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陶渊明的资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陶渊明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陶渊明的资料

第1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造成对文本的“误读”, 这时教师如何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案例描述

五柳先生是否就是陶渊明本人?这不是这堂课上的内容,从五柳先生的性格里面有陶渊明的影子,五柳先生和陶渊明在精神内质上的一致性这一角度,笔者先把这篇文章定论为是作者的“自画像”,“像”贵在神似而次在形似。所以在给学生上课时,主要用意是想让学生在大致读懂文意的基础上,了解陶渊明的生活,对他独特的性格志趣、精神风貌产生崇敬心情。

第一课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简介,因为已经在上学期学的《桃花源记》一课具体介绍过,所以笔者直接就进入了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大意的环节,以点拨为主,多遍练习诵读,掌握与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然后归纳出五柳先生的性格核心。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问题,“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对他的态度并说出理由。”

思考片刻后,课堂热闹起来了……

学1:他爱读书,爱写文章,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个高雅的人。

(引起众生笑。)

师:讲得真好!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2:我欣赏他悠闲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师:这种生活的确令人羡慕,尤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还有吗?

生3:五柳先生在讲究门第、生活奢侈的晋代实属不易。

(该生预习充分,虽是借助参考资料的答案,但是却说出老师最想要的答案,笔者对她抱以满意的微笑。)

生4:我特别羡慕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只为愉悦心情,滋养精神,不为功名利禄,不为“黄金屋”。不像现在的我,每天要应付各种考试。

(这话引起深受考试之苦的学生共鸣。)

师:看来你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人,你长大后肯定很善于持家。

(其他同学都笑了。)

一学生立即说:他“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从礼仪学角度说是缺少礼貌。

师:我相信你的礼仪学,也希望你以后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能手!

一位学生(似乎已经深思了很久)说:从文中作者隐去自己的真名,自称“五柳先生”,好像他是一个隐士,但是真正的隐士是不会这么夸赞自己的(尤其在第二节),他说自己忘怀得失,其实还是有抱负的,他不诚实,如果真的忘了的话,就无须靠酒精麻醉自己了,也无须靠写文章来抚平自己这颗不平的心。如果真的一心想要归隐,你自己做去好了,又没有人拦你。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矫情,还说什么率真自然?

(真是一鸣惊人!底下学生抢着要发言,并且似乎要形成一种攻击性。这会离教学目标愈来愈远。于是笔者把目光转向赞同五柳先生的同学。)

一学生说:他写文章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自娱。他不是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学生说:既然为了自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那又何必隐姓埋名,光明正大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籍贯不就得了。

师:据资料显示,陶渊明要跨越这道界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作为封建社会“士”的这一阶层,自然要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

一位学生(平时读书很有激情)慷慨陈词道:陶渊明如果他真如文中所说的那么高尚,他不应该只会愤愤不平地发牢骚,他应该以自己的才华一展抱负,他做官碰了几次壁,就想到归隐,这是逃避现实,是懦夫!

一学生说:他不为贫困而悲伤,有何来逃避现实!

……

笔者把学生的意见归为对五柳先生的处世方式持反对和赞同两种态度。

反对的理由是:好喝懒惰无礼;读书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自我夸耀,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胸无大志。

赞同的理由是: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品质高尚。

恰好笔者的备课资料中有一个材料对陶渊明“嗜酒”的补充事例,于是把它放在幻灯片上,具体如下:

一是为筹酒资而作官。《归去来兮辞》说:“余家贫,耕值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二是为筹酒资而收受馈赠。颜延之在做始安郡时,“经过询阳,日造渊明饮焉。每饮必酣饮至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三是置酒待客,别具一格。《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经过对这一资料的解读,学生对五柳先生的反对呼声渐渐减弱,大家陷入了一片沉思。

二、人物评价的个性化策略

在整个过程中,显然学生的答案与最后教师给出的结论相差很大,笔者一方面看到了学生们的阅读潜能,看到了学生激烈争议的活跃思维,看到了这种比一切结果都重要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点拨、引证推论等作用的重要性。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种方式的阅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初始的阅读感知既是新鲜、有创意的,但往往又是肤浅、不成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点拨,教师只有在自己平时不断地看书、思考,有了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才能在关键时刻旁征博引、当机立断,不让学生的讨论“蔓延”开去,不让学生的这些“高谈阔论”演变成为“感情用事的唯我论”。

