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第1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对话提升 互动活力

英语这门语言运用学科需要加强实践与运用,只有学生想说英语,会说英语,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和成绩。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贴近生活的情境对话,让他们学的愉悦而有极大的收获。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实在

苏教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关注着小学生生活和成长心理,符合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规律。我们的教材基本都是围绕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将英语学习的知识点融在生活气息浓郁的情境之中的。如“My friends”“My family” “Happy New year!”“How many?”“Our new home”等单元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的再现。如3A Unit 5 “Look at me!?”以“Clothes”为主题的单元,不仅让学生知道不同衣服类型的英语单词,还让他们学会一些常见颜色的单词,更在体现生活的对话中,让他们知道Look at my…,It’s nice. How nice! 等表达对别人衣着看法的句式。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认识四会单词之后,理解句子汉语意思之后,让他们之间进行英语交流,学生就会有新鲜感和趣味性,这比一味地让他们识记、背诵更能让学生理解深刻,取得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我们在教学中营造生活情境,那么,学生就会在交流合作中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步养成英语表述习惯,获得英语交际的初步能力。

二、对话交流,灵活运用出效果

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应该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常态。我们在实际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会倾听,为情境对话提供可能。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还是要重视基础的;只有学生记住一些必须识记的单词、词汇、句式,他们才能有参与的可能,有合作交流的提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听懂对方英语表达内容的意思。如在《Asking the way》教学中,我先将教材中需要掌握的方位单词提出来与学生们一些学习,然后让他们听“兔子舞”音乐,指导学生要听出学生方位的词语,在优美的韵律中,有的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很快掌握了这些单词。只有学生能够听准确,才能表述的合理。如他们掌握了方位单词之后,在问路情境中他们才能回答好“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的问题,听懂怎么走,从而使得学习与运用很有效。

2.掌握内容,让情境对话更有质量。我们课堂的互动要有质量,不仅要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更要让学生有参与活动的能力。如在《My friends》 学习的重点是能听说、认读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quiet, friends等单词和词组,并将这些词语运用到句子中从而描述出自己朋友的外貌特征。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跟着录音学单词和句子,讲解清楚如何介绍朋友;如谁是自己的朋友,他(她)外貌有什么特点?然后补充对真真朋友的理解:Friends help each other. Friends learn from each other。Friends support each other.这后,我们才能比较好地开展情境对话。比如,让两位认识对方是自己朋友得学生,说说对方。然后,让学生们不说出自己朋友的名字,让大家通过他用英语的描述猜猜是班上的哪个同学。如此,学生在情境对话中,能够有兴趣,也能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3.运用手段,提高情境对话效果。我们在情境对话中,不仅要注意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生活相关,与教学内容相关,还要营造真实、轻松和愉悦的氛围。如颜色词的学习中,我们多媒体展示不同色彩的常识物品,然后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提问与快速作答,如Who is the boy(girl) in blue(red\purple\yellow…)?如果答对,我点击鼓掌的音乐,如果答错则出示流泪的动漫。当然,我们的情境还可以是实物展示,可以是情境表演,如看病、问路、打电话等内容学习之后,我们就采用上台表演的形式来强化所学。

另外,我们的对话情境还可以和游戏情景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让学生们在模仿和游戏中获得知识与英语的运用能力。如此,英语单词和词汇学习汇中,让两名学生进行游戏,一个说汉语,另一个快速用英语说出来。用一两句英语把几个英语单词用进去。这样,在好玩的情境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生活,研究他们的心理,重视基础英语的夯实,通过贴近生活和学习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们灵活的学英语用英语,从而提升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引 言

小学英语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起初学生接触英语时会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感,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学生会失去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当英语学习内容与难度提升时,学困生的队伍更为庞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升。因此,对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学生英语成绩差的原因也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学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有些学生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是成绩依旧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这使得学习不但会耗费学生的时间还没有实际效果。(2)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是农村家长教育程度与水平不高,所以,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英语学习是可有可无的,这种错误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3)学校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按照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学方式单一,而学生起初接触英语会比较困难,所以,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会下降,最终产生厌倦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下降。

二、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方式

(一)促进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愿意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学困生英语学习成绩难以提升的原因包括学生没有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结合课堂上所需讲解的内容,通过英语故事、组织学生参加小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学困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提升英语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讲解“My Favourite Season”这单元的内容时,为了提升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上课开始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这种问题都是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容易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让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学困生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增加学困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后,再导入本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二)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开展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得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就学困生而言,学生英语成就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有些学困生虽然看起来在很努力地学习,但是其学习成绩依旧没有提高,说明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指导学困生,对其英语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使得学困生学会学习。听说读写都是英语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技能,教师要告知学生学习的技巧,促使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困生转化。

