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第1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87-02

一、引言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城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在该形势下,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先成家再去外地奋斗,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只能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原流出地由他人代养或寄养,从而形成了我国目前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当发达的21世纪,一方面城市需要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又渴望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导致“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断扩大。对于这样一个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人格形成和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而缺乏父母的关爱,使他们比同龄人群面临更多的心理困境,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该形势,对扬州地区和宁夏地区的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研究基本信息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扬州市宜陵镇一所农村中学与宁夏固原市一所城镇中学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问卷率91%。其中扬州地区留守儿童共86人,非留守儿童87人;宁夏地区留守儿童11人,非留守儿童72人。可以看出扬州地区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宁夏地区城镇中学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较大。

2.研究方法。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基于样本数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辅之对比分析,以期从扬州地区和宁夏地区的比较中呈现出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内容涉及留守儿童年龄、性别、爸妈是否在外地工作以及在外地工作年限、自己由谁监护、回家的频率等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被测试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被测试总体来看,一共256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212人,占82.8%;心理健康有问题或异常者29人,占11.3%;心理健康有严重问题者15人,占5.9%。可见,两个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大体没有问题,只存在少数的心理健康异常者。总体而言,被测对象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方面检出率均比较高,说明全国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普遍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得不到释放从而产生焦虑,导致偶尔失去理智冲动倾向明显。被测对象在其他问题的检出率较为正常,说明两个地区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没有显著问题。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本次调查两个地区留守儿童共计97人,非留守儿童共计159人。其中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者80人,占82.5%;非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者132人,占83%。从数据结果可知,虽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方面均状况良好,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我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3.扬州地区与宁夏地区留守儿童现状的对比。本次测试中,扬州地区共抽取了173人,其中留守儿童86人;宁夏地区抽取83人,其中留守儿童11人。由于资源的限制,扬州地区抽取的是农村的一所中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相当;宁夏地区抽取的是城镇的一所中学,留守儿童人数明显少于非留守儿童。宁夏地区被测试对象除了在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的内容量表问题的检出率低于扬州地区外,其他内容量表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扬州地区,并且两个地区检出率差异较大,尤其表现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方面。

4.不同变量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1)性别。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其中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而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男生焦虑高于女生。(2)监护类型。不同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有不同的影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等方面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上有显著差异,其中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单亲监护留守儿童与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和同辈监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

四、总结及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以及家庭教育而过早的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扬州和宁夏两个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统计之后,本文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普遍比较大。无论是扬州地区还是宁夏地区,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焦虑问题检出率都比较高。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比非留守儿童大,但是在具体问题的检出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区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冲动倾向和过敏倾向上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上略高于留守儿童。总体而言,两者并无显著的区别。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监护类型、父母在外工作年限的差异。与父母交流频率、交流方式以及家庭教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会环境、学校师生关系以及与同伴关系等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结论,为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其监护人对于家庭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关键作用,祖父母或外祖父不能一味地宠溺孩子,误导孩子的价值观,遇到事情应尊重孩子的意见。此外,应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加强与孩子间的交流;学校应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与班级环境,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政府需重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凤萍,王晓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2]李浩然,孟群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ZHANG Hui,LIU Jing,CHEN L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37,China)

第2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和观察,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性格孤僻导致不善交往

依恋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父母双方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其他上辈监护,但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也藏在心里,只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从而形成了精神或人格的障碍。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2.内心失衡导致心理偏差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不能享受到来自家庭温暖,所以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交往、虚荣攀比。而父母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因此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3.内心焦虑导致自卑严重

在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关心,而在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很敏感,常无端感到恐惧、紧张,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心理容易出现异常。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猥琐以及自认为不如别人等消极心理。

二、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和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会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上代监护一般为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多不如父母强。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2.学校、社会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1.家庭要加强情感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为人父母无非就是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忽视孩子的德育和个性培养。对此,需大力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给家长教育常识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常识。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加强对生病、受伤害留守儿童的治疗。

