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实训拆装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三个统一”模式 项目化 工程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无论在高职还是本科都是重点科目,而这门课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挖掘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很多都用到了液压气压传动技术。而液压课程涉及到流体力学,公式推导时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高等数学公式,还有一些零部件内部结构图比较复杂难以看清,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分离,导致了教学效率的浪费,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无法产生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1 教学现状
1.1液压课程基于比较抽象的流体力学知识
液压的课程不能不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力学知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如伯努利方程。这是都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涉及到很多的参数符号,导致高职的学生基本没法理解,知道导致没有兴趣去学习后面的内容,迎难而退,放弃学习这门课程。
1.2实训与理论分离
理论与实际分离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针对现在的高职学生,则不是很适合。因为他们在课余时间很少有动力去预习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经过几天,知识内容就剩10~20%。再去实训相当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效果也就一般。
1.3实训设备不够系统化
现在的液压实训往往是几个模型零件加上几个简单回路的液压试验台。零部件往往和实际工程中的不太一样,往往很少考虑到密封等一些实际中必须要考虑的性能。实训平台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尤其对液压回路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而且实训平台相对我们工程实践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导致以后工作或者实习时,不能很好适应。总体感觉这些设备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化。
2 “三个统一”教学模式
2.1“三个统一”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高校的在其他课程中改革的经验,笔者提出“三个统一”模式,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教学与练习统一,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2.1.1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举例:很多液压课是理论与实际分离,比如简单的液压油性质的,讲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黏度一讲迷糊了好多学生,我们现在简单的拿几种汽车上的液压油对比形象而直接,而且实用。
2.1.2教学与练习统一
我们把这个分成了八个项目,(1)汽车液压千斤顶的拆装。(2)液压油的认识 通过识别各种液体来加深油液的印象 (3)液压泵拆装。在拆装过程中,让他们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原理。(4)液压缸的拆装。通过对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执行机构液压缸的特点。(5)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6)压力调节阀的拆装。(7)辅助元件拆装。通过对汽车一些过滤器,邮箱等拆装来了解液压辅助元件。(8)回路设计。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压力调节、速度调节回路。
把学习内容引入到具体的拆装实训中,通过具体的实用的零部件拆装来掌握液压的基本知识。
2.1.3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主要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上课的课堂与实操场地相统一。
2.2课程内容改革
液压传统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液压力学基础:一是通过液压千斤顶拆装,讲解为何省力的原因以及千斤顶内部结构。二是通过各种油品来介绍液压油的各种特性如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动力机构:引入各种泵拆装以及测量,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通过泵的测量维修要求,来了解泵工作原理。引入各种常见的故障来加深泵结构的理解。
液压控制部分:引入汽车中的电磁阀、单向阀。通过这几种阀的拆装,来掌握其结构原理和控制方式。
执行机构:引入汽车中的齿轮齿条转向机和制动缸拆装与维修。一个是通过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其结构特点。第二个是看转向机怎么切换方向,也就是油路怎么切换来实现左转还是右转。
液压辅助装置:汽车中有很多的过滤器,油箱,管路来了解辅助装置。适当介绍下各种过滤的精度。比如机油集滤器有的是网式结构而空气过滤是纸质。这样对比就比较形象生动。
液压实例:通过汽车中的制动回路、冷却水循环来讲解液压实例。通过在实车上找到一个液压系统的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元件等来了解一个系统的设计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3 具体实例
齿轮泵学习,我们的学习齿轮泵这个内容步骤要求是:
(1)拆装。(2)测量,主要是测量间隙,用塞尺测量齿顶面与齿轮泵壳体内壁的间隙,测量齿轮与齿轮的啮合间隙。测量泵盖与齿轮端面的间隙。这三者影响齿轮的泄漏和工作效率,所以都需要测量。(3)工作原理,通过实物的对照分析,总结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4)提问。通过实际的结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齿轮泵油压入口出口B齿轮泵中间的卸荷槽的设计理念 C齿轮泵工作原理D通过结构分析,尝试着得出齿轮泵的工作特点,如工作的脉动、困油现象。(5)课堂总结。学生之间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来回答以上问题。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原理再实训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适当的分析能力。
4 结语
笔者在从事了几年的液压主讲老师和几年企业中从事气压与液压的工作经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针对实践工程比较常用的零部件和工作原理,对液压课程尝试着改革,从课程的内容和模式上都进行了修改,取得不错的结果。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动手中学习到比较常用的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成可以触摸到的实际零部件,通过具体零部件拆装测量来再次加深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适当的液压系统来培养学生使得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先明,胡燕平,刘爱军.“液压传动”的教学与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2]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教师要首先确定学习领域得学习目标
目前我校汽车专业课分为理论和实训两大部分,在进行实训之前,学生应该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或者经济掌握一部分相应的知识,实训教师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可结合参与实训的学生数量合理,分配实训设备,同时只需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和相应的安全教育。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小组操作,教师可知道学生变换学生承担任务的角色,以达到所有学生都获得实训操作的机会。例如汽车故障诊断综合性实训,由于实训设备价值较高,设备数目有限,因此分组人数可以适当增加。教师可以依据实训项目制定实训的内容、计划安排、时间日程,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帮助设定研讨的项目。
2.训练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中,我们只使用了两台汽车,成果展示获胜的团队首先操作,设定限定的时间,要求组中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工角色,突出侧重,分别扮演汽车维修厂,服务站或者4S店接待员、技术总监、维修工、检验员等不同的角色。后两组扮演汽车用户或车主,提出故障现象并寻求帮助解决,解决过程中可以提出有关使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问题,要求予以解答。
3.训练步骤及要求
