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一)加强体育价值宣传,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

首先,作为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投入,从政策给予引导,制度上给予保障,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其次,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实现由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最后,作为学生家长,也要转变观念,语数外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体育技能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身健体才是孩子成才的首要条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设体育教学设施

首先,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能拨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的建设。同时,学校领导也应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结合校园建设,添置配备教学所需要的新型体育器材,为学校体育教学及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其次,农村学校由于受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等客观原因的制约,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准备齐全,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制一些实用的活动器材,并注意对场地、器材的维护、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办学条件。最后,作为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员,应树立精心管理,时刻服务的意识,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率,如遇短缺,损坏等问题时,及时上报或修补、更换。

(三)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中占有核心和主体地位。由于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艰苦、特殊,大多中小学又“重文轻武”,使得体育教师很难得到领导的重视,在选拔评优、评职称、工资待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未获得与其它语数英学科教师相等的待遇,造成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发展。为此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需切实改变现有状况。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关心并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组织其学习培训,建立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在注重运动技能学习规律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将体育运动视为一种生活习惯,终身受益。最后,应适度放宽农村中小学高、中级教师职称比例。

二、结语

第2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1.健康身体,榜样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主导者,对引导、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起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形象包括体型和健康状态,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展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由于职业的特性,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健康知识和锻炼技能,以及更高的健康水平。试想,自身健康水平难以保证的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如何让人与健康联系在一起?自身体型不标准的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健身与形体练习方法如何能让人信服?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累积,身体不可能总是保持年轻的状态,但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尽量保持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用已有的健康知识、技能维护自身的健康水平。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利用职业特性让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带动学生以及周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产生运动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2.科研创新,积累知识。普通高校的授课对象已经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有不同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视野和高度。工作中要达到科研创新,首先必须做到科研过程的不断积累。由于成长经历的特殊性,科研对于很多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社会进步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有所突破才能带动学科的发展,有更多人参与才能改变学科现状。创新的前提要有大量的科研基础工作经历,申报项目、论文写作是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论文是阶段性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申报项目是写作论文的阶段性目标,虽然这两方面并不是提高个人科研素质的全部,但却是最有效的两种手段。在写作论文和申报课题过程中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广泛搜集文献,深入研究前人经验,同时还要拓展学科视野,立足于研究体育学科的问题,广泛借鉴不同学科的方法、手段、理论基础等。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能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的创新成为现实,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教学及科研动力,帮助体育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研究体育问题。体育教师的科研成绩能够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提升职业地位,增强自我认同感,产生职业幸福感。

3.顺应时代,潜心教学。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外在社会环境经过长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体育教师应认清时代特征、顺应时展。为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思路,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问题,用心观察学生对每个教学内容的感受,制定相应的措施,采用的方式不能只拘泥于简单的游戏,还要有引人深思的、体现年龄特点的成分。同时,还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个别学生的身体状态加以额外关注。其次,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对象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当今的大学生能够非常便利地获取各种体育信息,单纯的技战术已经不是秘密,关键是阐明运用的时机以及作用机理,用科学的语言与方法让大学生快速理解内涵,在需要时根据对象不同快速做出判断。最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应从自身做起,自立、自强、自信、自爱。社会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必然引起人们重视体育锻炼,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抓住时代赋予的责任,从增强自身职业素质做起,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做出贡献。

4.借助外力,不断学习。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再培训非常重要,由于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更多的是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以及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因此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不足,尤其是运动人体科学等知识。教学第一线需要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进行研究,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不断通过自学以及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来提高自我。面向不同的教师群体,国家很重视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有国内外访学、远程教学以及各种教学研讨会、科研会议等多种形式。除了专业、正规的职业培训、学习机会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周围人群的智慧,经常与其他学科科研突出教师沟通,汲取他人的经验,触类旁通,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其他学科科研经历,也可以获得不同专业相关知识,为自己在业务上的发展做准备;还可以与本专业科研突出教师沟通,增长专业知识,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学科发展。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个人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外因靠内因起作用,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对学习路径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二、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建议

