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课题开题发言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题开题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题开题发言稿

第1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 <

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质。写字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找到合理的写字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写字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急躁不得,虚伪不得。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练手、练眼,更要练心,需要学生巨量的实践和闪光灵感,以透悟艺术规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诸多修养,净化心灵品格。进而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汉字书写所需的多种写字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素质(主要是经过有选择后提取的有关技法论述),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既为学生在日后的书法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使一些将要从事其他研究与工作的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与陶冶。同时,也能够丰富写字教育资源,提高写字教育质量。让我们在孩子们的心里根植一颗“写工工整整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中国心吧!

三、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创设良好的写字教育环境,大力促进教师书法水平的提高。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材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写字的实际现状进行写字教育。培养学生把字写得准确、工整、整洁、美观,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写字教育中,要发挥生活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写字素质、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同时,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写字教育中的作用,由点到面地完成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任务。并且让学生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让他们挺起胸膛做人,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和审美水平。(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开创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字技能,提升写字教育质量。

2、开辟多种教育渠道,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形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3、开发写字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5、开办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及教育素质,形成良好的写字教育氛围,促进学校写字特色的建设。

四、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

(一)本课题的实施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

明确目标,进入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同时按照一定的方法,了解小学生写字素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习理论经验文章,在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写字教学,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撰写相关论文。

2、实施阶段

有了理论指导,有了案例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经验形式提炼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所遇见的成功的做法。尤其注意学生个案的搜集和整理。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成立学校“云笔”书法班,制定各项制度和章程。在校内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写字教育体系,发现学生中优秀的小小书法家,组织这些学生进行书法创造,提高学生的写字素质,并向报纸杂志投稿,以厚实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

总结课题运作情况,查漏补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

(1)做好实验验证,总结,撰写有关经验论文及实验报告。

(2)收集,完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3)学校对课题进行自查。

(4)准备验收、评价。

(5)推广实验成果,对课题实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教育中,我们突出强调了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写字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相配合。

1、激发兴趣,引导写欲。如创设想象、课件展示、实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动表演、儿歌诵读等。

2、多种途径,科学练习。如执笔运笔新认识、先练长体字新方法、整体观察汉字特点等。

第2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体育课程开发利用现状具体措施

在体育课程实际教学中,体育课程实施大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资源,应该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体育资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重点讲述将怎样利用新兴的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

一、当前体育课程资源存在的现状

1.在体育课程上缺乏一定的内容资源

在体育课程中教学资源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近年来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在实际体育教学内容中也取得了就较大的进展。但是在总体上看,这些教学内容在大体上都是根据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的,学生真正喜欢的休闲体育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并且一些民族体育及娱乐体育也没有真正的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来,这种状况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只注重老师自身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学生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长期以往失去了体育练习的主动性和自身的创造性。

3.在体育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极为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教育的主体是人力资源,学生和教师组成了整个体育教学的团体,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老师既是教学中的组织者也是教学中的开发者。在当前体育教学结构中,存在年轻教师较多、知识面较窄以及高职称教师较少等问题,高校体育教学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取得良好发展,应该着重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在体育课程中没有完善的物力资源

在体育课程中,体育物力资源主要以器材以及场馆为主。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相对来说在体育场地的一些配套设施的器材不能很好的完善。除此之外,受竞技体育生的影响,一些体育场馆自身的建设严格按照竞技体育的要求进行设置。这样的建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当前体育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以大众型的体育场馆为主,这种场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这种现状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措施

1.积极的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在高校课程中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自身的健身功能,开展较为丰富的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在具体的利用相关的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确保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课程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

在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以及兴趣爱好为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相关的设置。在项目的选择上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例如:瑜伽、轮滑以及攀岩等这些项目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些项目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新奇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瑜伽这种新型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接受度就非常高,全面普及瑜伽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体育素质,保持学生身心健康,瑜伽专业课程分类众多,各类体质、各类基础的习练者,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宜自己身心的锻炼方式。男同学也可参加力量瑜伽的方式,提高身体力量并提高灵活性、柔韧性的目的。瑜伽体系是一种创新的、动态的并且有力的,对身体影响深远。并且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体育项目与课程设置的实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在体育课程资源可发中应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是主要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作为学校应该积极的创造相关的条件进而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增强老师及自身对课程开发的深入,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老师成为课堂中的实施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开发中,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受益者。

4.合理利用体育课程的时间

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而在课外体育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的体育知识,还能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作为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提高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的方式对于课程改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利用课程资源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应的方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课程设置,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加快了高校体育的教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长波,李颂华,宗继军.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6:61-62.

