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表现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教生;思想政治;以生为本
本文的特教学生,指的是七、八、九年级的聋哑学生,因听障导致他们在知识吸收、思维方法、逻辑思考、概念理解、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一定困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素质教育之灵魂,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我作为一名龙岩市武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普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寻求索,并进行一点思考和总结。
一、特教生的基本特点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授课对象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里我们不去描述特教生的一般特点,而只专注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上,特教生所具有的特点,特教老师应予以特别关注的地方。
1.学生知识面不广。特教生由于他们听觉丧失和语言交流能力的不足,缺少了听闻这一重要知识来源渠道,与外界交流阻碍重重,知识获取的途径相当狭窄。特教生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社会知识与同龄人相比相对贫乏一些。知识积累不足,略显单纯、幼稚。
2.特教生比较敏感,自尊心强。由于敏感和自尊心强,易导致他们对歧视的情绪反应强烈,有的残疾儿童以爆发式情感表现,有的则以深刻而持久的内心痛苦隐藏在心,表现为无助与自我否定。虽然他们生活于无声世界,但他们却很专心上课,很在意老师的表情、激励、打分,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
3.特教生喜欢互联网。特教生虽然语言能力和听觉能力有障碍,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喜欢互联网,因为网上可以无拘无束,对特教生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世界,网上应有尽有,你所需要的大概都有,能帮你解决许多的困难。因此特教生对互联网情有独钟。
4.特教生接收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手语的准确性问题。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课,不可能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传达给学生,还要有手语的翻译。教师讲授―手语翻译―学生接受,这就会存在一个讲课与手语是否对等、是否准确的问题,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师讲授的,手语错误或难以正确翻译授课内容,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这种通过手语的授课形式,对教与学的影响较大,不仅对教学进度有影响,还有可能涉及内容理解的偏差。
二、特教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通过这两年的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此我们对特教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必须进行教材处理。特教班使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也是教育部统编教材,由于统编教材只考虑到教学内容,不可能关注到特教生的特点。所以特教班教学不能完全按统编教材,逐章逐节地进行教学。这样既不影响主要内容的讲授,又能符合特教生的特点,达到学生喜爱、学而有益的目的。
2.坚持小班制上课。由于小班教学可以提供改进教学,增进互动及提高学习成就的机会。可以增强特教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更积极的态度及更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课堂互动,只有小班上课才易于师生互动,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室气氛较为良好,更有热情及同情心,师生之间也能彼此尊重。
3.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听力和语言障碍妨碍了特教生面对面的交流,但他们之间在QQ、短信交流方面十分活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多与学生交流、讨论。一些作业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教师直接写评语、打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更乐于采取网络平台交流的方式,喜欢用网络完成作业,喜欢教师及时地通过网络进行解答问题,批改作业。而且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密切了师生关系,更有利于特教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4.考评方式多样化。对于特教生而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概念、定义以及对一些历史性、时间性知识的了解,而在于他们能否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仰,明辨是非,独立自信,克服自卑,敢于面对,奉献社会。所以特教班学生的考评、考核,应当打破单一的试卷考试,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这样更适合特教生的特点,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由于特教生与普通生存在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他们在教育中的特殊要求,我们在对特教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特教生的特点,坚持以生为本,尊重特教生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探索研究相关教学方式方法,并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改革,达到提高特教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从而促进特教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合理、准确的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因此:(1)全面理解课程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中师政治课程目标从纵向而言分三个层次:总体目标,统领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要求;模块目标,规定特定课程内容的教学主题和具体要求;专题目标,规定专题内容的特有价值和教学要求。中师政治课程目标从横向而言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目标中的基础部分,只有掌握"双基"方能立足于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此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其它两个目标更好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它贯穿于前两个目标,它的实现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从纵向、横向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去实现思想政治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育功能。(2)贯彻实施课程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理解课程目标后关键的还在于全面实施课程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增强教学目标达成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核心理念,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各种教学要素。首先要从"为什么教,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是以"教什么,学什么"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次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即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依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着力点从传统的知识习得、技能的训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正如美国教育学者加涅所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
二、激发课程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难学,需要背诵很多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无聊,同时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厌烦政治课的原因,对症下药。其实政治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涉及到政治知识的实例讲给学生听,利用创设情境或多媒体展示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挑选几名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内容进行表演,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台上与台下其乐融融,这样,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和自己的实践,围绕学生的实际,借助国内外大事,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经常帮助学生阅读各种书籍,如《半月谈》、《时事》杂志等。例如,朝鲜半岛问题,韩国在短短的一个月举行许多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每一次军事演习美国都参加?你认为中国会有什么想法吗?教师可以根据实践和教材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并让学生讨论。这些事件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知识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事实,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学因为生活而变得更加精彩,更具有实效性,学生的生活也因此而更富有知识的韵味和朝气,充满生活气息的中师思想政治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政治动态,对课本的内容及时进行延伸和拓展,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统一进行指导,并通过表演和录像等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要想将生活之水真正引入到中师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绝不可以忽略生活这一活性的教材。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相应的生活体验中感知事物并认识事物,并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也可以在保证学生的安全下多带领学生出去走走,亲身体验周围的生活,到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自身各种生活能力,让学生带着体验生活的投入到承接新知识的姿态中去,学生们只有获得了真切的生活体验,技能和素质才能内化到他们的心里,产生应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31-01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受个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等的制约。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有着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并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知识并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永久地保存在记忆中。