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心理咨询室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咨询室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咨询室护理

第1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时间:2003-5-20作者:赵锡军董安生李悦

摘要:加入WTO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将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并且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国际资本的流动、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在未来将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证券从业机构、证券监管、人民币及外汇管理体制带来巨大的挑战。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是从短期或中期来看,这对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可能更主要的是风险和挑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中国证券研究部门、监管机构和从业单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算起,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历经了10余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10年里,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在中国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上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证券市场,并为将来的市场化、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但在整个“奠基阶段”里,由于我们采用的一些方法手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从而直接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制度架构中带有较为浓厚的非市场特征,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直接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了使我国的证券市场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迎接国际化挑战的能力,我们需要在“奠基阶段”之后的“市场化阶段”中通过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大力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以消除过去形成的种种非市场化色彩,这一阶段大约要持续5年左右时间。

只有在基本完成市场化进程之后,我们的证券市场将步入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才能更好地进入“国际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证券市场将与国际资本市场充分接轨。只有完成了这一国际化进程之后,我们的证券市场才真正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伴随中国加入WTO组织法律程序的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将大大提前,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在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之下开始,这对我们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的十年奠基阶段,我们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

(1)初步构建了以《公司法》、《证券法》

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制度架构。

(2)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截至2001年10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包括A、B股)达1152家,市价总值为43742.14亿元,流通市值为14560.16亿元,这一市场规模表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3)培育了一支规模较大、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队伍。截至2001年10月底,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经达到6577.05万户,有44只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部分商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于股市,开放式基金已经推出。虽然投资者队伍还需进一步发展,并有待成熟,但是不可否认,整个社会的金融投资意识已经大大加强。

(4)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相对独立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公正、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建立公正市场秩序的内在要求。经过十年努力,信息披露规则已经建立。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都能在这个规则框架内及时披露其相关信息,从而使交易市场具有一个基本的规范。

(5)建立了一个科技含量较高、富有效率的证券交易体系。沪、深证券交易所从起步阶段就注重发挥后发优势,整个交易、清算、登记、过户系统是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交易体系之一。经过10年的不断改进,我国的证券交易体系运行稳定、效率较高。

(6)证券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对风险的防范、控制水平显著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是市场规范发展、防范风险的前提。只有监管的理念、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创新化的市场行为才不会成为新的“风险源”。

在充分肯定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总的说来,这个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市场的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只有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制度也不完善。(2)现有的主板市场容量小,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机构投资者比重小,市场投机氛围浓厚。(3)市场监管落后,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配合及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监管经验极为缺乏。(4)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5)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如国有股、法人股的不可流通问题,A、B市场的分割势态等,这些遗留问题都为市场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证券市场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整个金融市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的成熟和发展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需要持以高度谨慎态度。

加入WTO对证券市场的挑战

我国证券市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我们刚完成市场的“奠基阶段”,正在进行“市场化阶段”;二是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开放我国的证券市场将使我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数量庞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其投机性和迅捷的流动性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严重的话还可能干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人们清醒地看清楚了过快开放本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虽然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因而享有开放市场的很多缓冲手段,但是随着缓冲期的结束,国内证券市场必然将更加开放。因而加入WTO将给我国这样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WTO的22个协定中,涉及金融业开放最主要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该协定共有29个条款和8个附件,其中两个是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阐明了定义、范围等,与正文一样具有法定约束力。此外,1997年12月13日WTO成员国在日内瓦达成了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并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逐步自由化原则。其中前三项原则为一般性原则,各缔约方在所有服务贸易领域都必须遵守。而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和逐步自由化原则属于特定义务,需要各缔约方经过谈判达成具体承诺并加以执行。在三条可协商的原则中,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开放所持的立场是:

(1)对于逐步自由化原则,中国坚持金融部门的开放必须循序渐进,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前,外资全面进入的可能性不大。但最终会全面开放市场,使得外资能从事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一切业务。

(2)对于证券市场准入原则,我国所做的承诺主要有:确保在华外资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取得证券服务方面享有最惠国待遇;允许外国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华设立机构并有开业权;确保外资证券服务提供者在我境内提供本国暂缺的任何形式的新金融服务。

