,购买者与所购买的商品所在的商场有5公里远的距离。购买者可以选择驱车前往,也可以选择足不出户,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登陆该商城的网上商城,进行购买。
有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研究:
第一种情况,购买方从事的是网络虚拟商品的购买,比如电影光盘或是数码软件,在这种情况下,上购买方与商场交易后,商品的物流环节完全可以在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传递,因而就省掉了传统的物流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购买者选择驱车前往进行购买,购买后,携带商品返回家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消耗的能源计算如下
按照私家车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则1公里耗油0.08升,因此驱车前往并返回会耗油0.08升×10=0.8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0.8×0.785kg=0.628kg
如果按照每天一次购物计算的话,则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28kg×365=229.22kg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选择网上购物的话,根据计算,通过互联网每完成一次网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0.2克,主要由电能消耗所产生。
因此,如果如果按照每天一次购物计算的话,则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2g×365=72g=0.072kg
在这种情形下,选择网络购物的话,每年所减少的碳排放是229.22kg-0.072kg=229.148kg
第二种情况,情境1:购买者A从事的是实体商品的购买,在这种购买的情形下,需要有实体物流的参与,实现商品的最终的送达。如果该购买者选择电子商务的形式购买该商品,商品最终的送达是由该商场提供的,则由于购买商品所产生的物流送达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汽油消耗。
这与购买者驱车前往购买并返回的能源消耗是相同的,差别只是将交通工具由私家车换成了配送车,因此在一个购买者的情形下,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在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上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采用电子商务的购物模式,物流车辆在配送过程中一般不会空车行驶的,通常会配送过程中同时会给多个购买者进行配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分析如下:
第二种情况,情境2:购买者A和购买者B从事的是实体商品的购买,在这种购买的情形下,需要有实体物流的参与,实现商品的最终的送达。如果该购买者选择电子商务的形式购买该商品,商品最终的送达是由该商场提供的,则由于购买商品所产生的物流送达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汽油消耗。
按照设计的模型,配送车会将商品沿着路径进行配送,送达给购买者A和购买者B,然后原路返回,在这种情形下,能源的消耗计算如下:
由商场出发送给购买者A:
按照配送车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则1公里耗油0.08升,因此配送车前往会耗油0.08升×5=0.4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0.4×0.785kg=0.314kg
再由购买者A处送达给购买者B,同样是5公里,因此配送车前往会耗油0.08升×5=0.4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0.4×0.785kg=0.314kg
最后,配送车由购买者B处按照原路返回商场,全程是10公里,因此按照配送车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则1公里耗油0.08升,因此配送车返回会耗油0.08升×10=0.8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0.8×0.785kg=0.628kg
完成配送总共的碳排放是0.314kg+0.314kg+o.628kg=1.256kg
如果购买者A和购买者B从事的是实体商品的购买,不选择电子商务的形式,而是选择自己驱车前往商场进行购买,则产生的碳排放计算如下:
按照私家车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则1公里耗油0.08升,因此驱车前往并返回会耗油0.08升×10=0.8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0.8×0.785kg=0.628kg
按照私家车100公里耗油8升计算,则1公里耗油0.08升,因此驱车前往并返回会耗油0.08升×20=1.6升
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按照碳足迹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升数×0.785=1.6×0.785kg=1.256kg
购买者A和购买者B一共产生的碳排放是0.628kg+1.256kg=1.884kg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要比传统购物形式每次减排碳排放1.884kg-1.256kg=0.628kg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权威进行了定义,并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管理权威概念模型。
