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投资项目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项目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投资项目论文

第1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项目实施阶段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即“三控两管一协调和安全管理(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由于监理工作的重点在施工现场,掌握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工程特点及规范要求,完成全过程的监理记录,形成自身的一套管理方法和档案。这包括编写项目监理规划,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查批准,分包单位的审查资质,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项目监理机构的文件和指令,审定承包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工程签证;拨付工程款控制及参与工程决算,主持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调解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编写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审核签认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对待验收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主持整理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施工档案和监理档案,监理日记既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又是监理日常工作的记录,同时是一本监理过程管理的总台账。

2项目实施阶段监理日记的内容

监理日记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日常工作,多年来据我看到的和所了解的情况,大多数项目监理机构对监理日记的书写非常不认真、不及时,监理日记的编写非常不规范、不详细,滞后于工作的现象经常发生,日记内容不连续,造成记录的丢失。体现不出来监理工作的详细情况,不能通过监理日记反映出监理工作重点及内容。特别是日后在形成档案阶段去补写日记,极易造成档案的不真实,经常与施工档案内容以及时间出现偏差现象。因此对项目施工阶段监理日记书写要提高认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1)气象情况;2)主要施工项目进度情况;3)当日材料进场情况及使用情况;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情况;5)存在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6)其他记事内容。

3监理日记的编写方法

3.1气象情况

主要通过日记对天气情况的统计和记载,真实地反映出项目实施阶段天气变化,以及由于气象变化在实施技术上、组织上、进度控制上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3.2进度情况

要详细的记载已审批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由于天气、人员、机械设备、材料供应、施工组织、设计更改等因素的影响,如造成计划进度拖延的情况下,项目监理机构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和协调手段,来实现进度按照原计划得以实现。

3.3材料进场情况及使用情况

根据项目进行,及时了解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并对特种材料生产资质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检验,合格时予以签认;需复试的材料,根据取样方法进行取样复试,以上工作均应及时填写验单,并在日记中做好记录。

3.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情况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对承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对不合格的工序及隐蔽工程拒绝签认,在巡视和旁站等监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有权要求承包单位整改。以上内容除了根据“规范”要求需要填写档案表格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日记中作好详细记录。

3.5存在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

这里主要包括进度情况,原材料进场情况,质量情况,投资情况,安全情况等。在实施阶段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如:进场材料不合格、材料复试结果不合格、供应不及时已影响到施工进度;巡视或旁站中发现不按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的;未按图纸施工,存在质量通病隐患情况;资金不到位影响下一步工作开展;安全及文明施工存在问题的等。通过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及时填写通知单,形成监理档案记录并在监理日记中做好记录,以防止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档案丢项及丧失真实性。

3.6其他记事内容

主要是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及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间的往来文件记录,同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往来的记录,并将所有往来文件和施工记录的编号写在日记中,通过各项记录以保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在日期上和工作顺序的真实准确性,便于日后各项档案编制整理,防止过程文件丢失,为档案查找及各项验收时提供依据。

4监理日记在档案管理和验收中的重要性

多年来在经过技改管理工作和监理工作经验,以及协助国家投资大型技改项目的国家档案验收,笔者深感监理日记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档案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型技改建设项目而言,因工程量复杂、内容多、涉及面广,所形成档案资料数量相当大,监理日记是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在项目竣工后国家档案验收时,监理日记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档案验收的一条主线。因为在档案验收时,监理日记具有以下特性,对档案验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1)监理日记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2)在项目验收时可以通过监理日记了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真实情况;3)监理日记记录的全面就能通过它来反映出施工记录和档案的真实程度;4)能体现项目实施阶段施工档案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时效性;5)监理日记记录的全面就能避免“归档文件收集不全”的问题;6)监理工作与监理日记要保持同步,就能有效的防止施工档案工作滞后于工程实体工作现象的发生。

5监理日记在财务审计中的作用

国家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时,通过监理档案和监理日记的记录,全面展现出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相关费用支出,这些是财务检查审计的重点。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它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而调整的工程造价占整个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的比例非常大,尤其在国家投资技改项目工程中所占比例更大,同时又因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在施工过程,牵涉内容广,构成原因复杂,难以确定造价等因素。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管理中,详细记录好资金的拨付使用及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为国家对项目验收时通过监理档案、监理日记了解更多内容。