第3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68-04

人类追求健康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从传统的生物健康观到三维健康观再发展到后来的多元健康观,人们对现代生活压力下健康意义的认识也变得更为宽泛和准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怏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高,但人们的健康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性增长,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叶新新对1985年、1995年、2000年3次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下降、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降低等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国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但这种近乎强迫式的运动干预,并没有收到理想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学生对健康认识的偏差和对运动项目的“不感兴趣”成为影响其锻炼恒常性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的高等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持续数年,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运动场馆设施的完善、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平台,但由于我国地域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很多学校的体育资源还相对匮乏,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动起来,是广大教育者应该思索的问题。

1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欧阳锡斌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湖南省绝大部分高校将一、二年级公共体育课定为必修课,其中一年级开设基础课,授课内容包括跑、跳等出径项目以及篮球、排球、体操、武术等,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二年级进行选项课的学爿,学生按照“三自主”的原则进行选课,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出径、体育保健、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少数条件较好的高校也尝试开设了攀岩、定向越野、搏击、高尔夫、轮滑等新兴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上,仅有8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利用率和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曾勇对湖南省62所普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竞技色彩浓、趣味性不够,难以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求。应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开设相应运动项目,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增加户外、越野,导游、酒店管理专业可增加形体、瑜伽、舞蹈训练,道桥、市政专业的学生增加游泳、攀爬等训练内容。在理论教学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账”,致使学生理论知识匮乏,从而造成锻炼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论资源的开发

2.1静下心来,为健康打分

什么是健康?怎样才算健康?你是一个健康的人吗?对于大多数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健康的概念似乎仍旧停留在不生病=健康的层面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理解的偏斜和错误。这也成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一个根本因素。面对如此情形,就需要体育教师加以正确引导,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检验学生的体质状况,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来判断心理健康程度,用《中国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来衡量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并建立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学生的健康状况,筛选出那些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个体,让他们清楚自身的健康水平,从思想上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2.2转变思想观念,形成体育自觉

大学体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两门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转变人们固有而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自觉,即较为清楚地知晓自身的身体机能状况;体育喜好及不足之处;明白各类项目的运动意义和锻炼方法;能为自己开具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对运动美有较强的鉴赏能力等,当这种认知得到强化后,就将成为行为改变的动力,即形成有益健康的“知信行”(KAP)模式。

2.3构建立体化理论学习平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外,书刊、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每天都向外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充分利用这些媒介构建立体化的理论学爿平台,将会极大地扩展理论知识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橱窗、校报、校广播电台来宣传普及体育知识,也可以建设专业的互联网站,采用QQ聊天、在线交流、网络留言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帮助解决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

3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资源的开发

大学体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指在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总和。体育课程理论资源的丰富与拓展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运动的渴望,为锻炼动机的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实践中往往因为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而倍受打击,怎样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化改造,更好地解决“供需矛盾”,开发出更多新项目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他们真正喜欢上运动。

3.1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发和改造

一直以来,竞技体育项目做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身体素质的下滑及意志力的减退,竞技项目的要求与学生的可接受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如跨栏、中长跑等逐渐被边缘化,怎样继续发挥这些项目的竞争性、规则性、不确定性和游戏性优势,使学生乐于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对器材和规则做出相应改造,降低难度,增强娱乐性。

3.1.1降低难度,学生敢于接受体育锻炼安全性是首要的,在练爿中,安全性若得不到保障,不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还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举例来说,公体院校每年举行的出径运动会,其中跨栏项目的高度是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设定的,面对如此高栏,对于平时缺乏练爿的选手来说,只能望栏兴叹。大多数选手会选择跳栏、推栏、绕栏的方式完成比赛,在比赛中摔倒甚至受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观众非但没有得到运动视觉享受,反而会为参赛同学的安全性感到担忧,这样的比赛也成为运动会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像跨栏这样专业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确实很难,在平时的练爿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降低高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可参与性,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

3.1.2器材替换,提高趣味性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对器材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如排球课的教学比赛,有时候一次发球就得分或者失分,回合球太少,缺乏对抗性、连续性和观赏性。到了冬天,球会“变”得很硬,打在手上很痛,也使得很多女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打排球。这时如果我们用软式排球或气排球代替硬排,情况就会好很多,这种球飞行速度较慢,不易死球,来回球增多,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球质地柔软,不会对手产生过多的不良刺激,学生的练爿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3.2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

新兴体育项目是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国内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如攀岩、跆拳道、轮滑、滑板、高尔夫、沙滩排球、网球、射击等。这些项目受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喜爱和推崇,体现了他们追求新、奇、炫的心理特点,但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师资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3.2.1项目的选择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可能的课程内容资源,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内容资源。学校在选择开设项目时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校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场地的建设,或者因地制宜,租用学校附近的俱乐部或社区的场地进行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则应选择像跆拳道、轮滑、滑板等对场馆要求不太高的项目。

