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安工程大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安:一个如梦城市的真实点滴
人们提起西安,总会被她悠久的历史所吸引。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州自古帝王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王者之气带来的憧憬与威严感是中国甚至世界的大都市都罕有比肩的。6000年建城史,1200年王城史,13朝古都……西安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既有着陕北汉子般的豪迈情怀,也有江南儒士的温文儒雅。
西安的傍晚,太阳西沉,华灯初上,当城市的车流织成一片光锦时,漫步在小寨,抑或钟楼,看着四周商贾林立,人群络绎不绝,是否会让你想到千年前大唐盛世“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华呢?千年的规划让西安的街道方如棋盘,四方通达,就算跨越了大半个西安城都不会迷路。同时,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有它的“功能”:鼓楼后面的回民街是回民聚居地,青石板路与仿明清的古建筑让你感觉踏入了历史的长卷,而你又是否知道,汉朝时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回民街的贾三包子、镜糕、羊肉泡可以说是陕西最正宗的,你大可以在这里找一个店铺坐下。就着这里的历史韵味,大快朵颐:而从钟楼南行,至南门东拐,一座雕花的牌坊傲然伫立在你眼前。上书“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十个苍劲的大字,这就是书院门。书院门得名于关中书院,曾是东林党“联镳会讲”之所……
西安是座历史之城,但并不迂腐。“北经开,南曲江”成为西安经济文化新中心,这两地有产业园、世纪金花、赛高街区、国展中心、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大唐不夜城等经济文化区,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起来。
西安高校: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这座曾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教学水平的教学机构――长安太学的城市里,教育文化如源头活水延绵不息,流过汉唐风韵、民国遗风后在这个世纪大放异彩。西安高校林立,名校众多,这里的学习,是高手的较量,快乐却不失竞争力。
西北第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
由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与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西交大,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交大是一所综合类大学,但以理工见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三大专业是行业第一,毕业生都深受500强企业的青睐。而其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是迈入全国前十,每年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西交大优秀,不仅在于学校本身,也在于西交大的学子。逛过交大BBS“思源星空”的同学都感叹论坛太过冷清,而版主就会笑着调侃,因为交大学子都学习去了啊。为占一座在图书馆门口排队都不新鲜了,网上盛传一张图片,片中众多交大学子在校边肯德基24小时营业厅里彻夜复习。学校为学生配备了高端个性化图书馆――用iPad装配的图书馆,让大家随时享受高科技带来的阅读:就是一位普通的门卫会为每一个同学检查自行车,为每一个没气的自行车打足气。交大兴庆校区与长庆公园连成一片绿海,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为学生留下一片致学的象牙塔,走在其中,你终会明白,西交大无微不至的关怀。
交通业的泰斗――长安大学
坐落于古城西安的长安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由教育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与陕西省四方共建,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扩大。说到长安大学,不得不说说她的历史。2000年。号称“一・五・七”的三所部属高校,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公路交通领域实力最强高校,号称亚洲唯一。公路交通行业“黄埔军校”:而原西安工程学院是全国五大地质学院之一,全球五大地质构造学说理论诞生于此: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则是建设部直属七大建工学院之一,是西北地区建工人才的摇篮。合并后的长安大学,公路、交通、汽车、工程机械、土木、地质测量等相关专业都是强势专业。
60年风雨峥嵘路让长安大学历久弥新。古城之南、渭水之滨,留下了每一位长大学子的梦想与努力。长大的学子是中国的铺路人,杭州湾大桥、秦岭终南山隧道、青藏公路无不沁有长大人的心血,他们让天堑变通途,让出行变乐趣。而求学长大,创新成了基调。“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陕西科技项目1300余项,其中陕西省“13115”重大创新科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20余项,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大学子也不甘落后,每年都有300余项专利出自长大学子之手。
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七子”是人们送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的别称,中国西部仅此一所,从此处也能看出西工大的实力。西工大是“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工大“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实力强劲,为全国“三航”项目提供了大量人才。“歼-10”战机总设计师杨伟、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都毕业于此。同时,西工大的材料、力学、机械制造等专业排名全国前五,材料专业还下设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旨在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方位人才,让毕业生成为军工企业的宠儿。
西工大拥有可以媲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长安校区,依山傍水,环境美不胜收,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型”校园。走在小路上,自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学习多了一份别样的快乐。西工大不仅美在校园,更美在实力,我国第一架无人机,第一艘宇宙飞船,第一艘水下智能航行器等无不浸透着西工大人的心血与汗水。西工大还拥有亚洲唯一的试飞员学院。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基地。可以说,西工大与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时代情缘。西安聚集了中国航天1/3以上的力量,而其中的主力就是西工大。西工大的实力,渗透在国防科技的各个地方,为国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安大学之母――西北大学
把这个名字送给西北大学绝不为过,从陕西大学堂到国立西北大学,历史上的国立西北大学是全国一流的大学。可以媲美以京师大学堂为前身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虽上承一脉,但向下却是“枝繁叶茂”,国立西北大学中的许多院系分出经过几次大的专业调整成为今天西工大、西外、陕西财经(并入交大)、西北农林等大学的源头。现在的西大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因其灿烂的历史被人们誉为“最值得尊敬的大学”之一。
一位西大的毕业生说:“西北大学为他的人生留下了两个鲜明的意象,一个是太白校区北校门外绵延而过的古城墙,一个是逸夫图书馆前繁花盛开的玉兰道。”西大美,甚至连校区的名字都很美――太白、长安、桃园,宛如天宫放在西安的几颗明珠,古朴而自然。历史给了西大浓厚的知识积淀。她的图书馆藏书规模和质量号称西北首席,并藏有大量珍本、善本,为爱书的同学留一方墨香天地。同时西大被外界称为“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经济学大师遍布全国,甚至于中国四大顶尖经济学研究机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张维迎,清华大学――魏杰,国研中心――刘世锦,中国社科院――邹东涛均为西大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被称为经济学著名的“西大现象”。而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北京大学并称双璧。依托于古都西安,更是如鱼得水,考古科研能力居全国前列。同时,西大的中文也是西北大学优势学科之一,这个培养出迟子建、贾平凹、雷抒何西来等近代文学大家的专业,依旧以饱满的热情为全国培养着中文英才。
西北教师的摇篮――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直属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全国六个免费师范生教育院校之一,这就是陕西师范大学,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作为师范类院校,师范专业自然无话可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超过北大、复旦、武大等名校位列全国三甲。同时非师范类专业也有着很强的实力,如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师大就建有汉语言文学类的基地班与历史创新实验班,旨在于培养专业人才。
陕师大还称成为西安“最小资,最浪漫”的大学。师范类院校每月会给师范类学生600元的补助,有了这些补助。吃饭的问题迎刃而解,生活自然小资起来。陕师大的食堂被誉为“西安最美味高校食堂”之称,人们甚至开玩笑说在陕师大门口开餐馆就是奔着破产去的。蛋糕店的红豆奶油、学子二层的过桥米线、园丁的面和饺子、溢香楼一层的杂粮煎饼……总有一样能满足你的味蕾。陕师大的浪漫,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图书馆。步入陕师大,四周古木参天,再往前走,一座青砖方瓦、爬满藤蔓的建筑将会填满你的视线,古朴庄重的建筑带着一种隐隐的威严感冲击着你的视野,那就是陕师大图书馆。一位走过了60多年风雨的老者。陕师大的图书馆设计也很有特色,内部小曲回廊,让你在山重水复以为走到尽头的时候又会柳暗花明。发现一个新的天地。自然而然地,她也成了相遇的绝佳场所。浪漫就在相遇中缓缓流动。
我的“长大”――不想说再见 刘亚伟
经过了两次高考,我深知一切得来太不容易。理想的城市、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当我拖着行李走出西安站台时,踏出的每一步都格外珍惜,感受着这座期盼已久的城市的脉搏与心语。
雄伟的城墙、肃穆的钟楼、精妙的铜车马、秀美的骊山……每到一处,每睹一物,历史的印记都在脑海中不停翻滚,让我感受着十三朝古都的厚重磅礴:广场上的轮滑青年、城墙上的自行车赛、东大街嬉笑的小情侣、长椅上歇脚的爷孙俩……这一切又是这么的亲切与朴实。这就是西安,一座多元、包容的城市。
长安大学的校园风格也继承了古都西安的建筑特点,大气端庄的同时又融入了很多现代化元素,在这样的校园里,我度过了我最美好的三年时光。我的大学生活,虽是教室、办公室、宿舍之间三点一线的简单重复,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不仅让我感悟着专业知识的积累,感受着文化艺术的熏陶,也享受着服务同学而得到的满足感。作为一个工科学生,课上的原理构造,课下的工程大图以及实践时的动手实操都必不可少,当你发现跳跃的笔头绘制成一幅幅精关的设计图稿时,满足感就会在心底升腾。大学不仅仅是学书本,更是学实践,课余时间我则是与学生会的兄弟姐妹一起,站在服务同学的第一线:每一次讲座的举办,每一次晚会的设计,都是我们经过无数次思想碰撞后的成果。记得2011年,学生会负责策划组织陕西省大中专学生主持人大赛,比赛有20余所学校,60多名选手参加,记不清多少次大家在深夜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宿舍,也数不清多少次大家修改材料至凌晨,然而所有的辛酸和汗水都将在成功时的欢呼中消失殆尽,让我收获感动和幸福。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我对学生会也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