(1)学习预备知识。在实习课中,要求理论先行,只有在掌握理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实训。学生先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视频资料,认识汽车的各个零件,学习拆装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训课中自主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由学生自己依据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点,准备实训所需要的工量具,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收集资料,制定相关学习方案,确定拆装步骤,检修方法。
(2)教师给学生分配好设备、工量具和工位,实施工位人员设备责任制。教师应该给所有学生一共提供新旧两辆汽车以及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所需的工量具,并对学生进行编号,分组,然后各就位的学生再对所在小工位的设备及工量具进行检查报告,实行接收、操作、交付责任制。
(3)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上课思路和要求。这一步骤很重要,由于大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学生最后跟着老师的正确思路走,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行为导向法的实施。在没有任何示范教学的情况下,使学生利用旧的汽车,依照第一种工位分配的方式,自主通过翻阅相关资料边观察边摸索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相应的位置记录测量数据,在拆装学习中,如果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可先记录下来,最后询问老师。
(5)当学生用旧的汽车完成练习故障诊断后,教师应该转变工位布局方式,给学生用新的汽车进行练习。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了汽车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对学生来又是一次新设备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设备学习和维护责任化。学生应该保护好自己工位的设备,一旦出现设备损坏,由本工位的操作员负责。如此一来,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动手维护设备的能力。
(7)成果的汇报、总结和评价。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成果展示进行一次认知的综合总结评价。各小组在完成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自主动手为主导,并且资料的查阅,检测方法的确定,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自己动手完成。
4.结束语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我们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在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师让我们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们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我们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我们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了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的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们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我们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PPT的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了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们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PPT,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个PPT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我们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们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到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们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教育公平和城镇化有序推进,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支持中职教育的发展。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发展、改革和保障三方面的任务,以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服务为宗旨,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自治区根据国家的要求,制订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计划》。
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汽车专业建设更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随着我校相关建设最终验收,我校汽车专业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校企合作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已经历5年,基础条件非常成熟,从行业发展及教学改革要求来看,品牌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行业需求,按照“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配置具有行业项目加工能力的设备。同时,从企业和行业聘用一批既能运作项目,又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人才,发挥设备和人才的优势,对中职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了大胆的尝试。《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理解能力不强,这是现实状况。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好专业课,打好专业课基础,本课程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研,结合教学、生源两方面的现状,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相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生产的需求,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我们把中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作为项目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发展的需要及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针对汽车维修岗位职责,经过校企委员会与课程团队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探讨,确定汽车维修岗位所需的技能、管理理论、职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达到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结合。
以往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是按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以理论为重点,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怎样做和做得更好是重点。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设计了按项目即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编排课程内容,组合划分为八个项目,各项目分解为多个“项目单元”,依据知识技能要求,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使得教材内容“适应、够用”“知行统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一 认识机械
项目单元一 认识机器、机构及其组成
项目单元二 认识运动副并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项目二 螺纹、键与销的连接
项目单元一 螺纹连接
螺纹的选择与应用 (实操:制作螺纹)
项目单元二 键连接
键连接的选择与应用(实操:键的拆装)
项目单元三 销连接
销连接的选择与应用(实操:活塞销的拆装)
项目三 轴与轴承 项目单元一 轴
汽车用轴的选择及应用(实操:变速箱轴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轴承
汽车用轴承的选择及应用(实操:变速箱轴承的拆装)
项目四 认识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 项目单元一 认识联轴器的类型及用途
项目单元二 认识离合器的类型及用途
项目单元三 认识制动器的类型及用途(实操:刹车鼓的拆装)
项目五 带传动、链传动 项目单元一 带传动
汽车用皮带的选择与应用(实操:空压机皮带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链传动
汽车用链条的选择与应用(实操:发动机正时链条的拆装)
