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描写秋景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秋景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秋景的作文

第1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美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前提,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二度创造的教学美,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二者兼而有之,浑然交融,才能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美,才能培养学生自学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诗歌是美的,它那凝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含蓄的情感,无不让人陶醉。这样的美的内容在高中语文第三册中随处可见,篇篇皆精品,字字如珠玑。我尝试着综合运用以“涵咏”与“拓展”为主要方式的两种教学模式。《山居秋暝》是一首以秋景寄托感情的含蓄蕴藉的格律诗,这节课的教学大体由两部分组成,首先,通过“诵读涵咏”达成“以读会意”,并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其次,运用“诵读涵咏”之法来鉴赏其他诗歌,尝试进行小范围的“拓展式”学习,扩大课的容量,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对《山居秋暝》的解读及对“其他诗歌”的鉴赏则需要学生在课下查阅与王维有关的资料以及搜集其他描写秋景的诗作,更需要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的能力。

课的一开始,我便结合多媒体以情激趣:“徜徉在诗歌瑰丽的百花园中,真是群芳吐艳,异彩纷呈。春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盛唐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去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丽绝伦和博大精深吧!”通过抒情的语言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接下来,通过反复诵读与涵咏(配合多媒体画面展示和音乐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把,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其间我则完全以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身分参与其中,适时地点拨,和同学们交流看法,但绝不压制学生的想法。因而,在一种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与诗人共同游历于有着“明月”、“清泉”、“翠竹”、“青莲”的幽清明净的美妙境界,完成与诗人的心灵对话,体味到诗人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自然美透视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也由此而引发了学生们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寄托美好情感的意象的赏析,培养了学生美好的情操。

本节课的后半部分是引导学生运用“涵咏——会意”的方法来鉴赏几首亦为描写秋景的格律诗。它们分别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杜甫的《登高》以及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学生们通过反复诵读、分组讨论去感受和鉴赏每首诗,以小组为单位,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同是描写秋景的诗,由于诗人的经历和性格的不同,诗中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便大相径庭了。孟诗的清新纯朴、李诗的迷茫深沉、杜诗的沉郁苍凉、刘诗的开阔乐观,带给师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气氛热烈,大有意犹未尽之意。

在学生仍沉浸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之时,我趁热打铁,安排了口头作文训练,由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优美的自然风光,并辅以悠扬的乐曲,让学生从画面和音乐中感受美,口头描述出片中景物及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反应热烈,争先恐后地表述美的景物和美的感受,我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情不自禁的加入其中。师生真诚自然的互动交流,把本节课推向了一个。

第2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把世界引进教室”,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即“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进入生活”。小学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

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也会写呀。

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例如教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植物》的时候,我不是让学生拿起来就写,而是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搜集所写人物的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如利用学校周边资源组织调查活动:采访、参观、访问,还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举行《大家都来夸夸他(她)》《看我露一手》一类主题活动等等。面对生活,每一个学生有着独特认识和感受,有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受到挫折的懊丧,也有被责难、被误解的愤慨和惆怅。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这些生活,习作中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出孩子率真的灵气。我特别强调作文的个性和特征。在写人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写自己的同学,然后当堂评比。评比标准只有一个:作文读完后,同学们能毫无争议的确定为写的是某某同学时,为“优”。当时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有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很好的交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赋予作文生命的活力,从而克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

然而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是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以及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因此,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第3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一、人物描写的教学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常用到的描写包括三类:

1.外貌和神态描写

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写到“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姣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黛玉形象。

2.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身份、地位、经历,这样才能真实可信。例如,笔者在讲授优质课程《雷雨》的过程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语言占了大部分篇幅。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三十年前是一对情人,侍萍曾为周朴园生下两个男孩,周朴园思念、想念着她。然而,三十年后,当周朴园认出侍萍后,不是拥抱,更不是忏悔,而是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里来了……”短短的三句话,充分暴露出周朴园的本质,也非常符合其身份、地位,因为他怕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身的名誉、利益。因此,周朴园翻脸不认人,其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此,不难理解这段对话的用意了。

3.动作描写

《背影》一文中,一件平常事经朱自清写出,竟成了文学名篇。原因就在于他找到了一个出色的艺术直觉形式,并进行了详细的动作描写:“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笔者让学生准确地划出动词,理解“父亲”这一形象。

二、环境描写的教学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有形的、实的,情思是无形的、虚的,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1.自然环境描写

