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制机制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山东;科技园区;机制体制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能否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作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山东科技园,经过多年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蓬勃、规范的发展势头,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以质量求发展的今天,山东42家科技园内外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山东科技园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
一、新形势下山东科技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多年来,科技园区在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在新时期,山东科技园的机制体制存在的弊端与制约因素已成为园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亟待解决。
1.科技创新能力低。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应用技术的突破是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园成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园的发展就很难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特别是缺乏与其他成功科技园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会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落败。硅谷的成功建立在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基础上,剑桥科技园的成功建立在以剑桥大学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创新基础上,而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的成功则是依托美国硅谷的创新成果在新竹园区企业的产业化应用转化基础上,科技突破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保证科技园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如今,山东科技园发展缓慢或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科技创新的结果。缺乏充分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追随者,丧失了领军者的先发优势,尽管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却难以抢占国际高科技产业链的高端市场,沦为其他区域科技创新集群的“打工仔”。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园的成功不仅要有充足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要实现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现今,山东很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制约科技园高科技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有效的转化机制是很多不成功的科技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不仅需要系统的政府政策支持,也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配合和互动。在多数情况下,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并不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而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来确保科技成果与高科技企业的无缝对接。
3.缺乏独特的人文环境。创新文化与创业精神是硅谷等诸多科技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孕育和培养很多高技术企业的重要社会文化基础。一个科技园如果缺乏深厚的创新和创业文化,其成功发展的机率必将大大降低。剑桥经验表明:政府推动创新技术集群的尝试必须与当地特定的历史、社会与空间环境相协调,成功的集群需要建立在现有的力量,主要是大学研究与科技领先基础上,其他地方很少有如此适宜的条件。体现创业与创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厚度”是加速推动科技园或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山东的科技园区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近乎于无。
4.公共投资强度较弱。一个科技园的成功发展离不开三个环节,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和规模化生产,其中除了生产阶段主要由企业或私用资本投入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转化和企业孵化环节都需要政府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投资的支持。目前,山东政府对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投入相对重视,也投入了相对充足的公共资金,但对于联系科技创新与市场化生产的中间环节普遍投入不足,这成为诸多科技园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足的障碍。此外,支撑科技园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的突破也需要大量的公共资金支持,没有雄厚的公共资金支持,不仅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也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如何与民间投资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有限的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是山东科技园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5.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是科技园的重要目标,但高技术产业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对资本市场的要求特别高。然而现阶段,山东大部分科技园的资本市场仍以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资本市场为主,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转化早期的种子基金,如天使投资者,造成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不足,直接对高科技产品开发与市场化生产形成制约。
二、山东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1.优化创新园区的企业培育模式。第一,加快母公司的引进与扶持。发挥山东科技园的基础科研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到园区建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同时加大对现有中小型高技术公司的培育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长为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引导作用,利用其知识溢出效应,鼓励大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让、内部人员创业以及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合作或合资创新型公司,重点对大企业内部的合作研发成果或产业转让成果进行奖励。第二,制定重点鼓励产业名录。围绕各科技园的发展定位,结合各区域建设重点与主导产业选择,在山东重点产业目标基础上,制定各科技园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目录,短期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技术为主,中远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为主。第三,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逐步形成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投资创业环境。建立面向中小企业培育与发展的投融资、税收、保险与管理体制,打造“科技创新企业-风险投资-经纪公司-保险公司”一体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联动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设立“产学研”保险基金,对市场化开发风险较大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企业实施资金补助,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建立园区中小企业年度奖励制度,对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实现市场转化的新创企业实施奖励。第四,构建专业中介服务网络。鼓励和扶持面向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的引进与发展,包括科研外包、中试外包、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法律咨询、融资服务、证券保险、人员培训、市场咨询、管理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围绕高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品制造与服务在园区内形成一个完善的专业化服务网络,为企业创建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
2.打造园区的科技创新集群。第一,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在争取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等部门支持的同时,各科技园区应以现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先期整合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力量,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同时,依托驻园科研机构以及毕业后在国外科研机构或组织工作的人员,主动与欧美等科技强国的科技机构与科技高端人才建立联系,通过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纳入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建立由国际知名科技专家领衔的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对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和未来科技走向进行不定期的研讨,以及定期邀请技术领域的专家到园区参加各类高峰论坛。第二,推动校企共建科研平台。发挥现有科研机构在科研、人才方面和企业在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作研发平台。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技术试验室、工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支持科技人才参与企业研发与产品设计,并通过以成果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或依托企业领办法人经济实体。鼓励企业向科研机构委托或分包科技研发项目,以及共同申报国家支持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省、市科技创新资金向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倾斜,并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进行适度的资金补贴,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第三,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在建设园区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等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共建研发机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与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积极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开拓产学研互动、技术转移与科技信息交流的新工具,创建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研发种子基金、研发外包、联合研发、有限合作伙伴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第四,实施技术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以标准制定为导向,面向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开发需求,实施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立、研发方向与技术应用要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将科技成果研发过程纳入全球技术研发产业链,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能力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原始性创新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以求在特定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
3.建立完善的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从事应用性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帮助和促进企业利用国内科技成果和自身创新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经营品牌、在国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依托政府资金支持,围绕军工产品开发和政府采购,加快高科技自主产品和品牌建设。围绕科技产权保护,建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主,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或规定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明确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权、让渡权和收益权;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与转让规制体系,探索建立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机制,结合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制定符合科技产权特点的保护体制,形成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申请、持有、转让使用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第二,创新国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有知识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定价机制,保证国有知识产权的合理转让。制定可以共享的知识产权判别标准,建立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实现行业内信息与知识的自由流动。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大学、科研院所拥有完整的国有知识产权所有权、经营权和让渡权,同时强化其承担成果转化的义务和责任。完善现有的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和转让制度,赋予科技成果发明人更多的知识产权转让权益,并简化知识产权转让程序,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知识的溢出效应。