6结语

第2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创新企业中,已经成功创新的企业与未成功企业相比,更容易出现融资约束问题,前者融资约束比例为19.41%,后者比例为11.46%,两者比例接近1.9:1。由于企业类型不同,需要承担的资产风险也有较大差别,创新企业与非创新企业相比,风险明显较低。根据研究发现,在融资约束的环境中,资产风险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财务稳定性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财务状况稳定性根据企业类型差别,可能发生较大波动。根据企业内部融资约束与外部债务融资进行讨论,可以发现Ⅱ型企业内部融资比例达到77.91%,Ⅲ型企业为65.23%;而Ⅱ型企业债务融资比例达到24.21%,Ⅲ型企业为36.99%。债务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机构贷款为主,而Ⅱ型企业银行贷款为5.87%,Ⅰ型企业为8.94%,Ⅲ型企业最高,达到了15.85%。可以看出,创新企业财务状况明显优于非创新企业,在其它方面的内容也接近如此。

根据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判断,可以发现企业行业存在差异,那么盈利水平也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经营绩效差异。企业盈利能力主要以总边际率、成本率、融资比率为解释方法,而非融资企业与融资企业相比,日常运作状况更好,创新企业的运作指标也会高于非创新企业。

二、融资约束对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

融资约束主要由不对等的信息与企业资产风险共同组成,根据变量设计方案,可以看出融资约束应包括自变量与测量方法。

(一)企业规模在分辨融资约束影响时,企业规模是评价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方法,大企业的声誉较高,外部投资者可以收集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管理层知识背景。所以,企业规模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二)抵押品价值从外部投资者方面进行研究,企业用来获得贷款的抵押品,其价值是判断风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抵押品价值越高,企业越容易成功筹集外部资金。所以,抵押品价值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三)内部融资与债务融资内部融资作为企业财务状态的核心指标,如果债务融资过多,就会导致资产负债问题不断恶化。所以,通过这两项影响企业财务结构的指标,可以看出两项影响因素的反向效果:内部融资呈现出负向影响,债务融资会呈现出正向影响。(四)经营绩效企业的经营绩效代表企业正常的经营业绩,不仅会影响外部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水平。经营绩效效果越好,外部投资者也会相应的提高投资意愿,使企业融资约束得以缓解,而两者呈现出反向变动状态。

三、结束语

第3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1.1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项目评估阶段、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整体设计阶段与施工建设阶段。设计阶段在此环节起到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建设方案,为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当遵循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原则,确保方案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1.2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阶段还是工程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规模、建材设备的配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内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造价成本,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为承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增加竞争筹码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阶段我国钢铁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管理问题

2.1工程承建企业忽视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工程承建企业忽略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对整体造价成本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承建企业投资效益的提升,对其长远发展不利。部分承建企业存在技术第一、经济第二的老旧思想,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仅将技术当成首要参考目标,不具备招投标意识,难以真正选出设计质量过硬、经济性强的设计企业承担工程设计方案制定重任。还有许多承建企业将设计单位的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认为工程施工建设环节才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关键,设计方案经济性的强弱不会对整体成本造成影响,何必将时间与精力放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正是由于承建企业对设计环节成本控制的片面认识,导致其在设计环节把关不严,造成较大的成本浪费。

2.2越级设计现象频频发生

由于我国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在挑选设计单位时,多以其所在的资历等级为主要参考标准,严重忽视对实际设计人员从业资历的审核,使得越级设计现象频频发生。当前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在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建设设计需求前提下,从具备设计资历的单位中挑选合适企业承担方案制定工作,忽略了对其从业人员的资历审查,导致部分设计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聘请无相关从业资格、无过硬设计功底、无丰富从业经验的设计者承担工程方案制定工作,严重危害工程建设安全,增加工程返工重建风险,不利于造价控制。