第3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一)学生对待体育课的认识不正确

体育课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体育课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到位。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活跃,但是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的大部分是日常的普通游戏,达不到体育课的标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认为体育课就是单纯地在“玩”,对体育课开展的真正目的认识不足。因此,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将体育课开展的真正意义告诉学生,从小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正确有序参与体育课的良好习惯。体育课的意义是要让学生在放松压力的同时锻炼身体强身健体,而不是单纯地无意义玩耍。

(二)学校体育课开展的力度不大

学校的体育课是每个学校都开设的一门学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的开展力度还是较小的,学校对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每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体育课被“霸占”的情况。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内容也较为单一,学校对体育课也没有过分的关注和教学上的硬性要求,使得学校体育课的质量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的投入较少,体育课要想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学校就必须从根本上给予体育事业以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学校要认识到体育课开展对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的有力进行能够解放学生的天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学校的体育课开展不仅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负责,还要有学校的保障才行,学校要从物质和舆论多方面推进体育课的有效推进。

(三)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学校体育课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体育课开展的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单调。小学体育课在开展过程中本来就存在学生认识不足,学校重视程度不是特别高的问题,在这样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学校体育课开展过程中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小学体育课的开展内容大多数是以田径类的项目为主,很少开展排球、毽球、健美操等运动,使得小学体育课开展内容较为单一,另外,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关注程度较少,因此在体育课开设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器材,造成体育课的形式较为单一。另外,体育老师的观念也影响着学校体育课的质量,一些体育教师把体育课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安全上,这样的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二、营造务真求实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对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三基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落实效果就必须先从学生入手,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大都比较浅薄,认为体育课就是让自己充分利用机会好好玩,但是体育课除了让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得以放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中开展体育课时要将体育课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及时有效的灌输,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度。

(二)学校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给予支持

为了使得学校体育课的有序开展,学校要对体育课的开展提高重视,并且给予体育课一定的支持。首先,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对新课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使得体育课的开展不仅是局限于形式,要使得体育课充分符合新时期体育教学的要求,切实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真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学校要给予体育教师大力的支持,学校要认识到体育课本身的特点,要认识到体育课发生意外也是能够原谅的,学校要做好教师的坚强后端,保证教师能够在尽量避免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大胆教学。最后,学校也要给予体育教学一定的资金支持,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器材,完善相关的训练设备,如:配备毽球、排球、羽毛球等。另外,学校还要充分保障体育课的开展时间,不能让体育课的时间被随便占用。

(三)体育教师要创新体育课的开展内容和方式

在体育课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营造务真求实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师要创新体育课开展内容和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严格准备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其次,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活动锻炼内容,开展多形式的体育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可以采取毽球、健美操等方式,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最后,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的运动量,要使得学生的运动量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要把握好运动时间和强度的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小学生的运动量要符合生理负荷,在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上要重视“学与玩”相结合,要采用中小程度的运动强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课真正营造务真求实的课堂教学。

三、结语

第4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体育学科落实德育教育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小学体育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合理锻炼,同时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纪律观念、团队意识等。这里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是使学生们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理念,要求学生从小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健康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体育锻炼,并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利于学生使体育锻炼成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

二、注重德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德育教育作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把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进来。在教学内容中,如一些长跑项目的练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在团队项目中引导学生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而在教学形式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安排来落实德育教育,如上课整队要迅速,队列纪律要严格,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在学生在进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相互保护,心中有他人;在利用器材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对于器材的合理使用,养成爱护集体公物的品质。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细节着手,对小学生进行反复、细致的引导,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无形之中也就能够落实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三、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以生为本,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一定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教学历时六年,学生的学习时间跨度大,也意味着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小学体育课上的德育教育也要客观上尊重这种变化,从学情出发来因材施教。总体来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方面还未成形,这时教师要注意循序善诱,耐心的、反复地予以引导,这样他们才可能把一种行为上升到一种好的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发挥其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一方面要对其行为认识予以引导,同时也要利用好“表扬”这一有利武器,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的予以肯定,这样既能够鼓励一部分学生,同时也能够树立榜样的作用,起到示范的效果。