权威问题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人们对管理权威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这一概念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演化,无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制度权威理论
人类社会对权威问题的关注远没有对权力问题关注的久远。在人类没有走向文明、开化的上古世纪及中世纪,没有人会对权威感兴趣,甚至不可能出现权威萌生的土壤。在专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人们感兴趣的是对权力的研究(即不考虑服从的合法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经济上从小农经济或庄园经济向以自愿雇佣关系为特点的工业化经济迈进,政治上从封建专制政体向合议制、共和制等以民主、自由为特点的政治体制迈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关注传统权力关系的合法性、有效性问题,这就产生了权威诞生的土壤。
在韦伯所处的19世纪末,人类社会正处于上述的大变革时期,因此韦伯的权威观就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韦伯首次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而权威应该称之为在可以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到服从。这个意义上的服从,可能建立在极为不同的动机之上:从模糊的习以为常,直至纯粹目的合乎理性的考虑。根据服从的不同基础,权威可分为合法型权威、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三种类型。
在三种权威类型中,韦伯最推崇以官僚制为依托的合法型权威。他认为在官僚制下,人们之所以接受管理者的统治是“因为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的合法性,认为他们是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韦伯权威观的突出贡献在于,它超越了对人的权力尊重的认识,开创了一个对制度权威尊重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制度权威理论。
(二)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管理思想形成的20世纪初,正是工业化早期劳资矛盾尖锐爆发的时代。企业内部劳资冲突不断,工人罢工盛行。针对组织内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与冲突,福列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整合,即统一双方的利益需求。她认为这种“利益整合”是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分歧的最好方法,而利益整合只有在具体的形势中才能实现。福列特认为“应该使命令客观化,统一于情境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发现该情境中的规律,并且遵守它”。同时,这种“非人称化”的命令,能消除组织中“上司”和“下属”这一角色差异,变下属服从上司的命令为双方共同服从于客观形势规律。因此,权威来自形势和规律,上司和下属都可以依据情形、规律向对方施加自己的影响。这种共享的、双向的权威观被称为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的这种权威观首次体现了下属的利益需求,触及到了权威的有效性问题,这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应该看到,福列特的权威理论具有很大的理想色彩。比如命令的客观化,即命令统一于客观情景要求,实践中难以操作,因为同样的客观情境,上下级之间由于所拥有的信息、目标不同,就可能产生不一致的认识,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客观化命令。
(三)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巨大的战争机器拉动了战时工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巨型寡头企业。大工业化的企业对组织内部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纳德认为经济组织(乃至各种社会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人组成的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纳德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权威的定义,巴纳德认为,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对组织要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按照这个定义,权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方面,命令的发出者;客体方面,命令的接收者。如果一个命令下达给了命令的接受者,命令对他的权威就被确认或确定了,这成为行动的基础。如果他不服从这个命令,就意味着他否认这个命令对他有权威。因此,按照这种定义,一个命令是否有权威,决定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决定于权威者或命令发出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巴纳德的权威观点被称为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权威理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他首次提出了从管理客体的接受角度来定义权威,这种定义首次触及了权威概念的内核,也使权威概念从权力、命令等概念中独立出来。但是,巴纳德对于权威的“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的这种定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仍然停留在理念阶段。