第3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自尊 状态-特质焦虑 儿童孤独 社会支持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并转移到城市。在这些已婚且有子女的农民工当中,有些人会将子女带在身边,设法让其在打工城市入学,但户籍仍然留在农村,这些儿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通常被称为“外来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或“流动儿童”。但大部分进城务工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留守在家的父母一方或亲戚抚养照顾,造成亲子长期不能共同生活的局面,这些儿童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据推测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17岁城乡流动儿童为3581万,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约2877万)。由于这两类儿童的生存环境均具有特殊性,且规模都非常庞大,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都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城市常住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既然两类儿童都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那么到底这两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何差异呢?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仅有的少量研究中也很少会把留守儿童再详细分类,本研究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父母均在外打工、仅父亲在外打工、仅母亲在外打工和流动儿童进行比较,以尝试对该问题做出一个准确回答。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有效样本共932名,包括流动儿童495名,留守儿童437名(父母均在外打工的129名,仅父亲在外打工的280名,仅母亲在外打工的28名)。流动儿童是从潮州、汕头两市的3所民工子弟学校整班随机抽取,留守儿童从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农村地区学校整班随机抽取。1.2研究工具1.2.1自尊量表(SEI):由Coopersmith1959年编制,Ryden1978年修订。共有 5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述一种情况,要求被试以“像我”或“不像我”来回答。即答“像我”评为1分,意味着高自尊;回答“不像我”评0分,意味着低自尊。3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J B Taylor和 Reitz 报告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90,Coopersmith报告其重测信度系数为 0.88。1.2.2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该量表共40道题目,分为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各有20项。S-AI(第1-20项)中,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T-AI(第21-40项)中,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项均为1-4级评分。S-AI总分(1-2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当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T-AI总分(21-4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一贯的或平时的焦虑情况。分数越高,表示被试的焦虑水平越高。S-AI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16~0.62。T-AI的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73~0.86。同时具有较高的效度。1.2.3儿童孤独量表(CLS):该量表有24个项目。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另外8个为不计分的补充条目,询问一些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仅是为了让儿童在说明对其他问题时的态度时更坦诚和放松。为5级评分,从“始终如此”到“一点都没有”。16条基本条目与8个插入条目做因子分析,所有16个孤独条目负荷于单一因子上。插入条目无一在此因子上负荷显著。16条目的同质性系数为0.90。未校正的条目与总分相关值为0.50~0.72。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与对社会的不满越强烈。1.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为了与被试生活环境相适应,量表中的一些词语做了修改(“同事”改为“同学”;“团体组织活动”改为“班集体活动”,并删除了“配偶”、“儿女”等词),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 研究程序问卷采用团体施测,先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问卷,再以不记名的方式正式进行问卷测查。完成全部问卷并当场收回。最后送给每位被试小礼品1份。所有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以儿童类型为自变量,以各心理健康的指标为因变量,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自尊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显著。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

3分析讨论在自尊水平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这与范兴华等的研究并不一致(其研究结果为流动儿童的自尊要高于留守儿童),究其原因可能与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有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是有名的礼仪之邦,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民风淳朴,邻里、亲戚之间相处和睦,所以作为留守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依然生活在家乡,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关系还在,所以其亲戚、邻里对其会有更多的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使其表现出和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流动儿童相似的自尊水平。 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对中国的多数家庭来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这一点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父亲外出挣钱养家天经地义,母亲主要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孩子对母亲的需要更强烈一些,因此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要比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更高;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其生活在远离家乡的陌生城市环境中,而且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也很难对其进行精细的照料,所以其焦虑程度要高于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和邻居会对留在家里的妻儿更多的照顾,所以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来自母亲和家族其他成员的社会支持,因此孤独感也比其他两组留守儿童更低。由于流动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比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要多。但流动儿童始终是生活在他们不熟悉的城市环境中,所以其体验到的孤独感也比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要高。因此对于想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父母来说,最好能留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4结论(1)整体来说,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最高,流动儿童次之,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最低。(2)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3)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其他三类儿童都弱。

参考文献:

[1]李海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留守儿童达6000万,流动儿童超3500万.光明日报,2013-05-16(014).

[2]蔺秀云,方晓义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J].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8.

[3]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4-65.

[4]李小青,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心理科学,2008,31(4):909-913.