2.3设计费用计取方式存在弊端

我国工程建设现行的设计费用计取方法存在较大弊端,相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审核结算时没有将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算入考核标准中,使得部分缺乏责任心的设计单位直接忽视设计方案成本节省需求。计取方式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使得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拟定出具有成本控制意识的设计方案所获报酬与仅考虑施工质量与安全稳定性拟定出的设计方案一样,这极大程度上磨灭了设计者的积极性,导致成本控制受阻,不利于工程建设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较大的浪费。

3利用设计管理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方法

3.1实行设计费用计取方式改革

工程建设单位要树立起全局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设计成本问题,不能一味地靠压低设计费用节省造价成本,而要不断转换观念,适当提升设计费用,充分调动其设计单位及设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必要的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从细节之处突显成本节约理念,通过“加大设计费用投入、降低工程整体造价”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还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奖惩机制,以此奖励在设计方案中考虑到成本控制需求的设计人员,为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好铺垫。相应地,承建企业也要对、马虎对待方案设计工作的设计人员采取一定的经济惩罚,提升其责任意识,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造价上涨情况发生几率,从根本上控制造价成本,为承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工程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视程度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想在设计阶段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设计管理审查力度,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条件。

3.3审核设计人员资历,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审核工程师制度

要想全面杜绝越级、靠挂设计现象的再次发生,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选择最佳设计单位时,不仅要核查其单位是否具备设计资格,还要对其从业人员设计资历进行核查,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做好铺垫。除此之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当就审核不严等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由国家出面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审核工程师制度,将设计审核从设计管理中分离出来,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并成立专门从事设计方案审查、监督的合法机构,规范设计单位的实际操作流程,制定出兼具经济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承建单位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4结束语

第4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1)经济环境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项目收益势必会受到供给与需求变化的影响,比如燃料、材料费上涨,电价下降等。

(2)员工综合素质。如果缺乏综合水平过硬的人力资源队伍,就无法更好地取得项目应有的经济效益。技术与设备都是依靠人去利用的,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相关培训工作不到位,也是影响电力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

(3)管理体制方面因素。电力项目投入正常运行轨道,生产过程就比较稳定,日常工作大都属于重复性工作,如果后期管理不到位,势必会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2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规律

由上文分析可得,电力项目投资增长的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开发风险、中期建设风险以及后期经营风险。虽然说上述各个环节的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其也遵循一般的投资风险规律。

2.1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对称性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入,这对于电力项目投资同样适用。开发电力项目收益越高,其伴随的风险也就越大。相应的,高风险电力项目更能促使开发者占据市场有利地位。

2.2风险安全栅栏

风险安全栅栏指的是如果一个投资项目风险比较高,那么,在完成项目之前,所有风险因素就会组成逆向障碍力,给项目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一旦成功完成这一项目,上述所有风险就会成为阻碍竞争对手的有效屏障。所以说,投资风险就好比是栅栏,在进入之前是一种障碍,在进入之后则成为一种有效防护屏障。

2.3风险决策权衡

预期项目利润是实证分析以及传统决策过程的主要依据,在电力项目投资中,预期项目利润并不是唯一依据。当决策人员作出电力项目决策时,一方面要考虑利润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风险论证,做好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比如说,对于保守投资人员,即使后期项目收益比较高,但其也会因为高风险而放弃高收益项目。

2.4投资预测不准

由于电力项目投资、建设、运行周期较长,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调整、设计变更、贷款利率变化、原材料价格变动等。所以说,很难准确预测电力项目的总投资,实际项目投资总额往往会超过预算投资总额。

2.5风险运动时间规律

在电力项目开展过程中,随着项目推进,部分不确定性因素逐渐明了化,使得风险性也随着时间推进而逐渐降低。另外,随着电力项目的开展,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如果项目建设失败,随着时间推移,项目损失就会越来越大。在投资风险规律中,损失度上升与风险度下降成为了一对主要矛盾。

3电力项目投资增长的具体控制措施

3.1政府方面的努力

(1)加强政府信息指导。电力投资风险与外界不确定性因素有直接关系,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与信息存在直接关系。信息越真实、完整,所遇到的投资增长风险就越小。所以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信息指导,这对投资人员正确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2)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站在投入角度,给电力项目一定优惠政策,比如延长贷款期限、减低利率等,这种优惠措施能显著降低电力项目投入资金风险。