(3)对于证券市场的国民待遇原则,我国所作的承诺主要有:外国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取得我境内证券组织成员资格,进入任何形式的证券市场享有与本国证券服务提供者相同的待遇,包括投资品种、投资数量、投资比例等方面。就证券市场的透明度来说,除紧急情况之外,每一缔约方必须将其余证券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及所有的其它决定、规定以及习惯做法,最迟在生效之前予以公布,以便给国内外市场主体有充分的时间予以了解和掌握,尽量使得市场环境变得可以预见,并进而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

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证券市场的开放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1)对各缔约方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

(2)允许缔约国在国内建立证券服务公司并按公平竞争原则运行;

(3)缔约国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

(4)取消跨境服务的限制;

(5)允许缔约国资本在国内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超过50%。

上面这些要求,尤其是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实际上将所有缔约国的金融市场都连成一体,伴随着未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程,中国完全开放证券市场是必然趋势。但我们要注意到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现实基础,不成熟、不完善、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发展起来市场的过快开放必将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和民族证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表现在:

首先,国际资本的流动将给我国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在证券市场完全开放后,如果国内外资产的价格存在明显的差异,或者本国市场存在明显的盈利空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将不可避免。频繁而大量的资本流动将可能严重地干扰本国金融市场正常发展,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本国市场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市场的流动性也不充分,那么一定规模的外资流入或流出都会十分明显地影响本国市场的价格走势,加剧市场的波动。我国证券市场产生的时间短,发展水平低,尤其是市场规模小,很容易被大资金所控制。到2001年10月底我国资本市场流通市值仅14560.16亿元,而国外一只大的基金管理的资产即有上千亿美元。中国证券市场的个股规模就显得更为袖珍。从资金量上来说,操纵和控制中国股市易如反掌,这将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与本国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的竞争将给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会有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出现更多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甚至外国独资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市场占有率、技术、金融服务、人才等方面开展激烈的竞争。这些金融机构大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经历了多次考验,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非常严密、成熟的业务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竞争策略、竞争手段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国际信誉,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软硬件设备先进,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都很庞大,资产质量优良,不仅金融技术手段先进、发达,服务品种多样化,而且创新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非常强,产品的科技化程度较高,服务品种多而且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非常高。外资金融机构这种整体上的竞争优势,将在短期内对国内证券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形成较大的冲击,打破我国金融体系原有的均衡,使中资机构的经营环境恶化,生存空间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导致其部分业务和客户的丧失,市场份额的下降,对于那些目前经营状况已经不佳的机构的冲击就更大,甚至有可能引起这些机构出现动荡和危机,以至于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

以资本规模上的比较为例,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的时间都不长,资本积累尚很不充分。《证券法》实施后虽然出现了新一轮增资扩股,但目前最大的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也不过45亿元,总资产只有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客户账户的资金),所有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加起来还不到2000亿人民币,而目前仅仅一个美林证券的总资产就超过3280亿美元,并且其总资产尚不包括客户账户上的资金,就客户账户的资金而言,1997年美林证券客户账户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两者相比较,规模与实力相差实在太远。资本规模太小限制了我国券商扩大规模、发展核心竞争力,使整个行业处在低水平过度竞争状态,抗风险能力较低,根本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1999年11月美国正式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可以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

最后,证券市场的开放将给我国的市场监管带来巨大挑战。证券市场的开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身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金融监管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无法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那就可能使证券市场的风险越积越多,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开放,一方面使得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就对国际监管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中这种国际性的监管还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本国监管当局无法有效监管外国金融机构在母国的业务,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也无法对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

从现实监管水平来看,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监管水平仍不适应资本市场开放的要求。例如,在证券、银行、保险以及财政、计划、外汇管理这些与金融运行息息相关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沟通机制,容易出现政策、规则不一致的现象。此外,如何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我们也缺乏经验和清晰的应对思路。所以我国的金融监管急需进行深刻的变革。

入世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

及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和外汇管理制度看似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将对我国的货币自由兑换特别是资本项目下开放的进程以及外汇管理制度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