[5]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6]田录梅,张丽军,裴丹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08,(2):8-11.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2-324、238-241、127-131、303-305.

[8]范兴华,方晓义等.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第4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49-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个特殊产物――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往往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他们心身健康的缺失。比如,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抚养、关爱与教育,这都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二、留守儿童的概念

1994年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目前,国内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却存在许多方面的分歧:第一,留守年限的划分;第二,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第三,父母外出情况的划分。多数研究者[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应该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方面(SCL-90)。李宝峰等[2]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9个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2.焦虑情况方面。刘正奎等[4]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在留守儿童中存在个体焦虑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父母离开儿童时,其年龄越小,焦虑水平就越高;第二,焦虑水平与父母和孩子间的联系频率也存在相关。龚开国[5]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特质焦虑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张顺等[6]对安徽省某县两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人格方面。范方等[7]通过建立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利用16PF分别测试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在稳定性、乐群性、自律性、轻松性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紧张性、世故性、忧虑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赵红等[8]采用《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在对照组与留守儿童组中进行性别比较实验,留守组儿童男女之间在6个因子――行为、内外向、智力与学校情况、神经质、自我意识和合群总分上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的男女差异仅体现在行为因子上。程少贵等通过运用MHT和EPQ量表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得出,留守儿童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因子上,在神经质量表得分上,留守女性儿童显著高于同龄常模。

4.行为表现方面。周宗奎教授等人的研究认为,在行为上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有:自由散漫、不服管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学习适应不良、逃学、厌学、小偷小摸、人际关系紧张、退缩、情感淡漠、内向、攻击、任性、性格孤僻、失落感、无用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很多报道显示,现如今,大多数的少年犯其早年都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5.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缺乏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关爱,而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对待人际的态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因为很少与人交流,一般出现问题也不会想到主动与人倾诉,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少言寡语,待人冷淡,很难与人亲近,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事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这样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往往在人际关系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到会产生对他人冷漠,直至一种隔离的状态,很难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人际方面的问题又将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连带产生。

6.其他方面。巨大的心理危机潜伏在留守儿童群体当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出比常人更突兀的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质,比如,他们常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逆反心理严重、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严重到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为什么留守儿童占青少年犯的比重较大的原因。

四、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因素。王丽芬和王东宇(2002)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年限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大致表现为抛物线式,父母外出一年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后升高,继而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为最低;其研究还表明,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男孩高于女孩,高中生好于初中生,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好于无兄弟姐妹。还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率、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有很高的相关,特别指出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的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父母往往在影响儿童未来成长因素中占据极大的比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缺失,将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

2.监护类型因素。叶敬忠等的研究中,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不同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存在于隔代监护中。在高亚兵的研究中表明:首先,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因为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及年龄偏大,所以导致不能辅导儿童的学习和品德方面的成长;其次,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很少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当然也不会帮助儿童排除他们的烦恼,大多会采取让他们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最后,家庭教养方式在这两种类型监护人中也有不同,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迁就、溺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闻不问。

3.留守儿童的性别因素。女留守儿童孩更易比男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更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怖、自责等情绪。岳慧兰采(2006)用MHT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说法,女生的焦虑、恐怖、和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男生。这可以解释为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不同。从身体状况上而言,女生身体较弱,性格多偏内向,所以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会较为敏感、情感细腻、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适应能力较差等。

4.学校教育不足。从学校方面而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关爱明显不够,大部分地方没有对这一群特殊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在学校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就已经很不错了,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人文关怀,而就算在正常的学校,也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学习压力过大,对留守儿童也很少会做到特殊关注,比如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关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等;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寄宿,这使得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和看护形成了“空洞”,教师除了上课,课后基本与学生再别无更多交流,这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这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社会关爱缺乏。日常生活稍有注意就会发现,身边很少有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相关呼吁,也很少有相关的组织来帮助、教育、爱护这些留守儿童。反而是经常会看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消息,而这将造成更多留守儿童的产生,如此看来,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