四、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上课,不得随意缺席或擅自离队;分组做练习时,必须按规定排好队等。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

五、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

第5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生;音乐教育;教学方式

体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专业型人才,但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整体教育理念,其他科目的辅助作用在体育学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旨在熏陶和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填补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空白,对于体育生的综合培养和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帮衬作用。常言道:“音体美不分家”,体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在体育生中开展音乐教育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但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体育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学科不够重视这两方面,但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比如音乐艺术本身对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音乐学科与体育生的专业学习生活建立和谐的关系。本文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终提出音乐学科在体育学校中有效开展的理想方式,以供参考。

一、体育生音乐基础较差,音乐教学难度大

体育生在音乐课堂上集中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状态——音乐基础差。这大概是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体育专业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训练上,无暇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内容有所重视并进行掌握,因而给音乐课程教学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的办法是从基础入手,重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在于,音乐学科在体育学校中的作用是辅助和帮衬学生在完成体育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音乐教学的目的不能以培养音乐专业型人才为标准,而应以平稳有序的状态熏陶和促进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形成。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重视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乐理。比如音名、唱名、音程的概念,音与音之间的具体关系等等。正常情况下,学生对于音乐是有个大体认识的,起码知道do、re、mi、fa、sol、la、si在音高上的排列顺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也就不那么吃力,但仍需耐心引导、详细讲授,保证学生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解。完成了这部分工作就可以保证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理论有了大致的理解,建立了初期的音乐基础,为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体育生不重视音乐教育,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当教学内容逐渐丰富、难度逐渐加深,体育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学习重心是体育专业,音乐只是附属学科而且未必会对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学生就会对音乐学科、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愿投入精力。针对这一问题,我的态度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课堂,而不是强硬地将他们“按”在课堂上。简单来说,就是转换思路,用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不以教育性质来呈现音乐课的内容,而从接触、理解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引导,使学生愿意将注意力放在音乐课上。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在每节课开始都提供一些音乐给学生来进行鉴赏和品咂,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这些音乐的类型可以以流行音乐为主,契合学生的审美倾向,使他们认为进入音乐课堂是一件值得期待、颇有意思的事,如此,提高教学效率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利用音乐对情绪的作用开展教学

音乐是与情绪相关的艺术,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造成不同的影响,比如摇滚乐可以使人澎湃、轻音乐可以使人放松等等。立足于这一思考角度,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学科的这一特征来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体育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大致以高强度的训练为主,这种生活状态不仅考验他们的体力,更会磨练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力量,一些意志力不够强大的学生会对日复一日的训练产生抵触情绪,并出现灰心丧气、提不起斗志的情况。此时通过音乐的力量来改变他们的情绪走向就显得尤为关键。举例来说,许多普通人在跑步锻炼时都喜欢戴上耳机听些节奏鲜明、有力量的音乐,一来丰富自己的运动感受,二来可以带动情绪,使自己可以主动且积极地完成跑步这件事,不至于在中途感到疲惫和厌烦。这就是我们的切入角度,通过情绪昂扬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奋发精神,帮助他们在训练中达到最佳的状态、产生最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当的音乐作品,并且做到定期更新,避免他们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推荐音乐当以结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展开,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的功用时不至于忽略了音乐教育本身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体育学校中开展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且具备理想的实践方式的,只要真正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特征和需求,从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就能解决既成的教学问题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丽萍.体育学校音乐教育之我见[J].体育科技,1992.

第6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缺少联系,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例如,在《的扁担》这一课,学生对革命、扁担、草鞋、斗笠等词语接触较少,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词语通过实物展现给学生,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配上声音教学,采用跟读、默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场景当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加强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帮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景象、图片,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同时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学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题材,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提高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教师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多媒体教学比较抵制,其中一些年纪大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有着比较抵触的情绪,认为传统教学才是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是表面好看,对教学没有实质的帮助。另一种是唯多媒体教学论,以年轻的教师为主,这些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不管教材是否适合进行多媒体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使教师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的益弊,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科学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本着科学的原则,不能只追求多媒体制作效果,也不能盲目地追求艺术美感而过分采用声音、图片、动漫等特效,教师要遵循教育原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对课件进行制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优化,才能使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3.多媒体课件要有启发性