加入WTO对一国外汇制度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国际收支和金融服务业业务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允许缔约方为保障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而采取某些限制性措施,例如其中第二部分第十五条“外汇安排”中规定,缔约方全体应当谋求与IMF的合作,以便使IMF主管的外汇问题与全体缔约方在数量限制和贸易政策上相协调。缔约方在外汇管理问题上采取的行动是否符合IMF的条款,是否符合缔约方之间所签订的特别外汇条款,这些问题接受IMF组织的判定,各方不得以外汇方面的行动妨碍IMF意图的实现。如果全体缔约国认为某一缔约方有关进口支付和

转账方面的外汇限制与某些外贸数量限制的例外条款不符,可以向IMF组织报告以寻求解决方法。

IMF组织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一直致力于推行各国货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程,并且进展较为顺利。但是由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特别是其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国普遍对于发展中国家过快地开放本国货币和金融市场持反思甚至怀疑的态度,加上IMF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遭受到普遍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对马来西亚货币管制的不恰当认识,使得IMF组织今后在这方面的政策将变得更加谨慎。因此外汇管理和汇率的自由化很难像贸易和金融自由化那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要求。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不进行货币和汇率的自由化,而是说将更多地由各国自己去决定制度选择和进程安排。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没有直接涉及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但是有很多间接涉及到的条款。例如服务贸易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金融服务的附录,其中所定义的金融服务范围极其广泛,其中有些重要的内容是中国境内目前对外资禁止或没有开展或是刚刚开始的业务,由此引发的本币和外币之间的业务关系以及资金的进出,显然将促进本国货币兑换制度和汇率制度的开放进程。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为例,今后不仅可以经营外汇业务,还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甚至可能经营衍生金融产品业务,这些银行本身以境外为背景和支持,资金的流动、进出非常迅速,这将在事实上突破中国目前所允许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兑换范围,出现事实上的某些资本项目货币自由兑换。版权所有

此外,从产品贸易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从审批制度转向登记制度,以及中国将在平等贸易条件下与WTO组织各缔约方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我国的进出口规模将大大增加,外汇流量也将大量增加,外汇供求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这都需要有更灵活的外汇使用和监管制度,适当灵活的货币兑换也成为社会的需要。

因此,我国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不受加入WTO的直接影响,相应地说,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资本流动的全面开放与加入WTO没有直接关系,WTO所约束的主要是证券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但是加入WTO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将产生积极的间接推动作用,从而也必然间接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资本流动的对外开放进程。

发展我国证券业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的现实要求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证券市场开放并非有利无弊,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及开放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使世界经济、本国经济潜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巨大金融风险。尤其是证券市场开放带来庞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其投机性和迅捷的流动性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顺应历史潮流,通过主动性地调整国内的法律制度框架、政策安排,加大力度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来迎接市场开放的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积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从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来认识证券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到发展民族金融业的重要性。我们要发展,也要安全,要以发展来求安全。

第2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心理支持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建卡孕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分组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孕期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结论及建议:孕期心理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产妇不良情绪,改变其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有条件的产科门诊应尽量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

【关键词】初产妇; 孕期; 心理支持; 产后抑郁

妊娠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①,如何正确认识并接纳这种应激,如何帮助孕产妇开心、愉快、自豪的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本文对685例初产妇进行实验研究,以期确认孕期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对产后抑郁的积极影响,为围产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样本来自我院产科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在门诊建卡孕检,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只参加普通门诊孕检及常规健康教育(大堂授课)的320例设为对照组,另365例在此基础上给与产前心理支持。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并知情同意,且均能在产后自觉自愿完成产后抑郁量表。

1.2方法

1.2.1观察组孕妇随孕检卡另建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孕妇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存放产科心理咨询室严密保管。

1.2.2首诊时填写一份心理健康调查表,内容除个人信息外,主要有家庭成员情况及本人与其家人关系,个人的人际关系情况,性格状况,情绪控制状况,处事表现,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史,对分娩有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妊娠分娩有无焦虑担心,有无流产史,对孩子性别有无期待,是否存在角色适应不良等(并对调查的信息作简单评估)。

1.2.3根据不同的问题及要求,与孕妇协商确定合适的咨询目标②,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孕妇获得正确的处事方式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1.2.4增加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心理咨询次数,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紧张焦虑状况明显高于正常组③,要高度重视,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并需要讲解相关的知识。