项目六 齿轮传动 项目单元一 认识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基本常识
项目单元二 常见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项目单元三 齿轮传动的维护
项目七 平面连杆机构及
凸轮机构 项目单元一 平面连杆机构
(实操:雨刮器的拆装)
项目单元二 凸轮机构
(实操:发电机凸轮轴的拆装)
项目八 液压传动 项目单元一 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项目单元二 液压系统常用液压元件的识别
据此,我们编写了《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材》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手册》实行并推广使用。同时,我们把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相关内容穿插到相应的项目中,如团队合作、学习态度、安全意识、责任心、工作态度、顶岗心得、课外实践等内容纳入本课程教学中,使道德修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讲授学习内容,课堂单调乏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知识、能力得到重新整合,建构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教学手段单一的状况应彻底改变。由于本课程实际性强、情景丰富的特点,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我们主要是利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其中有专门的汽车机械基础实训室)为教学提供全真的环境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汽车机械维修岗位上“工作”:完成前台预约与接待、维修前检查与评估、具体维修等项目内容。
我们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辅设备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多种教学资源,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利用多媒体、网络媒体把汽车机械维修搬进课堂,将一些板书不易讲清楚的问题,直接形象地展现出来;利用敏捷科技公司开发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仿真软件让学生进入虚拟的汽车维修岗位中“工作”。
(二)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围绕专业课程进行信息化 、数字化改造,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汽车机械基础》基础专业课程及其资源库建设体现了课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革的要求。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设计,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显得更实用和易于接受。同时,旨在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也在立体化教材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还突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可以按照不同的对象、环境和设计目标来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与潜能,从而有利于发挥过程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外的自学更加便捷和有效。
我们成立了课程开发小组,展开调研,搜集企业案例、教学素材;制作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录像(光碟)和学生实训录像以及制作企业汽车检测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演示的视频光碟;编制了《中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的电子教案和《中职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教学课件;制作了本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料、试题库、习题库、教学案例、企业案例、文献资等数字化资料,并放进了学校内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库平台,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及资源库建设共建共享。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汽车机械基础岗位工作过程,《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打破过去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做中学,做中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情景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顶岗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下面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教学法的简介。1.情景教学法: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环境,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将汽车机械基础岗位的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营造与现实工作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将所学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也让学生适应、理解现实工作的重要意义。2.多媒体、网络教学法:让学生感到很直观且易于接受和模仿。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难以掌握。3.顶岗实习法:我们和很多汽车维修、营销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且成立了校企合作定点班,如广本班等。它们都是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教学需要和进程,学生到这些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主要是以在岗一线服务的实习。
三、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在《汽车机械基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重视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充分考虑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和评价本身对职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同时,我们改革了过去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评价方式,采取了教师、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多元方式。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实习结束后,学校根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在校成绩和实结进行总评定。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及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其中,理论知识占35%,操作及解决问题能力占50%,职业道德素养占15%。按照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最后得出总成绩。我们还把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纳入考核体系,使得课程教学目标与实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通过课改,整合了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系统,体现了“浅显、易懂、实用、够用”。
2.注重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结合,将理论、实践课程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
3.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将课程内容拓展到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领域。
关键词 汽修教学 多媒体技术 实践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明显出现汽车维修技能人员及运用技术人员的紧缺现象,这对汽车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是个很好的发展空间,但对汽车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或场地很难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职业学校投入不足,专业技能型教师缺乏,如有些教学设施存在老化、腐蚀等现象,这些情况都难免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那么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来优化和整合汽车教学呢?