(四)决策权威理论
西蒙的管理思想形成于二战后期,正是社会民主、平等意识风靡的时代。在组织内部,越来越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与人的价值的尊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西蒙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巴纳德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权威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西蒙认为,权威是指导他人行动的决策制定权力。权威是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上级制定并传达预期下属会接受的决策,下属预计上级制定的决策,并根据这些决策来决定个人的行动。
权威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照西蒙的理解,当上级和下属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而意见分歧又无法用讨论、劝说或其它让人信服的手段加以解决时,就必须由一方的权威来处理,这种权威就是组织中的“权威链”,或者叫“最后裁定权”,这种最后裁定权可以看作狭义上的权威。
在西蒙看来,“说服”、“建议”等动词描述的是几种不一定包括任何权威关系的“影响关系”。在狭义的“权威关系”中,下属暂时放弃了自己选择行为方案的权力,并使用接收命令或信号的正式准则作为他选择的依据;而在“影响关系”中,接收建议的人,只是把建议当成做出抉择的一项实证依据,但是他的选择取决于他是否相信该建议。“如果我们愿意承受可能出现的术语滥用的代价,就可以广义的使用权威,并且把不经过任何批判性审查或考虑就接受建议的所有情境都理解成权威现象”。因此,广义的“权威关系”可以理解成包含狭义的权威关系和影响关系。
西蒙是公认的权威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首先他将权威的“权”首次明确界定为决策权,这使权威的定义减少了较多的歧义;其次他将管理客体的接受度定义为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这种定义使得权威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西蒙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决策权威理论。
由此可见,管理权威概念的演进,是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而演进的,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管理权威概念逐步走向独立、清晰。
管理权威理论发展现状及其社会背景
权威理论在当代不是一个研究热点,相反,它是一个历史上的流行课题。这从对权威理论的综述中可以得到印证。从韦伯开始,经历福列特、巴纳德、西蒙,都已经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学者了。反观近代的管理学大师,几乎没有人对权威理论做出进一步的发展。管理权威理论似乎已经走向了“衰落”,但随着权威理论在管理理论中的“衰落”,与此相反,管理权威却在经济学领域的企业理论中获得了重生。管理权威之所以在企业理论中备受重视,这是由企业理论的研究定位决定的。企业理论首先要回答企业的性质是什么,而科斯所提出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家靠权威来配置资源的装置”这一经典定义,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理论发展的基石。因此,无论企业理论的哪个发展流派,都绕不开对权威的研究。然而,为什么在管理学这一最早对权威进行研究的领域,权威理论反而走向了“衰落”呢?
从社会背景看,在韦伯之前的工业化初期时代,君主思想、神权思潮盛行时期,社会组织靠的是“权力”来进行“统治”,所以探讨权威、命令等是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在后韦伯时代,特别是二战后,整个社会的思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民主与平等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管理学领域,人们对组织的官僚属性产生了怀疑,对企业中的权威或权力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权威理论遭到了管理学家的冷遇,他们转头研究一个更加富有民主与平等意味的概念——领导理论。这就是权威理论衰落的社会背景。
然而在近年,有些睿智的学者开始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了反思,代表人物首推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教授。他认为,尽管半个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学者或职场人士都断言,组织的官僚属性已经过时了,将会被水平组织、联盟组织、网络组织等平等性组织所取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尽管新的组织模式不断出现,但官僚组织并未出局,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至今依然是组织结构的主流。虽然企业的官僚组织属性已经有很多改变,许多组织更加扁平化、团队化;虽然企业的权威属性变得更加模糊、不易察觉。但是,必须承认,大多数企业组织本质上仍是自上而下、权威驱使的组织结构;仍然存在层级权力分配,下级依然要向上级汇报工作;组织中依然充满了控制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及其它一系列限制人们行为的措施。因此,尽管主流价值观在倡导管理的人性化,但并没有改变企业仍然是一个官僚组织,是一个权威机构的现实。