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主要是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人物进行个性化解读,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呼唤人物本身和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评价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人物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教师只有在占有充分而强有力的证据基础上才能驳倒学生,从这一角度上看,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在问题设计上,也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的限度性,努力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化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2.呼唤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个性化的人物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之上,否则便是苍白无力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乐于去实践、体会、感悟、积累,成为更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判断的人。

3.呼唤延时评价。倘若没有前面学生给五柳先生找出的这些“瑕疵”,那么教师不管怎么用力给学生讲述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都会听得“昏昏然”。人物评价的个性化解读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根据他们当下的理解、情感和心理作出对人物的评价,完成属于学生个体的意义建构。

第2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现实态度 农事的歌咏 自然景物 创作风貌

一、现实生活态度的表白

陶渊明弃官归田,在其一生及其对现实的态度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之出仕,如其《饮酒》中所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是为了免受饥饿。他在《归去来辞》中表白说:“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其实这还只是部分的理由,也是他为人平实自谦的表现,他在《拟古》诗中说:“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辞官归去而避开其所憎恶的污浊世俗,即显示了他对于当时现实的深切批判。而他由入世而至于逃避现实,也就客观地揭示了当时现实的黑暗。

陶渊明到田园后的生活情况,在其诗中有着较充分的反映。他的许多诗篇,描写了他亲身参加农业生产的活动和感受以及生活景况。尽管他亲历了农业劳动的辛勤,并饱尝了生活的艰困,但他却能“竟抱固穷节”而毫不动摇,在《饮酒》(其九)中展示了诗人的形象性格,我们除了感到诗人如何纯朴可亲,更重要的是通过他对田父斩钉截铁的回答,感到他固穷的意志多么坚决!他与屈原的处境虽不同,但他们反抗恶势力而不与之合作,虽备历困厄而毫不改变初衷,其态度之纯正坚决则完全是一致的。这种死守善道而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我国知识分子高尚品质的体现,对后世的文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如上所述,可见陶渊明在其诗中所反映的生活和情感,无论其表现的状态怎样,都是与其所生活的现实密切相连的。他对所不满的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而与之毫不妥协,使读者充分感到他的个性之坚强、人格之高尚。而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也在其作品中获得某些曲折的反映。尤其在当时文学创作的风尚下,一般着重追求形式的美,而缺乏真实生活内容,而陶渊明却以其诗篇充分地表达其生活实感,给读者显示出一个完整的诗人精神面貌,就是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他的诗篇在中古时期闪耀出清美的光辉。

二、别开生面的农事歌咏

在作为周代诗歌总集的《诗经》中,有过许多关于农事的叙述描写。如《风·七月》,《大雅》的《甫田》和《大田》以及《周颂·良耜》等,是其较著名的。以后很长时期,再难见到关于这方面的歌咏,这大概是因为农业在周初开始受到重视,故在这时的诗歌中得到较多的反映,以后习以为常,便很少被作为创作题材了。陶渊明之能把农事生活形为歌咏,是有着多种的原因的。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与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的。他由于痛恶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并感到置身其中的危险,便决意隐田园。但由于他的土地不多,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能加部分农业生产劳动,因而对农业劳动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对农村生活有较深的爱好,于是有关这方面的叙写,就自然地成了他抒情中的部分重要内容了。

陶渊明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在他的诗中有着较全面的反映,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二在日常一般生活中,处处表现了对农事的关怀,可见他在农村中生活的融洽,似乎农业生产支配了他的整个精神世界,而农村生活中那种淳朴气氛也反映得非常真切。他由于在人生中途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能力和又红又经验当然很缺乏,因而效果不太好,以致生活并不丰足。他在《乞食》诗中描写他在生活困难时求得朋友救济时的状态和心理,可能不免夸张了些,但是基本属实的。