4.构建高效的园区投融资模式。第一,引导设立“天使基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入驻各园区,加速企业的成长过程,加大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成立园区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补贴、担保和合作投资等多种形式,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常规风投基金和民间资本建立天使投资基金及各类种子基金,满足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融资需求。第二,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由政府出资,建立新兴产业培育基金,针对列入重点产业发展名录的产业领域,与风险投资基金配合,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原型设计以及产业化生产各环节进行支持,特别是针对新兴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兴产品设计阶段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园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第三,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建立中小型企业扶持基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私有与民间闲置资金,建立面向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的中长期扶持计划,按照其研发投入按比例进行研发资金补贴,比例不小于5%,并为中小型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低息贷款,还可通过股票期权等形式偿还。鼓励国有与民营银行在园区内设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分支机构,实施单独考核和奖励,提高风险容忍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信贷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外包贷款等;创新科技资本市场,通过集合债券、高风险债券以及集合资金信托等方式,增加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第四,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制度。成立园区企业信用联合会,引入信用评级和征信管理公司;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创新性和诚实经营行为作为重点考虑内容,纳入政府各类公共基金和补贴政策的评价指标;由政府主导搭建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制定园区《企业征信管理条例》,对表现优良的园内企业进行税收、融资优惠,对不合格的企业实施清退。
5.创建科学的园区管理体制。第一,设立科技园区公共论坛。由各园区管委会牵头,围绕科技园发展大局,设立公共论坛。邀请园区建设相关各方,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类生产与服务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地方社区以及各类产业协会和居民组织代表,定期举办研讨会、听证会和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公共论坛,就园区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城市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信息通报和征求意见,了解科技机构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发展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建立不定期的一事一议联席会议制度,对某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务实、高效衔接,落实部门责任,确定专人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实施。第二,组建园区管理服务公司。各园区应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管理服务公司,负责园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与工商、税务、质检、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一起,建立“一站式”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园区专业分工管理体系,实施分区管理,对科技创新区、产业开发区和生活居住区实施错位管理。调整园区管理定位,突出园区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为科研机构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一个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三,研究编制园区指数。充分借鉴美国“硅谷指数”编制经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指标,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关联指标,以科技与产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企业培育与发展潜力为辅助指标,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区域创新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园区指数”,并将其打造成一个体现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标准指标。
作者简介:
许春潮(1966-),男,山东社会科学院助理讲师。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发展的好坏。当前,发展中的很多深层次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要深入推进机构编制领域的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重点是推进两项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设置机构、准确划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要按照十的要求,认真分析梳理上次改革后政府机构的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国家、省和外地改革动向,按照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新一轮改革的准备。要继续推进东部新区、高新区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为“一极崛起、多极领先”战略实施提供体制机制支撑。要扎实推进行政审批、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改善民生提供支持。
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牢牢把握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这一改革目标,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提高公益服务效率和质量,努力满足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近期,要圆满完成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核定工作,解决好清理规范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服务科学发展大局
一个地方的发展重点能不能壮大、形成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编制资源的配置是否准确、及时和到位。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定位,着眼发展大局,健全体制机制,调控机构编制配置的方向和流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关键要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总量调控、动态管理机制。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研究确定一个时期内的机构编制总量,使其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个总量,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参照,不得随意突破。要在管住总量的前提下,按照“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增有减、有撤有立”的原则,根据发展需要和部门职能变化,适时对机构编制进行调整优化,该增的增、该减的减,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是重点工作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机制。把握中心、服务大局,是一个部门有为有位的关键。要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紧扣区域特色,围绕优势产业,超前提出机构编制调整的意见建议,争取进入党委、政府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证。要跟踪了解重点发展领域机构设置、职能履行情况,及时提出调整、加强建议,满足发展重点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
三是机构编制考核评估机制。开展机构编制考核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构运转、编制执行情况,有利于科学分析和评价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优化调整,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作用。要积极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跟踪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信息反馈、实际考察、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对机关事业单位运转情况,实时跟踪管理,做出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机构编制,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
以科学化为目标,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社会分工的细化,政府履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决定了以往那种相对粗放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着力在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重点要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管理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要在充分考虑经济规模、财政收入等基本要素,了解对比不同地区相关情况,掌握机构编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逐步做到按标准设置机构,用标准核定编制。近期,要重点探索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的具体标准,加强与组织部门的配合,从源头上杜绝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的产生。二是信息化建设。改革政策的论证出台,重大机构编制事项的研究确定,离不开对基本信息、基础数据的全面把握。2010年,我们争取省编办支持,依托烟台市政府内网办公系统,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开展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数据库建设、网络构架、硬件购置、软件开发等基础性工作,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共计23万余人的数据全部入库并通过审核,市直部门实现了在线办理增员落编、减员销编等业务。下一步,重点要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的开发利用上多下功夫,着力拓展三项功能:第一个是机构编制信息即时查询功能,做到各部门、单位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以及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在系统内一目了然,随需随查、随查随有。第二个是机构编制增减实时监督功能,通过系统,可以随时监测各部门、各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第三个是机构编制发展趋势动态分析功能,通过定期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规律,预测走向,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三是民主化建设。要坚持好民主议事制度,对重要的机构编制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决策。要探索建立重要机构编制事项评估制度,通过座谈会、听证会、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科学合理。同时,还要对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估,超前制定应对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隐患。
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一个单位的风气如何,直接影响干部的成长,决定工作的好坏。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放到重要位置,要大力倡导四种风气:
一是令行禁止之风。要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规定和要求上来,统一到我们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上来。凡是倡导做的事情,要积极实践;凡是明令禁止的事情,绝不能顶风而上。
二是勤奋学习之风。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以学习增学识,争做行家里手,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以学习增见识,不断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增胆识,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破解制约工作开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推动工作创新突破。
三是干事创业之风。要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放到全国全省大的坐标中定位,排查工作差距,确定追赶目标,制定并落实赶超措施,力求有更多的工作在全省全国有位次、有影响。要努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励广大干部立足本职争当先进、走在前面。
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是以监督为主还是以救济为主,抑或是两者并重,我们的看法是,既不是两者并重,也不是以监督为主,而应该是化解行政争议,提供救济优先,兼顾监督和纠错。首先,行政复议的生命力在于行政争议。行政复议的存在是以行政争议的大量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行政争议,也就没有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就是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行政争议而设置的一项法律制度。当前,我国每年的上访案件达上千万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就是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市区中,绝大多数省市区的行政复议案件受理量已超过甚至数倍于行政诉讼的一审受理量。2012年,广东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2000件,山东省达到10000件,江苏达到了7000件,像黑龙江这样的边远省份也达到了3000多件。就这一点而言,说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也不为过。由此可见,处理行政争议、提供法律救济是行政复议第一位的任务,其作用远远超过行政监督。