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举一反三,提出超常见解,发现新的观点、知识、方法。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是创造性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探索大自然中的未知现象,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教师未能从观念上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常听教师说,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学生怎么还没有听懂。他们认为,只要同学们把教师讲的内容理解记住了就完成任务了。他们没有认识到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现成的理论知识,而不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没有把握好发展智力与掌握知识相统一的规律,他们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架构只流于形式。新课改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教师只是在教学内容的掌握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起首要作用。而在实际中,这种“双主体”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双主体。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教师依然滔滔不绝地讲授着书本,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形式上课堂教学中有学生的参与了,可是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头脑中知识的重新建构。真正的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当前这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主体”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
三、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哲学常识、经济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释疑解惑,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认知能力,自觉地内化社会主义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需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首先,教师要爱护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而不是讽刺、挖苦学生。其次是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与异想天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管学生回答多么离奇,都以“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学生”或者“老师为你独特的想象力而感到惊喜”等评语来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精神焕发,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侯明志.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与作用[J].德育研究, 2007(32).
[2]杨清华.试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中学教学参考 ,2015(9).
[3]许慧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视交互主体性原则[J].嘉兴学院学报,2003(7).
[4]程礼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探究[J].江苏教师,2016(5).
[5]宋家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创新与学生主体性开发[J].课程创新 ,2013,(12):019.
作者简介:
一、教育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是课堂睢一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教材进行,“忠于教材”、“以本为本”,不能有任何脱离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行为。而现代的教学论则认为,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学生的教科书。这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性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不仅有静态的教学资源――教材、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乡土资源等,而且有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调整和选择教学内容。精选一些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等问题;增补一些对学生学习有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和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
二、教育教学形式是开放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应是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形式不能仅仅限于班级授课制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合理地选择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完成有关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创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活动,动脑动手,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受到启迪。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而开放性的教育教学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圆桌谈话式、自主探究式、分组讨论式、情景复现式、学案导学式、演讲辩论式、参观访问式等一系列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灵活选用一种或几种联用,在课后也可以布置一些观察、阅读课外书籍、社会调查等形式的作业。这样不但能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而且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成长。
三、教育教学时空是开放的
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必然要有开放的教学时空与之相适应,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时空安排必须灵活机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主题内容确定哪些是当堂课必须完成的,哪些可以留到课后去继续完成,哪些是过一段时间再完成的。加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时事性都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虽然是主渠道,但不是睢一的渠道。电视、报纸、相关杂志等都是课外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好渠道。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与学中,教师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限制,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去思考,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到社区调查研究,等等。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需要的,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堂。
四、教育教学手段是开放的
教学活动总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教学质量、效益等,都与所使用的教学技术手段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教育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纵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都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在整体上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广大政治课教师只有在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挂图、粉笔、幻灯等)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要让学生在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教学活动中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萌发灵感,增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师生关系:一种是专制主义师生关系,另一种则是放任主义的师生关系。这两种师生关系都是与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背道而驰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则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教师不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这种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它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
六、教育教学评价是开放的
工学结合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