3.2.2师资的配备教师的教学素养、课程观念、创新精神、专业知识都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新兴项目开展时间短,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进修机会少,导致部分项目师资力量的极度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假期送相关教师去体育院校或俱乐部进行专项学爿、培训的方式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教师加协会的联合授课模式,即从学生运动协会抽调1~2名具有相关特长的体育骨干,负责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教师则进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努力,争取通过一至两个学期的学爿能够掌握基本动作技能,达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目的。

3.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借鉴和改良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既有体现中原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南方水域民族文化特点的运动内容,又有盛行于历代民间节令和宫廷中的民俗体育形式。丰富多采的传统体育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敢,体现了民族的英武与蛮健,更寄托了对人性的完美追求。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但其大多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包含较强的文化韵味。在汉人聚集区,我们不应苛求人们对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推崇。在项目选择时应有所甄别,集体性项目如珍珠球;技巧性项目如踢毽球、打陀螺、抖空竹;力量性项目如角力、摔跤;武术类如太极拳、木兰系列;棋类项目如围棋、象棋以及拔河、放风筝等。这些项目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场地器材没有特殊的要求,易于开展和普及。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对项目规则进行适当修改,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

4小结

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体育自觉,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思想产生需要向行动付诸实践的进程中,课程内容的拓展与更新是引发他们锻炼兴趣的最主要因素。立体化理论知识平台的构建、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的变革和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借鉴和改良,是丰富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互动中创造出的各种活动形式及其生成的各种信息,将是充满无限生机的体育课程资源,这种经验性课程资源是我们开发和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罗加冰,应用三维健康标准综合评价大学生身心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64,

[2]叶新新,1985~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2):230,

[3]陈德明,李丽,等,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6):79-80,

[4]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EB/0L],http://www,sport,gov,vn,2010-02-20,

[5]季晓静,王健,等,对体育校本课程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81-82,

[6]欧阳锡斌,欧佑德,等,对“扩招”后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1):55-57,

[7]刘垣华,张巧,等,湖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56-58,

[8]曾勇,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6):120-123,

[9]李月,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1],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66-67,

[10]常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0-41,

[11]王建民,谢芳,等,高师体育本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57-59,

[12]田菁,杜欣,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5):87-89,

[13]http://baike,baidu,corn/view/5733522,htm,

[14]宋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体育学刊,2007,(3):11-12,

[15]谢芳,王建民,等,高师体育院(系)实践教学资源开发途径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92-94,

第4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 创业平台 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大多是在专业课程标准之外,由学校从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部门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缺乏创业和实践能力,在为学生进行培训、服务和指导时,多是重说教轻体验,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难免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鉴于高职院校的创业平台与学科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没有较好的融入高职院校整体的育人体系中,致使大学生有激情而内功不足,想创业的人较多,真正投身实践的人较少。高职会计专业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将创业教育很好的融入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来,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摆在会计教育工作者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

1.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高教[2006]16号文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的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会计业务胜任能力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私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会计职业需求,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和能力本位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使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2.确立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创业平台目标

高职院校应将创业平台与学科专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推进和实践,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高职创业平台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当老板,创建自己的公司,而是要让大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风险,进而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思考未来,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获得对市场和社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因此,要让每个大学生都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就必须要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和实施

1.积极开展会计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与工作过程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要求相一致。于是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半岛区域经济现状;会计专业目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的设置及工作职责;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现状;会计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等。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多数企业普遍认为工业企业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急需大量既懂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比较强的、又能熟悉企业工作流程的大学生充实到企业中来。在开展了广泛调研工作并获取大量资讯后,我们还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就业岗位分析、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分析等。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调研分析,最后确定了我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掌握会计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面向青岛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服务外包产业、外贸企业等提供从事出纳、往来、成本、费用、收入、总账、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会计人才。

2.基于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解构形成会计专业创业平台程体系

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和每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会计专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围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能力支撑这一教学目的,通过剖析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根据最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依托与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中教景程青岛分公司、用友软件青岛分公司合作,市、校、企三方,最后组建了以企业经营ERP沙盘为核心,以会计综合实训、税费计算与申报和ERP综合实训为支撑的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

3.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的整合设计

整个课程体系以企业经营ERP沙盘课程为核心,通过行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分析,最后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企业经营对抗的基础上植入这个行业中的某个企业,将该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借助ERP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通过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流和物流的会计核算和税费计算与申报,提高会计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同步进行的ERP会计电算化核算,能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电算化核算能力和会计信息处理能力。

该课程以汽车制造行业为市场背景,以其中一个汽车制造企业为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主体,按照该企业的实际情景布置教学道具,构造银行、工商、税务、客户、供应商等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在企业内部设立总经办、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信息部、生产计划部等部门,以汽车制造业的真实业务为内容框架,结合会计专业的知识模块,开发设计该企业一段时期的具体经营业务。该经营业务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情境,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产生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