【关键词】 陕西省;独立学院;过渡期;发展策略
我国20世纪末开始试办独立学院,它是依靠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新事物,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到现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办学形式。这种模式是社会资金资源与公办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品牌结合的产物,在提高本科教育资源的增量下,特别是在发展优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调查显示,经教育部批准或确认的独立学院全国共有322所,陕西省就占有12所: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等。
独立学院经过五年的过渡期,那么过渡期是如何度过的?我们通过调查陕西省的12所独立学院,研究和分析这些独立学院在过渡期的具体策略和方针。
一、陕西省独立学院成立概况
西安交大城市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工业学院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这7所成为陕西省首批独立学院,2004年面向陕西省招生5700名,已列入200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第三批本科统一招生计划。2006年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和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成为陕西省独立学院。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雄厚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突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人文艺术和现代经济与管理等学科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学院适时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充实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质量,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镐京学院将“简约高效,追求卓越”确立为立校之本,强校之策,建立了完善的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把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治校传统和理性精神凝聚成合力,把建立学院先进大学文化放在首位。现设有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服装工程系、生命科学系、基础部五个系部。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充分发挥西安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发挥其在能源地矿及相关领域学科优势,面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开放办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兼有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院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懂理论、强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院确立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社会精英和适用人才”的人才目标。第一步成为陕立学院的领先学院,该目标已实现。第二步成为国内一流的品牌型大学,现正在开始努力。第三步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院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贯彻拓宽知识、强化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实践训练四年连续不断线、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学院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面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IT”行业、面向企业生产应用第一线,突出电子信息专业特色,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面向“IT”行业,面向企业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 “一流工程师和管理者”。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在继承母体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锐意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注重工程实践,突出信息技术”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受到考生广泛关注和企事业单位青睐的,培养应用人才的本科教学型大学。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严肃治教,严格治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学院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工作;狠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规范办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着眼于人才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突出技能训练。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学院按照“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建设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学以致用为本,不断开拓进取”的办学定位,秉承“行知合一,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乐于奉献,勇于创造,手脑相长,行知合一”的行知精神,围绕国家尤其是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师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院现有专职专任教师5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2人,副高级职称10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学院构建了一支以陕西科技大学著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标兵为核心,自己培养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有专长、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9人,其中著名专家教授56人,副教授77人。学院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千方百计吸引陕科大优秀教师到镐京学院把关任教。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提拔。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教师人数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90%,形成一支以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为骨干,企业“双师型”教师为辅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学院专职教师近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现有省级重点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研21项,省级教改课题12项,主(副)编教材16本,出版学术专著15部,省级以上科研获奖22项。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院聘请西北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授担任学院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学院的主干课程也主要由西北大学教师任教。任课教师以西北大学教师为主体,来自重点一本大学的教师占80%以上,高级职称高于50%。学院实行有组织上晚自习制度,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学院主张师道尊严,对新任课教师进行院领导约谈,对教师实行坐班管理,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院现有教师近600名,4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8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3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外籍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学院的招生生源充足,录取的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在二本线以上,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独立学院第一,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现有教职工2860人,专任教师1536人。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0余人,占教师总数的36%,95%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0%的授课教师来自西安工大,满足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学院是批准授予学士学位的单位,15个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领导、教学负责人、任课教师等主要从长安大学选聘。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学院共享理工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一大批理工大学著名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担任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负责人,一线教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70%以上。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现有教职工480多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66人,博士、硕士259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专业基础与专业实验室,共43个实验分室和11个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100万元。图书馆藏书约28万册,校园网与延安大学联网使用,实现了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可以为师生提供较为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和数据资源。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6人,并聘请了西安财经学院、陕西师范大学18名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