工学结合;中职;思想政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运用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尝试将新的教学思想应用其中,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实际上,部分中职院校在应用工学结合模式过程中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以思想政治教学为切入点,对工学结合模式在中职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就是指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有效的联合在一起,通过学校与社会的配合,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培训,这种“知识+能力”的培训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在工学结合模式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主要措施应该包括:(1)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保证学生能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全面的掌握实践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2)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在满足当前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更多的向学生渗透就业思想,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在一起,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更好的参与工作。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接受了工学结合模式,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策略存在多种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与企业对工学结合模式的管理未提出过高的要求,并且在操作上也不需要严格按照市场的相关内容展开管理。而另一方面,企业在教学过程中,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技术指导上,所指派的指导人员多为技术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这些员工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对于学生的思政学习没有相应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处在企业的环境下,教师无法针对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教学,这也会影响学生学生的思政教学效果。因此对教师而言,在当前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开展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新时期工学结合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为同学树立正确的三观。针对这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以多种方法让同学了解实际或与实践有关的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对中职教师而言,在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应该做到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爱好兴趣。总体而言,我国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贪玩”、“不爱学习”往往成为中职学生的代名词,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切忌采取探究式教学等具有钻研性的课堂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因为无法解决教师的问题而出现厌学的情绪。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爱国主义或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进行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本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本院校教学有关,并且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本中职院校为旅游院校,教师就可以选择与旅游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该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利用数据图表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本行业在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巨变。通过这种教学,教师不仅将有关本行业的实践知识引入到课堂上,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了社会变化;还通过列举重大成果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相信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该行业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达到了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精神的教育。
2.充分利用时间
在政治教学中,充分利用时间也是保证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也是整个学习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办法指导实习学生的学习,这也会导致原有的教学计划遭到破坏,影响教学。而对政治教师而言,也应该利用这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以本班级为主体的微信讨论组和微博群,并定期向讨论组、微博群中上传与政治教学有关的资料;也应该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通过朋友圈分享的方式,向班级干部传递重要的思政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干部能督促其他同学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将这些通过特殊方式传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在期末考试中适当的提高这部分知识点所占的比例,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有效的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做好教学评价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程的考评更应该注重科学性,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考评内容:(1)丰富考评内容。在考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职业修养与道德素质作为评价的重点,凡是思想道德与职业修养不达标的学生都应该认定不合格,从而引导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形成相应的准则。(2)完善考评方式。在考评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实习报告、实践学习态度、考试成绩、企业导师评语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迟到、请假现象都应该作为影响期末成绩的指标。(3)增加考评主体。在考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带队指导教师评价和企业人员意见。企业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得如何,能否经受起检验,这样的考评更有针对性、更科学。
四、结束语
主要研究了工学结合在中职政治教学应用的相关问题。总体而言,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实习对教学的影响,并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针,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丽坤 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政治 研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改变了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同学们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确定研究性课题
课题的设置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为此,确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性课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首先,课题设置要有“目的性”。教师要钻研教材,掌握重点,然后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确定课题内容,不要追求形式,为搞研究而研究,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使研究课题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应和学生一起订好研究计划。目的明确,准备充分,课题研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课题设置要有“趣味性”。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课题研究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再次,课题设置要有“社会性”。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关注与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以及学校所在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要能调动、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为课题研究服务。最后,课题设置要有“实践性”。学生只有把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才算完成了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综合得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培养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2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中进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自主掌握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什么课题,通过什么途径与形式去研究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决定,切忌老师包办代替。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长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又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下,教师疏于、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将必然陷于无序、无效的状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形成探究的兴趣,在学生自主选题一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之更趋完善。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学生在收集资料信息、甄别资料价值、提炼资料内涵等方面会碰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在热情鼓励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有效的调节。引领学生探究的价值导向。在讨论中要尊重、信任学生,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敢于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3 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综合性很强,这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资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首先,在收集、整理资料阶段,教师应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好收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用什么方式、途径来收集资料;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学生应培养以下能力:会查阅书籍、报纸、杂志;会查阅各种音像资料;会从网上收集资料;能从事调查研究、向他人请教、与被调查者交流等。其次,在分析资料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现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类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理解、消化、吸收,使这些资料为所研究的内容服务。
4 变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浅谈 如何 提高 中学 政治 教学 质量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的要求,具体的途径有哪些呢?
