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八年级生物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生物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生物课件

第1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关键词: 生物中考 复习策略 复习思路 教学模式

福建省漳州市的生物中考时间是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与其他学科的期末统考时间相当接近。因此,如何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对四本初中生物课本进行系统高效复习,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做足准备,抓住机遇

1.1提前规划,赢得时间。

根据历年的经验,只有在八年级上学期提前进行八年级下册的部分教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周密的中考复习。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赶时间仓促结束课程而忽视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学初,初二生物老师们必须同心协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表,以此为依据,在平时的授课中调整好教学进度。那么在八年级上学期结束时,至少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新课程教学。

1.2研读资料,把握方向。

首先,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研读本市最新的《生物学中考说明》,也可以通过参加市初中生物中考分析会准确掌握考试范围、各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及考试题型等。这么做才能防止把知识点挖掘得太“广”、太“深”,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节省出宝贵的时间。但若挖掘得太“浅”,走马观花,则不利于强化复习效果。其次,在中考复习前要对本市近几年的质检和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考试题型和试卷难度,归纳知识点的命题角度,收集或改编这些试卷上的难题和陷阱题,编成《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复习时就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针对性强。

1.3思想动员,家校合作。

决心是奋斗的力量,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中考复习前,班主任和生物老师合作,专门给学生召开一次隆重的中考动员会,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他们才有可能配合老师认真复习。动员会上可邀请本校历届在生物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心得,消除畏惧中考的消极心态,增强信心,鼓舞士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校教师的得力助手。由于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上不喜欢家长擅自过多干预,可是大部分人的学习缺乏计划和毅力,甚至部分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的手写作业、自主复习几乎都是在家里完成。因此,特别需要家长配合老师落实作业是否完成和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为此,在中考复习前,务必要专门召开家长动员大会,传达生物在中考科目中的重要性和复习时间的紧迫性,让家长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精心设计了《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和配套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每一天,笔者都会把生物作业的具体布置范围通过校讯通和班级微信群发送给家长,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家长监督孩子默写《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两页,然后家长可以根据《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用红笔批改并签名,当然错的只需要打“×”,孩子自己订正答案。笔者发现,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明明白白公布,学生一般不会抵抗,因为是老师要求家长做的。事实证明,家校合作,双管齐下,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有根据地提前复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思路,胸有成竹

2.1第一阶段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历年漳州市生物中考的难度不是很高,容易题、稍难题和难题所占分数之比大致为8:1:1,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教材为主,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重温。为此,笔者布置的第一项家庭作业是提前细读下节课要复习的课本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个大问号并折页。第二项家庭作业是默写出下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内容,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这样进入课堂,学生有备而来,回答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第三项家庭作业是完成上一堂课复习内容的精选配套习题,讲评后收集学生的易错题编入《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

本阶段,一周进行两次小测,一个月至少一次月考,以此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而且每次月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写出本次考试的错题反思,分析的内容包括当时错误的想法和现在的理解,总结出怎么避免审题不清、怎么弥补不理解和遗忘的知识点等。通过反思,不但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讲评过的题目,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的复概会在5月上旬结束。

2.2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综合考查。

根据考试反馈,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科学探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遗传规律等是难点,往年中考,学生在这几方面失分较多。学生最怕的题型是曲线图和表格,在综合运用方面比如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点串联考查也是相对薄弱。针对以上情况,老师要精心出卷,涵盖上一次考过的和作业中的高频率错题,凸显主干知识,以全新的角度考查,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本阶段从5月中旬到5月底。

2.3第三阶段真题模拟,沙场练兵。

本阶段进行真题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检测复习成果,便于进行查缺补漏。真题试卷可以是近几年本市或本省其他市的中考卷和质检卷。本阶段从6月1日到6月20日。