1.2.5通过心理疏导方式为其灌输孕产期保健知识,讲解怀孕的生理过程及孕期相关注意事项,让她们知道哪些有益哪些有害,消除因孕产知识缺乏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焦虑担忧。

1.2.6咨询后期请家属一同参与咨询一次,了解家庭成员的支持态度,并讲解孕产妇营养保健,分娩过程,准父母角色适应性训练,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及婴儿体能训练等④,同时要让家属认识到,亲人的理解和正确帮助对孕产妇的重要性,让家属一起为孕妇加油。

1.2.7量表: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均在产后一周,第一次产后回访时,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查,≥13分为阳性。

2结果

对照组320名孕妇中,产后60例出现阳性结果(19%),观察组365名孕妇中仅22例在产后出现阳性结果(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转贴于

表1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

注: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3.1产后抑郁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有:情绪改变,自我评价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缺乏信心等表现,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⑤。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30%。

3.2因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孕产期特殊的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并不低,但由于人们知识的缺乏,认知的偏差及对产后抑郁危害的认识不足,使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长,严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不仅危害产妇本人及婴儿,而且对家庭社会均不利。在孕期即对其一定的心理支持,让她感受到,虽然怀孕分娩是她个人的事,但她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我们在关注她,帮助她,让孕妇有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恰恰是这个特殊时期孕妇所最需要的,也是能影响到她以后分娩和产后生活的。这点也是常规产前检查所不能提供的。

3.4我们产科工作者,应正视孕期心理支持的重要性,通过与孕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缩短彼此的距离并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不同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孕妇群体中,抑郁焦虑情绪同样高于正常人群,在咨询中,要体会对方感受与需要,耐心倾听每句话,抓住重点,仔细分析,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健康教育,疏导心理压力,让每一位孕妇明白,怀孕不是生病,分娩也不是极度痛苦的事,只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大都能平安度过分娩及产后抑郁这一关,要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期待一个健康聪明宝宝的到来,期待作幸福母亲的喜悦。参考文献

[1] 熊静.社会及精神心理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华医药杂志,2003年12月 第三卷 第12期.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张敏等。产前孕妇心理状态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1999年第11期第34卷。

第3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关键词:唇腭裂;术前心理沟通;效果评价

无论护理学科如何发展,永远改变不了护理以患者为本的核心[1]。手术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由于全麻手术并发症多,而且与儿童沟通有别于成人,具有一定独特性,所以术前是否进行有效沟通不但影响收集患儿资料,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我们对45例全麻唇腭裂患儿术前有效沟通的技巧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为2011年11月10日~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唇腭裂矫正术的患儿。男26例女19例 。年龄均小于11岁,其中

2沟通方法

2.1沟通人员和时间 沟通人员为心理咨询师及护士。沟通时间为手术前2 h。

2.2沟通技巧

2.2.1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采取的措施包括:①6个月以内的患儿应以哄逗为主,可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引起患儿的兴趣,从而与其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在访视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玩具,作为访视时的交流工具,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②6个月~3岁患儿的特点是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容易因一点不如意的事情而哭闹,离开亲人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但和亲近的人交往时情绪放松,受到表扬时会高 兴[2]。因此,我们采用抚爱、逗弄、搂抱的方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消除其陌生感。③>3岁的患儿由于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依恋感更加明显,通常能够依据成人的教导来判断事物,并能受暗示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夸奖和鼓励的方式对待患儿,多给与肯定和积极的暗示,如"阿姨相信你是最棒的""阿姨会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你手术表现非常勇敢,回去后一定要给你发小红花"等等。④学龄期患儿大多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已完成某一任务和目的,控制情感的能力和稳定性比较强,能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比较,并将模范人物的实际行动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所以我们告诉患儿与他同龄的其他患儿的优良表现,以激励患儿仿效。可以采用命令的口吻,告诉患儿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但一定要表达出坚信患儿能够按要求去做的态度。