例如:在讲解“My Birthday”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进行单元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着诵读单词、识记单词,并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句子。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要相应地做上记号。在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困生的听讲情况,当发现学生开小差时,教师要站到学困生的座位旁进行善意地提醒,使得学生将精力集中到英语课堂中。在下课后,学困生要及时地完成英语作业,当遇到难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教导学困生询问同学或者询问老师。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教师指导学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有效开展。

(三)多关心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大多数学困生会具有自卑心理,在上课时,学困生的表现往往比较胆怯,不敢勇敢地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3]。基于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教师需要给予学困生更多地关爱,虽然较难的问题,学困生不能回答,但是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提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让学困生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讲授课程重难点时,教师不能忽视学困生,要尤其地关注学生,促使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结束以后,教师也要多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参考意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针对学生上课没听懂的内容,教师要给予及时地辅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促进英语学困生转化。通过关心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最终促进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作者简介:冯雯萍(1974.11-),女,汉族,籍贯:福建省龙岩市、1998年毕业于三明大学英语专业,现供职福建岩武平县城厢中心学校、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农村小学英语。

参考文献:

[1]丁涛.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J].教育革新,2010.

第3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需将理论与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知与体验,但教材只是理论性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中的丰富情感。

一、教学内容上的应用

在教学内容上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回归生活,从而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特别需要多加注意,以实际生活作为题材,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可将一些哲理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中,或是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改进教学的内容,通过生活化教学给学生以启示。此外,教师也需注意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问题,对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感知能力进行培养,从侧面辅助生活化教学的展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转变学生认知,明白学习与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不是互相分离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优化教学。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这篇课文来自于主题为父母之爱的章节,父母之爱是非常生活化的题材,教师应生活化处理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将实际生活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提问学生自己收获过什么样的赞扬,都是谁给的赞扬,哪一个赞扬是学生听了最高兴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接着再提问学生有没有哪一次是学生觉得自己做的特别好,却很意外的没有得到赞扬的。通过讨论学生自身的经历将教学生活化,从而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并通过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去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自己平常很少受到表扬,更多的得到是“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这一现象并不是个别存在的,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需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这一问题。适当的“糟糕透了”评价能够起到鞭策的作用,但是过多则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上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接着就是改进教学的方式,以紧扣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来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明白生活与语文并不是互相分离的。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研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生活日记记录等方式实施生活化教学,在多媒体技术中将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具体化;在日记中记录下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寻常事、特别的事,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鲸》为例,教师可通过相关的视频材料等将课文中鲸的形象具体化。《鲸》一文中详细的描述了鲸的长度、重量、样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了鲸的“大”,虽课文中对鲸的描述活灵活现,但若与相关的视频材料相结合则可锦上添花,加深印象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文中语言的精确程度。教师可以以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片段作为教学材料,以3D的效果去感受那样一副美丽的画面,震撼于鲸的庞大,折服于自然的壮丽景象。再让学生记录下观看后的感受,以自己的语言去对鲸进行描述。

三、生活实践上的应用

实践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分析采用实践方法的可能性,若能与实践有效结合,则设计实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的方法升华学生的认知。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阵地是课堂,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如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在家里多做一些家务,对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进行培养。

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教师可开展课外实践来进行教学,可与春游秋游活动相结合,或是在课外另外组织活动。若是春游秋游活动,教师可要求学生春游秋游时不可带钱和零食,看看学生要如何应对。但这一方法对春游秋游活动地点有一定的要求,需具备开展野外生存的条件。因此,可以选择相对简单一些的方法,如烧烤活动,向学生提供必要的食材、工具、材料,其余的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样不可带钱与零食,全程通过自己动手来获得食物,洗菜、生火、烤肉均由学生自己动手。但教师需做好从旁监督工作,防止发生意外。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小小的感受主人公的处境,只是小小的课外实践就已经十分头疼,更何况是处在荒岛孤零零一个的鲁滨孙,不但要填饱肚子,还要找住的地方,不但身边无人陪伴,无人帮助,还要担惊受怕。

第4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措施

G623.31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解决小学英语生活化所面对的问题,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进步。

一、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脱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人为地设置情景

为了使学生置身于教材课文相似的情境中学习,一些老师会利用插图,制作配套的教具,或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营造相应的情景。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理想化的蓝本及范例。总而言之,是教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重枝节而轻本源的认识及行为偏差。

2.教师对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及学习特征把握不够准确

《新课标》大力提倡体验、实践、参与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但有时教师却对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及学习能力不够信任,反而以别人的经验来替代,进行“虚假”学习。

3.浅显理解“英语生活化教学”

有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不深刻,导致教师在对教学实施时仅对教学的设计进行改进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其他方面。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生活化”教学,更达不到教学目的。

4.忽了外语教学的特殊性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母语教学差异不同,不可能通过情景随心所欲地锻炼英语。对小学生而言,在学习英语前,他们首先学习了自己的母语,已经养成了一套学习语言的习惯。而以拼音文字为基础的英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自动地通过母语模式来学习英语。但很多教师还没意识到这点,导致在英语生活化教学时出现了误区。