1 多媒体教学与汽车教学的整合
1.1 充分运用汽车多媒体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多媒体CAI课件的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并综合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可利用资源,使整个教学活动显得形象生动、富于乐趣。
1.1.1 汽车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应用
汽车专业课的特点是: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的培养;二是在实践环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教学逐步走入课堂教学的情形下,注重应用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内容教学,比如应用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它是围绕培养高职人才的要求,及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发的一款汽车教学软件,它以“讲清原理、强化应用”为重点,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故障判断能力。该软件内容分类明确,包括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电控汽油机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系构造与维修、冷却水构造与维修及发动机的装配与调试十个单元。在汽车课堂教学上把书本和课件结合起来运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是书本上比较复杂的原理和结构得到强化,如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实物讲解,但原理就很难讲得清楚,此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演示来讲解,非常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二是课件中的内容非常综合和紧凑,每一分类的内容都包括教学演示、教学园地、单元测试和答疑集锦,教学演示以图片和动画为主,并结合文字加以说明,非常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
1.1.2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现代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多媒体CAI课件到整合,中学教师在也逐渐走进信息教育时代,这对很多老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制作多媒体课件,如PPT课件是目前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类课件,还有一类专门用于制作多媒体教学的课件的Authorware,综合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可利用资源,制作一款汽车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与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优化课堂效率。但制作一款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课程大纲和实践操作内容等非常熟悉,也可以对某一单元制作一个独立的课件,如制作《无分电器点火系工作原理》多媒体课件,专门讲解无分电器点火系的内容,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及拆装步骤,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教程或重组到多媒体课件中给学生观看和讲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知识的强化。
1.1.3 及时更新和补充汽车新知识
汽车技术日渐更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应用于汽车上,在让学生掌握原有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外,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汽车新技术内容,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汽车新知识。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可以把新技术穿去,也可以将内容补充到课件中去,如汽车新技术“环视检测系统和6冲程发动机”,结合网上搜索,寻找相关内容,及时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
多媒体教学与汽车专业课的结合即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是优化汽车教学的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在存储、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时具有集成性、数字性、超文本性、交互性及可诊断性,因此,与以往任何一种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CAI课件的引入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甚至可以说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最为显著的教学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2)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3)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4)有利于创造多层次的学习目标。(5)便于资源共享。
注意:多媒体技术与汽车教学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内容都需要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应当合理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如果所有课堂内容均使用多媒体显然不可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像汽车一样也是科技,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求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而不是茫然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或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
2 汽车教学的优化
优化汽车专业课教学是培养新形势下汽车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外,更应该紧密联系实践,善于总结提炼汽车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1 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优化汽车教学
职业学校要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必须按照实际岗位需求安排汽车实训课。如学校第一学年一般安排《汽车构造》,主要是以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和维修为主,则本学年安排的相应汽车实训课,包括发动机拆装、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曲轴飞轮组的拆装和检测、离合器的拆装、变速器的原理等实训,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同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学生对汽车专业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优化汽车教学
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汽车产品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各种汽车人才的需求激增的情势下逐步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在职业技能学校或培训机构中,汽车专业师资在社会上相当短缺,这不仅阻碍了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制约着学校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汽车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有:具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经验和汽车服务行业经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包括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等人员,若从事教师行业,可以参加汽车专业师资培训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提炼总结汽车专业知识,从而优化教学。
2.3 具有一定的教学设备或模型,优化汽车教学
汽车是属于实训类的课程,汽车教学中不要一味地注重理论教学或基本上在操作间拆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会造成学生的厌倦,觉得太枯燥;如教师通过拆解离合器进行解说其结构原理,通过实践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维修故障,并按工艺顺序安装离合器,最后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能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在对汽车人才培养上,主要应该以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为指导,而汽车课堂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实践是课堂理论内容的延伸,更是直接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是汽车教学的实践操作性很强,二是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和技能能力。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必须配有一定的设备或模型,包括轿车、发动机、变速器、检测仪器、配套工具等基本设备,如别克君威轿车教学模型,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设备和模型为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汽车维修专业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2.4 校企合作,优化汽车教学