五、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缺乏与父母生活、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的这种与父母相处的缺失更加需要后天家庭教育的呵护和培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建议是在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父母外出,或者至少能留有一方来照顾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切忌因为对孩子的亏欠心理而演变成溺爱式的教育,要注意正确表达情感,及时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问题,严格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培养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机能。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学龄期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地点,若能够发挥良好的学校教育,则会对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有所弥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成长。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第三,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四,将“家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教师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和心理都获得良好发展。

3.建立社会关爱体系。社会急需呼吁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首先,可建立相关公益性救助机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可由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构成;其次,通过法律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杜绝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如赌博、网瘾等;社会公益机构应组织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如夏令营、科技活动等;最后,呼吁有志之士下到基层去,扩充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能否得到提升应该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社会的关注又促使学校和家庭提供对留守儿童更完善的教育和关怀,三者相互促进,为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家庭因素,但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却不是家庭单方面导致的,而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多方面协作来弥补,给予物质、精神上的投入,使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并且尤为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关爱。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3):60-65.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20(5):82-83.

[3]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521-522.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5]龚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6]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7]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第5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倾向,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功能的弱化等。应采取优化家长的管教水平,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等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1]。“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2]。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由家里老人或亲朋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未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倾向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瞧不起。有的父母把孩子托给亲属,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是这家庭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比这个家庭中的人低一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招别人责备。

2.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害怕与人交往,逃避各种活动。

3.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

因缺少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际交往不信任。大多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上心理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如抽烟喝酒、逃学打架,早恋等。同时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1.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接受隔代教育,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任临时监护人。由于体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的教育责任。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不能很好地与子女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励孩子上进。他们往往以为给留守孩子买了几件衣服,交清了学杂费,寄回了充足的生活费,就是自己关爱孩子的全部。而很少注意孩子思想在想什么,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许多留守儿童在心底对父母失望,认为父母是遥不可及的,暗示出父母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和情感已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2.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

由于农户家庭的相对独立,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也由原来的直接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活动,转变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数量被减到了尽可能少的程度。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在走访调查中,笔者问及一些村干部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因此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职能上还是从实际功能的发挥上,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优化家长的管教水平,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亲子间情感互动的产物,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应多给孩子理智的关爱,爱而不溺、严而不厉,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和谐向上的教育环境,并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首先,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学校要深入每个班级,摸清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真实情况。再次,要建立心理健康援助制度。聘请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以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引导留守儿童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3.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

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是一个人际十分熟络的社会,也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社区对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都比较了解,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社区又是监督留守儿童可能产生不良行动的最好场所。留守儿童尽管缺少亲情,若社区能使他们感到温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亲情。因此,应该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权力。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他们心理素质的活动,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留守学生德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38)子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6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学习兴趣不高,存在厌学现象

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厌学现象。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比其他孩子差。笔者对一所乡村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60%以上的学生属农村留守儿童,85%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不爱学习,恐惧上课。

2.个人性格畸形,行为比较极端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善与他人交流,易生自卑、内向心理,情感淡漠,安全感差,遇事不能冷静,常表现出焦虑、忧郁、偏执等行为,经常失控,性格向畸形化发展。调查发现,35%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其他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很不公平,于是抵触其他孩子,甚至为一些小事争吵、纠缠、打架。

3.道德素质较差,缺乏正确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道德素质较差。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存在误解,认为父母不要自己了,对父母产生怨恨,与父母的感情疏远,没有亲情感,对其他的亲人也不在乎,没有敬老爱老意识。调查显示,农民工中有45%一年不回一次家,25%一年回一到两次家,26%只在重要节假日回家,仅有4%经常回家。这些父母一回到家,对子女不是进行教育,而是以钱和溺爱来弥补子女,忽视了道德行为引导。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令人揪心。那么,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呢?调查发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家庭方面,亲情教育力度不够。留守儿童处在情感和性格的成型期,正需要父母的亲情教育来辅导,而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流向了城市,他们与子女的互动、沟通剧减,致使子女心理上的问题无法得到至亲的开导,家庭监护力度相对薄弱,隔代人监护显得有心无力。二是在学校方面,教育资源不够均衡。从我国教育工作实际来看,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是呈现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态势。三是在社会方面,没有形成有利环境。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去过黑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的超过50%,在这50%的留守儿童中有28%的人有过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总的来说,如今的农村环境,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家庭多亲情,给孩子多一点温馨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父母加强与家里的老人或者其他照看孩子的亲人联系,在共同商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多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孩子进行感情的沟通,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帮助孩子纠正心理发展方向。