5.课外学习语言的生活化环境比较缺乏

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而语言的应用实践性较强,语言学科必须要经过口语交流,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离开了课堂,英语又变成了他们陌生的东西,久而久之,语言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1)挖掘学生的经验爱好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可以组织学生采访或自我介绍的形式学会句子和单词,不仅可活跃课堂,且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的生活意义,而不是获得枯燥乏味的词汇积累。

(2)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富有经验的生活,如father,mother等单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拿着家人的照片来对照学习,并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和感情,把学习和生活交织在一起。

(3)创设学生的校园环境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而学校又是学生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设计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计英语角,在学校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

(4)捕捉学生的社区生活

学生的社区生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从中挖掘资源并结合到教学内容中。让他们发现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还可以扮演外国人和学生对话,给他们创设情境,让他们知道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英语教学过程生活化

(1)通过生活设设置生动、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创设生动、真实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不仅丰富了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2)运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交通标志,设置一个交通指挥的场景,组织学生充当小交警的角色,并运用句型“Stop at a red light. Wait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作为台词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爱表现和爱活动的心理特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不再感觉自己是在学习枯燥乏味的英语单词或句子,而是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英语的应用。

(3)巧设英语交流情境

小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因此事物的不同刺激会直接影响反映方式。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可以采用实物或实物图片的方式来呈现单词,对于一些简短的句型,也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来呈现。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给其他同学介绍方位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初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开展与学生日常活动类似的英语游戏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与学生经验有关的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增加一些自己编排的情节,制作一些道具,然后有感情地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更容易让他们进入角色,成为活动操练的主角、教学的主体。

3.英语教学拓展生活化

(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

学生可以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在情境中进行交流,他们会感到既有趣又新鲜,都愿意参与活动,从而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2)角色扮演,再现生活

通过活动组织,一方面巩固复习了所学句型,另一方面迎合了小学生爱表现的天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3)举办英语成果展

引导学生收集英语小谚语、小歌谣、小故事等,并把它们记录在笔记本上,每隔一周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一次成果展,并就收集的内容进行交流。这些知识的积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了解了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初步掌握了查找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通过交流提高了自身的语言素养,同时激发了他们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脱离生活,就会像鱼儿没有水一样显得非常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一些生活的问题及元素,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好小学英语。

参考文献:

[1]李长吉,秦平. 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J]. 中国教育学刊. 2005(10)

第5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21-01

伴随高校扩招而引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几年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政府还是高校,都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政府层面而言,出台了很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而高校则从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入手,引入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新生事物。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生涯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简单地说就是针对职业生涯所做的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最先提出的,他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条件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阶段性和长期性的职业目标;确定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方式、方法;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等等。其目的就是让个人考虑自己一生的生计,做一个个人的选择,以便使自己的潜力、精力得以充分发挥,争取最大的收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教育偏重于技能教育,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显重要。然而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看,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有流于形式之感,甚至存在应付思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一是学生。

从学校来说,一是大多数学校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一般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只是搞个讲座或者每学期就上一、两次就业指导课而已,很难让学生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有的学校只在学生入校时,搞一次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随便做个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毫无针对性,缺乏可行性,并且对后期的跟踪指导乏力,缺少执行的措施与手段。二是学校里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很多老师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对其理论、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现时担任职业规划指导的教师好多都是原来的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时,也不能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无法很好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设计和执行。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为数不多,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模糊,只知道概念而缺少实际的操作。有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和学习计划。其实,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但职业生涯规划不等同于职业目标,它要将实现职业目标的任务分解细化到不同的时间段和若干小目标,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一步一步进行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科学的学习计划,需要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连续不断地上升的过程。 有的同学认为高学历就是有高能力,将专业等同于职业。一般来说,专业决定不了职业,专业是学习阶段的任务,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需要具备多种能力,从专业学习到胜任某项职业还需要多种能力做支撑才可以。

其次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所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缺乏充分的了解。有的大学生追逐社会的热门职业,被所谓的流行、时尚牵着鼻子走,这些人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来选择自己的工作或职业。由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工作的选择,关键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客观冷静地分析自身的特点,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果从事的工作不适合自身的特点,就不能激发自己对工作的兴趣,从而导致自己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也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合实际。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学自我评价过高,好高骛远、过于自信,目标过高。当然职业目标定位高,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但是如果目标过高,不切合实际,难以达到,就会带来心理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致使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感到暗淡。另有一些同学缺乏自信,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其职业目标定位往往偏低,这样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大材小用。

三是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不合理。一部分大学生将职业规划书做成了学习计划书。规划书中都是每学年每学期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考多少分,而对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锻炼,却鲜有提及。因为从事一项职业,不仅需要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能力,譬如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和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得以形成。而许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恰恰缺少了这一项。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学校和大学生个人两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 学校方面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现在就业市场依然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学历层次比较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抓,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范围,要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2.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职业咨询机构