2.2.2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缓解家长的紧张心理 手术前,家长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而这种负性情绪会感染和影响患儿,进而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沟通时,我们会请上一位懂民族语言的护士,用易懂朴实的语言进行交流,让他们有一种亲切感,愿意把他们的担心告诉护士,让护士更有效的进行指导。沟通时询问家长对患儿的习惯称谓及患儿的喜好,并模仿家长与患儿交谈时的习惯用语和动作,这样不仅可以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使家长了解护士发自内心对患儿的呵护,从而缓解家长的紧张心理,用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话语化解家长的担忧情绪,让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护士很放心。同时,我们还从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和疾病的预后为切入点,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主要事项,告诉家长呼吸道感染和术晨患儿哭闹可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对麻醉不利,请家长务必注意预防。

2.2.3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全面收集资料 在沟通中,我们选择性使用各种沟通技巧,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疏导患儿和家长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心理放松,自愿吐露心声,这样才能收集到全面真实的资料。比如,由于我们这个地方,少数民族比较多,语言沟通有一定困难,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环境有一定的陌生感。提问时紧紧围绕主题,避免联系性的问题,使患儿和家长不感到有压力。倾听时面向讲述者,全神贯注地听其诉说,关注其讲述的内容,并适时给予轻声的应答。倾听过程中注意观察讲述者的非语言行为,以了解其主要意图和真实想法。反馈中注意让患儿和家长感到安慰和有希望,能够通过护士的语言得到心灵上的慰藉,缓解和松弛紧张心理,以使患儿心身都处于最佳状态。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也很重要,适时、自然地触摸和拥抱可使患儿感受到护士的友好与关爱

2.2.4融入到患儿的活动中,拉近护患关系,特设儿童玩耍区。为了更好的服务小儿,我们在手术室旁专门布置了一间儿童玩耍室。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及护士在里面旋转了许多玩具,布置精美,让其患儿在个愉悦的心情接受手术之后,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及护士自然地参与到患儿玩耍活动中,与其一起嬉笑、玩耍,同时观察患儿。待患儿接受后,适时讲解有关手术室的情况,以消除其对手术人员和手术环境的恐惧。讲解时注意不能只重视家长而忽略了询问患儿的感受。如本组中1例4岁的拉祜族男孩,在娱乐室里专心的用积木搭着房子,咨询师并不急于同患儿和家长谈论有关手术的问题,而是问"好漂亮的房子,是谁搭的这么高大呀",患儿回答"是我"咨询师接着问患儿想不想在房子前面装一些动物,并主动把动物递到他的手上。在交谈中,护士核实了患儿的姓名,然后用姓名称呼患儿,问他"为何来医院呀?知道一会要做手术吗?在哪里手术呢?手术室和护士阿姨是什么样子呀!怕不怕"等等,待患儿消除戒备心理后,再有选择地让患儿看手术室的服装,护士阿姨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模样,并告诉患儿一会进手术室需要戴这样的麻醉面罩,以激起患儿的好奇心和期待感,为一会进入手术室做好铺垫。并告诉患儿:相信他一定会表现得很好,该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非常配合,顺利接受了手术。

3体会

访谈时是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并可逐步积累资料,从资料中了解各个年龄的患儿心理及家长的心理状况。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术前沟通,因此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至关重要。由于沟通时交谈融洽,护士与本组大部分患儿和及其家长建立了信任,因此患儿和家长能够坦然面对手术,手术时患儿能够主动或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而患儿的良好表现也安慰了家长,使家长放心地把患儿交给护士,达到了主动配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的目的。

本组有4例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哭闹,其中有3例来自农村,早期教育欠缺,语言沟通障碍,护士在沟通时有一定难度,从而未能获得患儿的信任;1例是进入手术室后突然大哭,我们认为是由于患儿胆小,父母不能陪伴进入新环境后感到害怕有关。对于个别配合欠佳的患儿,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原因,寻找更加适宜、有效、个体化的术前沟通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关键词】 饮食;运动; 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

接受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除了面对死亡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恐惧外还要忍受癌症疼痛和治疗疼痛,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根据患者各种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咨询让患者消除精神压力,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减少术中并发症,对患者正确的心理分析,得到的护理,能更好地发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介入手术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4~64,平均年龄(42.5±2.3)岁。