三、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

陶渊明以对农村生活喜爱的心情,描写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如:《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的“墟里”句,便是从陶诗的“依依”句化出,浓德潜评《归园田居五首》说:“储,王极力拟之,然终似微隔。厚处朴处,不能到也。”正精要地道出了王的“墟里”句所以微逊陶的“依依”句之所在。又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给人以夏日异常清美的阴凉之感。下句用一“贮”字自然地加强了上句“蔼蔼”的程度,使人俨如面对夏天里一片浓密的树林。由于夏日的强烈,便使人感到浓密的树林,集中了人们需要的阴凉,这里“贮”字即体现了人们这样的心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五首》之一,这诗充满着欢意的自然景物中,融合了诗人自己的畅适心情,禽鸟得意的歌唱,与诗人畅适的胸怀多么和洽!而这些形象鲜明生动的自然物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多么接近而易于感受!

四、溃世独立的艺术风貌

第3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1.个体研究

针对单个或是一组有关联的古代文人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了解他们的生平,领会他们的风格,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讲授东晋陶渊明时,课前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陶渊明其人和其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还是积极的行为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此外关于陶渊明诗歌的总体面貌,通过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的综观,学生得出了陶渊明诗歌不仅呈现静穆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的观点。这种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思维的视野被大大地拓宽了。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古典诗文的氛围中,锻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比较鉴赏

古诗文中的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或艺术性往往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可有意识地进行作品对比,或看该作家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或其他时代的作家有何异同,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是表示不愿出仕,《陈情表》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前者动之以情,婉曲深致,情辞恳切;后者嬉笑怒骂,批判力极强,极尽嘲讽之能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风格解读形成这两篇作品的不同认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两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顺藤摸瓜地找出作品的旨意,最后要求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这种文体的总认识,写出一些相关的文章。经过这种延伸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了,并且觉得这样的课上得有深度,有广度,比死抠文本好多了。

3.纵横贯通

语文学习中要善于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点,把各种看似独立的课文及观点纵横贯通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又不流于空谈。由于多种原因,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艺术知之甚少,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继续培养。教师可以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必修的词作为认知的点,沿着朝代向前、向后贯穿选修中不同时期的词作进行教学,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打乱选修中的作品排序,重新整合、排序选修中的作品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有整体认识,加上对词人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感知、赏析词。当然探究所依据的词作是必修、选修和少许补充的词作,这样才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了便于明确探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提供几个探究方向:(1)词的体制变化;(2)词的题材变化;(3)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师生明确几个步骤后,词的发展、演变从形式到内容到艺术手法,线条清晰,不仅对选修和必修中涉及的词进行了梳理,而且可以拎出一条词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做到语文教与学的集约化。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知识图式有清晰的认识,鉴赏词的能力自然提高。

4.积累知识

文学作品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古诗文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用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以便进行系统的整理,按照历法、天文、礼仪、宗教、农业、建筑、科举、官宦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收集。如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主称“侯”、称“王”,战国时期,各大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后来有的甚至称“皇”称“帝”了,但都为时不久,未成定制,直到秦始皇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公元前二二一年开始,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这个称号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到清朝统治为止。秦汉以后,有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国君的称号与汉族不同。如匈奴称“单于”;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匐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称“可汗”,简称“汗”;吐蕃称“赞普”,等等。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们的搜索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仅有面的巩固,还能获得点的深化。

5.社会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确,“高中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比如,在学习《六国论》时,苏洵的主要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写作此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部战国史探究一些原因,联系当今全球的发展局势,得出一些自圆其说的看法,来让今人和后人受到启发。通过读“六国”,看世界,学生能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种开放的、灵活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大大地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第4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文献资料;语文;阅读教学;影响

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因素很多。本文从文献资料角度,探讨语文阅读教学影响因素这个问题。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写道:“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手段记录的一切知识,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相对其他学科,语文与文献资料的关系更为密切。文献资料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

一、影响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

有些目标对文献资料的依赖性较强,要借助文献资料才能制定和达成。

首先,影响目标制定。文本解读不同,制定的目标就有差异。文献资料会直接影响文本解读,进而影响目标制定。从父爱角度解读《背影》,目标是:归纳体现父爱的事件并分析主要事件。韩军老师从“生之背、死之影“角度对它做过独特解读。若用此解读,目标是:从生死角度理解本文。这里目标不同,是因文本解读不同。韩军老师的解读是在查阅朱自清生活经历等资料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他不查阅作者有关资料,就不会有这样的解读,我们也就不可能借用他的解读设计此目标。