综上所述,权威理论并不是因为不适应当代组织现状而走向“衰落”,而是因为社会观念原因被学者们所艺术性淡化。权威从来没有在组织中退出,而且未来也不会退出。因此,权威理论并没有真正衰落,应该让其回归它在管理理论中应有的地位。
管理权威概念模型构建
既然企业本质上仍是一个权威机构,要对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就不能规避掉企业管理权威这一重要变量。而要对权威这一变量运用现代实证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权威进行定义。
应该承认,对权威进行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究其原因,首先如上文所述,现有的权威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次由于近年来少有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问津。因此,在当前的理论界还没有对管理权威概念的共同认可。
根据前文综述,可以发现,韦伯的定义区分了权力与权威的差别,突出了权威的合法性基础;福列特的定义突出了权威的共享性,实际上触及到了权威的效力问题;巴纳德从管理客体的接受度来定义权威,奠定了权威的合法性与效力性的基石;西蒙将权威定义为下属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使权威的概念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本文认为权威概念的内涵如下: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特别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下属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
在权威概念的外延上,本文认为,权威概念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影响层面:根据西蒙定义,广义的权威包含说服、建议等影响手段。在这种影响层面下,下级接受上级并不是因为上级具有某种权力,而是基于对上级人格魅力和专家判断力的信任。因此,在这个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愿接受。
第二个层面,认同层面:根据西蒙及本文定义,权威指的是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或者说下级认同上级拥有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事项的决策制定权力。通俗地说,下级认为职责范围之外的决策事项天然的归上级决策,自己接受上级决策并执行之。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然接受。
第三个层面,命令层面:根据巴纳德及本文定义,权威尤其体现在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权威关系带有强制性。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的决策是一种被迫接受。
根据以上定义,本文提出权威关系的三层概念模型(见图1)。
权威概念模型的确定是管理学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概念模型,就可以对权威关系进行有效测量,就可以运用实证方法,对与权威相关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比如权威与执行力,权威与领导效力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2.玛丽福列特著.福列特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O141文献标识码: A
摘要:本文分析了康平城东南盆地型地热田成因,建立了热储概念模型,对该地区下一步地热地质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工作区自然地理条件
工作区位于康平县城东南黑鸭屯至孙白窝堡村一带,面积30km2。地理坐标:东经123°21′50″~123°25′18″,北纬42°41′04″~42°44′33″。
地形地貌:工作区地处辽河平原中上游、辽河西岸。地貌类型属波状准平原,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113.1m,最低点78.4m,相对高差10-20m。
气象:受内蒙古气候影响,工作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mm左右。
水文:康平县境内共有辽河等8条河流,均属于辽河水系,总长248km,流域面积1935km2。有大、小型水库14座,以中部的卧龙湖为最大。区内无大的地表河流分布,在东南三间房至孔家窝堡一带地表分布有数条沟渠。
2、工作区地质概况
地层:工作区属松辽沉降带的一部分,自燕山运动开始形成北东向断陷,导致全区下降,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地层。区内出露地层岩性详见表1。
表1 普查区地层岩性表
地层系统 代号 厚度(m) 主要岩性
界 系 组
新生界 第四系 Q 1-20 粉质粘土、黄土状粉质粘土、粉土、细砂
中生界 白垩系 泉头组 K2q >886 泥岩、泥质砂岩夹细砂岩、砂砾岩
九佛堂组 K1jf >1000 砂砾岩、砂岩、页岩、
义县组 K1y >850 上部流纹岩,下部为砂岩、砾岩、页岩
古生界 志留-奥陶系 下二台子群 O-SX 片岩、变粒岩、大理岩
构造: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工作区所处构造单元为吉黑松褶皱系(Ⅱ)之松辽坳陷(Ⅱ2)。普查区周边主要构造形迹为北北东向平缓开阔褶皱,自西向东为康平背斜、关家屯向斜、大洼郝官屯背斜、亮中桥向斜。本次工作区位于关家屯向斜西翼。
本次工作物探综合解译推断划分出普查区内断裂构造5条,其中 F1、F3、F5三条断裂物探解译均为规模较大储水和导水断裂。在其破碎带及不同岩性接触带附近,可为深部地下热水的循环与赋集提供通道和空间。