2)站在产出角度,给予电力产品一定的免税政策,使其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

3.2加强电力项目投资的预算与核查

(1)项目前期核算与管理。项目前期工作是电力企业从项目建设酝酿初期到正式施工之前所有工作的统称,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相关权限进行审批等内容。在前期阶段,财务管理应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

1)项目立项;

2)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开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时,需要重点进行基础建设项目经济上、技术上的论证以及可行性分析。与此同时,要加强财务监管。对项目开展所进行的财务预测、分析等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与客观公正的分析,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客观评价项目的财务收益,以防出现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事情,保证电力项目基础建设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

(2)电力项目工程实施阶段财务核算与管理。这一阶段的财务核算与管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在预算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及项目投资的整体效果。在实施阶段,要从4个方面开展财务核算与管理:

1)项目投资阶段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包括科学预测、制定准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对于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对于成本失控的预测等。

2)基建项目资金管理。在加强融资管理的基础上,完善资金管理计划。财务部门应实现业务活动与资金计划两者的有效结合,真正做好资金的合理使用、平衡调度。定期开展资金平衡工作会议,一般一月一次,月底召开,结合各项目下个月的支出资金申请计划,安排、核定项目开展的使用资金。

3)做好项目工程价款结算。

4)完善资产管理。在项目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物资、材料、合同等进行全面管理,从而更好地为日常分析、编制竣工结算服务。

(3)竣工决算阶段核算与管理。根据实际的企业基建情况,合理确定工程转固时点。基础建设投资额度一般都非常大,工程转固的及时性会直接影响到计提金额,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利润。因此,需要按照项目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预期,及时办理资产入账手续,准确反映使用资产情况。在编写完成竣工决算报告后,必须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由专业咨询公司对基建项目概算情况、使用资金、合同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与复核,对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从而全面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4结语

第5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1.1项目立项存在论证不充分、审批不科学的问题

资料显示,从影响程度上说,立项决策与工程设计两个环节,对于最终项目投资费用的影响比例达90%以上。由此,从重要性上看,前期准备对于项目整体的投资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处于利益的考虑,项目单位往往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付,使得项目短期内反复改造,造成浪费。另外,部分单位由于前期不重视,使得施工中相应的设计图纸频繁变化,导致项目投资难以掌控。而更有甚者,为了争取项目,有的单位在开始故意压缩投资预算,等待项目获批后再要求追加投资。诸如此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建项目建设等过程中,因为论证不充分,审批不科学等问题,为项目的最终决策留下了隐患。

1.2项目监管存在监管不充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计划、财政、建设、审计以及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履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相关部门对项目投资监管不够充分,统一、协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一方面,计划部门在职责上对于项目规模、投资预算、施工建设的规范与标准等负有责任,然而实际过程中,很多项目存在着超预算、超规模的问题,对此,计划部门却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从职能上,财政部门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从预决算的角度,实施了审核,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这类审核多数都是事后审核,由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3项目设计存在控制意识缺位的问题

从程序上说,完成项目投资决策之后,工程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不过,在实际过程中,项目工程设计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一,由于在制作项目设计方案时,设计费的收取依据投资额,这类收取基数的标准则会使得设计单位或者人员,处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对于建设规模与投资额的制定上往往与实际相距甚远。其二,由于精细管理思维的缺乏或者由于前期考虑不周,设计人员前期设计不到位所带来的问题往往都会由项目最终来买单,最终导致方案频繁变更,从而带来投资追加。其三,由于在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大多采用的是概算,如果质量不高,则会产生漏项、重复计项等问题,更严重的或许会存在认为估算的问题,最终给设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

1.4项目招投标没有完全纳入招投标管理

由于一些项目的时限、专业性及项目本身大小等原因,部分项目未进行公开招投标;部分项目仅对主体建筑采取招标,而对附属设施如围墙、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未进行公开招投标,缺乏竞争性,对设备和材料不通过政府采购,消弱了对项目投资的有效监控。有的项目采取议标、邀请招标等,使招标活动流于形式,加之投标施工企业有时采取抬标、串标、围标的做法,使投标单价难以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力。