四、在校学生人数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9629人;长安学院兴华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000人左右;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在校生规模1.1万余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校生8300余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现有在校生8651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校学生近1.5万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余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677名;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在校生约16000人左右;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现有学生1万余人。
五、生存状态及策略
与母校合办的独立学院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升为二级本科独立学院的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撤销的独立学院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独立学院经过五年的过渡期,迎来了十年的发展时期,根据学院办学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在五到十年内逐步完善独立学院的建设发展策略。
1、特色策略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日益进入深刻的、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如果一个独立学院把所有的专业都办成特色专业,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集中力量根据自己的层次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是绝对可以的。独立学院要发挥自己的母体学校资源和投资的优势,在专业选择上和高等学校一二本区分开,去除一些传统的、万金油的专业,选择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专业,在办学理念上坚信独立学院要走一条实践应用能力的道路。
2、创新策略
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创新策略的意义不断地凸现出重要的作用。思维上的创新是独立学院通往新教育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学院的建设需要创新,这是学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另外,创新并不是指空想,而是应当根据学院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突出培养应用型能力的人才,增加举办校园的创新型活动,让学生真实的参加到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活动任务。在学院的管理工作上创新策略需要独立学院转变原有的工作思路、调整组织结构、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要展开教学活动的创新思维培养,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加入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
3、全球化策略
在全球化的驱使下,独立学院已经意识到与国际教育活动接轨的重要性,这对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现在独立学院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了教育教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等,包括学生的交流、教师的交流、教学方式的交流,学生的交换给他们提供学习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课程的机会,而且也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就业范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获得人生经历的一笔财富。教师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国内的教师出去还是国外的教师进来,这种方式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效果,教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分享给更多地人,而且教师们也可以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不同,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帮助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和改变,例如,教学形式上国内一直都遵循的是讲台形式,而且国外有些国家会采用圆桌的方式教授课程,虽然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做到圆桌授课还需一些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圆桌授课的重点是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那么国内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体现出对学生的重视,采用分小组先讨论,之后各派一名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既了解到学生们的观点,又可以增进他们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的交流不仅帮助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也丰富授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出现的形象更加生动,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传授知识。
与全球教育活动接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优势,完善学院在全球化影响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通过互动的活动方式,让世界感受和了解独立学院的教育发展模式,在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增强独立学院的开放意识,建立一种契合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在学院的建设和教育上追随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2] 杨科正.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兼论陕西地市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工程;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中有1047所开设了工科专业,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14085个工科本科专业,占全国所有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人数达到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中国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总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合格的工程人才在世界的排名并不靠前。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只有10%。这说明我们高等教育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推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建设更为合理的采矿工程专业教育体系,采矿工程专业认证于2007年开始试点,目前已有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的采矿工程专业进行了专业认证。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1989年,由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签署了《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一般为四年)资格互认,确认由签约成员认证的工程学历基本相同,并建议毕业于任一签约成员认证的课程的人员均应被其他签约国(地区)视为已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目前,这已成为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为工程教育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给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了参考。截至2014年,已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日本等15个正式成员和德国、印度、中国等6个预备成员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我国现行的最权威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该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其中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项内容。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认证标准体系与美国相近,都是由基础标准和专业具体标准构成。
二、我国采矿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采矿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以矿业工程为主,集地面、地下建筑、爆破工程、矿业技术经济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认证结果将得到《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对将来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国际质量标准的通行证。这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与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接轨来建设采矿工程专业,可以更加明晰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基本标准和改进发展方向。更加规范了在校学生实现对知识、技能等需求提供保障的措施,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并获得职业资格提供了前提。通过全方位的专业认证建设,可以更加明确和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工程教育素质,促进采矿工程专业的良性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从自身发展需要、专业竞争力需要以及保证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等几方面考虑,采矿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迫切需要的。