其次,影响目标达成。有些目标要了解作者经历、时代背景等才能达成。这些可在文献资料中查到,所以帮助达成目标。《小石潭记》若不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作者被贬经历,就很难达成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和文章主旨的目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最后一课》、《石壕吏》若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就很难达成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主旨的目标。《行路难》用典较多。要达成理解用典含义并分析作用的目标,就要查阅与用典的有关资料才能更好地达成。用典含义深刻,仅凭呈现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一旦呈现与用典有关的典型资料,学生就更易理解,目标就更易达成。

二、文献资料影响阅读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

阅读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探究、总结归纳等。文献资料不同,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会不同。以导入为例说明。笔者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导入:陶渊明受邀去松山书院讲学,他在课堂上喝得醉醺醺,刚好被督学王公公看见,王公公很不满,当场说他不像先生并要对对子。王公公的对子是: “花谢花开,花开花谢。”陶渊明立即对出: “先生先死,先死先生。”王公公很愤怒,当场拂袖离开。(穿插提问:王公公为何愤怒?)这个故事说明陶渊明不畏权贵。今天,我们通过其自传进一步认识、了解他。此故事是在电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看到的。学生本来就喜欢听故事,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若笔者未看过此剧和利用这一文献资料,就不可能这样导入。

三、文献资料影响阅读教学思路

陈钟梁老师运用名言式思路教学《合欢树》,思路清晰、简洁。教学第一段,概括母亲品质后,就引用王安忆评论史铁生散文的名言 “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分析了一群老人的作用后,再次引用王安忆评价语 “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分析了人和树之后,又引用王安忆评价语“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用三句名言带动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但若陈老师未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王安忆的评价语,就不会有此教学思路。

四、文献资料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文献资料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这里主要谈谈它对教学方法实施的影响。

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条件。有些方法没有文献资料,无法进行或者很难进行。比如探究法和专题研究法。特级教师余映潮善于使用资料穿插法。但是如果无资料,此方法很难进行。他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穿插了《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之前,还查阅了食指《相信未来》、汪国真《如果》、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还用查找的资料安排读写活动。如果他不查阅资料,就不会有学生精彩的读写活动。

钱梦龙在《谈骨气》中也用了资料穿插法。导入时,提供网上批评本文的文章,第一课时作业要求学生查找《过零丁洋》、《别了,司徒雷登》、嗟来之食故事的出处。第二课时开始让学生交流查到的资料,中间教师介绍资料,之后又提供《记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这个概念,布置的作业是:阅读与课文观点相反的资料后谈看法,还提供了《谈中国人的骨气》、《关于闻一多拍案而起》,帮助学生完成作业。钱老师用资料导入,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他在点拨时,也用呈现资料的方式进行,教师无太多言语,学生看资料就明白了,提高了点拨效率。在布置作业时,也是用了资料法,形式新颖,能力训练充分。钱老师很好地利用了资料导入、点拨、布置作业。

五、文献资料影响阅读教学组织形式

第5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初步总结出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强化知识积累

让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强化诗词知识的积累,提升语文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是提高语文诗词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扎实的古诗词学习基础,是提高语文诗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包括:

(一)识记常见意象的常用象征意义。意象是组成诗词的基本单位,是客观人事景物和主观思想情感融会的复合体。同时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意象已经拥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我们只有识记了这些意象和意象的常见意义,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识记常见的作者、作品及创作风格。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锻造了一些特定的诗人、词人,而这些诗人词人由于家庭环境、社会阅历、性格等各方面原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很多作品都能w现其创作风格。

(三)识记意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常用术语。现代高中生由于阅读量的不足,词汇积累显得异常匮乏,面临诗词鉴赏的题目时,往往有能会其意,却难以准确表达的感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意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常用术语,这对提高诗词鉴赏成绩不无裨益。