1.5项目实施与管理存在规范性欠缺的问题

项目实施阶段,从工作角度,项目建设单位对于投资控制起着主要作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人员专业性等诸多原因,往往使得工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工程造价失控的问题屡屡出现。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是项目建成后的受益者,从利益的权衡角度,其本身就缺乏内部监控的动力。由此,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合同擅自变更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组织的角度,多数建设单位都是临时组建的,对于建筑技术、工程经济等专业知识往往较为欠缺,对于基建程序与投资规律等不甚了解,更难以掌握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这为管理不善埋下了隐患。此外,在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同样存在竣工结算审查涵盖范围不全的问题。例如,有的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不是积极报送工程竣工结算审查资料,而是绕圈子,找路子,逃避竣工结算审查。

2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改进对策

2.1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审批制度

一是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方案选优,合理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确定建设标准,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二是加快建立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储备库,执行严格的可行性审批制度;三是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加强财政监督力度,针对建设项目投资失控,损失浪费的普遍现象,财政部门运用专业评审手段,适时开展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总结和改进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2.2加大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审查,实行限额设计制度

财政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审查,重点对项目的设计规模、建设标准、经济合理性及设计深度等方面提出意见;严格推行限额设计制度,对于超过批准投资估算的设计,一律不予通过,退回设计单位重新设计,真正达到估算控制概算的目的;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制度,当评审后的项目预算超过已批准的概算时,及时提出对项目建设规模、标准进行调整的建议,把投资严格控制在批准概算之内。

2.3实施工程招投标管理

依据政府采购法,将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畴,由财政部门统一招投标管理,规范招投标行为。与此同时,从规范招投标行为的角度,可以帮助建设单位签订好施工合同。

2.4推行项目代建制,同时加大资金拨付审查力度

第6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货币基础,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积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大型的建设项目,包括农林水利、电力、公路、铁路、住房、城市基础建设及其他工业。这些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虽然我国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当前投资项目评估的混乱现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大型建设项目,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严重问题,而项目整体投资分析研究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多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支持指标,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过程存在众多难点和困境。

1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第7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2、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首先,旅游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投资状况的各项投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其次,旅游企业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规范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和投后管理程序。规范科学的内部运行程序是及时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重要保证,用程序化、规范化防止盲目投资和偏颇。

4.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旅游企业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二是分散法。即通过旅游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旅游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旅游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旅游企业可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准备基金等。

参考文献:

[1]王莹.旅游区投资风险规避和决策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5,06-13.

[3]翁刚明,张海燕.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

[4]张小宏.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9,(6).

第8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1.构建资金风险的预警机制

流动性管理是项目投资资金运作日常核心工作。依照总量平衡、结构对称、提前预警、适时调节原则,投资者需从风险管理的组织机制、分析机制和处理机制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和监测领域,重点关注即将到期债务,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通过多层安全机制控制,最大限度避免流动性突发事件对正常经营造成的冲击。

2.提高外部信用评级水平,积极拓展多渠道融资,强化投融资能力建设

投融资统一管理是确保项目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投资者和项目本身的信用是获取未来现金流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将潜在的信用能力转换成切实的现金流入,从整体上提高项目资产的流动性,必须打通投融资业务链,投资者的外部信用评级可为进一步获得外部资金支持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投资者需要对各融资渠道进行分类管理,汇总整理并定期更新各融资渠道的融资能力、融资规模、期限、融资成本等,综合比较各渠道资金成本、期限、流动性、风险,以确定资金运用优序,未来假设发生极端情形而导致流动性紧张,则投资者将充分发挥外部渠道融资缓冲垫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融资有效缓解项目资金缺口。

3.日常经营中对流动性管理预留较大空间,以管理机制体制

为流动性风险防控提供有力保证针对项目投资的风险收益特性,投资者应从组织体系、报告规定、处理程序、处理措施、绩效考核等方面做出规定。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制度流程,增强对流动性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的能力,并确定突发事件的可融资方式及金额,为项目投资和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二是建立授权机制、内控机制、责任机制、报告机制,确保风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还款周期管理,错开短期和长期融资到期日,平滑资金波动,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储备,尤其是确保足够的备而待用的短期融资资源。