3、地热田成因分析及热储概念模型
3.1地热田成因分析
普查区地热类型属于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其西侧为康平背斜,东侧为大洼郝官屯背斜,南侧为赤峰-开原超岩石圈断裂,构成地热田的东西南边界。普查区地热田的区域热背景不高,大地热流值约为50~60mW/m2。对于没有特殊热源的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地下水深循环是形成地热的主要因素。在地下水流作用下,将均匀的大地热流重新分配,在有利的空间和通道内形成有价值的地热资源。
普查区的盖层是古生界变质岩系基底上形成的巨厚而稳定的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地层岩性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流纹岩、砂砾岩、页岩及九佛堂组和泉头组砂砾岩、页岩、泥岩。热储层主要为基底变质岩古风化壳、义县组底部含砾砂岩、九佛堂组底部细砾岩。地表水经深循环,在充分吸收深部热量后,通过断裂和含水层导通赋存于上述热储层(带)中。断裂带和孔隙裂隙发育带则更有利于地下热水的运移和富集。
3.2热储概念模型
区内热储概念模型如图1。
图1 康平城东南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模式图
由上图可见,在底部以红色粗箭头表示区域大地热流,垂直向上并作均匀分布,表示来自盆地深部较均一的热流,在中生代较好盖层处,热流富集。康平城东南地热系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盆地两侧山区的大气降水及盆地中构造带的垂直补给。在图1中,以蓝色箭头表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径流,大气降水沿志留-奥陶系地层及盆地内的构造裂隙及断裂破碎带进入深循环系统,在盆地中心深部热岩加热,于构造破碎带、砂砾岩层及岩性接触带附近形成可供开采的地热流体。
储热层主要有两个:第一储热层位于白垩系义县组陆相碎屑岩与志留-奥陶系变质岩角度不整合接触面,第二储热层位于白垩系九佛堂组地层与义县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面,组成上述两个储热层主要岩性为砾岩和含砾砂岩,泥质含量较低,孔隙度较高,透水性较好,构成了较理想的热储含水层。此外,在F1、F3、F5断裂带附近(尤其是上盘),推测其破碎带内应存在地下热水的良好运移通道和赋存空间,上述热储层(带)在该三条断裂带处赋水性更好。另奥陶—志留系变质岩如存在古风化壳,则亦应是较好的储热层。
关键词:网络安全;概念模型;网络技术;安全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9-2094-02
1 构建网络安全模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大量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中国已经有Web、Mail等服务,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各种增值业务将会越来越多,但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的不设防性和开放性使网络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因此信息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提升网络的安全性,首先必须构建一个网络安全的模型,在模型内部进行优化组合,为网络的安全性能提供技术保证。
1.1 模型子系统设计
以满足安全需求为目的,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角度进行模型子系统的综合设计。模型的子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构建安全网络的基础,必须以实现总系统的安全需求为目标。将模型的各个子系统根据具体的功能进行细致划分,前期的划分是组建安全模型的基础,在系统内部需要进一步的综合,确保安全模型的各个部分完美搭配。
1.2 内容综合
最优化最安全的网络系统,内部必须有完整的要素构成,各个部分之间有机配合,对实现系统的安全目标有准确的定位。首先要求系统做到专一,这种专一主要指各部分内容的配合,内容的特点准确 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清晰,如果一个网络系统包含所有的内容,很难达到内容各要素之间的精确描述和呈现,网络的安全目标难以达到。
1.3 用户验证
以模型子系统层次关系为基础设计模型,可以对任何用户,不管内网和外网的,进行访问合法性的检验。保护层面的入侵监测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合法用户将顺利通过,非法用户将被有效拦截。因此,用户的身份验证是确定是否具有访问资格的唯一有效信息。系统内部的各层机制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访问的合法性,避免了出现某个要素遭到破换而导致不合法的访问,引起整个系统的安全问题。网络的安全管理必须有法治的保证,使安全管理达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健全当前的网络各项安全法规。在模型内,网络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联系各个部分,因此具有重要的地位。安全评估与分析系统,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定性或定量的指标,用户根据对系统的评估情况,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采取一定的措施。
1.4 关系分析