多媒体教学要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逻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上都可以快速提高。多媒体课件要有启发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可以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小结

第7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分层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体质、能力、兴趣上的差异,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部分高校逐渐在尝试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即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上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1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1.1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内涵和本质

分层教学中体现的最重要的教学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即教学工作不应当是教师单方面地自行发挥,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兴趣上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材施教是现代化教育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后,发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对各类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存在着差异,对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整体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中,以尽可能采用统一的手段消除学生个体差异为目标,以对学生的无差异化“打造”为主,虽然也承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但往往站在了差异的对立面。

1.2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际上,要想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必然的。一方面,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于各类体育技能的掌握,更会受到各类先天、后天因素影响。例如对于那些原本身体素质好,或接受过较为专业的身体素质强化锻炼和体育技能训练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考核模式下,可以比自身条件较差的同学在体育学习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也能拿到更好的成绩,但这样一来,便起不到体育学生鼓励锻炼和提高的初衷了;另一方面,即使对于自身身体条件相似的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在对于某项技能的掌握上,兴趣爱好浓厚的学生更容易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

2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充分了解各层次学生的水平情况

为了充分适应各类学生的具体状况,高校和高校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之前,一定要摸清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项目爱好状况等,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层,才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考核、平均等环节的分层工作。学生分层工作首先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体现出对学生自身情况和个人意见的尊重。现阶段的主要执行方式是通过水平考核和学生意向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或较为客观的单向选择。但也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对于学生的具体层次,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学生学习和锻炼投入精力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也可能存在具体的水平分化,因此学生的层次应当是动态变化的。

2.2多层次制定教学计划

在充分做好学生的情况分层以后,高校便可以针对学生水平、兴趣的分布来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肯定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意向的。但要根据调查情况,尽可能制定适合大多数学书的教学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一方面不应当急于求成,尤其是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循序渐进,先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再在实战中熟练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既然已经对学生进行分层,便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经过体育学习达到完全相同的水平,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本着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新的体育技能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

2.3多层次地布置锻炼作业和进行教学考核

虽然倡导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但作为大学学习的一门具体科目,体育学习也一定要有具体的教学作业和考核工作。高校体育教师在布置体育作业时,要与多层次的教学计划相结合,同样要本着培养兴趣、加强锻炼的原则,不应该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机械性负担。例如对于水平较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鼓励其走出门到户外进行锻炼,在日常锻炼中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则要对其具体体育项目的掌握程度、体育技能的熟练程度提出要求,鼓励他们争取更高、更快、更强。在制定课程考评时,尽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经过适当的练习以后,都能通过各自的考核评价。

3高校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的优化改进措施

3.1及时进行分层情况的动态调整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在分层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投入精力不同,即使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也会逐渐存在着能力水平的分化现象。如果按照一成不变的分层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体育能力成长,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一方面,对于那些投入较多、发展较快的学生,可以及时为其提升学习难度、调整学习计划,保证其体育潜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对于那些实在有困难的学生,除了对其加以合理的帮助,可以考虑适当地降低训练目标。通过对分层教学情况的随时掌握和动态调整,更有利于使每一位学生都保持在最佳的学习状态。

3.2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更好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多种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高校体育教学还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往往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不是特别重视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这实际上与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甚相符,凭借对于具体体育技能的爱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减少体育学习中的突击、速成情况的出现;另外,对于体育技能的熟练掌握,同样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考核。3.3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多层次基础设施建设在已有的实施分层教学的高校中,出现的许多困难都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许多受到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无法开展或大规模推广。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运营方式。在现有的高校中,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完全呈现出开放式甚至无序使用的状态,不便于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因此高校需要有自己的体育设施管理团队,对于已有的设施设备制定科学的管理使用规范,以保证体育资源更良好的使用效率。

4结语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越发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尤其在对于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实施更加人性化的分层式教学,为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身心保障。该文仅针对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现状的实施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于相关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吕坤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篮球教学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发展终身体育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还运用竞技篮球训练模式,强调教学的大而全,只关注对技战术的教学,导致学生只懂技战术,难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多层次的需求。