鲁迅的《社戏》,写了一群农家纯朴少年月下乘白蓬船去看社戏的情景:“那船头潺潺激水的声响,那河底的小草和两岸豆麦散发出来的清香……”此情此景,与乡野少年们撑篙摇橹、上岸偷吃自己田里的罗汉豆等行动相揉合,组成了一曲风味独具的田园交响诗,使人如临其境。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会设计表格,让学生将描写逐一填入,并通过与不同课文的比较,使学生牢记描写的作用,同时要求他们在写作中适当运用。

2.社会环境描写

相对于自然环境来说,社会环境对于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其作用要大得多。《祝福》中,祥林嫂的社会关系可谓简单又简单。鲁镇的人们对她冷淡、麻木不仁。“我”既关心又同情,但对冷酷现实又无可奈何,也怕担负责任。柳妈好心帮她去“捐门槛”,却将她送上了绝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她注定活不下去。鲁迅写作此文时,正是后,封建帝制虽被,但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制度、封建礼教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这样的时代注定会产生祥林嫂这样的悲剧。

三、指导学生写作

笔者在辅导作文时,讲授了描写的手法。文章有了描写,就会增加色彩。

1.注意观察

学生进行描写时,要有信心,注意观察。例如,描写秋景,可用落叶、秋蝉表现悲凉;描写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可用赛场上争先恐后、汗流浃背表现。

2.注意描写方法

第一,目的明确,运用时根据主题需要,不要画蛇添足;第二,抓住特征,真切动人;第三,适应文体,小说的描写需要带有感彩,非记叙文体中描写以白描为主。

3.重视片段练习

如果涉及人物描写,就要从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几个方面去写,平常多做观察、描写的片段练习。例如,对老师的描写,外貌可抓其特征,如驼背、华发等;语言可写口头语;行动可选最突出的动作手势。

4.及时讲评描写习作

第4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一)加强语言训练

儿童在6~8岁时,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刚入学的儿童对身边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具备了把所见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但必须设法让农村小学生顺利地迈过学习普通话这个坎。我把握住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期,针对农村学生刚起步学习普通话的实际,创设多种说话情境,如:讲故事、讲笑话、说新闻……以消除学生害羞心理,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读说写结合,写作从一年级开始,阅读、说话和作文同时起步。一年级从仿说句子开始,到写一句话:再逐步过渡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来写。二年级开始学习写短文,逐步从汉字夹拼音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以后进行习作训练,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二)夯实阅读基础

1.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渗透方法指导。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又是阅读的结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学习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再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下来,可以用“汉字加拼音”来写。如在学习《一只小蜻蜓》等课文后,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物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告诉大家然后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设法找出其优点进行表扬。在学习《猴子捞月亮》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雷雨》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会大量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会方法来进行写作。

2.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一开学就应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学生学完课文后,要求向家人介绍或讲述课文内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三)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这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可让学生仿写熟悉的景物。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可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都可尽情地表达。

(四)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训练

除了加大力度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作文训练。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可是,如何使学生写的日记更有内容呢?教师可以提示:结合所学课文内容用日记形式写读后感。如学习了课文《三味书屋》,要求学生对鲁讯先生刻“早”字的理解和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学了《爸爸和书》一文,谈自己对书的认识……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写读后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加大了写作训练的密度,从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如学习了《雷雨》一课后,设计一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的“雷雨”,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最后所写出的“雷雨”也角度各异,生动有趣。

第5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1.添枝加叶。真实的事件本身往往简单、平淡,需要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首先,要根据已有材料,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填补“空白”之处。其次,要精心选择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准确捕捉事物特征写景状物。再次,添枝加叶,即在原材料的主干上丰富细节、展现形象,切忌离开材料节外生枝地喧宾夺主,从而导致偏题、离题。

2.移花接木。即在情节的处理上,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段,把一个人的事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使读者浑然不觉。

3.杂取种种。指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典型。正如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4.偷梁换柱。即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作者一番偷梁换柱,使文意曲折跌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能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5.无中生有。如果有的作文命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和视野,不能写实,又不能“移花”“添枝”,那就得有“无中生有”的本事。

6.夸张感受法。通过观察者的心理作用,来感受外界的形象特点,或夸大,或缩小,或褒赞,或贬损,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有时在构思时,作者需要打破时空界限,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聚合在一起,以此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如魏明伦的荒诞剧《潘金莲》,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大聚会,除我们熟知的武松、武大郎和潘金莲之外,施耐庵、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派出所警察、法官等古今中外的人物汇聚在一起,演绎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情节离奇荒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上演之后,曾引起极大反响。