大学生入校之初,对大学的生活还很新奇,对大学生活也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专业,然后才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时更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咨询教师的指导。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职业咨询机构,就显得特别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最终职业目标与分阶段职业目标的偏差,保证职业规划的行之有效,这一切都需要由职业咨询机构适时引导与帮助

3.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训练

人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在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训练,矫正他们在职业目标选择上的自傲与自卑,开发他们的潜能。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一般包括合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处世的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行动能力等,是从事职业的必备能力。

(二)个人方面

1. 客观认识自我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各种特点,如基本能力、工作风格、兴趣爱好、性格类型、价值观念等,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最能做出成绩的行业。因此,职业规划中,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能自认为最适合的职业也未必能做出成绩,也许自己认为的优势与别人相比成了劣势。不被自己看好的职业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职业,因为自己的某些特点跟他人相比,就成了一个显著的优势。因此,要客观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给自己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分析,一方面听听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自己对自己过于了解,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借助于职业兴趣测评和性格测验,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可以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也可以分析自己的弱点,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一般人只发展了10%。跟我们应做到的程度相比,我们等于只醒了一半;我们只使用了身心的很少一部分。再扩大一点来说,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的一小部分。他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懂怎么去利用。”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潜能可挖,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除了客观分析自我之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经济环境、家庭的人文环境、家庭社会关系网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有时候会影响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能否实现。

2、了解社会和职业的需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需要的人才,行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在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他需要的人才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也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所应该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应该具有适应社会与发展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适应环境是人们在每一次角色转换时,都面临的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和发展变化,将会产生不小的问题。健康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没有健康,一切就无从谈起。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新的定义,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是健康的,才可以。如果大学生感觉自己这方面能力欠缺,应该有意识地针对性地进行锻炼。

3、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而内因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人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当一个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自我的积极努力时,他会很愿意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全力以赴。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积极主动,不要对外部的力量过于依赖。当制定了规划后,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断地勉励自己,持之以恒,加强自我管理,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很多研究表明,职业规划越早,越对自身的发展有利。大学生从踏进大学的那一天起,就要树立职业规划观念,认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有利于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自己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其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参考文献:

[1]冯刚,大学,梦起飞的地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敏强,朱国华,陈大,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M],香港:职业导师出版社,2007.

[5]孙权,王滨有,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6]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叶小明,刘生华,陈东华,高职学生求职、就业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9]陈春法,就业辅导:基于对高职生就业力的提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李富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0.

[11]白军堂,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训练[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第6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认知策略;小学第二学段;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43-02

一、认知策略的概述

1.认知策略的含义,认知策略的介定。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三种。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如重复、抄写、作记录、画线等。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提纲,画地图。所谓精细加工策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的信息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如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

2.认知策略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学英语之前所掌握的语言是母语,他们用母语思考,用母语交际。母语习惯根深蒂固,无时无刻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产生着影响。他们英语的学习时刻面临着正确对待母语的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认知策略,就能正确地对待两种语言的异同,并通过听、说、读、写把母语同英语相同的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不同于汉语,一方面学习英语必须建立新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英语和汉语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中有共同的规律性。在学生所形成的英语运用能力中,有新建立的刺激反应式的条件联系因素,也有母语技能迁移的因素。正迁移提高效率,负迁移则导致错误。适当地掌握认知策略,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

二、楚雄市城区小学第二学段英语学习的认知策略初探

1.楚雄市城区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策略现状调查。(1)问卷调查。笔者本次对楚雄市城区三所有代表性的小学第二学段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学习认知策略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每所小学均抽了三年级、四年级各一班。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7份。调查工具是笔者根据程晓堂、郑敏编著的《英语学习策略》认知策略部分制定的问卷。问卷分三个部分,共15个问题,分别对学生的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进行调查,要求被试者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档次依次选择。(2)对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笔者对三所小学的5位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了问卷调查中对于认知策略没有涉及的方面的问题,以便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现状。本次访谈的提纲主要有: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运用辅助方法教学,在课堂上多开展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经常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地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经常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过程中是否使用多媒体。

2.结果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复述策略,有23.2%的学生完全能根据需要进行预习,25.4%的学生通常能预习,只有4.5%的学生完全不预习。完全符合“对所学习内容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的有23.%,通常符合占21.5%,优势符合占33%,而通常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分别占9.6%、1.19%。有28.2%的学生经常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28.8%的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20.9%的学生利用记忆学习。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三所学校第二学段学生有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时使用复述策略。