授课过程中,将学生置身于具体企业经营情境,借助企业经营ERP沙盘,将学生分成几个生产经营相同档次汽车并相互竞争的企业,各个企业期初的资源相同,在经历组建团队、创办企业、企业战略制定、开始经营、失利分析、调整经营策略、再经营等几个年度的实战演练,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获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企业战略规划能力、竞争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财务预算和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风险把控能力、财务分析和市场营销等能力;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流和物流进行手工会计核算、资金运筹和财务管理培养学生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预算管理能力、手工会计实操能力等;借助会计核算产生的数据进行税费的计算与申报,培养学生的税收筹划能力;利用ERP信息系统规范企业的管理、处理企业的信息并寻求企业信息利用的最大化,为企业经营计划、决策、执行提供保证,同时进行会计电算化核算,手工会计核算与ERP信息化核算是同步进行。

课程的设计相互嵌入,互为一体,利用共同的教具、共同的企业生产经营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步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的动态管理。

三、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开发优势

1.课程体系间教学内容统一整合

课程体系间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互相支持,避免课程内容间的重复,节约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企业经营ERP沙盘是我院会计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技能课程,同时也是物流、营销等商科类的一门综合实战课程,课程涉及企业战略、管理学基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内容;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门综合实训课程,它实训的内容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核心内容;税费计算与申报涉及税法、税务会计的内容;ERP综合实训涉及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项目管理等课程的内容。借助沙盘对抗中某个企业发生的完整经济业务为实战平台,围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对上述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2.课程体系共同重视学生业务胜任能力、创业能力与将来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共同探索体验式创新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企业的运营中提高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学生亲临职场担任不同的角色,亲身去体验和感受一个企业经营的完整过程,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亲自体验团队的力量和自身的价值。在企业运作的每个阶段涉及的财务预算和核算流程设置相应的岗位,让学生运用会计的专业知识处理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凭证、账簿和报表,并进行税费的计算和申报,最后利用ERP信息系统为该企业提供信息化的财务核算平台,同时更加侧重企业ERP信息化的流程管理。通过企业经营实战分析,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团队及自己在经营实践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具备动脑设计、动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搭建“一种模式,两种能力,三个平台”集成创新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一种模式,两种能力、三个平台”集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创新教学体系,并针对每一门课程的特点,将这一创新教学体系融入到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课程建设的共同成果和每门课程本身的特点有效整合。“一种模式,三个平台”集成创新教学体系是指以体验式创新教学模式为核心,以“沙盘平台、教师指导平台、实战平台”为依托,构建集成创新教学体系。这种创新教学体系的引入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基础也积累了实战经验。

4.课程体系间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条件

我院和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中教景程青岛分公司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主要包括ERP沙盘实训室、模拟企业实训室、企业实战实训室等。课程根据工作任务与项目相对应的要求,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学生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对接,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平台课程体系内容互为一体,不同课程的教学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却利用共同的沙盘平台、教学道具、ERP信息化系统、处理相同的企业经营业务,最终殊途同归——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业务胜任能力和创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整合使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有了更明确的取舍,大量减少内容上的重复讲解、课程实训上更加注重工作过程、职业岗位的连贯性。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真实再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核算等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7-13.

[2]孟宵冰,肖美香.基于创业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3,2:171-174.

第5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传统上,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在本科教育基础上产生的。为改变这种状况,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内分别引进了北美的CBE与DACUM课程开发模式、澳大利亚的NTF与TP课程开发模式、德国的DS与BAG课程开发模式等。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模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流。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功能

1.对课程系统化的科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基本理论认为,无论是大到某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小至每一次课的教学设计,都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什么”,也就是根据必要的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其二是“什么程度”,也就是以必要性为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其三是“怎么教”,也就是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方式,在这个层面上注意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其四是“什么时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时间顺序;五是“在哪里、用什么”,也就是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地点、教学设施与教学媒体。该理论认为,应当将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核心,营造一个模拟企业氛围的职业学习环境,采用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让学生做主的课业式教学方法,把培养具有扩展基础功能的职业关键能力作为重心,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搭建综合的模拟职业的工作过程项目平台,学生在这一系列平台上夯实基础,逐渐形成踏人职场所需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

2.对能力的理解

什么是职业教育应培养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通过分析英语国家与德国在能力方面的理解后认为,相对于英语国家强调技能与可测量学习绩效的理解,德国式的理解更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谓德国式的“职业行动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行事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工作能力。它关注人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注重人持久职业生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机构所提倡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偏德国式的,它包括专业能力与专业之外能力,而专业之外能力又包括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核心能力。