1.2 方法

1.2.1 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表现 恐惧焦虑类型常见的心理表现在患者渴望生的欲望强烈,一线希望都不放弃,各种治疗都想试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担心介入过程疼痛、出血,退化和其他问题,这样的患者往往会焦虑和恐惧。悲观绝望型主要表现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晚期的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使他们在精神、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或通过手术化疗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患者的身体素质差,心情非常沮丧,忧郁、多沉默不语,失去信心治疗,一些人甚至拒绝治疗。

1.2.2 采取的措施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术前同患者认真的进行谈话。介绍干预过程及意义,并评论介入治疗方法和药物注射效果,不良反应和预后,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热情给解决方案和安慰。介绍操作机器,导入设备和操作环境,让患者消除疑虑,保持平和轻松心态来接受介入治疗。对陷入绝望的患者,要更加重视医患关系的密切。这些患者需要更多的体贴、关注、理解和同情,介绍已经有好疗效的相同患者的情况,鼓励患者恢复生命的希望,建立自信去征服癌症,让患者从被动到主动参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进行介入治疗[1]。

1.2.3 护理配合 疾病,除了由生物因素,与之有影响的还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为每个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护理干预,对能否成功的对患者施行介入手术及疗效非常关键。

1.2.4 术后护理 护理为了更好的进行术后的心理护理,我们在介入室之外也要对患者的予以同情和怀,通过随访,了解患者使用造影剂和化疗药物的反应,在交谈加深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和护士之间的了解、信任之后,提高护患之间的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应该首先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原因,可以给与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对症下药,做出积极、谨慎思考决定,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变化,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绝望,绝望等,尽量使介入治疗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心理及时疏导,消除了介入患者的心理压力,均能以积极的良好心态配合治疗,32例介入手术均完成顺利。

3 讨论

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怎样提高患者身心整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这其中心理分析及护理就尤为重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常规基础上,对其心理进行分析和护理,临床实践结果显示,了解分析介入患者的心理因素,施行了科学的心理护理,对介入手术有着积极作用。

第5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关键词】 校医院; 护理工作; 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077-03

校医院是主要为师生员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工作宗旨是面向全体师生员工,贯彻预防为主,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服务的理念。主要任务:检测校内人群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负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基本职责中还包括对患病师生实施医疗照顾和对学校社区内的急危重病例实施急救。这就决定校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性质有别于地方医院,具有特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找出当前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2012年12月开始,凡是来校医院就诊或治疗的大学生,每人发放调查表一份,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调查表上只需签名和班级,不要求填写更加详细的个人信息。患者诊疗结束后由护士收回填好的调查表。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校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共11项,每项有四种结果,分别是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学生实名填写,大四学生填调查表比较积极。他们在校时间长,多次在校医院就诊,提出的建议也较具体。收回有效调查表498份。

2 结果

多数大学生在填写调查表时,态度诚恳、认真。真实的反映了校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学生对门诊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有以下七条建议在多张调查表备注里出现:(1)急诊药品短缺。(2)要求区分男女生诊治区域。(3)护士给药时,未介绍服药注意事项,以及在患病服药期间饮食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4)为特殊疾病的学生提供定期咨询,比如增设心理咨询室。(5)个别护士的服务态度差。(6)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再提高一些。(7)夏天输液室蚊子多,输液室的沙发套太脏。调查表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目前校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护士是高校医院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在为高校师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医院在整个学校工作中处于附属地位,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影响了护士群体的心理稳定性和知识结构的再提高,也直接影响了护士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的积极性。近几年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留学生增加,互联网的普及,面对知识分子出现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对高校医院的护理工作要求更高,不再是简单的输液、打针、发药。高校护理工作成为一门服务高端知识分子的艺术。

满意度调查表所提出问题中,凡是问到需要护士主动指导大学生饮食、服药、治疗、康复的满意度时,大学生普遍不甚满意。这和校医院护士的知识结构有关。在社会医院中,对于护理骨干的评价标准有两方面:(1)患者的满意度;(2)临床的认可度。而高校医院护理工作的评价还需要在更大范围的满意和认可。所以,护理新观念对高校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高校护理工作除了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外,更多的是注重对人的研究,从心理、精神、社会的平衡和适应各方面,把患者入院治疗与保健护理视为一个整体。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护理学、流行病学、心理学、伦理学、营养与膳食,还要掌握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还要具有人际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高校医院来说,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还是医生的合作者;护理的任务不仅是治,重要的还有预防;护理的手段不仅是技术操作,还担负着全校师生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学校人群的防病治病工作。