一、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昕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态度和蔼、语言幽默
态度和蔼可以感染学生并使之对您的授课感兴趣。因为态度和蔼可亲能够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往往学生在亲近您本人的同时会不自觉地也亲近、热爱你所讲授的课程。反之,古板的面孔、严厉的训斥会使师生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有一位学生这样给他的老师写了这样一句评语:“老师,您应该笑,笑才漂亮,心情也才好,可以带动我们的好心情……,”这句评语代表了我们的学生的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每天能够看见老师一张和蔼可亲的脸。试想学生没有好的心情会能对你的政治课感兴趣吗?
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一维演进程曲线变化的,而且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不断转移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扣住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想方设法创设教学,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恰倒好处地使用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一个生动的比喻往往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针砭时弊的顺口溜往往会发人深省。
2、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就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度投石问路巧问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是否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这种制度的差异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为什么?你认为台湾的出路是什么?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住,并且会积极地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这时只要教师稍微加以引导,需要解决或弄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政治科教材知识理论性很强,也比较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接受。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在讲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课题中关于“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时,如果单从理论上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话学生会感觉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但如果做这样一个比喻,效果就会不一样:经济建设好比一部大车,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它的方向盘,改革开放就是它的发动机,大车有安全快速行使就少不了方向盘和发动机。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将自己当成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一味地很起劲地讲授下去,错把学生当成录音机,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效果暂时还好,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知识遗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学是时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发现法教学。
发现法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地的蓬勃开展,广大一线的教师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依然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有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它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意味着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也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那么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备好课,课堂设计要科学、要有针对性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上的意思是:要想在40分钟的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效果,必须备好课。有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很成功。课后,有一位老师问这位上公开课的教师,“你用多长时间备这节课?”,那位老师说,“我一辈子都在备这节课”。可见,备好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效果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教师们要摒弃浮躁的心理,建立终身备课、时时备课的观点,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认真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中学生的情况,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课堂设计要科学、要有针对性。《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知己知彼”并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也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农村初级中学,就必须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的特点来搞课堂设计,使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的情况。如在问题的设计,资源的运用、知识难易的选择、知识容量的大小、教学方法的选用、作业、习题容量的大小等方面的设计都必须符合农村中学生的情况。
很多刚来中学教书的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吃不透等,有些问题难易度把握不准,自己认为很简单的其实学生很难理解;有时设计的容量太大了,学生“吃”饱了撑着“消化”不了,等等,所以课堂效益、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积极研究备课,才能使得备课越来越科学、越有针对性,效果也越来越好,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好课应该成为我们的另外一个追求,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改以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填鸭式”、“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更是严重地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教育,得到关心、帮助和爱护。但是,学生是有着自觉能动性的个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见,对于给予自己的教育,时时都会产生接受或拒绝、认同或反对、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由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必须真正的把学生当成是接受教育的能动主体。教师与学生应相互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师道尊严”,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更应不断摸索、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建民主的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亲切的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研究性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相关问题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关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 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具有自然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三、构建知行统一的练习体系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练习,要按照加强认知、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指导行为实践的要求,构建知行统一的练习体系。要根据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整体设计各单元练习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形式,注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多方面的练习经历。
要精心设计和选用适当的书面习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书面习题,要少而精,具有现实针对性。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更多地设计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的情景习题,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小课题的研究。要鼓励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研究时间,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可以课件、学习心得、调研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在班级或学校中进行汇报交流。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练习的设计,要依据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定位,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目标。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实际逐步递进。各单元的练习,要兼顾基础性和提高性,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活动练习和小课题研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要强化信息技术在练习中的支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搭建练习支持平台。