对模型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是第一步,然后根据分层原理来构建安全的网络模型。主要从以下的四个层次来划分和组建,包括保护机制、基础要素、安全管理和响应机制。其中保护机制层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身份认证、数字加密等内容;基础要素层包括用户管理、访问许可管理、密钥管理、网络安全资源管理、漏洞检测等内容;安全管理层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系统综合管理;响应机制层主要包括安全评估与分析、风险管理、备份与恢复等内容。把保护机制、基础要素、响应机制三个层次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网络安全管理为中心,改变各部分的孤立状态,实现系统内部的进行有机的连接,孤立分散的状态自动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能,一旦某个系统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网络的瘫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可以使信息共享,电脑对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整合系统内部的功能,阻止不良信息或病毒的入侵,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2 基于信息安全控制的网络技术
网络的信息安全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因为信息的威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内部的可以及时控制,外部的危害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以信息系统的特点为依据进行网络的安全控制,必须确保各个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具有很高的保护标准。一般的安全网络模块有负责通信的相互认证、密钥协商的认证模块和负责用户控制,动态反馈的控制模块,这些模块都要有完备性和隔离性。完备性能够使对信息的全部操作都必须经过安全模块的检测,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通过。隔离性是把用户与安全控制模块分开,这样可以防止模块被非法修改,也能及时监测到安全模块的不合法操作,迅速终止非法操作。
网络面对的用户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达到每一个用户的满意,必须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整合,系统之间的通讯配置,要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信息在结点之间流动时候产生泄漏或破坏,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控制措施对访问进行控制。以信息安全控制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实现的是一个繁杂的多样化的有机联系,保障的是整个系统所用用户的安全,系统内部各个点的信息都要建立安全的连结,改变仅一个用户和一个服务器联系的传统安全模式。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实时检验,将检测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安全控制管理,这样做的消除了网络内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网络内部的安全性能。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3 监测漏洞技术的网络安全评估系统
下面描述的模型是基于C--S为基础的一种互动模型。
模型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漏洞驱动的反馈机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
1)程序开始。将客户端安装到主机上,系统内部的中央管控对客户端进行扫描,将扫描获得的信息搜集整合到一个数据库,在数据库内部完成信息的初始化。
2)调度插件。插件的调度根据扫描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办法。插件调度系数高的先调用,插件的调度系数,由插件的初始风险系数和扫描漏洞的预期完成时间所决定,在扫描过程中,根据特定时刻检测到的漏洞信息,分析系统的安全状况,针对安全度的高低来不断调整插件。
中央控管调度中心依照漏洞库对客户端进行扫描,发现新漏洞后初步修补漏洞,实时监控客户端的扫描和补丁,更新日志通过扫描监控模块管理客户端的补丁更新模块,自动到补丁库更新最新的补丁,同时提示扫描控制中心进行漏洞补丁库更新。
3)客户端对发现的系统漏洞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存在系统的漏洞,客户端要根据检测到的漏洞判断系统有多大风险,将系统所处的风险状态快速发给中央控管调度中心,控管调度中心具有漏洞驱动的反馈机制,没有反馈信息,就说明当前的网络系统处在一个安全的状态。
4)网络安全的评估报告是系统改进的依据,对完善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插件对系统的风险进行量化的计算,客户端依据量化计算的结果,把与漏洞相关的信息抽取出来,根据这些信息制作网络安全风险报告。网络的管理者根据提供的风险报告,采取一定的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
4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的隐患。随着互网络的普及,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提高网络的安全状态,关系到信息的安全性,关系到网络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网络时代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完善,实现在网络的安全控制广泛应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健.以信息安全控制原理为基础的安全网络技术[J].才智,2011,5(6):58.