7.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结合。这里的“虚”和“实”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而言,眼前为实,想象为虚;现在为实,未来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十分注重虚实结合的巧妙运用,取得了十分突出的审美效果。如《阳关雪》中的一段描写:

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段描写,显然是依据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的诗意想象而成的。王维的行为在诗中没有具体的描写,而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友人送别的场景描摹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描写,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俯拾皆是。

8.化平淡为奇特,叙述描写适当渲染。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往往平淡无奇,写作中,直白地叙述下来,必定味同嚼蜡,令人难以卒读。如果运用丰富的想象,或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或对所写对象选择加工、渲染,就会化平淡为奇特,收到好的表达效果。高考优秀作文不乏这种成功的例子。请看北京某考生的《包容》片段:

秋日的天空明澈如洗,远山外残阳似血。秋叶镀了一层金红,偶尔飘落一片,静寂无声。失群的孤雁呜咽着远去,衰蝉在凉风里嘶哑地哀鸣。

单薄的长衫难抵风中的些许凉意,他轻轻打了个寒战,挺了挺身子,瘦削的脸上,目光灼热。身下的车轮辘辘南去,碾碎了他年轻的理想。回望着渐渐远去的长安,他暗暗咬紧了下唇……他怨,他恨,他怎能不怨恨!

第6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储备语言材料

我们常说:“作文功夫在文外”,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语言信息,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储备必要的语言材料。

 1.1 善于阅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语言简洁优美流畅,是值得学生去学习仿照的范文。如教学《春风吹》,有一段是描写春景的句子:“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这段中仅用了短短一句话,就把一幅春景图摆在我们的眼前。语言极其简洁但又不失精美。如果学生也能仿照着它写一段秋景图,那该多好啊。在教学这一段时,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学生就说了“吹绿、吹红、吹来、吹醒”这些词语用得好,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写。于是我就出示了一段小练习:“秋风吹,秋风吹,吹()了稻子,吹()了苹果 ,吹( )了( ),吹( )了( )。”学生们一看就兴致勃勃地试着用最有特点的词语来填写了。这样一个练习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好词,因而也能写出佳句。

 1.2 善于选择适合的,喜欢的课外读物及影视节目

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等,让他们快活地邀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中找到乐趣。此外,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魔豆传奇》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学得实,学生作文才会写得乐,才会对作文感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掌握观察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我在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草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花草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闻一闻: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花草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摸一摸:大千世界,花草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花草,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花草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花草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这样通过多留心观察,多回忆体味,多动笔的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性增强了,观察的敏感性也就一天天地强起来了。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如果长期困在课堂写作,他们就会产生“如在鸟笼中”的感觉,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 给学生创设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学生们情绪激昂,视野开阔,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就会如运动场上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只待一声令发,就冲过去。这时的写作,学生抱着赶快将自己快乐讲给别人听,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的心态来写的,当然是有着无限的快乐。

第7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一、用色彩扮靓景物

我们的大自然千姿百态,周围的景色五彩缤纷。只是由于这些色彩就在我们的身边,司空见惯,我们的眼睛常常无视了它的存在、它的美。描写景物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品味景物的色与态,除了细腻地勾画它们的形象,使其形象可感,更重要的就是用各种颜色来装饰它们的形象,让它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让人读来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一幅春天的写意画。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痕迹地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仔细品读会发现景物的色彩就像一条彩带贯穿了全文。开篇太阳的脸红红的,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行文中桃花红的像火,杏花粉的像霞,梨花白的像雪;再如第四节描绘的春雨,简直是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淡彩画。你看,那像牛毛一样密、像花针一样闪烁、像细丝一样绵长、像薄烟的春雨;雨水冲洗后的绿叶青草闪闪发亮;雨雾朦胧中灯光的点点黄晕;悠闲的行人,正在劳动的农民,构成了一幅朦胧、安详而静谧的水墨淡彩画。这幅画使连绵不绝的春雨不再令人烦恼,让读者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体味春天雨景的无穷韵味,收获一片宁静。