三、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采矿工程专业认证的关键问题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标准。根据我国采矿工程专业规范和2015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以例,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可在以下方面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整体设计培养计划
专业规范是指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相应的参考指标进行整体设计,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质量标准等给出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专业认证更加注重的是其所培养学生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从业能力。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工程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需要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地域特色、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及学生的发展潜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围绕培养综合型环境工程人才,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采矿工程专业的有机整体。西安科技大学吸取认证专家的建议,从内部挖掘缺陷,进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深度改革,顺利通过认证,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能源基地。因此探索培养能直接参与西部以至全国矿业工程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安科技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设置在能源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教育科研平台,因此,能够在加强煤炭地下开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扩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具备固体矿床开采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矿山开采(含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岩石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管理、安全监察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预期毕业生的能力,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要能保证毕业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这四类认证标准里要求的基本内容,还应在此基础上精心挑选增设采矿新技术等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为了促进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之间的联系,在确定课程体系设置时邀请了企业或行业相关专家参与,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倾向,并根据西安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修订后的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按一般工科要求设置,使学生主要获得基本能力;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其核心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各种理论进行有机整合,合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教育认证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要求高。采矿工程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要始终将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首先,整合学科优势,形成多层次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西安科技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建有国家级“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有省级教学团队,这些都为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提供支撑平台。专业实验室向各年级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参加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以增强科研意识和能力。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在保障和加强现有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教育,拓展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并将一些课程的教学带到实践基地进行,强化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才能提高对学生工程现场实习环节的指导水平。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及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通过毕业生调查回访和企业座谈,及时反馈矿山企业对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引导其专业改革与发展方向,同时,鼓励并支持专业教师与企业多联系,通过挂职锻炼,合作科研等方式,增加专业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和培训的经验,使教师切实体验企业的生产运作与对人才能力方面的需求,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工程类意识、思维和工程技术方法渗透到课程中,将大量的工程类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融入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对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也是全面提升采矿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水平的一次契机,只有深切领会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的认证理念,切实加大投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才能使我国的采矿工程专业真正与世界工程教育接轨。
参考文献:
[1]支希哲,韩阿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4):44-47.
[2]张学洪,张军,曾鸿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6):37-39.
[3]王秀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16.
中国大学生薪酬排名榜_20xx大学生专业就业率排名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计算出了各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平均薪酬。其中,清华大学 毕业生平均薪酬14918元位居榜首。
20xx大学生专业就业率排名
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生/年:100000人以上
青睐指数:
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NO.2 通信工程
毕业生/年:30000—50000人
青睐指数:
就业前景:
该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重点院校推荐
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NO.3 电子信息工程
毕业生/年:80000—100000人
青睐指数:
就业前景:
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信息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而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重点院校推荐
重点高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安徽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疆大学。
NO.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生/年:30000—50000人
青睐指数:
就业前景: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重点院校推荐
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NO.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生/年:80000—100000人
青睐指数:
就业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根据石油行业从业人员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要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探索多元价值取向的创新型培养目标,确立“以市场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位、以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教育为铺垫、以实用性的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培养理念,构建了“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维度、全方位地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专业基础牢固、职业技能熟练、社会适应能力强、满足石油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该模式的基础是传授专业知识,核心是发展职业技能,关键是按需施教且注重实效,真正彰显石油类专业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举措
1.完善培养方案,满足石油行业人才培养规格