其次,当事人的关注重点在于救济。当事人到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寻求法律上的救济,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于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是否得到纠正,特别是以后其他行政机关是否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如果他的利益诉求没有达到,他可能会继续上告,但如果他的诉求达到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会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没有纠正而选择继续对簿公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所在。
再次,行政复议的启动权在申请人手中,申请人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就无法启动。因此,现行行政复议制度的监督职能,是一种被动的监督,是附着于救济功能的一种附属功能。行政复议机关必须首先满足申请人的权利救济需求才能结案,否则,当事人就会不依不饶。至于监督,往往都是满足了当事人的权利救济需求以后的事情,或者直接就是围绕着满足当事人的救济需求而进行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是救济,监督只能是兼顾。最后,救济优先也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二战以后,欧洲的德国废除了诉愿机制,代之以名为异议审查的行政复议制度,新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对公民给予法律保护和减轻法院的负担。1962年,日本制定了行政不服审查法,把为国民提供“简易、迅速的救济”作为主要的立法目的。此后,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走的也都是提升行政复议救济功能的路子。现在看来,凡是行政复议制度实施效果比较好的,都是强调它的救济功能,这是与行政复议作为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制度本质分不开的。由此可见,解决行政争议、提供权利救济是行政复议第一位的功能,其他只能兼顾。这一原则应当在行政复议法修改中予以坚持,以消除现行法律制度上的不统一。
关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行政复议的范围是指申请人对哪些行政行为不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寻求救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差异主要来自《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理范围的不同,使两个本可能相互衔接的法律制度卯不对榫,影响了行政复议的救济和监督功能的发挥。现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将行政行为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进而依据这种划分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进行了规定。但恰恰是这种划分引起了混乱,从而导致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不统一。
实践中,这两部法律对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什么是具体行政行为并未做出界定,只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了列举式规定。但从两法的列举来看,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行政复议法》中列举的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等行为,未履行保护受教育权职责等行为,对自然资源确权等行为以及对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等行为,在行政诉讼法中都没有明确列举。这就使得人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不同的认识。特别是有些专属行政行为如自然资源确权等只能复议,不能诉讼,又进一步模糊了人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认识,使得实践中对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立案标准的把握出入较大,一些边际比较模糊的具体行政行为往往因不予受理而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另外,从具体行政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内部行政行为不能诉讼也不能复议,导致当事人的这部分合法权益保护的缺失。比如,《行政复议法》中规定的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能申请复议,这个“其他的人事处理决定”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来把握?比如涉及批准退休这样的人事处理决定,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很大,又是具体行政行为,可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和对该类行政行为的监督。同时,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两法的规定也有出入。《行政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申请人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复议法》则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合法,则可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这就形成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有条件的审查。申请人对这部分行政复议审查不服的,将不能得到人民法院的诉讼支持,这又形成了权利救济上的不足。由此,我们认为,必须对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进行调整。
一是取消所谓具体行政行为的限制,将行政行为普遍地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凡是行政机关针对具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当事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然后在这一大的原则下,采用排除法,将不适宜于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剔除,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内部行政行为的作出也要依法而为,因此,还可以取消内部行政行为的划分,对内部行政行为不服的,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确实不宜进行复议的,以排除法剔除。同时,行政机关以会议纪要等内部形式针对某个具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也应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
二是放弃抽象行政行为不能完全复议的思路,规定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命令的行为,当事人认为违法并影响自身合法权益的,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而且不必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条件。当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虽有一些备案审查的规定,对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可以进行监督,但其作用并不明显。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审查没有具体的利害关系人,审查纠正的动力不大。如果有明确具体的利害关系人,这种审查就会由于利害关系人坚持不懈要求权利救济而产生积极的法律后果。因此,除个别特殊情况(如涉及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的抽象行政行为)外,现行《行政复议法》所涉及的抽象行政行为均应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三是《行政复议法》修正后,应及时修正《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诉讼范围应与《行政复议法》完全一致。所不同者,只是在审查的程度上有所区别。行政复议可以进行合法性审查,也可以进行合理性审查,法院的行政诉讼应仅限于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上。这样,人民群众合法权利的全面实现就不会因法律规定的限制而申诉无门,行政执法机关也会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双重审查而谨慎施为,从而使宪法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利得到有效落实。
关于行政复议组织模式
《行政复议法》规定,“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由此确立了行政复议的组织模式,即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是行政复议机构,具体负责办理行政复议事项。《行政复议法》实施以后,各地各部门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要求,完善组织机构,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行政复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是,受机构编制等条件的限制,这种发展仅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层面上得到了有效的实现。而在行政争议大量出现的市、县层面上却进展缓慢。
首先,是人员编制总体不足。市级政府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虽然都有设立,但人员编制与其承担的任务相比,远不适应。许多地方虽然设立了行政复议科(处),但除省会城市以外,大多数地方的行政复议科(处)只有2-3人,根本不适应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需要,无法全面承担行政复议工作。而县级法制机构受机构改革人数的限制,大多数被压缩在政府办公室内,人员甚至凑不齐《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法定人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县级政府的行政复议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其次,是行政复议资源分散不均衡。由于《行政复议法》对案件的受理采取了双轨选择制办法,申请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到该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到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这种规定虽然保障了申请人的选择自由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行政复议资源,使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复议人员更加紧张。再加上人民群众对官官相护的顾虑,一般不愿到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而多数选择到政府来,也加剧了行政复议工作的不平衡性。
论文摘要:国家骨干校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这些问题透射出对骨干校建设庞杂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缺乏深刻的思考,什么是骨干校建设的切入点,什么是建设的重点,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剖析,将课程改革作为骨干校建设的切入点,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建设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贯穿整个建设项目,从而形成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逻辑体系,以内部评估和国家有效介入实现体制机制的有力贯穿,才有可能使整个建设载体、内容和目标落到实处。
论文关键词:课程;体制机制创新;切入;贯穿;建设逻辑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再次启动的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层面推动的重大项目,旨在汲取前百所示范院校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全面带动专业建设,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对高职院校而言,无论是示范校亦或是骨干校,都是一块金光灿灿的国字号的招牌,对于院校领导的政绩以及未来区域职业院校的布局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所以自申报伊始,领导亲自挂帅,学校总动员,抽兵点将,组建机构和团队,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为避免日常工作的干扰,甚至不惜调课停课,异地工作,研究前百所院校的做法,领会教育部最新的文件精神,分组讨论,撰写,一稿接着一稿的修改直至完成所有的申报要求。在方案被终审通过之前,对照教育部专家审议意见,逐项修改,逐条修改,直至字词的推敲和标点符号的把握。对申报成功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申报成功似乎成为国家骨干校建设成功的标志性事件,但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能顺利通过验收,更不意味着所有的建设项目的功能发挥能在质上有大的提高。
一、国家骨干校建设推进缓慢和问题提出
申报成功只是第一步,实施过程所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的因素远非文本化的方案设计之初所能预料。诸如地方配套资金的缺位、骨干校建设工作与部门日常事务性工作难以有机结合,专业建设难以深入等等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开始显现,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庞大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群也因为诸多的困难因素掣肘致使骨干校建设无法全然按照预定的方案去推进实施,甚至出现实质性的工作推进力量薄弱、进展缓慢。配套资金缺位可以争取可以暂时自筹或通过其他融资手段加以解决,建设任务与日常工作结合可以通过制度来驱动,如果缺乏对建设内容以及目标的清晰逻辑,这些庞大的建设内容和目标群难以有机勾连,就一个个孤立的内容和目标点而去建设,在认识上被人为分割,在实践上部门各自为战,加之机构整合和人员变动,认识上的盲区势必导致实践中的乏术,不仅建设推进缓慢,整个建设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就会存在问题,那么这些建设内容和目标要真正达成的抓手在哪里?什么样的视角能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逻辑进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和功能?骨干校建设到底切入点在哪里?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抓手、视角和切入点?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和寻找。
二、国家骨干校建设逻辑
骨干校建设内容一般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和非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包括专业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等等。每个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和具体建设内容及目标又不一而同。与示范校不同的是,骨干校建设方案中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单独的一个建设项目。但是体制机制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贯穿整个建设项目,是整个建设的重点,这和示范校建设中对专业和课程改革的重视似乎发生了偏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是示范校建设的重点,重点是不是就意味着骨干校建设的目的就只是凸显体制机制创新呢?