学校在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去体会和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动态。企业希望获得具有职业素质和技能型的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要服务于企业。因此,学校可以尽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学校在最后一学期应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并在教学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去汽车城或汽车维修厂参观,即能使学生真正体验汽车修理的工作情况,又能让学生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和维修厂里学到的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加强学生对汽车维修的认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职;汽车发动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2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15
一、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和理论考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满堂灌,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可见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单一,严重缺少实践操作环节,课堂中的学生只能呆板地被动学习,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互动少。然而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是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能真正地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学校展开信息化教学的新型多媒体技术手段之一,它在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中显现出很大的授课效果,比如使用电子白板独有的功能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灵活的教学活动设计,还可以在教学后进行信息反馈。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众多优势可以灵活地模拟实践操作场景,能让教师在教室里就能详细的地讲解发动机的操作要领。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中最独特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走进中职校的学生由于之前学习态度较差,文化课知识没有学扎实,因此,中职校里的汽车发动机理论课,用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对实物动手操作、视频和图片的学习很感兴趣,能够有效的吸收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很适合中职生。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轻松实现“做中学”的功能,比如在讲授发动机工作原理时,利用电子白板的多屏功能,将发动机工作原理动画、四个行程的示意图同时显示在白板上,并使用手写功能直接在白板上书写重要文字,使学生在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授课效果更是大大提升。
(二)巧用特殊功能,突破教学难点
很多中职校教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先理论后实践再反馈总结,其中的理论环节中以往采用板书或PPT的形式来讲解教学难点,然而缺乏细节上的连贯性。比如在理论课上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喷油器结构时,学生最希望一页PPT就能表述清楚,那就需要一张PPT上要有喷油器的动画、喷油器的结构总图、内部结构分图和文字,这么多的内容放在一张PPT上,结果是动画、图和文字都很小,做在后排的学生就很难看清,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然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放大功能和手写功能,可以将喷油器的动画和图片,尤其是教学难点部分进行手动局部放大,教师可以详细的讲述难点内容,并解决了后排学生看不清的问题,另外,教师直接将重要的文字当场手写在屏幕上,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质量。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汽车发动机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景导入
以汽车发动机汽缸盖拆装实训为教学案例,利用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展现故障汽车从进入维修车间到维修人员诊断时的情景,学生看到汽车排出白色的浓烟,经过初步分析是由于燃烧室烧水引起的,进而需要解体汽缸盖来查明具体原因。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授课效果,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述内容
教师在以往的多媒体授课时主要是将教学资料进行演示,那种高度结构化的内容只能进行有限地演示切换,无法及时地标识和更改,学生只能长时间地被动接收知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根据教师或学生自身需要的知识素材,随时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标记和电脑操作状态间的任意切换,并进行编辑、查看、组织和控制,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能力,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任务。汽缸盖的拆装要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因此需要将汽缸盖的结构和拆装过程进行有效整合,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在讲述汽缸盖的结构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放大、标注和聚光灯功能,将汽缸盖的结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学生会特别关注,对理论知识就更加感兴趣。在讲授汽缸盖拆装时,就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视频、屏幕捕获和拉幕功能,学生通过视频能直观的学习到实践操作知识。教师将视频中重要的一些环节通过屏幕捕获功能截取所需图片单独进行讲解。
(三)操作训练
在相关知识点认知过程中,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对学生测试配气机构的名称与图片是否连接正确,还可以测试图片是否拖入正确的位置等。在对配气机构的拆装过程中,学生可以观看交互式白板上循环播放的操作视频,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正确掌握配气机构的拆装步骤,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评价
教学评价过程是多维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评价环节中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教师评价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将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聚光,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教学效果。当学生评价时,学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将相应的失分点和成绩写在电子白板上,学生对各组或各自的掌握知识情况及其差距就一目了然,有效地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 钢.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小学电
关键词:汽车专业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课;实训课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不仅为汽车类中职学校提供了更大的机遇,而且也使学校遇到更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适应汽车技术发展?”是摆在汽车专业教育者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要从教学方法方式上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术水平,其中理实一体化教学便是一种新的探讨。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就业去向设置课程,市场决定出路,课程设置需要和市场需求衔接,市场需求中职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那么课程设置上理论和实训比例应有差异。一体化教学试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因此一体化教学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职业学校扩招,学生入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等越来越差。在学习中无目标性,不懂得思考,导致学习毫无兴趣。所以,我们培养学生以兴趣为中心,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练中学,在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