对精细加工策略的调查结果表明,26.0%的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7.3%的学生通常不思考,完全不思考的学生占4.0%。注意发现语言规律的学生占19.2%,通常不能发现规律的占15.3%。学生能意识到在学习英语时犯错误的占50.8%。完全不能意识到的占3.4%。在借助联想方法方面,只有16.9%的学生会运用,有13.6%的学生完全不会运用。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在使用精细加工策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少学生不会借助语境和联想来帮助自己学习,很难发现语言规律,他们不能自觉运用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上,学生在使用方面呈现较低的趋势。不少学生不会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会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义。他们更多地注意语言形式的操练,如重复、转换和记忆。这些情况的出现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n堂模式的弊端。

对几位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均能够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运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别注重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经常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三、楚雄市城区小学生认知策略的几点思考

1.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方向明确。学生应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和掌握英语的价值。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能促进兴趣向乐趣和志趣转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英语学生既是一件新奇又存在一定困难的事。在情景、话题、语言形式和内容熟悉的条件下,在好的外语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易明确。而在情景话题生疏冷僻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从而就没有明确的学生目标。所以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注意创设英语环境,活跃气氛,并降低一部分练习的难度。

2.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能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完成计划而努力。但因为小学初设英语课,太复杂的学习计划对学生来说不适应。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自身的接受能力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计划。学生要善于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学习方法,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旦发现漏洞及时补救。

3.善于模仿,正确发音。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学生开始学习英语首先要过好语音关,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语音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内外所说的英语都能对学生起到语音教学的作用。教师的发音正确才能给学生做好示范。个别学生学习英语时已形成汉语语音的习惯。教师也应及时阻止学生给单词标音。

教师要为学生说英语创造条件,鼓励和激发学生多开口说英语,设法形成一个学习说英语的良好气氛。并鼓励和督察学生回家多听英语课文录音并模仿和跟读,只要坚持多练,多模仿就大有改观。

4.善于利用图画、实物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英语课本上有大量的图画,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图画和实物可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给学会提供使用语言的线索。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准备数本简笔画画册或相应的其他画册。学生依据所学的语言材料的内容,构思并画出一幅图画并能用英语介绍图画的主要内容或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来巩固所学课堂知识。

四、结语

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楚雄城区小学的学生多少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策略缺乏,尚未体会到策略的价值与效用。二是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策略。三是利用性缺陷,即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策略,但不能应用或错误应用。认知策略的教学应成为小学生学习策略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则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体会到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并掌握一些常用策略,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认知策略后,要通过适当地练习巩固策略。

参考文献:

[1]⑷宓拢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7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71-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近几年,教育部启动和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云南省历经“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大推动了云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改善了中小学校信息化环境,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截至2014年7月,云南省完成“校校通”宽带接入的义务教育学校8743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47%;建成多媒体教室73442间,占教室总数的41.46%;全省共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4078个,非一师一校点2722个,占67%,一师一校点1356个,占33%[1]。教育信息化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弥补了贫困、边远、山区学校信息闭塞、资源短缺、交通不畅的短板。网络和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可能,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起步阶段,进入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还是深化应用[2]。因此,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大量投入,发挥效益成了关键。如何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充分用好设备、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均在云南省129个县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江川县作为研究区,对于把握云南省县域内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小学校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对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设计

报告以2012~2014年江川县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问卷、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综合分析了李帅军(2007)[3]、张豪锋/张水潮等(2008)[4]、蔡亲鹏/增毅/马生全(2008)[5]等学者提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课题组确定从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即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应用、教师培养与技能。问卷范围涉及5所学校,其中农村小学、镇区小学各1所,乡镇初中、镇区初中各1所,高中1所。问卷对象包括校领导、一线教师、3~6年级小学生、1~3年级初中生和1~3年级高中生。问卷过程同时对县级教研员、校领导和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共发放校领导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4份,回收率为96%;发放教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回收率为96%;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为100%。从问卷对象来看,校领导以男性居多,占70.83%;年龄集中于35~50岁之间,占75%;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其中本科学历校领导占75%,大专学历占20.83%;所有参加问卷的校领导都承担了教学任务。而一线教师中女性偏多,占65.7%;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分散,从25岁以下到50岁以上都有,其中25岁以下教师占8.4%,25~45岁之间教师占57.3%,45~50岁之间教师占25.2%;大部分教龄较长,教龄15年以上的占53.1%,10-15年的占25.2%;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65.3%;参加问卷的教师承担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其中小学教师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9个学科,中学教师来自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生物等12个学科。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成就与进展

经过近几年发展,江川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校联网率高。截至2014年12月,全县96.3%的小学、93.3%的初中和所有高中通过拨号、ADSL、光纤、无线等方式,已实现互联网接入。(2)2012~2014年间硬件设备数量不断增大。全县中学生机比从2012年的17.08:1提高至2014年的12.78:1,拥有的电子白板数从2012年的157块增加到2014年的238块;小学生机比从2012年的25.75:1提高至2014年的21.26:1,拥有的电子白板总数从2012年的52块增加至2014年的156块。(3)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频率较高。问卷结果显示,选择 “使用频率较低”的教师比例不到11.6%。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认为“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师占75.9%;其次是计算机教室,选择 “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师占61.2%;使用频率相对最低的是多媒体教室,选择 “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师占46.6%。