我们如何用色彩扮靓景物呢?这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景物,注意其色彩的变化,并能恰当地运用描绘色彩的词汇刻画景物。如一位同学这样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色:“浅灰色的天际,几只黑色的鸟儿匆匆飞过,农家的烟囱里轻轻探出的炊烟,染白了半边天。梧桐树上夏日的黛绿色,被暗暗的黄色所包围,有些叶子黄绿交融,有些却已暗黄泛黑。初秋的微风轻缓地拂过田野,岸边微微泛黄的芦苇丛,在秋风中荡漾起层层凉意。田野边白色的雏菊,星星点点的从薄荷绿的草丛中探出,那鹅黄色的花蕊,点缀着寂寞的初秋。几头深褐色的水牛在草丛中吃草,不时传来几声哞哞的叹息,在它们身旁,几只雪白的长喙鸟儿孤独地眺望着远方……”小作者的观察很仔细,他抓住了秋季景物色彩的特点极力状写,把原本灰色、寂寞的秋景写得如此色彩丰富,整个景色显得很有层次感,生机勃勃,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平和而愉悦的心境。

二、用色彩活画人物

《水浒传》著名章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这样精彩的片段:“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是三拳打死镇关西中的第二拳,作者从色彩的角度,准确地描绘了鲁提辖挥起千钧之拳打在镇关西眼眶眉梢一拳的厉害,这些文字给予读者的,首先是伸张正义的。就像李贽评论所说的:好文章,好文章,真令人手舞足蹈。这就是《水浒传》栩栩如生、追魂摄魄的传神之笔。由此可见,作文中巧妙地运用色彩刻画人物,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我们如何用色彩刻画人物呢?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注重观察。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学校,有师长和同学;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们要观察到他们外部情态的特征性表现,进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服饰、身材、面部,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如一位学生在作文《温暖的时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父亲戴了一个沾满雨水的破旧的灰色头盔,身披一件打着黄色补丁的长雨披,十分引人注目,脚上穿着一双溅满泥水的黑色长筒胶鞋,雨水拍打着他的脸。雨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掩盖了父亲脸上原本黝黑、干枯,似乎变得光滑、细腻、温润了许多。不难发现,小作者有着怎样一颗细腻的、善于观察的心,更重要的作者抓住人物衣着的色彩特点,脸部经雨水的浸润,色泽发生的微妙的变化,使描写具体而毫无累赘之感,形象生动如见其人。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生活朴实、艰辛,而他对孩子的爱永远那样温润、厚重,这温暖的时刻一定会印在孩子大脑记忆的底片,温暖孩子的一生。

三、用色彩涂抹生命

事物是有色彩的,其实生命也是有色彩的。人们不是常说“粉红色的回忆”、“火红的青春”、“黑色的七月”吗?人们赋予生命以绚丽的色彩,赋予了色彩以丰富的内涵。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热情和奔放,白色让人联想到纯洁和忠贞,紫色让人联想到高贵与淡雅……作文中,我们应该用色彩来描绘我们精彩的生活,为我们的生命涂抹上美丽的色彩。如一位同学在《我眼中的色彩》中写道:

生命的色彩是什么?

哥伦布说:是蓝色,我的一生都与大海相伴,蓝色是包容,是博大。

王顺友说:是绿色,二十个春秋,年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绿色,是奉献,是希望。

白求恩说:是白色,我披着一袭白衣呵护生命,白色,是关爱,是责任。

保尔说:是黑色,我在黑暗中勇敢地生活,黑色,是不屈,是奋发。

说:是红色,我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红色,是战斗,是理想。

小作者用排比段的形式阐述了色彩与生命的关系,丰富了色彩的内涵,思路非常独特!是啊,每个人对色彩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也许你喜欢雪一样的洁白,那就给生命涂抹上白色;也许喜欢田野的碧绿,那就给生命涂抹上绿色;也许你觉得生命是多彩的,每一种色彩都不可或缺,那你生命一定是五彩斑斓的。

第8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1.采取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研究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每课的教学目标应不求全而求精,集中一点打攻坚战。对不同文体应依据其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授课程序。对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可运用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方法。一句话,要始终抓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讲授《沁园春・长沙》上阕的秋景时,我在阅读写作教学环节的教学片段:

师:你能找几个词来形容笔下秋景的特点吗?

生1:色彩绚丽。

师:有哪些色彩?

生1:有绿色、红色、还有白色。

师:白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霜天”应该是白色吧。

师:很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还有什么特点?

生2:生机盎然。

师:怎么样看出来的?