西安石油大学主动争取当地石油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充分利用行业和社会资源,完善具有鲜明石油行业特色并适应本地区需要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石油从业学员离校时间较长、没时间跟踪学习前沿理论、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部分学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有所欠缺等特点,本着有利于发展成人学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原则,积极开发和构建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含四大模块:通识课,涉及面不是太宽,学时比例不超过20%;专业技术群课,以必需、够用为度,学时比例约为30%;职业技能课,强调新颖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学时比例约为30%;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操作的可行性和考核的有效性,学时比例约为20%。这一课程体系完全满足了石油行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成人学员特点。
2.创新教学方式,适应数字化油田实际
石油勘探开发区域大多地处偏僻且交通不便,较长时间集中面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员工学矛盾现象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西安石油大学虽然不是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条件、能力和要求,积极探讨运用科学、先进、适合成人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西安石油大学投资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上传了网络教学课件和名师讲座视频,供学生点播学习使用,实现了现代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函授面授方式的有机融合,同时,不断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在政策指导、入学指导、选课指导、专业指导、学习过程指导、在线辅导和答疑、期末复习指导及心理咨询等方面,采取实时、灵活、便捷而实效的方式,积极为“教与学”双方提供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升石油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学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员岗位操作技能
针对石油领域成教学员大部分来自油田生产一线的实际,西安石油大学非常重视强化实践、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加强对学员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本着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西安石油大学投资近400万元建设了钻井井控模拟仿真训练系统和油气开采储运集输实训教学系统,前者集钻井、井控、采油、修井于一体,可进行钻井、井控、固井、防喷器装置、海上运动补偿、泥浆分析处理和定向井的模拟操作;后者涵盖从井口到联合站到油库,再到油气外输的全部工艺,可进行生产现场油井产物的收集、气液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污水处理、油气储存运输等主要工艺流程的技能训练,学员在实训设备上根据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操训练。仿真实训提高了学员的适应能力、实操能力,提高了石油行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
4.重视职业资格,拓展学员从业层次
石油天然气行业属于特种行业,对生产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又属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是其保持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很多石油企业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部分岗位职业资格证还需年检。西安石油大学充分考虑这一岗位需求,对有意愿的学员先后组织了钻探工、采油工、集输工、采油工、地层测试工、井下作业工、采油地质工、油品化验工、化工总控工、钻井地质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合格者可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职后教育的探索,优化了育人的机制与环境,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拓展了学员的从业层次,使其得到必备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适应了石油行业的特殊需求。
5.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旨在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成人高等教育,是专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结合,不能仅靠某门课程考试成绩来界定。西安石油大学设立、健全了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聘请了有丰富油田生产或科研经验的教师,调研、走访了部分石油企事业单位,获取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和需求,组织制定了以考核实际能力为指标的质量标准、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保障体系,以及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堂到社会、从专业到职业的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函授站的教学情况和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效果
第三批本科批次录取的院校,简称三本院校。三本院校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包括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部分院校的合作办学专业也在本科三批招生。教育部要求,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录取的本科新生,毕业时要统一授予独立学院学士学位,不再颁发母体高校的学位证书。同时三本院校学生在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出国留学、考研、考公务员、户籍管理、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本科(一、二本)学生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三本院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标明几本,只标明是本科。
由于三本院校的特殊性,一部分三本分数段的考生不愿意填报三本志愿,而选择直接填报高职志愿;还有一部分直接选择复读。今天我们主要与有填报三本志愿意愿的考生探讨一下如何规划自己的高考志愿。首先,既然自己愿意填报三本志愿,不管考生能考上什么样的三本,选择时都应该慎重,并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多年来,三本考生填报志愿时,草草了事者不在少数。其次是如果考生以“录取”为终极愿望,报考三本的同时,也应该合理填报高职志愿,防止落榜。三是确定院校志愿时,一定还要兼顾专业与自身情况的适合度。四是要了解所报考三本院校的学科特点、师资情况、院校更名情况等。
案例1:理智冷静,三本高职(专科)兼顾
陕西文史类考生吴敏,考试成绩494分,属于三本高分段考生,她希望学习会计学专业,最好在本省上大学。志愿填报老师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建议三本A志愿填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之后,考生自己到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回来后又觉得自己的分数也是可以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对此,老师劝导说:“该分数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也是可以的,但是被录取到会计学专业风险性很大。”接着老师帮助她确定了其后的几个志愿院校,分别是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和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各个院校的第一专业均填报会计学,各专业之间形成了梯度,并且专业服从调剂。虽然老师对录取结果很有把握,但还是建议吴敏合理地填报大专志愿。最终,吴敏的录取结果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会计学专业,吴敏自己相当满意。
案例2: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2001年颁发了教高[2001]6号文件,批准了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对建设软件学院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为契机,将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于2001年底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示范软件学院”。2004年,按照教育部关于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根据集成电路设计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密切联系和发展趋势,为发挥软件学院办学机制和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特色优势,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步伐,学校决定,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纳入软件学院,在原软件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二、学院建设概况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的建设,于2002年3月,软件学院成立之初,就下发了《关于办好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的决定》(校 [2002]90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软件学院建设的办学思路、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在政策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文件明确了“把软件学院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目标;为办好软件学院,及时决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姜澄宇校长为组长的软件学院建设领导小组;五年来,学院不断在教育模式、校区建设和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
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已近1600人,截至2006年10月,已毕业学生638人,其中本科生435人,硕士研究生202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
1.确立了“三依托”的办学体制
学院在成立之时,基于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布局,确立了“三依托”的办学体制,经过五年的建设,“三依托”已得到落实,并收到了软件人才教育与区域IT产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效果。