二、创设良好情境

创设良好情境就是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大量数据资料显示,这种教学方式行之有效,效果十分明显。古诗词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境美,给人一种美感。如果我们将这种意境想方设法模拟出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意蕴,再配以声情并茂、富有激情的朗读,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一味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老师高高在上、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昏昏欲睡,那么学生就很难较为准确地理解诗词内容,更谈不上品味意境,体会底蕴了。如在学白的《将进酒》时,笔者先通过学生展示、学生补充、教师点拨补充的方式了解李白的一生和当时玄宗沉溺女色,不理朝政,奸臣当道,贤良难以作为的社会背景。然后播放一段凄美的背景音乐,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遭遇排挤、打压,只好借酒抒发心中块垒的无奈。而在具体诗歌鉴赏中,又通过抑扬有致、起伏错落背景音乐的播放,加之教师学生富于激情、抑扬顿挫的投入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悲――欢――愤(激)――狂(放)”的感情主线,体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人生。因此结合诗词内容,创设良好意境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逐渐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运用优质资源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感受自然风光,增加生活体验,进而产生运用诗词表达情感的内在想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积极使用更是必不可少。在姜夔《扬州慢》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分别展示“昔日扬州”和今时扬州“两组图片,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体味扬州惨遭金兵两次侵犯后的破败不堪,就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词人忧国忧民的“黍离之悲”以及词人痛恨战争的情愫。又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学生虽然能够较快地熟悉并背诵全诗,但对该诗歌的意境却未必能够把握,特别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此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方式,通过图片和音乐的展示,把学生带入到那种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的意境中,感受诗人虽然长期漂泊、无家可归,但仍有宽广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当前是一个信息特别发达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并且利用好网络资源。

四、强化自主理解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自主理解的能力,努力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过程中,笔者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品味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自然、闲适之情之后,话题陡然一转,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问题刚一抛出,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个个跃跃欲试,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笔者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让他们下去之后重新阅读诗歌文本,再次深入理解,再体会,再感悟;同时,多角度、多层面查找资料,进一步理解陶渊明其人其作;并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社会等方式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再利用一节课时间专门交流、展示、辩证。这样一来,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学生自主理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知识和诗词鉴赏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本内容,自主感悟情感,形成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第6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 合理选材 适度运用 开放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Grasp the "Degre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Multimedia Teaching

YAN Jun

(Hubei Gong'an Douhudi Middle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Use of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always have different views. The key of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is to grasp the "degree", so put some lo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ombin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

Key words reasonable selection; proper use; open autonomy

我们只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及网络,选取恰当的切合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创设适当的网络平台,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的事何乐而不为?笔者认为为了达到理想的要求,应注意以下的三个原则。

1 合理选材原则

(1)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的内容,如人物资料、背景图片等。有些资料对文章的外向拓展能起到帮助的,如通过《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生平的介绍,我们会对他钟情昆虫、关爱生命的一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展示《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的工作坏境的图片,她全身心投入事业,如痴如醉的科学研究精神就显现出来了。

选择能解答学生疑惑的资料图片以帮助理解,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绘图的《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竟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令少年鲁迅痴迷。要求学生阅读这本古典书籍并非必要,少年鲁迅感兴趣的只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下载有关《山海经》的图片,引领学生一道欣赏图画的奇异精妙,也感同身受着少年鲁迅的欣喜!

(2)选择那些通过设计多媒体画面或音乐能使所展示的内容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情感性较强,需要学生融情入景,才能有更好的主题把握和较理想的课堂效果,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纸船》等这些尤其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文章。这时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如欣赏冰心的《纸船》时,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一片深蓝的大海,一只白色的小船在波浪中摇曳,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对祖国深沉的爱已通过画面深深打动了学生。

(3)选择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的手段,如线索脉络、结构框架等,能通过良好的页面设计来实现的。如《看云识天气》中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表格,列出云层变化简表和云的光彩简表加以说明,使学生一目了然。又如《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特色,可通过详尽的图表及页面的切换,让学生按图索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及赏析。

(4)选择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课堂开展能起到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的作用的材料。如设计《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课件,让学生们从视觉、听觉等直观上了解到中国戏曲的源远流长、剧种分类、唱腔特点、角色分配,并欣赏了内涵丰富的京剧脸谱、异彩丰呈的粤剧表演等等,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音乐美和文化美,从而初步培养了他们欣赏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操。