高校医院护士群体和社会医院不同,护士多带有附属性质。有的护理人员是引进人才家属,编制更新较慢,护士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由于校医院编制有限,有的护士参加护理值班,还在其他科室担任工作,不能够专一地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护士结构:在一线工作的五十岁以上大、中专学历的护士占比50%,她们行动反应慢,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腰腿痛。不利于临床快速抢救急诊患者。知识结构也偏老化,跟不上新的护理模式改变。所以,不间断的组织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护理管理方面,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弹性、动态排班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

护士的举止、态度、责任心更多地体现在日常门诊护理工作的细节中,细节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对护士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初诊接待时护士亲切的语言和端庄的仪表,对初次就诊的学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快速拉近护患距离,患者才愿意把身心不适向医护人员述说,利于准确诊断疾病。临床操作中有更多的细节需要注意,护士工作时注意力集中,配药时专注,杜绝聊天,是避免护理缺陷的关键细节。护理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最精细的。护理人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了解患者的喜怒哀乐,在护理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在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正是护理工作的伟大之处。

在大学生提出的建议中,特别提出要有心理咨询场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逐步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出现心理困扰时主动求助意识明显增强[2]。这是因为当今大学生人数多,师生沟通情感的机会少;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课业多、学习任务重,各种考试名目繁多,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心理上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3]。所以,在校大学生易患传染病、心理疾病和突发性创伤,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加以疏导。面对这样一个高学历、高文化密集人群,他们对校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人性化要求,渴望与医务人员交流思想,这就要求护士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帮助的人际关系,对患者关爱,关爱是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4]。护士要以关怀、和蔼、亲切的态度,应用多学科知识,矫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运用有效的应对方法,指导患者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卫机制或松弛术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或对疾病预后的焦虑。

满意度调查表中,凡是需要护士做到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项目,大学生普遍满意度高。如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对患者态度的满意度、巡视观察患者和及时拔针的满意度都很高。说明高校门诊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高,对工作热情度较高,对患者负责任。

综上所述,高校的护理工作任务是宽泛的,在高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保证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需要。在高校医院里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要有宽阔的视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要掌握比地方医院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用饱满的热情来工作。方能达到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可,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提高高校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程伟,尹安春.实施门诊护理人员弹性动态排班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85-86.

[2]石春,贾林祥.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50.

[3]周青霞,王齐芳.大学生情绪表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54-555.

第6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1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再勇敢的患者,当他面对手术时都会心有余悸,担心害怕是在所难免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

1.1术前心理护理

1.1.1权威医生和护士与患者术前交流术前心理咨询应由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作肯定的保证,绝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慰极为重要。

1.1.2同类手术榜样作用做过同类手术患者的信息,对术前患者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护士情况,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并可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1.2术中心理护理

1.2.1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1.2.2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无论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谈话的声音应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

1.2.3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张惶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

1.3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术后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d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3.1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比如,术后6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的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患者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

1.3.2鼓励患者积极对待人生对术后效果不好或已知所患疾病预后不良,或因手术导致身体某部位缺失的患者,护士要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鼓励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受现实。

第7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1.剖宫产患者的心里护理

剖宫产是以手术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再勇敢的病人,当她面对手术时都会心有余悸,担心害怕是在所难免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

1.1术前心理护理

1.1.1权威医生和护士与产妇术前交流。术前心理咨询应由权威医生和护士进行,向家属交代病情,阐明剖宫产分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术程中母儿的安全性做肯定的保证,绝不应向病人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的咨询对病人获得的安慰极为重要。

1.1.2同类手术榜样作用。做过同类手术病人的信息,对术前病人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的组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及护士的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非常重要的,并可使病人重视现实,稳定情绪,顺英医护计划。

1.2术中心理护理

1.2.1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

1.2.2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无论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即将成为妈妈的欣慰感。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谈话的声音应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

