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学经济论文范文

美学经济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经济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学经济论文

第1篇:美学经济论文范文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标并获取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作为设计者要明确针对学习目标所需资源的类型、来源、获取途径、使用方法,以及资源在目标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针对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分析上,设计相关学习支撑内容,旨在促进学习者兴趣的提升以及提高信息搜集等能力,并针对学习者在使用资源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建议。此外,师生互动双方的应有相关的活动控制评价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可供参考的交互规格说明,包括互动方案指南或行动操作手册。在交互规则执行过程中要关注以促进学习者融入学习过程为目的、利用多样化、及时化的评价手段,融评价于学习之中,从而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五)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交互媒介工具设计是要明确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使用哪些基于互动媒体系统的、适合的信息展示工具、沟通工具以及管理评价工具。展示工具的作用在于使学习者以能恰当的方式接触、介入、加工、内化教学信息内容。沟通工具的设计是为了强化在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学习者与资源之间能够建立更好的交流和互动。这就要求在互动媒体设计系统中要有具体的通讯工具、信息共享工具、协同学习工具等综合、详细、合适的考虑。管理评价工具是在前两者基础上设计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管理评价的设计能够观测整个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与设计者相应的反馈。

二、基于互动媒体支撑下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从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来看,这种课堂教学的设计已经冲破了教师四面围墙的束缚,使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逐渐清晰。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般课堂教学设计重视的是知识的消化与技能的熟练,强调在知识消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反应与强化。互动媒体支撑下的教学交互设计则更强调学习者在情景之下的学习活动系统中去利用既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强调以人为本来发展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运用的能力、信息构建的能力。这种理念摆脱了僵化的说教,代之以灵活、多变的示范。

(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在互动媒体的发展与支撑下,技术手段不只是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工具,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视音频系统及其配套软件形成的强大数字化互动环境。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与沟通手段。这使得传统教学活动中的讲授演示方式可以发展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或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教学交互活动来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并发展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合作意识,并以此为教学目标体系来评价教学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使得学习者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

(三)参与氛围的集聚与凝聚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学习者是被动接收者,教学效果双方都不满意。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中互动双方的角色不再是一成不变。互动媒体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学双方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学习者的参与。这种改变是基于互动媒体日益发展得以实现的。互动媒体改变了传统课堂里教师和学习者的地位,教学内容更开放、教学方式更多元,从而集聚的参与的氛围,凝聚了学习的动力。

三、互动媒体支撑下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大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一方面在于经济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强,另一方面在于这门学科需要使用到一些高等数学工具,尤其对于文科背景的学习者来说,学习和理解很难。鉴于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教材的选取、授课对象的特征、学习目标的建立、知识点学习的方式、师生课堂交互反馈方式的建立、管理评价规则的订立等方面要注意互动性、多样性以及整合性。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展现其实践性很强的一面。比如在宏观经济政策内容中,可以利用视频资源使学习者了解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背景及依据,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情景之中。同时结合国民收入核算的内容利用统计年鉴及网络资源的对当前经济形式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向做出分析和预测,并设计相应的宏观调控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方式加强学习者之间知识学习和构建,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教师及同学的鼓励和肯定的时候,必然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进而建立强大的自信和参与表现的欲望。

(二)师生交互设计

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互动媒体支撑下师生交互设计更注重学生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是面对面的言语交流,也可以是书面的交互。另外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运用相关软件模拟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实验强化学习者动脑、动手的能力。在这种交互中,教师在某些情景下可以作为主导、学习者也可以是。这种角色互换,有助于教学双方发现不足、教学相长。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而这种知识体系的建构除了师生之间,还有赖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原因在于学习者之间更清楚学习过程中的难易点。此外,共同的知识背景也助于学习者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如果这种共鸣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反馈,加以及时强化或矫正是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学习者之间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等方式。例如,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市场论时,可以将学习者分组分别研究一种类型的市场。小组成员建立合作关系后,就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分工和学习任务。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课堂提问等竞争性质的方式来检验小组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者动用各种形式的互动媒体资源建构知识体系。实践表明,学习者对于这种形式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性强。有部分学习者还表示通过课堂展示、课堂提问的方式体验到授课的不易,从而增进对教师的理解。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西方经济学课堂交互内容设计实际上是要明确:学什么、如何学以及怎么用的问题。当然,在互动媒体支撑下,交互内容的设计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具有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内容的学习中,除了引入新闻报道对国内外此类经济现象的解读,还可以观看相关纪录片加深理解。通过课堂讨论、结合学习者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取向以及理财规划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增强学习者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献收集和阅读、组织管理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当然在这一系列行为发生的同时,教师要明确交互规则,保证活动在进行中的有效沟通。

