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掌心化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省东台市某中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签约作家。
编辑语:梅子老师的文字清新、简练,如一杯香茗,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品一品,又令人怦然心动,余味无穷。在阅读前,我们先做个深呼吸,让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吧。你准备好了吗?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哟。”
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同学们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站在这新学期的起跑线前,我首先真诚地向兴华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和我们的同学们道一声:新学期好!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带来了新的挑战,孕育了新的希望与憧憬。也应了那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成绩,一切的成就都要从现在的努力开始,都要从现在的点滴小事做起。这学期,请同学们要记住两句十分重要的话:
责任心,迈向成功的起点。 好习惯,快乐成长的阶梯。
责任心,含义非常丰富。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容易。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一名兴华小学的学生,我有四个希望送给我们的同学们:希望同学们积极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学生;希望同学们积极争当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希望同学们积极争当一专多能的现代少年;希望同学们积极争做有责任感的人。
好习惯,也包含了很多内容,而且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习惯虽小,意义很大,而且好习惯养成就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同学们,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不管是责任意识的形成,还是好习惯的养成,包括各个学科的学习提高,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毅力。学习是很辛苦的,但这里面有快乐!什么是学习的快乐?我想,当你通过努力不断进步时,你一定会感受到这种快乐!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这种快乐,也希望你把这种学习的快乐告诉你的老师,告诉你的父母,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早上好!
伴着秋风,携着秋色,沉寂一个假期的校园又被同学们的欢笑声打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迎来新的任务,开始新的生活,上个学年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__的专用室建设,特长活动的开展,学校的管理质量体育设施建设等都居全市前列,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赞誉。孩子们,在__读书是幸福的,这里的老师亲切,耐心,善于专研,这里的领导率先垂范,勇于担当,这里的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历经了多位校长的设计耕耘,尤其是在前任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三年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三名,真是可圈可点,可叹可敬!为保持成绩既往开来,我们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加大步伐,紧握接力棒,不负众望,引领,沟通,服务,自律,规范,创新。带领全体师生追求教育质量,敢要办学特色,营造校园文化,德艺双馨,树立全市前三名的奋斗目标。为孩子有个健康的童年不懈努力。
刚刚,我们规范列队,目送国旗升起,在嘹亮的国歌中我们经历了新学年的第一次精神洗礼;面对千帆竞发,百事待兴的新起点,又一次新的开始,我们准备好了吗?在此提出三点希望:
1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管理好时间,就成功一大半,常言说,寅时不起误一天,少时不学误一生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全班同学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将更容易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鉴于此,我认为,班级工作应从集体凝聚力中入手。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所以,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下3点:
1、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院级、校级先进班级
具体工作计划:
1、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在本学期开展一至二次文体活动,比如说羽毛球比赛、男女混合的篮球比赛等,还有,在期中组织一次集体出游,以此达到增强同学间感情及锻炼身体的目的。
2、发挥班级集体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班级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计划与青年志愿队联系,参与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如慰问老人院等。
3、实行班务公开。设立班务公开日(一月一次),是班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班级里的同学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集体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4、建立学习互助对子。让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也能培养同学们的互助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建立互助对子以自愿为原则,形成互助对子后通知班级便可,并根据两人的学期期末成绩在其综合测评中做适当加分。
5、在已建立班级群的基础上,创建班级校友录或主页,在网络上展现班级的风采。班级校友录或主页也可以作为同学们心与心交流的无限空间,让大家更好地溶入到班级体这个大家庭中。还可以建设成为宣传班级形象的阵地,提高班级影响力,方便今后组织交流及活动通知,并有利于先进班级的评定。还要建立个人档案、个人简介,向来访者展示水政班每位同学的独特魅力。可能的话,还将成为日后用人单位认识本班同学的窗口。
一、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常见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和自觉习惯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在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表现。
1、“标签”心理
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在心理上相当于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学生本人对自己在群体中位置的认识。尤其是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很少体会到好成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缺乏自信,自卑的“标签”使自己过早地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2、“偏重”心理
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偏重化学结果而忽视化学过程的倾向,表现为:老师进行习题讲评时,正确的就认为自己懂了,不要再听了;错误的只记录正确答案;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只满足于请教答案,不考虑过程的方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比考试分数,很少有同学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实验设计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方式,问题探究则更少涉及。
3、依赖心理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总是期望老师对化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一一讲述。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或模板,甚至是公式,便于自己模仿套用;遇到难题总想在某本“解题大全”、“题典”中找到解法或直接从老师那儿得到答案。这种过分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原有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的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二、克服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对策
1、注重情感培养,使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体验一个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要减少学生的挫折感,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并获取老师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这一点很重要。
(1)设计问题时要有层次化一些,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回答一些问题,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其学习信心。
(2)布置作业时要有一些弹性和灵活性,避免一刀切,根据学生在一定阶段上的可能性来确定作业的复杂程度。
(3)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地发挥。
2、注重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1)发挥实验作用,培养学习兴趣。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巧设悬念,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引发、调动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实验来掌握知识和揭示规律,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作用。
(2)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创新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在研讨释疑中提升兴趣。
(3)运用现代化媒体,培养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媒体可将某些疑难问题比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学习的心里压力,弥补在思维力和想像力方面的差距。同时,利用现代化媒体的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仿真模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之中培养了学习兴趣。
④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充分享受成功的、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不断巩固其学习兴趣。
3、注重目的和意志的培养,变盲目被动为主动和自觉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各种教育潜力,激发学生已形成潜在的学习需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调动起来。