中职生有被父母“逼”过来的,有被父母“送”过来的,有自己“跑”过来的。这些学生的基础不同,上学目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体化教学可以给不同的学生侧重讲解不同的内容,布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实现分组实训、分层管理、分层辅导的问题。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以汽车发动机拆装模块为例,首先让学生知道该用哪些工具,怎样使用工具,然后边讲边按顺序拆卸,拆时注意做记号,拆下一个零件,就说出零件的名称和作用,让学生在一旁记住,并将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整齐地放置在工作盘里,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规范操作,并同步地将拆装步骤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既能认识零件结构,又能大体清楚拆装步骤。然后,老师选一个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其它学生在一旁观看。学生操作时可参考黑板上的步骤进行,不会的地方老师及时指导。然后学生分成3-4人一组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操作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引起学生重视,对一些学生做个别辅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为了实现分层教学可以把课堂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才生”,要求应该是:低起点,学习意愿低,多操作,比操作速度,以实操渐渐改变其厌恶学习的心理,只要掌握发动机结构与拆装工艺即可。对于“中才生”,要求应该是:多辅导,多激励,以实训激发其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欲望,需要掌握发动机原理与维护实训的知识与技能。对于“高才生”,要求是:高标准,严要求,专业基础扎实和技能过硬,掌握发动机理论与排故维修实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对这三个层次学生制定恰当评价机制。对于“低”才生只要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拆装工艺正确,速度快。对于他们多采用鼓励评价方法,多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其对自我的认识;对于“中才生”要掌握发动机原理与维护实训的知识与技能、理论知识要求高一点,技能操作要求熟练掌握。对于他们多采用进步评价手段,通过比较其不断进步激发其更高要求;对于“高才生”需要掌握发动机理论与排故维修实训的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分析判断发动机故障所在,如何排除和处理。对于他们多采用成功激励评价手段,通过成功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四、提高理实一体化整体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必须加强课堂管理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况且实习场地也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都有一件实物进行操作,总有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度,如果老师放任他们,那么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不能学生动手,老师旁观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老师自己就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学生拿到实物就动手,能拆的就拆,拧不动或拆不下来的就用锤子敲,先后顺序谈不上,学生根本不知道哪些零件该拆,哪些零件不能拆,结果需拆的不拆,不能拆的倒强制拆了下来,零件洒落了一地,装时就更乱了,要么乱装或错装,要么装不上的不装。老师却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形式无实质。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讲清拆、装的顺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操作演示。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在操作时就没有紧迫感,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了。老师应改变这种状态,在操作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成绩较好学生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干得好的学生以表扬,给操作不太好的学生分析原因,给予鼓励。从而增加同学们操作的热情。
总之,探索“理实一体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汽车专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飞.分层教学与管理实践探索[J].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0(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1”课程 教学模式
一、引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汽车或交通运输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以典型国产车型及常见进口车型为基本车型,重点介绍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授予学生规律性的知识,为学生从事汽车类专业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加深与课时的调整,为达到更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做好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1”课程建设工作,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目前该课程在结构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课程结构模式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在课程结构模式上,应该既体现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要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除了加强课程结构模式建设、注重内容更新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授课教师要求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合理地安排时间。
实践环节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实操演示操作指导两个方面。该课程现有的实践活动主要以观摩为主,然而观摩课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为完成教学进度,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课后独立操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观赏性。例如,在演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习中,变速器拆出来的零件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齿轮,内容很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实习通过观看录像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师在专注于演示拆装过程和讲解的同时,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观摩时,也无法照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或者对拆装操作不熟练,就会影响学生对该课题的掌握程度。
三、课程改革理念及思路
1.课程改革理念
本课程借鉴德国职业课程开发模式、在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底盘检修的关键是故障诊断。因此,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控系列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课程。为此,在总结汽车底盘检修故障诊断能力核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汽车底盘检修故障诊断的普适性方法――从故障症状到故障点,“一个完整的汽车底盘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以汽车底盘中常见故障症状为载体,以汽车底盘检修的方法基本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排除底盘系统故障诊断能力为基础(解决汽车电路系列故障的“科学思维方法”),最后经过能力的转化和迁移,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普适性能力(即现象到本质的转变)来设计开发课程。
2.课程改革整体思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以“汽车技术服务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底盘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考促学的课程设计理念;具体开发设计思路为: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以项目为导向,即以汽车底盘各总成的维修为工作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教学基本单元(模块);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相关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调研,构建相应岗位或岗位群,分析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确定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规划课程;成立汽车爱好者协会,组建若干个汽车课外学习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方案
1.教学模式的设计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必须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围绕相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学习课程,采用情景式教学设计,具体地,在每一个教学项目开始前,按照企业工作的基本模式,即以顾客报修为出发点,给出与本项目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讲解本教学项目涉及的构造原理、故障检修等具体教学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及实际操作训练,最后还要对先前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
(1)建立基于案例教学的工学结合教学设计模式
(2)运用现场教学(实训)四步教学法
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过程分为准备、实施两个阶段,在实施阶段有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现场讲解;第二步示范演示;第三步分组训练;第四步考核总结:抽查考核,归纳总结。