二、新形势下的流动性管理措施

1.建立科学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模式,通过资产负债的长期安排与动态协调,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

资产负债管理通常被定义为在给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约束条件下,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而对资产和负债的战略进行制定、实施、监控以及修正的持续过程。国内外理论及实务已经充分表明,通过全面考量项目资金的负债性质和期限结构因素、各类投资品种特性,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对接,其关键之处在于对资产负债错配的管理,流动性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和前提。在具体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过程中,技术上首先匹配最远的负债现金流,之后对次远负债现金流进行匹配,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负债现金流均被匹配完成。但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现金流匹配难以完全实现。另外,匹配程度越高,风险变得更低,同时项目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水平也有可能会降低,为不错过好的投资机会,通常需考虑在短期(如三年)实现现金流匹配。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高度整合,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资产方与负债方的特征都会随着业务拓展、市场波动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甚至错位趋势,投资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视角看问题,进行基于长期的、全局的视角的动态管理安排,合理运用资产负债混合配置的管理策略,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2.加强项目投资风险偏好研究,搭建风险管理体系,量化风险容忍度,提高资金运营管理水平

传统的流动性管理措施主要侧重于定性手段、事后分析,以及强化各种审批、汇报、流程等管理措施。随着投资管理技术的革新,风险偏好研究、风险管理体系、量化风险容忍度等越来越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首选,通过明确投资者在实现其项目投资战略目标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水平,权衡风险和收益经营发展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风险与盈利的最佳平衡。首先,应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遵循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要求,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从整体层面上总体把握分散于各项目、各行业、各区域及各项目生命周期的风险暴露,以统筹考虑风险对策,把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维持在一定的总体水平,实现增长、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平衡及投资资本的有效配置。其次,量化各项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现金头寸、非流动资产比例、对外担保额度等,以将流动性风险暴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同时防止人为的、随意地扩大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授权机制,在个别项目的灵活性和整体资产组合的原则性之间求取平衡。再次,建立完备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通过风险量化工具等手段将分散的风险整合起来,进行风险协调,降低不确定性。最后,实行投资风险的分散、转移。项目投资组合包括金融品种、投资期限、投资行业以及投资区城等各种组合,通过分散化投资,消除非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通过融资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来提高流动性,包括资产证券化、备用担保等,向外部转移和化解流动性风险。

3.重视合作伙伴及交易对手选择,建立约定回购、自主退出机制及退出主动权安排,提升流动性管理创新能力

第9篇: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力建设与经营从由过去的国家一家出资办电,转为国家、地方、独立投资者、甚至于外方共同合资的多家办电的格局。正是由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出现,形成了一批由投资方组建的独立发电公司,这些公司在具有垄断性质的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经营风险已引起各投资者的特别关注。研究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并探讨相应的社会防范措施对于电力项目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电力项目投资管理全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因素和环节,哪个因素和环节没有处理好,就对整个电力项目经营产生风险,从而导致项目投资风险。所以,做好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电力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项目风险的来源及特征分析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国内经济形式不稳定、政策与法律变动、市场需求变动、竞争对手出现等等。第二、项目本身的复杂性。第三、项目的设计者、建设者及运行者能力的有限性。电力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行单位在人才资源、人才结构、人才素质及经验上的有限性:项目开发商在资金实力上的有限性,以及在技术储备、生产基础、市场通道等方面的有限性。我国现阶段的发电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具有一定天然垄断和公用事业性质的能源企业,它将与电力市场、资金、技术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按照电力生产的特点,从发电企业的内外两方面分析,发电企业外部的制约因素有:电网送出线路、社会用电量、经济增长速度、国家产业政策及电力系统改革、原料的供应、不可抗力等;内部制约因素有: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投资方及其管理模式等。就风险的性质分有两种:纯粹性风险和机遇性风险,在电力项目中,除不可抗力属纯粹性风险外,其他的均为机遇性风险:其基本的特征为,各项风险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相对的关联性,可表示为:F(投资风险)=F(政策风险、技术风险)+F(市场风险、技术风险)+F(技术风险、管理风险)+F(金融风险、政策风险)+F(政治风险)+F(不可抗力),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但相关之间的风险有的为正相关,有一些为负相关,在具体分析时应注意各子项之间的关系。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是指电力项目开发、建设、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设计者、建设者能力水平的有限性而导致电力项目失败、终止、达不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能性。