3.提问教学,竞赛比拼

3.1精心设问,巧妙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但复习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学生对复习旧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自说自答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所以,复习课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尽量多动脑、发言和动笔,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基础知识梳理环节中,全部以填空、填图、连线、判断等问题形式,把重要的概念、原理、结构图和一些规律性的重、难点内容呈现出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创造学生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时刻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教师主要起到点拨、纠错、表扬、总结和提升的作用。每堂课的最后5到8分钟时间,笔者精选少量习题,按照难度梯度呈现,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效果。

3.2多种提问,积分奖励。

第一种是随机抽签,采取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把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小纸条折成小纸团,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提问时,随机拿出一个小纸团看看抽到的是谁。下次提问前,仍然要把这个小纸团放回盒子里。因此,刚回答过的学生还有可能被抽到。事实证明,这种提问方法比较刺激,学生们都比较紧张兴奋,但是提问的覆盖面时窄时宽,随机性较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第二种是小组竞赛,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根据成绩优、良、中、差搭配,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限定每个人只能举手回答一次和组内求助一次。这种方法小组间竞争激烈,甚至连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抢答,覆盖面广,学生主动性强。第三种是老师点名提问,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针对性强,难度不大的可以注重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覆盖面也广。

在一堂课里穿插这三种提问方法,气氛一次次被点燃,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数学效率自然就高。但不管是哪种提问,教师都要当场表扬和鼓励学生,并在每堂课后及时公布个人和小组的积分排名。教师可定期买些笔芯、糖果和小本子进行适当奖励,保证人人在意甚至喜欢这种竞赛机制。对于回答不上来或错误的学生,课后一定要找他们谈话、辅导和鼓励,避免他们失去信心成为“局外人”。

综上所述,激活生物中考的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必须善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几种策略只有有机结合并认真加以打磨,才能使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一、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艰辛

生命教育离不开生物学的知识。初中生物第一课“认识生物”,就让学生在开始接触生物学科时了解生命的特征。纵观整个初中生物教材,很多知识与内容都和生命密切相关,详细地告诉学生生命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如“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八年级下册)等,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

例如,在讲授“人的生殖”这一内容时,笔者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和卵子结合及婴儿出生时的画面,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个母亲都非常伟大,认识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所以对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都应该用心呵护。又如,在讲授“人的由来”这一章节时,笔者告诉学生在怀孕期40周的280多天内,胎儿发育需要的一切营养都来自于母体,胎儿的排泄物也要通过母体排出体外,母亲的各种器官由于胎儿的存在加重了生理负担,最后分娩时母亲还要承受剧烈的疼痛。由此教育学生要认识到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父母把孩子养大更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师可把以上相关教学内容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体会生命诞生的艰辛,抓住时机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父母,这不仅是对自己个人负责,也是对父母养育劳动的负责。

二、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通过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例如,在教学“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鱼鳍的特殊作用,这时也许会有学生说“把不同的鱼鳍剪掉看看鱼有什么不同的变化不就行了”,这里笔者及时地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笔者和学生一起探讨剪掉鱼鳍的方法:“把鱼鳍剪掉的确可以完成实验得到结果,但被剪掉鳍的鱼肯定会死亡,这种以伤害动物生命来完成实验的方法是不值得倡导的。我们能否重新设计一种不伤害它们生命的实验方法?”这样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生命的珍贵,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惜其他的生命。又如,在教学“动物行为”这一章节时,学生看到野牛在遭到虎、豹等凶猛动物攻击时,身强力壮的公牛会围成一圈,主动保护老弱病残的野牛。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呢?笔者借此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要呵护生命。此外,在讲授“生命进化”这一章节时,也可以抓住机会让学生明白各类生物在生存的过程中是要经过激烈的竞争的,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注定会被淘汰。

三、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尊严

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领悟生命的尊严。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资源可以用来达成这个目的。

如笔者在讲授“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以及“遗传变异”等内容时,经常以此教育学生尊重生命。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人与地球”等视频资料,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深深触动他们。从原始生命起源那一刻到现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物种,这些生物在地球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是生物世界中平等的一员,它们的生命同样也是值得我们用心尊重的,我们不能随意地去扼杀任何一个生物,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别的生命。