二是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培训力度逐渐增强。江川县接受过信息技术相关培训的专任教师从2012年的1195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1375人次。同时,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培训的比例较高。2011年以来,71.5%的教师和62.5%的校领导每年平均至少参加1次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培训。中小学校领导的培训以州市级为主,占45.8%;其次是校本培训,占20.8%;一线教师的培训则以县级为主,占36.8%(表1)。

三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县80%以上的小学教师、90%以上的初中教师基本能应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常规教学。问卷结果显示,能够熟练使用电子白板、电脑、网络、聊天工具等进行办公或开展教学的教师占59.6%,虽不熟练但能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的教师占29.2%。这点也从学生问卷中得到证实。92.3%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经常使用电子白板、课件或多媒体设备”,94.7%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够熟练操作电子白板、课件或多媒体设备”。同时70%的校领导认同“大部分校领导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办公、网络交流或查找资源”的观点。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比例最高,达92.4%;其次是备课环节,占76.4%,接下来依次是教研、考试、作业批改环节(图1)。64.58%的教师乐意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来备课、上课。73%的学生喜欢老师使用电子白板、课件或多媒体设备进行上课。

四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至2014年底,全县高中、初中和中心小学已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完小和校点也都能同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2014年,全县小学3~6年级每周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数基本保持在61节左右;初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平均每周29节,初三平均每周17节;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集中安排在高一,每周4节,而高二、高三均没有信息技术课程。问卷显示,97%的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过课,54.3%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每天使用计算机在0~1小时的学生占36.7%,1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7.3%。65.9%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或进行网络交流。

五是大部分学校制订了教育信息化规划和相关的管理规范,并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日常管理。问卷结果表明,5所学校都不同程度对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制订管理规范。在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率最高,5所学校都在使用;其次是财务和设备资产管理系统,4所学校在使用;3所学校使用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有4所学校制订了教育信息化规划。

2.问题与不足

取得成绩同时,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校园网建设滞后、可共享的本地优质教学资源少、现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学校之间信息化硬件设施不均衡等。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网建设滞后

截至2014年底,虽然全县95.8%的中小学已接通互联网,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建设校园网的学校仅有1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数的1.4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园网建设水平远远低于玉溪市和云南省平均水平:小学建网学校比例比玉溪市全市小学平均水平低了12.1个百分点,比全省小学平均水平低了10.4个百分点;初中没有一所学校建设校园网,而玉溪市初中建网学校比例平均水平为34.4%,云南省初中建网学校比例平均水平为38.2%(图2)。

(2)学校之间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量不均衡

学校之间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平均覆盖率差距较大,初中好于小学,中心小学好于村完小,初中、小学均远低于玉溪市、云南省平均水平。从图3可以发现:①无论乡村、镇区还是全县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平均覆盖率,初中均高于小学。全县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平均覆盖率比初中低18.9个百分点。乡村中小学之间的差距更明显:乡村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的覆盖率比乡村初中低了35.7个百分点。②镇区、乡村学校之间的网络多媒体教室覆盖率也不均衡,镇区小学高出乡村小学11.4个百分点,镇区初中则比乡村初中低19.1个百分点。③小学、初中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平均覆盖率,均低于玉溪市全市、云南省全省平均水平。小学比玉溪全市小学平均水平低15.9个百分点,比云南全省小学平均水平低11.2个百分点;初中比玉溪全市初中平均水平低27.7个百分点,比云南全省初中平均水平低21.5个百分点。

(3)信息化设备不足

现有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中的一部分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备,已使用近十年,设备老旧,大部分已不能正常运转。第一轮“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实施配备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由于数量不足,有些地方将设备配置向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倾斜,有的村完小甚至没有一套设备。此外,由于资金不足,第一轮“薄改计划”招标的有些电子白板设备价格比较低,导致质量不高,售后技术服务跟不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因各种问题而不能运转。座谈、访谈时教师普遍反映,有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一年不到就出现操作反应不灵敏、黑屏、投影机不聚焦、影像模糊、灯泡损坏等现象,联系公司售后服务技术人员,要么拖延不维修,要么干脆不接电话,造成设备长期无法使用。问卷显示,25.9%的教师认为已安装的电子白板等设备质量差,35.7%的教师认为硬件设备售后服务跟不上。超过一半的教师认同“多数教师上课时经常担心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设备突然出现故障”的观点。

