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篮球教学论文范文

高校篮球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篮球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篮球教学论文

第1篇:高校篮球教学论文范文

1.1、教师教学观念传统

虽然我国的体育教学一直处于改革状态中,但是由于根深蒂固和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在高校运用多年,很多教师仍旧无法改变教学观念。很多高职院校的篮球课教师仍旧附有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教学的权威,只是自己在前面为学生讲解篮球理论和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并未凸显出来。同时,由于很多体育教师并未意识到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教学环节和篮球活动的设计工作不充分,难以满足学生对篮球学习的需求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1.2、篮球教学方式和内容落后

基于资金、观念、宗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比较落后。教师对于篮球理论和知识的掌握仍为固有的知识,并未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接轨,所表现和传授的体育精神和篮球教学目的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如今,篮球教学比较注重终身性、健身性等,而目前的篮球教学与篮球教学的目的并不符合。篮球运动对趣味性和休闲的要求较高,如今篮球教师对游戏和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不多,无法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且没有针对性,缺乏主体性和个性化篮球教学。

1.3、基础设备不完善,缺乏主体评价

相关教育部门和高校对篮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教材选择、体育设施建设如运动场、篮球场、篮球设施等的建设投入较少。而即使相关部门的投入资金较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数量较多,且对其的需求量大,僧多粥少,很多偏远地区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零。教师只是凭着口头讲解和一些小的活动进行教学,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篮球的乐趣,且学到的篮球知识有限。高校目前的篮球主体性教学缺乏评价体系,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习成效、态度等的反馈和考量,直接照搬照抄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重视程度不高。

2、高职院校篮球课进行学生主体性教学改革的对策

2.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位置。教师作为篮球教学的引导者,应结合篮球教学目标和宗旨,制定人性化、学生主体化的篮球教学方案。在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严格实施,以保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避免理论上为娱乐篮球、健身篮球,而实践教学却忽略这一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任务繁忙,面对学习、考试、就业等不同方面的压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压力制定篮球教学策略,将篮球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培养,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并在学习中增强体质。

2.2、优化主体性篮球教学内容和方法

体育教学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固有的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大部分高校仍旧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标准和方式,仍旧以竞技篮球教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主体性教学目标不符。教师应改进教学内容,制定内容前应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有计划地制定主体性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选择,并实现个性化教学。增加篮球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多设计一些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或者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欢快的模式下掌握篮球技能,并得到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可采用示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尊重学生主体性,营造一个欢快轻松的篮球学习氛围,将竞技篮球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主体性评价体系相关部门应注重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投资,注重资金支持的范围和充足性,加强对其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因运动场等设施的因素阻碍学生学习篮球和强身健体。高职院校应注重篮球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技能,定时为篮球主体性教学注入新鲜和年轻的师资,为篮球教学增添活力。同时,应建设主体性评价体系,针对篮球主体性教学的内容、方式、环节设计、效果等进行评价,并实行评分制,鼓励教师、学生对主体性篮球教学加以评价,针对不足的地方和问题加以改进,推动高职院校篮球主题化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篮球教学,达到篮球教学的目的和标准。

3、结论

第2篇:高校篮球教学论文范文

英德市英东中学创办于1942年秋,是一所“全国少有、广东仅有”的革命老区学校,英德市直属完全中学。英东中学创办之初,校址位于桥头板甫第八保的潭峰寺,现地处英东片中部、滃江河畔的桥头镇桥头街。69年的风雨历程中,校址迁移一次,六度更改校名,先后使用过“新中中学”、“私立初级英东中学”、“桥头中学”、“翁源县桥头中学”、“英德县英东中学”、“桥头中学”,现名为“英德市英东中学”。

英东中学占地160亩,校园布局合理,主要由教学区、运动区、学生宿舍区和教师生活区四大部分组成,环境幽雅。校园内既有气势恢宏的现代化综合大楼,又保存着有近70年历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并给一代代英东学子留下美好记忆的“老礼堂”。整个校园绿树成荫,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分明。不仅有雄伟的校门,宽阔的广场,功能齐全的教学综合大楼,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生饭堂和小型超市,卫生方便的学生宿舍楼;还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历史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室、美术室、音乐室、生物园、地理园等功能场室以及标准的400米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一批。2011年,该校为配合桥头争创广东省教育强镇,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桥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兴建了一幢综合办公大楼,重新装修改造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礼堂,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的整治,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添置了一大批教育教学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英东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13人。近几年,先后有5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县、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有70多篇教师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008至2010年,该校连续三年选派教师参加英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均获得了全市总决赛一等奖。

2011年英东中学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多人。学校秉承“特色立校,多元育人”的办学理念,实行班主任、科任教师责任制、学生午休制和“半封闭式”管理,全力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学校以体育、音乐和美术教育为特色,从高一开始开设体育、音乐和美术专业班,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英语等双学历班,学生只需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和参加计算机的学习并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就可以参加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让更多的英东学子轻松上大学。

第3篇:高校篮球教学论文范文

一、课题研究驱动学校特色亮化,塑造精品校园

(一)科学论证学校特色方向

找准学校办学特色的方向至关重要,它是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起点。我校在制订三年发展规划,策划学校特色时,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立足学校实际,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召开学校办学特色定位论证会,集中思索: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大趋势是什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设施一般的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科技启蒙教育?我校在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陷是什么?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在我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实践的意义有多大?实践困难是什么等。经过层层论证,才将继续深化学校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加大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研究,形成科技教育模式、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使学校原由的优势项目真正转变为学校办学特色项目,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科学规划特色实践途径