(3)建立符合岗位需求和嵌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实训项目的指导书中都提供有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既有利于教学的监督考核,也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检查,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整个课程的考核包括了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任务完成、作业等多种方法,考核的内容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劳动规范遵守、安全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新能力等多项内容,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学习完相关课业后,还要求学生参加汽车维修职业资质考证的考试,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要把平时成绩作为重要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课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确定。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专兼结合的项目模块化教学
课程内容以项目模块为引导,将课程分成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十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应明确其工作任务,如能正确使用自动变速器总成拆、装、检、调的各种工具、机具,熟悉拆装工艺,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并符合技术要求;能对自动变速器主要零部件进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符合技术标准。
本课程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项目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专任教师主讲,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聘请企业的兼职教师主讲。课程结束后,集中实训两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一起,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采用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方法
根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较抽象,有些图难以看懂,课堂教学不容易掌握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教室的课堂教学与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现场教学相结合,实训室的技能训练与生产性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岗位实习(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在校外企业和校内实训基地边教边做、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融教、学、做于一体。如汽车悬架系统,各部连接关系学生在教材难以看懂,就让学生在现场(车上)进行学习和操作,教学效果良好。
(3)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接受课堂内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大量图片和动画资料进行教学,生动地剖析课程难点、重点,受到学生一致认可。
(4)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引入案例教学
对于汽车零部件检修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则引入案例教学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利用具体真实的汽车检修调整案例,把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逼真的境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一辆微型车变速器发生异响,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由此引导同学对变速器典型故障的思考和讨论。
(6)建立开放式、模拟式的教学环境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网络教学”,扩展教学空间,促进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效果。采用“仿真教学”,利用各类教学软件或设备模仿故障现象,提高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创造性形象思维的培养。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结合课程特点,对课件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多媒体课件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对课件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本课程能充分利用我校拥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把当今世界最新的汽车技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教学活动不再枯燥乏味,教学重点变得突出,教学难点变得简单,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新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依据汽车专业及《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要求,配备实践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对于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内容和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如热爱专业、爱护设施、态度端正、保持场地清洁等内容。经过如此循环操作,严格训练,使实践性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实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上网,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资料、习题集、多媒体资料等。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阅读该课程的相关模块设置的课程扩充性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答疑和辅导。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4)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取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或课堂提问答辩等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训技能采取现场操作与答辩相结合的考核的方式。对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应以“应知应会”为标准进行考核,应知考查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应会考查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采用学生抽签、现场操作、口试答辩的方式,严格按评分标准现场评分。
(5)利用实物整车教具
利用实物整车教具(可进行故障模拟设计,故障排除后可正常行驶)在实训中心维修区进行真实场景维修教学,实现与企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衔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实习甚至工作。
五、结语
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整合成传动系构造与检修、行驶系构造与检修、转向系构造与检修、制动系构造与检修4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个技能培养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均采用案例引导的方法展开教学,在项目教学结束时,再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操作实践队先前提出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评,使得教学设计符合工学结合的改革要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故障诊断的教学。对底盘各总成的检修,先提出故障现象,然后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提出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方法。如诊断离合器故障的诊断的教学,首先提出离合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典型故障,包括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异响等,然后给出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再给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这样的内容编排完全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顺序和思路相一致,即与企业工作达到零距离的结合。
采用了学训结合教学模式,与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及技能竞赛相融合。改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实施“教、学、做、训”一体的学训结合现场教学模式,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中的汽车维修职业标准以及技能竞赛的内容也与本课程教学相融合,使得《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具备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显著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常绿.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8,(2).