2 适度运用原则

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运用关键是把握一个尺度。

适当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辅佐学生理解。如《山中访友》中要求学生描述平时不常见的古老坚韧的石桥、宁静深刻的悬崖和日暮还巢的归鸟,也许一幅画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课文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对创设情境有一定帮助。如上鲁迅的《风筝》时,用动画营造出美丽的风筝飞满天空的景象,伴着优雅的轻音乐,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感受到一种追求自由快乐的喜悦。

借助媒体,恰如其分地解决重点难点,点拨说的方法。如口语训练课《为语言插上联想想象的翅膀》中学生对想象不大明白,我运用了电脑课件,先让学生由小桥、月亮、流水、柳树分别展开联想 ,再由四种事物想象成一幅画面,当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同学们被美丽的“夏日月夜图”吸引了,同时恍然大悟。想象是建立在原有事物基础上重新构成的事物的过程,明确了这一点,在说话中便会展开想象,丰富说话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慎之又慎。诗人使情与境发生联系,凭借的是想象,因此,品味意境还须借助于想象再现意境,想象力越强,从诗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多,诗歌的创造也往往借助于想象来拓宽意识空间。如果老师一味地强加图片,将学生的想象禁锢,不但无益于教学,也会妨碍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

3 开放自主原则

(1)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到文学专题网络中浏览,补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作家和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如讲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在课堂上链接陶渊明的专题网页,获得整体感知的同时激发兴趣,也向学生推荐了一个值得课后细细品味的网址。学生会在意境优雅的网页中流连忘返,对于陶渊明的高风亮节的为人品性、田园诗的纯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有更深的理解。

(2)在课外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拓宽阅读教学的天地。课堂时间是极有限的,但在课堂上产生的兴趣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下载到校园网上,供学生阅读浏览,发表感想或参与专题讨论;也可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制作课题汇报总结,撰写课题研究小论文等,使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以“说不尽的桥”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共有2个班70多名同学参与其中,将学生分在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桥梁设计”等各子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四周内,查阅并收集资料,走访专家,游览参观,获益匪浅。

(3)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网络除了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外,就写作中的表达愿望来说,网络其实特别适合写作。我校老师开设的作文网站――“斗湖堤茶馆”深受学生欢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不必担心带来什么“后遗症”。通过建立作文的网络平台,作文评价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老师一对多的评价情形,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评价其他同学的文章,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真正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参考文献

第7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一、文言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

1.改变写作背景的出示时机

语文教学中最重视知人论世,文言文更甚。文言文的背景离我们很久远,所以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知晓一点当时的背景就很有必要。事实上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会直接告知学生这篇文言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往往也不管学生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作机械的告知了事。其实关于文章背景的出示应该是在学生理解有障碍的时候,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把写作背景讲出,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地跨过理解的障碍,获得深刻的启迪。比如在《桃花源记》中,学生学完了课文,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写此文,如这个时候带领学生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学生会很快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个“世外桃源”故事的缘由了。

2.适时插入相关的诗文故事

有的时候,只是出示写作背景还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如果巧妙地引入所学文言文相关的故事或者诗句,学生理解就更加深刻。比如,在理解《陋室铭》一文中,“可以调素琴”是怎样表现出作者的“德馨”呢?在以前,这类的问题是不太被重视的,背诵翻译后就不再详细的理解分析了。其实,可以通过陶渊明写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琴上音”中,学生对以琴传德的理解就可以更加全面,理解也更加到位。常常进行这样适当的拓展阅读,学生必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思维更加活跃,也更添学习的情趣了。

3.举办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有专家研究过,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那么如何在这个15分钟之外也让学生持续一定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拓展了。比如,古诗文名句接力,文言故事表演,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改写课文等,在引导学生参与的同时,自觉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活力。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以前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的容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务必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遇到重难点时,学生的活动如何、学生的收效怎样,是衡量新教育观照下的课堂极为重要的标准。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升,从而更加轻松快乐地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4.推崇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读写用结合。文言文在实际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活动化形式,拓展到生活,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比如,结合《陋室铭》教学,可开展“发帖悟法”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铭”,参照其形式写写自己的生活。学生有话写了,也就理解了“铭”的写作形式。再如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可让学生也来填词一首。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与所学的文言文进行相关写作,既可以透彻理解全文的旨意,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