(五)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第2篇:美学经济论文范文

另一种移动媒体就是现在发展较快,深受大家喜欢的平板电脑,它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特殊的触控笔来进行操作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虚拟键盘、语音识别或者外接一个真正的键盘进行输入。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只有一本书大,可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机。

二、移动媒体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移动媒体来说,本身就是近几年才兴起,从上面提到的智能手机到带有Wifi功能的笔记本以及拥有移动上网功能的各种电子类产品的诞生,不断刺激着Internet的发展,使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流畅,从学习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媒体快速、高效地传递出有价值的信息,让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自主检索和浏览,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另一方面,移动媒体使教育者、学习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掌控,工作、学习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在学习效率的提高上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现代各级各类学校大部分都已经实现网络互联,校园网都接到了每间教室、每间宿舍,移动运营商还主动把无线网络架设到了主要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场所,所以上网对于学习者来说已经从电脑机房、宿舍扩展到了校园内的其他地方,不再受到接入点的限制。当今世界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资源、立体化教材以及其他数字化的服务已开发出来并能适用于学习者所拥有的现代移动媒体。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一定的投入,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提到了一个可适用、可操作的层面上,教育管理者正一方面着手狠抓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建设,另一方面狠抓配套信息环境的建设。对于移动媒体来说,都是装有操作系统的,在操作和功能扩展方面各类学习者都能很容易掌握,信息化社会人们热衷于追逐一些新鲜产品,所以这些移动媒体很快就得到了人们(包括学习者)的认识,而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提升、资费的下调和移动媒体功能的增强,移动媒体的拥有和使用不断普及,学习将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局面,移动媒体为更好地开展教育、传递信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重构有利于移动媒体有效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设计

当今“基于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泛在、移动学习”已不鲜见,“多终端视、音频同步互动”教学平台也已经成功构建,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通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学习者可以从任意地方参与到课堂当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跨越空间限制达到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这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方式已在大学和成人教育中逐渐推广,在中小学教学中也正以“主动式教育”、“翻转课堂”等形式崭露头角。例如大学的慕课和成人的基于多终端互动教学平台的远程培训,作为教育受益主体的学习者,可以在Web环境下,通过诸如微博、SNS移动软件等,通过相应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访问、信息和即时交流讨论等。也可以自行在平台上创建和管理空间,以存储大量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也更多地由学习者自己而不是学校或培训机构来控制。作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更有利于移动媒体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构建。

(一)云端服务平台的建设

云端服务平台具有高度分布式、高度虚拟化等特点,使得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专供移动媒体使用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容量。由于移动媒体主要是手持式的,其存储量有限,一般就是几GB到十几GB大小,存放的都是现时用得上的资料,而很大部分的数据资料得靠从服务端中下载,所以服务平台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供其他终端访问使用;二是高传输性。移动媒体的数据存储有限,大部分信息需要从云端自主下载,而移动媒体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即片段性,也就是用的时候及时连接,及时下载和浏览,不用的时候断开,而下一阶段的使用没有预见性,随时都可再连接。云端服务在保证高速下载大量数据之余,还能确保快速连接和及时响应;三是高性能。由于学习者的需要,无论是网络连接还是资源下载,都会在某一集中时段出现高密度、高峰值的考验,这就要求服务器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系统,来满足这一特殊的环境;四是优质服务。云端服务器是专为移动媒体设计的,和以往的服务器有所区别,它不是简单的存储和下载,而是通过一定策略和权限划分来完成,简单的说就是在云端服务器中申请一定的空间,设置相应的权限,使用者可以自行访问这个空间上传和下载数据资料,而对于废弃的空间可以自行释放;另外,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中的资料,空间申请者可以添加一些服务功能,对上传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处理。