(一)国家骨干校建设重点和切入点寻求
体制机制创新是整个建设的重点,但绝不是骨干校建设的抓手、视角和切入点,具备这样功能要求的载体不是体制机制创新只能是课程,只有课程能让所有建设项目和内容形成一个合理的逻辑体系,以课程的需要来构建从里到外,从下到上的体制机制系统工程和资源环境,这里的里与外是蕴含着反哺性、衍生性和服务性功能的体制机制功能,下与上是不同层面的制度组织架构。这样因内生的需要而建构的体制机制才真正有活力,而不是先构筑一个所谓的体制机制让课程削足适履。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是骨干校建设的本体,而体制机制及其他都是在这个本体基础上衍生、服务和反哺性的。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传统的知识体系和岗位技能转向典型工作任务序列。对学生的培养从传统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转向了职业综合能力(德国称为职业行动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负载着一个职业或职业群对于工作的综合能力要求,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和点状、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有着巨大的差异。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自工作领域,来自工作世界,来自真实的职业任务。不仅如此,典型工作任务还体现着跨学科、跨职业、跨岗位的设计理念,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设计还体现着职业能力的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而综合职业能力则要求对工作对职业进行主动的规划与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统一。推进这样的改革不仅需要超越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实验实训条件和资源配置方式,更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和资源环境,这催生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及其他项目建设成果集群性的对课程的正反馈效应需要,课程无疑是整个骨干校庞大建设内容的切入点。
(二)课程切入之法和体制机制创新贯穿之道探索
1.以课程开发之逻辑路径寻求体制机制有机贯穿之道。如何去切入?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体制机制建设的功能定位准确,即体制机制创新是服务于课程这一核心理念,服务性的体制机制创新首先要确立课程开发质量保障的校企合作组织架构。政行企校也好,多元融通也好,成立这样的组织架构,赋予相应的责权利只是体制机制建设的内容,目的在于要充分保障学校的专业和相应的企业建立能保障专业调研、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系,也就是说让这些有代表性的企业要敞开大门,让老师和学生进去,进到他的工作世界中去,获得关键性的数据,拿出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能以制度来规范这项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其次,基于职业领域工作内容效度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及其后续有质量保证的课程设计需要企业的实践专家以其实践智慧广泛而深入的参与,衍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二个任务就是以互利多赢的制度设计让有代表性的企业能成为并愿意成为真正合作的企业,让符合遴选条件的企业人员担当并愿意担当实践专家,建立实践专家资源库,充分发挥实践专家的专业优势,在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比如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学生学业评价和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才可能设计出较高质量的课程方案进而超越过去对课程和教学的泛泛而谈或因缺乏明确的目标任务导向而对课程开发的作用难以发挥。同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方案,诸如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乃至学习情境(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等关键内容也为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流动中心或流动站等机构才有了确实的依据和工作目标,而不再是过去所谓教师下企业这样笼统的提法,教师下去干什么,能干成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清晰和明确。教师愿意下去,主动下去,坚持下去,衍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同样需要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情感。
再次,高质量的课程方案实施同样需要高质量的校企合作,这同样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来成就这样的合作。什么叫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具体的讲,能真正在企业实施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就是高质量的校企合作的重要标志,让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效益切实让企业受益,而且这样的收益能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需要进而实现企业的某种变革,这需要反哺性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在企业建立教学区、学习岛、教师流动中心、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甚至是将企业引入学校,真正有利于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不仅如此,实现对专业和专业群所涉及的学习性岗位群以及为顶岗的老师和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索实践空间,进而完全打破长期以来入门级的企业实习内容和边缘性的实习岗位这一尴尬窘境,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课程质量。这种反哺性的体制机制创新以什么达成这样的结果?针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效益和风险做深度剖析,互惠双赢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架构当然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只有深刻挖掘这些制约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深层次因素,以课程为抓手、视角和切入点对症设计,深度设计才有可能构建出一个具有反哺性的彼此都满意而且实用的制度体系,而这需要在体制机制的衍生性、服务性和反哺性上做足文章。体制机制创新虽更多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设计来促进行业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和水平,而这对于学校领导层的设计能力和公关能力,架构这样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和组织体系,去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进而获得政府支持,进而推进政行企校采取实际行动和举措,提出了相当的挑战。
2.以课程为切入点寻求学校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在关键问题解决上的有机贯穿。前述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以课程为切入点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彼此勾连的系统工程,学校作为骨干校建设的主体之一,专业建设带头人引进和使用就是学校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的一个突破口。目前各院校对于院系或学院及二级学院两级行政管理非常重视,系部的专业建设主要依托教研室主任负责,学院的中层干部聘用也基本都集中在了行政处室和教学系部的管理岗位。以课程为切入点探索专业建设的合理组织架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界定一个职业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工作内容而且体现着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深谙此道的专业带头人是一个专业的领军人物,他的重要性不仅对专业发展而且对系部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以教研室主任目前的工作职责和专业整体驾驭能力是很难单独胜任的,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使用已经在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如何引进如何使用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在相应的资源配置上,需要赋予专业带头人话语权,激发专业建设的内驱力,而且这样的制度设计需要弱化或者克服当前以行政来管理专业的刚性体制。 同样依据课程本身的需求要求体制机制创新重新寻求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的依据,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分析框架,其工作内容所包含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和手段、工具、工作要求等综合考虑实验实训条件及其配置为工学做一体化课程的校内实训硬件条件建设提供了依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性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及企业文化注入则为实训的软件建设提供了依据。无论是实景化的还是模拟的实训环境,无论是综合职业能力还是企业文化,需在这两个依据基础上衡量和设计。
国家骨干校建设的立项单位,央财和地方财政将投入巨资建设方案中涉及的专业,未被列入的专业怎么办?此外,立项的院校按照承诺将引进或聘任大量的企业兼职教师,并承担相当比重的专业课课时的教学工作。在班级和总学时一定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相当的学校专任教师将面临着课时压缩,甚至是转岗和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从课程角度来看,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丰富性本身就是跨专业、跨职业的,丰富专业内涵,拓展其边界,以教学项目为推手,强化不同专业教师协同和合作,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项目。同时对未被列入方案的专业除了学校自己投入外,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以及企业的投入。将其他专业的教师根据其能力特长纳入项目建设团队。学校也可以自己设立项目推进这些未被列入骨干校建设的专业。以专业带头人及其团队为主体创建课程分级管理平台,将通识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含证书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纳入不同的课程管理平台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同时按照前述的体制机制部分所谈,有针对性的深入的进行教师企业挂职、培训。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和落实来加强对过程和结果的管理,促进冗余师资的职业发展。
总之,以课程为切入点,将体制机制贯穿整个骨干校建设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现和逻辑,不仅建设过程有抓手,建设内容有载体,建设结果才有可能做到目标清晰具体环环相扣而且指标可以检测。
(三)以内部评估和国家有效介入实现体制机制的有力贯穿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区 体制机制 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39-02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是一项针对中原区域特点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战略。传统农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制约,一直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解决好传统农区的发展问题,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从行政管理、财税管理、土地利用、投融资、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格局。
一、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整合使用政府投资。针对当前各级政府投资特别是农业农村投资条块分割、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县级为平台,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
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领导机构。由省政府牵头成立“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委员会,其成员主要包括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发改委、财政厅、住房与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农厅、金融办、市政府及市相关职能部门、县政府及县相关职能部门等。推进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实验示范区“三化”协调发展工作。各乡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中心,反馈“三化”协调发展现状、需要,落实上级关于“三化”协调推进的各项政策,推进本乡镇“三化”协调工作。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打破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局限,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农区“三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各乡镇“三化”发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优化管理激励机制,对各乡镇协调发展推进中心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实绩与管理机制创新挂钩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干部参与体制机制创新,使管理体制能够很好地适应“三化”协调发展需要。