1.对题目主旨拓展阅读教学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劝学”,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名人的学习故事或者劝学故事。比如在《赵普》一文中,题目和中心旨意都与《孙权劝学》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在读完《赵普》后,对赵普听从赵太祖“常劝以读书”及赵普“晚年手不释卷”的细节描写后对古人求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还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孙权”,联系到三国的文言故事,拓展教学的思路。

2.对人物命运拓展阅读教学

孙权劝学,采用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方式,有没有其他的劝说方式呢?比如直截了当的、干净利索的“吕蒙教学”,我们对此进行探究,有没有劝说失败的,且没有达成效果的。这样的拓展和文章人物命运相似或者相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件事情结果会是多样的,思维进而拓宽。

3.对作者拓展阅读教学

第8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阐释学 斯坦纳 理解 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2.2 侵入

所谓的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指牵涉到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维形式之间造成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侵入”一词常使人联想起侵犯、占领等具有掠夺性色彩的词。而实际上,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这正好反应了阐释学派中的重要思想――翻译即理解。作为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在斯坦纳看来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阙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George・Steiner 2001:87)

例如: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In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man of Wuling who was a fisherman by trade.

该句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使用了“reign”、“Jin Dynasty” 两个词语,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这一历史,保留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质素,使西方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变迁。

2.3.吸收

在对原文的入侵以后便进入输入吸收的过程,即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言中的移植,这是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阐释学认为,文本中含有原作者的视界,理解者则是有其所处具体时代氛围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间存在着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向作者靠拢,以达到“视界融合”。

原文: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译文:And all of them, whether old people with white hair or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tied in a knot, were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emselves.

2.4.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对原作进行重组,采用一定策略对之前阶段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发生的信息丧失进行补偿,即对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偏差、过失进行补偿、修改,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译作之所以能对原作进行补偿,是因为它能使原作在新的地区和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杨宪益先生对《桃花源记》的翻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了东晋时期人们的特殊心态、社会状况等,即通过翻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原作就得到了补偿。

3.小结

本文在阐释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了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系统地论证了阐释学派的观点――“翻译即理解”,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间的差距,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等因素都会成为翻译的障碍,给翻译带来困难。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努力使自身的视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视域相靠近,做到视域融合。以期重现作品精髓,同时彰显作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侠,2010,阐释翻译“祥林嫂”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J],《绥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五期,132-133页。

[3]朱瑞君,2009,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

[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92-96页。

[5]陶渊明,1988,桃花源:诗并记[M].中国文学史勘考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9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第一,本源性知识便于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的共有特性,用最短的时间牢固掌握更多规律性强的知识。

以汉字教学为例,初中阶段要掌握3000左右的汉字,识记量大,汉字的意义复杂,但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汉字只是生硬的符号,识记很不容易,加之电脑打字广泛使用,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情形十分普遍,使得很多学生的作文错别字满篇,无论怎样重复进行听写读记的训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耗时费力,收效不佳。但若借助汉字本源性知识――“六书”,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汉字7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教学中如果将这些形声字归类整理,辨识运用,就会一次性辨识很多形似字,这样会用很少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很多汉字,而且能牢固掌握。例如这一组形声字,形旁或叫义符都与字义密切关联,“燎(用火)原”、“(用目)望”、“嘹(用口)亮”、“潦(与积水有关)倒”、“镣(金属)铐”,运用本源性知识通过比较很快就能辨别清楚;又如 “武”字,学生容易多写一撇,如果告诉学生这是个会意字,是“止”和“戈”合意,这个字记录了古代战争用“戈”割掉敌人的脚趾来显示军功的历史,“戈”的一撇被挪移到上方变成了一横,其他带“戈”字旁的字,如果一撇没有挪移就必须加撇,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旦”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很难弄清楚,如果明白这是个会意字,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那么学生自然理解“旦日”、“元旦”、“危在旦夕”、“坐以待旦”、“旦种暮成”、“连宵达旦”、“毁于一旦”等词语中的“旦”的含义。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它有出处,有产生的背景,背后都有故事。如果抛开成语背后的故事来教学成语,学生容易错用或乱用成语。比如“滥竽充数”,如果学生知道它讲的是南郭先生混在宫廷乐队中“吹竽”蒙事儿的故事,自然不会把“滥竽充数”写成“滥鱼充数”,知道故事中没“鱼”什么事儿;又如“悬梁刺股”的“股”,学生往往写出“骨”,如果让学生查阅成语讲的是什么事情,一准儿记牢靠了,不仅如此,还能从故事中学到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岂不是一举多得?

