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大学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日语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6
1 日语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浪潮的到来,中日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等各领域的交往日渐频繁,日本企业在华投资逐年增加,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约34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虽然近两年两国因为问题贸易额有所下滑,但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不可动摇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中国高校日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1年公布的最新调查,中国国内的高等教育日语教学机构1079所,占到总数的63%,高校学习日语人数也从407多万人增加的529多万人,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日语学习也成为中国人语言学习的重要选择。经济发展,日语教育不断增强,但是在日语人才招聘中,日本企业普遍反映,日语专业人才紧缺,可选择性少,层次不明,一线人员严重短缺,懂技术、善管理的社会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更难寻觅,即使多证在手的人,对日企文化和礼仪、商贸用语也了解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的日语专业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且不断进行日语人才培养的改革,除了大多数的日语语言文学模式之外,开始设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有四种:日语+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型、日英或日韩双语型、英语+日语+汉语+韩语型、(2+2)、(3+1)、(1+2+1)、(3.5+0.5)等模式、日语+英语(二外)+韩语(辅修)型。
可以看出,上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各具特色。但每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依据各个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的师资结构、地域特色等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合的模式定位。
2 温州医科大学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改革探索
浙江省的日语教育近年来也不断发展,除了设立日语专业比较早的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之外,新开设日语专业的有浙江林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嘉兴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一些新升级的二级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的日语专业也开始招生,另外还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数量也已增至20多所。
同样,作为地区经济的温州经济不断发展,也带来温州日语教育的崛起。近年来,温州经济运行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外交流成果显著,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交往逐步扩大,教育事业也取得新的进步。温州日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应运而生,第二外语日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相关的日语培训机构也在近几年来也达到100多家,高校本科院校温州医科大学(原温州医学院)日语专业开始建立。
2.1 日语专业的现状
2005年正式开始招收30名日语专业本科(二本)的学生,培养具有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日语和汉语文字处理,具有较强日语交流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外贸、出版、教育、银行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07年开始招收二级学院仁济学院本科生(三本)30名。2008年开始招收每年1个二本班学生30名、三本班学生70名。现在日语专业的本科生四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校生共356人。
日语专业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建设中,其中日本外教3名,中国教师13名,特聘教授3名,合计19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100%,讲师职称者占80%,既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日本庆应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海归人员,目前副教授职称以上只有特聘人员,还有待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晋升高职称,同时也有待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2.2 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温州医科大学日语是以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的,但在课程设置上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日语+商务日语方向。在专业开设的前几年,日语专业在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上,以基础日语(精读)、日语听力、日语会话为主,同时设置日语阅读课、日刊选读课和日本概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扩大日本文化的知识面。在高年级设置专业限选课商务日语、经营营销学基础、国际贸易法规等内容,但由于教师使用纯日语授课,而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跟上课的进度,加之是集中授课的方式,课堂反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而这两年暂停了商贸方面的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