生2:动词的运用很形象,比如“染”“争”“击”“翔”“竞”,感受处处充满了活力。

师:可见这些词语运用得十分精妙。那么究竟妙在何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进行具体点评。

生3:“染”让我想起了在大染坊里染布的情景,应该是拟人的手法吧,很形象的写出了雄鹰的矫健身姿,而“飞”则平淡了很多,没有这种感受。

生5:“翔”应该是“飞”的意思,突出了游鱼在水中身姿的轻盈。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了赏析,很不错。我想每位同学肯定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景物,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描写,展开想象,适当加工,创造性的再现文本所描述的景象。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阅读与作文教学。将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能力来对待,围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挖掘文本,设计环节,科学调控,合理训练,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还应该是具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形成弹性化方案。这个方案应是一个粗放型的结构,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2.运用非言语交际手段

运用非言语交际手段有利于丰富课堂信息,提高教学效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非言语交际手段介入课堂教学可以使语言现象更加直观,起到支持、强化、补充信息的作用。其表现有:

(1)非言语交际手段能够辅助言语行为,解释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如当我发现学生屡次将“急躁”写成“急燥”时,为了不让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便在课堂上用足顿地,说明“急躁”的“躁”应该用“足”旁,而不是“火”旁。不必浪费口舌,学生很快地记住了这个字的偏旁,再也不出错。

(2)非言语行为能配合言语行为描述事物。例如,当我们说:“我昨天看到一条蛇,有那么长!”说着自己就会用手比划,以形象地表达它到底有多长。而一般不会说“它长90公分”,这样说就显得生硬,不生活化了。

第9篇:描写秋景的作文范文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以及微商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微时代”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微课”与“翻转课堂”等正迅速走进中小学,也走进了特殊教育课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一直是聋教育的执着追求。在聋校语文课堂,聋生因为听力障碍,其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较弱,学习方式更多的是接受型学习,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记。而聋生容易遗忘的记忆特点让其所学到知识又很快地烟消云散,且聋生个体差异大,接受、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掌握该学什么、如何去学、什么时候去学、怎样证明自己学会了,一直是聋校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数字化为特征的教育变革在聋教育领域的发生,笔者也尝试着在聋校高中语文课堂开展“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探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一微一翻”,指的是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实现聋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一微”指的是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时间短、容量少、内容精。“一翻”指的是翻转课堂,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性探究,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进行课堂指导,重构学习流程,实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和课上教师科学有效指导的有机结合。

(三)可行性分析

聋生对视觉刺激更加敏感,教学视频能够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还可以“积极推进差异性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观看视频,开展有针对的学习,并最终实现“满十进一”的学习目标。另外,学生对于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运用能力,这些都为“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能。

二、“一微一翻”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的撞击,观点的交锋,情感的交流。为了在“一微一翻”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失去“语文味”,笔者着力于构筑知识与积累、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写作与表达等教学板块,再根据不同的知识板块寻求微课最适宜的表现方式,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借助微课“大空间”,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翻转。

(一)“讲授+练习”,突破知识点

针对字、词、句、标点符号、修辞等具体的知识点,笔者采取了“讲授+练习”式微课翻转课堂,实现知识点的突破。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笔者制作了《通感之美》微课,通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实例讲述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及其作用,并配以进阶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课上,学生便有了充足的时间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品味文中“通感”句子的妙处。而“讲授+练习”式微课尤其适用知识点的复习,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系列微课中,笔者整体介绍了标点符号有哪些,通过用错标点符号引发的笑话说明其重要性,接着分类归纳各常用标点的用法,并通过试题讲解传授答题技巧,巩固知识点,再通过习题训练检测学习成果。课上,学生做作业,小组讨论,再评讲作业,切实掌握知识点。

(二)“例子+方法”,传授阅读法

在现代文的阅读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鉴赏,品味文章的意蕴,笔者采用了“例子+方法”式微课来实现课堂的翻转。如《故都的秋》一文,作者描写了“小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清秋佳果图”等五幅秋景图。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鉴赏这五幅图画,感受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特点,笔者制作了《小院清秋图鉴赏示例》微课,通过“小院清秋图”的鉴赏,总结出“身临其境•赏秋景”“调动感官•品秋味”“比较体味•感秋意”等鉴赏方法。在课堂中,学生借助这些方法,自主鉴赏故都的秋其余四幅图,很好地品味出故都的秋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而在之后学习其他写景状物散文中,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鉴赏文章。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例子+方法”式微课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言,阅读文言文,从而节省了课上解读文言的时间,实现了课上充分讨论的翻转学习方式。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在教学任务单的指导下观看了《〈愚公移山〉文言释义》微课。在微课中,笔者通过文中词句讲解了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并总结出“对”(对应)、“换”(替换)、“留”(保留)、“调”(调整)、“删”(删除)、“补”(补充)六法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学生借助微课,很好地掌握了文中的文言句意。在课堂上,学生对“愚公移山你怎么看”及“愚公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展现了自己对“愚公移山”的见解及新时期“愚公精神”的诠释,成功地实现了课堂的翻转。