第3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一、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情境创设,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要求教师能精心组织教学,能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交互式电子白板清晰的界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增强,能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即时反馈功能、回放记录功能等,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电子白板的引进,可以帮助教师优化环境的设置,让学生迅速地进入状态,更好地获取信息。电子白板配套的软件系统拥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尤其是自带的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提供了便捷,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电子白板灵活、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

使用电子白板能非常灵活地实施教学过程,是一般多媒体课在教学中所不具备的。下面笔者简单地谈一谈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六个方面的功能:

1.局部放大功能。因为一般的黑板、屏幕、白板都不是特别大,而班级的学生又比较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坐在后边的学生看不清楚屏幕、白板上的图片或者文字。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拿魔术笔在所需放大的部位画一个方框(一笔画出),这一部分内容立刻就放大了,这样后面的学生就看得很清楚。

2.存储功能。电子白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板书内容可以被存储下来。写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画在白板上的任何图形或者插入、拖到白板上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到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提供给下一节课、下学年或者其他班级使用,或者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以电子格式或者打印出来的印刷品形式分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后温习或者期中、期末乃至中考复习使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课后实现知识的准确再认识。

3.探照灯功能。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功能,能使重点、难点非常突出显现。初中的生物教学主要是针对七、八年级的中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他们又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除了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师个人的魅力修养上着手以外,课堂上一些新奇的或突然出现的事物也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得他们的注意力能凝聚于课堂上,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4.编辑、批注功能。对于已经制作好的课件,教师可以在白板的批注模式下,对原有的课件进行控制和批注,甚至可以在一些动画、视频文件上进行标注,展开详细的讲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抓住课件、动画、视频上的重要信息。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及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的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

5.回放功能。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可以对以前的操作过程进行任意多次回放,这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教学的时候一般教师都是讲一遍,但是有些重点、难点、疑点对于有的学生讲一遍是不行的,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把这个过程多次回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再次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6.绘图功能。电子白板自带丰富的各种几何图形和生物仪器图,便于初中生物实验的设计和学生参与到初中生物实验的学习过程中。

三、利用电子白板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

电子白板最优越的地方在于简化了互动操作的麻烦。很多与学生互动的活动不需要提前预设好轨迹,直接可以在课堂中实现互动。白板的简易操作性,使教师从鼠标解放到黑板前,无线手写板的出现又使教师从讲台解放到教室的角角落落,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有了更多互动和交流的时间。由于学生对电子白板关注的增多,因而加强了学生共同参与初中生物课堂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设施和软件的操作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子白板的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特性,为教师创造出互动性强,能够呈现清晰、自然、精确的多媒体信息的动态演示的教学环境。它可以让教师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课,更轻松地利用主题资源进行教学,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第4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一、关于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含义

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在主客体关系中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性。也就是说主体性通过活动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是人的自为性、可为性与作为性的统一。主体性教育,体现在生物学课堂教学当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自主学习”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有人甚至主张培养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WaterHouse,1990)。

二、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1.现状摘录

案例1:初中七年级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教学,授课教师在45分钟内,面无表情,语调平淡,以缓慢的语速“背诵”全文,既不展示图片,也不进行提问。整节课没有设疑,没有互动,没有反馈,没有作业,无视正常教学规律,抛弃了学生这个认识的主体。

案例2:初中八年级的一节课,授课老师在课前将板书写满了整个黑板,外加一块软黑板也写满了学习的内容。上课过程,教师就依据写好的知识逐个讲述。其间,教师也穿插了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老师把学生当做机器,只要求学生做简单的重复,而不是调动学生主动地学习,长期以往势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

案例3:八年级中考复习课,授课教师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使用了多媒体设备,逐个播放相关考点和例题。短短45分钟时间,复习了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容量不可谓不大,但整个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没有对知识点展开解析,没有关注知识框架的构建,连学生把答案弄错了,教师也没有进行针对性分析。如此机械性的满堂灌,蜻蜓点水般的教学,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复习课如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案例4:高中《动物激素调节》教学,授课老师用讲述法完成了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教学,教师授课语调低缓,没有节奏,缺乏激情。没有直观的多媒体演示,也没有实验设计的引导、设疑,又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述案例尽管是个例,但也在一定层面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主体作用认识的不足,为此,笔者在同仁们的帮助下,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调查。