有了对汉字本源知识的基本了解,不但对新知记得牢靠,而且理解也会更加深透,辨析字形识记汉字也就变得意趣横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了解了传统文化。当然,汉字随着历史变迁而演变,出现了一些特例,教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

由此可见,本源性知识可以弥补死记硬背的不足,让学生活学活用,便捷而轻松。

第二,本源性知识易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便于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起源于劳动,早期的诗歌多是劳动歌谣,诗歌与音乐密不可分,相当于今天歌曲配的歌词,但又自含音韵节奏。所以,古代的诗歌富有音韵美,而这种美只有唱读才能体会。古诗的音乐我们无法了解,不能还原最初的吟唱旋律,但是如果凭借出色的朗诵水平配乐朗诵的话,诗歌的情感、意蕴、节奏会自然而然流进学生心中,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唤起他们心中相似的体会和感受,使他们不禁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深情演绎,不用逐字逐句讲解,不用死记硬背,每一个字都无可替代,每一句话都种在心中,诗中那人宛如自己,诗中那物历历在目,那情那景好生熟悉,“不思量自难忘”。

朗诵是诗歌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是回归本源的有效做法。以读激情导趣,以读促解深味,以读促说促写,才是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名篇佳作唯有美美地读、忘情地读才能体悟到文章的无限情思和丰富内涵,读出诗文中的情景,读出作者心中的甘苦,甚至感受到作者行文间不经意的一个皱眉或一次自得的微笑。这样,课文就变成了“美味佳肴”,学生才能对她感兴趣,才愿意去自主探究,深入品味,使得语文情感教育功能、审美情趣的培养都落在了实处,接上了地气。阅读理解要阅读理解,只有读了才能理解,如果不重视读就要理解,目标达成难以实现。

第三,本源性知识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到自主学习、创新运用的催化剂,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关键环节。

既是本源性知识,要运用它,自然要追根究源,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有的学生列举老舍的作品如数家珍,可是老舍原名叫什么,学生怎么也记不住。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安排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弄清楚“老舍”一名的由来自然了熟于心。学生自然会探究出老舍原名舒庆春,把姓拆开做他的字“舍予”,“舍予”就是舍去自己,表现老舍立志做个无私忘我的人,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他正式署名“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反映出他的质朴。这样的做法,不仅学生记得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印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古文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其实,掌握了相关的本源性知识并适时运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知识就是阅读理解的本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文也好,现代文也罢,都要带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古人虽然离我们远,但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都要生活,都有喜怒哀乐,读古文的时候就要不断唤醒学生类似于作者处境下的心境与想法,运用常人的逻辑,常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感悟。

就像阅读理解《桃花源》,如果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本源性知识,将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幻化成一个充满争斗,尔虞我诈,压迫、自私、贫穷的家庭,你是其中的小小分子,陶渊明描绘的理想境界――桃花源为什么是与世隔绝的,又为什么能够被发现,既然被发现了,为什么再访时了无踪迹等,自然不难理解了。

二是文章是由人而写,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尤其是作文时的处境,知人论世,是破解古文学习难题的重要一环。

例如,《论语》产生的年代虽已久远,但是古人和今人都要讲话,都要交谈,《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为心声,了解孔子政治思想、教育主张对理解他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

又如,屈原追求光明而投江自杀,陶渊明弃官归隐、醉情田园,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欧阳修极力推崇与民同乐,我们都给予肯定,这是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知人论世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了解作者生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个性、经历,可以从作品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理解偏差,这正是我们阅读的目的之一。

三是借助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常识和一些典章制度的了解,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高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