3.对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认为,知识包括主观性的知识与客观性的知识两种。其中客观性知识指的是学科系统化、以事实与原理为基础、可编码、可传递、可反思的理论知识,也就是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书本知识。而主观性知识指的是在工作实际情境中产生的,不明确、不可言喻的实践性知识,它不可能在书本中和课堂上获得,只有在实践中获得。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客观性知识的应用只占20~40%,而主观性知识的应用占60~80%。职业教育对能力的培养应当主观与客观并重,它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也包括了情感类的教学目标。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他们提倡将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而在对工作及工作领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若干个典型的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对每个工作过程制定工作任务,在对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然后细化为不同的教学项目,制定不同的学习情境,建立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仿真的教学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场地中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完成结构近似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通过不断重复模拟职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职能和问题,在非常清晰明白地掌握该项目的操作方法和要领的同时,不断地积累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专业的关键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能力和确立积极人生态度的社会能力。

4.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的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他们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实施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抛弃了原有单一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过程,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此外,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标准,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不仅关注认知能力的高低,同时关注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能够参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

二、对几个相关理论问题的分析

1.关于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与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相比,学生更加具有发展潜力。对于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基本理论认为,关键在于职业教育除了要求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当要求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两个内涵,其一是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其二为职业迁移能力。但在实践中,企业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首岗能力,认为只有上手快、留得住,才能干得好、有发展。如何解决企业的现实需求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差距,适应企业的需求,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适用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基本理论是在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课程分析法(BAG)”的中国化。它的前提是企业与职教院校一体化。这对于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是相当困难的,尤其矿山、冶金、建筑、水利等涉及到基础建设的行业,这种学习情境在校内是很难建立的,在实施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对于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业等职业情境容易在校内建立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是非常适合的,并且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定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基本理论首先强调的是整体化的工作分析(职业资格研究),然后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分解为若干个学习领域,最后在类似于实际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中以课业的形式实现,其出发点是工作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认为,应当考虑职业生涯的养成。它把职业成长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五个层次,究竟定位在哪个层次,是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并且,对于不同企业的需要、不同学院的实际条件、不同专业的性质,定位的角度与层次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管理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一种国家层次下的课程开发。它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由联邦经济部、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职业教育研究所、行业协会、雇主协会、工会和各州文教部专门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发出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每个行业或每个相关专业群都有基本的框架体系,各所职业院校只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框架内填充具体内容。而在我国,由于只处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各院校都是在摸索阶段,对这种模式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不同院校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都走了很多的弯路。如果国家能够由行业或专业的高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统一进行课程开发,形成基本框架,再由各职业院校进行具体开发,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的局限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是一种目的性与功利性很强的模式。它虽然也强调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群众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的培养,但与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政治思想、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等全方面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此外,由于国外在小学、中学等初等教育中采用开放型教育模式,这与我国的应试型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学生的态度、意识、能力与素质能否适应这种要求高度自主性与自觉性的课程模式,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对课程开发工作的建议

1.教师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是基本前提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是对原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式的革新,完全摒弃了原有的三段式学科化的教学理论。这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与教师行为模式等方面习惯于学科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意识根深蒂固,很难摆脱学科式教育的藩篱,甚至对非学科化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而教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的具体实施者和主要参与者,所以转变教师观念是最重要的环节。

2.应当从试点到推广逐步推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开发模式,虽然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体系已经建立,但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具体实施的难度很大,所以不宜要求进行大范围的推行。应当选择与行业或企业联系较为密切,并且具有实施条件的专业进行试点,待取得一定的效果与相对成功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如果大范围推行,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专业会产生不良效果,并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

3.课程开发应当从局部到整体分步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的标准模式是首先对某专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进行课程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分解式专业课程再造。这种改造涉及到一个专业所有课程的重新规划,当条件不具备时盲目实施很容易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但可以逐步提高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参与意识,教师即使完不成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也可以完成一门课程的开发;而完不成一门课程的开发,也可以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开发。这样由教学单元到课程、再由课程到专业,逐步积累课程开发经验,等条件成熟后再按照标准模式进行整体的课程改造,应当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6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主要还是依靠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本文在对台州周边区域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引入cdio教学理念,设置了基于cdio的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岗位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软件体系结构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体系也随之发展起来,软件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来源于近20年软件研发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软件体系结构发展历史短,形成过程还在逐步完善中,理论强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学术特点。软件设计原则、方法、技术是对以前软件开发过程的经验总结,设计软件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快速地运行具体项目。软件需要考虑项目功能的需求和商业因素,因此软件的设计是一门艺术的设计。