2.问卷调查

要解决当前学生普遍厌学、被动学习的现象,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解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为今后教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我们在福清市范围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了10所完中的高二年级、10所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各一个班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2010年3~4月间。参与测试的学生共有938名,其中高中生463人,初中生475人。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随堂听课等方式。调查工具采用由张庆林等编制的可供小学四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小学生主体性测量问卷》(ZXT)。根据全国各地使用该卷反馈的情况表明,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同质信度为0.83,问卷各成分同学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52~0.88之间,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问卷内容包括6个维度(共76个测题):(1)自觉性;(2)坚持性;(3)自信心;(4)责任感;(5)主动性;(6)独立性。在76个测题中,包含有7对信度检验题。问卷中所有测题均采用封闭式选择题;并以不记名方式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ZTX问卷的每个项目实施5级记分。得分越高,标志被试的主体性水平越高。所有数据用spssl6.0forwindows进行处理。

根据问卷的记分规则,对938份答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剔除无效卷。最后得到有效答卷834份(高中452份,初中382份),占总被试的88.91%,符合调查问卷统计要求。同时我们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参见表1、表2。

3.讨论分析

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通过访谈和调查,我们明显感觉到高中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面对高考的压力和家长的期望,能学会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学习职责,但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以及高中课程的高要求、高难度,又表现出自信心和坚持性方面的发展弱势;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可塑性强,仅在主动性、责任感和自觉性方面表现较好,这是因为初二学生面临中考生物科会考,在家长的监督和老师培养下,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为中考而努力;而坚持性、自信心和独立性平均分偏低很大程度来自于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和严管制。

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初中学生,尤其在设疑方面能力较强,但无论自主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归纳总结能力,初高中生都偏弱,说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

研究结果显示,福清市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中,初高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总体水平比较好,这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程度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策略

1.转变角色,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将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激发者”。教师应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确立学习主体既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过程中,主动认知,学会学习。

2.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构建学生的主体性

构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快速而敏锐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在教学过程,教师精心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质疑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彰显自我、表现自我,充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测定一下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笔者因势利导,提出:(1)为什么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2)如果改变蔗糖浓度,是否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3)既然不同浓度能导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同,那么,能不能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来测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再通过展示、评价、讨论、修改,筛选出比较典型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写出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挖掘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的资源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物学课程明确指出: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很大程度依赖教材和教学大纲,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至于墨守成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快速更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教科书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在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资源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除了教材、模型、标本,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生物材料,当地的生态环境及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当地的多种课程资源(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有网络、电视、音像的信息资源等等,经教师选择和组织,创设多样化的,更为亲切生动学习情境,为学生主体性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契机、拓展空间,让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例如:七年级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我们就安排学生到天生林艺实践基地实习,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和观察园区内苔藓、蕨类、种子等植物,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考察园区生态系统的组成,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从学生随后提交的活动报告中,可以看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理解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科学探究,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一改往常教师先介绍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的教学方法,指定几个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现场操作和讲解,教师只对实验过程存在的错误之处进行指正,引导全体学生观察思考,再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探究,进行对照,查找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表达、操作和创造的能力,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力性和创造性。它是以认知活动为线索,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活动为核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认识到实施探究性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可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模式。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可采用实验探究型,即让学生动手制作小生态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辨析,从中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之决定因素,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知识。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提高了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物多样性”一节,则可采用调查探究型,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侧重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现状,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学生一起探讨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研的方向,然后进行调查考察,筛选资料,研讨解决问题。对于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的教学可以选用情景分析探究性教学,将收集到的视频材料按需剪辑,或将一些实验过程制成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观察模拟实验,从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意识的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学生则通过分析与研究来获取知识。实际上,在日常教学中还可采用课题探究型、问题探究型等方式开展探究性教学。