四、加强实践活动,巩固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知付诸行动呢?我认为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取得实效的最关键节。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社会调查、参观活动、主题班会设计、教育宣传策划、主题行动等,通过实践,学生能在具体活动中提升思想品德,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让学生开展“感恩行动”的主题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或父母生日等特别的日子开展各式各样的感恩行动,并写成书面心得体会,在教室黑板报中出版专栏,扩大宣传教育,形成氛围,相互督促,共同铸造感恩之心。中学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生活、做人非常重要,通过进行感恩教育能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师长之恩,表达感恩之情,思索报恩之举,从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报恩之行。让学生从感恩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边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并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从而可以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也是最终极目标。
五、创新评价模式,力求评价方式价值化
作为德育课程的教材,要注重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也促使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角度的多维性
所谓评价角度的多维性,是指对学生的学生评价不应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现(如考试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和提高,必须广泛深入地考察学生围绕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所发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学生每一方面的点滴成绩。
2、 评价注重过程性
所谓评价注重过程性,指评价要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他们在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下,积极朝着做一个好公民的方向发展,都应给予积极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而不应只看到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的单一方面评价。
3、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的思想课程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为此在思品教学中,经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往的教育评价只是单一主体评价,是线性的外部评价。新课标下课堂评价必须提倡多种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取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2]王瑞荪。比较思想品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职业中学 和谐班级 构建
班级是学校的组成细胞,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班主任则是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因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科学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时,我总要把我的想法及班级计划以标语的形式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每次主题班会上重温一遍。具体内容及分布如下:
前面黑板上边是“活泼上进,健康成长”八个大字。后边是“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警句。两侧墙壁上的标语是:(1)做文明个人,创和谐班级;(2)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
我对同学们说,这是我对大家的期望,希望他们不但有强健的体魄,还要具有乐观上进、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我把后边黑板比作是一块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两个周开演一次,当然每次的演员和内容也是不同的,我经常鼓励他们在此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己,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金子就会发光。
“做文明个人,创和谐班级”标语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物品从哪里来还归哪里去,待人要用文明语,接物要用双手递,等等。比如,在我们进行防震演习时,我故意将凳子放在教室巷道里阻挡学生,事后,我告诉他们:坐了凳子归到桌子下边,这样对进出的人都方便,让他们明白了这样做既于己方便,又与人方便。
“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标语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教育他们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这样才可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比方说,我把学生每4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有管胸卡的,有管灯管的,有管门窗的,有管墙壁卫生的,等等,让每个人都有事干,这样做既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同时又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明白:其实,每一个平凡的人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他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二、多渠道实现心灵沟通,构架和谐育人桥梁
1.尊重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班主任一定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肯定全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首先,班干部的产生一定要真正发扬民主,并定期改选。其次,班上的班规班约及一些重大活动,应交由全班讨论通过。第三,让学生自己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应甘心在幕后支持他们,甘心做他们的倾听者。总而言之,你尊重他们,让他们从内心接纳你,把你当朋友看,你才能全面了解他们,才能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2.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爱是对人和对事物的深挚的感情,它是一种用手摸不着,用嘴说不出的情感交流,只有用心去体会,你才能毫不做作地付出真爱,并使对方的心灵得到滋润,而关爱是教师职业的前提,一个富有爱心的班集体是坚不可摧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老师、父母心中的后进生,是弱势群体,备受学生、家长及有些教师的歧视,这些孩子更需要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和爱心的浇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不定期地进入学生宿舍,嘘寒问暖。冬季发病率比较高,我自己掏钱给每个宿舍都买了应急的感冒药。二是对于家庭经济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我个人或通过学校,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马上与家长或本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区别对待。四是学生有病时,只要自己有空就陪他们去医院就医打吊针,自己没空时就让其他学生陪着。总之,让学生感到关爱无处不在,让自己的一份真挚诚恳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教化学生,时间久了,学生的心灵就会有所触动。我记得有位同学是这样表达她的心声的:一个人有一颗心,用一颗心去感动另一颗心,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幸福。
3.宽容对待学生的不足及错误,使学生有改过的机会
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要知错就改,保证不重犯。其实,每个教师都是从那个年龄段走过来的,无意间的不注意再所难免,况且有时候一些小小的失误或失礼也并非出于故意。这种时候,班主任总得耐心指出问题的本质原因,给学生给予知错就改的机会,任何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职业学校学生自尊心更强,对他们得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让他们自己认识错误,主动承认错误,达到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由师生情感沟通达成共识,以便学生能从内心接受教师的劝言。我班学生苏某某,在校有很多不良行为,脾气暴燥,上网上游戏厅及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我经过侧面调查,并询问本人得知,他把父母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用在了不正当的开支上,包括上网,打游戏,请人吃饭等。对他的这种行为,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积极配合,施以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段时间后,他也有了改变,并且脸上也有了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灿烂笑容。通过各种方法形式的教育,使全班学生团结一心,杜绝了拉帮结派现象,无一人严重打架,也未发生过一起恶性事件。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