(二)课堂中的学习环境设计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课程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的,教室空间大,投影仪荧幕大小有限,再加上学习者座位角度、光线和视力的问题,学习者观看到的投影内容效果不太好,而且有些内容老师讲授得较快,一晃而过,学习者没能听清,也不便于课堂笔记的整理。而在基于移动媒体的课堂中,教师只要在课前将课堂讲义或是课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学习者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室内的无线网络覆盖链接校园网,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到预先申请好的空间,就能近距离看到教师投影仪上的内容和其它学习材料。这些完整、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超文本讲义,在呈现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较为重要的课程,多媒体教室可以自动录制成视音频文件上传到云端空间中,学习者在上课时只要通过移动媒体记录下需要内容的时间段,课后访问云端服务器就可以整理自己的笔记了。对于没有视音频资料的课程,学习者可以把需要的部分用自带的移动媒体记录成视频、音频或是图片格式的文件,课后以音频转文字等方式辅助整理成超文本形式的笔记,不仅方便记录,也方便各科课程笔记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分组讨论或分组探究活动时,往往使学习者比较棘手,容易出现资料准备不足,视野仅限于课本之上,讨论或探究效率低,作为作者个人观点记录出现缺失,讨论报告和探究报告没有形成小组意见的情况。在基于移动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就可以顺利地组织学习活动,将所有学习者分组组成多个学习共同体,给出某一讨论话题或探究问题,学生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分工检索相应的资料,并把自己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内容共享到云端服务器中的小组空间,组员们收集和整理完资料后,就可以进行组内观点发表及意见统一,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说话还是文字的形式,移动媒体都可以将其记录下来,教师也可以访问各组的空间,查看各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个别学生对小组的贡献情况。课程结束后,组员们可以根据空间内的资料和课程开展的记录情况撰写报告,这样,不会出现资料丢失、观点遗漏的情况,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第3篇:美学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历史教学;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74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作者简介]许明华(1972—),男,四川巴中人。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教研和教学管理工作。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为时已经有多年了,给其带来了诸多有利的方面和新气象。正如所有工具具有两面性一样,多媒体教育技术同时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彰显了不同程度的主次颠倒状态或者越位的状况。鉴于此,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务必要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条件下积极克服克制其不必要的弊端,这样方能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自从进入到高中历史教育领域,促使其发生了诸多革命性的变化,带来很多有益的进展,比如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等带来极大的转变和进步,具体如下:

1.多媒体技术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将促使历史的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看到悦目、听到悦心、想到舒心的良好学习情境,打破和穿越了时空阻隔和界限,为学生再现每一个历史画卷和场景,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2.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大大方便了师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入历史教学课堂后,使得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图文俱全、声音与图像俱佳、动静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投入到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理解,节省了很多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到历史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课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展开思维的翅膀,促使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力、观察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空间无限拓展,这大大方便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和操作。

4.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方便师生设计和创造丰富多彩的德育情境,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目标。高中历史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德育是其素质教育的三大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尤其是在历史政治的这种学科教育中,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三观的树立和建构。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局限于空洞、无聊的说教,没有具体的、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和介体,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学生情感教育非常不成功。自从多媒体教育手段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后,其特殊的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等教学功能可以为学生学习历史制造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场景,反复再现当时的历史场面,大大增强学生对各种历史图像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切实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历史时代和历史场景发生历程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和认同其中蕴含的各种真理性教育。

5.多媒体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师生现代素质等等的改变和提高了带来了诸多的新变化新进展。

一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改变高中历史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与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高中历史教学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做法和观念,改变了仅仅将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工具,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复合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大大推进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变。

二是大大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和进展。这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改变字过去那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入诸多新鲜的血液,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拓宽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和载体、空间,促使教学更加灵活、直观和现代化,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越来越朝着复合创新型方向发展。