二、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适宜的农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土地向种养大户、土地银行等中介组织流转,逐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对承租的种养大户、土地银行等,在其承租的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后,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每亩给予一定补贴,鼓励承租人实行规模种植、养殖,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立土地支持“三化”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对农村的非农用土地和建设土地,全县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以解决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矛盾。通过降低农村非农用土地和建设用地指标或者置换的方式,调配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用地需求。鼓励各乡镇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用地指标。对于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等方式腾出土地成效显著的乡镇,县统一调配新增用地指标时可以向其倾斜,形成土地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强化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土地流转中介和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信息、评估、鉴定、签约、公证、仲裁等一系列服务,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程度。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统筹制定土地流转的规章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土地流转的方向,满足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需要;制定土地利用的激励奖励机制,对土地利用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村和农户,给予表彰奖励,提高土地利用工作的效率。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等流转中介组织。农民可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或合作社获得利息,合作社再将这些土地进行整治,集中连片贷给种田大户和养殖能手,经营收入主要用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财税管理体制创新
设立“三化”协调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三化”协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三化”协调发展。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贴息、补助等形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农民知识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鼓励农民进行设备更置,提高农业耕作的科技水平;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化水平。
创新税收体制机制。对于县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免收三至五年营业税。增值税省、市两级留成部分,以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方式返还社旗县,增加县级财政能力。
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城市建设融资平台。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和以城养城的思路,通过融资和经营为政府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和创造收益,促进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可通过投入资本金或提供以储备土地为主的抵押物,扶持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专门的乡镇建设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乡镇建设筹资、投资和资产经营任务,承担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其他城镇化重大项目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城镇化建设的吸引效力。
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建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信用担保公司、农业保险等相结合的县级金融体系,形成各种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格局。积极引进郑州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体制灵活的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制定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成熟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鼓励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县、乡两级信用担保网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确权办证,与有关金融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出台农村物权抵押担保暂行办法,将“五权”纳入抵押担保范围,县级建立担保公司、乡镇建立信用担保和物权交易“两大中心”,搭建起金融机构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化解贷款风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县担保公司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为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鼓励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各类民间投资者参与担保公司的组建。通过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五、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城镇职工、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范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乡镇敬老院建设。建立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功能。
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将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方式解决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即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取得城镇住房,以农村承包地换取城镇社会保障,实现由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
参考文献:
[1]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2]赵锦宏.浅议中原经济区产权市场发展[J].产权导刊,2008,(2).
[3]李昊.浅议中原经济区与河南金融业的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1,(1).
[4]林风霞.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原经济区转型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
[5]梅昀.试论农用土地的持续利用[C].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2000.
【关键词】国企管理体制 竞争机制 混合所有制 国民投资基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决策,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步骤。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承包、多种所有制并存、国有控股等渐进式改革,终于进入最为艰难的股权混合与资本协作阶段。目前,国资委已经启动混合所有制试点,各省也陆续出台了指导性意见,但是,国有企业的迟疑与民营企业的怀疑给出了并不一致的预期,学界和公众对已经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也提出了疑问,民营企业更是顾虑重重。一些希望进行价值投资的民企担心被国企控制,而另一些民企则借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迅速联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能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将构建出一个柠檬市场:如果缺乏良好的机制和监督,通过混合所有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初衷只能迎来投机资本或权贵资本,改革将走向反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无异于一场改革攻坚战,一方面需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当前应尽快改革理顺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本投资人、国企管理机关、国企监督机构之间的职、责、权平衡,同时,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有利于国企发展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机制。
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人事任命权、资产处置权、投资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分散在国资委、财政部、组织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门,看似制衡了权力,但运行效率不高,且没有明确的机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负责。这是顶层设计上的职、责、权不对等,在运行过程中国企借机放大了这种趋利避责的制度扭曲。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国企管理应职责明晰、权责对等。如果将各类国企看成一个整体,有必要对这个整体建立一种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国企管理体制,从国家层面平衡国企管理的责权利关系。笔者建议,赋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出资人职责,归口财政部管理;由国资委负责国企管理,增加人事权,扩大决策权;由人大下设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与工会联合行使监督权,国资委的监督职能转化为内部审计职能。国企管理体制改革是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的前提,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回归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经营自才有实施的空间。如果仅以股权结构变化应对改革,不但国企旧的弊端难以改变,民企中的不良文化也会进一步侵袭。
“三权”的分工与协作。财政部所属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致力于国有资本增值保值,其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寻找投资机会,对投资收益负责。进一步的改革举措中,财政部可以成立多家资本投资公司以促进竞争,各省也可以成立资本投资公司,出资人代表参加企业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行使相应的权力。
国资委对全辖国企实施基础性管理与规范性管理,改善国企治理结构,规范国企运营制度。以往,效益不好的国企依靠政策保护存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公共事务承担,效益好的国企则依靠政策保护维持垄断,并在企业内实施高福利,减少红利上缴,降低了政府的收入。国企在“软预算约束”之下产生道德风险,并对经济的运行形成负外部性①。现在,改革过程中国资委的职责就是要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独立、健全的市场主体,破除垄断,优胜劣汰。国企具有公共企业性质,不管是否为上市公司,都应该接受出资人代表和职工的监督。人大和工会代表了全国人民及职工权力和利益,笔者建议在人大设立国有资产监督机构,改变当前国资委自我监督的现状,同时改革调整工会职责,扩大工会职权,与人大一起形成上下结合的监督制度。只有在管理机构职、责、权对等,管理体制科学有效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实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够有效实施。
创新竞争环境与竞争机制
优秀的企业是竞争机制筛选出来的,而不是设计与保护的结果。不当保护不但影响企业的公平与活力,而且会形成垄断,抑制创新。国企改革的重心不应该聚焦在“一企一策”,而是要从制度设计上促进企业竞争,以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可以考虑在资本、国企高管、国企员工三个层面实施“畅通工程”,即资本进出畅通、高层进退畅通、员工流动畅通。
资本进出畅通,用以解决投资者在场内“用手投票”和场外“用脚投票”的问题,使资本配置到高效率的领域。混合所有制在股权主体上是多元的,在股权结构上是动态的,没有资本通畅,市场选择与优胜劣汰的法则就无法生效。