第5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又不失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例如:八年级《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本节的概念较多,容易混淆,难点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的突破就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讲解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先后顺序,多采用画图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缺点是没有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作出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讲授法也是反对空洞的说教和灌输的,我们提倡用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讲授,而坚决反对事倍功半的“一言堂”。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自己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明辨是非,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阅读完“资料分析”后可以再经过讨论让学生得出超级鼠培育成功的原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自学指导法

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例如:《生态系统的稳定》一节,课程知识较复杂而且理念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生态现状,以及最新的环保动态,让学生通过自学积累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这样教师工作负担得以减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培养。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引起所要学习的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出现,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例如《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节,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通过实验的完成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实验法是初中生物课堂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使学生看见事物的因果关系,体现实验检验事实和证明真理的价值,坚信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小组协作的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其实验又分为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可分别在教室和实验室完成。教师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我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出一幅幅被破坏的人为环境灾害(白色污染、赤潮、酸雨、长江洪水、荒漠化,等等)的图片,以及一段段真实的录像片断。学生不由自主地感到“环境危机就在眼前”。我再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交融综合运用的,一节课不能总单一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只有灵活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生物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乐园”,初中生物课才能成为生物科学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第6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一、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在武夷山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新课程所倡导就是课程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让学生从自己所生活的、熟悉的环境入手来进行学习。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来源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其分类为:

1.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验室资源、校园植物资源等。

(1)学校实验室资源

按规范化学校要求,我校有生物实验室2间,仪器室1间,配备显微镜、解剖镜、挂图、模型等常用的仪器设备,同时还有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学中许多探究活动都要利用实验室资源。学生可在这里制作馒头,也可做酸菜,还可酿制香甜可口的白米酒。

(2)学校校园植物资源

学校校园中各种生物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地处双世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校园里种植有各种类群的植物(如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在阴暗的地面苔藓植物也非常多,八年级下册植物类群,可先让学生参观校园,在老师有意识地指引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至理性认识,课程就比较生动而学生难忘。

2.社区资源

武夷山是双世遗保护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而各具特色;动植物资源丰富,还是乌龙茶――大红袍的原产地,也是小种红茶的发源地。又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标本园”。我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次尝试性课程,教学生识别各种动植物,并给制作完成后的动植物标本分类、命名;全班40多名学生分成植物标本制作小组和摄影、市场行情调查两个考查小组。在两天时间里,学生采集了大量的植物,回校后加工压制成标本进行展示;公开课上,学生一起分享“收获成果”,一起畅谈心得,这成为学生初中学习中一个闪光点。

3.家庭

我校地处大红袍产区,几乎每家从事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与茶有关。家长丰富的经验,可以作为指导或学习的参与者。另外,许多学生还可参与家庭的茶苗的扦插,岩茶的制作过程等,并撰写生物小论文。通过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探究自己身边的事物发生发展规律,也使家长明确孩子学习生物学的意义,体会生物课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去观察、去发现,去调查、去分析、去思考。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让合作学习逐步走进他们的学习世界。他们把精心收集的材料带回课堂与大家共同分享,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兴趣和热情高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劳动观念,能培养学习兴趣和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最终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

(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由“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由“接受性”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在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更新”,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和专业发展,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更新与课程资源相适应的新的教师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本地的生物与本地的学生生活融入生物教学中来,更新与课程资源相适应的新的教材观。

第7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现就自己在初中生物学科的多年教学来谈谈怎样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更好地进行初中生物课的教学。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等知识。

例如八年级《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课,本节的难点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的突破就必须借助于教师的讲解,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先后顺序,多采用画图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生物学知识。缺点是:没有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地作出反馈。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地启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辨明是非,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阅读完“资料分析”后可以再经过讨论让学生得出超级鼠培育成功的原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