2.学校多关爱,给孩子多一点温暖

学校应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成长需求,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教师密切留意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使他们同时感受到来自教师、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3.政府重落实,给孩子多一点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农民群众的认识。同时,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教育的有关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户籍改革工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到同等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4.社会共努力,给孩子多一点支持

第7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全国在农村有58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长年在外打工,而这些孩子留在家里,无人照管,缺少亲情。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很大问题。小而言之,这是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大而言之,这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大家对此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深入。殊不知,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留守儿童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留守儿童问题牵涉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有学校、社会的诸多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一、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

重视智力与物质投入,忽视情感投入与精神关注,是加剧孩子高智商、低情商、与父母情感淡薄的一大因素。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课题组2004年8月对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十个省区一百一十五个自然村的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子女的电话联系频率不足1次/月”。在接受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访问的父母中,60%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10%的父母平时根本不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大多数父母一年主动打电话的次数也不超过十次,而且为了节约话费,与孩子通电话的时间平均每次也只有三分钟左右,谈话的内容也仅局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孩子内心的孤独、焦虑与渴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表现和父母在家与否关系极大。在学校和家长面前表现良好,甚至特别乐观的留守儿童内心往往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悲伤感,要强的孩子往往还会有意掩饰内心的孤独,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性自闭,不善于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反,另外一些常人眼中的“坏孩子”,他们打架闹事等一系列行为完全只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为了让父母能够回家看自己一眼。很多孩子表示理解父母的苦心,但物质生活的富足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钱是永远赚不尽的,任何东西都胜不过父母在身边的关心与呵护”。相关专家也表示,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双方最好有一方能够留在家中。然而,只有少有的家庭愿意放弃打工回来管教孩子;大部分父母出于生存的考虑,他们只能放下老人和孩子,将外出打工进行到底。

然而,隔代抚养又存在想管但不敢管的问题,“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说轻了、说重了,都不好”。因为代管人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造成实际上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使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出现的问题更是防不胜防。有的走上自我毁灭的犯罪道路,有的为了满足一时私欲而残害他人,有的甚至导致几个家庭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在不少地方采用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平时耐心疏导和启发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以期引导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但是这些仍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与教导。如果父母实在无法在身边照顾孩子,也应当增加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同时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联系。耐心与孩子交流,争取与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减少疏离感。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让孩子理解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二、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

留守儿童的出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不少新问题。过去,大部分孩子都有完整的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工明确。家庭主要负责生活、心理教育;学校主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大多不用操心课程以外的事情。而现在教育的管理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问题孩子”的总数明显增加,问题的类型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让老师穷于应付。如,由于父母的缺位,代管人疏忽,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孤独,个性变得孤僻、自卑、无安全感,出现一定的交往障碍。往往存在一些小事也会引起激烈冲突的情况。无论是留守儿童工作做得好的,还是不好的,学校都针对留守儿童的帮辅工作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安排,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寄宿制、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帮辅、与家长建立定期联系等。但实际上,受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大部分的学校一个班孩子只有班主任老师真正在负责。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许多班主任苦不堪言。留守儿童多的班级,甚至到了无人愿意当班主任的地步。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出现留守儿童任意逃课、随意出走的事情。这些问题普遍且防不胜防。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本来就薄弱,留守儿童出走所带来的责任和费用令学校不堪重负。

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还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稳步提高的农村儿童入学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生的在校率在留守儿童中大幅下降,有很多学校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5%,这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有相当差距的。而在读的许多留守儿童也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付学业。

许多案例中的留守儿童对学校、集体、社会的敌对与排斥情绪以及轻生等行为,与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无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加大师资建设,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并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切实运用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学校应坚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心理辅导课,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验,增强互动性,以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而不是采用枯燥的纯理论课堂学习形式。