高层进退畅通,用以解决管理层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问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国效力。优秀的企业家是稀缺资源,必须通过竞争机制培养并留住。如果国企依旧是半个政府,依然在“谋人”与“谋事”之间消耗精力,则无法赢得竞争优势。
员工流动畅通,用以解决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问题,给予全社会劳动者公平的机会。国企区隔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部门利益和团体利益,这种利益与“软预算约束”形成粘性,降低了人才活力,阻隔了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
如果在上述三方面无法以创新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机制促使企业充分竞争,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就难以形成,仓促实施混合所有制,国企必将积累更多、更大的困难。
资本市场的规范与创新
规范资本市场建设。资本进出畅通要做到产权清晰、主体平等、规则公正。其中,产权清晰是首要条件。国有资本应明确人,职责清晰,考核清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公共资产的对应关系依然是模糊的,那么就依然不能激发民众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心。
资本主体平等是资本畅通的必要条件。国有资本和社会各类资本在公开市场上投资有价值的企业,应获得同等机会,但当前对资本的约束与保护措施尚不完善,民营资本颇有顾虑。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扩大的贫富分化导致民营资本的财富集中度较高,普通民众无法进入门槛颇高的股权交易市场,分化带来的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地对待资本权利。
规则公正是资本进出通畅的保障。民营资本对股权等问题的顾虑,都是源自于规则的缺失。国企股权集中度高,民企不愿成为配角,而让民资控股又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市场规则必须要能保证价格公开、交易公正、同股同权,否则“摸着石头过河”就会演变成“搅混了水摸鱼”。
创设国民投资基金。能否进一步明确与细化公有产权,通过构建新的投资主体协同资本权益,并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力量?笔者建议构造新的投资工具来改善资本与分配关系。
第一,创设含有国民权益的投资基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虽然使国资不再虚位,但所有者依然虚化。公有制包含了平等的所有权,也应包含平等的投资权。投资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权益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投资限额在数量上等于全部国有资产除以全国人口数,个人在限额内自由出资,即可形成“国民投资基金”。基金可由人大授权的机构管理,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履行出资人职能。
基金购入国企股份后,既保留了“公有”之名,又有了对应的所有者。参照农村“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②的政策,国民投资基金同样可以实现“确权确股不确企”。基金允许赎回和申购,只分红,不转本,不允许转让与抵押。新生儿自动获得基金认购权,亡故后国民权益相应消失,个人账户赎回销户。
第二,基金的募集规模。基金分国家与省区两级,募集规模由两级国有资产总额确定。以财政部及银监会公开数据测算,2013年末中央国企净资产26.6万亿元,地方国企净资产20.4万亿元,这即为当前两级基金的募集规模。以13.3亿人测算,全国每人能认购的国家级基金上限约2万元,各省由于国资规模不同,认购上限各异。由于并非每人都有意愿或足够的积蓄购买基金,假设首批认购额为募集规模的20%,则国家级基金可募集约5.32万亿元,省级基金可募集约4.08万亿元,合计9.4万亿元的基金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效应。
第三,基金投资与管理规则。国民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于能源、金融、通讯、交通、公共服务等重点国有企业,不投资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处理公司等非实体企业。为体现资本主体平等,国企股份出让时,必须1:1吸纳国民投资基金与非公资本,确保机会相同、价格相同、额度相同。以后的股权变动也须保持基金与社会资本的持股比例相同,当某股东持股比例超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时,经基金管理人授权可以获得相对控股权。理论上国有股可多次出让直至最后1股,这1股是否出售、出售给谁,由人大最终决定。
国民投资基金的作用与意义。基金能够协同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是国企股权交易的“参照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退出国企的国有资本实施再投资时,能够继续吸纳基金和社会资本,成倍地带动社会直接投资,并减少依靠货币投放带来的金融风险。基金创设后,国有经济的引导与调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控制力进一步扩大。此外,国家与各省基金之间合作竞争,还能够减少重复投资与市场分割。
基金还提供了一个全民投资的机会。按测算,一个三口之家能认购两类基金合计约6~10万元。分红能够形成新的财产性收入,并使公众成为国企的利益攸关者,增加公众监督的范围与力度。同时,由于基金业绩直接而连续地反映了国企改革成效,可以将其作为国有经济改革及管理者考核的量化指标。
国企高管的管理与改革
实施“政企单行道制度”。资本市场改革针对的是“政资不分”,高管改革针对的是“政企不分”。国企管理者中长期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一直以来,国企高管与公务员间几乎是相通的,不仅在级别上也有部级、局级、处级、科级之分,而且近年来国企高管调任政府要职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相比之下,国企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市场之间却没有正常的任职途径,民企和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很难逾越行政级别的“龙门”,进入国企高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以尝试设置“政企单行道制度”。国有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治理结构,合理增加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以便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同时,要在长期考察基础上,选拔实绩优秀的国企总经理进入公务员队伍,严格控制公务员空降为高管。公务员在国企挂职锻炼只能在中低层短期进行,如愿意入职,必须先辞去公务员任职,再参加国企公开招聘。
成立相对独立的国资干部系统。建议国资委对国资系统干部单独管理,建立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完善国企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聘任、考核与薪酬制度,破除国企干部与公务员行政级别的对应关系。选人、推荐人、考核人都由国资委独立完成,这有助于构建责权对等的管理制度。独立的国资干部系统提供合理的筛选机制,选拔最优秀的高管治理国家,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留在国企稳步晋升(或成为职场精英、创业企业家),筛选淘汰不合格的管理者。
系统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能上不能下”问题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行政级别对应关系,二是治理结构缺陷引起的管理者寻租,三是“彼得效应”导致的外部竞争力不足,四是在职消费过多,即期收益过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国资系统应全面规划人力资源工作,坚决实施“政企单行道”制度,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第三,改革高管的薪酬与福利制度,充分考虑贡献与报酬,制定基础薪酬、绩效奖励与期权激励;考虑高管平滑消费的需求,取消职务消费与特权,实现待遇货币化,并有条件地实行补充年金制度、“金色降落伞”制度、提前退休等制度,让高管“上得精彩、下得坦然”。
国企员工流动的举措与建议
将员工管理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配套方案加以重视。流动畅通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如果员工“难进难出”,则对外形成人才壁垒,对内造成活力丧失。国企的用工“进入代价高,在职保障高,退出成本高”,员工管理一方面成为国企顽症,另一方面又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延缓改革的交集。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员工管理必须制定一揽子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不能将历史障碍交给某一位总经理去化解。
进行人力资源综合规划。在国资委统筹管理下,首先,国企应破除员工身份差异,以同工同酬释放人才活力。其次,授予经理人足够的权限,改革国企内部的官僚体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第三,规范考核与奖惩制度,使劳资双方在公平规则面前双向选择。第四,取消隐利与保障,实行市场化薪酬福利政策。第五,实施员工保障计划,通过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维护员工利益,比如采取级差提取制度、跨行业跨区域转移制度等等。同时,建立工会失业救助基金,用于阶段性救助。
员工持股宜缓行。有人曾建议以员工持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当前并不可行,国企员工身份差别较大,持股只会强化部分员工的特权,并不能对全员产生激励,既不利于人才竞争,又不利于人员流动。再者,员工持股的购买价格往往远低于市值,这不是真正的激励措施,而是变相侵吞国有资产。
总之,十八届三中全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了资本融合的新阶段,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三十多年前的改革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今天更需要一份清晰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以科学决策与稳步实践确保改革成功。
(作者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资产评估与管理教学团队”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jxtd098)
【注释】
①刘瑞明:《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年。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Take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XIA Qian, LIAO Xiaodong, ZENG Xin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bin, Sichuan 644003)
Abstract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Regar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social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the role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the municipal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stat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o play and so on, to explore places how to optimize the municip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ir own way,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ideas a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municipal vocation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ystem mechanism innov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1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现状
1.1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社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对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当代青年很少接触我国以及地方社会文化,他们更热衷于流行歌曲、西式快餐以及网络世界。高职生受到生源层次水平的影响,在文化素养上处于明显劣势,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文化素养,对传统社会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学院作为地方政府公办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时间短,基础建设任务重,办学体制比较单一、管理机制不够灵活,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社会文化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淀不够,氛围不浓。
1.2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文化环境建设要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色彩。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名企建专业”,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与学院人才培养相衔接。根据宜宾市酒类食品、机械制造、化工轻纺、综合能源等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及宜宾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设置专业,与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地方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逐渐形成了以酿酒、制造、物流、化工为主体,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但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视与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化,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还做得不够深入。