(1)依托高新开发区。学院位于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位置,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国际化氛围和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优势。在学院建设中,学院享受高新区在教学场地建设、聘用教师入区等诸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并通过高新区管委会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学院紧邻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企业为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方便的实习条件;学院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吸引国际企业、扩展骨干企业提供了人才资源。
(3)依托大学科技园。学院建在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学院提供了社会化后勤保障,学院为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国防科技与IT产业孵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依托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了与学院四位一体的国家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产学研结合平台,形成了软件工程教育与IT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和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工程教育办学模式。
2.系统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
学院瞄准国际先进IT技术,积极引进和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探索软件人才培养与国际软件人才需求接轨的新途径。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知名IT公司开展了具有实效的国际合作教育,成功引进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国际先进软件工程课程体系。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近10年来一直是美国和世界软件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专业。其软件工程方向的教学体系、课程和模式也一直是世界各个大学软件专业学习的样板。其系列课程引进由我院牵头,国内其他7所兄弟软件学院参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2004年10月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Carnegie教育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引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SSD1-SSD10本科系列课程。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与中国高校的首次正式合作,本合作项目得到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目前,10门课程(SSD1~SSD10)被分别安排在我院大学本科1~4年级进行学习,如表1所示。
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引进两年来,主要收获如下:
(1)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教与学的比例发生了根本改变,SSD课程教学与实验比例为1∶2;实践能力成为考核的重点,每门SSD课程的编程练习与考试达到1000行程序代码/门以上;课程直接反映最新技术,SSD1就涉及JDK和servlets,数据结构采用template设计,软件工程使用UML进行设计与分析。
(2)在教师中产生积极影响经过课程培训的教师普遍认为该系列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涉及技术新、实用性强,争上SSD课程已在学院教师中蔚然成风,并带动了学院所有技术课程的全面改革。
(3)受到学生的欢迎。经过对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课程质量优秀和良好的比例达到80%以上;在传统相似课程和SSD课程选择上,90%以上学生选择了SSD课程;在SSD课程优点选择时,“技术实用”和“网络化支持”被排在最前面。
国际先进水平课程体系的引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编程经验和英文运用水平,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3.积极推动对日软件人才培养
在国内的软件出口业务中,日本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去年的软件外包业务有60%来自日本。日本软件企业非常看好西安丰富的人力资源,Fujitsu、NEC、NTS、FTS、NTTDATA等公司相继落户西安软件园。目前,园区的日本企业以及承接对日外包业务的企业超过50家,急需大量的对日软件开发人才。
针对以上需求,学院早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对日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工作,2003年学院与中日IT发展中心联合培养对日软件人才,与西安森特公司合作,开展专项“对日软件工程师”培训,并成功输送12名毕业生到日本东芝、东洋、三虹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2004年9月,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首次开设日语作为第一外语,开展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目前有三届近150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主修日语;同时,日语作为全院研究生第二外语。
2005年,与东芝公司就联合开展软件人才培养签署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合作建设对日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聘用该公司两名高级技术人员为学院客座教授,由他们对学院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本科生和日语强化班研究生进行授课。
2006年开始,日本东芝公司派教授用日语主讲“软件工程”、“日本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和“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目前,由东芝DME公司软件开发中心青山光伸社长、中村幸男中心长主讲的“日本软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已经开始授课。
4.将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1)基础理论与工程理念并重。基础理论是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基础。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软件工程与系统设计理论与基本原理等进行,安排了系列课程,使学生有宽泛的基础和多维的视角。同时,接近工程实际的课程的安排,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开发实践加以融会贯通。
(2)工程能力培养层次递进。根据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体系,安排了案例教学、课程编程和综合大作业,暑期自主工程实践、创新性实验环节、毕业设计项目开发各种层次、不同要求的实践环节,逐步达到工程培养目标。
(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程化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环节。学院根据培养层次制定了不同的毕业设计方案。
学院前几届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按6个月安排;从2006年开始,毕业设计按8个月安排。毕业设计阶段,要求所有学生进入相关企业或校内实习基地实习。学院对毕业设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对每位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分别配备学院和企业两位指导教师,通过对学院指导教师的严格考核、学生开题、组织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评阅、答辩等环节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研究生毕业设计和论文阶段最短为一年。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进入相关企业参加实际开发项目,其学位论文也必须以该项目为背景撰写。学生可进入与学院有合作协议的企业,也可在自主联系的企业完成论文。
5.积极创造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条件
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教师国际化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了组织教师参加国际企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教师参加SSD的课程培训和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水平。此外,学院按照《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文件要求,抓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机遇,吸引社会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加大和企业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力度,目前已经与国内近四十家软件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工程化教育合作。学院还积极进行独立校园的硬件建设,建立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各类实验室、院内外结合的实习基地、运动场地和学生生活场地。
通过以上措施,为国际化、工程型人才培养创造了优良的办学环境和条件。
四、总结
1.国际化是软件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学院自建院至今,经历了从原版教材使用、外籍教师聘请到国际先进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引进的不断发展过程。学院的教学模式、教育水平和技术先进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今后,要进一步做好扩大高水平外籍专业教师的聘请数量,提高国际合作教育的水平,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校级交流,联合培养以及开展双学位培养等工作。
2.学院已经与日本东芝、三虹等知名企业签署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协议。今后,学院将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对日软件人才培养工作,和日本知名软件企业合作,在日本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同时,争取在我院设立对日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Abstract: Directing toward the probl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ation measur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from six aspects, taking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an example.