2.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成才的实施过程,在职业人才的形成过程中,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了决定性作用。原有的培养计划由于体制、培养模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能力目标缺乏了解,对学习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明确;单项技本文由收集整理能强于职业技能,强调自身的知识能力,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对所掌握的技能不能融会贯通;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必要的认知与体验,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情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对抽象的理论感到乏味;软件的设计是从整体架构层面考虑复杂的用户需求,缺乏项目开发经验的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开发中。

3.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数量达到了630万人,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就业率在所有行业中属于最差的级别。软件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保持30%的增长速度,即便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软件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5.6%,而软件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为每年25%。从表面上看,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基本持平,但人才供需的实际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软件产业的需求缺乏了解,培养的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差,而企业对人才需求也近乎苛刻。

二、cdio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21世纪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集中概括了“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从项目的研发到运行,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开发过程。cdio模式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主,指出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和社会环境的融合,并教学生如何掌握这些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案例导学,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素质。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一个优秀工程师的必备素质,包括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的、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通常选择一些直观的、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例题,由指导教师在课前将问题抛出,学生分析用户需求,构建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体系结构。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分析、讨论、识别设计的软件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和解决方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软件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意识和风险分析能力。

第三,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是软件开发类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负责,在课堂上,组长代表本小组,直接和教师或其他小组联系;在课堂外,组长是本小组的项目领导者。在组长的安排下,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拉近了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距离。

第四,项目驱动。系统的开发、设计是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践、运作,是有一个项目系统化的设计过程,是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精髓的体现。以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为驱动,以cdio教学模式为指导,将cdio的四个阶段有机地融入项目中。第一步,构思。学生先对项目的研发背景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炼出系统的功能要求及解决方案,写出必要的文档资料。第二步,设计。对系统进行建模,设计出相应的软件体系结构,进一步分析、评估。第三步,实现。设计软件进行必要的软件测试,使软件能正常运行。第四步,运行。对设计的程序进行修订、完善。将教学过程融入项目制作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掌握了每个阶段的成果,完成了具体项目的制作,了解了工程制作过程。

第五,能力考核。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理论考试,注重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的考核。以学生提交项目的运行情况为主,根据各小组成员分工情况进行答辩。首先由组长介绍项目的总体情况、分工情况等,然后由各成员汇报各自承担的工作,最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以学生做答来评定成绩。每个小组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提高了学生工程能力。

三、高职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2.岗位能力分析。一是职业发展过程设计。将学生职业发展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发展初期。上班初期,从文档等资料整理开始,要求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及设备、局域网建设等技能。第二阶段,职业成长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进行静态网页的制作和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第三阶段,职业成熟阶段。能在软件开发技能方面有提高,掌握基于b/s模式三层架构的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掌握基于手机的移动应用系统的开发,掌握软件测试技术。第四阶段,经过在岗位上的锻炼和实践,基本能独当一面,独立研发信息系统、大型网站的建设以及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等。

二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掌握gui、web、移动应用程序等的开发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了解企业级应用程序的基本架构,会在java和.net两种平台上编写程序和测试程序。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承受挫折,学会与人共处。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

四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高职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为:大学一年级开设office高级应用、数据库管理、网站美工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基于cms的网站开发技术、java面向对象编程、c#面向对象编程课程;大学二年级开设局域网建设与安全管理、xml应用、软件工程、企业资源规划实施、java web应用系统开发、.net web应用系统开发、.net企业级商业站点开发课程;大学三年级开设顶岗实习、毕业设计、java移动应用开发、c#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然后毕业。

第7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自2016年4月“联盟”成立以来,把致力于培养一流高技能人才的骨干技工院校集中在一起,坚持“立足高端、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探索建立技工院校校际间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做了不少事情。希望把“联盟”打造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优势互补的互助平台、项目协作的共赢平台,成为中国技工教育乃至于职业教育的“常春藤”,使之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合作发展的知名品牌,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性、引领性、标志性作用。

王晓初充分肯定了联盟三个课题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他指出,三个课题研究要把握住“三性”,技工院校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的课题关键在于科学性;职业训练院的研究关键在于创新性;职业培训的课题研究关键要突出针对性。