1.3 地市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为核心,具有特色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共同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为表征的。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还比较年轻,其文化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大问题,比如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只注重物质投入;与企业文化衔接不紧密;管理模式以招生、教学、就业为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
2 文化环境对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作用发挥
2.1 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优秀的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和利益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社会文化中有很多极具价值的人文思想,能促进人们道德品质的完善。企业文化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让学生尽早形成职业品质,适应社会竞争环境。
2.2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制度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以其导向、塑造、激励、凝聚功能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作用。制度文化环境一旦形成,有形管理成为无形管理,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大多从事团队工作,在组织纪律性、操作规范性、技术稳定性、劳动效率性上有高要求。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的高效管理体系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3 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文化环境优化对策
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为一体,融入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中,通过校园新风建设、职教文化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载体来实现,以期形成具有浓郁职教氛围的文化环境。
3.1 提高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突出区域品牌特色
十报告中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教育,培养出既能够适应现代高技术快速发展,又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文化可以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护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宜宾市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勤劳的宜宾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具特色以“五粮液”为核心的宜宾白酒文化、大江文化、哪咤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食文化,李庄抗战文化等,形成了宜宾文化特色体系。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作为地市级高职院校,学院立足于实际,理性提高认识,办学专业覆盖地市主要行业和产业,依托五粮液股份公司、普什集团、安吉物流公司、天原集团等知名企业建设重点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2 加强育人硬件环境建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建设具有特色的硬件环境,可更好的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学院在校园环境打造上以“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校训为基本思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体现宜宾地方文化特色为主要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元素,实现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的目标。建设中十分重视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与职业教育结合,与学院的实际结合,通过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景观区:工业文明博览中心、生命之源、中华源流石刻浮雕,大榕树景观区,川南石刻文化青石围墙等,并针对学院古树较多、绿化基础较好的特点,正逐步形成宜宾石刻园和三江生态园等特色美丽校园。通过上述育人硬件环境建设,对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明显作用。
3.3 创新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在文化环境建设的有效联动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来丰富文化环境的内涵,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通过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联动,为学院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环境。学院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的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全真的企业环境中参与生产实践,让学生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同时,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利资源,把宜宾市各种行业、各类企业的核心理念引入校园,打造实习工厂、车间基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室,考工考级场所等,让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
3.4 搭建平台,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氛围
一是搭建素质积分管理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学院以学生在“素质课程、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环境建设”中的表现为积分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积分。构建四大观测体系,确定十大因子:言行文明、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热爱劳动、组织才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积分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形成我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特色,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学习勤奋、文明向上、特色见长”,全院形成浓厚的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政府也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对行政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作为切入点,通过采取有效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策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型政府
前言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行政机构,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服务水平,也影响到政府的发展。要想获得人民的信赖,政府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不断的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创新,增强政府的发展动力,将政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进而建立人民信赖的服务型政府。下面针对于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详细的分析。
1.转变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中,首先需要转变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缺乏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较为被动,并且工作较为机械,主要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影响到政府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于此种情况,政府需要从政治统治的职能转变为服务的职能,切实的做好为人民的服务工作,解决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政府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切实的为人民办实事,需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制度上的创新。在行政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能,并且强调政府的服务内容,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并且将政府的服务制度化、法制化,这样才能为政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1]。在制度中,还应该强调公务员的职责,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够向着公开、公正、便民的方向改变,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拥戴信赖的政府,实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此外,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科学的行政监督制度,通过有利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2]。
3.加强行政机构改革,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效率
政府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需求的变化,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确保行政工作的灵活性,切实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对现有的行政机构进行分析,了解目前行政机构是否存在着已经不起到任何作用的部门,也就是说,存在着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部门,将这些落后的部门剔除掉[3]。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结合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增加一些部门,例如,民意反馈部门。该部门主要是对民意进行收集和整理,使政府了解到人民的需求,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切实的解决人民在生产及生活中的难题,真正的做到想人民之所想,及人民之所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构建。此外,政府还应该成立一些与服务紧密相关的部门,切实的将为人民服务做到实处,提高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4.创新财政体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创新财政体制,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进而人们的公共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例如,市容的美化、城市道路的通畅、公园绿地的建设等等[4]。而这都需要公共服务的投入。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需要将公共服务的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主体,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出,切实的为人民建立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及生产环境。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教育、医疗等财政的支出,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5]。
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需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潮流,积极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并且对行政管理体制及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的建立服务型的政府,实现对人民的良好服务,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作者:韩娜 单位: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卓君,万玉,李阳,李辉.和谐社会与构建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8(01).