三是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素质和拓展了其知识面,促使高中历史教师的现代转型。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带来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真正实现有待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接受、认同和学习实用。这就对师生提出了掌握新的教学手段的挑战和诉求,由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促使师生知识面大为拓展,进入了一个信息世界的海洋。

二、多媒体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多媒体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的方便,比如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促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形象吸引人、大大方便师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推动了学习交流更加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是也带了一些新问题和不足急需要科学及时处理和解决。

1.在对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认识上,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两个极端的想法与做法。就目前而言,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技术是没有必要,两者风马六不相及,因为历史包含的是过去几千年的东西,多媒体是现代新生事物;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一本万能的,高中历史教学完全可以用它来取代所有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两种观念各持两个极端,均表现出了对待多媒体功能与地位的认识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观念还处于艰难转型和整合的关键阶段。

2.在历史教材处理和历史素材的选择使用上,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个误区是一些历史教师完全撇开历史教科书,一门心思追求课外的新史料、新素材和新观点,展现出了大有喧宾夺主之态势;另一个误区是一些历史教师上课时偏离历史教学本身的重难点内容,过分强调和重视课堂的大容量,导致历史教学课堂的内容显现出超载和超负荷运转的尴尬现象。这些误区都非常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轻松行进,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明确规定。

3.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高中教师在教授历史教学内容时还存在只重形式、忽视教学内容的误区。一是部分老师把历史课堂变成单一的课件展示和播放,导致师生直接沟通的过程大为缺乏、学生学而不实,达不到历史新课标的很多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积极发挥,更不要说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了。二是历史教学课件制作非常花哨,太过艺术化,模糊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课件的主次关系和地位,导致学生真正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注意与教学内容本身不大相关的内容。这些均展现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在处理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关系还存在一些错位与越位的地方。

4.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上,高中历史教学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一些历史教师看重多媒体对历史知识形象直观的展现和演示,轻视或者说忽略对历史知识、历史想象和历史事件等的抽象概括和归纳总结提升;二是重视课件的反复简单演示,对学生在历史思维方面的点拨和启发引导不够,这就导致了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思维训练方面还做得非常不够。这些均反映了高中历史教师在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成熟和不理性的地方,需要教师们正确对待。

5.在教学过程上,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有演变为多媒体灌输的不良势头。利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高中历史老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教学方面的工作和事务,从头到尾地单一使用多媒体“唱戏”,忽视自己应该起到的导向作用和发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致使教师个人应该展现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生动,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演变为目前常见的“机灌”,导致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较以前疏远,交流不多。这种现象彰显了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急需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展多媒体的教育模式。

三、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与举措:如何实现教学与多媒体最佳整合

1.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摆正它们的主次关系,防止多媒体教学技术发生错位与越位情况的出现,力求科学归位这些教学要素。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积极处理好自己的主导性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促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多媒体的辅助情况下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各种主导功能。

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学习交互进行,力求良性互动。由于使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知识是双向传递和多向反馈的,教师务必要用电教手段分步提示讲解和启发式阐释,积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推动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行进和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师生互动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去。

2.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力求围绕教学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任何学科的所有教学手段都务必为教学目的服务,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另外,必须服从服务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所有目标和目的。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务必要紧紧围绕历史教学目的来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要有利于并且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才选择使用,否则就不一定都得非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科学处理多媒体和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坚持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来选择性使用和开展,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课堂不会偏离历史教学本身。

一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细节,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常规来说,比较直观形象性的历史知识,比如各种历史图表、历史地图、历史影片、历史图片和历史知识结构图等资料,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工具,以便增强这些历史知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历史教学活动,就可以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即可。

二是坚持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和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和有机整合,彻底改变那种忽视钻研与运用教材和只管课堂多媒体展示的现状。在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无论怎样采用多媒体也不可能代替高中历史教材,制作的历史教学课件和展示讲解这些课件都务必要与同步的历史教材紧紧相连,这样才会使得整个教学内容不会偏离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和指导,促使教师和学生完整把握历史教学的所有内容。

4.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从整个教学过程上,力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整合,良性互动多赢共进。在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时,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专题的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力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