会上,王晓初建议与会技工院校校长深入思考和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工匠精神要深化认识,深入研究。他指出,我们还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进入到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应该把质量放在第一。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认识,要打破“唯学历思想”。在宣传工匠精神方面,要提倡实干、实做,而绝不是仅仅从课本上学习。要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和贯彻多做探索,努力在技工教育中创造出一条新路。二是要认真研究学历和职业资格贯通问题,打开一条新的技能人才成长发展通道,为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选择。要研究贯通的导向、方法。贯通应该是能力导向,而不是学历导向,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而不是去“加冕学历待遇”。一定要贯通到为人民服务,贯通到为老百姓服务,贯通到为劳动者服务中去。三是技工院校要重视职业培训工作,要用好、用足政策。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出席会议,并介绍了今年以来职业能力建设司的工作情况。一是在政策制定方面,研究、出台了技工院校招生、技能脱贫、技工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教师企业实践、转岗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职业训练院等政策。二是继续推动了第二批企业新型学徒制、技工院校一体化教改、职业训练院等一批试点工作。三是在全国开展了一些重要活动。包括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中国技能大赛,组织开展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四是组织实施了一些重大项目。包括骨干技工院校校长研修活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振兴计划,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五是大力做好宣传工作,优化环境氛围。以弘扬工匠精神为重点,在技工院校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习工匠精神的活动,中国大能手第二季也在央视播放。同时,她还简要介绍了下一步工作的初步想法。

福建省人社厅副巡视员王建民出席会议并介绍了福建省技工院校的发展情况。他说,福建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技工教育的发展要求,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福建特色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为建设新福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龙岩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庆刚出席会议并介绍了龙岩市技工教育发展情况。他说,当前龙岩市正在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全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以技能培训为抓手,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龙岩技师学院是龙岩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办学37年来,已成为福建省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模最大的技师学院,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五万余人,多次获国家、省、市表彰,被誉为“成功企业家、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会上,联盟理事长、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汇报了联盟成立以来的工作和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他说,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在各联盟成员单位的努力下,完成了联盟基础性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联盟发展定位,大力推进了联盟品牌宣传工作,联盟对全国技工院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次会议,就是要围绕技校发展难题,召集联盟院校展开课题联合攻关。

三课题的负责人一一广州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汤伟群、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东莞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分别就“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技工院校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完善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建议性研究”进行了课题研究思路汇报。与会人员分组,分别就三个课题的实施进行了热烈讨论。

第8篇:课题开题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087-05

2009年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40万,接近1999年扩招前本科生在校生规模。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目标定位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那么,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虽然很多高校都普遍面临着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问题,但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差异很大。我们结合本校(聊城大学)实际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与结构

什么是机制?《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字的解释有13种,对“制”的解释有9种。我们认为与研究生培养机制密切相关的解释是:“机”指“事物的枢要、关键;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时机、机会;事务” [1 ],“制”指“拟定、规定;制度、规章;用强力约束、禁止” [1 ]。“机制”则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等;泛指一个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方式” [1 ]。故理解“机制”的含义应从4个方面来把握:理清事物的组成要素;分析事物发展变化面临的外在环境、时机;梳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因此,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机遇、挑战、问题是什么?改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如何?构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运行的?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有机衔接,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研平台、管理平台、条件保障等各种影响因素有机组合,依托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构成要素,应包括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地方高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关注,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硕士学位点和各类研究生的在校生规模在不断增加,学科专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优势较为明显的学位点平台,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日趋规范,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进入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当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单一的师徒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和多样化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概括起来看,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10个方面的问题: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已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重点大学毕业研究生到基层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明显,面临重大挑战;导师队伍的结构、质量、水平、管理有待优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尚显不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尚需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的理念、模式比较陈旧,存在管得过细,学院边界意识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难以发挥出来的问题;开放式分类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多样性的要求;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意识不强,传统以文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文理为主体的学位点结构,难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机遇。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深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实践问题。

三、改革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以文理学科见长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大学,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呢?我们认为,应以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目标,从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以习明纳和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前沿性、专深性、应用性为特征深化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推动以提高导师队伍质量、责任感为核心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改革,突出学位论文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位论文的过程指导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 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学术精英,这种培养学术精英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发展目标出现了多样化选择。据调查,我校(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约15%的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约15%的在职学习硕士研究生希望进行学历提升,约70%的左右硕士研究生希望毕业后直接就业。近年来,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实际去向主要包括:考取博士研究生的约占10%,考取国家公务员的约占10%,考取中学教师的约占10%,应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约占5%,回原单位工作的约占15%,应聘到企业工作的约占50%。但是目前纯学术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位论文选题和评价标准,只能适应少数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而在职攻读和期望直接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因此,两类学生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硕士研究生个体多样化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2 ]《纲要》提出的培养机制改革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在3个层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一是应优化研究生招生培养专业结构,增加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比例;二是通过交叉、融合、嫁接等方式改造传统文理专业方向,形成“基础+应用”的专业方向结构体系;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突出“产学研”合作与“理论型+实践型”双导师结合的模式。要实现以上3个方面“调结构”、“转方式”的改革目标,必须更新研究生培养理念,树立多样化的、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3 ]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研究生是人才,立志在生产一线开展创造性实践劳动的研究生也是人才。因此,要以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的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等现代教育理念,指导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