(4)适合本地的教学资源短缺

适合本地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不多,大部分教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上网搜索、整合,花费时间多。问卷显示,77.8%的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是自己从网络搜索下载后修改的,44.4%的教师自己制作开发,36.1%使用了学校购买的资源。没有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个别好的本地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农远工程”提供的教学资源,因教材版本不同、信息化工作人员缺少未及时整理登记、学科教师不会用或不愿意用等原因不能有效应用。部分学校购买的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因缺乏必要的加工处理和优化组合,难以“落地生根”,不能生成优质校本资源。问卷表明,53.1%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本地好用教学资源。教师目前常用的教学资源以文本资源为主,其中电子教案(含PPT课件)占84.7%,教学设计文档占56.9%,试题试卷库占36.8%,授课与说课视频占29.2%。教师最需要的免费教学资源从最急需至最不急需依次是电子教案(含PPT课件)占77.1%,授课与说课视频占47.9%,微课视频和教学设计文档各占36.8%,非PPT类教学课件占20.8%,其他占0.7%。

(5)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教师们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方法、水平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处于学习、明白或熟悉阶段。尤其是年龄在45岁以上教师,很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部分老师还是停留在“黑板+粉笔+教材+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农远工程”和“薄改计划”提供的资源和设备未能有效应用。问卷显示,对于教学应用信息技术,78.5%的教师处于学习、明白或熟悉阶段,处于创新应用阶段的仅占6.9%。教师常用的教育工具或软件以Office办公软件为主,仅有20.8%的教师应用了Flash软件,6.9%的教师应用了学科专用软件。

教师们认为,对于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因素,排第一位的是“缺乏足够的技术培训支持”和“硬件设备不足”,均占60.1%,硬件设备不足,导致一线教师因没有设备练习、使用而放弃信息技术应用。排第二位的是“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不足”,占58%。接下来依次是“缺乏足够的本地好用教学资源”、“缺少足够的设计制作和准备时间”、“缺乏足够的指导性支持”(图4)。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好,反过来挫伤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降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6)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分析2012~2014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高中平均每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数为5人,初中为1.83人,小学最少,仅为0.77人。而且从2012~2014年信息化工作人数变化趋势来看,小学每所学校平均拥有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数还在逐年减少:2012年平均每校0.87人,至2014年平均每校仅为0.57人,年平均降幅为19.06%。初中于2014年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1.88人,减少为2014年的1.80人。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与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的比例在不断扩大。2012~2014年,小学生与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的比例在成倍扩大,初中的这个比例在2014年也出现增大趋势(图5)。

四、对策建议

1.政策、设备、资金适当向乡村学校、小学倾斜

根据国家总体部署,2014~2018年实施新一轮的“薄改计划”,云南省将从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教师备课室和数字教育资源共四个方面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使学校能够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基于此背景,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政策、设备、资金向小学尤其是乡村小学倾斜,更加关注农村学校、小学的硬件建设,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提高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网络多媒体教室的覆盖率。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加大公司售后服务指标的权重,以保证配备的硬件设备质量,提高公司对硬件、使用培训的售后服务水平。

2.加大资源建设力度,整合各种有效资源

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契机,整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借助玉溪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利用玉溪市建设的玉溪教育云平台,要求全县教师注册该平台,建立考评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上传教学资源,从而收集本地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源,建设本地特色教学资源库,突破县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技术力量、资金等瓶颈,同时实现校校间、师师间的资源共享。

3.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全体县级教研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培训,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水平,使县级教研员在深入一线课堂,指导一线教师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给予指导;能够指出哪些知识点适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哪些知识点不宜使用,从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大校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一要提高校长的信息意识,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条件;二要提高校长制定信息技术应用规范和评价办法的水平,促进教师从被动逐步发展到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三要提高校长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带动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做好顶层设计,教研、师训、仪器装备室形成合力,邀请部分教师参与,共同制订一年内本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形成通识培训和专项培训。通识培训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设计的理念培训;专项培训指针对学科特色开展特色培训,以信息技术解决本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为核心,体现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为特色的培训。并使培训更有系统性。

4.重视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

制订相关政策,增设学校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岗位,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人员的职称评聘、考核奖励、流动交流等管理制度,建设一支胜任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开发、管理和维护的专业技术队伍。

开展本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比赛活动。每两年全学科或按学科年轮流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说课、现场授课等比赛活动,评价指标中增大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权重值,既达到交流、分享目的,又可以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优秀案例。

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要有长久的发展, 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须做到“建、管、用”并重,三者相辅相成。硬件建设是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硬件环境,教育信息化就缺少必要的条件;设备管理是基础, 管好设备,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体现设备的价值;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不应用就失去了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有效运用是最终的目的, 只有真正使用起来, 才能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颖.深化认识 狠抓落实 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在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观摩培训会上的讲话[DB/OL].http:///chn201004051544082/article.jsp?articleId=151830221.2014-07.

[2]杨宗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 认识与实践[DB/OL].http:///news/n2/n20141028_ 19097.shtml,2014-10-28.

[3]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2.