关键词: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mode;r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24-02
1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物流业是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尽管我国现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30多所,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学校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不足,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的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无法较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当前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不多,个别学校例如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开展了一些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探索新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于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国外物流教育开展较早,20世纪60年代初部分美国大学开始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逐步完善。而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从2001年才逐渐起步,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概括起来目前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开办时间不长,许多高校存在着培养方向不明确,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出现企业一方面急缺应用型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却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局面。
2.2 培养体系不健全 虽然为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发展,2008年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给出了指导建议,为各个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许多高校中这种应用型专业的培养体系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物流师资匮乏 相比物流人才的紧缺,我国高校高水平的物流教师更为紧缺。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教师多数是从管理学、交通运输学、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转型而来,普遍存在着物流基础功底不扎实,物流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等问题。
3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3.1 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西北唯一一所邮电类高校。1986年,西安邮电大学根据原国家邮电部的规划,经国家教委审批同意开设邮电物资管理专业。后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开始申报物流管理专业,2003年经教育部审批通过,2004年开始招生。基于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科学与邮政管理科学的悠久历史沉淀,以及信息、管理、工程相融合的创新建校思路,物流管理专业针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了“以邮政行业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的四大专业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近5年来实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3.2 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2.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维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覆盖的学科面广,同时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因此形成一套较好的、适合西安邮电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安邮电大学自从2004年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就不断研究和探索具有西安邮电大学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体系。2006年以来,每年都派遣课程组教师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以了解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的前沿性信息,学习其他学校办好物流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我校逐步确立了以管理为重点、工程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管+工+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三维特色培养模式。
3.2.2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四类培养方向 物流管理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的学生要适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各行业的特点和现状,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西安邮电大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了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和邮政物流四类培养方向。每个学生在掌握各类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个重点培养方向,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目标。
3.2.3 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四种教学平台 培养方案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具体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在具体实施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西安邮电大学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各项课程。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合理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学科方向课程三大平台,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课程模式。通过必修课让学生掌握物流核心基础知识,通过限选课和任选课让学生在某个培养方向上有更深一步的知识储备。此外,西安邮电大学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融合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方向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尤其是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建设方面,注重对物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建设,先后进行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邮政网络组织》、《物流学》、《现代物流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建设,取得了较高的效果。《邮政网络组织》被评为2009西安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物流学》被评为2010年西安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说明了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认同和肯定。
与此同时,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西安邮电大学正在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如在教材建设方面,西安邮电大学教师编写了《邮政网络组织与规划》、《物流运输管理》、《物流工程学》、《物流市场营销学》、《企业物流管理》等教材,并积极准备编写《物流采购学》、《物流信息技术》等教材,同时也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课本。
3.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有力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物流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需要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进行科研实践。
为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对从院校直接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教师,定期选派到企业实习,达到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水平;对现有教师,鼓励参加行业资质认证,获得相应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外校保持学术关系,并支持青年老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学术深造等。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国内外进修深造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在稳定和壮大师资队伍的同时,还加强了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设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岗位,鼓励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起带头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逐步形成几个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
目前团队已初具规模,专业教学人员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合力,团队活动形式灵活并体现物流管理特色。并不断将教学科研活动主题体系化、过程规范化、结果公开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共享扩大化。以教学科研活动为平台,激发、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使之由内隐的潜在状态变为外显的活动状态,成为提升自身素质的直接动力,将提升自身素质变为自发的、自觉行动。在活动中体现对教师的关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团队整体优势。
3.2.5 注重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物流管理专业一直以来重视实践教学环境的搭建,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并在此实验室的基础上搭建了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物流管理实验平台,这是陕西省物流管理本科院校首个综合性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多年来学院投入资金近200万元。①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是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集教学与科研于一身的多功能实验基地,面积28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77.1万元,包括运筹学、电子商务、邮政组网技术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基础软件设计、管理学课程设计集中实践在此实验平成。②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平台,面积96平方米,有44台设备和美国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设备总价值31.6万元,包括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配送规划设计集中实践在此实验平成。③物流管理实验平台,面积192平方米,有条码及POS系统、RFID设备、半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化立库、物流沙盘等硬件设备和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国际物流系统、物流实战推演系统等软件,设备总价值86.5万元。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设备、国际物流、仓储管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物流综合实验在此实验室完成。
在此基础上,将依托中省共建资金和学校配套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使之成为西北地区高校软硬件设施最为完善的实验室。
3.2.6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初步形成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外认识实习——校内集中实践——校内课内实验等多方位实践环境的构建,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永茂.增进校企合作、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J].物流技术,2007,26(9):42-45.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监控体系;优化建议
一、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运行
西安邮电大学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教学过程,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实现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和执行,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照戴明环(PDCA)方法,遵循规范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控体系包括目标与标准、教学检查、信息采集、反馈与处理。监控信息采集与反馈由主管校长负责,教务处组织协调各个子系统,及时处理各项事务及信息。一是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二是反馈与处理[1]。