(三)“资料+链接”拓展思维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相比较于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个人的思考、探究,聋校高中也不例外。为了帮助学生不仅针对文本,而且透过文本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笔者在教学中通常采用“资料+链接”式微课打开学生思维的源泉。如在宋词《声声慢》翻转课堂的探索中,笔者制作了《万古愁心李清照》微课,以李清照“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一生为线索,收集了有关李清照的图片、视频资料,链接了李清照的代表作,让大家评论。这给学生还原了一个时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李清照”有了自己的认识与解读。课堂上,学生知人论事、赏词品情、思想碰撞、情感升华,集中体现了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思想的深度与交流的活跃。

(四)“点评+范例”,提升写作力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注重通过“作文评讲与作文重作”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作文评讲通常只能面向全体,不免流于泛泛,作文重作也只能放在课后,这些都让写作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为了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腾出来,笔者开始了写作教学的翻转课堂尝试,以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作文要素为魂,以学生作文中的词、句、段、篇为形,制作微课,有针对性地评讲作文,讲授写作方法,并展示学生优秀作品中可学习、可模仿的例子及教师的“下水作文”。“点评+范例”式微课使学生在课前便明确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课上,学生进行作文的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批改或点评,极大提高了写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逐步实现“耳聋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交往,适用社会生活需要”的聋校作文教学根本目的。

三、“一微一翻”教学实践效果初显

笔者发现,随着“一微一翻”教学实践的深入,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师生关系也亲了,惊喜常在不经意中发生,“一微一翻”教学实践应用效果逐步显露出来。

(一)学生动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学生动起来了。一是表现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不再有不预习的情况,对视频形式的微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任务单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观看视频,在“不会”“不知道”的情况下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完全根据自己的节奏掌控自己的学习。而且视频中的文字内容、图片信息及适当的手语说明,让学生学得更明白,避免了因沟通障碍而造成的对学习内容的一知半解。二是表现为生生互动学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借助互动平台向同伴或教师求助,以化解其困惑;会自发地组建学习小组,一起观看视频,互相讨论,或由学习较好的同学负责解释视频中的重难点等。而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更是学习的常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在教师的“强迫”下学习,而是在轻松的、自由支配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二)课堂活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原本沉静的课堂慢慢活起来了。一是课堂教学形式活起来了。翻转后的课堂或是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或是师生讨论,答疑解惑,或是小组学习,深入探究……课堂形式多样,但不变的核心是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学习,再不见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二是课堂教学内容活起来了。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课堂教学生成越来越多,一些意料之外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如在《声声慢》的学习中,当谈及“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句的时候,学生见解独到,且饱含自己特有的情感体会。有的学生解释说:“雁是旧时的雁,托雁传书的人却已不在,所以伤心”;有的解释说:“雁从北方来,可自己却早已离开北方的家逃往南方,因想念故土,故而伤心”;有的解释说:“雁是群雁,而自己却是孤身一人,所以不免伤心”……诸如此类教学生成时有发生,聋校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思想与情感的碰撞而颇具魅力。

(三)师生亲起来了实施

“一微一翻”教学实践以来,师生关系也越来越亲了。一是在微课学习中建立起的亲密。相比于下载的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老师制作的微课。在微课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内容,更是与内容背后的人、与自己的老师建立一种社交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着很多的“甜蜜点”,从而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内容。二是在个别化指导中加深了感情。在翻转学习的环境中,无论是课前的在线互动,还是课上的巡回指导,都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关系,这让学生学得更加专注,也更加有效。

作者:郑秀娟 单位:安徽省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教学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

[2](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宋伟,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93.

[3]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EB/OL]..

[4]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

[5]苏斋.相逢在云端微课大空间[N].中国教育报,2017-1-21(03).

[6]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7]王玉辉,王雅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