第8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 调查结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英语学习热度虽然持续升温,但实质上我们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提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与我们国内现行的英语教学法以及学生们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很大关系。所以,笔者想从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入手,并对其特点作简单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1 学习策略

1.1 整理数据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用以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系列活动。为了解调查对象,即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概况,我组成员在本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学习策略的涵义和主要特征,我们分别从学习习惯、听课情况以及学习方式对调查对象展开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所得数据图表及数据分析如下:

1.2 学习策略的特点

通过调查研究,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策略的运用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喜欢做笔记,也很善于做笔记。这主要是受传统英语机械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传统英语的教学中,老师只讲“是什么”,而从不讲“为什么”。这一点在语法的教授中尤为突出。学生上课认真做笔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即使有同学问“为什么”的问题,大多英语老师会回答“英语国家的人这样用,没有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在课堂上提问题,只是机械地记笔记,课后机械地背笔记。

(2)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并且缺少合作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和家长,需要老师帮助安排学习,需要家长监督与管理。第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般,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制定合理的自我学习计划,也不能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等。第三,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这里的学生比较害羞,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分享知识。同时,老师也很少创设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环境。

(3)学生习惯利用汉语知识学习英语知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英语,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规则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而不能一直用汉语来理解英语,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现汉语在某种程度上是英语的绊脚石。

1.3 学习策略的建议

学习成绩与学习策略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习策略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四个建议:

(1)加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条件,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工具应该多样化,不应只限于黑板。研究表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取得传统教学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英语教学。比如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英语网站来学习英语,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习策略的转变。新课改要求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减少被动学习方式。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配合、监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A.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B.课前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练习;C.只是上课听听而已,课后很少练习;D.上课都是应付差事,课后也不练习。

A.以自学为主;B.以教师讲解为主;C.老师讲解与自学相结合;D.有随意性。

A.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再复习;B.认真听老师讲,偶尔记笔记;C.不听老师讲,自己看书学;D.只听老师讲,从不记笔记。

(3)教师必须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师不应偏重语法的教学,而应把语法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英语素质为前提,合理安排时间,开创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摆脱汉语思维。形成英语思维并不是一个很高深、难以企及的目标,它只涉及到一个看问题角度的问题。培养英语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在用英语组织语言的时候要适当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

2 本次调查结论

(1)老师的上课方式普遍比较传统,教学基本上还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学观念不够先进。另外师资力量不够,缺少有能力有知识素养的老师;(2)学生的学习观念有待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重视度不够;(3)偏远地区的教学设施落后,没有达到要求,这客观上抑制了教师的发挥以及同学的学习。

根据这些结果,我组成员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学力量有限的条件下,更重的任务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扎实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运用在教授学生口语的学习上,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2)学生们应当警醒起来。如果现行教育制度暂时还无法改变,那么学生就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学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交流的重要性,从而将学习重点改变。(3)教育管理者应该认识到目前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育方式,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同时加大对教育技术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江晓红.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学院学报,2003(3).

[2] 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 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第9篇:小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17

当前,随着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衔接逐渐成为广大英语教学人员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对小学英语的系统评价、学校对小学英语的重视、家长的正确认识以及教师的正确教学方法和学生本人的良好习惯等因素,许多问题便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中小学英语衔接的问题是当前英语教育教学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社会、学校、家庭应转变对小学英语的认识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被社会、学校、家庭所重视,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完善。相比之下,小学英语却备受冷落。首先,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连专任的英语教师都没有,大部分是非专任教师兼代英语。其次,小学英语在学校里一直被当作副科,甚至连课时都无法得到保障。小学英语的考试评价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评价作用。另外,小学英语也没得到家长的重视。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却很少关注孩子英语学习的情况。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英语认识的偏差,小学英语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小学英语的衔接。因此,只有在这三方面转变认识,真正地重视小学英语,中小学英语的有效衔接才能有前提保证。

二、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教学任务和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学生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交际用语。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了语言的积累、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丰富,难度逐渐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运用表达为主、读写全面推进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要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新课标,以及新课标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抓住教材的灵魂,深挖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教学架构,以便很好地突破重难点,尽量使学生切实掌握教材内容,达到新课标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初中听课,沟通教学思想和理念,相互学习教学方法。另外,初中教师也应该了解、熟悉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教师可以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了解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以便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三、教师要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衔接工作

中小学生在学法上有很大差异,教师要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小学教师主要是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英语,形成一定的语感,指导学生理解汉语和英语上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文字的不同表达形式。母语的学习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的。而把一种外来的语言当作一门课程来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容易靠自己获得语感的。因此,教师要耐心指导他们学习新的语言,从而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英语学习的初速度。而中学教师则应该在小学教师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单词的拼写,使其尽快掌握规则。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熟悉英语表达的基本模式,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跳出汉语思维圈,获得英语学习的加速度。

学习习惯的衔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的习惯;课内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思考、提问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并进行真实情景下言语交流的习惯。

四、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考试,包括词汇测试、综合测试、听力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促使学习差的学生知己知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考试要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应尽量合理,否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加重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