三、不良社会环境侵蚀儿童心灵

农村与城市之间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差距,作为公共环境应有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巨大差距。越到底层,精神文明秩序越差。而这些精神文明秩序的脏、乱、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不可低估。由于壮年的缺席,许多乡村缺乏生机与活力。一个年龄段的断层,使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失去依靠,也使整个农村原有的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黯然失色。黑网吧、电子游戏等倒成了留守儿童家庭之外的精神栖息地。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只要走出家门,便很难持守原本纯洁的心灵。

许多家长误以为教育是学校的职责,与家庭无关。殊不知,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也会为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外出打工的家长中有“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不在少数,加之在外打工接触的许多恶习和不良思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如果不引起重视,就容易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学生在校接受五天的课业及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双休日两天接触到的不良行为消于无形,甚至那两天所接受的不良影响还远远大于学校积极正面的教育。

由此可知,营造可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滋生问题留守儿童的温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除了对黑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良娱乐场所进行严格整顿之外,可以借助这些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公共场所,学校以及代管监护人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观、游玩,让他们接受健康环境的熏陶。

总之,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许多留守儿童都有着双重性格,一系列恶劣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无限渴望。没有父母完整的爱和适时的监管,社会保护机制没有形成,处在心理不成熟期、性格不稳定期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走向极端。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学校与社会的问题。重智力与物质、轻情感与精神,学校教育范围无限扩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活的艰辛、考试的压力、校园的冷漠,不良社会环境无一不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黑手”。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15.

[2]詹欢.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第8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成因 剖析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①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名是留守儿童。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 严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留守儿童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重庆市涪陵区江东中心校位于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学校招生辐射范围一百四十平方公里,辐射人口七万。学校现有学生八百多人,其中留守儿童三百人。这些留守儿童主要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一起生活,他们的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纪较大。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成绩较差,心里障碍,行为异常等心理健康问题②。主要表现在:

一、性格内向。留守儿童从小与父母分离,父母关爱严重缺失,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 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尽管有些留守儿童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 自卑心理。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 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 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 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困难、感到无助。41%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主要成因为:

一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有的留守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这样的儿童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样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管缺位。

二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 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三是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 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对他们的监控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 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学校、家庭联起手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在我国贫困山区,留守少年的数量逐年增多,这些学生大部分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往往是抑郁的、封闭的,且自律性差,自尊心强,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就中途辍学。面对此时学生复杂多样的生理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共性问题

1.留守儿童个性心理问题。由于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老人,老年人唠唠叨叨,亲友、邻居、自己家务繁多,有时无暇顾及,导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心里有苦无处诉说,有困惑无法得到解答,思想偏差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对监护人的劝告和老师的教诲听而不闻,脾气暴躁,易冲动发怒,攻击性强,以伤害他人来寻求心理上的发泄等。

2.留守儿童修养问题。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时间照料孩子,为弥补自己的愧疚,就想方设法给孩子以经济补偿或物质补偿,导致部分孩子好逸恶劳,行为习惯差,喜欢说谎,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脑游戏,并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性。留守儿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缺乏良好的情感。一些留守儿童自我管束不严,沾染恶习,趁机进网吧,进游戏厅,甚至欺骗爷爷、奶奶,以学校要缴名目繁多的费用为由,在家骗钱,拿到钱后聚众赌博,模仿社会上的“帅哥”,出口成“脏”,语言很不规范,极易伤害他人,导致矛盾激发,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留守儿童学业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祖辈缺少文化,回到家里无人指导作业,导致成绩不好,对学习丧失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做作业,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久而久之,厌恶学习,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这样的学生几乎每班都有,可别看只有少数几个,致使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让老师们很无奈。

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

1.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把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逐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为他们设置家庭背景档案,落实好他们的监护人,将他们及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做详实全面的记载,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

2.要加强以心理教育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设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教育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指导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局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与一位老师结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帮扶,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参与),畅通“四个渠道”(谈心活动、家访活动、建立家长学校、通讯),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每学期要召开一到两次留守儿童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的联谊功能和作用。家长与学校共同负责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4.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

总之,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寻求新的办法和思路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