学校制定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系列质量标准,建立较为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执行过程与监督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2017-2018学年中开展网上评教,学生评教覆盖面为71.32%,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99.92%。同行、督导评教覆盖面为57.14%,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100%。领导评教覆盖面为49.5%,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占94.43%。
常规教学检查。学校坚持开展学期初、中、末三个时段的常规教学检查[2]。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领导、校院两级督导组以理论和实践课堂为重点,大面积听课,监督、指导、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信工程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已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信息安全、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提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为使专业更上一个水平,学校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评估,诊断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给出建设意见,指导专业下一步的内涵建设,从而打造学校的优势品牌专业。
二、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学校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选取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考试质量标准》、《教材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详见右图。包括质量控制决策、执行、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形成的闭环,其中决策执行由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支持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激励四个子子系统构成,每个子子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涵盖了影响教学质量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的不足或失误都将会由反馈系统反馈并按系统运行机制得到及时的应对[3]。
学校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形成了主体明确、上下贯通、有效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运行机制;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监控。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对各专业建设规划进行适时调整;依据《西安邮电大学课程建设(开发)管理办法》等规定,对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各类立项建设课程进行过程检查与验收;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教学检查、教学督查、学生评教、领导干部听课等;实验与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对各学院实验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4]。
评教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学生网上评教。学生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对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帮助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提高;二是教学督导组,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专项调研深化督导工作,每月向各学院反馈课堂教学督导情况;三是建立信息员反馈制度。评学主要由各学院负责实施,于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时进行,对评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班级给予鼓励肯定,对评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级,学院有针对性地帮其改进。在教师评学中,教师对学生班级不仅给出评价分数,还给出许多意见及建议,做到明确问题,有的放矢。评管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以本科教学信息员的信息反馈为基础,学生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由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并作为年度考核参考依据之一。二是学校各管理部门主动面向全校师生征求评价意见。
督导组每年常规听课检查900多次,听课后与教师现场沟通并提出建议;每月将听课记录反馈各学院,每学年进行一次督导工作书面总结;在汇总各方面质量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向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教学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闭环,真正实现质量改进[5]。建立“走出西邮评西邮”质量评价机制,与同类高校联合考试,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聘请校外专家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与指导。
通过各项评估和日常监控活动的开展,促使各学院注重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努力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对考试违规的严肃处理,促进了考风、学风建设;通过对毕业设计环节的监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创新的能力得到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保证,及格率达95%以上。
三、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改进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教学质量改进工作通常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落实,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由于沟通协调等的问题,致使部分教学质量改进工作效率较低。教学质量改进工作通常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单位和部门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质量改进工作,仅局限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表面问题,对产生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缺少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对教学质量改进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强,缺乏质量改进的有效管理措施,导致质量改进工作缺乏组织性、协调性和强制性。
(二)外部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征询及应用不够深入
学校与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与信息反馈机制,但大多集中在通信行业,覆盖面不够,没有形成主动征询、调研社会评价和需求的机制。部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缺乏对收集利用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整体设计。不同职能部门或学院零散开展,缺乏系统性,信息后期整合、分析不够,调研成果并未充分反馈到教学工作中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不够学校虽已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延伸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调查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培养质量,但本科毕业生的在校培养质量与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质量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线性关系,而存在部分信息衰减或转折现象;此外,就业创业途径多元化的状况,使得學校对非传统渠道就业创业的学生在毕业初期的发展信息获取困难。外部评价引入机制不健全。学校开展专业和课程评估,但这些评估都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聘请校内专家完成的,没有引入外校及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分析和评价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校外反馈信息没有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专业质量标准还有待进一步与人才市场接轨。
(三)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仍需加强
学校根据教育部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引进开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但在管理与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内已有的教学、科研、财务、学工、人事等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标准、管理权限设置方面的不同,使得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还不能实现集成共享,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二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功能单一,基础数据信息采集程序繁琐,因数据信息校核功能较差,出错率较高;数据库不具备数据查询、分析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应用功能。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职能部门对本科教学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刻,导致基础数据信息采集进度和效率不高,数据信息不准确,数据报表不够完整。由于学校各部门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调度,统一标准。各部门工作壁垒现象严重,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导致数据信息交换与传递不畅,数据尚不能有效共享。
四、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优化
(一)完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学校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服务教学和质量改进的责任意识。完善质量改进机制,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教学质量改进工作的组织落实与监督考核,协调统筹各部门及时有效开展质量改进工作。建立质量改进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明确各部门在质量改进工作中的责任,实施目标责任制。
(二)深入外部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征询及应用
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及反馈信息的共享。加强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促进中心、各学院之间的联动,对往届毕业生设立以在校培养质量追溯为导向的调查问卷体系和面对面访问体系。
(三)加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
学校设置本科教学数据库建设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各部门单位开展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在制定统一标准、合理划分管理权限、规范数据处理流程、制定数据信息交换与传递规则等方面加快工作进程,及早实现学校信息数据共享。积极拓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的应用功能。学校将加大外部力量的引入力度,协同校内教学管理人员,全力推进数据库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教育教学预测与决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四)以学生为导向的学校质量文化建设
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为导向”,包括教学及其相关服务的态度,感受到爱心、耐心;教学的舒适性,希望愉快的学习氛围;文化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只有当教学质量问题成为中学的一种文化,成为所有成员共同信奉的管理思想,成为大家的内在追求时,才能让全体教职工成为这项管理工作坚强拥护者和自觉实践者。因此,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包括学生都需要将这种质量文化根植于平时的工作学习态度中,让质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质量的追求和实践[6]。
(五)重视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应用
学校教学质量自我监控及评价的目的是分析现状、反馈结果,有效的促进教学过程的改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及时的反馈评价结果增加了评价的实效性,管理者、执行者和实施者要树立科学意识,磨合并形成高效的管理组织,管理者把握教育契机,权责明晰,标准明确,实施到位,管理严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申文缙,周志刚.德国职业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5(6):109-116.
[2]吴霞.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潘鸣威,冯光武.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与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关系[J].外语学刊,2018(01):92-96.
[4]徐国兴.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5):10-17.
[5]陈惠英.初中学校教育质量自我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07):14-16.
[6]邓晓衡,刘铁雄,郑静益,沈海澜.基于AHP和排序比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9(05):86-89.