[2]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
[3]高小平.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07).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化;体制机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正在改变,行业企业介入职业教育的体系正在形成。“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种“人才市场”导向的高职教育,就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明显市场化属性的高等教育类型。我们只有了解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市场化属性和市场化发展的规律,才能确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及机制。
一、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学科教育,它是培养就业型人才的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其提供的教育服务直接面向的是新的经济类型─知识经济形成的人才市场。市场经济的介入和法制化的管理模式,更加丰富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高职教育也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分工中,通过多样化、专门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
1.市场化属性的基本特征
市场化属性的基本特征就是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完全社会化和市场化,市场化的目标不是仅仅形成市场,而是形成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为市场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可能得到发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和调节人们经济关系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体系。市场化将以资源配置的形式促进组织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促进组织追求价值和利润,促进组织采取一些手段和措施支持、激励和充分激发员工追求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组织中的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2.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逐步实施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办学目标,满足“学历教育”“就业教育”“个性教育”“休闲教育”“终身教育”“升学教育”等教育消费和教育市场的需求。同时,知识产业化必将促使教育和知识生产部门的市场化。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其发展的支撑点是人才,这就形成了人才有序竞争的市场。有竞争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市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面临人才供需变化的市场。高职院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技术与管理的创新,调动教职员工追求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获得发展的最大资源和最佳的发展基础。
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的21世纪,教育不再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下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成为全社会公民对自己和社会的一种自觉责任。人们学习最终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工作和物质生活的富裕,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生活的丰富、充实,为了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则成为了一种需要,教育则成为了一种服务。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服务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就要开发出不同的教育服务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种教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教育服务产品的开发、教育服务产品竞争交换市场平台的建立,形成了知识经济下的高职教育市场。
二、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
高职教育是知识经济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产业,其“产品”具有广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它可以创造出比生产和维持自身高得多的价值,是推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运行的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同时,它的产出又能为其他行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做出贡献。
1.高职教育公益性市场化的特征
高职教育是一种具有市场化公益性的新型产业,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注重人文精神世界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站在工业经济的角度分析,教育市场化属性的第一个方面,即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和物质生产的投入与产出的类同性,为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市场化属性的第二个方面,即生产者要素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教育的新发现、新发明、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则显示了教育市场化的必要性。站在知识经济的角度分析,教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改善、提高人的素质和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它具有与纯粹物质产品不同的价值,并且能够使物质产品大幅度增值。我们只有首先肯定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解决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距离的问题,才能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高职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时,就必须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区域及行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
2.高职教育的市场需求与供给
随着高职教育市场的不断拓展,高职教育供给的不断增加,高职教育需求已成为供求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高职教育供给是以高职教育需求为向导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高职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客观依据,建立起一套适应“两个需求”的高职教育供给体系。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一定是一个选择性的教育,没有高考分数及刚性学制的限制,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志愿、能力结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经济的现状等因素,选择一所至多所高职院校,修学一段时间,获得相应的学分,申请相应的资格证书或学位证书,这就是一种市场化的需求。高职院校将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市场化的设计,通过凝练课程的特性形成的文本资料,向学生和社会推介其课程,通过学生的购买来实现课程的价值,这就是高职教育的供给。
3.高职教育服务产品的商品特点
高职教育产品是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教育内容和教学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可用于交换的服务性劳动产品,其主要特点:第一,无形性。高职教育产品是无形服务,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是凝结在具体的实物上,而是凝结在无形的服务中。消费者消费高职教育产品,是以掌握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为最终目标。第二,可度量性。高职教育产品可以度量,只是度量的标准和方式很难确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确立新的高职教育度量标准和方式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职教育服务产品的两个特点,说明它是可以交换、度量的一种服务性商品。
4.高职教育产品的商品性消费
高职教育产品的商品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接受高职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学习服务消费的总和。高职教育服务产品的商品性特性,说明高职教育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组成部分,是知识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组成。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为了开发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减少物质资料和劳务的消耗。高职教育产品的享受有利于消费者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培养高尚情操和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达到劳动力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目的。高职教育消费属于个人消费需要的范畴,它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进一步分工和高度专业化的结果。
三、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要素
我们认清了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属性,才能在政府政策制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遵循市场化的规律,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高职教育领域,鼓励高职院校之间和高职院校内部开展自由竞争,注重高校组织和高校组织内个人的自由选择,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渐突破政府垄断管理的模式,使市场化的管理成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1.政府职能体系的建设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市场化建设的成功范例,来论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日本高等教育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政府把部分直接控制高等教育的权力交给了市场,但这仅仅不过是控制方式的变化,在失去直接控制能力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转而加强间接控制的手段和力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和效率评价监督和调控高等教育的运行状况。二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规定高等教育的市场框架和特征。所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都是在政府事先规划好的计划下进行,任何不符合政府意图的高等教育市场行为都将被取缔。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中,政府要转变职能,完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利用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把现有的教育资金、证券等各种投资手段运用于发展高职教育;利用教育资本市场,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组建高职教育产业集团,拓宽高职教育资金的筹措渠道。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让高职教育社会化,让高职教育按照市场导向进行市场化发展。
2.高职办学体制的创新
高职教育市场化的属性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基础,我们要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校企间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竞争、合作等契约的合作形式,打破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垄断,建立以教育利益关系的市场化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企业、学校联合,按照市场需求和功效原则办学。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提出了新一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就是立足于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平台,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办学机制创新目标。要实现“四合”“四共”的办学体制机制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克服两个制约因素,一是校企的体制不同,制约着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校企的人事分配制度不同,制约着学校和企业人才共同使用和共同培养机制的建设。突破这两个制约因素,只有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校企由资金组成的董事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学校外部的股权分配制度和学校内部的岗位绩效人事分配制度,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真正地实现突破。
3.高职办学机制的创新
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商业化和企业化,只是教育通过市场化逐步走向经营化,通过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行为,解决好学校发展中各方利益的关系。高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在提高教育服务时,要将每门课程进行明码标价,包括课程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时、教学方式、施教条件、评价考核方式等一并公布于众,使课程成为学生或社会自主消费的基本单元。这种课程的市场化设计就会在高职院校内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体系,形成新的高职办学机制。机制创新的最终目标是调动教师、企业专家和社会人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在高职院校内部要实现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和企业相接轨的人事管理制度,将育人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建立动态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聘机制,建立以岗位分析为起点、绩效考核为中心、薪酬分配为结果的考核机制,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有序流动。另一方面要将学校“事业性资产”转换为“经营性资产”,从而合理地支付学生顶岗实习工伤保险、企业兼职教师津贴补助、实训损耗补贴和专任教师企业技术服务的补贴等等,使企业和企业的兼职教师从参与人才培养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使校企合作育人的教学稳定持续的运行。因此,高职院校的一切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整个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形成市场化的育人环境。
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协调教育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政府需要下放权利,但是不能转移或下放教育所担负的主导责任。我们必须以市场的精神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观念和制度的创新,从而促成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同时,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人们将更重视高职教育的效率,将促使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高职教育市场化的趋势具有客观的必然性,首先,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高职教育的产出成果已经商品化、市场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按照市场规则办教育,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教育产品”,进而提高办学效益;其次,高职教育只有在市场化进程中才能繁荣和发展,随着价值规律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自然会促使高职教育部门不断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增强实力,办出特色,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占领教育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丽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22.
[2] 张斌贤,康绍芳.教育属性的新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29.
[3] 潘绍来.职业教育课程化服务模式与市场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66.
[4] 肖俊杰,谢安邦.日本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形式和启示[J].2010,(6):151.
[5] 全继刚.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市场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江苏高校,2009,(11):93.
[6] 图门吉日嘎勒.美国密苏里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解读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