二、高校篮球教学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多开展小型、娱乐为主的比赛。枯燥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厌倦,专业规格的比赛练习也不会让学生快乐,而一些小型、娱乐为主的比赛却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打球,掌握篮球技战术,在参与中享受到打篮球的快乐。竞赛性和对抗性是篮球比赛的重要特征,通过篮球比赛,学生不但可以培养勇敢、坚毅的意志和作风,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比赛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这些积极因素,采取多样化的比赛形式,如全场和半场、单项技术个人赛、三对三、五对五、寝室对寝室、班对班的教学比赛,甚至可以男女混赛等。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比赛中,能够更好地领会篮球学习的乐趣。具体来说,比赛应该以学生的固有水平为依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形成规范的、标准化的考核制度。

(二)丰富篮球教学的方法

以往单纯地“教师示范,学生苦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社会和学校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教师应该丰富篮球教学的方法,具体如下:其一,游戏教学法,枯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厌倦,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中加入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能,规范学生的动作。在其训练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戏,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磨炼学生的篮球技术。其二,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侧重的对提高学生的战略战术意识,其并不局限于以往的技能的训练,而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看作一个重点,不仅关注学生动作的规范,更看作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领悟。一般来说,头脑风暴法,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是引子,师生之间或是生生之间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剖析。其三,多媒体教学法,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其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此,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安排室内教学课程,创造多媒体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仿篮球比赛,并进行相应的战略战术讲解,培养学生的全局战略观念,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此外,通过对一些动作的反复播放,学生的基本技能也可以得到显著地提升,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篮球学习更上一层楼。

(三)注重篮球教学的沟通

要改进篮球教学,提高篮球教学的水平,就需要加强交流沟通。这里所说的沟通不但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沟通,还包括教师与学校、学校之间的沟通,只有全面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完善篮球教学。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其一,师生之间的沟通,如今的师生关系已经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向朋友关系转变。为此,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晓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看法,才能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映来优化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其三,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有各自的经验,加强沟通不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篮球教学上的球场不断。其三,教师与学校间的沟通,学校是篮球教学的生态,为了让学校更好地对篮球教学提供相应的支持,教师应该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将自己的对课程的看法、改进措施反映给学校。其四,学校间的沟通,学校在教学方面有各自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更好地改善篮球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篮球教学质量的好坏和篮球教师的素质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强篮球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师的素质。体育教师不是单纯教学目标的执行者,其还应该拥有自身的观点和看法,成为课程方案的设计者。为了建设业务技能高、素质高的师资力量,高校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其一,优化教师结构。高校篮球教师男多女少,比例十分不协调,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此,高校应该结合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女篮球教师。其二,培训现有篮球教师。高校的篮球教师本科、硕士学历的较多,而博士学历的则比较少,这就导致高校的体育科研能力交底。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深造,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此外,高校还可以请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提高教师的技战术教学水平,拓展教师的知识面,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五)完善篮球的考核评估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不但要考核篮球技能、团队协作精神,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进行考核,并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篮球学习与训练获得满足感,激发其篮球学习与训练的热情。

(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纵观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指导思想问题是根本问题。为此,高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篮球训练、比赛来满足学生的娱乐、健身需求。在课堂上,不但要进行技战术教学,还要加强运动医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运动创伤处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比赛,通过观看增强学生的篮球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篮球学习的兴趣。

(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各阶段的篮球技术动作,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技战术动作教学片,让学生欣赏和模仿,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结构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有反复重播、回放、慢放等功能,还能有效地摆脱时空因素对教师的影响,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理解动作结构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总结

第9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素质 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 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尤为重要。

3、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知识本身引起无意注意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四、适时揭示有用性,激起学生兴趣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和阅历的丰富,无意注意的作用逐渐减弱,这样就必须适时地揭示知识的有用性,如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习书中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有用性,培养了他们学习需要,有了需要就会有学习兴趣,有学习动力,只有使学生从注意外在因素向喜爱知识本身转移,才能是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设法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归宿,是无意注意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