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是对某一领域信息高度抽象化的静态描述,它包括类、类关联和类属性等模型基本元素的定义,是进一步细化应用系统模型的基础。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15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卫生信息建模框架”。该框架说明了信息模型应当是由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最后细化到物理模型。2002年美国CDC在“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一文中提出信息模型可划分为主题域模型、类关系模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模型和物理数据库模型,它们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层级,这种层级关系与ISO提出的层级结构一致,只是美国CDC的层级划分更加细致。
因此,概念模型是连接高层模型和低层模型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一个具体信息的开发过程而言,上层模型在某个领域内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它们不涉及过多的细节,独立于具体的信息系统; 对整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它是信息标准化的基础。
公共卫生信息领域具有多领域跨学科的特点。概念模型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公共卫生信息的整体框架,是公共卫生数据字典的基础框架。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对公共卫生数据元的理解和应用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因此,概念模型将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和数据应用指南。
在公共卫生信息领域内,该概念模型可以支持多个信息系统的开发,减少重复性工作,降低开发成本,加快系统的开发速度。在同一个概念模型指导下开发的多个系统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为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奠定良好基础。
概念模型的构建方法
对于一个具体系统而言,建立一个模型不是很困难,但建立一个抽象的元模型――概念模型则要困难得多。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概念模型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HL7(Health Level 7)推荐的建立概念模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是从用例分析到信息分析,最后到建立概念信息模型。
类、类关联、类属性和数据类型是概念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模型中的类属性同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一般性,发现这些属性也需要经过从具体实例分析――领域信息分析――概念信息模型分析这样一个抽象与泛化的过程。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 主题域的确定
信息是对于活动、活动关联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抽象与描述。在公共卫生领域,参照美国CDC提出的公共卫生概念数据模型(PHCDM),将我国公共卫生划分为卫生相关活动、参与者、材料和位置4个主题域。其中卫生相关活动是卫生信息来源的主体,是四个主题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而其余三个均为活动的关联方,位置说明活动发生的地点,参与者为活动的参与方如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或接受方,材料是活动中所涉及的物质,比如标本、菌株等等。这些构成了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四个主题域。
2. 类
具有相同属性的同类事物、概念组成类。以上四个主题域各为一类,每个主题域下又可以分成若干主类。以卫生相关活动为例,结合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的分类框架,可以将卫生相关活动抽象为四个主类――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管理及卫生监督。
3. 类关联与属性设置
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称为类关联,其作用在于使不同的类形成一个完整、联系的结构。在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的建模中,主要涉及父子类关联,关系关联和参与关联三种类关联。
父子类关联指的是每个类(主类或子类)下面还可以根据实际划分为若干更小的类。上位类(通称为父类)与下位类(通称为子类)关联称为父子类关联。很显然,子类对于父类的属性有继承的关系。
关系关联描述的是在同一主类内部各个类或者是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如疾病预防控制主类的不同活动之间(疫情暴发与检测之间)的关系。
参与关联则是指不同主类的类之间发生的关系。例如疫情监测类(属于卫生相关活动主题域的某个类)与调查者(属于参与者主题域的某个类),或者与标本(属于材料主题域中的某个类)之间存在参与的关系等。
属性是对类以及类关联所具有的特性的描述,是描述类的特征的元数据,改变属性的值可以改变类的行为和外观。概念模型类属性设置应遵循HL7 RIM所规范的属性格式及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自身的需求精化、修饰属性,形成模型独特的属性。
4. 概念模型的建模技术与方法
首先是应用UML的用例分析方法进行业务分析。这是指对业务过程中所有参与元素的拆解、对比、描述、再定义与组合。然后在用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泛化分析。即对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判别、抽象,并归纳成不同的类。下图1为在卫生检测中的几个用例分析过程。图2为泛化与抽象过程。经过泛化与抽象,对卫生检测相关活动,可提炼出5个子类: 申请、受理、检测、报告、质量控制。用例分析与泛化是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建模的重要阶段和技术,要应用于公共卫生信息概念模型建模的全过程中。
公共卫生概念模型框架与内容
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的概念模型包括了4个主题域及35个类。其核心为4个主题域(卫生相关活动,参与者、材料及位置)。在模型的建立中,公共卫生相关活动主题域及各级子类的确定采用了公共卫生信息分类框架的结果。作为模型,还对其他3个主题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增加了关联类的内容及对于类属性描述的要求。在这里要区分信息分类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及区别。信息分类框架关心的是对信息的分类,确定信息所在的位置以便用户存放、查找及使用,因此并不涉及对于主题域、类之间的关联以及类属性的描述。而建立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信息,描述信息。理解信息包括了解信息的来源(借助于信息框架)及关联,描述信息包括对数据元这个信息的基本单元属性及关联的描述,以便在统一的规范下查询、使用信息。
概念模型的应用
概念模型可以辅助系统设计者分析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及属性,建立相应的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从而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下面以伤害监测为例说明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