例如七年级《输血和血型》一课,课程内容非常简单,老师可以通过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课程的内容掌握,这样老师的教学工作便可得以减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以培养。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引起所要学习的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出现,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例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课,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案,再通过实验的完成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使学生看见事物的因果关系,体现实验检验事实和证明真理的价值,坚信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小组协作的能力和爱科学、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

在生物教学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的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8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一讲到底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应该说,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对生物这种重视试验性和探究性的学科是很实用的,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为班级的每个同学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能够促进班级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落实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

为此,笔者结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实施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要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来,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究。

首先,老师要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心里有数,在开学初老师就可以把本期的教学计划制订出来,并印发给全班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事先了解本期要学习的内容,大致了解本学期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要编发合适学生的自主学案,在自主导学案中明确要求学生每一课前应该完成的自主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做到自主学习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因为,作为初中生,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欠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在老师的安排和相关的引导下进行,当然,一段时间之后,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后,也可逐步放开。

其次,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传统教育最终的评价标准是考试,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的能力,经过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一般都比较差,也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叫“高分低能”。的确,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方面是有欠缺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新知识的欲望,才能牢固掌握该学科的知识。

在八年级下期的教学内容里有一个单元是学习酒酿的实验内容,由于酒酿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制作酸奶或果酒,于是我就把制作酸奶和果酒的资料发给学生,看得出来,学生拿到资料时比较兴奋,有的学生对制作酸奶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制作果酒兴趣较浓厚。学生一回到家里就开始制作,由于当时的气温较低,很多同学还想了不少办法,通过制作过程探究制作要领和规律,有的学生还通过总结写出来小论文在班级交流。这样的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丰富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课后动手实践,也强化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二、积极拓展课堂空间,结合课外学习,挖掘学生潜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又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生物学科的知识在课堂外大量存在,在社会上,网络、报刊、图书等有着大量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信息,教师只要适当加以指引和运用,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进行有目的的课外学习,这样既能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又能发掘学生的潜力,还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根据教学的内容,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观察、实验。结合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9篇: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

1 把握起点资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他们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把握学生的这些起点资源是生物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也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可能教师在教案的预先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直接经验已经有所估计,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预先估计有不一致的地方。教师应该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增强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传染病”这一节,当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传染病的知识,于是,果断地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传染病,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生物教学变成了学生间学习经验的汇报、交流。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的传染病有SARS、狂犬病、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一位学生紧接着说:“我知道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有的学生说:“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如果仅和艾滋病人握手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还有的学生说:“艾滋病病人很可怜,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而要关心他们。”学生小小的脑袋中竟装有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提升和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们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获得的知识。

2 研究疑点资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拨动思维之弦。由于疑点来自于学生,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所以学生会投入很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一次公开课教学“植物的呼吸作用”,当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情境: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哪些物质呢?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样一来,预先精心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和问题全都泡了汤,学生都知道了,这节课还学什么呀?于是笔者就用咨询的口气问学生:“知道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同学请对老师点点头。”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点头了。“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呢?”“不知道。”许多学生边摇头边回答。好一个“不知道”,这不正是本节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这节课一起研究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比一比哪个学生、哪个小组能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最先得到验证。由于在教学中抓住了“不知道如何证明”这个动态生成的问题,学生学得非常主动,有时独立操作,有时合作探究,有时讨论交流,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大大地超出了教师的预想。

3 利用错点资源

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们通常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因此,千方百计避免或减少学生出错。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处置不当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其实,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页的一道判断题,学生独立练习后,笔者发现有好多学生判断“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是正确的,就启发学生:“向日葵向光生长,含羞草的叶子遇到刺激会合拢,这又如何解释呢?”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绿色植物对外界的刺激也能作出一定的反应,并认识到,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这样通过利用错点资源,不仅使学生订正了错误,深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增长了学生的智慧。

4 挖掘亮点资源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具体测量,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这一部分内容,再加上知识、技能是显性的,往往直接体现在教学中,而情感、态度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把握。因此,教师要用“心”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资源,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对生物的兴趣,使他们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