1、以课题驱动特色创建的优点

规划学校特色的实践途径是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校在确定了继续深化学校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这一办学特色后,就办学特色有效实践途径展开了探索,最后得出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学校特色形成是一条捷径,原因如下:一是因为课研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以课研形式可以深入、持续地推动学校特色工作的开展,区别于搞突击,确保学校特色创建的普及性和连续性;二是因为课研工作是以科学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研究途径,有别于急功近利脱离实践搞文本现象,以课研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学校特色工作的开展,确保学校特色创建的科学性;三是在课研搞特色过程中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又培养了教师个体的科技素养和群体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为生物科技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辅导队伍。

2、以课题驱动特色创建的两大实施过程

(1)以“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为接力棒,形成科技教育模式

继《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后,我们又申报立项了台州市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发了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满足学生要求的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课题组围绕“使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种养殖知识;在动手操作和探究中,培养学生敢干实践、敢干尝试、敢干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对科学、对劳动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生物科技与校外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科学习”的总体目标,构建了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总框架。该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构建了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内容体系、生物科技启蒙教育方法体系、生物科技启蒙教育评价体系等。同时本课题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肯定了学校特色创建的成绩,扩大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影响面。

(2)以“农村小学生物启蒙科技校本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提升科技教育品位

在《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刚刚结题时,我们就与一些专家进行访谈,获取诊断校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的框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常识课、生活与劳动课进行了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又申报立项了省“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物启蒙科技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与理论工作者的紧密结合,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突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设计了36个活动项目,编制了生物科技校本教材,在全校各班铺开试用。实践中,遵循四大原则:

①启蒙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狭窄,受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学知识、思维能力等的限制,对他们进行科技教育,必须强调教育的奠基功能,以培养参与和从事科技活动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为主要目标。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采用传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活动,即每一项实验课题,指导老师先讲一讲科技知识和做法要求,有时指导师再示范操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掌握科技实践能力。

②地方性适合儿童的知识首先是儿童在现实中能感受到的,因而应该让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经验。农村地域广阔,动植物繁多,随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出现,物类的变化丰富多彩,春播秋收更是农村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我们就是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生物活动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主阵地,走的是同农村产业密切联系的科教之路,基本上是围绕花果类的培育、繁殖、引种上的一些具体科学技术问题展开科技启蒙教育

,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效果,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又使农村学生直接领悟到科学的社会价值,深得学生和当地领导、干群的欢迎。

③实践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技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从活动中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在科技启蒙教育中,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每两周定期上一节课,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获得解决问师的真实经验,全面培养能力。

④渗透性在一个规模大,人数多的大校开展整体性的科技启蒙教育,光靠每周定期进行的一次科技园活动,显然是不够的。使科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把科技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将科技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采取课堂教学渗透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把科技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中,实施以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为主各学科配合的渗透课程组织模式。

伴随着该课题的实施,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分低、中、高三级段编印了学生生物科技启蒙教育校本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在全校、全镇推广,使生物科技教育真正在全校学生中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的条件下开展,为我校构建起独特的校本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特色亮化,使我校科技教育特色不断发扬,科技教育之翼更加丰满。该课题荣获了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

(三)科学总结办学特色经验

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存在着共性和个性,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验证,只有不断总结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因此,我校并不不仅仅满足于学校在特色创建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而是积极地通过教育专家指导、长三角地区教育成果推广会等途径科学总结特色创建的成功经验,并积极地辐射到学校工作各层面,丰富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内涵,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前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师资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塑造教师家园

(一)以实施“师德创优”为核心,打造教师敬业奉献的家园

认真实施“__小学师德创优三年规划”,提高教师师德建设的规划性、实效性。以“团结人、鼓舞人、塑造人、提高人”为宗旨,汇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创教育文明,分年度分别以“爱学生”“爱事业”“爱学校”教育为主题,学校党政、工会精心部署,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强师德,促师能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师德座右铭征集、爱学校征文、师德征文、“两法”学习、师德报告会、典型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真正树立起我校教师的师德师表形象,为学校自主发展,实现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以实施“校本教研”为主抓手,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园

1、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研讨、调查研究等为基本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研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实施“周周有活动,每月一循环”的校本教研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切实抓好“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研讨”系列活动。①每月安排一次教师“理论学习”活动。②每月安排一次教师“集体备课”活动。③每月安排一次教师反思交流活动。④每月安排一次“主题教研”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讨”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能力。

3、围绕调研中发现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重点,多渠道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了近30次全镇性的语文、数学、技能科教研会及教学开放周活动,做到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系列化,努力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水平,不断总结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改经验。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灵活的校本教研方式,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多次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单04学年,我校就有5批教师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市内、外听课学习平均每人达2次以上,10多位专家来校指导,大大增加了教师与专家、名课堂直面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成长中的专业引领作用。

5、以“评”促“展”,推动教师的专业提升。

通过各项业务评比和展示活动,多为教师成长搭台,通过组织镇新课程优质课评比、镇教学大比武、镇新教师教学汇报展示、镇语文教师阅读竞赛、镇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以坚持“科研兴校”为依托,打造教师群体研究型的家园

学校教育科研坚持以“以服务为方向,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管理为保证,以效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立足课堂教学,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通过组内研讨、网上研讨、教学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业务培养,共召开4次全镇性的课题研讨会,并邀请专家点评引领。三年来,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较快,成效显著,大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实现规划提供才力保障。

(四)以丰富“教工生活”为途径,打造教师和谐发展的家园

学校党政、工会以“陶冶情操、培能益智、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组织教工外出旅游、排球赛、篮球赛、电脑打字比赛、才艺比赛、体操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师生活,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校教工在全市的教工体操,教工 元旦文艺汇演中均获全市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工的风采,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先进职工之家,下属3个片校被评为市先进职工小家,2名教师被评为市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凸现了学校办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