2. 优化研究生培养的专业结构,深化课程改革

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师徒式”,专业方向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导师的研究兴趣和科研方向,存在“因人设专业”的倾向,在传统的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的时代,这种专业设置模式与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志向之间并不矛盾。但是,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规格的要求、研究生个人的发展志向有了质的改变,这种专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本身的价值功能的实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学科专业的历史延续和传承需要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也已足以提供支撑和满足,而且这些社会需求量很小的专业留给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研究生继续进行学术深造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专业建设模式必须改革,转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当然,考虑到综合性大学学科生态的建设和部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兴趣,通过采取压缩招生规模或隔年招生的办法,保持传统的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必要的。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专业结构调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定位,设置研究生专业方向,适当向特色、优势学科积聚;二是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学科建设方向、科研方向要实现一体化设计,使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有学科和科研平台支撑;三是改造传统文理学科专业,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按照“基础+应用”的方式使所设专业方向形成相互支撑的内在逻辑结构;四是研究生专业方向要有清晰的导师团队建设规划,引进人才和在职教师进修要与导师团队建设规划保持一致。

课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是研究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需关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宏观层面,要注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跨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等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及每个模块、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课顺序的安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在微观层面,主要涉及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教材建设主要包括选用先进的教科书(或自编高质量的讲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开发先进的教学课件等。教学内容的改革集中在课程内容要反映本领域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集中在采用习明纳、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开展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等方面。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等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关注充分利用导师团体、研究生团体等人力资源,以及科学实验室、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库等物质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形成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研究的需要。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要突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适合研究生教育规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技能测试等多样化的方式,有效促进研究生的知识、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3. 建立研究生导师分类选择和管理体系

导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导师队伍管理体系,把导师队伍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根据研究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基础与应用学科专业的特点,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应建立导师分类聘任遴选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把适合的、高学术水准的教师聘请到导师队伍中。拥有充足的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并不必然带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机制,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过程质量。这需要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术文化,导师队伍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精神的力量固然重要,在现实的管理中,学校还应制订完善的导师岗位职责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加大绩效考核和奖励力度,发挥好导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课题指导、学位论文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自,向导师尤其是导师组赋权,逐步扩大导师组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中的自。

4. 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把学科资源、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建立学科、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互动共享机制,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理清学科资源是什么,盘点清楚有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经费、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等,以及无形载体的学科资源,如学术精神、学术文化氛围等;二要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学科资源向研究生教育资源有效转化,首先把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与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方向一体化设计,形成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支持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发展反哺重点学科、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机制;三是在核定招生计划时,通过增强加权系数,向重点学科倾斜,向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并有充足经费的导师倾斜,让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四是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双向自主选择平台,发挥好重点学科领军人物、优秀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增强研究生培养的积聚效应,以实现学科资源、科研资源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形成共享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 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和管理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是构成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4大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其以求真、求善、求美为核心的文化内核是国民素养共通的人格品质。学术道德涵养学术精神,学术精神维护学术道德,二者是相互支撑的。研究生作为国民教育系列金字塔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青年群体,理应成为国民道德素养提升的引领者、示范者,养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良好的学术精神是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基础。培养出有才无德的人既是大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祸害。

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一靠教育,二靠管理,从细节做起。首先,要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认知水平,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格式、撰写、评审、答辩等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让研究生知道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内涵、标准、要求是什么。第二,要把树立良好的学风、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造假、养成正直诚信、恪守科学道德、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行为目标要求明晰化,使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日常化、具体化、有效化,在课堂研讨、课程论文、学位论文撰写等日常学术活动中全过程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的养成,“无论是在准备哪一种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都必须明确地指出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人或借鉴而来的。” [4 ]第三,要建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精神养成的多途径、立体化教育模式。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科学实验、论文的过程指导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师生交流、入学教育、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环节中渗透学术道德教育。第四,要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养成中的主导地位。导师和课程教师是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其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是实施学术道德教育、养成学术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在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方面还是应对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教师都毫无疑问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规范地做研究,达特茅斯学院则明文规定了教师的三项职责:持续地向学生提供怎样才是‘学术诚实’的指导;改善能够增强学生学术荣誉的程序和环境;经常性地审查荣誉守则的执行效果。” [5 ]

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认知水平的提高,只是实现了让学生知道了应然的学术道德、学术精神的状态。但现实中的许多学术抄袭剽窃,故意捏造篡改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弄虚作假,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等学术不道德和违反学术精神的行为,是明知道是不道德的学术行为而坚持做了的,在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惩戒制度的建设,依法加强学术道德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全面有力的学术不端监控机制,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惩戒,一票否决,不搞下不为例,通过有效、有力的教育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异步教学研究,2010,(4):23-26.

[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四川劳动保障,2010,(7):36-3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