大家好!经过了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我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迎来了新学期。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回顾上个学期,我们播种过希望、我们曾有过收获,但是也有些遗憾或失落。怎样发扬成绩,弥补过去的不足?这是摆在我们每位同学面前并且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又一个问题。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为了让我们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在行为礼仪方面,要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把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要讲卫生、讲文明,爱我校园从我做起,营造好我们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
2、在纪律方面,学校要狠抓养成教育,开展文明、礼仪等常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随便奔跑;“三个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四个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取放物品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在学习方面,人人都要弄清一个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认真改掉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不浪费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在同学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人人订出学习目标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奋斗。在这里要特别提醒我们那些在学习中有一定困难,以前留下了遗憾的同学,你们更要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力争缩小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效果上的差距。
4、要学会做人。同学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争做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特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小学生安全教育“十不准”
一、不准学生在课间玩不健康、有危险的游戏。
二、不准学生玩玻璃器皿、小刀、小剪、玩具枪、等有危险的玩具。
三、不准学生随便出校门买东西、跟随陌生人离开学校。
四、不准学生将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带进学校。
五、不准学生在校园骑自行车。
六、不准进生产单位玩,上学放学也不可以从生产单位走.
七、不准学生修灯、修茶座、玩火、游泳。
八、不准学生在马路上追逐玩耍、过马路乱跑。
九、不准学生扒车、追车和拦车。
在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主导全球的21世纪,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和生死存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智慧、才能的综合体现。
同志曾说过:“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新品格,使得全体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其适应性、敏锐性、选择性、独创性、参与性、进取性、坚韧性、深刻性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富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1因材施教,挖掘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教材,挖掘其中渗透文化背景的生长点,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从教材中去捕捉创新因素。提升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丰富全体学生的文化底蕴。
利用教材中有关人类发明成果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如《清明上河图》一文主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教学后可鼓励学生用画来再现“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等诗句。课后同学生们有的翻书参考,有的独立构思,通过动脑动手再现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收到了“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结合课文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文中叙述了筑路大军在修筑青藏铁路时遇到重重困难,科技人员运用科技创新理念,解决高寒缺氧战胜艰难险阻,便穿过多年冻土层的风火山隧道提前胜利贯通。在教学中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创造性地解决。
从教材的提示或结论加以拓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2想象激情,引导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民俗,可紧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段来理解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后,带着问题请他们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情,并试着说: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仿佛闻到了——;通过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有的同学在叙述中还运用了“应接不瑕”一词。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当学生充满激情之际,又播放德国街道鲜花盛开的课件,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同学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德国异域风情中,为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些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培育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得益彰。
3引导创新,彰显特长
一、多方关注,开阔视野,丰富学生情感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世界,会为他们形成宽广的胸怀打下基础。在进行《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学生分组进行搜集,总结出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比如:网络、黑客、低保、辣妹、知本家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过程,学生必须明白新词语的冷热变化绝对显示着文化或者经济的发展。接受词汇就是接受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为学生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在进行《姓氏源流》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就是在进行和传统文化拥抱的过程。了解姓氏的变迁、来源、分布特点,丰富学生的见识,调节学生心理,要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是梳理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愉悦心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进行情感元素的渗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梳理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例如梳理探究课《我为老师真诚赞美》,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炼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学习生活必须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梳理探究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可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和常规教学的训练,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心理品质以及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三、触摸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清楚的学习目标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比如在进行《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活动中,分类阅读山水、边塞、田园、古风等,以及中外现代诗、抒情哲理诗。蕴藏在诗歌感情之下的那颗诗人的心脏,才是学生走近的目标。在饱含感情的朗诵中,在无限向往的追述中,触摸诗人感情,陶冶思想,升华人格。诗人的个性情操,伟大的家国情怀,都化做学生的精神食粮和美的情趣。
四、理性引导,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趣
理趣本指表现哲理的诗歌要写出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也指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文章的深刻蕴意往往云遮雾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睁开一双慧眼,勇于创新。
还是在《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中,我们努力探究,找出诗歌的理趣,学生找出一系列诗句, 如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围绕佳句、篇章结构、构思、情感、不同文章的异同等方面予以探究,以独立或合作研究,以便探究发现文本中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理”,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责任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
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
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大讨论。
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建的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网室的基地建设,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项总经费5.72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1.52亿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5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显示了学校科研在国家级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而且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了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
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师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末的3.6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
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献。
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大讨论引向深入。
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室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