[2]赵明宇,高连兴,陈彬等.多媒体教学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汽车 舒适 检修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测与维修》是“汽车技术工程”方向针对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领域。学生在学习本领域之前要先修《汽车认识实训》、《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领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安全与舒适系统各零部件的名称在实车上找到安装位置并说明其作用和功能。能够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对该系统进行拆装,通过本领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的《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整车拆装实训》等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 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取得了可喜成就。中国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就是从借鉴和学习德国的经验开始的。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汽车职业教育开拓者一个很好的例证。长期以来,致力引进德国的汽车职业教育资源,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合作,在国内与德资汽车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开展教育工作,经过五年的探索,结合我国国情,成功地引进和改造了德国汽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测与维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任务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汽车舒适系统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来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接下来我们就以本领域的一个任务为案例来体现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教学六步骤。
情境2: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任务2:中央控制锁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项目五:初始化遥控器
情境导入
车型:帕萨特1.8T 故障现象:遥控器失灵
教师在上课前先对实训车辆进行故障设置,用诊断仪抹除遥控钥匙记忆。然后在上课过程中以一个真实的故障为导入进行开课。首先教师描述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标的学习,课后能够通过对照,找到该节课所欠缺的内容。
一、咨询
学生根据教师所描述的故障,教师引导学生自组提问根据此故障需要知道哪些知识点(如:舒适系统的组成部分、原理、怎么进行匹配等)。此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做到知识够用为原则。
二、决策
教师根据检测设备、工具、工位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各小组分别选出小组长,小组长分别对本次任务进行小组成员合理任务的分工,做到人人有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原则。如:每组按照7人,A、B组员:准备工具及车辆防护用品;C组员:查询维修手册;D、E组员:实施;F组员:记录;G组员:组长,负责整个组工作的安排及协调。分组完后向由组长向教师汇报分工结果。
三、计划
A、B组员准备工具并对实车铺设防护用品;D组员常规检查,如:蓄电池电压;C组员用遥控器验证故障,发现遥控器失灵,但机械钥匙控制车门锁正常;D组员用诊断仪读取故障码:钥匙超过自适应极限;然后全体回到座位,根据验证的故障, C组员查询维修手册,根据维修手册的内容,故障原因分3种:①遥控器纽扣电池没电;②遥控器未匹配;③在射程以外时,钥匙开启200次以上;F组员全程记录,最后组长带领着大家制定出合理的可实施工作计划。并由各小组代表上台向其他组员阐述本组所做计划。各组根据其他组所提意见,商讨补充本组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倾听学生所做计划,遵循在实施计划中保证人身、设备设施安全的前提下计划都合格,教师将不再做评估。[2]
四、实施
根据老师认可的计划,各小组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首先由D、E组员对遥控器的纽扣电池电压的检测,正常,然后用诊断仪按照维修手册要求对遥控器钥匙进行重新匹配,最终故障排除。
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计划之外的问题,询问教师,此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本小组没有解决方案可咨询其他小组,如最后所有小组都没有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可向教师进行二次咨询,得到解决方案后继续按计划实施。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实施,并总结实施方法,比传统讲解更能发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及保证学生的正确实施和安全。
五、检查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各个组首先内部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次进行组与组之间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互相讨论各组的任务完成过程。最后由教师检查任务是否完成。检查结束后,各小组按照5S标准针对自己的实施工位进行现场恢复,以保障下次课程的正常使用。
六、评估
1.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总体评价,使学生了解在本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法的运用;
2.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故障树”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程的总结;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逐步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学习并有目标的完成任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这一学习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相一致,保障了学生进入企业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