二、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规律解读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与开发时序上三个阶段有关风险构成,即:前期开发风险,即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市批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建设期的风险,即从项目开上建设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所存在的风险;经营阶段风险,指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进入市场后所存在的风险。虽然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同时它也遵循风险投资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

(一)风险收益对称规律

电力项目开发的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越是高风险的电力开发项目,越能使该项目开发的成功者获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低风险只能带来低收益。若要多获得一份收益,就必须多承担一份风险。

(二)风险一安全栅栏规律

对于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在项目完成之前,其风险构成了一种逆向的阻碍力,这是不利的一面。而项目一旦完成,风险便会成为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一种屏障,对成功这是一种安全保护。因此,风险就像一种栅栏,在跨越之前是一种障碍,在跨越之后则成为防线。

(三)风险决策权衡规律

传统的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总是以项目的预期利润率作为选择的依据,但在电力项目投资时这并不是唯一依据。决策者在进行新项目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逾期利润率,而且要考虑风险,要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对于一些保守性决策者来说,虽然某些项目的收益很高,但他也会由于风险太大而放弃该项目。(四)项目投资测不准规律

由于电力项目周期长,开发过程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设备价格、贷款利率、设计变更、及国家政策调整等原因发生变化,因此其开发建设的总投资很难进行比较准确的估计,实际的结果往往出现悲观倾向,即实际投资大于预算投资。

(五)开发风险时间运动规律

一方面,随着项目开发过程的推进,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确定性因素,从而使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递减。另一方面随着项目向前推进,累计投入(包括人、财、物、时间)越来越多,因而一旦失败,其损失度将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递增。风险的递减与损失度的递增构成了项目投资开发风险时间运动的一对矛盾。

三、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社会防范的方式

(一)政府或社会为电力项目投资提供信息指导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与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有关,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有关。信息越真实、越完整,风险就越小。因此,政府或相关行业主管有必要为电力投资企业提供信息与指导,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相关产业的市场及技术数据等。例如:与电力建设有关的大型电力设备制造情况、产品质量情况、煤炭供应情况、电力市场未来发展与预测情况等等。这些信息都对投资者的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为电力项目投资提供优惠政策

政府为电力项目投资提供优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从投入角度给电力项目优惠,主要采取优惠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的贷款方式。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这种优惠方式的功能是减少电力项目资金投入的风险,因为资金投入的风险随着利率的降低、贷款期限的延长二部分地位政府分摊。另一种方式是从产出角度考虑,给电力产品以减免税优惠。这些优惠方式的意义在于政府通过让利而增加电力项目的风险收益份额,增强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收益,以鼓励投资者投资。

(三)政府或社会为电力项目投资承担部分风险

政府为了解决地区缺点局面,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参与电力投资,对电力项目投资承担部分风险,政府为电力项目投资承担风险主要由三种方式:

其一:是政府为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其实质是为电力投资企业长期贷款承担一部分风险责任,这不仅能使企业解决资金来源,还能提高企业从事电力投资的积极性。

其二:是政府为电力项目投资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承诺,以吸引并鼓励投资者。如:在投产初期,可以实行还本付息电价,保证一定的基本购电量,这样就可以使电力投资企业保证在经营期有一个基本的销售收入,减少经营风险。

其三:是政府和社会为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进行科技投入。这主要指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某些特定产业部门(如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等部门)及重大科技计划的投入,它对电力项目投资起到间接防范风险作用。

另外,政府还在电力项目的建设中提供组织、协调的保证作用,无论是在征地、五通一平,还是在建设中的任何问题,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使得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减少建设期风险。

参考文献

[1]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赵树宽:高技术产业的风险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1995年第6期。

[3]和宏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M].中国地震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