1.2.3 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程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尤其是胎儿娩出过程中,可能有一过性的不适,应适当安慰使其有心理准备,胎儿娩出后病人可能出现一系列紧张复杂的思想变化,应尽早平和病人的心理。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惧和紧张。

1.3剖宫产术后患者因不愿早期活动,易导致各种并发症,针对原因,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干预,解除了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早期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2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生理心理、文化等不同,分析了患者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增加术前术后健康宣教,把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及重要性作为重点进行宣教的内容,消除其错误的认识。

1.3.3疼痛的干预 舒适无痛才能使患者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患者只有在不疼痛的状态下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因此,应让患者取舒适的,通过交谈或音乐等办法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也可适当给与止疼剂,让患者充分得到休息,从而尽早下床活动,取得主动配合。

1.3.4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尽早进食:术后6小时方可进流质饮食,禁食糖,奶及易产气的食物,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恢复体力。

1.3.5 活动指导 协助患者早期活动。术后6小时后可在床上作曲腿活动,8小时可翻身。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采取仰卧、平卧交替位,帮助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24小时后可协助患者下床,进行床边活动,并亲自示范,增加患者的感性认识。

1.3.6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避免因留置尿管造成感染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

2讨论

第8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93-01

大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人格因素是影响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心理素质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接影响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关爱程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在这个成人化的过渡阶段,必然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矛盾、感情冲突,在心理健康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问题。

1.1 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因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已占很大比重,因其很少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和心理挫折的考验,常常禁不起打击和挫折;其次,家庭经济的贫富悬殊,给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再者,大学学习方法的变化,带来了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等等[1]。对于如何处理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素养、个性各异的同学的关系一片茫然,这些诸多因素可能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如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

1.2 高校多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觉得心理的问题应该要交给心理咨询中心,因此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后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一个辅导员可能要管理百名以上学生,因此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待出现了问题才去解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沟通和教育作用。

1.3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咨询室,但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去,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实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主动求询的人很少。建立正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之中,仅满足于应付教学评估,故效果不佳。

2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

2.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同志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健全的心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都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比较少,课程比较单调,造成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甚少。医学生成天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3 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3]。

3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发展途径

3.1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 各医学高等院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医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应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可分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4]。

3.2 为新入校的大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 医学生心理档案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特征(重点是人格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让辅导员和其他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注重人格特征[5]。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后,可以针对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报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的心理咨询。

3.3 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生所学的许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其他临床课程的内容中也大量涉及某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干预方法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心理干预的能力[6]。

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医学生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又有协作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康心灵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74-375.

[2] 林涛,李旭良,魏光辉.试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52-54.

[3] 李站辉,李浩平,郭志强等.临床查房问诊教学与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90-91.

[4]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1-37.

第9篇:心理咨询室护理范文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构建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如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一级网络,系级心理健康工作站为二级网络,校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各班心理委员为三级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如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准则》等,以完善的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新生心理测评报告显示,近20%的新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和情感困惑。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做好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帮助新生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和排除情感困惑,缩短新生的大学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为大学生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应在开学之初向每位新生发放心理健康手册,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讲座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三、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是促进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两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在进行基本理论教授的同时渗透各种心理品质培养的要求和方法,使每一项教学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既可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又能通过相关内容分析自己的心理品质,并能根据所教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讲授“情绪”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情绪的本质、表现,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在讲授“挫折和心理防御机制”时,让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本质和表现,以及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在受到挫折时学会对其作出实事求是的归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教会学生懂得适度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开展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发展性咨询,既有心理咨询的深度又有心理教育的广度。开展团体辅导,应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作用,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成长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小组”、“自我探索小组”、“生涯设计小组”、“人际沟通小组”等各类群体的团体辅导,采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等形式开展训练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可以使各类学生心理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如学会以开放的心态与环境接触,开阔思路,学习新的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自信心,学会宽容,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逐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专刊、板报、网络、讲座等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消除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途径,在需要时能主动及时地寻求专业的帮助。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辅导,可在校园网上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栏目。如笔者所在院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设了相关栏目,如心理中心简介、心理咨询、日常工作、心理社团、心理测试、心理测量和交流空间等,通过网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等。尤其是对一些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学生而言,通过网站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真实地表达出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建立心理危机对象预警和干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